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

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共3篇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1随着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状况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区域间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首先,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

其中,自然系统是系统的基础,经济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系统的支持。

因此,要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就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次,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也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探索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既能保护资源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同时,要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

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要推动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各个区域之间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需要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而人才则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同时,还需要探索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和协调,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区域协调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地域、产业等相互协调,推动其共同发展。

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呢?下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各个地区的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发展的状况也大不相同。

因此,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若某地自然环境适于农业发展,那么在该地把农业发展作为重点,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某些地区适宜发展旅游业,就可以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个地区的潜力,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产业链产业链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链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链,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互惠互补,使各个地区的产业得到均衡发展。

例如,若将某地的农业与加工业结合起来,建立农业产业链,就可以在该地带动经济的发展。

而在不同地区间建立产业链,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机配置,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行性和支撑性,其水平通常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如,发达的交通网络能够促进货物、人员和信息的流通,推动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完善的电力、通信、能源设施能够促进工业生产和技术创新。

因此,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密切关注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加强政策协调政策协调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根本的方法。

政府应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制定良好的政策,统筹安排各地发展规划,保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互协调。

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推动各地经济的有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现代化建设理念。

它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这意味着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促进循环利用。

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利用,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协同、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手段,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手段,提高环境质量,并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同时,在城乡规划中要注重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其次,在资源利用方面要实施科学规划。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能源利用方面要推动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最后,在城乡一体化方面要加强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在城乡发展中要注重生态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并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了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各个区域之间的环境和发展状况相互影响,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一个地区如果拥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它就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先天优势。

相反,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比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那么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环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一些地区凭借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生态条件,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比如一些拥有原始森林、美丽湖泊、珍稀野生动物的地区,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这种基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区域的特色发展。

再者,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的背景下,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将更容易吸引投资和人才。

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往往会考虑当地的环境状况,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长期发展。

而高素质的人才也更倾向于生活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在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避免了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资源的过度开发。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并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减少对整体环境的影响。

同时,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环保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不同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实践和创新,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环保水平。

建设方案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方案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方案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实现该区域内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建设方案中,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制定建设方案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首先,资源优化配置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例如,某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地区则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可以通过建设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两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有些地区可能过于依赖某一产业,而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产业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例如,某地区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而其他地区则有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各类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例如,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和产业的流动。

同时,加强能源供应和通信网络建设,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制定建设方案时,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各个地区都能够享受到基础设施的便利。

此外,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制定建设方案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兼顾

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兼顾

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兼顾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且至关重要的议题。

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之间的平衡与协同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首先,我们要明确环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指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更是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区域协调发展,则是要打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那么,为什么要统筹兼顾这两者呢?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

没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如,一个地区如果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可能会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更有效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当各个区域之间能够协同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合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比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过度开发资源,忽视了环境保护。

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再比如,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往往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行环境保护,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在环保方面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统筹兼顾,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

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对于生态脆弱的地区,要严格限制开发活动,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鼓励其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建立健全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让为保护环境做出牺牲的地区得到合理的补偿。

产业布局方面,要引导各区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发展适合的产业。

比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电、水产养殖等产业;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研究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研究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研究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危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地理协同关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并提出相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概念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是指在区域范围内,通过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繁荣共同促进的目标。

二、地理协同研究的重要性地理协同研究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地理协同能够更好地理解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地理协同也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地理协同研究的方法和框架地理协同研究的方法包括多角度观察、多尺度分析和综合评估等。

多角度观察要求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包括自然地理、社会地理和人文地理等。

多尺度分析是指研究者要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形成全面的研究结果。

综合评估则是将不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综合的评估报告,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

在地理协同研究的框架方面,可以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框架。

压力包括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污染等,状态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响应包括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等。

通过分析压力、状态和响应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实践在中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得到了积极实践。

