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核算制度
财务部门存货核算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存货核算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财务部门对存货的核算管理,保证存货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意外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存货的核算管理。
三、管理要求3.1 存货处理1.货物的采购信息必须人工登记或系统自动记录,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仓库、供应商等,确保采购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进货单据必须齐全完整,并签字确认。
3.公司仓库必须有人员进行管理,对存放的各类物品进行登记、管理和核对。
4.存放安全和防火措施必须做好,对易损物品、有毒品、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加强管理。
5.出库必须按照部门内部审批程序进行,出库单必须严格按手续执行。
3.2 存货帐务处理1.执行固定编码管理(包括商品、客户、供应商等),并实行按照类别进行核算。
2.按照双重账务核算原则实行对存货帐有关数据的审核,确保帐务的准确和完整。
3.采购时,应增强失范商品安全保护和资金风险控制。
4.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商品报损和差错商品的处理。
3.3 存货盘点处理1.定期进行现场盘点,审核存货帐数和库存实数有关数据,核定帐面数与实际库存数的一致性。
并及时调整差异,反映实际库存情况,保证存货帐的正确。
2.盘点时对商品的品种、规格、条码、数量、批次号等进行核对,排除因操作错误、商品损失或遗漏等原因产生的帐货相差的情况,确保帐、实相符。
3.物理盘点结果由现场代表签字确认,财务会签后处理差异,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完成调整及更新。
四、责任分工1.财务部门负责对存货的帐务处理,并执行现场盘点。
2.相关部门应当配合,确保存货帐务处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公司领导应对存货管理和核算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五、制度执行1.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2.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改进。
3.建立健全存货帐实核查制度。
六、制度维护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以部门意见为准。
本制度一旦经领导批准,即生效。
凡涉及到制度未尽事宜,应由主管领导进行解释和决定。
存货会计收发存核算制度
存货会计收发存核算制度前言存货是企业日常运营中必不可少的资产,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务决策有重要影响。
为了合理、规范地管理存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存货会计收发存核算制度。
存货会计收发存的基本概念•收货是指企业收到从供货方送来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等纳入企业财务管理区域,完成货物进货业务的过程。
•发货是指企业将存放在其财务管理区域内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等物品出售给客户或向其它企业调拨的业务过程。
•存货是企业财务管理区域内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等物品,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变成企业的现金或其它货币资产。
在存货中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返修返工物资等。
存货会计收发存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存货的入库管理1.入库单据管理采购入库单、委托加工领料单、从生产线上提取领料单、盘盈入库单、领料归还入库单、生产货品自用入库单等入库单据必须合规生成、审核、审核签字、验收、编码、存档等步骤,确保物料质量、数量、单价、合同公文等信息与物料实际收到的一致。
2.入库物料质量管理入库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应采取合理措施,进行物流、质量检验、检疫、外检、包装、储存等环节的规范操作,保证物料质量达到公司的质量标准要求。
3.保管员责任公司应该对存货保管员进行培训或考核,确保其具备负责任的素质及技能,检查保管员的工作行为并进行适时跟进。
二、存货的出库管理1.出库单据管理生产领料单、客户销售单、公司内部领料、物料出口单、盘亏出库单、运输装车单等出库单据必须合规生成、审核、审核签字、验收、编码、存档等步骤,确保物料质量、数量、单价、合同公文等信息与物料实际出库的一致。
2.出库物流管理物料从公司实际出库出发到达客户现场先经过包装、质检、验货等测试,再进行物流途中监控、运输提醒、延误处理等各项环节的规范操作,以及在销售合同中确认的客户要求等环节。
3.出库操作出库操作包括:领料、调拨、发货、盘亏、销毁等流程,违规操作需要进行惩罚及调查,并及时记录管理措施。
企业会计制度存货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存货核算方法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对其存货进行核算,以便了解其存货的总量和成本,以及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地反映出其存货带来的价值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存货核算方法。
存货核算的基本原则•一般原则:按照实际成本或者可变现净值进行核算。
•个别成本法原则:按照每个存货的个别成本进行核算,适用于一些高价值、少量存货的情况。
•先进先出法原则:按照存货的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核算,即先进入库存的货物先出库存。
•加权平均法原则:按照加权平均的成本进行核算。
存货的分类企业在核算存货时需要对其进行分类,通常将存货分为以下几类:1.原材料:用于生产加工成品的材料。
2.在制品:指正在生产加工中未完成的成品。
3.成品:经过生产加工后的产品。
4.库存商品:准备售卖的产品。
存货的成本存货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存储费用。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材料和人员的成本;制造费用则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制度要付出的其他费用。
存货的成本核算有多种方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企业应参照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劣势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成本核算方法。
存货核算的记录企业应建立存货账簿,记录存货核算的各项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存货收购、入库和领用2.私人使用存货3.存货期末总量和年初总量4.存货成本和存货准备或减少计提数额5.存货损失核算存货损益调整存货损益调整是指对存货盘亏、盈亏进行核算。
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发现盈亏后应进行损益调整,重新计算存货成本,核算该存货的真实价值。
结语存货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企业生产销售水平和盈利能力的关键参数。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存货核算制度,记录存货收支状况,以便了解存货总量、成本和价值,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损益调整,保证财务会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存货核算的两种制度
