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十二单元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下达标练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 必修三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7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ppt精选
1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考点一 宋明理学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练出高分
ppt精选
2
考点一 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
高考调研
4
考点一 宋明理学
2.思想主张
主张
代表
宇宙观
天理 是宇宙万
“二程” 物的本原,先
有理后有物
理之源在于天
朱熹 理,天理就是
“三纲五识论
把天理和 伦理 提出“格物致知”, 道德 直接联系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
起来
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强调“ 存天理,“格物致知”的目 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 恢复 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 良知 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 伦理道德 都产生
了深远影响。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pp化t精探选 究
高考调研
9
考点一 宋明理学
轻巧识记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pp化t精探选 究
高考调研
10
考点一 宋明理学
主题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主干梳理
深pp化t精探选 究
高考调研
11
考点一 宋明理学
(2)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 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 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 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课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程朱理学1.背景(1)______________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______________”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内容(1)二程的思想①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提出“____________”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的思想①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__________________”。

②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____________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

(2)朱熹编著的《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陆九渊把“____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____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命题。

提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学说。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____________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易混易错从体验方法上看,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阳明心学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课时达标28第28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课时达标28第28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二十八)一、选择题1.(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

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

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

道举的设立旨在(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朝三教合流的问题,说明道家思想在社会的流传度高,为加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道举,故选B项。

儒家思想为唐朝的统治思想, A项错误;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地位, C项错误;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是其影响而非目的, D 项错误。

2.(2019·河南名校联盟段考)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C 解析材料说明天理与义利是相辅相成的,故选C项。

材料并未涉及天理和人欲的关系,A项错误;“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说明仁义是先天固有的,不是后天养成的,B项错误;朱熹并未说明私利是社会混乱的根源,D项错误。

3.(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元至正年间执掌国子学的吴师道,在《国学策问》中说:“近世朱子《家礼》,号为适古今之宜,好礼之家或所遵用,然不免讪笑。

非出朝廷著令,使通习之,殆于不可然。

”材料说明元朝( )A.官方拒绝采用朱熹定制的民间礼仪B.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受到冲击C.统治者感受到汉文化威胁其统治D.礼制与朱熹的《家礼》互相冲突A 解析“非出朝廷著令,使通习之,殆于不可然”,说明官方拒绝采用朱熹定制的民间礼仪,故选A项。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B项错误;元代以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材料也未体现汉文化的威胁,C项错误;朱熹的《家礼》不被官方采用,并不能说明与礼制冲突,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第三模块(文化史)考点巩固提升课件:第十二单元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重点识记一、宋明理学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1.形成背景 (1) 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 三教合一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3)北宋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又融合佛道思想解释 儒家义理 。 2.形成过程 (1)创立——北宋“二程”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把天理与 伦理道德 直
2.概况
(1)“离经叛道”的李贽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 存天理,灭人欲 ”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三位进步思想家 主要思想 作用 代表作 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对以后的 反专制 . 天下为主 , 君为客 提出“ ” 《明夷待 黄宗羲 斗争起了推动 访录》 的民主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作用 提倡工商皆本 提出 经世致用 思想;提出 开一代 朴实学风 . 《天下郡国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顾炎武 “ ”的 的先河 利病书》等 思想 世界是 物质 的,事物是客观 代表
【提示】 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
家,援佛入儒。 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
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
【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 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和五代时期的长 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
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开始。
2.理学的兴起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统一政局后,农业、手 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为理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3.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 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韩愈提出儒家“道统”思想,打破了三教并 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封建统治相适应,儒家“道统”思想自然成为其

(浙江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27讲

(浙江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27讲

第27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点一宋明理学一、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1.背景(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过程(1)唐代中期: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是儒学复兴和创立的先声。

(2)北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①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

②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③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

3.影响(1)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2)理学孕育而生。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时代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备注北宋理学程颐程颢(1)确定理学最高范畴“天理”(世界本原)。

(2)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孔颜之乐)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主要主张(1)理气关系论:①理比气(物质)更根本,理先于气。

