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撑出“致富伞”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范文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范文好文章要有神,好标题要传神。
在文章中,标题最能凝练传神地表达主题思想,也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好标题必定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是智慧美、思想美,外在美是语言美、形式美。
因此,文章的标题要力求醒目惹眼、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的拟制方法很多,比如,对偶、比喻、拟人、谐音、对比、化用等形式。
下面这50例“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文章标题,或可学习借鉴。
1、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赏析这个标题采用对偶手法,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尤其是“画里乡村”和“梦里乡愁”含蓄隽永,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2、牵紧产业扶贫“牛鼻子”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有形式上的美感,有很生动有趣。
尤其是使用“牛鼻子”“钱袋子”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使人感觉很亲切。
3、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赏析这个标题也同样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使用了“生态圈”“新高地”新词,很有时代气息。
4、农民吃上“文化饭”绘画成了“拿手活”赏析这个标题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文化饭”“拿手活”这样的口语,很接地气,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5、能人乡贤“搭把手”脱贫攻坚“一起走”赏析这个标题跟上边的一样,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搭把手”“一起走”的口语,富有乡土气息,与文章的内容相呼应、相吻合。
6、巧借信息化手段解民困善用互联网营销促发展赏析这个标题是标准的对偶句,“巧借”与“善用”对应,“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营销”对应,“解民困”与“促发展”对应,工工整整,严丝合缝,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
7、铁肩担民生幸福妙手著脱贫文章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化用手法,巧妙化用李大钊撰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名联,赋予其以时代特征,别具一格,很有新意。
8、“大手笔”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绣花针”深耕富民兴村产业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形式工整又鲜活生动。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江西付小华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江西付小华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精准扶贫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9年第15期江西新余市塘里村的塑料大棚里,一个个菌包密密麻麻,整齐排列,其间“伞骨朵儿”已爬满全身,使人油然而生丰收的喜悦。
三年多的时间,这小小的蘑菇已让近2000 余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让这些小蘑菇走向大舞台的是新余市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其掌舵人名叫付小华。
3年多来,他担当起父老乡亲创业致富的领头雁,让小小蘑菇撑起了扶贫大产业,述说了许多扶贫“菇”事。
只想为家乡做点事今年35 岁的付小华,17 岁开始在广东多地打工,后在广州蹬黄包车。
回乡后,他以2 万元起家,先后从事煤炭运输、混凝土搅拌和室内装潢。
3 年前,他发现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健康饮食”,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无污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付小华决定投身食用菌产业。
2015 年3 月,他流转土地2300余亩,筹资3000 多万元成立新余市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商标“草之灵”。
种菌培育是食用菌生产最核心的技术,付小华不惜以百万元年薪,先后从上海、福建等地聘请专家驻厂指导把关。
次年9 月,蘑菇正式投放市场。
目前,欣欣荣农业已成长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的,集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种植、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拥有17000 平方米食用菌生产厂房和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流水线与深加工流水线,设计年生产菌棒1500 万根、年产鲜香菇1.35 万吨,产品包括黑木耳、香菇、平菇和有机蔬菜等,远销上海、青岛和深圳等地。
“当时也就是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改变家乡面貌,没想到要把规模做这么大。
”谈起投身食用菌产业的原因,朴素干练的付小华坦言。
结下2183 户“穷亲戚”食用菌产业,产量稳定,收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
为使农户菌菇种植无后顾之忧,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 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了从种菌到销售的“全包干”,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小蘑菇抢占大市场