存货核算的两种制度存货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核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存货核算分为两种制度,分别是历史成本制和现值制。
一、历史成本制历史成本制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存货按照其购入或生产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不考虑存货目前的市场价值。
具体来说,历史成本制要求企业在购买或生产存货时,按照其实际支付的成本记录存货的数量和总额,并在存货出售时,按照其购入或生产的成本进行核算。
1.优点(1)简单易行:历史成本制对于企业来说较为简单易行,不需要考虑存货的市场价值,只需要记录存货的购入或生产成本即可;(2)直观明了:历史成本制下,存货核算的结果更直观明了,不容易出现复杂计算和判断;(3)财务稳定:历史成本制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定性,因为存货的计量基础稳定,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2.缺点(1)信息滞后:历史成本制无法反映存货目前的市场价值,因为市场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存货价值会滞后于市场变动;(2)风险忽略:历史成本制无法反映存货的风险,例如存货可能存在过期、损耗或降值等情况;(3)决策不准确:历史成本制下的存货核算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现值制现值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存货核算方法,它考虑了存货目前的市场价值,与历史成本制相比,更能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和风险。
1.优点(1)准确性较高:现值制考虑了存货的市场价值,能够准确地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提高了存货的核算准确性;(2)反映风险:现值制对存货的风险有较好的反映,例如存货的过期、损耗和降值等情况都能够及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3)决策参考:现值制提供了有关存货价值和风险的更多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更好的决策参考。
2.缺点(1)计算复杂:现值制对于存货的核算需要考虑市场价值的变动,涉及到更多的计算和判断,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复杂度;(2)不稳定性:现值制下,存货的计量基础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存货价值可能随时发生变动,导致财务数据的不稳定性;(3)数据可信度:现值制下存货核算的可信度较低,因为市场价格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求关系、竞争状况和经济环境等。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存货核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最为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经济运营效益。
下面本人将对存货核算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企业提供一些帮助。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或生产的物质财产,可用于销售或加工生产赚取利润,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在途物资等。
存货可以按照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 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加工商品的物质财产,其价值通常占用全部存货中的较大比例。
2. 半成品:是指加工过程中已经处理过一部分,但未加工成成品的物资。
3. 成品:是指加工完成,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可以交付给客户的物资。
4. 备件:是指用于机器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零部件、工具和备件材料。
5. 低值易耗品:是指价格较低,使用一定次数就要报废的物品。
6. 在途物资:是指已经下订单购买但仍在途中的物资。
二、存货的核算方法1.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原材料的计价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方法。
2. 半成品和成品的核算方法:半成品核算方法与原材料类似,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方法中选择其一。
3. 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方法:价格较低的备件和低值易耗品,可以通过定量计提或变动计提等方法进行核算。
4. 在途物资的核算方法:在途物资的成本计算,通常采用实际成本法,直接将采购成本记在流动资产中。
三、存货的管理1. 合理安排库存: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调配,选择合理的库存策略,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
2. 库存分类管理: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在途物资等依据不同的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
3. 周期盘点: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核实,了解实际存货数量和成本,以便及时调整库存策略和经营计划。
4. 预防和减少损耗:加强存货的防火、防盗、防潮等预防措施,避免存货损失发生。
5. 成本控制:严格按照存货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减少带来的成本费用。
存货核算财务制度
存货核算财务制度一、存货的分类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的存货应当按照其性质、用途和管理方式进行分类。
主要可以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四类。
其中,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用来生产产品的物资,如原煤、原油等;在产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未完成的产品,如半成品、正在加工的产品等;产成品是指已经生产完成并且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如成品汽车、成品电脑等;商品是指企业准备出售的产品,如衣服、家电等。
不同类别的存货应当进行分类管理,以便于监控存货的流动和使用情况。
二、存货的计量存货的计量主要分为历史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两种方法。
历史成本法是指按照存货购买时的成本加上直接相关的费用进行计量,其优点是比较稳定,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价值法是指按照实际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其优点是更加符合实际市场情况,但缺点是波动较大,不利于长期稳定经营。
三、存货的估价存货的估价是指对存货价值的评估,一般根据存货的实际价格、市场价格和未来潜在价格等进行估计。
企业应当根据存货的特点和市场情况确定合适的估价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存货的价值。
存货估价的准确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计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存货的调整存货的调整是指在存货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对存货价值进行调整的工作。
