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思想观念、交往模式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需求。
一、打造多元化教育平台针对当前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的情况,我们需要打造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满足大学生不同信息渠道的需求。
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育内容,同时,也可以发掘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如网络课程、学术论文、政治宣传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教育体验。
二、推广“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互、沟通,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教育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壁垒,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我们应该推广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互动式教育活动,如学术交流、讨论研究、问题解决等,提高大学生思考与分析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三、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思想政治知识,使学生更能理解、接受和应用这些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搜集社会热点事件、历史事件等案例,加以讲解,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事件,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四、建立评价体系为确保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反思和调整。
可以结合线上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大学生的反馈意见,倾听他们的声音,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一)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从业者利用正能量的、生动多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日常行为造成正面影响,并进行熏陶和培养的过程。
[1]而新媒体有着信息内容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快,开放性强且覆盖面广,有着之前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和高度。
这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且新媒体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显然前者占据着更加强大的信息优势。
尤其在信息传播方面享有很大的优势,它时效性强,能够实现信息的流动报道,收集广泛的信息资源,提供多种信息形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具体表现为: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搭建了全新的平台;二是为了解党的政策、路线、方针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信息渠道;三是为传播我国主流文化拓展了有益的空间。
(二)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新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中的一刀切、单项传递的教育现象,使得教育模式可以更加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双向的甚至多向的直接的互动和交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同时也使得传统的说教式、命令式、灌输式,转变为以新媒体为载体,多种媒体并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平等双向的传递双方的情感和思想的新型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网络的BBS栏目、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了解相关信息,并自主发表自己的言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
且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时空的限制,使原本有限的现实教学场地转变成为了开放的、虚拟的教学场所,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场所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并积极参与其中,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三)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任度实践证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度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师生之间存在良好的信任感,学生便会尊敬和信任教师,其教育质量也必然会大大提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最新教育文档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时代的发展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时代特征创造性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和途径,同时针对受众群众的普遍性特征有效化解学生生活中的矛盾、心理上的困惑。
新形势下,高校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概述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界定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面,即“把需要分为了生理、安全、交往、尊重与爱的需要,人类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者固有的趋势,只有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人的需要才能表现出来。
”在五个层次中,马斯洛把生理需要看作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五种需要的排列如同一个等级排列的金字塔似的多层次关系,即著名的需要层次论。
一般而言,高层次需要满足的程度与个体身心健康程度成正比。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功能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中,就是通过了解学生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其成长成才。
教育者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可以运用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层化管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同时大学生本人可以通过认清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通过自身努力与教育者的激励措施朝向更高的层级发展,从而促进个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了需要是研究指导问题的基本点和出发点,立足于人的长期发展的激励理念符合现代社会中人类从事激励活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符合当今时代人们要求满足合理需要、谋求长远发展的美好的愿望,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强大的驱动力,适时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需要层次的发展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其中青年阶段的个人对自我发展的需要就要明显高于其他阶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复杂多样的需要以与其普遍存在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
浅谈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引导者,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责任。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更为便捷、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渠道。
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工具,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引导。
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互动交流的桥梁,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确保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如何避免信息过载和质量不高等问题,都需要辅导员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既是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也是对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深刻探讨。
