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的视角看待语文的人文性

合集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

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

”是啊,“人文性”正是语文课程的灵魂。

离开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

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很多作品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这些作品或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或是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束鲜花》、《我的战友邱少云》;或是歌颂伟大的爱,《妈妈的爱》、《秋天的怀念》;或是反映诚实守信、助认为乐品质的,如《小珊迪》、《穷人》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

针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深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差异,体现人文关怀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顾名思义,首先要把学生当一个“人”来看,尊重其人格和发展的权利,并给予充分的信任。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规范化的、单一的、一致化的课堂传授,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并发展人性,以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健康的人格。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_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由于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论断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尚可被人们所理解,但对于人文性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随着社会上对人文一词的大量使用,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是扑朔迷离,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人们经常会说我们缺少人文关怀。

那么什么是人文呢?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作何理解呢?《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因为文化现象的种类繁多,如果从这个大而化的定义来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就难以把握。

语文学科当然包含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但两者并不等同。

人文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文其实并不是指文章,按司马光的解释是为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非今之所谓文也,可见古时的人文,不仅仅指文章之事,还包涵有礼、乐的内容。

英文的人文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Humanity 在西方也可以解释为Th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the classics),它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和语言为基础,在《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解释为:人类、人性、人情、人道、仁爱。

分析这几个义项不难发现,人文的词源其实是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文同人格、个性、价值、尊严以及态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人文奥运的实质其实是体现人类的自我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与社会其他要素的和谐发展。

通过对人文的词源考证不难发现,我们在使用人文一词含义比较模糊,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又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情怀和理性思考——梁丰高中听课有感语文组陆艺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中国在古代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人教育,“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

”这是古代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在语文教育上的反映。

当然,把“明人伦”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无疑是过于绝对化的,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在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注重人们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需要修习的东西种类繁多,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现在教学的重要目的,但人文精神的熏陶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人是需要融于社会的。

人文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来自于平时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就在于学校的教育了,而学校教育里尤以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人文气息最浓烈。

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时候语文课堂已经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把更多的目光投身到理性思考上面。

但是在梁丰高级中学听的三堂课都非常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例如吴向荣老师在课文后半部分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的风》中的情感,而且吴老师在课中还不断引导学生要关注平时身边的人和事,多用感性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赵奇一老师更是在《另一种绵长的呼吸》的讲解中和学生探讨了大量关于情义的问题;而高冰峰老师则是通过对《卫风·氓》中故事人物的分析加强了学生对于古代阶级压迫的认识,更是在课堂上探讨到了一个以前课堂中的敏感话题——爱情,学生通过讨论对诗中女主人公爱情的分析,得出女子应该在感情方面坚强,不能衣服男子,而男子则应更具责任感,用宽广的胸襟对待别人等种种感悟。

人能在生活中得到喜悦、幸福、愁苦等情感体验,而名家作品中的情感表现更为凝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寓言、成语,对联艺术和诗词曲无一不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因素。

固然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主动阅读去理解那些极具人文性的东西,但是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对他们再进一步引导,那么对于他们情感的熏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人文和理性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讨论最热烈的问题,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语文的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的人文性是什么

语⽂的⼈⽂性是什么语⽂课程标准提出,“⼯具性与⼈⽂性的统⼀,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何谓⼈⽂性?笔者认为,⼈⽂性不是⽂学性,不是⽂化性,也不是⼈的⾃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折射出的⼈之为⼈的东西,是⼀切有利于⼈“健康”(⾝⼼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

就语⽂教育⽽⾔,谈⼈⽂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

语⽂⼈⽂性的内涵之⼀:提供⾃由的⽂本,关注⽣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

教育的对象是⼈,是⼀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命个体。

为此,作为引导学⽣认知发展、⽣活学习、⼈格建构的“⽂化中介”--语⽂教材,它必须具备⽂学性、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所谓⽂学性,是相对于政治性、知识性⽽⾔。

教材不是道德说教,不是政治观念的诠释,把语⽂学科的性质定义在“读经讲经”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上,这是对语⽂⼈⽂性的⼀种践踏,是对⽣命个体的⼀种漠视、扼杀;同样,教材也不单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不单是学科知识的载体。