主要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折旧准备以及存货盘点等项目。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根据存货市场价格的下降而进行的准备,以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稳定;存货折旧准备是指根据存货使用寿命而进行的准备,以确保存货的使用效率;存货盘点是指对存货进行实际数量核对,并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
五、存货的处理存货的处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存货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采购、入库、销售和报废等。
在存货处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以确保存货的安全、稳定和合理利用。
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和盘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以保证存货的质量和数量。
综上所述,存货核算财务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稳定和健康。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
存货的核算与管理为了规范存货核算的准确,为成本核算、数据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存货核算与管理的范围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第二条、存货的计价方法公司的存货按实际成本记账,并按下列原则计价:购入的存货入账价格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及其他费用。
自制的存货,以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第三条、存货的财务核算1、设置原料、产成品、库存商品、在产品等科目,用以核算各类存货。
2、存货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其中包括:(1)物资入库和出库经办者与审批者分离;(2)实物的验收保管与采购应分离;(3)审批发料人员与存货保管员相分离;(4)存货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5)若某职位空缺或相关人员临时外出,应指定替代人员或临时人员负责,避免暂时的职务重叠。
3、职责分工:(1)仓管负责办理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保管和物资出库业务,审核K3系统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妥善保管所有存货收发凭证,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物资达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2)财务部负责存货核算业务及对相关存货管理的监督;(3)销售处(外贸部)负责成品发货、销售退货换货业务指令的下达;(4)采购部负责外购品入库指令的下达、报账、付款事宜;(5)质检中心负责相关物资出入库的质量检测事宜。
第四条、存货核算流程:1、请购:泛指所有需要外购的物品,必须由需要使用人填写纸质(要求内容完整,详细)《采购申请单》后交于录单员(对于个别确实急需使用的,若先购买,一定及时补上申请单,以备下面进行的系统相关入库及相关领用手续),录入系统(申请单由录单员保存),采购部门根据经过逐级领导及总经理审核过后的申请单进行----询价---合同----订单采购(这样可以杜绝采购无计划,甚至先购买--先领用---后补申请---后补订单----后补入库---后补领用,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个别采购方面的潜在漏洞,能够更好的规范公司管理,达到事前控制)。
存货财务核算制度
存货财务核算制度一、概述存货是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资产,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的存货管理和财务核算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地掌握存货状况,及时预测和规避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本文将探讨存货的财务核算制度,对企业进行准确、规范的存货财务核算,确保经营稳健、合法合规。
二、存货的定义存货是企业持有以供销售或者作为生产原料,加工制成产成品进行销售的物品。
存货是企业在资产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高低对于企业盈亏的影响不可小觑。
三、存货确认的条件存货的确认条件有三个方面,分别为经济实质、分离性和可控性。
1. 经济实质存货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
具体而言,存货可以是供销售和生产加工的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对于企业产生经济价值的存货可以被确认。
2. 分离性存货必须能够被企业所分离。
企业在取得存货的所有权时,存货必须与其他东西能够区分开来,可以被明确识别。
3. 可控性企业必须能够控制存货,即对其进行管理。
企业必须拥有存货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才能确保存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四、存货的分类存货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的分类方法,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另一种是按照财务报表上的分类方法,即按照存货的计量方法分为成本计价法和实时计价法。
1. 按经营管理的分类1.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购的、用于生产的材料,如钢材、水泥、化工原料等;2.在产品:指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了一部分的产品,但还未达到成品的状态,如切割半成品;3.产成品: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工序、通过了品质检验,可以放心销售的产品。
2. 按财务报表的分类1.成本计价法:是指存货的成本直接记入成本费用账户,也就是将现金对应的存货价值当做成本,按照先入先出或权重平均计价方法进行核算;2.实时计价法:是指存货的成本每月调整一次,按照存货的实际购买或生产成本来核算。
五、存货的核算方法存货的费用核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存货的采购成本、存货的销售成本和存货的期末成本。
存货核算制度
存货核算制度一、背景企业经营中的存货管理和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存货管理和核算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决策支持。
因此,制定适合企业的存货核算制度至关重要。
二、存货核算制度的目的存货核算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状况。
一个好的存货核算制度可以:•确保存货的准确计量和估值;•确保存货的科学管理和控制;•及时掌握存货变化的情况;•提高存货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存货核算制度的要素存货核算制度包括以下要素:1. 存货计量存货计量是指计算存货的数量和金额。
在存货的计量中,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存货的运输成本,包括进货运费和销售运费;•存货的库存成本,包括存储和保险费等。
2. 存货估值存货估值是指根据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存货的价值。
存货估值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
3. 存货分类为了方便管理,存货应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存货分类的方法包括:•按照材料种类分类;•按照用途分类;•按照生产流程分类。