小蘑菇抢占大市场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第04期她,个子不高,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娇弱女子,却凭借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和勇立创业潮头的士气,带领乡亲迈开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创业步伐,开创了国内香菇出口的先河。
她,就是江西省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巧珍。
迈开执著创业路1994年夏,20岁的黄巧珍从福建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在国内市场上香菇每公斤售价52元,而在香港每公斤售价却在80元到100元不等。
她灵机一动——何不把香菇运到香港去卖呢?于是,她走村串户,挨家挨户收购香菇,平均每天能收1500公斤左右。
由于收来的香菇品种较繁杂,她联系了一家加工厂,对收购的香菇进行挑选、分级和包装处理,并以每包48元的价格贩卖到香港一个熟识的客商那里。
辛苦一年,除去成本外,她赚到了20多万元。
开展香菇地栽反季节生产创业初期,黄巧珍以收购香菇为主,细心的她发现,香菇一般只在冬春季节才有,夏秋时节市场上很难见到。
于是,她萌发了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销到市场上的香菇的想法。
为此,她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
但当她带着技术人员来到菇农家,提出采用地栽模式种植反季节香菇的建议时,却遭到菇农们的质疑:从古至今,香菇都是采用竖筒式栽培,改地栽种植能成功吗?结果,试栽下来,发现地栽模式成品率比传统的竖筒式栽培的高,而且所生产的香菇突破季节,菇柄短而直,菌盖光滑平整,市场卖价很好。
独特方式抢占各大食用菌市场1996年,不满足食用菌单一品种的黄巧珍,从日本率先引进珍稀食用菌——杏鲍菇,并请来亚州珍菌分类学专家黄年来教授作指导,通过室温控制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16万袋的杏鲍菇,运到深圳去卖。
虽然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被誉为“平菇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荐推广的食用菌品种,但在当时,她带去的杏鲍菇却无人问津。
面对这样的现状,黄巧珍很难受,但她没有就此灰心,决定将一车的杏鲍菇免费赠送给深圳市民食用。
小蘑菇做成大产业——记江西省永丰县蘑菇产业带头人权运根
万 事 开 头 难 。 权 运 根 首 先 遇 到 的 难 西 坑卡 , ’ 以来 , 寸 直 祖辈 靠着 几亩 贫瘠 的 题 便 是 启 动 资 金 从 何 而 来 。 有 资 金 , 没 他 土地 艰 难维持 着 生 计。 南于 生 活 窘 迫 , 权 请 来 乡领 导到县 农行 找行 长 ,行 长一 听 运 根 完 小 学 三 年 级 就 辍 学 家 , 开 始 是 投 资 种 植 香 菇 , 话 没 说 就 批 给 了 他 了 面 朝 黄 = 朝 天 的 生 活 。 凭 着 自己 年 贷 款 。 是 , 便 同 岳 父 、内 弟 和 村 的 E背 于 他 轻 敢 为 的 冲 劲 , 他 担 任 J曲 坑 村 的 村 团 5个 伙 伴 红 红 火 火 存 西 坑 村 建 立 J全 县 , , 支书 ,整 日忙着 抓 生产 ,搞基 层建 设 。 第1 家香 菇基地 。 种植过 程 中,从制作 在
维普资讯
菜 撇 道
今 年 5 岁 的权 运 根 是 江 西 省 永 丰 县 家 , 搞 食 用 菌 你 就 到 他 那 去 学 。 l 要 ”权 运 恩 江 镇 的 一 名 普 通 农 民 , 然 而 就 是 这 位 根 东拼 西 凑 筹 到 了 几 百 元 费 用 , 直 奔 福 貌不 惊 人 的 农 民凭 着 勤 劳 朴 实 的毅 力 , 建i 明 。 培 训班 上 , 认 真听 , 心记 , 在 他 细 刻 苦 钻 研 ,从 l 8 9 4年 开 始 种 植 蘑 菇 ,经 不懂 就 向老师请 教 。 经过 1 月的刻苦 学 个 过2 多年 的摸爬滚 打 , 造 出集 种菇 、 0 创 菌 习 , 权 运 根 终 于 掌 握 了 食 用 菌 栽 培 的 整
地投 入到 香菇 事业 中 。
全县 2 1个 乡 镇 l万 多 农 户 的 产 业 格 局 记江西省永丰 县蘑菇产业带 头人权 运根 , 尊 称 为 永 丰 的 “ 菇 大 王 ” 蘑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权 运 根 l 5 年 出 生 在 永 丰 县 潭 城 乡 95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范文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范文好文章要有神,好标题要传神。
在文章中,标题最能凝练传神地表达主题思想,也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好标题必定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是智慧美、思想美,外在美是语言美、形式美。
因此,文章的标题要力求醒目惹眼、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的拟制方法很多,比如,对偶、比喻、拟人、谐音、对比、化用等形式。
下面这50例“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文章标题,或可学习借鉴。
1、建画里乡村领梦里乡愁赏析这个标题采用对偶手法,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尤其是“画里乡村”和“梦里乡愁”含蓄隽永,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2、牵紧产业脱贫“牛鼻子” 扬起贫穷群众“钱袋子”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有形式上的美感,有很生动有趣。
尤其是使用“牛鼻子” “钱袋子”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使人感觉很亲切。
3、构筑技术创新创业“生态圈” 打造出人才发展“新低地”赏析这个标题也同样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使用了“生态圈”“新高地”新词,很有时代气息。
4、农民喝上“文化饭” 绘画变成了“擅长活”赏析这个标题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文化饭” “拿手活”这样的口语,很接地气,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5、能够人乡贤“搭把手” 扶贫攻坚“一起跑”赏析这个标题跟上边的一样,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搭把手”“一起走”的口语,富有乡土气息,与文章的内容相呼应、相吻合。