②理离不开气。

③万物皆有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2)修养论(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①主张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②儒家干预理学集大成者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4)编写《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之成为理学(儒学)经典南宋心学陆九渊(1)提出“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这一核心命题,所谓“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批评朱熹理学过于“支离”,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3)主张扫除人心的“物欲”和“意见”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王守仁(1)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所谓“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2)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是“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心学的集大成者正确理解“理学”和“理”的含义(1)“理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3.判断: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已经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性质。( ) 提示: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带有一定的反封建民主色彩,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 次,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 级民主思想。
思想体系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提出了限制君权 、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 (2)经济上:工商皆本
构等设想
(3)学术上:经世致用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 出“ 经世致用 ”
3.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宋明理学,批判传统道德。 (2)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君主专制。 (3)带有一定民主色彩:主张限制君权;主张“经世致用”。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4.评价 (1)积极 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焕 生机。 ②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2)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 治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4.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5.地位:理学是 宋明 时期的儒学主流。 6.影响 (1)积极 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 人们的自然欲求。
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
要点一 宋明理学
【史料】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 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 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练习:必考部分 第十二单元 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黄仁羲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

”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解析:选B。

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儒学已产生,故A项错误;宋代摆脱了一味关注现实和粗糙的天命观,将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以“天理”的观念来维护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儒学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为现实社会服务,故D项错误。

2.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

此事实反映了()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解析:选A。

为了统治的需要,元朝统治者“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体现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不能体现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与材料“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漫画解史]
“三纲五常”即天理
[误区警示]
理学、程朱理学、心学
程朱理学、心学都是理学的流派。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 只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漫画历史]
“心即理也”
主题一 史料一
“理”与“心”的激辩——宋明理学的特点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 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史料二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 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 ……因其目的是“卫道”,表 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 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 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2.根据史料二,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 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试答: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权专制提 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 进程。
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 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 想的自由发展。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文化的 特点。程朱理学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例2] (2013年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fāzhǎn)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李贽思 想是在明末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 ,他大胆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挑战孔子的权威,一定程度 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他并没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 愿望,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在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 主义萌芽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发生的,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倡导人的尊严、价值、自由等,打击 了教会的绝对权威和思想控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由此 可见A、B、D三项叙述都是正确(zhèngquè)的。答案为C 。
考点(kǎo diǎn)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 活跃的 儒家思想
第一页,共27页。
最新考纲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 期儒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的儒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学思想
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页,共27页。
知识系统(xìtǒng)整 合
第三页,共27页。
第十页,共27页。
第十一页,共27页。
要点史实(shǐshí)探究
第十二页,共27页。
要点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史料】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 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wú dì)而得安 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 ——顾炎武
第十七页,共27页。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共28张PPT)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共28张PPT)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宋明理学
史料论证
考向 1 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史料一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 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史料二 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 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 性,释有焉。——(宋)智圆 史料三 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 问易篇》 思考:以上史料蕴含了程朱理学产生的哪些原因。 提示: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得到广泛传播;儒学自身出现了危机;唐宋以 来,出现了“ 三教合一” 的潮流。
考点一
考点二
史料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史料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史料七 史料八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 宋瓷一扫唐之鲜艳,追求细腻浸润、色调单纯的趣味;而宋代 山水画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出人与自然无间的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 和思绪;在服饰风格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朝廷多次定制申饬“ 务从简 朴” “ 不得奢靡” ,不少学者也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 ——王心竹《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研究综述》
第二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 进步思潮
考纲展示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 学思想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 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宋明理学
1.历史背景 (1)儒学危机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 出现了危机。 (2)“ 三教合一” 的潮流:到唐宋时期,儒、 佛、 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3)儒学家的努力:唐宋儒学家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探索宇宙的本原 问题,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2.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 朱熹是集大成者。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27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27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
是作为道德规范的 ⑥“ 三纲五常 ”
强调“存⑦ 天理 ,灭人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
欲” 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 真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
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⑧《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考点一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宋明理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2)隋朝,儒学家提出①“ 三教合归儒 ”,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 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② 儒学 的正统
地位。 走出误区 “三教合一”不是简单的三教合并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独立并
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理学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不 同 点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心”是万物的本原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

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
达到良知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典例1 (2017四川宜宾诊断性考试)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 知”以通“天理”;王守仁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 ”。这一变化 ( B )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二、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特点及历史影响
1.新发展
(1)宋朝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有益内容,使儒、佛、道三家融合,完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答案】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 击);借鉴了佛道的思想;复兴儒学的需要 (宋代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考点分层突破
■ 史论归纳 程朱理学的主要特点 (1)儒学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时期的儒学思想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其具有思辨性。传统的儒学思想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 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理”,实质上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 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 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 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多地借鉴、吸收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思想,把佛道的禁欲主义 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思想来解释儒家义
考点分层突破
2.内容
代表
程朱理学
二程 朱熹
陆王心学___天__理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
(1)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2)强调“___存___天__理__,__灭___人__欲______”
考点分层突破
核心探究
命题点一 宋明理学的主张及特点
史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 焉?……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①,只 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 皆完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史料二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②。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 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 假外求。
第27讲 PART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下达标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黄仁羲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