4. 存货管理存货管理是指对存货的收发、入库、出库、转移等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存货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准确。
5. 存货检查存货检查是指对存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查和确认。
存货检查的方法包括:•盘盈盘亏制度;•样品检验制度;•财务检查。
四、存货核算制度的应用制定好的存货核算制度需要得到应用和执行。
应用存货核算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存货核算的周期存货核算的周期应按照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或季报。
在存货核算的指标和方法上应保持一致。
2. 存货核算的流程存货核算的流程是指存货的入库到出库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按照所制定的存货核算制度来管理和控制。
存货核算的流程需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存货的入库流程;•存货的出库流程;•存货的盘点流程。
会计存货核算制度
会计存货核算制度简介存货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资产,是直接参与企业收入生成的重要物品。
企业创造的利润主要来自于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存货成本的不合理核算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
因此,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存货核算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采购、生产或者销售过程中暂时未用于销售或者生产等经营活动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存货管理主要涉及采购、入库、出库、盘点、报废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存货核算是对其采购、入库、出库、盘点、报废等各个阶段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核算,形成相应的财务记录,反映企业存货在业务中的变化和初期成本的确认。
存货核算的目的建立存货核算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存货成本存货成本是指存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采购成本、存储成本、运输成本、处理费用等等直接与存货相关的成本。
通过建立存货核算制度,可以清晰的反映存货相对应的成本,进而控制存货成本。
2. 确认初期成本存货的初期成本是指存货在采购或者生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
存货价值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和成本费用的计算,因此确认初期成本非常重要。
通过存货核算,可以及时准确地确认存货的初期成本,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 提高库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存货核算制度,可以对存货的数量、品种、质量、价格等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及时核查库存盈亏和结余等信息,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4. 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建立存货核算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降低因为存货核算不规范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经营亏损和财务损失。
企业可以根据存货管理流程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存货核算方法:1. 科目核算法科目核算法是指按照会计科目的科目体系进行存货核算的方法。
在科目核算法中,存货相关的资产、费用和负债会计科目按照科目体系分类汇总,反映企业存货的成本和价值。
科目核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目的新增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存货管理需求。
会计制度中存货的核算
会计制度中存货的核算存货是指用于生产、经营和销售的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值耗材、薪资、制造费用等。
存货的核算是会计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存货的核算主要包括存货的计量、分类和计价。
存货的计量是指确定存货的数量和质量,通常通过库存核对、盘点和比对等方式进行。
分类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存货分开核算,如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
计价是指以成本为基础确定存货的价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或者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其次,存货的计量和计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常见的存货计量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和加权平均法。
FIFO法认为最早进入库存的货物最早被出售,LIFO法则认为最近进入库存的货物最早被出售,而加权平均法则是根据平均成本进行核算。
相应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规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规定成本法是根据事先约定的成本进行核算,标准成本法则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实际成本法则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此外,存货的核算还需要关注存货的减值。
减值是指由于存货存在可能无法按照其历史成本或市场价值变现的风险,而需要进行价值下降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存货如果因为价格下跌或者过期等原因导致其价值减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
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有个别计提和整体计提两种,个别计提是针对具体存货进行减值计提,而整体计提则是针对整体存货类别进行减值计提。
最后,存货的核算还需要关注存货的转移和变现。
存货的转移是指存货从一个阶段或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地点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存货的进货、生产、销售和库存等环节,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存货的变现是指存货通过销售或其他方式变现为现金的过程,需要关注存货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等,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总之,存货的核算是会计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对存货进行计量、分类、计价、减值、转移和变现的处理。
存货的核算制度与方法
存货的核算制度与方法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货是必要的。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对存货的核算是保证账务的准确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所以,对存货的核算制度以及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存货的定义存货指企业购进的、生产的、在生产中的半成品、成品及未付款的进货,以及为销售而储存的商品等资产。