6、赖草筹钱信息化手段求解民困借助互联网营销促发展赏析这个标题是标准的对偶句,“巧借”与“善用”对应,“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营销”对应,“解民困”与“促发展”对应,工工整整,严丝合缝,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
7、铁肩担民生美好妙手著扶贫文章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化用手法,巧妙化用李大钊撰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名联,赋予其以时代特征,别具一格,很有新意。
8、“大手笔”构筑现代农业体系“绣花针”耕耘富民兴村产业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形式工整又鲜活生动。
辽宁:食用菌做成大产业 小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辽宁:食用菌做成大产业小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异军突起,我国在食用菌新品种栽培、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上都成为了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产量更是逐年增长,市场比重多、潜力巨大,得益于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市场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表明,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国振兴三农的重要产业。
是改变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农业产业。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新兴企业。
其中,用上乘的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信赖的产品来获得公众信任、稳定持续扩大市场的丽华食用菌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辽阳县丽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坐落在富饶肥沃的辽宁黑土地,气候的湿润和水源的纯净使这里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理想之地。
在丽华食用菌专业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密密麻麻的菌棒撑起了致富希望,肉厚鲜嫩的香菇升柄展伞,沁香诱人、生机勃勃、惹人怜爱不已。
近年来,辽阳县丽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种植食用菌产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发展在食用菌产业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辽阳县丽华食用菌专业种植基地以基地为依托,以提高产品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为食用菌种植成员统一购买生产所需的材料。
组织收购、加工、运输、销售成员产品,为食用菌种植成员提供种植技术,组织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咨询服务。
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绿色健康发展为中心,开发种植在市场
上具有竞争力的优质食用菌。
几年前,辽阳县丽华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怀旭在辽阳县穆家镇南台口村成立了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这家秉承富村强民、科技创收的宗旨,将诚信为本、共谋发展作为经营理念的专业食用菌合。
“小蘑菇”缘何做成“大产业”
“小蘑菇”缘何做成“大产业”作者:张贵友来源:《吉林蔬菜》2020年第02期吉林省靖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白山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企业。
公司2019年生产黑木耳母种试管3万支、二级菌种8万袋,建设黑木耳栽培基地48万平方米,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1200多户,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为快速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1 依托资源兴产业说起公司的发展历程,有许多令人振奋又令人难忘的故事。
公司董事长吴长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别看他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他恳于琢磨、善于钻研,依托长白山丰富的资源优势,硬是在食用菌研发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吉林省第二批乡土实用型专家人才。
吴长发1975年出生于靖宇县濛江乡后双山村。
上个世纪90年代,本村许多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富了起来,吴家当时还非常困难。
面对困境,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利用山区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他购买了许多食用菌栽培书籍和资料,并且先后4次到吉林农业大学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
回到家里以后,小吴边学习边实践,反复进行多种食用菌菌种的制作研究和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吴长发不仅能够独立制作食用菌母种和原种,而且熟练掌握了多种食用菌菌种制作方法和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食用菌栽培种植经验。
成功培育出黑木耳、元蘑、榆黄蘑、天麻、野生灵芝等2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
