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标段隧道穿越岩溶地质施工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前言隧道岩溶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施工工程,需要进行专项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本文将从岩溶特征分析、施工前期准备、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围岩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2. 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是指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溶洞、溶洞古地貌、地下河道、地下水系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建设中,岩溶的特征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岩溶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岩石组成和环境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是岩溶形成和演化的首要条件。

在岩溶区域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纪、砂岩等。

这些岩石所形成的地层特征、稳定性、力学性质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隧道所通过的岩系、岩层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地质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2.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流动是岩溶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因素。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会对隧道稳定性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地质调查数据,了解地下水位、水流速度、水压等水文地质信息,以制定相应地下水处理措施。

2.3 质量评估岩溶隧道施工的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加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将岩溶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和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有效地评估施工质量。

3.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隧道岩溶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开展现场调查、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以各方面提出可行、安全、经济、优化的技术方案。

3.1 安全评估和管理进行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地质条件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隧道建设时,安全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定期安全评估,及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2 设备选型在隧道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根据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调查所得信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岩溶处理施工方案

岩溶处理施工方案

岩溶处理施工方案1. 引言岩溶地区是指地质上以石灰石、石膏、石腊、石盐等溶蚀作用较为活跃的地质体,岩溶地质具有不稳定性和易溶蚀性的特点。

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时,需特别关注岩溶地质带来的困难和风险,采取科学的岩溶处理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岩溶地区的处理施工方案。

2. 岩溶识别与预测在进行岩溶处理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岩溶识别与预测,以了解岩溶地质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地质勘察和研究,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和速度、溶洞分布情况等重要参数,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区域划分与监测根据岩溶地质特征和预测结果,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地表裂缝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和施工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4. 岩溶处理技术4.1 岩溶填充技术岩溶填充技术是针对溶洞、溶洞隧道等空洞地质体进行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

施工过程中,首先需清理溶洞内部的杂物和泥沙,然后采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空洞。

填充材料可选择砂浆、水泥、砾石等,根据岩溶地质特点可加入抗渗透剂、抗水膨胀剂等,以提高填充效果和抗风险能力。

4.2 地下水治理在岩溶地区进行施工时,地下水问题是一大挑战。

通常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地下水治理:•孔隙充填:对地下空腔进行充填,减少地下水渗流通道;•地下水隔离:通过灌浆、注浆等方法,在地下水流通通道上设置隔离层;•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

4.3 表层处理岩溶地区地表易发生湿陷、塌陷等变形,因此需要进行表层处理以保证施工安全。

表层处理一般包括以下措施:•地表填筑:对不稳定的地表进行填筑,增加地表承载能力;•防渗措施:采用防水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防止地下水渗透;•固结处理:通过加浆等方法加固地表层,提高稳定性。

5. 施工安全措施在岩溶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清理掌子面和边 墙涌水,保持隧道内干燥。同时,根据设 计要求,施工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管, 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防水材料选择与施工方法
防水材料选择
选用具有良好防水性能、耐候性、抗老化性 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等。
施工方法
在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对隧道壁进行防水 层施工。首先,对隧道壁进行清理和修补, 然后铺设防水材料,确保防水层与隧道壁紧 密贴合,无气泡、褶皱等现象。
02
岩溶地质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科学 、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安 全、高效地进行。
隧道地质条件分析
01
地质构造
分析隧道穿越地区的地质构造, 了解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地 质现象。
02
水文地质条件
03
不良地质现象
调查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包括地下水位、水流方向、渗透 性等。
谢谢观看
施工方案优化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 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针对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可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注浆加固等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
03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开挖方法选择与参数确定
开挖方法
根据岩溶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如全断面法、台 阶法等。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汇报人:XX 2024-01-07
目录
• 隧道工程概述 • 施工前准备与安全评估 •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 岩溶地区注浆加固技术 • 隧道内排水与防水措施 • 隧道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 • 总结与展望
01
隧道工程概述
工程背景与意义
01
隧道工程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 设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地区间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岩溶施工作业指导书(新版)

隧道岩溶施工作业指导书(新版)

岩溶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隧道岩溶地段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3.技术要求隧道通过岩溶地区时,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探明溶洞的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发育程度、填充物、地下水的情况及岩层的稳定程度等。