例如,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正是以绿色生态为核心,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逐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地理协同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211145588_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11145588_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㊀收稿日期:2022-04-18基金项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2lslqnwzzkt-012)作者简介:唐毅(1982-)ꎬ男ꎬ山东枣庄人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生态统计与模型模拟.㊀∗通讯作者:唐毅ꎬE ̄mail:tangyi@lnu.edu.cn.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㊀自然科学版第50卷㊀第1期㊀2023年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50㊀No.1㊀202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唐㊀毅∗ꎬ杨佳薇(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ꎬ辽宁沈阳110036)摘㊀要: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能够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各种服务和支持功能.本文利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ꎬ分阶段计算2010 202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ꎬ并构建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ꎬ探究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程度.结果表明ꎬ辽宁省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在2010年为1126.991亿元ꎬ2015年为1125.161亿元ꎬ2020年为1192.886亿元ꎬ总体表现为略有降低后的增长趋势.尽管生态服务价值增长ꎬ但生态经济协调度总体表现为由协调(2010 2015年)转为胁迫(2015 2020年).鉴于此ꎬ本文提出建议:保持或增加林地㊁水域面积ꎬ提升生态服务价值ꎻ在 一圈一带两区 区域发展格局引领下ꎬ构建优势互补㊁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ꎻ推动生态经济协调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生态经济协调度ꎻ土地利用ꎻ生态系统服务中图分类号:X22ꎻX82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5846(2023)01-0051-08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Ecology ̄EconomyinLiaoningProvinceBasedonEcosystemServicesValuesTANGYi∗ꎬYANGJia ̄wei(SchoolofLifeScienceꎬLiaoningUniversityꎬShenyang110036ꎬChina)Abstract:㊀Ecosystemservicesrefertothevariousservicesandsupportfunctionsthathumanscanobtainfromecosystems.HereꎬweusedthemodifiedequivalentfactormethodtocalculatetheecosystemservicesvaluesofLiaoningProvinceinstagesfrom2010to2020ꎬandbuiltanecologicalandeconomiccoordinationdegreemodeltoexploretheecologicalandeconomiccoordinationdegreeofLiaoningProvince.TheresultsshowedthatthetotalservicesvaluesofecosystemsinLiaoningProvincewere112.6991billionCNYin2010ꎬ112.5161billionCNYin2015ꎬand119.2886billionCNYin2020.Inotherwordsꎬecosystemservicesvaluesrevealedanoverallgrowthtrendafteraslightdecrease.Despitetheincreaseinecosystemservicesvaluesꎬtheoverallperformanceofecologicalandeconomiccoordinationchangedfromthecoordination(2010 2015)tothecoercion(2015 2020).Itsuggeststhatforestsandwaterareashouldbe㊀㊀protectedtoincreaseecosystemservicesvalues.Moreoverꎬthehigh ̄qualityregionaleconomicstructureshouldbedevelopedundertheguideof onecircleꎬonebeltandtworegions .Inadditionꎬthehigh ̄qualitydevelopmentshouldbepromotedwiththecoordinatedecologicalandeconomicsystem.Keywords:㊀ecology ̄economycoordinationꎻlanduseꎻecosystemservicesvalues0㊀引言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ꎬ可为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物质支撑[1].对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2].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能够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各种服务和支持功能ꎬ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原材料ꎬ同时提供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等服务[3-4].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重要桥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ꎬ可量化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生态产品与功能ꎬ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在各类型生态系统中多尺度㊁多角度展开.Costanza等[5]研究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首次提出当量因子概念.何浩等[6]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石垚等[7]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谢高地等[8]研究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肖寒等[9]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彭建等[10]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Yang等[11]研究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逐渐转向服务于决策ꎬ服务于社会㊁经济㊁生态的协调发展[12].陈睿等[13]评估洞庭湖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并探究其驱动因子对区域生态经济协调的影响.张仲伍等[14]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黄河流域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度.俞会新等[15]利用协调度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全国30个省的生态经济协调度.张艳[16]运用协调度模型㊁泰尔指数法㊁收敛性检验以及空间计量模型方法ꎬ定量分析沿海11省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王磊[17]基于区域空间特征和社会发展状况评估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状态.辽宁省曾是中国老工业基地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过度消耗㊁环境污染等问题[18].在东北振兴系列政策指导下ꎬ辽宁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19].回顾过去ꎬ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及其协调度ꎬ有助于推动辽宁省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ꎬ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㊁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ꎬ以近1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ꎬ基于当量因子法构建了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ꎬ对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ꎬ以此为指标计算研究期内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1㊀材料与方法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ꎬ与河北省㊁内蒙古自治区㊁吉林省相邻.辽宁省地势为自北向南倾斜ꎬ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ꎬ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ꎬ向中部平原下降ꎬ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ꎬ如图1所示.25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图1㊀辽宁省行政区划图1.1㊀数据来源本文中遥感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产品收益汇编»«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1.2㊀数据处理与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本文利用遥感数据结合行政区划矢量图ꎬ进行波段合成㊁辐射定标㊁大气校正㊁影像融合㊁影像裁剪㊁影像拼接等操作[20]ꎬ继而进行土地利用类型重分类ꎬ得到辽宁省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文根据谢高地等[21]的中国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ꎬ结合辽宁省实际的社会经济状况ꎬ从生产性系数㊁经济性系数㊁功能性系数㊁建设性系数4个维度进行了修正.