“教材即知识”的“学科中⼼”或“学术中⼼”的教材观,也势必会让教育远离⽣命个体,蚕⾷学⽣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因此,语⽂教材的建设应⽴⾜于学⽣⽣命个体的发展,选⽂⽣动形象,“要具有典范性,⽂质兼美,富有⽂化内涵”,“应让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所谓开放性,是相对于保守性、单⼀性⽽⾔。

语⽂教材不是什么“长官意志”,不是部分⼈的利益体现,它是具有重⼤社会意义的精神产品,是培养与造就⼀代甚⾄⼏代⼈的⽂化⾷量。

随着素质教育战略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的实施,着眼于学⽣⾃主发展的长远需求,传统的中⼩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发⾏的垄断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纲多本”乃⼤势所趋,教材多样已是社会必然。

不同版本的教材让学⽣拥有了⾃主选择教材的权利,使⽤教材时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具体保障;同样,教材的灵活多样(诸如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教材、⽣活教材等),也更具⼈性化,更接近了学⽣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让人文之花永驻心间——浅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让人文之花永驻心间——浅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让人文之花永驻心间——浅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很高,但什么是“人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什么作用?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不少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什么是人文?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

一、人文是评判善恶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这一论断,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河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思维的人;如果将这一点以客观的方式来表达,它就是真、就是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就需要为这把尺子标上精确的刻度,刻度的内涵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人文”,人文从哪里来?从后天的学习中来。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用心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唯美向善之心。

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事实,也证明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文天祥和留梦炎两人都是南宋的状元,其学术修养是旗鼓相当,但由于人文素养的差异,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两人却踏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是置生死于度外,率部抵抗外敌的入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土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一个是有着自己的私利,认贼作父,卖身投靠。

一个是铮铮铁骨的爱国者,一个却是令人唾骂的投降者。

一个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另一个却是“有奶便是娘”。

浅谈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浅谈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浅谈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1.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必要性1.1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和独创性。

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将语文教育和自然科学类的教育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教育中具有大量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

它也不同于政治、历史一类的社会教育,它是与语言,与人的思想感情,与人的学识、经历、个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

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尤其在课堂上,老师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整齐地运用一种思想思考问题,要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诚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这是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1.2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热切的追求。

而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语文贴近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那么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人文性”。

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性,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中,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简单地把对付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来,失掉了人文和文学的教育。

这样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从根本上说,追求这一方向的许多做法背离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不但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一旦抽掉了人文,整个学科便会成为一套令人难忍、使人窒息的枷锁。

人文性与语文的关系之哲学阐释

人文性与语文的关系之哲学阐释

人文性与语文的关系之哲学阐释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一种极端的现象,抛开语文,把“人文性”当作一把标尺,用这一标尺来确定教学内容。

工具性曾经成为建立课程内容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给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人文性对工具性的反拨具有为课程灌注生命的意义,但是,如果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其后果是可以预见到的。

要让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文性与语文的关系。

既然人文性是语文的性质,那么,性质属于本体论的范畴,运用哲学的有关思想来解释语文与人文性的关系,可以认清人文性的在语文中的实际地位,进而确定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实体与属性、内容与形式、普遍性与特殊性等三个方面说明、解释。

一实体是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是既成的现实,是一切必然规范。

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立的、自身统一的对象,这个对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实体性的。

语文课程的实体是什么?我们抽取几个阶段的课程规定,可以看到,课程对象在课程规定中是清楚的、一贯的。

1923年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的课程主旨是“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早在民国时期,潘树声明确提出,教授国文应当以语言为标准。

当代语文教育大家王尚文先生在他的专著《走进语文教育之门》和多篇论文中一再地表达:“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课程规定和资深语文专家的认识看,我们课程的对象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即是我们学科的实体性对象。

属性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中所表现的固有的特性。

事物的外在属性通过感官感知,比如色、声、味、位置移动;事物的内在属性则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触摸到,“苹果落地”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所反映的万有引力规律只有思维才能把握。