存货是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物资料的一个过程,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存货的核算制度存货的核算制度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企业中对存货进行分类、计量、核算的一整套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对所有存货的进出、存量等进行详细核算;•单价成本原则:要求在核算存货的成本时,以每单位存货的成本作为统一标准进行核算;•合理性原则:要求核算存货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证核算结果的合理性;•实际原则:要求核算存货要以实际操作为出发点,反映实际情况。
2. 基本方法•全过程核算方法:对于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整个流程进行核算;•部分过程核算方法:即将生产加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存货进出货等独立核算;•标准成本法:按照标准成本计算各品种产品的成本,以统一成本标准,方便核算。
3. 处理方法•先进先出法:即先购进的存货先出售,后购进的存货后出售,以维持库存增减平衡;•后进先出法:即后购进的存货先出售,先购进的存货后出售;•平均成本法:根据某一时期的进货总成本与进货数量相除,计算该时期每单位存货的平均成本。
三、存货的核算方法对于存货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存货的计量方法存货的计量方法通常包括重量法、数量法、面积法等。
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可以通过现金记录、发票记录、库存记录等方式,记录各种存货的进销存情况,方便核算。
2. 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平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等。
在进行存货成本计算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成本因素,如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综合计算各种成本后才能得出精确的成本数值。
酒店存货核算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酒店存货的管理,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提高存货使用效率,降低存货成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酒店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存货核算范围1. 存货核算范围包括原料、物料、商品、餐辅料、工程材料、零件保养材料等。
2. 存货核算应遵循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原则,确保存货价值真实、合理。
三、存货核算流程1. 入库核算(1)采购部门收到货物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并将入库单送至财务部门。
(2)财务部门核对入库单与采购订单、验收单等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入库核算。
(3)入库核算包括以下内容:入库数量、入库单价、入库金额、存货类别、库存数量等。
2. 领用核算(1)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填写领用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送至采购部门。
(2)采购部门核对领用单与库存信息,确认无误后,办理领用手续。
(3)财务部门根据领用单进行领用核算,包括领用数量、领用单价、领用金额、存货类别等。
3. 耗用核算(1)各部门根据实际耗用情况,填写耗用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送至财务部门。
(2)财务部门核对耗用单与领用单、库存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耗用核算。
(3)耗用核算包括以下内容:耗用数量、耗用单价、耗用金额、存货类别等。
4. 库存盘点(1)每月末,各部门及财务部门对存货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账面数量一致。
(2)盘点结束后,填写盘点报告,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送至财务部门。
(3)财务部门根据盘点报告进行库存调整,确保存货信息准确。
四、存货核算责任1. 采购部门负责存货采购、入库、领用等环节的核算,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
2. 财务部门负责存货核算、盘点、库存调整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存货信息的完整性。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存货核算、领用、耗用等情况负责。
五、存货核算监督1. 酒店定期对存货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2. 对存货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酒店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存货核算财务制度
存货核算财务制度一、背景简介存货作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有效地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核算,对保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二、存货核算的目的和意义存货核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制度,它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对存货的合理控制和使用,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和稳定经营。
存货核算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包括:1.确保企业能够控制存货的流动和使用,合理分配存货。
2.提高财务管理精度和效率,减少存货损失和盘亏。
3.保证存货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存货被偷盗或损坏。
4.为企业做决策提供支持,为经营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
三、存货核算的基本原则存货核算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才能够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存货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1.成本原则。
存货核算应该采用成本计算方法,将各种成本分摊到存货的成本中去。
2.统一性原则。
存货核算应该在统一的原则和方法下进行,保证核算准确性。
3.实物原则。
存货核算应该以实物为基础,确保存货数量和品质的准确性。
4.按照时间顺序的原则。
存货核算应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确保核算过程的合理性。
四、存货核算的基本步骤存货核算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才能够完成对存货的准确核算。
存货核算的基本步骤包括:1.存货进货记录。
在存货进货时,需要记录相关的信息,包括存货名称、数量、质量等内容,以便后续的核算。
2.存货仓库管理。
在存货入库后,需要进行存货仓库管理,记录存货的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3.存货成本计算。