A、超前探测综合超前物探:远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震波反射法,如TSP探测距离为100~150m;HSP声波反射法探测距离为50~100m。

水平钻孔超前探测:采用超前水平钻孔探测,钻孔长30m,搭接长度5m,断面每循环钻3~5个孔,验证近距离超前物探成果。

B、常规地质法地层岩性特征、结构面性质、产状及发育程度、岩体破碎程度与填充情况,洞壁变形破坏特征、岩溶发育程度等。

C、洞内涌突水的实时监测各涌水点(掌子面炮眼涌突水)的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各涌水点的水量、水压、位置、地层岩性、裂隙与岩溶发育特征等。

D、洞外实时观测岩溶水地表排泄点监测包括泉点、暗河的水量及动态;地表河流监测包括隧道通过地带上下游河水流量及动态,拟选定3~5个控制断面,要求5~10天监测一次。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瓦斯隧道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超前探测→钻孔→装药→爆破→出碴→初支施工→衬砌施工→检验验收4.2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超前探测⑴.综合超前物探主要针对可溶岩分部地段和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层间滑动带、构造及岩溶裂隙发育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地层界线、岩性突变地段、可能存在的岩溶裂隙、管道、大型溶洞和地下水的超前探测。

远距离超前物探:首选方法为地震波反射法,如TSP、TRT6000、TGP等仪器,探测距离为200m;HSP声波反射法探测距离为100m。

岩溶地质隧道重难点技术方案及措施_doc

岩溶地质隧道重难点技术方案及措施_doc

重难点技术方案及措施第一节岩溶地质隧道施工方案及技术对策根据设计,本标段岩溶地质问题,施工中将进一步做好地质预报,进一步从微观查明水文、地质岩溶位置、形态及分布等,预测出可能出现新的更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拟定出详细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对策,并报经业主、设计、监理、批复后实施。

一、总体技术对策岩溶隧道技术对策见图9-1-1。

二、预测预报(一)定性预测方法及步骤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

其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区域地形、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以及铁路地质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分析区域岩溶地貌特征。

第二步:对隧道所处地区的地表岩溶地貌,区域内出露的溶洞、暗河以及隧道施工已揭露的溶洞的形态、规模、位置的调查,以及隧道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的调查,研究分析隧道所在地区的岩溶地貌规律,尤其是层状水平溶洞的发育规律,包括水平溶洞的层数,层的高程,各层溶洞的规模等。

第三步:预测溶洞形态.将隧道高程与区域内水平溶洞高程对比来确定隧道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处的地下水动力带,据此预测隧道可能遇到溶洞的形态,及水平溶洞或竖直溶洞。

第四步:预测溶洞规模,根据本区域出露的同层水平溶洞的规模、隧道已揭露的溶洞规模和隧道各段的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岩溶地貌发育的情况,推测隧道可能遇到的溶洞的规模。

第五步:预测溶洞的位置,根据隧道各段的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表岩溶发育的情况,推测隧道发育溶洞的位置或段落。

第六步:根据区域内暗河的纵剖面的形态以及地表暗河出入口的高程推算暗河在与隧道交叉处的高程,预测隧道是否遇到暗河以及暗河对隧道是否构成危害。

(二)地表钻孔探测地表钻孔探测是溶洞地质隧道勘测和设计阶段常用的一种方法.探测的主要内容是溶洞的位置、溶洞形状,规模、岩溶及地下水发育情况、填充物成份及填充物状况等。

(三)利用导坑超前预报利用辅助导坑或正洞超前导坑为后步施工探明地质情况,以便采取正确的施工措施。

其作法是在导坑开挖爆破后,从导坑开挖面外露的各种地质现象,包括岩性、岩层、岩溶裂隙的产状要素描绘在地质编录图上.通过编录工作,进一步揭示了隧道岩溶地段的地质详细构造。

隧道穿越岩溶地貌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隧道穿越岩溶地貌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云南水力发电YUNNAN WATER POWER 54第36卷第7 期0 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尤其是云、贵等高原山区高速的修建,因为其地质情况,不可避免的穿越岩溶地貌,穿越岩溶地貌施工作业中的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是整个施工作业中的控制重点。

若对岩溶地貌认知准备不足,不仅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会造成工期的延误和费用的增加。