通过研究和总结,不断提升辅导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1.2 问题意义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高校辅导员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关心、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新媒体平台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注重个性化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新媒体平台的利用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技能和手段,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探讨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以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面貌也焕然一新,qq、微博、微信、社区、论坛,这些网络词汇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这给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严峻的挑战,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跟上时代潮流,一方面提高自我素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一方面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使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报为主要媒介载体的新媒体为现代的大学生提供了全面认识世界与进一步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同时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方面内容产生的很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说给很多大学生提供了所需信息的更广泛的来源以及自我认知、情感世界所需的精神食粮,给予了他们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带来更多的表达方式。
但是与此网络资源的复杂性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思维意识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网络时代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要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天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新媒体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前采取方针措施。
一、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大学生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社会当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引领时尚欲望。
再加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资讯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这必然对大学生们的思想带来诸多影响。
在多样性的新媒体时代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的生活、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在进一步彰显大学生个性、自我、特点的同时,也很容易因为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初步阶段,没有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容易被网络信息左右,面对浩瀚的信息时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从而易迷失自我,使得本身不稳定的价值观更加混乱,以及在一些事情的判断上进入误区。
更糟糕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这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会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解决路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更喜欢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和发达,还为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有可能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路径:一、更加人性化的思政课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通常采用讲台教学或者上课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往往难以专注。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思政教育方式。
例如,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小组辩论,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式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灵活思维。
二、优化思政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需求,优化思政课程内容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价值,将它们与时政等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新媒体时代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更好地面对各种信息和诱惑。
三、创建学校新媒体平台创建学校新媒体平台是一种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博客或者其他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提供思政知识、时政评论、社会热点、德育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在平台上可以设置互动区域,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使之成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双方交流互动的桥梁,通过互联网宣传正确的思想。
四、发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发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向上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编写校园文化、名人言行和优秀文章等內容,提升学生自尊心和认同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祭扫、访问红色基地、外出游学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博大。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和内容,要与时俱进,通过创建新媒体平台和发扬传统文化等方式,使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更加符合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要求,使学生的思想得以正确引导。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真假难辨、虚假信息泛滥、信息碎片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挑战:1.信息真假难辨: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很多时候学生很难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2.虚假信息泛滥:许多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低俗、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容易误导大学生,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信息碎片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碎片化,很多时候只看到事件的表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思考。
4.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一些不良信息、谣言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的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二、对策:1.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2.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可以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低俗暴力的信息,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3.加强新媒体思政课程建设:学校可以设置新媒体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分析信息,明辨是非。
4.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学校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和维护网络文明,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
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6.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新媒体使用规范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2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文/徐国光(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摘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 问题研究一、调研说明1.调研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市城市学院、青海省警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五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2.调研目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我省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特此展开 调研。
3.调研方法此次调研我们采用的是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我们的问卷共设置了60道题,其中包括5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一式350份,将所有参与学生分成7个组,一组50份,利用调研时间带着问卷对5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回收整理后将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结论和对策。