各修正项目及公式见表1.生态经济协调度.本文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代表生态环境发展程度ꎬ用人均GDP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ꎬ进而用二者比值计算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其公式如下:EEH=(ESVr1-ESVr0)/ESVr0(GDPr1-GDPr0)/GDPr0式中:EEH表示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ꎻESVr1表示研究期末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ꎻESVr0表示研究期初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ꎻGDPr1表示研究期末的人均GDPꎻGDPr0表示研究期初始人均GDPꎬ文中的研究期初始值均取2010年值.本文参考艾小艳的研究成果[22]ꎬ提出区域生态经济协调类型的分类依据(见表2).35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唐㊀毅ꎬ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㊀㊀表1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指标及计算方法指标公式含义生产性系数dt=QQcdt: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产性调整系数Q:研究区耕地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Qc:全国耕地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经济性系数qt=btˑrtqt: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性调整系数bt:研究区内的居民支付能力指数rt:研究区内的居民支付意愿指数bt=GDPtGDPctGDPt:t年辽宁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ct:t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t=21+ae-bna㊁b:常量ꎬ本研究取值为1e:自然对数n:社会发展的阶段ꎬ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功能性系数pt=NPPiNPPmeanpt: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功能性系数NPPi:研究区第i类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NPPmean:研究区所有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建设性系数Ei=Eoi+Ewc+EwtEi:修正后的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Eoi:修正前的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Ewc: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当量Ewt:废物处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当量Ewc=ThˑVh+Tiwˑ(Viw+Viwc)AEwc: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修正Th:单位面积居民用水水量Vh:居民用水水价Tiw:工业用水水量Viw:工业用水水价Viwc:工业用水治理成本单价A:研究区面积Ewt=TdwˑVdw+Ciwz+Ciws+CiwdATdw:单位面积生活垃圾清理量Vdw:单位面积生活垃圾清理费用Ciwz: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费用Ciws: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费用Ciwd: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费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ðNk=1AkˑUEkESV:该研究区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Ak:第k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土地面积UEk:第k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N:研究区土地类型的数量表2㊀生态经济协调度等级分类2㊀结果2.1㊀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2010年㊁2015年㊁2020年的辽宁省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分别为1126.991㊁1125.161㊁1192.886亿元ꎬ整体呈现随时间先降低后增长趋势(见表3㊁表4㊁表5).2010 2015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仅降低了1.830亿元ꎬ而2015 202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67.725亿元ꎬ前一时45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间段(2010 2015年)的降幅远低于后一时间段(2015 2020年)的涨幅.表3㊀201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亿元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供给服务食物生产27.08710.6821.1301.0720.0000.00239.973原料生产6.00624.5371.6630.5970.0000.00732.810水资源供给-31.98912.6910.9208.904-5.1630.005-14.632调节服务气体调节21.81680.6965.8452.1850.0320.027110.602气候调节11.398241.45315.4524.8200.0000.025273.148净化环境3.30970.7545.1027.488-2.1930.07684.537水文调节36.647158.00711.319103.4950.0490.051309.568支持服务土壤保持12.74798.2527.1212.6510.0320.032120.835维持养分循环3.7997.5090.5490.2050.0000.00212.065生物多样性4.16789.4746.4758.5270.0320.029108.705文化服务美学景观1.83839.2372.8585.4170.0160.01249.380合计96.826833.29158.435145.362-7.1930.2701126.991表4㊀2015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亿元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供给服务食物生产26.99210.6701.1291.0700.0000.00239.863原料生产5.98524.5081.6610.5960.0000.00732.758水资源供给-31.87712.6770.9198.890-5.3390.005-14.725调节服务气体调节21.74080.6035.8382.1820.0340.027110.423气候调节11.359241.17615.4344.8130.0000.024272.806净化环境3.29870.6735.0967.476-2.2670.07684.352水文调节36.518157.82611.306103.3390.0500.051309.090支持服务土壤保持12.70298.1397.1122.6470.0340.032120.666维持养分循环3.7867.5000.5480.2040.0000.00212.042生物多样性4.15389.3716.4678.5140.0340.029108.568文化服务美学景观1.83239.1922.8555.4090.0170.01249.317合计96.486832.33658.367145.142-7.4380.2691125.161表5㊀2020年辽宁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亿元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合计供给服务食物生产25.50911.4930.5671.3690.0000.00338.941原料生产5.65626.4000.8350.7630.0000.00933.662水资源供给-30.12613.6550.46211.367-7.2650.006-11.900调节服务气体调节20.54686.8252.9332.7900.0460.034113.172气候调节10.734259.7917.7546.1540.0000.031284.463净化环境3.11676.1282.5609.560-3.0850.09688.375水文调节34.512170.0085.679132.1320.0680.065342.464支持服务土壤保持12.004105.7143.5733.3850.0460.040124.762维持养分循环3.5788.0790.2750.2610.0000.00312.197生物多样性3.92496.2693.24910.8870.0460.037114.412文化服务美学景观1.73142.2171.4346.9160.0230.01552.337合计91.185896.58029.321185.583-10.1220.3391192.886㊀㊀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角度分析ꎬ供给服务价值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ꎬ由2010年的58.151亿元下降至2015年的57.896亿元ꎬ再到2020年的60.703亿元.此外ꎬ调节服务价值㊁支持服务价值㊁文化服务价值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ꎬ分别由2010年的777.854㊁241.605㊁49.380亿元下降至2015年的776.671㊁241.276㊁49.317亿元ꎬ再升高至2020年的828.474㊁251.371㊁52.337亿元.值得注意ꎬ水资源供给是生态系统服务的负价值项ꎬ在2010年㊁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4.632㊁55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唐㊀毅ꎬ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㊀㊀-14.725㊁-11.900亿元.林地和水域提供了较多的生态服务价值.林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在2010年㊁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833.291㊁832.336㊁896.580亿元.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在2010年㊁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145.362㊁145.142㊁185.583亿元.