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ppt

合集下载

《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优质课件PPT

《喀斯特、海岸、冰川地貌》优质课件PPT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3)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100米。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4)峰丛: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或尖 锥状的山峰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5)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广西桂 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
海积地貌
海蚀地貌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由岩石构成的海岸)较为明显。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波
浪能直接冲击岸边,一方面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隙,使裂隙中
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
• 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5)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广西桂 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10)有的地方又把坍塌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带
Coastal zone
海岸地貌是指陆地与海洋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地带。
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定义: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

课件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湘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湘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 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 沙坝等。
海滩与沙嘴
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指出图中的海蚀、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海蚀崖属于海蚀地貌,其为高出海平 面的陡崖,海滩、沙嘴、离岸堤属于海积 地貌,沙嘴指从陆地凸入水中的状似尾巴 的狭长沙滩。离岸堤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在 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 位置上形成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
②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石芽
③峰林: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 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④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 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奇峰 罗列,形态万千。
⑤溶斗(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 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 也有的地方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1.在我国地图上标注上述世界遗产地,并 归纳“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分布特点。
“中国南方喀斯特”主要分布在我 国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在西南地区 (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尤为集 中。
2.在上述世界自然遗产地,形成的地表、 地下两重美丽的风景线。结合所学知识, 试列举喀斯特地貌地表、地下景观各三例, 并描述其特点。
(1)海蚀地貌: ①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 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 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②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 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 海蚀平台。
③海蚀柱: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 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2)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
2、分类: 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湘教版必修一2.3喀斯特地貌、海岸和冰川地貌(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2.3喀斯特地貌、海岸和冰川地貌(共33张PPT)

亚洲
南美洲
三、 冰川地貌
• 1.冰川侵蚀地貌 • 冰斗、冰川槽谷、角峰、刃脊、冰蚀湖、峡湾
• 2.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丘陵、冰碛湖
冰川的分类
类型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特征 面积大,冰层厚 规模较小
主要分布区 南极洲、格陵兰岛 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侵蚀地貌

冰斗
冰川槽谷
角峰
刃脊
冰蚀湖是由冰川掘蚀作用产生凹地积水而成。
1.海蚀地貌
•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海蚀崖
• 海水冲击岸边的基岩,掏空下部,上部岩石崩落,形成海蚀崖。
海蚀平台
• 海蚀崖后退,微微斜向大海,形成海蚀平台。
海蚀柱
• 海蚀平台抗侵蚀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蚀穴
2.海积地貌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
平行于海岸线延展的平缓堆积地形,微微倾向大海,由海水搬运集聚的
P63页活动1
• 1.U形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冰川沿由地面滑动侵 蚀形成的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加宽,山嘴部分 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
• V形谷两壁较陡峭,谷底狭窄,在河流的上游及山区河流,河水 在垂直方向上的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 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V形谷。
峰林
孤峰
溶斗
溶斗
• 溶斗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是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 负地形:指新构造下沉地区或相对低于邻区的地形;如平原和盆 地,华北平原。
天坑
天生桥
地下河与溶洞的顶 部崩塌后,残留的 顶板横跨河谷两岸,
形似拱桥。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景观都是溶蚀地貌,地 下景观都是沉积地貌吗?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讲解ppt课件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讲解ppt课件
二、喀斯特作用过程
溶解过程: CO2+H2O+CaCO3→Ca(HCO3)2 →Ca2++2(HCO3) 结果:在可溶性岩石上留下溶沟、空洞等,并为后来的机械侵蚀、崩塌等
作用提供条件,形成喀斯特侵蚀地貌。 淀积过程: Ca2++2(HCO3)- → CO2↑+H2O+CaCO3↓ 结果:碳酸钙堆积作用不断进行,促进喀斯特堆积地貌的发育。
岩石的透水性
• 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 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透水性不良的岩 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 岩石内部。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 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透水性强弱 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二 喀斯特地貌
•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 • 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类: • 1.石芽与溶沟 指可溶性表面沟槽状溶蚀部 • 分和沟间突出部分。 • 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 年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 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一、岩溶作用化学过程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喀斯特地貌景观.pptx讲解