存货成本的计算是存货核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多种成本因素。
4.存货销售记录。
在存货销售时,需要记录存货的销售数量和金额等信息,以便计算存货的库存。
5.存货库存清点。
定期对存货库存进行清点,确保存货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五、存货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存货核算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存货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将存货核算过程中的准确性确保到位,尽可能避免存货遗失和盘亏的情况发生。
存货的核算制度与方法
存货的核算制度与方法一、存货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用于销售或第一处理的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正在加工或者尚未加工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服务提供者正在消耗的材料、以及为销售或供应而购买的包装物等。
1.核算制度2.核算方法(1)入库核算方法:入库是指将物资、资源等从外部引进企业的过程。
入库核算方法是指根据购买单据和进货数量、单价等信息,将存货按照一定的规则计量并入账。
(2)出库核算方法:出库是指将存货从库存中取出用于生产或销售的过程。
出库核算方法是指根据销售单据和出货数量、单价等信息,将存货按照一定的规则计量并出账。
(3)损耗核算方法:损耗是指存货在加工、保管、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数量和质量的减少。
损耗核算方法是指计算损耗的数量和金额,并根据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存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1.存货的分类根据存货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低值易耗品等四类。
(1)原材料:指用于产品加工或第一处理的物质,如钢材、石油等。
(2)在产品:指正在加工中或未完成的产品,如服装中的花边、工艺品中的雕刻。
(3)产成品:指已经加工完成并可以销售的产品,如服装、电器等。
(4)低值易耗品:指价值较低且容易消耗的物品,如办公用品、工具等。
2.计量方法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加权平均法、标准成本法等。
(1)先进先出法(FIFO法):按照存货入库的先后顺序,先出库在先进先出法中,应计算出库存货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按照出库数量计算存货的金额。
(2)加权平均法:按照存货入库的数量和金额加权平均,来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在出库时按照加权平均成本进行计量。
(3)标准成本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并按照该成本计量存货的金额。
以上是存货核算制度与方法的详细介绍。
通过建立合理的核算制度和方法,能够准确记录和计量企业的存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存货核算的两种制度
存货核算的两种制度1.先进先出(FIFO)在先进先出制度下,货物是按自然顺序进出库房的,并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价格核算。
也就是说,最先进入库房的货物将被先卖出,后进入库房的货物将被后卖出。
因此,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先进先出”或“先进先卖”的制度。
优点:1.实际反映出了企业存货库存的真实情况,因为基本上是按照实际的物理流动顺序进行计算,并且这些库存产品的实际财务成本是相应的。
2.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FIFO制度的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税收负担。
3.与平均成本法相比,FIFO体现的利润水平更为准确,因此也更为适于商品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使用。
缺点:1.对于库存较小的稀有物品来说,FIFO会产生留存费用,这使得其不适合于像艺术品等价值大,价值波动较大的商品。
2.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中,FIFO忽略了购买新货物的成本,因为它通常选取的是相对价值较高的旧货物。
这也就是说,当货物的成本上涨时,FIFO制度仍然会在账户中反映出更低的成本。
2.平均成本法在平均成本法下,每次进货进入库房的所有件数以同样的成本核算,这个平均价值是通过将成本总额除以库存数量来确定的。
所以,无论这些货物是以哪种顺序出售的,成本都是根据平均价值计算的。
优点:1.适用性广,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商品库存的核算。
2.平均成本法使计算过程变得相对简单,尤其是将最初成本与最新成本相混和在同一账户内时更是如此。
缺点:1.平均成本法并没有考虑实际成本的变化,因此当货物的成本在时间上,质量上,以及数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时,平均成本法就不能反映出实际上的成本情况,从而会导致巨大的误差。
2.平均成本法核算不准确,不适用于通货膨胀或缩小的环境下使用。
当通货膨胀时,该种制度会低估其账户中的货物成本。
总结FIFO和平均成本法都是常用于企业存货核算中的两种制度。
FIFO制度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但会比较麻烦,不适用于稀缺而有价值的物品。
而平均成本法则适用性广,计算相对简单,但受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计算误差。
企业存货会计制度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存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资。
存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存货会计制度是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企业存货的合理流动、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企业存货会计制度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原则、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企业存货会计制度的特点1.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存货会计制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谨慎性原则:企业存货会计制度在确认和计量存货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予以充分估计。
3.一致性原则:企业存货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保持一致性,确保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存货会计制度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即在确认和计量存货时,应关注其经济实质,而非仅仅关注法律形式。
三、企业存货会计制度的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存货会计制度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即以购买、生产或自建存货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其入账价值。
2.可变现净值原则: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存货的未来销售价格、预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等因素。
3.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企业在确定存货的账面价值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进行计量。
