第六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1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与意义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学科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门科学中选择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原则,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
据以上分析:课程是由一定的与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一)课程方案课程方案也称为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教育学研究的课程方案主要是我国的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知道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及其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三)教科书教科书亦称课本,他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二、课程的设置我国周六艺→春秋六经→宋四书西方三艺→七艺→夸美纽斯泛智的百科全书式课程→洛克健全身体课程···(二)课程理论的发展斯宾塞提出课程问题学科学最有价值→杜威《儿童与课程》现代课程理论→博比特《课程》第一本课程专著→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奠基石课程编制过程的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三)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的教学科目。
亦称分科课程最早的分科课程:孔子将文化典籍分为四科、古希腊“三艺”课程学科课程的特点: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作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强调课程与教材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第六章_课程.ppt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应处理好以下逻辑组织形式的关系 : 1.直线式与螺旋式 (P151定义)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讲,直线式与螺旋式、分析与综合、纵向 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相互吸收、相互匹配,是 课程内容组织的最基本的辩证逻辑,即使在同一门课程中,对不同 性质和层次的内容来说,这些逻辑形式也是可以并存的。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 课程设置的发展 周代“六艺”
宋以后“四书”
(二)课程理论的发展 斯宾塞1859年提出“什么知识
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 确化的开端
斯宾塞
(二)课程理论的发展
杜威1902年发表 《儿童与课程》, 是影响深远的现代 课程理论的开创性 的著作。
(二)课程理论的发展
博比特1918出版《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 论专著。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6.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杜威 D.夸美纽斯
7.下列不属于课程计划的范围的是( )
A.教学进度
B.学年编制
C.课时分配
D.教学科目的设置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 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 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1. “课程”一词的由来
始见于唐代,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疏《诗经·小雅》时就使用过“课 程”一词,“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
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多次用到“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 着课程”,以及“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第六章 课程论
第六章课程论什么是课程?一、课程定义的多样性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是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因此课程概念也就是课程论首先和必须正面回答、清楚界定的,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课程论所有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出发点。
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学生(学)教师(教)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身上成为现实自身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的课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通过所设置的课程而进入教学过程的,教育目的或目标本身并不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
课程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体现;而教学则是以课程为依据展开的。
作为教与学的内容,课程是教和学活动的中介,并制约着教与学的方法。
正是通过这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课程的地位如此重要,课程概念却至今没有达成能够得到人们公认的结果,不仅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定义,甚至没有形成若干便于人们使用和沟通的工具性定义。
(一)课程定义多样性的表现关于课程概念的实际状况相当复杂,大致的情况是,一方面,提到课程,人们似乎全部了解所指的是什么,课程是人们经常和普遍使用的概念;另一方面,课程概念又是相当多样化的,以至几乎每一个研究者在探讨它时都必须给出自己的定义或作出自己的界定。
以下是国内有关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表述。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按照一般的理解,课程一词指的是学校教学内容”;还有人认为,“几乎每个课程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界定,若把各种课程定义加以归类,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
在课程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课程概念的表述更加多样化,不同定义更多。
例如,在一本课程论著作中就曾列举了以下七种定义:(1)研制进行学习所需的产品、书籍和材料的一系列指南;(2)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3)由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4)决定教什么的过程;(5)对课程编制中使用的过程的研究;(6)学习者在学校里实际学习的东西;(7)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另外一本关于课程的书提出,课程术语的“合法运用”实际存在如下三种方式:第一,课程是叙述学校制定的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
教育学基础第六章 -课程
一、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筛选法
书面征求有关 人员的意见
依次选出若干 项最重要的课 程目标
预定若干 课程目标
再进行汇总
根据统计的结 果来确定名次 靠前的若干项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参照法
通过参考历史上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 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04
三、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核心课程
类型
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三、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 的基础。
学科课程有两大理论基础: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 其缺点在于,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看 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经验主义课程论
以杜威为代表人物
主张课程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理 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其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 验和生活的范围,并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课程的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 经验和能力。
强调实践活动,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精心设计 和组织课程,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
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编排
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 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二、课程内容
01
教材是学生在 学校获得系统 知识进行学习 的主要材料
03
根据课程计划对 本学科的要求, 分析本学科的教 学目标、内容范 围和教学任务
教育学基础第六章到第九章
第六章—第九章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含义“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选择)(一)课程即教学科目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课列入课程(二)课程即学习经验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
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在这方面,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佛雷尔。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名词解释)二、课程理论流派(简述、简答)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经验实用主义)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的)。
第二节课程组织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2参照法二、课程内容(一)课程标准(名词解释、选择)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二)教材: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三、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改革述要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 改革述要
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
• 课程的逻辑组织,是指根据学科知识 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 课程内容。这种组织考虑的是教材本 身。