语文人文性之我见

语文人文性之我见

语文人文性之我见《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那么,何谓人文性?我认为,人文性不是文学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语文人文性的理解。

一、语文人文性的解读其实,人文性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

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

于满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

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

”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

整合相关论述,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

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1)提供自由的文本,关注生命个体,尊重个性差异;(2)更新教学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3)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

二、人文性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首先,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有助于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倡导人文性,势必打破“教师中心”和语文课堂中的“权威主义”“话语霸权”,使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转变,由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练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

倡导人文性,能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倡导人文性,更能让教师深刻理解“唯有用灵魂才能塑造灵魂”的道理,对于教师实行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将起到良好作用倡导人文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认识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语文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所以,教师要注意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用语文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

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理解产生了误解。

当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课堂气氛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他们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其实,这种偏向于人文性的开掘,抛开语言文字的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古今有之,中西有之。

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阐述,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二要突出文化性;三要突出生命的价值。

即:第一,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理念贯穿全部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应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第二是体现在文化观上。

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

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

新教学大纲突出了语文教学在立足学生发展,塑造人格上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

把学生塑造成既有真才实学,又具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这个自然法则永远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

进入21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比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到了相应的高度。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

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初中语文教师教育方式的变革。

在这个大背景下,著名的人文精神倡导者,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姚国华先生曾于九十年代中期开一代风气之先,提出了“文化立国”、“文教兴国”的观点,并举办过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人文话语热潮,引起了国人的反思。

而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美必建立在宽广而高超的审美心胸的基础之上才是真正的理性的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比科学技巧和知识更重要。

因为气质、气度、胆识和心胸是决定一切的。

语文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很多学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

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比学习成绩更重的比重,学期末记入学生档案。

这种管理体体制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返,初中一些学生会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语文人文性的理解

语文人文性的理解

语文最大的一种性质,工具性已经无人争议了,语言既作为思维的工具和载体,又作为其他科的工具,基础性最重要的工具。

语文还有另外一性质,以前教学上叫思想性,如今叫做人文性。

思想性重在文道合一,文以载道,似乎有语言附属于政治或社会学之嫌,其独立性的构成文学情趣的感情就减弱了。

语文的人文性究竟是思想性还是情感性?一时仍有争议。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语言来自于生活,形成文学后更是生动优美颇具美感,它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的高度概括。

语言文学都应具有情趣情感性。

语文人文性的实质就是人的精神情趣性。

这种情趣性来自于生活的生动感,来自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来自于语言是多学科的综合,来源于语言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观照。

传统语文教学重多学科的综合,讲究文道统一,对语文的本质性模糊的态度,语文教学兼顾了政治、经济、科学、思维几大任务。

现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分家,它已经成为培养人们情感和个性人格的最重要的科学。

从这种意义上说,它的人文性更趋于精神性和情感性,也可以说是人们的心灵之学,其语文的特质和含义都是通过人的内心观照过的,对外界的反映也是通过心灵的情感评判,而不是机械的反映,人文性更多反映文学性。

人文性是一个舶来品,可以指人本主义、人格主义。

人文主义最出现于文艺复兴期,其根本含义既指与自然科学对立的人文学科,又指与神学相对的人学,即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作为人思想核心,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它讲求反封建束缚,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强调人性,反神性,提倡人权,反神权,这反映人的意识的自觉。

这种人的自觉反映到教育理论中最早的当属拉伯雷《巨人传》中对巨人康帕内拉的描述。

多方面发展人的才智和知识,提倡理性和自由。

人类到近现代时期,人的自觉自省意识到了很高的程度,教育学习理论人文性的表现尤其突出。

后来人本主义思潮对人文性的表述更加深刻。

科学及外界自然都为人类服务,观照我们的情感和发展,人文思想深入人心。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种人文性的思考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种人文性的思考

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思考摘要:现如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文性被人们所忽略。

这对于社会,对于身为教师的我们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有所行动。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何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人文性为何会缺失,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人文性,思考大家有没有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语文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很好理解,那么人文性指的又是什么呢?在应试教育下,所有的课程都是为考试服务,分数才能证明自己。