建设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负值ꎬ在2010年㊁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7.193㊁-7.438㊁-10.122亿元.2.2㊀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变化分析2010 2015年间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859ꎬ这表示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处于较高协调度ꎬ经济发展的速度未对生态系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在2015 2020年间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507ꎬ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处于低度冲突状态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已呈现不协调趋势.3㊀讨论研究发现ꎬ林地为辽宁省贡献了最高的生态服务价值.这一结果与马义娟等[23]在汾河流域的研究结果一致.林地在调节气候㊁保持水土㊁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ꎬ辽宁省水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也相对较高.这是由于水域面积的增加对总价值有较强的放大作用[24].在某些地区ꎬ水域面积增加可抵消林地减少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下降[25].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走向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内在联系ꎬ但不完全一致.研究发现ꎬ辽宁省生态服务价值整体呈增长趋势ꎬ但生态经济协调度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与朱玉鑫等[26]在陕西省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在某些区域ꎬ生态经济协调度降低伴随着生态服务价值降低[27-28].这表明ꎬ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经济协调度之间可能并非呈正相关的关系.本文未对辽宁省各市县进行生态经济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但已有研究表明ꎬ生态经济协调度在一定区域内存在空间差异[29-30]ꎬ这一差异可能与区域自然禀赋㊁经济发展水平㊁生态环境治理等有关.这些方面对研究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ꎬ后续可考虑开展辽宁省生态经济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研究ꎬ探讨辽宁省内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平衡.本文对辽宁省2010 202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经济协调度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与建议:1)保持或增加林地㊁水域面积ꎬ提升生态服务价值.林地㊁水域提供的价值在生态服务价值中占有很大比例.林地面积的维持与增加ꎬ一方面需要重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ꎬ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下功夫ꎻ另一方面需要在辽东地区发展绿色产业体系ꎬ推进特色林业㊁林下养殖等产业做大做强.水域面积扩大应在省内主要河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ꎬ开展湿地治理与恢复ꎻ此外ꎬ应抓住设立国家公园的契机ꎬ推进辽河国家公园的建设.2)优化辽宁省区域经济布局.在 一圈一带两区 区域发展格局引领下ꎬ构建优势互补㊁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第一ꎬ在总体设计与统筹的基础上ꎬ发挥城市组团的辐射与带动作用ꎬ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第二ꎬ做大做强海洋经济ꎬ在基础设施建设㊁交通运输㊁制造㊁化工等行业深入布局ꎬ并且注意避免产业趋同ꎬ形成差异化优势.第三ꎬ辽东绿色经济区应利用生态补偿机制㊁生态服务价值评价㊁碳排放㊁碳交易市场等有利因素ꎬ完善绿色经济体系.第四ꎬ利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契机ꎬ积极引导京津冀资源要素流入辽西地区.65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3)推动生态经济协调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尽管长期目标一致ꎬ但短期仍有冲突与矛盾的可能.鉴于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度现状ꎬ应从制度上将生态文明㊁经济文明纳入高质量发展框架.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利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ꎬ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ꎬ推动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㊀韩会庆ꎬ罗绪强ꎬ郜红娟ꎬ等.土地利用变化对乌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ꎬ2018ꎬ25(4):270-273ꎬ282.[2]㊀BalvaneraPꎬPfistererABꎬBuchmannNꎬetal.Quantifyingtheevidenceforbiodiversityeffectsonecosystemfunctioningandservices[J].EcologyLettersꎬ2006ꎬ9(10):1146-1156.[3]㊀TurnerBLꎬSkoleDꎬSandersonSꎬetal.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LUCC):Science/researchplan[R].StockholmandGeneva:IGBPandIHDPꎬ1995.[4]㊀FalcucciAꎬMaioranoLꎬBoitaniL.Changesinland ̄use/land ̄coverpatternsinItalyandtheirimplications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J].LandscapeEcologyꎬ2007ꎬ22(4):617-631.[5]㊀CostanzaRꎬdᶄArgeRꎬdeGrootRꎬetal.Thevalueoftheworldᶄs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J].EcologicalEconomicsꎬ1998ꎬ25(1):3-15.[6]㊀何浩ꎬ潘耀忠ꎬ朱文泉ꎬ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J].应用生态学报ꎬ2005ꎬ16(6):1122-1127.[7]㊀石垚ꎬ王如松ꎬ黄锦楼ꎬ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分析[J].科学通报ꎬ2012ꎬ57(9):720-731.[8]㊀谢高地ꎬ张钇锂ꎬ鲁春霞ꎬ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ꎬ2001ꎬ16(1):47-53.[9]㊀肖寒ꎬ欧阳志云ꎬ赵景柱ꎬ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ꎬ2000ꎬ11(4):481-484.[10]㊀彭建ꎬ王仰麟ꎬ陈燕飞ꎬ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 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05ꎬ41(4):594-604.[11]㊀YangJWꎬTangY.TheincreaseinecosystemservicesvaluesofthesanddunesuccessioninNortheasternChina[J].Heliyonꎬ2019ꎬ5(8):e02243.[12]㊀FisherB.Definingandclassifyingecosystemservicesfordecisionmaking[J].EcologicalEconomicsꎬ2009ꎬ68(3):643-653.[13]㊀陈睿ꎬ杨灿ꎬ杨艳ꎬ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绎及其驱动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ꎬ2022ꎬ33(1):169-179.[14]㊀张仲伍ꎬ畅田颖ꎬ高鑫.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ꎬ2021ꎬ40(3):25-30ꎬ36.[15]㊀俞会新ꎬ王玮.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ꎬ2018ꎬ47(5):100-105.[16]㊀张艳.我国沿海省域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ꎬ2020.[17]㊀王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ꎬ2019.[18]㊀王维国ꎬ夏艳清.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ꎬ2007(1):103-107.[19]㊀张国清.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沈阳:中共辽宁省委ꎬ2021.75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唐㊀毅ꎬ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辽宁省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研究85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20]㊀娄和震ꎬ杨胜天ꎬ周秋文ꎬ等.延河流域2000 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ꎬ2014ꎬ28(4):15-21.[21]㊀谢高地ꎬ张彩霞ꎬ张雷明ꎬ等.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ꎬ2015ꎬ30(8):1243-1254.[22]㊀艾小艳.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ꎬ2014.[23]㊀马义娟ꎬ侯志华ꎬ徐晓莉.汾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中国沙漠ꎬ2012ꎬ32(6):1803-1808.[24]㊀丁渝航.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ꎬ2020ꎬ31(11):38-39ꎬ71.[25]㊀叶长盛ꎬ董玉祥.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热带地理ꎬ2010ꎬ30(6):603-608ꎬ621.[26]㊀朱玉鑫ꎬ姚顺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生态学报ꎬ2021ꎬ41(9):3331-3342.[27]㊀苏飞ꎬ张平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以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ꎬ2009ꎬ28(3):471-477.[28]㊀张学斌ꎬ石培基ꎬ罗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中国沙漠ꎬ2014ꎬ34(1):268-274.[29]㊀吴建寨ꎬ李波ꎬ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ꎬ2007ꎬ18(11):2554-2558.[30]㊀王振波ꎬ方创琳ꎬ王婧.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ꎬ2011ꎬ66(12):1657-1668.(责任编辑㊀李㊀超)㊀㊀。