以贵州凯里环城高速公路项目新街隧道岩溶段施工为例,结合多年隧道工程施工经验,对隧道工程穿岩溶地层时施工方法和应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1 工程概况新街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址于贵州省福泉市境内。

左幅隧道桩号为:ZK47+560~ZK50+940,长度为3 380m。

隧道进口位于R=2 300m 的圆曲线上,洞身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R=2 800m 的圆曲线上;右幅隧道桩号:YK47+570~YK50+970,长度为3 400m。

隧道进口位于R=2 800m 的圆曲线上,洞身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R=3 500m 的圆曲线上。

 左幅隧道最大埋深为 156m,右幅隧道最大埋深为154m。

场地岩溶发育形态有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洞3类,现分述如下:1)岩溶洼地。

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岩溶洼地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附近的长兴组(P2c)灰岩地层。

场区隧道线位附近主要岩溶洼地分述如下:隧道穿越岩溶地貌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王加兴,赵静月(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摘 要: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之一,隧道工程在施工作业中,穿越岩溶地貌较为常见,岩溶是一种具有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工程建设中岩溶地貌存在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工程建设中应采取合理的处治措施以减小工程建设的损失。

如何安全、快速的通过岩溶地层,避免发生区域地陷等现象是施工中重点和难点。

依托贵州凯里环城高速公路项目新街隧道穿越岩溶地貌工程,阐述了岩溶地貌的施工基本原则和防治措施,探讨岩溶地貌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浅谈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摘要: 本文旨在讨论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首先,介绍了岩溶地段的特征及其影响岩溶地段施工难度的因素;然后,分析了针对岩溶地段施工提出的技术措施,包括有效的测量方法、准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措施等;最后,探讨了岩溶地段施工的前景。

关键词: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测量方法,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正文:岩溶地段常被用作衔接公路隧道,但因岩溶破坏、地质条件不易预料以及施工技术性能和经费限制等原因,施工风险相对较大。

为此,技术部门在监督管理、施工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通过岩溶地段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有效的测量方法是确保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安全性的关键,这可以通过对现场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来实现。

其中,地质勘探技术必须更加完善,可以更好地预测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

其次,通过研究岩溶地段特殊的地质条件,根据详细的调查分析,确定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性。

在开挖和稳定施工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采用支护技术,以确保施工安全性。

最后,岩溶地段施工前景一定是光明的,因为技术的不断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通过岩溶地段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不断改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同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以确保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了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未来,施工技术将继续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岩溶地段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对公路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施工技术措施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首先,有效的测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来确定现场实际情况,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其次,准确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安全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施工安全性与质量。

岩溶地质段隧道施工技术

岩溶地质段隧道施工技术

岩溶地质段隧道施工溶洞是岩溶水在可溶岩体内溶蚀、侵蚀的遗迹,不同的岩溶水发育成不同形态的溶洞,垂直渗流带发育成竖井状溶洞;季节变更带发育成水平溶洞、斜井状溶洞及竖井状溶洞;水平流动带发育成大型水平溶洞、廊道状溶洞和暗河;深部缓流带发育成溶孔及溶隙。

同时溶洞还受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气候条件、岩溶水动力条件等因素阻碍。

1.隧道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原那么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本着“稳妥靠得住、保证工期、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标,坚持“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排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原那么治理岩溶水,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锁、勤量测”的原那么通过岩溶地域。

2.岩溶地质预报岩溶段第一采纳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预测,再结合地表钻孔探测、超前导坑预报、洞内超前钻孔预探、隧道岩溶预探等方式,进一步查明溶洞的散布范围、类型、规模、发育程度、填充物、相对隧道位置及地下水等情形,为正确制定通过岩溶地段的施工方案提供资料。

施工中应坚持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动态治理工作中,依照地质预报资料制定施工方式,在施工中依照开挖后的实际情形不断调整施工方式和各类参数,并与地质预报资料相对照,不断提高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3.岩溶水处置客观条件限制不能采纳排水方案,或因溶洞规模为大型、特大型充填溶洞并有丰硕地下水时,采纳注浆堵水;隧道碰到较大岩溶积水和暗河时,排水不致引发地表下沉和阻碍本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时,采纳排水方式;复杂情形下采纳截、堵、排综合治水方法。