虽然国家近几年也在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在高考所占分值的比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高考,或许还更突显了。

若只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其他都忽略的话,语文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况且语文是博大精深的,过于将读书写作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那么只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应该只是仅仅盯着高考,而是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思考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之前已有很多前辈写过相关题目的文章,但大多都是强调人文性的理论方面,也有谈到实施相应的措施,可是到底具体该如何应对却没有谈到。

那么,本文将从高中语文教育中何为人文性;为何人文性缺失;该如何解决问题三方面来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思考。

一、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人活在世上,离不开物质,也离不开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

人文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简单来说,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那换言之,高中语文就是重视高中生的文化。

高中语文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体会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将文章所传达的精神结合自身现状,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是精神食粮。

那么,就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渲染作用,强调正确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他们已具备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和自我确定人生取向的价值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探索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语文本身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功用决定的,可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

如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二者如何统一呢?这不仅仅是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种共识,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问题。

一、现实中的困惑《语文课程标准》只是给语文学科性质做了一个准确定位,提出了一个宏观的要求,并没有为一线的教学实践给出如何具体操作的微观策略。

结果,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立即转移到了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一面,极力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过于强化“人文的感悟”。

自古以来,“统一”就是个沉重的话题。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失当,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似乎显得异常艰难,或是将人文性转移,离开课文这一母体,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或是将人文性从文本中机械地剥离开来,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变成了空洞的无病呻吟。

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实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既没有达到对“工具”的掌握与提高,也没有实现对“人文”的感染与熏陶。

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二、实践中的思考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

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

我们来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教学《船长》一课时,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阅读: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导学生学好高中语文

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导学生学好高中语文

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指导学生学好高中语文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首先,它具有工具性,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位有文化、有素养的青年学会并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语文具有人文性,学习语文,能得到丰富而深刻的人文陶冶,有助于你们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想。

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

还具有情感意向性。

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

还具有美感性。

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

语文伴随人的一生,学好语文,终身受益。

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1 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确如此,没有兴趣,很难学好语文。

怎样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方面,语文老师会采取很多有效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喜欢语文。

另一方面还要靠自己培养兴趣。

我对语文感兴趣,源于汉字。

给语文教学插上人文和理性的双翼

给语文教学插上人文和理性的双翼

给语文教学插上人文和理性的双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人的发展首先是心灵的发展,心智的日益成熟、完善,对自然、社会、人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

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倡导应该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如重视生命,有爱心,有感恩之心,具备坚强、执著、不屈不挠的人文品质,等等。

因此,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注重考察学生人文素养、情感思辨,希望考生心中有爱,笔下有情。

如湖北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引用了王国维的一段话,还在材料中明确指出“出乎其外,入乎其内”也适用于社会人生、为人处世、做事治学等。

笔者认为这种出发点有前瞻性、导向性: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利用传统文化熏染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引导学生为人处世。

因为,高中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初步确立的时期,12年寒窗苦读,初步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如果学生充分浸润了中国传统精神,内心世界必然会走向充实丰盈,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那么无论是进入高校还是走向社会,基本上就能立于世间。

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体现了“立人”的思想,我以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这次作文绝大多数学生看不懂题目意思。

我们须要静下心来思考,面对湖北高考作文选自《人间词话》的材料,为什么人人都认识的50个字,学生反映于脑海中呈现于白纸上时却是千姿百态的叹息、茫然?我认为,考生无法正确理解题意,一方面是由于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出题人过高估计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首先,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关注,缺乏培养学生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反思,造成作文立意低平。

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中阶段,尤其关注阅读理解能力,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呢?仅仅是能准确答题吗?刘晓枫在《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中说:“历史文本只有在当前接受者的精神意识中才是真实的。

哈姆莱特是真实的,只是由于我在与他倾谈,与我面临着共同的问题:他向我提问,我也向他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求解答。

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

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

论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21世纪创新型语文课程的建设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导向问题。

况且所谓“人文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西方的“人本”到我国古代的“民本”等无所不包。

