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 苏教版必修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 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 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而作为诗人的潘洗尘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 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 歌唱,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xuān(喧)响 (2)寒xuān(暄)
xuāFra Baidu bibliotek(宣)泄
liāo(撩)起 星火liáo(燎)原 (4)liáo(缭)绕 liáo(潦)草
三、积累词语
(一)明确词义 1.絮絮叨叨:__形__容__词__,__形__容__说__话__啰__唆__;__动__词__,__来__回__地__说__。_
2.五颜六色:__指__各__种__颜__色__。__ 3.风风火火:_形__容__急__急__忙__忙__、__冒__冒__失__失__的__样__子__;__形__容__很____ _活__跃__、__有__劲__头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狂妄自信:____极__端__自__高__自__大__。__文__中__指__什__么__都__不__怕__,__极___ ____端__自__信__。______
(2)壳贝 地壳 壳. .( (kqéià)o)
2.语境认读法 (4)他永远都不会被遗.(yí)忘,他的音乐和遗.(wèi)赠会伴随我一 生,他是永远的流行音乐之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家 和人道主义者。
二、辨识字形
xī(嘻)哈 (1)xī(嬉)戏
xǐ(喜)欢
tiào(眺)望 轻tiāo(佻) (3)tiāo(挑)拣 tiào(跳)舞
[辨析正误] 5.20 世纪 30 年代,一批革命青年风.风.火.火.,他们做着前无古 人的事业,困难虽然是巨大的,但前途是五.颜.六.色.,光辉灿烂 的。 辨析:
答案:“风风火火”使用正确,“五颜六色”使用错误,应改为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指有颜色的具体东西,“五彩缤 纷”可以兼指抽象的东西。
(二)近义辨析 1.旺盛 vs 茂盛
课本 原句
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旺盛:着重指生命力强。使用范围较广,可以形容动植
巧辨 巧析
物长得有生气,也可以形容人的精力足、欲望强、情绪 高、士气足等。 茂盛:着重指长得多而茁壮。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形
容植物。
即境 活用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结伴远行。深邃 的大海、荒漠的戈壁、__茂__盛___的森林对他们都有着莫大 的吸引力。
品尝。
——海德
6.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雪莱
7.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8.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大仲马
9.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
2.狂妄 vs 狂躁
课本
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_狂__妄__自信的探险家啊
原句
巧辨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巧析
狂躁:非常焦躁,不沉着。
自负有时表现为_狂__妄__,自认为无所不能,过高地估计自 即境
己,看不起身边的人。因此,自负的人常会陷入_狂__躁__ 活用
之境,最终走向失败。
◎作者档案
潘洗尘,1964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乡东风 村。1982~1986 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0 年开始陆续有 简介 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 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教材。创办了《诗 歌 EMS》周刊、《读诗》季刊等诗歌媒体。现为天 问文化传播机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董事 长,并担任国内多家诗歌刊物的主编
◎语林撷英 有关青春的名言
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2.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穆勒
3.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
就显得太多了。
——莎士比亚
4.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5.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
《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想起 1970 作品
年的冬天》等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 评价 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 注目
◎人物颂歌 清水洗尘
诗歌,是清洗我们心灵之尘的圣洁之水。为寻找人生真善美的 家园而写诗,为抵达完美的心灵境界而读诗,为营建共同的精 神绿洲而编诗。洗尘给我最清晰的东西就是他的感恩之心,这 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美德,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想起 1970 年的冬天》与《六月,我们看海去》《饮九月初九的酒》是构成 潘洗尘的三驾金色马车,奔驰于中国诗歌的原野上,他乘着他 的马车,感受远行的艰辛、痛苦和快乐!
他是在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在审视中保持一定距离的关注, 这实际上却是一种大关怀,一种充满无限慈爱的注视,还带有 一种淡淡的忧伤。
1976 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 乱中走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 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 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噼.噼啪.啪(pī)(pā) 多瑙.河(nǎo)
叮咛.(níng) 赤裸.(luǒ)
迂.回(yū) 空旷.(kuàng)
(二)多音字 1.组词认读法 (1)叨絮 叨.絮扰叨 (.叨 tāo()dāo)
(3)轴坐 压标轴.轴 (.( zhòzhuó)u)
校园诗派 校园诗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大学校园内兴起的一场诗潮。当时 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才华的学生诗人。 80 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勃勃而有生机、虎虎而有生 气的校园诗派,涌现出以长春徐敬亚、武汉高伐林、上海赵丽 宏、北京叶延滨、浙江孙武军、云南于坚、安徽蒋维杨、四川 周伦佑、湖南骆晓戈、河南易殿选,以及山东韩东、江苏曹剑、 哈尔滨潘洗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校园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