4.实际成本原则: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时,应采用实际成本原则,即按照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提。
四、企业存货会计制度的方法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发出存货时,先发出最先购入的存货,以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发出存货时,先发出最后购入的存货,以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企业在确定存货成本时,将存货的购买成本和销售成本加权平均,以此确定存货的成本。
4.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指企业在确定存货成本时,根据每个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价。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
存货核算管理制度存货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合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存货而建立的制度。
存货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存货核算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还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完整。
一、存货的定义和分类存货是指企业拥有并用于销售或者生产加工的物品。
根据存货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包装物资和其他。
二、存货的计价方法企业在核算存货的时候,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计价方法。
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平均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
平均价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多的企业,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易于区分的企业,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存储时间较长的企业。
三、存货的管理制度1.存货的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存货采购管理制度,确保存货采购的及时性和合理性。
制定供应商的合格评定标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建立采购合同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采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存货的入库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存货入库管理制度,包括进货检验、验收、入库登记以及存货分类、标识等流程。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注重质量控制,避免不合格货物的入库,并做好存货数量和质量的记录。
3.存货的库存管理制度库存管理是存货核算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包括库存数量的控制、保质期的管理和库存周转率的分析。
同时,还要建立库存盘点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确保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一致性。
4.存货的领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存货领用管理制度,明确存货领用的条件和程序。
员工领用存货时应填写领用单据,并由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批。
领用后应及时更新存货台账,并建立存货领用的核对机制,确保存货的合理使用和减少浪费。
5.存货的销售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存货销售管理制度,为销售人员提供准确的存货信息,包括存货数量、规格、价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出商品的监控非常重要:商品一旦发出成品库就没有了实物保管责任,所有权能否转移取决于客户验收结果,该部分商品的监控在销售员手里,一旦产品发生质量异议,对结算价格和回款周期都差生影响,因此,财务部应掌握该部分产品状态的信息。
第四章存货的请购与审批也有修改
存货核算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存货的管理,规范存货核算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存货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各类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外加工产品等。
2.在途物资,包括购货方已收到但尚未收到销货方结算发票的物资、购货方已经确认为购进但尚未到达或入库的物资及公司各外库之间直接进行调拨尚未到达的物资。
第二章存货核算体制
第三条公司设置原料库、辅料库、成品库。
各分公司设置周转材料库及半成品库。
第四条公司各级原料库负责核算原材料,辅料库负责核算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半成品库负责核算半成品;成品库负责核算产成品、在途产品。
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核算在产品及委外加工产品。
第五条公司运营部门负责原材料及外加工、直购半成品的采购;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辅料、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购。
公司原料库、辅料库归属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分公司周转材料库及半成品库归属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管理,成品库归属运营部门管理。
第六条公司存货采取分级核算制,公司财务部及分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存货总分类核算和二级明细分类核算,存货仓库进行存货三级明细核算。
第七条公司财务部设置存货总账和明细分类账,各分公司财务部门设置周转材料库及半成品库明细分类账,各存货仓库设置数量存货明细账,并按照存货的品名、规格反映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第八条财务部的相关人员定期对各级仓库存货收、发、存账目进行稽核。
第九条仓库及生产部门相关统计人员每月月末向财务部报送收发存明细表、存货耗用明细表。
财务人员与仓库统计人员相互配合,保证做到仓库存货明细账与财务部存货明细账相符。
第三章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第十条存货按实际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入账。
1.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不含增值税)、进口关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及
其他可以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2.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
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
支出。
第十一条对不同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按以下规定确认。