区域经济分析-大连

区域经济分析-大连
加强区域合作和竞争
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同时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 新能力,提升在大连市、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
05
大连未来经济发展展望
发展趋势
经济结构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
创新驱动
大连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企业进行 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口与面积
大连总面积约12574平方公里,下辖7 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大连人口约591万,是一个人口较为 密集的城市。
历史与发展
大连历史悠久,自秦汉时期开始就有 人类活动。
建国后,大连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 港口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 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1899年,大连开埠,成为通商口岸。
区域经济分析-大连
目录
• 大连区域概况 • 大连经济现状 • 大连经济发展优势 • 大连经济发展挑战与对策 • 大连未来经济发展展望
01
大连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01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 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 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02
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北亚中心 位置,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物流 枢纽。
区位优势
01
02
03
地理位置
大连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 是连接中国内陆与东北亚 的重要门户,具有得天独 厚的区位优势。
交通枢纽
大连拥有完善的海、陆、 空交通网络,是东北地区 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国际贸易通道
大连与世界各地的主要港 口均有直达航线,为国际 贸易提供了便利。
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
01
大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为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有何关联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有何关联

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有何关联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两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美好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而区域协调发展则侧重于解决区域之间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发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区域之间的生态状况往往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可能生态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有限;而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将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产业适度转移到生态承载力较强的地区,从而减轻生态压力,同时也能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吸引力。