小吴还针对本地的气候特点和生长环境,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推广了食用菌杂交育种、天麻有性繁殖、野生灵芝人工栽培,黑木耳仿林下环境高产栽培等多项实用技术。
吴长发培育的黑木耳“靖发1号”和“小耳丰产王”等食用菌菌种,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深受菌农的欢迎。
2 强化基础抓提升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吴长发于2008年创立了靖宇县富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许忠_一簇蘑菇撑起来的“致富伞”
人物PERSONAGE50一簇蘑菇撑起来的“致富伞”许忠2017年,许忠的公司企业营业额只有8.5万元,2018年,则达到了1050万元,到了2019年,更是翻了一番,突破了2100万元!截至2022年,许忠的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服务江苏省及其周边的蘑菇种植户15217户,户均平均增加收入42500元,为农民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油漆工”的蘑菇梦1964年,许忠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农民家庭里,“那个时候,大家都困难,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中毕业就没在读书了,成为了一名油漆工,干了好几年”人生的第一次转机出现在1983年,许忠在工作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张“小广告”,上面写着“安徽大学开设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正在招收学员”息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神经,虽然当时食用菌还没有成为“家常便饭”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但是直觉告诉他,个事儿,能成!就这样,不到20岁许忠跟父亲开口借了200元,来到了合肥,报名了培训班。
两个月的学习转瞬即逝,文 / 本刊记者 马思遥51科技创新与品牌识到各种新技术的许忠越发兴奋,他幻想着自己终于能大展宏图了,日子马上就好起来了。
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挖了一个地窖,铺上了种植膜,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明年春天,一簇簇食用菌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初尝败绩,“回炉重造”天不遂人愿,第二年春天,许忠种下的蘑菇种并没有成为簇簇“致富伞”,200元学费和前期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打了水漂,最折磨人的还是那种希望落空的挫败感。
“我倒是没有很沮丧,没有谁是天生种蘑菇的好手,都得试,这次出现啥问题,解决了以后不就能出菇了吗?”良好的心态给了许忠百折不挠的勇气,他赶紧回到安徽大学“回炉重造”,和自己的老师请教菌种的问题,是温度不合适还是湿度没达到要求,是菌种选错了还是培育方法有瑕疵?再次回到家乡的时候,许忠决定还是要把蘑菇种下去,和第一次种蘑不同的是,这次除了期待,内心里更多的是忐忑和不安。
东海富硒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东海富硒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张玲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22(44)2
【摘要】2022年新年临近,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新农业园区鼎实农业合作社
的朵朵娇嫩富硒平菇成为“年宵菜”的抢手货(图1)。
近年,东海县食用菌栽培农业合作社通过工厂化、智能化、标准化育种大棚,采用恒温、恒湿、恒氧的立体栽培
模式,大力发展富硒类香菇、平菇、猴头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为主的食用菌,既保
证供应沪、京、宁等城市新鲜“年宵菜”菌菇不减量的同时,又有效带动社员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总页数】1页(P30-30)
【作者】张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
【相关文献】
1.食用菌撑起致富“黄金伞”
2.食用菌产业撑起农民“致富伞”
3.杨国勤的小小食
用菌撑起大大“致富伞”4.小小食用菌撑起“致富伞”5.小小食用菌撑起“致富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泉食用菌:小蘑菇擎起农民脱贫致富“顶梁柱”
对 有 劳 动 能 力 而 又 不 愿 贷 款 的 贫 困户 ,推 行 领 养 领 种
方 式 , 由社 会 信 誉 好 、 产 业 带 动 能 力 强 、抵 御 市场 风
食 品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示 范 区 建 设 现 场 会 , 积 极参 加广 交 会 、 廊 交 会 、食 品 展 会 、 蘑 菇节 、 食 用 菌 博 览 会 、 食 用 菌 餐 饮 大 赛 等 国 内外 展 会 和 活 动 ,平 泉 食用 菌 品 牌 形 象 得 以广 泛 传 播 ,对 外 知 名 度 和 影 响 力 逐 渐 提
同时 ,每 年县 本级 财政 安  ̄3 0 0 0 多万元 ,用 于扶 持 食用 菌 产业 发 展 。
中 国农 民合 作 社
做强区域公用品牌 ,提升产业对外影响
一
是动 员全 民参与推介。将 “ 中国菌乡 ”纳入平
泉 城 市 名 片 ,将 平 泉 食 用 菌 区 域 公 用 品 牌 和 平 泉 城 市 品 牌 同步 打 造 , 动 员 社 会 各 界 力 量 , 通 过 多 种媒 体 形 式 ,全 方 位 展 示 “ 中 国 菌 乡 ” 形 象 。 二是 借 助 重 大 活
2 0 1 7 年 第 8 期
期 聚 焦
平泉食 用 菌 :
小蘑菇擎起农 民脱贫致富 “ 顶梁柱”
北 省 平 泉 县 地 处 冀 辽 蒙 三 省 区交 界 处 , 自然 资
加快 产业转 型升级 ,推动 产业持 续发展
一
, H J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5 8 . 3 %。作为 国家扶
定不移 把食 用菌 作为 第一 扶贫产 业 ,稳 定脱 贫 同时
也 发 展 壮 大 了特 色 产 业 集 群 , 实 现 产 业 发 展 与 精 准 扶贫共赢 。
小蘑菇成就大产业聊城莘县模式
小蘑菇成就大产业聊城莘县模式小蘑菇成就大产业 2018.11.28“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仅为5.7万吨,到2017年产量接近4000万吨。
改革开放40年来,(食用菌产量)实现了700倍增长,没有任何一种农作物有这样的增长速度。