”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解析:选B。

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儒学已产生,故A项错误;宋代摆脱了一味关注现实和粗糙的天命观,将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以“天理”的观念来维护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儒学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为现实社会服务,故D项错误。

2.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

此事实反映了( )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解析:选A。

为了统治的需要,元朝统治者“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体现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故A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不能体现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与材料“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不能体现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故D项错误。

3.“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 陆九渊在此实际强调的主旨是( ) A.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B.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D.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解析:选B。

陆九渊反对格物致知,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可知他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心学对人自身的约束作用,故B项正确;陆九渊的观点是强调心是世界的本源,理是万物的本源属于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虽然强调道德的作用,却不能说明其来源于佛道,故D项错误。

4.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

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

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解析:选A。

据材料中程颢说“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可知与心学“心外无物”相似,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考查实质反映与市民文化繁荣无关,故C项错误;二程都是理学的代表,未走向对立,故D项错误。

5.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解析:选B。

要从《三字经》内容来分析成书的年代和作者,儒学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三字经》中所强调的君臣、父子、师生等关系,是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区性,故D项错误。

6.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

”其言论意在( )A.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解析:选C。

材料不能体现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反对用佛道文化“易中国之人……易中国之道”冲击、取代“中国”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石介认为,佛教来自西方、道教来自胡人,不应让佛道思想冲击中国之道——儒家学说,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体现了石介维护儒家传统的一面,故D项错误。

7.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思想从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B.陆王心学回答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C.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D.王阳明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解析:选A。

程朱理学只能在知识精英中实用,而心学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强化了对大众的约束规范,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是为了应对佛道对儒学的挑战而形成的对终极问题的回答,不是人们再度信仰儒学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致良知”的主张简化了对理的认识,便于普通大众的接受,普通大众的接受才是入学信仰重建完成的标志,该项属于引申选项,故C项错误;王阳明推动了儒家信仰理论的完成,但不是由于王阳明是集大成者,就标志着该任务的完成,故D项错误。

8.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

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材料( )A.否认“天理”的存在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C.认为“理”“欲”相统一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解析:选C。

根据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说明清代学者认可天理的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中学者依然认可天理的存在,说明依然属于唯心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说明学者戴震认为天理是控制欲望而不是取消欲望,即“理”“欲”相统一,故C项正确;戴震反对遏制人正常欲望的理,是对传统理学思想的反叛,但未体现反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

9.黄宗羲指出,“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足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

这表明黄宗羲主张( )A.经世致用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古今贯通解析:选A。

根据材料“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得出黄宗羲主张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观点,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古今贯通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

10.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萌发民本思想B.主张经世致用C.提倡轻徭薄赋D.倡导工商皆本解析:选D。

材料不涉及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主张做学问应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但在材料无反映,故B项错误;据材料,顾炎武调查发现收取的税收中,商税占大部分,没有涉及轻徭薄赋,故C项错误;据材料,顾炎武强调商税在国家财政和国防中的重要性,提出应重新审视商业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

11.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黄宗羲这一表述( )A.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反对诸侯分封和藩镇割据C.具有近代的民主法治精神D.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解析:选D。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之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王夫之而非黄宗羲,而且材料中并没有辩证法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反对诸侯分封和藩镇割据”,这又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中虽然闪烁着近代民主法治精神的光芒,但材料中却没有相关反专制和倡民主的相关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中黄宗羲认为,无论是秦朝的郡县制还是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抑或北宋的削弱藩镇,都是专制君王从自身角度出发的“人治”而非为天下人之计的“法治”,而这是黄宗羲所深恶痛绝和极力反对的,故D 项正确。

1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下列观点与此相悖的是( )A.“天之立君,本以为民”B.“受命于天,既寿永昌”C.“君臣友朋,相为表里”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解析:选B。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即用古代的民本思想来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天之立君,本以为民”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没有民本的意思,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君臣友朋,相为表里”体现了对君主专制的反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反对空谈义理,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材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材料三“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

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

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

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