1.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
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增值税除外)及其他费用等作为实际成本。
2.自制的存货,以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实际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及其加工费、运输费、装卸
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增值税除外)作为实际成本。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5.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以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⑴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以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
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⑵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为同类存货的市价。
第十二条盘盈的存货,以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第四章存货的的请购与审批
第十三条每月10日前各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门根据下月生产计划向公司生产管理部报送下月辅料、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等存货需求计划,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经核准库存后毎月20日报下月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报送财务部。
公司运营部根据下月生产计划并核准库存后每月20日报下月原材料、直购半成品等存货的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签字、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报送财务部,财务部根据各部门采购计划作资金预算,报送总经理审批。
王总的思路:主料由运营部统一采购,辅料及备件由各分公司采购,那么主料采购申请由生产部向运营部提交,辅料备件采购申请由分公司向和分公司采购部提交。
第十四条按照采购计划,各负责采购部门应选择多家供应商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与供应商签订
采购合同,进行采购交易。
一旦采购价格确定应及时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财务部根据系统认定的价格及规定付款。
第五章入库核算管理
第十五条采购物资运抵公司后,首先经过技术部质监部门的质量验收和检测,检验合格填写验收单,并签名盖章。
由负责采购的相关部门人员填写入库单并签字交予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仓库管理员依据上述单据重点对数量、品种、规格、重量进行查验,重量应过磅查验,并附有过磅单。
仓库管理员将查收情况写在入库单上,并签字。
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由仓库留存,二联递交财务部留存,三联由运营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等相关负责采购部门留存。
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入库单,登记、录入存货三级明细账及计算机。
第十六条采购人员将审批齐全的入库单、购销合同、验收单、发票、磅单(如发票未到应办理暂估入库)等原始资料,填制的报销单送交财务部门办理报账及付款手续,财务部根据系统认定的价格,按照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对相关单据进行财务审核,按照资金安排付款。
第十七条生产部门将完成的半成品或产成品交半成品库或成品库前,必须经公司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测,出具质量检测报告。
产品检验合格后,相关生产部门人员填制入库单移交半成品库或成品库办理入库手续。
仓库管理员依据上述单据重点对数量、品种、规格、重量进行查验,重量应过磅查验,并附有过磅单。
然后将查收情况写在入库单上,并签字。
入库单分别由仓库、财务部、生产管理部门各留存一份。
仓库统计人员根据入库单,登记存货三级明细账及计算机。
第十八条财务部在单据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及时准确的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存货、货币资金等相关账目。
第六章出库核算管理
第十九条生产环节需要领用材料时,应由领用部门填写材料领料单(在建工程、大中修理、委外加工领料、新产品研发应填写各自专用领料单),将需要领用的材料品种、领用部门、规格、数量等信息填写齐全后,经分公司、公司生产部门主管人审批签字后,到材料仓库办理领用手续。
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由仓库留存,二联财务部留存,三联由领用部门留存。
第二十条生产环节需要领用半成品时,应由领用部门填写半成品领料单,将需要领用的物资品种、领用部门、规格、数量等信息填写齐全后,经分公司、公司生产部门主管人审批签字后,到半成品仓库办理领用手续。
第二十一条运营部门需要销售产成品,应依据销售合同填写销售提货单,经主管人员审核
签字后交予成品库管理员,其依据销售提货单填写销售发货单并签字进行发货。
财务部根据销售提货单及发货单开具销售发票。
第二十二条各仓库管理员应核实领料单、销售提货单等相关单据,根据单据上填写的内容办理出库,有重量要求的应附过磅单,登记存货三级明细账及计算机。
第二十三条每月末材料仓库需对材料入库单、领料单进行汇总编制收、发、存明细表,并和材料领料单一起报财务部。
成品库、半成品库应每旬对产品收、发情况做汇总,分别向公司、分公司财务部、生产管理部门及营运部门报产成品、半成品的电子版报表。
月末汇总编制产成品、半成品收发存明细表,连同入库单、半成品领料单等相关单据分别报送公司财务部及分公司财务部。
第二十四条委外加工的存货及在制品由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跟踪管理,每月编制委外加工明细表及在制品明细表报送分公司财务部。
第二十五条分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分公司各仓库报送的原始单据及报表与各生产部门的统计报表进行核对后编制汇总收发存明细表报送公司财务部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各仓库报送的原始单据及报表与分公司存货报表进行核对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将原始凭据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装订成册予以保管。
第七章存货清查
第二十六条为了加强存货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做到账实相符,必须建立健全存货的清查盘点制度。
各生产部门及仓库每月对各自所管理的各项存货进行盘点,并编制盘点汇总表报送财务部等相关部门。
分公司财务部门每月对盘点情况进行核查。
第二十七条公司在每季末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对各生产部门及仓库的盘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以保证存货盘点的准确性。
第二十八条财务部门每月根据财务账册上核算的存货的品种、规格、数量与仓库记载量及实际盘点结果进行核对分析,编制盘点盈亏汇总表,列明差异情况和差异原因。
第二十九条管理层根据财务部门编制的盘点盈亏汇总表进行分析讨论,确定差异处理的决定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决定。
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管理层的决定再对存货的盘盈、盘亏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修改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