一个地区如果拥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清洁的水源,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和游客,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比如,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种以生态优势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发展,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区域协调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共同解决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比如,在流域治理方面,上下游地区可以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实现全流域的生态改善。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使得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整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范围内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协调,促进各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源于区域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是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和机理,是研究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协调发展理论则是研究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发展领域的协调关系,强调不同领域中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理论的结合体,其研究对象是在特定区域内各社会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协调并促进空间、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各要素的平衡和有机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应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区域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协调关系,包括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调。

其中经济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创新、扩大内需等。

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社会福利方面要发挥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提高区域内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3. 区域间各要素间的协调区域间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内在协调关系,包括跨区域方面的经济互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区域平衡和城乡发展等方面的协调。

其中经济互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扩大区域市场、推进国际合作等。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马洪超西南政法大学 易崇艳摘 要:近些年来,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许多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因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介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入手,首先分别详细分析了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造成的环境恶化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然后分析了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及结构,以及对其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介绍了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型评价等,从而本文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作了全方位的分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a)-230-02近些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家的各项建设都取得了硕果,然而,环境问题将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的许多环境问题虽然经过不断治理,其有些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但从长久来看,环境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如酸雨的出现, 对各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危害;土壤污染并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就目前而言,我国有些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种不良状况的出现与当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的增长方式有直接的关联。

若不尽快地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那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将难以进行下去。

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进行,以确保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平衡。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1 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在有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依靠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度消耗矿产、森林以及植被等资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代价,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因而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不良后果。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区域协调发展则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均衡发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这两者的协同共进呢?首先,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

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区域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当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网络、报纸等,传播生态文明的知识和重要性,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让每个人都明白,保护环境不仅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其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是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

例如,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坚决说“不”;实行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保护的受益者向保护者支付相应的费用,激励各地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竞争。

同时,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力量不容忽视。

加大对生态环保领域的科研投入,鼓励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

例如,开发高效的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治理。

此外,还应当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让科技创新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也是重要的一环。

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点,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产业。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

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的研究作者:姜卉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0期摘要:大连市是辽宁省内整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也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连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基于此,本文就大连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的分析,制定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相关措施,解决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为大连市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大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2引言确立全面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部分整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大连市尤其突出。

因此对于大连市区域经差异特征的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只有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才能促进大连市整体经济向着健康的方向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经济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而言,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不会阻碍整体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带来良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整合经济资源、调配产业结构,但是过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却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大连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在东北地区居于首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有着其重要的地位。

虽然整体经济发展实力较强,但大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城市南北经济实力差距的悬殊,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南部的经济实力较强,而北部的经济实力较弱。

经过研究发现,大连市南部的金州虽然只占大连市整体面积的一小部分,但由于经济发展快、实力强,对大连市整体的经济贡献能占到大约四分之三左右之多,而相反的,虽然北部的北三市占大连市国土面积的一大部分,但对大连全市的经济贡献却远远低于南部的金州。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则会对区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保障生态环境提供了各种资源,如水源、土地、能源等,这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能够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供应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生产效率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清洁的空气、优质的水源等,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反,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增加生产成本,并可能导致劳动力的流失,从而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市场需求现代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市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才和企业的前来定居和投资,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影响公共财政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收入减少,进一步加剧财政困难。

这些因素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支撑经济活动,这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大规模的采矿和能源开发会破坏土地、水源等生态环境要素,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物种灭绝。

同时,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可能会导致资源枯竭,从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排放与环境污染工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工业排放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会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基于生态环境发展的大连全域城市化对策分析

基于生态环境发展的大连全域城市化对策分析
《 决策咨询) 0 1年 ・ 1期 21 第
基 于 生 态 环 境 发 展 的大 连 全 域 城 市 化 对 策 分 析
韩 增 林 彭 飞

要: 以大连市发展全域城市化为背景 , 采用主成分分 析和模糊数学 中的隶属度 函数对大 连市城市 化与城市生
态 环 境 系 统 问进 行定 量 化 评 价 。 结果 表 明 :9 9年 至 20 19 0 8年 间 大 连 市 城 市 化 与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协 调 度 总 体 呈 现 下
《 决策咨询) o 1年 ・ 1期 2l 第
整 人 口空 问结 构 , 实现 区域 一 体 化 与整 体竞 争 力 的 提 高 。全 域城 市 化是 城 市 化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高 级 状
态 , 是城 市 化发 展 的必经 选择 。 也
括 非农 业 人 口 占总 人 口 比重 、 农 业 人 口、 区人 非 市
口、 二三产 业 就业 人 口; 经 济类 指 标 , 要反 映 第 ② 主
经 济结构 的转 变 , 括人 均 G P 人 均 工业 总产 值 、 包 D 、
大连市 是 全 国 1 4个 沿 海 开 放 城 市 之 一 ; 中 是 国辽 宁省 的一 个重 要 沿海 港 口城 市 , 内第 二 大 城 省
城 市 化 响应 。
和接 受 。关 于 全域 城 市化 的定 义 目前 也 没有 统 一
的表述 。本文认 为 , 域城市 化是 指在 城 市 化 的 中 全 后期 , 经 济较为发 达 的城 市 中 , 自然演 进 、 少数 在 市 场配置及政 府推 动的作用 下 , 逐步 实现 所辖 地 域 范 围 内城乡 协调 发 展 , 优化 产 业 与城 镇 布 局 , 理调 合