注浆堵水,加固围岩洞内断裂、岩溶富水带采纳渗透注浆,岩溶软塑状充填淤泥采有效高压劈裂注浆,地表采纳深孔填充注浆。

劈裂注浆分三时期进行;第一时期为渗透注浆,注浆压力维持正常工作压力,用双液浆填充围岩间隙,堵塞渗水通道;第二时期为劈裂注浆,压力维持在正常工作压力到终止压力间,进行围岩永久性堵水加固;第三时期为用超细水泥浆填补间隙,增强堵水成效。

各类参数选择见表1。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隧道岩溶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

因此,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在开展隧道岩溶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岩溶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断层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评估。

三、隧道岩溶支护设计根据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隧道岩溶工程支护设计方案。

包括采用的支护形式、支护结构、材料选用等内容,保证隧道在施工和后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工艺与方法1.预处理工作:清理地表植被、拆除旧建筑物,清除岩屑等杂物,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2.切割爆破:根据岩层性质和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爆破方法进行切割。

3.岩体处理:对岩溶洞室进行整体清理、处理,防止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4.支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构支护、喷锚混凝土支护等方式进行支护工程。

5.整体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隧道岩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隧道岩溶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安全监管。

2.应急预案:制定隧道岩溶施工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六、质量监督与验收标准1.质量监督:设置专门监理单位进行隧道岩溶施工质量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2.验收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隧道岩溶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七、总结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支护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因素,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可控。

以上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的摘要内容,详细的实施方案将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隧道进洞方案__五级围岩

隧道进洞方案__五级围岩

中交一公局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工程指挥部2010-12-24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地质情况.................................................. 1 1.2地层岩性.................................................. 1 1.3 水文地质条件............................................. 1 第二章施工方案、方法 (2)2.1 开挖准备................................................. 2 2.1.1 技术准备............................................. 2 2.1.2 机械设备准备......................................... 2 2.1.3 原材料备制........................................... 2 2.2 隧道V级围岩段施工方案................................... 3 2.2.1 留核心土环型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3)2.2.2留核心土施工工序说明.................................. 4 2.2.2.1超前支护............................................ 4 2.2.2.2开挖................................................ 4 2.2.2.3初期支护............................................ 4 2.2.2.4洞口段V级围岩开挖辅助措施.......................... 5 2.3爆破设计.................................................. 7 2.3.1 爆破参数确定......................................... 7 2.3.2 爆破施工............................................. 7 2.4 出渣..................................................... 8 2.4.1装渣与卸渣.. (8)2.4.2运输.................................................. 9 第三章安全保证措施要点....................................... 103.1 安全生产目标............................................ 10 3.2保证措施................................................ 10 3.2.1 安全生产措施........................................ 10 3.2.2钻爆施工安全措施. (10)3.2.3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1 第四章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12 第五章人员机械安排及计划..................................... 14 第1 页第一章工程概况拟建的小坳坡隧道出口位于凯里市凯雷大道小坳坡山平面呈曲线形展布出口端与将建红州厂大桥相连。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中渡隧道岩溶预报、处治、监测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中渡隧道进口进程DK451+603,出口里程DK452+327,全长724m。

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半径为5500m的右偏曲线上。

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5‰。

中渡隧道位于中渡镇西侧,隶属峰丛地貌,地形起伏大,高程170~285m,相对高差5~115m,山体陡峻,自然坡度10°~40°。

基岩裸露,坡面植被多为灌木。

主要地质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其岩性为:浅灰、灰、灰白、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质坚硬。

垂直节理发育,节理大多微张,延伸远,连通性好,内充填黄褐色黏土,方解石脉发育,岩体表面溶蚀现象发育,多发育小溶孔,山坡缓坡外多发育溶蚀峰林。

地表岩体完整性较好,进出口段岩体较破碎。

水文地质特征:隧道区地表水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富存于第四系孔隙之中,水量微弱,向洛江排泄;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岩溶管道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微弱,沿基岩裂隙及岩溶管道向下排泄,最终向洛江排泄。