二、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目前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研究——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优化学生思想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角色,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命题,而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一个具有紧迫性的宏观性命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
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相对差异化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升华,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积累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既有经验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当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而就当前社会经济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这一宏观性命题而言,如何实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一个核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简要梳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事实上对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创新这一特定研究主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的青睐,很多学者致力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题研究成果,而杨娉老师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体系完整、论述清晰,是一本值得关注的理论著作,本文将对该作品进行系统性的评述。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是2018年10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主题研究作品,全书紧密围绕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命题,重点考察了当前新媒体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改革,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是一本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主题研究文本。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的作者杨娉,作为目前学界较为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多年来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主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03期)、《高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间教学研究》(《新西部》,2011年10期)等多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是杨娉老师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一,是作者多年专题研究的结晶,在目前学术界多元化的主题研究成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阅,一定会有所收获和启发。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
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
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索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1.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不仅量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首先,新媒体信息发布更为快捷多元。
大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的叙述方式更能调动起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其次,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是饿潜在意识和角色也易发生改变。
2.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下他们更喜欢以qq、电子邮件、微信、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
他们利用新媒体可以真实地表达情感,甚至自我宣泄。
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观点的随意和偏激。
3.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但同时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定,使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上。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
前沿视点QIAN YAN SHI DIAN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刘枭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摘 要:科技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新媒体时代。
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新媒体世界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与新媒体环境密不可分,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指出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隐藏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1.1 新媒体是大学生新的学习途径传统的教育是课堂的教育、书本的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师、教学内容、学习资源都是有限的。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媒体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极大的推进了教育的改革与进步,教育研究者将新媒体与教学相结合,开发出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大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
1.2 新媒体是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交流方式的发展过程,在没有新媒体的时代,大学生交流主要依靠短信与电话,随后发展到QQ、微博,再之后是微信与各大直播平台的兴起。
新媒体的每一次发展都极大的推动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交生活几乎无法离开新媒体。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2.1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更新、渠道方法创新到教育教学模式革新,做到线上与线下相打通,采取线上交流互动、线下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将理论学习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要义,实现知行合一。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工作中,依托相关专业招募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运作,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互动性、话题性特点进入学生的人际网络,形成扩散效应;要通过实时性、灵活性特点进入学生的掌上生活方式,形成日常效应;要通过与就业指导、日常管理等工作相结合,进入学生的个人成长目标,在更深层次完成“三观”教育引导,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更加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 ATI ON T E ACH I N G FO RU M
Apr . 2 01 4
N 0. 1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 育策略探析
张
( 北方 民族 大学
宇
Hale Waihona Puke 、银川 7 5 0 0 2 1 )
快、 信息量大及覆盖面广等特点 , 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 , 让大学生充分 了解新媒体的利与弊 ,提高其对信息的鉴别 能力 ; 其次 ,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伦理意识和 自律意识 , 使其 自觉抵制“ 黄” 、 “ 赌” 、 “ 毒” 等不良网站和信息。思想政 治教育的 目的在新媒体时代下变为使大学生从他律走向 自 律 ,当道德准则在不 同媒体环境中发生冲突时能够做 出正 确的判断和选择 ,并最终承担起维护新媒体文化秩序的重
担。 ②加强新媒体舆论引导 , 规范高校管理体系。 各高校应 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加强对新媒体舆论 的引导和控制 , 规范高校学生 的信息交流活动 , 对反动 、 虚 假的信息及时过滤和清理 , 维护校园的政治稳定。 对引发社 会公平正义的焦点问题主动引导 , 加强对偏激信息 的矫正 , 注重对聚集言论 的分析 , 强化主流信息宣传的力度 , 形成健
康 向上 的网络舆 论 环境 。
2 . 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 提高教育水平。①运用S N S 开