因此,研究、探析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本文就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进行辩证发凡,管窥蠡测,以求教于方家。

一、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立体观照(一)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具有特定意蕴语文课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它涵盖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施和教育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人文性”理所当然涉及到诸多方面,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性”有着特定的含义。

总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的核心。

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确立学生在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意识;建立人道、和谐的语文教育体制,保持语文教学内容的“情”、“道”、“美”有机统一以及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人格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都是其所包含的内容。

(二)语文课程“人文性”理念的“多维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大致经历了“纯化”语文教育、应试语文教育和当前重视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语文教育三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前后,在语文教育界流传着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的教育观点,即把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放在语文教育的首要地位,出现了“纯化”语文教育的现象。

这是对文革十年“语文教育政治化”的矫枉过正。

几乎在”纯化”语文教育的同时,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逐渐取代了“纯化”语文教育,各种名目的语文训练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

1991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纲要》作为“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江都市大桥中心小学(225200) 张菊凤
《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或许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导向作用,使人们常常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看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最高境界。

然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动态标准,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标尺,以致《语文课程标准》推行了十多年后,依然有很多教师由于缺乏对语文整体的认识与把握,常常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极端之间游走,很难摆正两者的关系。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融人人文化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非语文”、‘泛人文”的倾向。

更有甚者,对人文性进行错误解读,以致语文教学走向一个死胡同,难以彰显其应有的魅力。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解读,归纳起来可以这样阐述:人文性源自于人文主义,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道德取向、传统文化,也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感化,对人的引领。

从更高的层面来说,人文性也表现在对人类价值的探寻,对人类命运的思索。

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伪人文”、“机械人文”的情况在课堂上时常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文内涵在解读中被扭曲
案例一:对于《狼和小羊》这个故事,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大多数教师在上完这篇课文后,都会有意无意地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狼扑向了小羊,同学们想一想,小羊会怎样?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一说老狼遭到报应,撞死在巨石下;一说猎人出现,枪杀了老狼,及时救下小羊;一说小羊机智,利用水中的倒映,骗倒了老狼……教师对此都一一给予了肯定。

从这样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在努力地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努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氛围,营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系列结局是学生对弱小的小羊进行潜意识的关怀,对凶残的老狼表达了深层的憎恶后所表现出来的,但却有悖于文本的真实取向,也有悖于自然生存法则。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到底要给予他们什么?
二、人文取向在评价中被淹没
案例二:长久以来,教师、学生都已习惯于一种评价思维,那就是被评价者喜欢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评价,同时也默认了评价具有“定性”的功能。

其实不然,评价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

然而,在许多的语文课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仍频频使用“激励性评价”,以彰显人文精神,却不知这种评价脱离了文本取向,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也淹没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如《船长》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面对忠于职守的哈尔威船长,你想说些什么?
生:哈尔威船长用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师:你说出了人生的意义。

生:哈尔威船长在救出全体人员后,完全可以与他们一起逃生。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好一个不错的想法!这个“不错的想法”扭曲了文本的真正内涵,也葬送了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毫不吝啬的表扬、肯定,到底给了学生什么?课堂这一丝丝的人文关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文性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闪烁,可当我们循着这些光芒进行探究时,却发现师生的浮躁心理也在“顺势而为”。

三、人文关怀在操作中被淡化
案例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能使课堂学习的氛围空前活跃起来,
让学生的学习进入多维度的空间。

但是,这也对控制课堂秩序提出了难题,使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发展,进行了人文关怀,实则是形式主义。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情形:四人或多入围坐在一桌,开始讨论、探究,其中一两个学生掌控局面,其他学生则随波逐流。

在一番激烈的言语过后,匆匆进入下一个主题,而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展示。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真正领会的情况下,进行形式主义的合作、频繁的表扬和缺少真情的人文关怀,都不过是“伪人文”、“机械人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抛弃“伪人文”、“机械人文”,打造一个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课堂呢?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要止于理性。

”是啊,我们对“文本内涵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剖析时,要有理性的思考,要有客观的分析,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有悖于作者的真实意图,不能有悖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不能以牺牲“求真”为代价来求新、求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