中国食用菌40年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蘑菇节暨第九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和产品大会联合产业展览上发出这样的惊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食用菌产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中国仅次于粮、油、果、蔬的第五大农作物,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一颗小小的蘑菇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蜕变。
从家庭作坊到“百菌争艳”20世纪初,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是农民家庭式的小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利润少。
农民种菇一般不将用工计入成本,他们种菇所谓“赚钱”,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收回自己应得的工钱而已。
与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差甚远。
中国内陆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后引进了9条大型的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线,但由于技术、市场和管理等问题,工厂化生产一度处于低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条件的成熟,国内再次掀起了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木腐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投资热潮。
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引进设备和自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获得了成功。
自此,我国食用菌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
作为中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李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他眼中,一颗小蘑菇有着实现我国农作废弃物资源循环的大能量。
它能利用秸秆中的废弃物长成食物,减少动植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生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是支撑我国食物安全的生力军,可谓“一箭三雕”。
小小蘑菇助她致富
小小蘑菇助她致富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05(0)23
【总页数】1页(P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业贷款”助青年农民成才致富——柳州市推出诚信创业贷款助农村青年走上致富路 [J], 庞瑞忠;左阳
2.小小蘑菇撑起西丰振兴镇农民的“致富伞” [J],
3.小小竹荪菇致富『金蘑菇』 [J], 吕海萍;刘迎春
4.小小蘑菇带富了一村——记荔浦县新坪镇蘑菇种植能手吴荣学 [J], 张恩会; 李世林
5.“创业贷款”助青年农民成才致富——柳州市推出诚信创业贷款助农村青年走上致富路 [J], 庞瑞忠; 左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衡水: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河北衡水: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河北衡水: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春节刚过,燕赵大地天寒地冻,而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南方村方宏杰张秀娟夫妇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袋袋的菌棒整齐排列,一株株的大叶平菇如花绽放,鲜嫩欲滴。
衡水市冀州区南方村冬闲后,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增加些收入。
张秀娟听说种平菇投资少、风险小、容易学,还不耽误种地,而且平菇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含有硒、多糖体等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方红杰张秀娟夫妇便萌生了种大棚平菇念头。
经过慎重考虑,去年九月,方红杰家与另外两家商量,决定每家投资7800元,建一个温室大棚,尝试种平菇。
踏实肯干的农家人说干就干。
为了省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建大棚到装菌种等等工作,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干。
“焊棚的时候,下着雪,冷呀,都把我们的手冻了。
”张秀娟说。
最难的是碰到技术问题。
为了让平菇长得更好,他们一遍遍请教有经验人,还买了很多种平菇的书,自学配料、接种、控温控湿等栽培技术。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经过他们的细心呵护,一棚平菇当年就获得丰收。
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收了三茬,总共收了近6500斤。
“由于是第一年种,技术不过关,今年产量肯定比去
年多。
”丈夫方红杰自信地说。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作者:高尚文李海军来源:《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9年第8期远教献来脱贫策,学远教、用远教蔚然成风;香菇打开致富门,种香菇、卖香菇一气呵成。
正是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杨增环带着乡亲们走出了复兴村的复兴之路。
一到安徽省全椒县马厂镇复兴村,就看见了气势磅礴的万米香菇大棚屹立在眼前。
走进大棚里,乡亲们正在忙着采摘,丰收的喜悦挂满了每个人的嘴角。
全椒县香妃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增环是这里的“大当家”,他脸上的笑容比其他人都浓了几分,说起香菇来更是眉飞色舞:“今年我们社的香菇长势这么好,乡亲们的收入又能上一个台阶啦!”如今的复兴村已是远近知名的香菇专业村,但六七年前,一说起复兴村,那真是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大家伙的生活就是在贫困线上徘徊,闹得村无斗志、人心涣散。