喀斯特地貌景观.pptx讲解

喀斯特植物繁多动物资源丰富,在旅 途的路上,游客不再单一可以只欣赏 景观,还能近距离观察到平日不易见 到的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动物。
针对乐于探险的游客,对他们开放可 亲身探索的区域。由专人带队,配备 专业服装及道具,体验科考队探秘之 旅
创新设计
休闲体验方面创想
在园区中开发有限的住宿及附属设施, 形式可以是树屋、石屋等自然的材料, 与周围环境统一。附属设施完善景区 内人性化服务,而住宿则让游客更深 入地在景区中体验到景区不同时间段 的美。
卡尔斯巴德洞窟则为西半球最大的天然巨穴之一当地人称之为蝙蝠洞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园区内洞穴全景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国王宝座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国王宝座国王的皇宫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国王宝座皇后寝宫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国王宝座guadalupemountainsnationalpark瓜达卢普山国家公园位于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交界处的大本德国家公园以西北以德克萨斯州最高峰命名徒步路线上可以看到壮丽的岩石
巨人之行



美国·瓜达卢普山国家公园
Guadalup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瓜达卢普山国家公园位于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 斯州交界处的大本德国家公园以西北,以德克 萨斯州最高峰命名,徒步路线上可以看到壮丽
的岩石。
美国·瓜达卢普山国家公园
国王宝座
Manzanita Spring
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
Green lake room
绿湖厅·绿湖
国王宝座
美国·卡尔斯巴德洞窟国家公园
King’s palace
国王的皇宫
国王宝座

湘教版必修一地理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课件(36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地理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课件(36张PPT)

练习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 景观图,完成第1~2题。
C 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波浪沉积
练习
蛇形丘是一种冰碛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方向大
U形谷和V形谷
U形谷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冰川沿由 地面滑动侵蚀形成的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 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V形谷两壁 较陡峭,谷底狭窄。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河水在 垂直方向上的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 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V形谷。
海岸地貌的塑造因素
2、潮汐作用:潮差的大小直接影 响着海浪和近岸流作用的范围。在 由细颗粒组成的泥质海岸带,潮流 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 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 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 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 积。
海岸地貌的塑造因素
3、生物作用: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因珊瑚和珊瑚礁的大量发育,构成珊瑚 礁海岸;在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广泛分布 的海湾、河口的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 海岸。后者是平静、隐蔽的海岸环境, 细颗粒物质易于堆积。在有些海岸上, 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 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岩石具有透水性
因为不透水的岩石,只能在岩石表面产生溶解和沉淀,不能深入到岩石内部。这样也就 产生不了丰富的地下喀斯特地形。
水具有溶解力
这取决于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数量多少、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水的温度高低。温度高 反应快,溶解石灰岩的数量就多。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坡立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坝子1
云南罗平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乐业“天坑”仰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重庆小寨“天坑”1
深666m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4、水的流动性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 ◆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 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 ◆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 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 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 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如 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 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 0.02~0.03mm/a) 的5~9倍。
◇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 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 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 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 年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 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

喀斯特.ppt

喀斯特.ppt

喀斯特目录•一.分布图•二.简介•三.地理分布•四.地貌类型•五.地表喀斯特形态六.地下喀斯特形态•七.形成原因•八.开发利用一.简介•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