2 隧道不良地质——岩溶2.1岩溶:隧道段内下伏基岩为灰岩,厚~巨厚层状,基岩表面发育小溶洞、溶沟及小溶槽。

DK451+914~DK451+934段内右侧30~60m范围内发育一岩溶洼地,该洼地长轴约30m,短轴约15m,与基岩裂隙连通,为大气降水补给岩溶水的主要通道;DK452+012右侧240~270m范围内发育一岩溶洼地,该洼地长轴约70m,短轴约30m,与基岩裂隙连通,为大气降水补给岩溶水的主要通道2.2隧道进出口端发现多个岩溶形态,分述如下:DK451+610右侧40cm左右斜坡脚处发现一地下溶洞,该溶洞出水量大,供中渡镇约3000人使用,日出水量为1025m3/d,最小水量为840 m3/d;DK451+600右侧60m处有一溶洞,约3×1.5m见方,深约1.5m,水位稳定,水质较清,见鱼游动,雨季时水质浑浊。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
隧道岩溶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岩溶地质条件、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岩溶地质特点、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法选择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提供参考。

岩溶地质特点
1. 岩溶地质概述
岩溶地质是指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地下河道等地质形态。

岩溶地质具有脆性、不均质等特点,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2. 岩溶环境特点
岩溶地质环境通常具有高地下水位、发育溶洞、溶洞漏水等特点,对隧道施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施工方案设计
1. 岩溶勘探
在隧道岩溶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岩溶勘探,确定岩溶地质分布、水文地质情况等,为后续的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确定
根据岩溶地质特点和勘探结果,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隧道断面设计、支护方案、预防措施等。

施工方法选择
1. 隧道掘进方法
在岩溶地质条件下,常用的隧道掘进方法有顶管法、盾构法等,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2. 支护措施
针对岩溶地质的不均质特点,应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保障施工安全。

结语
隧道岩溶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方法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施工进度,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朧支持。

隧道岩溶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地段专项施工方案隧道岩溶地段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施工对策及措施 (4)3.1组织机构 (4)3.2、施工组织措施 (4)3.2.1岩溶水处理 (4)3.2.2岩溶洞穴处理 (5)3.2.3洞穴充填物的处理 (6)4.溶洞及暗河地段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10)5.岩溶监测保证措施 (12)6.安全保证措施 (12)隧道岩溶地段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1.2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1.3工地现场踏勘所获取的资料。

1.4我公司各项资源、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管理文件。

1.5我公司对本标段的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

2.工程概况隧道左线全长3998m,右线全长3982m。

该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h。

隧道设计净宽10.25m,净高5.0m;我单位承建该隧道进口端,其中左幅施工1883m,施工里程ZK111+587~ZK113+470;右幅施工1887m,施工里程K111+613~K113+500,该隧道主要以Ⅲ、Ⅳ级围岩为主,其中Ⅲ级围岩占67%,Ⅳ级围岩占26%,Ⅴ级围岩占7%。

隧道穿越地貌为以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地形为主,遍布于宽缓展布的碳酸盐岩分布区,由于长期受地下、地表水流的冲刷、溶蚀,山高谷深地表灰岩多呈浑圆状,棱角少见。

各种岩溶形态齐全,景观奇伟壮丽,垂直岩溶形态有暗河天窗、竖井、溶沟、溶槽、漏斗、落水洞等。

水平岩溶形态有溶洞、暗河、伏流、坡立谷、盆状或碟状洼地、岩溶湖、岩溶潭及天生桥等,水平方向规模大,直立方向规模小。

巨厚层灰岩发育的大型沟谷陡坎处可见直径2米以上的大型溶洞,溶洞近于水平。

隧道区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

3.施工对策及措施3.1组织机构为加强对岩溶的监测,项目部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工程部长副组长,各技术人员、现场领工员为成员的岩溶监测小组。

施工中坚持轮班制,进行24h全过程监控指导,确保各种措施的落实。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隧道建设日益增多,而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为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制定一套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隧道岩溶特点分析1.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岩石破碎易溶蚀,施工风险较大。

2.地下水渗漏较为严重,会导致隧道周边地层不稳定,增加施工难度。

3.岩溶地质构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断裂带、溶洞等隐患。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组建专门的岩溶隧道施工团队,并进行相关培训。

2.进行地质勘察,制定详细的地质调查报告。

3.制定岩溶隧道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四、施工方案1.岩溶隧道支护方案–采用预应力锚杆和喷锚网片结合的支护方法,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对发现的溶洞进行封堵处理,避免工程危险。