• 课程的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 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 这种组织考虑的是教材与儿童的关系。
课程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本位,注重活生生的 直接经验或体验的获取,注重个人知识、实践性 知识的学习
课程内容和活动是开放的、运动着的,在某种 程度上是不可预期的,课程是生成性的,以过程 或活动形态存在
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此课程范式的突出代表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 改革述要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 最突出的两个变化是: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 一般来讲,课程呢个纵向组织要求遵循由浅入 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来组织课 程。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 改革述要
课程的横向组织
• 课程的横向组织,是指不同的课程内 容或活动之间的横向联系。其要旨在 于沟通不同的学习领域、不同的科目, 让原先被分割开来的各个学习领域、 各门学科得以建立内在关联,使之形 成一个整体,提升学习的可迁移性和 可应用性。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 改革述要
课程作为动词使用的例证
美国学者卡斯威尔、坎贝尔等将“课程”定义为 “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晚近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在学校和社会情境中 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名词
动词
第六章课程理论、概念和 改革述要
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观
课程是预定学科知识内容的总和,或是预 定的教学计划,或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普通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开设的顺序 学时(学分)分配
学年编制
认真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课程 方案,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 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 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 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 说明(或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实施
第一节 课程概述
广义与狭义之分的课程定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全部经验, 包括课内外一切活动,而不限于各科知识的教学。
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主要是课内的课 程),包括各学科的名称、地位、开设的顺序和 教学时数。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领悟 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 正确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的有效工具。
第一节 课程概述
教科书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 学规范用书,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 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构成: 目录 课文(主要部分) 习题 实验 图表 注释 附录
确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陈述方式
• • • 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 程目标 P89
我国基础教育 霍恩斯坦的分 布卢姆的分类 课程改革的分 类 类 认知领域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情感领域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第六章 课程理论
第六章课程理论第一节课程的概念1、“课程”一词始建于唐宋期间。
唐宋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中。
2、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1、在课程史上,最为经典、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课程实际模式源于美国课程论学者泰勒的目标模式。
2、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这四个步骤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确定课程目标是四个步骤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往往被称为“目标模式”。
3、课程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课程内容或活动呈现的先后次序,其强调每一后续学习经验都必须建立在先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
课程的纵向组织要求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
赞同这一方法的有:加涅、奥苏伯尔横向组织,是指不同的课程内容或活动之间的横向联系,其要旨在于沟通不同的学习领域、不同的科目,提升学习的可迁移性与可应用性。
4、课程的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逻辑组织,是根据学科知识的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种组织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考虑的是教材本身。
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这种组织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他考虑的是教材与儿童的关系。
活动课程的组织方式刻意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所创立的“设计教学法”中的得到反映。
5、课程的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直线式组织是将一门学课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例如,数学。
螺旋式组织,又称圆周式组织,是指儿童学习的不同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逐步扩大学习的范围,加深学习的程度(美国布鲁纳倡导螺旋式课程)。
第三节课程的类型与结构1、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制的是18世纪末创办柏林大学的德国新人文主义者洪堡。
2、选修制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
1825年,深受杰弗逊总统民主、自由精神影响的弗吉尼亚大学借鉴德国的经验,首开选修课。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1
(2)教科书的编排的要求(了解)
①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②内容阐述: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
3、教科书设计
(1)教科书与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 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 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人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科书:简称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 反映学科内容的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 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规定性(1)时限性—某一特定教育阶段;(2)具体性-明确学生 所要达到的具体发展水平;(3)预测性-不是结果是理想规划;(4) 操作性-明确的可付诸实施。 4、教学目标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 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标准。 特征: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变化;灵 活性,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于 朱熹 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 2、在西方,“课程”一词来自拉丁语Currere(racecourse):
“跑马道”,指学生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 3、把课程用于教育学科的专门术语,始地英国教育家斯宾 塞,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Curriculum ,指教学 内容的系统组成。
3、背景(主体、对象及环境等)、输入、过程、成果、(CIPP) 评价模式
第六章 课程第一节课程及课程理论
泰勒课程论的原理:
1.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经验? • 目标课程 2.教师如何组织这些经验? • 客观事实或主观经验 3.这些经验如何传授给学生? • 组织策略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 检测、评估手段
三大课程流派
• 要素主义课程论
• 代表人物:巴格莱
批判杜威感伤地看待儿童,声称教育价值就是文化要素的传承,认为 人性有缺陷,经验靠不住,按儿童的心理逻辑组织教材很荒唐。
(二)国内外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 西方学者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定义课程:
• 1.课程即学习计划; • 2.课程是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 3.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 • 4.课程即教育程序,包括内容、目的及其组织;
• 5.课程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
本书对课程的定义
• 广义上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包括校外)获得 的全部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 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 的环境氛围、文化的影响。
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 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 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 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 著编纂咨询委员会”。
结构主义课程论
• 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 教育家布鲁纳 • 观点: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 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 结构,教育必须建筑在这种结构之上, 以这种结构为基础。 • 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机构,强调 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 致。 • 所谓基本结构指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基本法则、基本公式以及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等,基本结构不是简单地靠 教师传授,而应该通过学习者用发现法 对它主动学习来获得。