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研究

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研究

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研究一、区域发展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差距也越来越大。

发展不平衡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

而促进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资源环境协调,这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协调发展各种资源与环境是一个原则性要求。

发展需要有合理的规划,资源的开发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充分发掘资源的利用价值。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包括了资源的开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等多个方面,而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需要有不同的策略以及合理的分配方式。

三、地区资源开发的落实资源开发是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也需要在资源环境协调的前提下进行。

不同地区的资源开发不同,有的地区以石化等资源的开发为主,有的地区以农业、旅游等为主。

然而,资源开发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的地区,也需要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

这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有助于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

五、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切实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资源环境保护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强制性环保审批、生态补偿机制、环境部门行政问责制度等。

同时,在环境污染治理上,也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严格的排污限制、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等。

六、结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要想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就需要科学的资源环境协调方案。

这需要各地区负责人、经济学家、环保专家等多方面的参与,以合理分配资源、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为前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缓解城市资源供需不平衡、土地开发与保护矛盾等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形成协调发展的状态。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有助于以下方面:1. 缓解城市资源供需不平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使城市资源得到合理调配和利用,缓解城市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2. 缓解土地开发与保护矛盾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导致土地开发的过度,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恶化。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在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达到最优状态。

3.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使各个区域之间形成有机协调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实施路径1. 加强规划管控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划,遵循环保优先、节约集约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同时,应通过强化管理,加强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管控,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整体质量。

