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本节课主要通过描述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描绘自然景象的课文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式,学会从细节中感受和描绘景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式,学会从细节中感受和描绘景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课文的细节和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课件。

2.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利用生词卡片,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和阅读的操练,确保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还能想到其他大自然景象吗?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篇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是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优秀教材。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

但是,对于描绘自然景观的课文,可能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此外,学生可能对潮汐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科普教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景象的想象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全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课文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潮的?”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正确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自然景观。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0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0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3、能运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5、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教学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2.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

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3.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学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我们浙江省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像美丽如画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蕴深厚的绍兴,优美自然风光的千岛湖,佛教胜地普陀山……真是举不胜举。

我国宋代有大诗人苏轼游览了浙江的一处胜景后,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你们知道他讲的“潮”是哪儿的潮?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海宁的盐官镇去领略一下这名扬中外的钱塘江潮。

(板书:观潮)(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课文时自学课文。

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自学新词,想想意思;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书《观潮》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观潮》这篇课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去的顺序介绍了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课文中对潮来时场面的描写生动。

形象,具体,语言优美精练,感情真实饱满,并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与写作方法,因此教学本篇课文,应重视学生对课文中精美语言的积累,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应用于实践。

一、理清脉络,整体感知为了帮助学生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去。

二、引读探究,学习新知本课教学主要采取以读为主为主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老师给予帮助指导,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读中掌握作者观察与写作的方法,达到读为学服务的目的。

1、创设情境,激情导读:⑴ 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实地录像,从多种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⑵ 教师引导学生将观看潮来时情景产生的情感融入朗读三。

四自然段中,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试着读一读,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然后读给大家听,这样学生可以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更有兴趣。

⑶ 学生自由练习后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分组比赛读,男女生对读,齐读,教师范读等,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⑷ 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读书过程中,当学生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一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一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案一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所写,通过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好材料。

本节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自然景观的描绘、人文历史的介绍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扩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象的课文,他们往往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他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现象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知识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景象的想象和体会。

3.理解作者通过描绘大潮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等。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呈现(10分钟)a.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

c.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景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出本课时的生字词:“观潮、洗涤、旷野”。

2.能够领悟作者通过对“观潮”景观的描写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3.能够逐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观潮》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的教材,教师 preparing 恢复双语2.课文相关的图片或PPT3.朗读录音机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观潮》的图片或PPT引导学生讨论海的美丽和浩渺。

2. 学习新词(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观潮、洗涤、旷野”三个生字词的字形和发音,让学生跟读。

3. 预习课文(15分钟)•请家长朗读辅导教材 prepared 庐山•教师朗读课文 prepared 鲁迅,带领学生跟读,梦想重回霍尔果斯区权。

•了解学生对“观潮”这个景观的想法和感受。

4. 分析课文(2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老师 could 各曲反好曹 proposed 织女。

### 5. 集体朗读(10分钟)•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温故而知新。

6. 情感交流(1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触,谈谈自己对大海、自然的感受,建立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7. 诗歌鉴赏(15分钟)•通过诵读经典诗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观潮》,写一篇以大海为主题的小短文,表达自己对大海的感悟。

六、课堂小结•复习当天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巩固和课文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观潮》的意境,还能够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审美情感,加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课以我国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为题材,通过对大潮来临前、来临时的景象以及大潮过后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了解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效果;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3. 体会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生字卡片。

3.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谁能来说说你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2. 出示课题,板书:观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1.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品味感悟,可以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

2. 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四、总结全文,提升认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点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本课主要描述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和潮水的磅礴,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朗读和理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语言美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景物的文章,他们往往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生字词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

此外,学生对于朗读和感悟文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潮汐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等。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象;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相关的大自然音效,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课文中描述了哪些生字词?它们的意思是什么?”“课文中描绘了潮水的哪些特点?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观潮》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观潮》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其中的主要情节和思想。

2.掌握课文中涉及的生字词汇,能正确使用在句子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初步分析文本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演讲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猜测《观潮》可能与观察有关,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课文阅读1.启发学生对课文标题和插图的理解,预习并带着问题阅读整篇课文。

2.学生个人默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主要情节,认识课文中的重要细节。

第三步:词汇训练1.课文中生字词汇解释,学生逐一理解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2.学生进行词语归类训练,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步:朗读表达1.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师生互动,指导正确的语音语调。

2.小组合作进行课文的重新演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创造力。

第五步:拓展思考1.分组进行关于课文主题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展开对观察与思考的反思。

2.学生展示观察日记或感悟,分享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学生经过导入、阅读、词汇、朗读和拓展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充分参与了对《观潮》这篇故事的学习。

通过个人、小组和整体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自主阅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在拓展思考环节增加更多的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实践社会实践,应用所学。