2.地下水处理方案–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情况。

–采用隧道内外加固的方式,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3.施工安全措施–每日开展巡视与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顺利进行。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五、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2.定期组织检测验收,对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3.设立质量奖惩制度,推动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六、施工后期工作1.隧道建成后进行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地质环境受到破坏。

2.完善档案资料,做好后期检测和监控工作。

结语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存在较大风险,但凭借科学的施工方案和严谨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推动隧道建设的健康发展。

岩溶隧道专项方案

岩溶隧道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隧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岩溶隧道施工经验,编制而成。

1.2 编制目的为提高岩溶隧道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包括隧道开挖、支护、衬砌等各个阶段。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工程隧道位于岩溶地区,隧道全长XX米,最大埋深XX米。

隧道围岩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存在岩溶发育情况。

2.2 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较深,地下水丰富,且岩溶发育,易发生涌水、突泥等灾害。

三、施工工艺3.1 施工准备(1)岩溶调查:对隧道施工范围内的岩溶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和类型。

(2)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岩溶调查结果,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措施,为施工提供依据。

(3)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岩溶发育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3.2 隧道开挖(1)采用台阶法开挖,严格控制开挖断面尺寸,确保隧道净空。

(2)根据岩溶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

3.3 支护(1)采用喷锚支护,加强隧道围岩稳定性。

(2)根据岩溶发育情况,适当增加锚杆长度和锚固力。

3.4 衬砌(1)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2)衬砌厚度根据围岩等级和岩溶发育情况确定。

四、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4.1 钻孔注浆(1)钻孔作业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2)注浆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注浆效果、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时间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2 隧道开挖(1)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净空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应符合规范要求。

4.3 衬砌(1)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衬砌结构应符合规范要求。

五、安全措施5.1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及措施严格执行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确保施工安全。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岩溶地质隧道安全施工方案

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确保 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员 工环保意识培训
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问题。
建立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与施工队伍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工程要求和安全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顺畅。
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施工队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
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 的混凝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施工材料准备
防水材料:选用适合的防水材料, 并确保质量可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控监测:设置监 控监测系统,实时 监测隧道内的各项 指标。
应急预案:制定应 急预案,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响应。
培训与演练:定期 开展安全培训和演 练,提高员工的安 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感谢您的观看
爆破设计:根据 围岩级别和施工 条件,进行爆破 设计,控制爆破 效果,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
开挖后支护: 及时进行隧道 开挖后的支护 工作,防止围 岩变形和坍塌。
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
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隧道跨度、施工方法等因素,并进行稳定性验算。 施工时应根据支护结构的形式和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临时支撑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并确保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钢拱架和钢支撑的加工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施工安全检查与监督
定期进行施工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 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单位和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安全检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隧道岩溶处理方案

隧道岩溶处理方案

隧道岩溶处理方案简介隧道岩溶是指在岩溶地区开挖隧道时,遇到的岩溶地质问题。

岩溶地质是指在含有溶蚀性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的地区,通过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溶洞、孔隙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表沉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岩溶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会遇到地层塌陷、溶水涌出、洞室塌陷等岩溶灾害问题。

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岩溶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隧道岩溶处理方案。

岩溶勘探与预测在隧道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岩溶勘探与预测,以了解地下岩溶地质的分布特征和岩溶地质条件,为后续的岩溶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岩溶勘探主要包括地表地质调查、地下勘探、水文地质勘查等,通过对地下岩溶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可以预测可能遇到的岩溶问题。

隧道支护方案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层塌陷和洞室塌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对于岩溶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钢支撑、喷射混凝土支护、岩体加固等。

根据岩层的情况和隧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溶洞处理方案在岩溶地区的隧道中,可能会遇到溶洞的问题。

溶洞的存在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溶洞处理方案包括填塞法、支护加固法、封堵法等。

根据溶洞的特征和隧道的要求,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溶水涌出处理方案岩溶地区普遍存在地下水溶蚀,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溶水涌出的问题。

溶水涌出会导致洞室变形、支护材料流失等问题,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针对溶水涌出问题,可以采取排水处理、注浆封堵等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和使用。