然而转机在2013 年来临了——就在那一年,县里有名的致富能人杨增环受邀回乡参加“美好家乡”建设,当路过复兴村这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时,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这么穷,心里泛起了波澜:“现在自己富了,乡亲们却还受穷,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经过一番思考,他下定决心要带复兴村打一场翻身仗。
杨增环在村里转了几天,复兴村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复兴村虽然偏远,但山清水秀,远离工矿企业和人口稠密地区,土壤水源没有受到污染,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类作物前景广阔。
经过认真考察项目,他决定把香菇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发力点之一。
香菇种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很强的技术。
技术从哪里来?杨增环把目光投向了远程教育。
在县里的支持下,他建起了香菇大棚,牵头成立了香妃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把合作社办成了远教学用示范基地,还配套建起了“扶贫驿站”“农村淘宝站”和培训中心。
乡亲们背靠合作社这棵大树,一边学习香菇种植新技术,一边了解香菇市场供求信息;杨增环也定期组织大家通过远教平台收看脱贫攻坚专家讲座、政策解读等,并要求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
远教如此出力,乡亲们的香菇事业自然也顺风顺水,再加上通过远教平台所掌握到的市场信息既靠谱又新鲜,很快这小小的香菇就让乡亲们的生活见到了阳光。
“小蘑菇”撑起扶贫产业——贵州剑河县发展食用菌实践探索
“小蘑菇”撑起扶贫产业——贵州剑河县发展食用菌实践探索作者:谭弘恩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20年第1期谭弘恩剑河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曾经是全国28 个重点集体林区和贵州省10 个重点林区县之一;但因地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山高坡陡、耕地稀缺、资源贫瘠、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水平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剑河县不仅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贵州10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14 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剑河县坚守“生态脱贫,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山多地少切割深”“九山半水半分田”实际,紧盯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任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一县一业”,依托“小蘑菇”撑起“大扶贫”,形成了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增就业、以就业稳增收、以增收助脱贫的产业扶贫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底气。
选准主导产业突破口。
2017 年,剑河县经过深入调研、评估论证,确定将“一县一业”从过去的钩藤(中药材)调整为食用菌,并作为当前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的主导产业进行整体推进。
2018 年9 月至今,在县城周边布局建设了食用菌研发生产总厂、示范基地、集中连片智能化大棚、深加工车间等支撑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并引导农民合作社利用林地、田地种植食用菌。
2019 年底顺利达产后,菌棒产能将达1.2 亿棒,设施与田地鲜菇日产量近100 吨,年产值约10 亿元。
把握组织方式有效性。
牢牢把握“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 等组织方式。
2018 年7 月,引进经济实力好、市场网络全、研发能力强的江西荣通公司,与县农投公司共同组建剑荣菌业公司。
在资金投入、菌种选择、生产组织、提供就业、产品销售、监管服务、党建引领等重要方面,政企双方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加速实现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在县内闭环。
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_撑起辽宁乡村振兴“致富伞”
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 082023.101 认识食用菌和食用菌产业特点国内外广泛接受的食用菌定义是香港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提出的:肉眼可见、赤手可得的可食大型真菌。
食用菌通常被称为蘑菇。
我国古代把生长在木上的蘑菇称为“菌”,将生长在土上的蘑菇称为“蕈”,故现在也常将蘑菇称为“蕈菌”,日文则使用“菌蕈”。
在我国,食用菌广义上泛指所有食用、药用以及食药兼用的大型真菌。
常见的食用种类有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双孢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桑黄等;常见的食药兼用种类有冬虫夏草、蛹虫草、猴头、银耳、灰树花等。
食用菌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在分类上属于菌物界(真菌界),与植物界、动物界并列,科学预测约有250万个物种。