预定分量、内容和步骤并据以刻苦 努力地阅读、讲授、学习和作业, 可以理解为功课及进程。这与我们 现代关于课程的用法相近。
教综第六章课程
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含义:广义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课程指学校开展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1)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4)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一)萌芽:(1)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2)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二)产生与发展:(1)美国学者博比特“活动分析法”;(2)拉尓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设计1、课程计划的含义、意义?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含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习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意义: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教育学基础》课本总结
《教育学基础》课本总结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及课程理论一、课程含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课程即教学科目(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即学习经验代表人物:杜威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认为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
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代表人物:鲍尔斯和金蒂斯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课程的含义(王道俊)课程(Curriculum):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在现代课程的视野中,许多研究者认为,最能揭示课程本质的深层涵义是:课程是学生经验的建构,是师生在不断互动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与学科、教材学科(subject)——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subject-matter)——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
第六章 课 程
• • • •
(三)课程评价观 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P160 2.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 • • • • • • • • •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 • • • • • •
(五)存在主义课程论 (六)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及取向 1.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集中反映了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是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达到的符合 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是课程开发得以展开的依据和轴心。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开发的方向,而且还有 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 课程评价的准则。因此,在课程开发活动中,首要的问题 就是确定课程目标。
•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 1.主要观点: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 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 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课程重点关注当代 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 现象、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课程不 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要建立一种新 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 2.代表人物:弗莱雷、布迪厄、安杨等
•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一般来说,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它们是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课程 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的。 • 1.显性课程 • 显性课程就是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大多 数情况下显性课程是以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 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的 方式呈现。 • 2.隐性课程 • 隐性课程就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 课程时常带有非预期性、非计划性,以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方式 呈现,具有潜在性,因此,隐性课程也常常被称作潜在课程。
第六章 课程理论
35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课程目标:自我实现 课程内容:选择要有适切性 课程实施:学生要亲自体验各种经验, 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
36
对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评价
优点: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 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 的主动精神,要求课程适合学习者的需要, 对课程编制、教学实施都有启发作用。 缺点:忽视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现实性和可 能性的必然制约的一面,这种制约又影响到 人的整体的发展,使人的自我实现最终难以 实现。
17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不足
“脱离时代”是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不足
19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美国学校课程的实用化现象十分严重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 1959年9月由美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促进会 等组织的35位科学家、学者和教育家在科德 角的伍兹霍尔开会,集中讨论将科学知识和 科学方法传授给青少年的途径及方法.作为大 会主席的布鲁纳总结会议讨论写出教育名著 《教育过程》。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对进步 主义教育进行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 大,流行于50年代的英、法等欧洲国家, 之后逐渐衰落。其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国 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赫钦斯、美国教育哲 学家艾德勒、法国古典主义教育家阿兰 和英国希腊学教育家利文斯通。
16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六章 课程理论
1
第六章 课程理论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日本
❖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 突出四个方面: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
(2)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 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 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 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5、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的 要求)
(1)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由政府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美国小学的语言教材通常有这样一课《华盛顿和樱桃 树》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 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 头。那小斧头崭新并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 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 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螺旋式的逻辑依据是人的认识逻辑或认识发展过程 的规律,即人的认识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逐步深化发展的规律。
教育学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 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 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 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 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程计划的内容 (1)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原则:明确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两部分。 (3)学科设置和各学科的主要任务,学科设置和活动设置的基
本要求。 (4)学科编制:即学年的学期划分,各学期教学、教育活动的
周数,假期和节日的时间安排。 (5)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顺序和课时分配。 (6)学周安排。 (7)考试考查的科目、要求、方法。 (8)就执行该计划提出若干实施要求。
代表人物:美国儿童中心论者杜威
17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观点和主张: 提倡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学生应采用发现法来学习课程。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18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观点和主张: 强调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 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 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 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 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0