地表塌陷处理方案岩溶地质条件下,地表塌陷是常见的岩溶灾害之一。

地表塌陷会导致地表沉陷,对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造成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地表塌陷处理方案包括填充加固、地表加固、排水处理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减少地表塌陷的发生,保证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高速公路项目HC05标段(K43+700~K52+634.5)隧道穿越岩溶地质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某某高速公路项目第四项目部二〇一六年八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适用范围 (2)4 工程概况 (2)4.1 工程概述 (2)4.2 气象及地质条件 (3)4.2.1 水文气象 (3)4.2.2 地质条件 (4)4.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11)4.3.1 施工要求 (11)4.3.2 技术保证条件 (11)4.4 交通运输 (13)4.5 施工平面布置 (13)5 施工组织安排 (14)5.1 施工准备工作 (14)5.1.1 技术准备 (14)5.1.2 现场准备 (14)5.1.3 供水供电 (14)5.1.4 临时工程 (15)5.2 施工进度计划 (15)I5.3 人员配置计划 (15)5.4 材料与设备计划 (16)6 施工方案 (17)6.1 施工技术方案 (17)6.2 技术参数 (18)6.3 施工工艺流程 (18)6.4 施工方法 (19)6.4.1 加强围岩量测 (19)6.4.2 岩溶的调查、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溶洞类型 (19)6.4.3 溶洞治理 (21)6.4.4 地下水处理原则 (32)6.4.4 岩溶处理后洞身施工 (35)6.5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35)6.6 质量标准及检测 (36)7 安全保证措施 (40)7.1 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40)7.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0)7.2.1 组织保障 (40)7.2.2 制度保障 (40)7.2.3 安全保证措施 (41)7.3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42)II7.3.1 应急组织体系及领导小组 (43)7.3.3 各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44)7.3.4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和抢险保障系统 (45)8 质量保证措施 (46)8.1 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质量保证体系 (46)9 环水保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7)9.1 环境保证措施 (47)9.1.1 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47)9.1.2 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48)9.1.3 临时工程环境保护 (48)9.1.4 生活区环境保护 (48)9.1.5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48)9.1.6 工程完工后环境恢复 (49)9.2 水土保护措施 (49)9.2.1 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49)9.2.2 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49)9.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9)10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隧道穿越岩溶地质施工技术方案1 编制依据本项专项施工方案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某某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1)《某某高速公路项目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2)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3)《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4)《某某市公路水运工程强制性要求》2012;(5)《某某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6)局及公司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经验和拟投入本项目的生产资源;(7)本标段对项目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及现场实地勘察资料;(8)HC05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 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监控,保证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2)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完成安全管理目标;(3)合理安排相关资料配置,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保证按时完成工期目标;(4)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周边文物保护工作;(5)根据某某市高速公路标准化指南,合理布置场地,保证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1要求;(6)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临时排水系统。

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某某1#隧道穿越岩溶地质情况的施工。

4 工程概况4.1 工程概述我部承建的某某高速公路项目HC05标段起讫桩号K43+700~K52+640.97段长8.941公里,全线共有3座隧道,即某某隧道、某某1#隧道、某某2#隧道,穿越岩溶地质的为某某1#隧道。

某某1#隧道左洞起讫桩号ZK47+225~ZK49+746,全长2521m;右洞起讫桩号K47+223~K49+745,全长2522m,测设线间距18.58~25m,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隧道类型属一般小净距+分离式隧道。

(1)主要设计技术标准表4.1-1 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序号隧道名称里程桩号长度(m)平曲线及半径(m)1 某某1#隧道左洞ZK47+225〜ZK49+746 2521 R3500 /直线/R=18002 某某1#隧道右洞K47+223〜K49+745 2522 R3600 /直线/R=1800(2)抗水压衬砌技术标准详见下页图4.1-1抗水压衬砌衬砌断面图。

2图4.1-1 抗水压衬砌衬砌断面图4.2 气象及地质条件4.2.1 水文气象(1)气象特征如下:属于热带温暖湿润区,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

廊道区多年平均气温17.8℃,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4.6℃。

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mm,其中最大降雨量2007年7月17日260.5毫米,降雨量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为81%。

平均风速1.3m/s。

据气象资料,冬季有雾、霜,一般雾日为18~31天,霜日5~7日,主要出现在1~2月份。

与工程有关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暴雨或大暴雨,月降雨量达50.9-195.3mm。