“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张树庭教授用这20字准确地概括了食用菌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利用价值。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诸多保健活性物质的营养特点,经常食用能够降胆固醇、降血脂、抗肿瘤等,能够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食用菌味道鲜美,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山珍”,作为“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菌物药”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甚至被誉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人类最后的食品”,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创造性地总结出食用菌产业“五不争”的属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产业争资源。
食用菌生产是一项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增效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占地少、见效快。
脱贫攻坚时期全国832个贫困县一半以上选择发展食用菌产业。
在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食用菌产业更是大有可为。
1.1 可支撑国家粮食(食物)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空地巧增收 小蘑菇赚大钱
健
络
为
一
个人 投 资 分红 挂钩 , 翟 家乡 的 干部 自愿 入 济南。 、寿光 、 州 、 德 滨州 等地 蔬菜 批发 市场 露 面 ,就 以每千 克高 于 批发市 场价 02 .~ 采 购 科 、制种科 、销售 科 等 6 个科 室 。投资 O4 的价格 被抢 购 ,各地 的 客商 也纷纷 前 .元 1 0 元 建成 深 加 工车 间 , 引进 无 菌接 种 来 预订 , 万 O 形成 了供 不应 求 的大好 形 势。 司 公 机 、 空 包装 机 、 缩 机 、 真 压 大型 灭 菌炉 等食 种植 基地 被 山东 省 科 协评 为 全省 先进 科 普 用 菌 深加 工设 备 , 行 产 品加工 包 装 。 进 建 示 范基 地 。 成 育 种室 、 研室 、 藏 室和 6 科 贮 个食 用 菌高 科 技 大棚 ,专业 从事 食用 菌优 良品种选 育 、 公 司与 基地 的不 断 发展 壮大 , 还 吸收 了大量 的农 村剩余 劳动 力 。 这里 , 在 年龄 3 5
维普资讯
经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 优 术 经 技 引 国 菌 研 、生产 、加 工 、 售 、示范培 训等 为一 体 的 优秀 年轻 机 关干部 , 驻 公司 , 别深 入 销 常 分
的公 司制农业 龙头企 业 , 把食 用菌 发展成 为 到 日常 管理 、 财务 预算 、 料采 购 、 原 劳务 组 富民强 乡的主 导产业 , 以此带 动全 乡群众 依 织 、 产品 销售 等一 线 岗位 , 效提升 了 公司 有 靠 食用 菌的规 模化 、 产业 化 、 标准 化种植 实 的管理 水平 ,使 富 有 种植 经 验的 翟 志营 专
现 增收致 富 。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docx
“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学习强国”精彩标题50例【附解析】好文章要有神,好标题要传神。
在文章中,标题最能凝练传神地表达主题思想,也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好标题必定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是智慧美、思想美,外在美是语言美、形式美。
因此,文章的标题要力求醒目惹眼、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的拟制方法很多,比如,对偶、比喻、拟人、谐音、对比、化用等形式。
下面这50例“学习强国”平台上的文章标题,或可学习借鉴。
1、建画里乡村留梦里乡愁赏析:这个标题采用对偶手法,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尤其是“画里乡村”和“梦里乡愁”含蓄隽永,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2、牵紧产业扶贫“牛鼻子”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有形式上的美感,有很生动有趣。
尤其是使用“牛鼻子”“钱袋子”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使人感觉很亲切。
3、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赏析:这个标题也同样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使用了“生态圈”“新高地”新词,很有时代气息。
4、农民吃上“文化饭”绘画成了“拿手活”赏析:这个标题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文化饭”“拿手活”这样的口语,很接地气,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5、能人乡贤“搭把手”脱贫攻坚“一起走”赏析:这个标题跟上边的一样,也采用对偶手法,使用“搭把手”“一起走”的口语,富有乡土气息,与文章的内容相呼应、相吻合。
6、巧借信息化手段解民困善用互联网营销促发展赏析:这个标题是标准的对偶句,“巧借”与“善用”对应,“信息化手段”与“互联网营销”对应,“解民困”与“促发展”对应,工工整整,严丝合缝,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
7、铁肩担民生幸福妙手著脱贫文章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化用手法,巧妙化用李大钊撰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名联,赋予其以时代特征,别具一格,很有新意。
8、“大手笔”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绣花针”深耕富民兴村产业赏析:这个标题同时采用对偶和比喻手法,既形式工整又鲜活生动。
河南民权: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河南民权: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2016年第8期
据了解,河南省民权县食用菌产业园是程庄镇江集村实施的到户增收产业扶持项目。
项目依托商丘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民权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增收。
国家到户增收扶贫项目是先建后补,建一栋标准化食用菌种植棚需1万元,贫困户承建有困难。