展教育。S N S I I P “ S o c i a l N e t w o r k S e r v i c e ” , 意为“ 社会性 网络 服务” ,是提供给用户搭建社会性网络互联的应用。S o c i l a N e wo t r k S e r v i c e 最早是 由美 国的f a e e b o o k 网站予2 0 0 4 年 比较 系统完整的提供给用户搭建 自己的社交平台,而 国内率先 建立起来的社交平台是 “ 校内网( 后更名为人人 网) ” , 后来 出现的“ 朋友网、 开心 网” 等, 这些网站的共同特点时人们在 网上沟通和应用工具的集成平台。S o c i l a N e t w o r k S e vi r c e 最 核心的竞争力是通过用户实名登 ,填写一些真实的相关资 料, 由于刚刚兴起于国内各大高校 , 学生们的接受能力 比较 高, 得以迅速普及 , 很多同学通过这个平台找找多年前的同 学朋友 , 而且经过三五个朋友就可以认识新 的朋友 , 用户信 息真实度高。 除此之外 , 此类平台还逐步增加了博客、 微博 、 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应用 , 用户交流方式更加多样 , 增强了用 户各方面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利用S N S 便 捷的特点 , 积极在 网站上注册实名账号 , 从而利用这一平 台 搜集教育资料 、 传播教育思想 , 与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同时 , 思想政治教师彼此还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学术研讨 , 沟通交流 , 共享资料 , 提升教育效果 。 利用S N S , 形成教师之 间、 师生之间全方位互动的教育系统 , 让S N S 成为思想政治 高社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对外宣传,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在为用人单位提供 各种上方便 , 开展专场洽谈会的基础上 , 精心办好两次毕业 生供需见面洽谈会 , 为广大毕业生创造更多 的择业 、 就业机 会。 五、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大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 、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 校园文化 ,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 、 积极 向上 的学术 、 科技 、 体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3 )1 6- 0 1 8 1 —0 5
一
1 . 2 . 3 非 线性
数 字化是新媒 体 区别 与传 统媒体 的显著特征 , 也 是媒 体 发展 历 程 中的 一 次 重 大 的技 术 变 革 。新 媒 体的数字化不仅表现为传播 内容 的数字化 ,同时也 是传播结构及管理的数字化。由于信息 的载体发 生 了改变 ,其传播形态也发生本质 的变化 ,这对人们
1 8 2
邓秋 萍 :新媒 体语 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探析
息 的操作 处理 。 1 . 2 . 4 个性 化 方 面 ,新媒 体 可 适 应 受 众 需 求 的多 样 化 及 受 众 市 场 的细分 化 ,根据 用户 的 习惯 特点 及 市 场规 律 , 开发 出一些 人 性化 的新 媒体 功 能及 服 务 ;另 一方 面 , 提供个 人化 的服 务 ,允 许 用 户 根 据 自己的 喜 好 、专 业或需要选择及定制信息 ,如一些信息跟踪的技术 、 订 阅技术 可根 据用 户 的特点 推荐 相关 的信 息 。
S t u dy 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d Po l i t i c a l Edu c a t i on i n Hi g he r I n s t i t u t e s i n t h e Co nt e x t o f Ne w Me d i a
2 0 1 3年第 1 6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12月Dec.2020总第491期Vol.491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何晓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前沿阵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效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路径设计、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环境保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提升思政育人力度,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和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
关键词:新时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5-0097-0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媒体以其新颖的形式、便捷的交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立体化工作拓宽了空间、带来了机遇,也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功能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高校作为培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和把握的B。
一、新媒体的内涵概念及时代特点《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47亿。
高校中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促进了以智能手机、电脑为媒介平台的微博、微信、手机小程序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拓宽了掌握世界的途径、畅通了沟通交流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打开了创作表达的广阔天地。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近些年来 , 随着 通信 网络 和 电子 产 品的快 速发展 , 继 电视 、 广
播 和报刊三大传统媒体 后 , 逐 渐 崛起 了第 四和第五媒 体 , 即 网络 、 短信 。面对迅猛发展 的第 四及第 五媒体 , 如何更好 地适 应 时代 的 发展 , 创新思想 政治 工作 的 手段 , 开 拓 思想政 治 工作 的空 间和渠 道, 成 了新时期思想 政治工 作者需 要思考 的重 要课题 。第 四及第 五媒 体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的挑战如下 。
新媒体时代 背景 下思想政治教 育探析
李忠华
【 摘
要】 本文把新媒体作为研 究和探讨对象, 针对 当前新媒体的时代
背景, 行 论述 和分 析 了思 想政 治教 育 所 面 临的 新 情 况 , 并且 从 策 略 、 手 段及 主 体 素质 三方 面探 讨 了思 想政 治 教 育在 新 媒 体 时代 的创 新 方 式 , 进 而 总结 了新 媒 体 时代 环 境下 思想政 治教 育的新 途径 。 【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栽体; 媒介
短信 等媒 介 , 信息传播 有极强 的随意性 和 自由性 , 因此 , 对 网络 和 短信等媒介来 说信 息的传播 及监 控难度 十分 困难 。另 外 , 由于网 络具 有虚拟性 的互动关 系 , 这 改变 了我们 传统 的生 活方式和工 作 方式 , 客观上强化 了人与人之间感性上的隔膜 。因此 , 生 活在虚拟
世界 中人们往往思想 波动较 大 , 阶级意识 、 政 治意识 、 国家 和 民族 意识淡化 , 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 出了一个个新难题 。 三、 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 的策 略探析
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 , 人类社 会已经步入 了全新 的信 息时代 , 诸如新媒体等大众传播 的迅猛 发展不仅给新 时期 思想 政治教育 工 作带来 了宝贵 的机遇 , 也给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带来 了严 峻的挑 战。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干扰,思想观念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甚至迷失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
一、挑战1.信息泛滥: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源不断涌现,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难以分辨真伪,容易陷入信息泛滥的困境,影响正确认知和思考能力。
2.碎片化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学习,思想容易变得碎片化,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见解。
3.消极思想影响:新媒体中存在大量负面、消极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
4.思想偏激:新媒体中存在大量偏激、极端的言论和观点,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影响其理性思考和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5.虚拟社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倾向于虚拟社交,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和沟通,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影响。
以上种种挑战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严峻的考验,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二、对策1.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大学生需要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区分主流观点和边缘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2.推广系统化学习: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更加重视系统化的学习和思考,避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对问题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健康消费:大学生需要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拒绝负面、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接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态度。
4.加强辩证思维:大学生应当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避免被片面、偏激的言论所影响,理性看待问题,客观评价信息和观点。
5.平衡虚拟与现实:大学生应适当平衡虚拟与现实社交,注重发展真实、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6.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学校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增加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信息爆炸,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信息,但同时,新媒体也会给大学生们带来大量琐碎、不负责任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一些有不良嗜好的人在网上发布不良信息、不良视频,以此吸引大学生们点击观看,此类观看行为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其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夸张、过度的言论,认清什么是假新闻、谣言。