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

(2)水文特征如下:隧址区属长江水系,长江为该区内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也是铜锣山南侧的侵蚀基准3P 面,温塘河为长江二级支流,横切铜锣山,为铜锣山北侧侵蚀基准面;受构造控制,碎屑岩区内横向冲沟发育,平面上多属树枝状,发育密度为200-1000m/条,山脊北西的地表水汇入温塘河,南东的地表水汇入御临河;温塘河在某某镇境内汇入御临河,御临河向南西径流汇入长江;岩溶槽谷区域内,由于东西两侧碎屑岩形成的山脊阻断了槽谷内的地下水向东西两侧的通道,所以岩溶槽谷内的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沿岩层走向由南西—北东向径流,跟据现场调查及分析可知,该区域地下水、地表水的分水岭位于关兴场镇一带,分水岭以北的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向北侧侵蚀基准面温塘河方向径流,以南的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向南侧侵蚀基准面长江方向径流。

隧址区东西两侧分布的碎屑岩和中部分布的可溶岩内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补径排特征,属于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其中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含水岩组处于背斜翼部,构成自流斜地,形成浅层自流水独有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岩组出露于背斜轴部及翼部,其两侧的隔水岩层、南侧地下水地表水分水岭以及温塘河峡谷形成的北侧侵蚀基准面在该区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边界为:北侧边界为温塘河深切铜锣山形成的深切峡谷,东、西两侧的边界为须家河组底部页岩形成的相对隔水边界,南侧边界为关兴场一带形成的地下水、地表水分水岭,其轴部发育的低矮山岭,又将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形成的水文单元分为两侧东、西槽谷相对独的水文地质小单元;该单元内雨量充足,分布较丰富的地下水,由于盆地和山地过渡特有的隔挡式构造条件,多在深沟和河谷地带出露多处大泉和暗河。

4.2.2 地质条件4.2.2.1 地形、地貌某某1#隧道区属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范围内中线高程379m~508m,最大高差约129m。

山体自然坡度20°~40°,植被较发育。

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隧址区洞身及长寿端洞口段有简易机耕道通过,交通条件一般。

4.2.2.2 地层岩性隧址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更新统坡积成因(Qpd1)粉质黏土,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段基岩出露,出露地层岩性为三叠系(T)的须家河组、雷口坡组、嘉陵江组等泥岩、砂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现将隧址区分布的地层由新至老描述如下:4第四系(Q)主要为粉质黏土及碎石土组成,道路地段分布有素填土。

其中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沟谷和斜坡中下部位置,在洞身段的碳酸盐岩分布地段分布有红黏土,碎石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段。

三叠系(T))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为区内含煤岩系,黑灰色页岩、砂质页岩与灰色砂岩沉积,按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特征,可分六段:一、三、五段以灰黑色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为主,夹薄煤层及煤线。

二、四、六段为浅灰、黄灰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间夹泥质粉砂岩。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分布于进口及洞身段。

)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灰、黄灰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部为灰色、黄灰色泥灰岩夹盐溶角砾岩、页岩,白云岩风化表面具刀砍纹。

底部见薄层浅绿色黏土岩。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为浅灰色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及岩溶角砾岩膏盐构成多个沉积旋回,按岩性分四段。

一、三段为浅海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建造,二、四段为浅海台地泻湖相碳酸盐岩建造。

灰岩、白云岩互层夹膏盐角砾岩(深部为膏盐层)。

4.2.2.3 地质构造隧道穿越的构造为铜锣峡背斜,区域上铜锣峡背斜轴大致呈NNE~SSW向延伸,延伸长达200km,在SW端的铁山坪一带向南西倾伏,倾伏角达30°。

本隧道隧址区该背斜轴向N30°E,为一轴部较缓,南东较陡,北西较缓的不对称箱式背斜,背斜轴面倾向北西。

隧址区背斜枢纽呈现出北东高南西低,由北东向南西呈波浪式逐渐倾覆的特点。

由于上述特点,在隧址区呈现出北东低(低点为温塘河峡谷),南西高(高点为关兴场一带)的特点。

北西翼岩层产状:275~306°∠15~48°;核部产状平缓,一般为近水平~7°;南东翼地层产状:100~120°∠55~83°。

区内未发现次级褶皱及断层发育。

根据基岩露头调查,隧址区合川端洞口岩层产状为294°-308°∠37°-40°,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长寿端洞口段岩层产状127°∠69°,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