活动课程的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他们认 为,学科课程论所主张传授的“百科知识”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 强加给儿童的。这会破坏儿童个性的发展,压抑他们的主动性。 活动课程论主张打破学科界限,课程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来 组织活动,以活动来代替分科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做”中 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
学”。
14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从性课课程程的,表亦现称形“式正或式者课说程影”响、学“生公的开方课式程来”区“分官,方课 课程程可”分。为是一显个性教课育程系和统隐或性教课育程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 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 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 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 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 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包括物质性隐性 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 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 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
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
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
程;把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科
29
课程目标
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标准。把过程与 方法作为课程标准的自然组成部分是《标准》 的突出特点。
30
内容标准 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用尽
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学生的学 习结果进行描述。
31
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术语解释
27
前言 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
阐述了本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对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做了详细的说明。
28
案例
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理念
> 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学 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 面做出全面安排,规定了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课程计划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标 准和教学材料研发的主要依据。
他们反对把教材视为“固定的和现成的”,“儿童经验之外的 东西”。特别强调注意游戏、活动作业、手工、烹调、缝纫、表演、 实验等,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经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 由于这种课程体系完全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所以也被称为经验课 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11
70年代以后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课程理论赖以建立 的教育心理学等的发展,活动课程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学科课 程和活动课程二者不断趋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在 许多国家,学科教学、课堂学习,越来越多地与体验及活动学 习融合在一起,学科课程活动化已成为共同趋势。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拉梅尔德
19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观点与主张: 反对固定的课程,应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课程最 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教材应是学生用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而不能 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做好准备的手段,或是进行心智训练 的材料; 不能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而应该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 宰。
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教
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 分。 教材通常被称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分为两大类: (1)文字教材:除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指导书)外,还包括学 生的自学指导书,补充读物等; (2)音像教材:它包括录音磁带、幻灯片、电影片、录像磁带、 音像磁盘等。
9
学科课程的优点: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 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些特点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 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
学科课程的缺点: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 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 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 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正思维的发 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其次,教师应该透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把握其 重点、难点和关键,备课中围绕重点、难点、关键教学过 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 以接受的信息。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部分中小学在改革学科课程的 同时,进行了开设活动课程的实验。国家教委在研究试点经验 的基础上,将活动课程纳入1992年公布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 学课程计划之中,明确规定开设两类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 程。
12
(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 从课程内容联系与综合的程度来区分,可以分为分科课
(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7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从课程的管理和设置来区分,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 修课程。
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学生可以 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
《教育学》- 第六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
1
主要内容
课程概述 课程的类型 课程理论 课程文本的表现形式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
教与学目标
1. 明确课程的概念及其类型; 2. 掌握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3.了解课程理论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 念与策略。
3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 括学科学习、课外活动、学校环境影响等。
应用——评价、掌握、运用、 懂得、联系上下文
预测、推断、估计、设计、 检验、运用、掌握、处理、 推导、证明
34
实施建议 提供了典型案例,便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
准,减少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差。
35
附录 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 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 使用
36
(三)教材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 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5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学校课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课程发展史 和当代各国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来看,最主要的受 三方面制约:
社会需求 科学知识的进步 儿童身心的发展
6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 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学校课程日 益丰富和定型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33
案例
语 文:
数学
了解——会写、读准、认识、 了解——读、写、会用、认识、
学习、 学会、把握、
说出、识别、了解、辨认、
了解、写下、熟记
描述
理解——知道、表示、会画、
理解——理解、展示、扩展、
确定、找出、获得、读懂
使用、分析、区分、判断、 应用——分类、选择、比较、
获得、表现、扩大、拓展
排列、理解、解释、判断、
代表人物:奈勒
20
评价
各种课程理论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角度、不同 的甚或对立的结论。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应克服 它们的偏颇性,但也应把它们具有一般意义和 普遍参考价值的贡献筛选、提炼出来,挖掘它 们的当代意蕴。
22
五、课程的文文
本
课程标准
的
构
成
教材
23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含义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
资料 历 史 与 社 会
我们在社会中长大 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世界历史与文化 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
32
课程标准目标的描述
结果性目标
1、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