另外,新媒体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在社交网络上,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们交流、分享生活,但有时这种交流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例如,一些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低俗、暴力、血腥等内容,当大学生们看到这些内容时,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
同时,一些网络语言也可能带有不正确的思想,例如“666”(好赞)、“咕咕咕”(没课我逛街)、“老铁”(朋友)等。
我们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理解言行举止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表现形式,正确使用语言规范和礼仪,避免使用过于粗俗、武断的网络语言。
除此之外,新媒体还会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浮躁。
在网络上,无需面对面交流,不同人可以匿名随意发言,很多人会被其他网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所影响。
此时,大学生们的个人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因为一些草率的言论而形成极端的观点。
因此,需要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明白宣扬爱国、民族团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世界、认清世界的错综复杂,从而更好地抵制思想上的浮躁和不良影响。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好处,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及时引导和教育。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辨别信息、避免思想上受到干扰。
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实践,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智库时代·32·咨政建言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信息传播对学生正确价值理念树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媒体概念的产生也是区别于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时代更注重得是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因此新媒体时代在带来信息传递性加快的同时,也会掺杂着一些消极信息的传递,这些消极信息的传递如果通过新媒介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也是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挑战。
(2)新媒体对传统思想教育形式提出了新挑战。
在当前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已经不再依赖于书本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他们由于受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和全互动性的影响,较为喜欢接受直观的信息内容和平等的交流方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动摇,同时,传统的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受到了挑战,如课堂教育、班会、“面对面”沟通谈心等教育方式,由于其形式和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和枯燥,难以调动当代“90后”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新媒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养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的自身媒体素养的学习和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部分辅导员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不透彻,这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积极运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积极借助新媒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无非是一些基本课程的教授或者开一些主题教育意义的讲座等等,而这些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思想的新要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接触价值文化观念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本需求出发,努力构建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思想教育新平台。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作者:君毅,俞美香,龙蕊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9期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校级重点课题“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SZDSZZ01)。
收稿日期:2015—03—12作者简介:蒋君毅(1981—),男,安徽阜阳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俞美香(1988—),女,江苏苏州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龙蕊(1989—),女,江苏苏州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蒋君毅,俞美香,龙蕊(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以QQ、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及各类社交网站广泛流行的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基于三位一体模型的新媒体平台构建,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案例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9.005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11—02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分析近期,某高校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电热毯,被宿舍管理员没收,其本人当时并不在宿舍,宿管按照学校规定下发了违纪整改通知书并留在了该同学书桌上。
事后,该同学多次在“百度贴吧”等校外社交网站里发布帖子,抗议学校没收其电热毯的行为,并声称学校侵犯了其隐私权和财产权。
此帖吸引了众多网友跟帖,博得了很多网友的同情,导致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声讨学校、支持学生,似乎该生成了“民权斗士”的化身,整个网络舆论对学校十分不利。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信息碎片化、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思想观念多元化以及学生消极参与等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变得更为庞杂和碎片化。
他们很少有时间和耐心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对策之一是加强课程设置,注重思辨能力培养。
大学应推出一些关于信息获取与分析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能力,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
“形诗大赛”、“阅读马拉松”等形式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
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带来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大量的信息涌入学生的生活,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
很多学生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甚至无法分辨真假信息。
对策之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
教师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够从正确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解读和评价信息。
教师还应当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培养他们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针对某些重要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核实,比如查阅权威媒体、独立调查等。
思想观念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
这种多元化的观念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
对策之一是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思辨能力。
大学应开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思想素养培养。
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判断。
开设辩论课程和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到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作用。
学生消极参与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一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有所下降。
这一问题主要源于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抵触,厌烦传统教育方法带来的单向灌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 没有 充 分重 视他 们 的个 人 、 个体、 个性 , 多
体, 许 多 枯 燥 定 义 式 的教 育 内容 变 得 生 动 、 形象 、 具体 , 可
以 更 好 地 调 动 受 教 育 者 的 参 与 度 和 学 习 热 情 。 思 想 政 治
堂墼塞堕 星塑墼!