以上是对《观潮》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习兴趣和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说明文。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地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说明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描绘画面、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可能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学会生字词,会用“观潮”一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江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描绘课文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3.用“观潮”一词造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情感。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学习生字词。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说出“观潮”一词,从而引入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观潮”一词造句,并选出优秀句子进行展示。

教师对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恰当运用词语。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出现的四个字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板书:观潮(齐读课题。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⑴同桌互读互查: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合作将这篇文章读完,看是否读正确、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读时遇到了困难,也请你帮帮他,好吗?(反馈情况:获得表扬的同学请举手。

)⑵检查生字读音情况: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据说笼罩薄雾犹如霎时余波恢复涨高闷雷滚动人声鼎沸踮着脚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开火车读,齐读。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课,本篇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感染力,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学生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感悟大自然美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对于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大自然美好。

3.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写作指导法:以课文为模板,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等。

2.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上生字词的学习和巩固。

3.写作练习模板:为学生提供写作练习的框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进行讲解和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潮》这篇课文的背景故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能够听懂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

5.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组讨论。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重要词语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的教材。

2.课文的PPT或手绘素材。

3.教师准备的相关问题。

4.班级学生分组名单。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观潮》这篇课文的主题和背景故事。

2.学生猜测和讨论一下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读一遍课文。

2.老师示范朗读一遍,学生跟读。

第三步:词语解释(15分钟)1.老师解释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学生跟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老师提问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辅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

第四步:课文讲解和讨论(20分钟)1.老师用PPT或手绘素材展示课文内容,并解释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课文讲评(10分钟)1.学生随机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检验理解程度。

2.老师评价学生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引导。

五、作业布置1.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课前预习。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词语掌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表现不活跃,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互动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加油!。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教案(精选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教案(精选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教案(精选8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教案篇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11课《观潮》,这是一篇绘景文,作者以事物原本的发展变化作为观察顺序,用人潮相对,动静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要两课时完成,依照大纲要求,第一课时,在指导同学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同时依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逐渐”、“恢复”造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同学从中学习怎样积累资料;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同学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因为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注意积累资料”,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积累资料”,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物和积累资料的。

“潮来之时”是文章的重点局部,所以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而讲读课文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和重点读写项目的训练方面负担着最主要的训练任务,因此,编者将这课布置在这里,是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它为例,让同学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在知识体系上,它与上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街接紧凑。

同时也为下单元“内容中体会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课是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篇幅不长,但“天下奇观”的景象极为少见,因此,我将借助电教手段(录相、录像等)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同学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宏伟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三、说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同学“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

《观潮》教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观潮》教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观潮》教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型:自读设计:李贺平审核:主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了解有关钱塘江大潮的成因等知识。

3、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学习重点: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文学常识积累:本文节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

作者:__________(1232-1298),字_______,_______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2、题目解读:钱塘江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

本文就写了南宁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3、字词积累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雷霆()震hàn()激射京尹()艨艟()()乘骑弄旗()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为火fén()善泅者()sù()迎而上鲸波万仞()罗绮溢目()倍穹常时()僦赁看幕()()二、学习研讨(一)重点字词解译1、天下之伟观也()2、方其远出()3、仅如银线()4、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吞天沃日()6、艨艟数百()7、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9、一舸无迹()10、皆披发文身()11、溯迎而上()12、珠翠罗绮溢目()13、皆倍穹常时()14、僦赁看幕()(二)词类活用1、天下之伟观也2、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3、皆披发文身4、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三)一词多义1、观:观潮()天下之伟观也()2、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如银线()3、为:海涌银为郭()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4、方:方其远出海门()方欲行()《狼》而尝极东方()《墨池记》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四)重点句子翻译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5、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7、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8、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9、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10、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五)整体感知。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3)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3)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 (3)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及词句的意思。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流畅的语言描述物体特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思考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美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获取关键信息。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及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比喻与实际情况的联系。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表观点。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上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观潮》的故事背景,并提出“为什么潮会上涨、下涨”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主体活动1.听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做简要总结。

2.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体掌握课文内容。

3.词语学习:解释生词,学生理解并记忆关键词语。

4.组织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观潮》故事中的反思与启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联想自然界其他现象,扩展学生对自然的认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内容,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海洋景色。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描述内容的丰富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

五、教学反思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既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耐心讲解。

同时,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学生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导入,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象,并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进行描述,并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我国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对潮声、潮形、潮色的细致刻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适合四年级学生朗读和欣赏。

同时,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也适合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通过文字去感受和想象,还是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感受和描绘自然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增强语感。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包括图片、音乐等。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3.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然后,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文本,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发音和朗读节奏,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本课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
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
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
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
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
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

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

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7、学法总结:
⑴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

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4、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板书设计】
观潮
远潮来前伟壮观(钱塘江潮)潮来时
近潮过后有声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