通过建设高效的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 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2篇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第2篇
▪ 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1.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府组织、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 合作模式,形成多方协同推进的合作格局。 2.加强区域间信息共享和沟通交流,推动政策协同和监管一致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加强区域间金融合作,推动金融资本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以上仅是一些例子,具体的主题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 的研究和制定。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选择合适的 增长极并制定有效的政策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3.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 政策支持。
▪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 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1.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 3.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 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挑战
1.部分地区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了经济发展。 2.需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1.欧盟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货币等政策,促进成员国之间的 经济协同发展。 2.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交易成本 。 3.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区域整体竞 争力。
▪ 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1.北美自由贸易区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成员国之 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2.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 力。 3.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发 展。 以上是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 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创新 协同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9 9年 大连 市被 联合 国碲定 为亚 太地 区 城 市治 理 先导 示 范城 . 继 续保 持 “ 家 环境 保 护模 1 19 并 国 范城 市” 号 [ 称 .
19 9 2年 以来 . 连市 加强市 民居 住区 环境建 设 . 19 大 到 99年 全市共 拆 除旧房 150多万 平方 米 , 0 同时新 建各 类建 筑 27 5万平方 米 , 7 使市 区 10多 万人迁 入新居 , 0 人均 居住 面积达 到 94平 方 米 . . 同 年 1 0月联合 国第 1 4届 “ 世界人居 日” 庆典 大会在 大连 召开 . 薄熙来荣 获 “ 合国 人居 奖”2 0 大 联 00年 连 市分别 获得 “0 0年迪拜 国际城市居住 环 境最佳 范例奖 ” “ 20 和 全球 环境 50佳 ” 0 的称号 . 13 城郊 及北 部生 态系统 建设 与保 护 . 由于大 连 地区 自然地理 条 件复 杂, 地带性 生 物群 落中物 种繁 多, 态 系统与 自然环 境类 型 多 样 . 生 但 由于 城市 与 产业 经济 的发展和 长期 不 合理 的 开 发利 用 . 区 自然 生 态遭 到 了不 同 程度 的破坏 . 本 为 了防止资源 开发 和生 产建设 中对 生 态的 破坏 , 效 地保 护 森林 、 有 土地 、 资 源 及生 物 物种 的多样 性 . 水 大连 市在城效 及 北部地 区大力 加强 各类 生态 系统 的建设 与保护 , 积极 构 建 以南 部海 滨为 中心, 顺 、 旅
1 大 连 市 生 态 环 境 建设 综述
1 1 城 区工业 用地布 局与 结构 调整 .
鉴于 大 连老 工业 基地 的特 点, 照 生态城 市 以及 城 市现 代化 发展 的要 求 . 按 市政 府 决 定对 城 区工 业布 局和 产业 结构进 行大 幅度调 整 . 中心 区原 有 的工 业 组 团 进行 异 地 安 置, 位 于 主 城 区 的 2 5 对 将 2 家工业 企业 分期 分批地 全部 迁 出_ . 19 1 到 9 9年 累计 完 成 搬 迁改 造 企业 9 J 0多 家 , 出工 业 用地 10 腾 3 万平 方米, 过 土地 置换 , 通 变现 不动 产 资金 达 I 元 , 力 地支 持 了城 市生 态环 境 建 设 .9 9年 大 1亿 有 19 连市 减少排 放工业 废水 10 3万 吨 , 4 有机污染 物 2 1万吨 , 油类 污染物 2 . 吨 , 少 向大 气排 . 石 49万 减 放工业 废气 2 7亿标 立方 米 、 . 二氧化硫 71 3吨、 6 烟尘 7 3吨 、 8 粉尘 46 2吨, 大连 市 区 生态 环境 2 使
关 键词 : 大连市: 生态环境建设;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2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O0 14(020— 01 0 X1 A l0— 8020)1 00 — 4 城 市作 为人类 经济 和社 会活 动最集 中的场所 . 一个 以人 为中心 的环 境 生态 系统 . 中, 是 其 自然 生 态子系统 与 社会经 济子 系统相 互影 响 、 相互 作用 , 具有 整体性 、 态性 和发 展协 调性 . 入 9 代 以 动 进 O年 来, 大连 市在 反 思过去城 市建 设 的基 础上 . 以经 济 建设 为 中 心 , 以改 善环 境 质 量为 目标 , 大 了城 市 加 环境生 态建 设力 度, 为把大 连 建成 清洁 、 优美 、 舒适 、 达的现 代化 国际 性生 态型 城市 奠 定 了基础 , 发 促 进 了本 区城 市社 会经济 的健康 持续 地发展 .
张广 海
( 大连 理工 大学 管理 学院, 宁 大连 162 ) 辽 10 3
摘 要 : 系统总结了城区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调整、 城市环境综台治理以及城郊及其北部生态系统建设
等, 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区域 经济发展的促进 作用 , 并利 用定量方法测定 了大连市生态环境 建设与社会经济 发展 之间的协调关 系.
质量有 了明 显的改 善 . 产业 结构得 到 了合理 的调 整 , 9 9年 三 产结 构 达到 1 :6 4 . 19 0 4 :4 所有 这 些 为城
市生 态系统 建设打 下 了关 键性 的基础 . 12 城 市环 境综 合整治 . 大连 市在 调整企 业布局 的 同时 , 结合城 市改造与 建 设, 大城 市环境综 合治 理力 度 . 力推 行集 加 大 中供热 、 气 , 片采 暖等措 施 .9 9年城市 集 中供热率 达 到 4 .% ; 市煤 气供 应 能力 达到 7 供 连 19 96 城 0万 立 方米. 气化率达 到 9 .%. 大城市 污水处 理设 施投入 . 73 加 全市 荇 水二 级处 理能 力达 到 3 7万吨/ 日, 城 市荇水处 理率 达到 6 %. 0 加强 城市公 园、 地等 公共 环境 设 麓建 设 , 绿 新建 东海 公 园 、 山公 园等 一 松 批 高档次观 光 休 闲场 所 , 扩建 劳动 公 园、 星海 公 园、 动植 物 园等公 园绿 地, 以及 棒 槌岛 、 家 庄、 窝 付 燕 岭、 星海湾 等南部 海滨 风景 区的道 旁绿化 带. 19 使 99年 城市 绿化覆 盖率 达 到 4 %, 0 人均 公 共 绿地 面 积达到 78平方米 . 全市垃圾 袋 装化达到 10万人 次 , 5 占城 市 总人 口的 9 % . 市严 格 控 制主 要工 0 全
收稿 日期:0 1 2 1 20— . 12 作者简介: 广海 (9 3 , 张 16 一)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 主要从 事环境 资源开发 与规 划、 区域经济研究
维普资讯
业 污染物 排放 量 . 区 131家 工业 区企业 . 市 1 主要 污染物 基本 实现达 标 排放 ;00多个 污染 源得 到治 20 理 .99年 全 市 工业 废 水 处 理 率 为 9 %, 业 废 气 排放 出 利 率 为 9 %, 体 废 物 综 合 利用 率 为 19 5 工 1 固
维普资讯
20 0 2年 2月 第 1期
松 辽学 干 ( l 自然科 学版 ) 1
S n l oJ u n lNau a ce c i o ) a i
№ . 1
F b.
大连 市生 态环境建设与 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