总第5 1 3 期
新 媒 体 时代 大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有 效 性 探析
口 袁 希
摘 要 : 随 着数 字 化 、 网络 化进 程 的 加 快 , 新 媒体 给 大学 生 的思 维 方式 、 价值 观 念 、 行 为模 式 带 来 了深刻 影 响 , 给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教 育 带 来严 峻 的挑 战 。本 文 对 新媒 体 背 景 下 大学 生对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认知 、 态度 、 行 为进行 了 调 查 分析 , 提 出通过优 化 主 体接 受 图式 、 提 升 思 想政 治教 师 素质 、 营造 网络“ 亚传播 圈” 等 途 径提 高大 学生思 想政
方式 、 价值观念 、 行 为 模式 带 来 了 巨大 冲 击 , 给 大 学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也 带 来 了严 峻 的 挑 战 。
一
、
大 学 生 对 新 媒 体 时 代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态 度 分 析
新 媒 体 时 代 的来 临 , 为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搭 建 起 “ 新 的平 台” 。传 统 的 思想 政 治教 育 往往 侧 重 于 理论 灌 输 , 过 度 重视 知 识传 播 , 而 忽略 受 教育 者 的 主体 性 。新 媒 体 技 术 具有 信 息量 大 、 传播 速 度 快 、 覆 盖 面 广 等优 势 , 给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有 效性 。
关键 词 : 大 学生 ; 新媒 体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作 者简 介 : 袁 希, 重 庆 工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组 织 部 , 重庆 大学 法 学院 博 士研 究 生 , 讲师, 主要从 事刑 法 和思 想政 治
教育、 教 育 管理 研 究 。 ( 重庆 4 0 0 0 3 0 ) 基金 项 目 : 本 文 系2 0 1 3年 重 庆 市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重 庆 市 大 学 生 政 治信 仰 教 育 的 实 践探 索 ” ( 项 目编 号
1 .认 知 层 面 。 研 究 发 现 , 有3 2 % 的 大 学 生 通 过 校 同 网
和 校 内各 部 门的 网 页 ,6 5 %的 大学 生 通 过教 师 的微 博 、 朋 友 圈、 班级 QQ群 等 获取 学 校相 关 信息 。通过 数 据分 析 , 我 们 发 现 很 多 大 学 生 对 某 些 以新 媒 体 为 载 体 的 思想 政治 教 育 内容 认 知 度 不 高 , 认 为 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 内 容 生硬 教 条 , 从 而缺 乏 学 习兴 趣 和 接 受 的 主 动性 。受 访 学 生普 遍 认 为 新 媒 体 的 出现 , 让获 取 信 息 的渠道 和 途 径变 得 更 为便捷 灵
变 为 互 动 多 元 的 双 向交 流 。这 些 都 增 强 了大 学 生 思 想 政
关 注红 色 网站 , 包 括 学 校 的党 建 网络 。他 们认 为“自己没 有 过 高 的政 治 追求 , 既 不入 党 又 不提 干 , 因此 不 喜欢 ” 。受 限于 生 活经 验 和社 会 阅历 的不 足 , 很 多 学生 对 社会 和 政治 问题 的认 识 还 处 于 比较 肤浅 的 层 面 , 对 于思 想 政治 教 育也 是 择 感 兴 趣 的深 入 , 与 自身 价值 观一 致 的就 全 盘接 受 , 反
治教 育教学的方式 、 手 段 和 途 径 带 来 了 革 新 。 通 过 新 媒
活, 他 们 可 以通 过浏 览 手机 、 电脑 等资 源迅 速 地 占有 信息 、
分享信息 、 发布信息 , 但 是 他们 往往 更 多 地 是 运 用新 媒 体
进 行 休 闲娱 乐 , 或者 与 同学 进 行情 感 互 动 。相 当一 部 分学
生交心谈心 , 有 效 消 除大 学 生 的戒 备 心 理 , 使 教 育 与 接 受
2 .态 度 层 面 。 调 查 发 现 , 有5 6 %的 大 学 生 认 为 运 用 新
媒 体 载 体 的思 想 政 治教 育信 息 量 大 、 传 播 速 度快 、 易 于互
动交 流 。他 们 可 以通 过新 媒 体 及 时 了解 当前 世 界 的格局 、 国家的政策法规 和大政方针 , 增 强 了 政 治 敏 锐 性 和 敏 感 性 。但 是 , 调查 中也发 现 4 4 %的 大 学 生 很 少 甚 至 从 来 都 不
是 条 条 框 框 的大 道 理 大 理 论 , 难 以 唤 醒他 们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教 育 工 作 者 借 助 新媒 体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世 界 观 、 人生观 、 价 值观教育 , 传播 先 进 思 想 文 化 , 可 以使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途 径更加多样化 , 摆脱 传 统 模 式 的时 空 制 约 。同 时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者 可 以通 过 新 媒 体 以更 平 等 亲 切 的 身 份 与 学
7 6 0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 术 等 新 技 术 向 受众 提 供 信 息 技 术 服 务 , 有别于书信 、 电
话、 报刊 、 广播 、 电影 、 电 视 等传 统媒 体 的新 型 媒 体 。 随 着 数 字 化 网络 化进 程 的 加快 , 新 媒体 已越来 越 广 泛地 深 入 人
们 的生 活 , 尤 其 对 新 媒 体 最 广 泛 应 用 群 体 的 大 学 生 的 思 维
2 0 1 3 QN MK1 0 ) ,  ̄究成 果 。
中 图 分 类 号 :G 6 4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5 ) 0 9 - 0 0 4 9 - 0 2
新 媒 体 是 指 依 托 数 字技 术 、 互 联 网 络技 术 、 移 动 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