那里有发育马来西亚姆鲁山剑状石林(石芽)•典型的岩溶地貌。

“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地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中国喀斯特分布图•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地貌类型•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PPT课件
• 位于丰水期潜水面与枯水期潜水面之间, 受季节性水位影响明显。雨季潜水面上升, 该带水运动方向为水平,平时少水,潜水 面下降,水流沿着重力方向运动,如此反 复变化,有利于垂直、水平和倾斜的地下 溶洞发育。
可编辑课件PPT
26
(三)水平流动带
• 位于枯水期潜水面以下,直到谷底补给 河流喀斯特水的深处为止。该带地下水常 年存在,水流总是排入河谷,流动的方向 接近水平,且有自由水面。但在谷底深处, 地下会有承压性,故水流向上。这里有活 跃的水质交替和混合,故溶解力较强,可 呈大规模的水平溶洞。
期形成的
边石堤
可编辑课件PPT
87
卷曲石
可编辑课件PPT
88
石水果
可编辑课件PPT
89
纯 净 的 钙 质
可编辑课件PPT
90
石缸
可编辑课件PPT
91
可编辑课件PPT
92
⑴石钟乳(垂直于洞顶的倒锥状CaCO3堆积体)
因洞顶渗入的地下水 CO2 含 量 较 高 , 对 石 灰 岩 有 较强的溶蚀力。溶解成饱和 态 的 CaCO3 在 水 滴 表 面 结 晶 为极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 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 CaCO3 便 与 顶 板 连 结 成 为 钙 环。由于下渗水滴不断供应 CaCO3 ,钙环不断下伸,形 成细长中空的石钟乳。
可编辑课件PPT
93
⑵石笋(由洞底往上增高的CaCO3堆积体)
与石钟乳方向相 反、位置相对。
当水滴从石钟乳 上跌落至洞底时,变 成许多小水珠或流动 的水膜,使原已含过 量CO2的水滴有了更大 的表面积,CO2逸散, 产生CaCO3堆积。
可编辑课件PPT
94
广西桂林石钟乳断面
贵州桐梓石笋横断面与纵断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 海拔300-800米的峰林喀斯特广泛分布于湘 南、桂东北一带,位于南岭山地西部,尤 以桂林地区的峰林地貌为代表。那里的群 峰挺拔,峰丛林立,丰姿多态的喀斯特星 罗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织,洞中琳琅满 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石瀑布、 石葡萄、石花和流水潺潺与地表的秀丽山 林交相辉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 高山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 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脉,在寒冻风化和冰 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微 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喀斯特 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利的部位,为峰丛、 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型洞 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石瀑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 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 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 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 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 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 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 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 藏等高海拔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喀斯特地貌(共57张PPT)

喀斯特地貌(共57张PPT)

石幔是指含碳酸钙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时,因CO2迅速逸散而产生片状和层 状的碳酸钙堆积,其表面具有弯曲的流纹,高度可达数十米,十分壮观。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 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至数百米,深十几米至数十米。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4.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 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 要原因。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降水丰沛;又处于山脉的迎风坡 前,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优越,桉树生长正好维持了 那里的水分平衡。云贵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下水存储条件不理想,桉 树大量消耗地下水导致生态失衡。
2、我国范围内:主要分布在西部、西 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 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就省份来 看,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
2 PART 美丽地带的贫困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旅游资源丰富; ②不利影响: A.交通: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 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 B.农业:平地少,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 C.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水资源 短缺,旱涝灾害频发。
钙华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 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
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CaCO3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CaCO3地下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 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 钙华沉积。钙华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多种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斯特主讲人:许皓程
目录
♐一.分布图
♐二.简介
♐三.地理分布
♐四.地貌类型
♐五.地表喀斯特形态
六.地下喀斯特形态
♐七.形成原因
♐八.开发利用
一.简介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

那里有发育马来西亚姆鲁山剑状石林(石芽)
♐典型的岩溶地貌。

“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地理分布
♐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中国喀斯特分布图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
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地貌类型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喀斯特
♐、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

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地表喀斯特形态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

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

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

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

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

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溶斗和溶蚀洼地溶斗是岩溶区地表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

若溶斗和溶蚀洼地底部的通道被堵塞,可积水成塘,大的可以形成岩溶湖。

♐落水洞、干谷和盲谷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

在河道中的落水洞,常使河水会部汇入地下,使河水断流形成干谷或盲谷
地下喀斯特形态
溶洞: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

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

形成原因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老第三纪喀斯特
♐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

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

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

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

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

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

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

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发育。

但越往热带其影响越小。

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断续发育的条件,而从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

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

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

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喀斯特
♐达200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

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

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地带特征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

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热带喀斯特
♐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

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

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喀斯特
♐达1000平方公里。

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

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

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国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高出海面仅几米至10余米,发育了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

亚热带喀斯特
♐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

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

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
♐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

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

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

喀斯特
♐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

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
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寒冻高原喀斯特
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

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

偶见洼地。

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

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带为10~20%。

在华北一些喀斯特♐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济南的趵突泉等。

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

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

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

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

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

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

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

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

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喀斯特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