民权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农户代建蘑菇大棚,项目验收后农户将财政补贴资金自愿入股公司经营,建成的蘑菇棚所有权属于贫困户;如果贫困户不愿意经营,可以将蘑菇大棚返租给公司,贫困户收取租金并进行分红。
通过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食用菌种植产业投入到户增收项目资金316万元,扶持760户贫困农户实施标准化蘑菇大棚栽培项目,建蘑菇大棚360座,效益显著。
●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小小鸡枞菌撑起“致富伞”
小小鸡枞菌撑起“致富伞”
刘明政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
【年(卷),期】2022()11
【摘要】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倒水湾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的种植大棚明亮整洁,一朵朵黑皮鸡枞菌如雨后春笋般撑起小伞,摇摇;晃晃地探出脑袋……这些小小鸡枞菌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伞”,撑开了通往乡村振兴的产业路。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刘明政
【作者单位】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小小鸡枞菌撑开“致富伞”
2.小小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3.小小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4.小小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5.小小食用菌撑起致富“伞”——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蘑菇撑出“致富伞”
作者: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4年第08期
戴建良,天津蓟县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代表,现任蓟县农广校兼职教师,天津市蓟县中亿建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食用菌培训、示范、栽培和技术推广工作。
戴建良先后荣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蓟县优秀科技特派员、天津市农村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目前,合作社种植食用菌3300亩,种植社员1068户,年产鲜菇14000吨,年创纯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剩余劳动力8000余人,食用菌种植成为出头岭镇主要的经济支柱,出头岭镇种植、销售食用菌的火爆场景成为蓟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官员及市、县有关领导多次考察合作社及下属基地,并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身份转型,我先行
几年前,戴建良也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南方水果大量涌入北方市场,造成本地水果滞销,价格压低,丰产不增收。
在做了深入的调研后,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今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能不能把现有的葡萄大棚进行改造,种植食用菌呢?戴建良决定率先尝试。
他找农广校的老师请教咨询,踊跃报名参加农广校计算机培训班。
一有空闲时间,就用拿惯锄头的粗手开始笨拙地敲打键盘,学会了计算机的使用,方便了与专业老师的沟通,也增加了他种植食用菌的决心。
百姓看到戴建良实验成功后,纷纷建起了大棚,和他一起种植香菇。
蓟县农广校帮助菇农联系了天津师范大学的食用菌专家郭成金教授,请郭教授到大棚现场指导,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和品质。
农广校根据出头岭镇的发展情况,在该镇中裕村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免费配备了电脑、复印机等设备。
农广校还在村里举办了农村信息员培训班,教菌农学会计算机,戴建良担任班主任。
当地香菇质量好,销路顺畅,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每个菌棚年收入达到10万元,带动本镇建设食用菌大棚100余座。
培训先行,富农民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给农民开辟新的致富门路,戴建良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了天津市蓟县中亿建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实施“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典型示范工程,不仅为社员引进新品种,还与天津市著名大专院校取得联系,每月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为社员进行现场指导、发放技术光盘等,开通了食用菌专家郭成金教授和市场营销专家夏瑛瑄教授主持的24小时服务热线。
蓟县农广校和合作社联合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农民培训5000人次,举办培训班106期,发放技术资料8000多份,发放技术光盘2320个。
戴建良结合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总结编写了《白灵菇栽培技术》手册并作为蓟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材,免费为学员发放。
戴建良对白灵菇种植深入研究并申请两项专利:“一种利用已出菇平菇菌棒移栽白灵菇的方法”和“一种使白灵菇高产的方法”,两项专利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这两项专利可使白灵菇产量增加30%,优质菇率由50%提高到95%,能带动合作社成员每年增收12000元,当地种植户增收800多万元。
戴建良这位普通的农民,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食用菌种植为特色,通过先行示范、科普创新、共同发展,积极构筑一个职业农民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中国梦。
天津市蓟县农广校杨振兵张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