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浙江专用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文本3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苏教版必修

浙江专用高中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文本3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苏教版必修

2014年,当有媒体登出英国哈里王子心仪艾玛,她有望成为英国王 妃时,艾玛霸气地回复:“要成为公主,并不一定得嫁给王子。我没有 漂亮的牙齿,我也不是骨感的女孩。但我想要当一个不管身材如何,都 能够爱自己、仍然觉得自己很棒、不随意改变自己的人。我更想当一个 战士,一个斗士。如果我要当公主,那也绝对是战斗公主。” 【选材感言】 人要有自我,要自信,要乐观,要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 是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上,都要宠辱不惊,活 出最精彩的自己。
二、课外素材 寻找自我,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哈利·波特》中赫敏·格兰杰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 获得《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赫敏一角的那一年,艾玛·沃特森只 有 9 岁 。 从 9 岁 到 20 岁 , 艾 玛 ·沃 特 森 是 赫 敏 ·格 兰 杰 , 20 岁 以 后 , 艾 玛·沃特森选择成为她自己。 在《哈利·波特》系列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纽约 首映时,赫敏剪下一头长发。以帅气的男孩头形象甩掉了人们对她固 有的“赫敏形象”的记忆。告别“赫敏”的艾玛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 学霸,就读于美国顶尖大学布朗大学,后来还去了英国牛津大学。
错点提醒:褒贬两用成语。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颜色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我是个狂热的芭蕾舞迷。尽管因为业务上的急事耽搁到8点40分才得以
脱身,我还是风风火火地跳进出租车赶到剧场。( √ )
将一个嘻嘻哈哈、无理取闹的无赖形象
答案
4.“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 (1)移用。 (2)“苦恋”本来指恋爱的执着,在这里描绘了青年人执着地追求知识的 情景,表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人对知识的热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文本3 六月,我们看海去 (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文本3 六月,我们看海去 (1)

【目标二】 品味比喻、通感等修辞艺术,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提示:比喻。像机器一般,不知疲倦,呈现出了青春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理想的
执着追求。
2.“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和“六月是我 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两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
Hale Waihona Puke 么效果?提示:①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我们”被风撩起的飘扬的长发的视觉形 象转化为悠扬的《蓝色的多瑙河》的听觉形象,形象地将“我们”年轻潇洒的
风采展现了出来。②运用回环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青年人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
的热烈渴望,对目标理想的诚挚追求。
3.本诗是如何体现其音乐性的? 提示:一是通过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二是通过诗行
六月,我们看海去
浪淘沙(其一)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赏析]这首诗所描绘的是地球沧海桑田 的变化,这里主要描写由于海浪的侵蚀, 海岸变成了桑田的现象。白浪一望无边, 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 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诗中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 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 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
1.诗中塑造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
提示:塑造了一群男女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富有 探索精神。 2.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题目的深刻含义? 提示:这首诗的题目是本诗的线索和灵魂。“六月”不单纯
是一个时间概念,还象征着火热的青春和充满激情的生命。
“看海去”象征着青年人对理想的渴望、对未来的探索和对充 满挑战的生活的无限憧憬。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题一《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共29张PPT)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题一《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共29张PPT)

潮。当时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才
华的学生诗人。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勃
勃而有生机、虎虎而有生气的校园诗派,涌现出以长春
徐敬亚、武汉高伐林、上海赵丽宏、北京叶延滨、浙江
孙武军、云南于坚、安徽蒋维杨、四川周伦佑、湖南骆
晓戈、河南易殿选,以及山东韩东、江苏曹剑、哈尔滨
潘洗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校园诗人。
一试身手
$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
上“√”或“×”)
1.今年是《雷雨》上演八十周年,八十岁的《雷雨》
生命力依旧旺盛,吸引着今天的人们走进剧场观看,
吸引着今天的戏剧人去演绎。 ( )
答案:1.√。句中以拟人的手法强调《雷雨》生命力
强,故“旺盛”一词使用正确。
$
2.面对生活,从容、镇静,无论结果如何,乐观对待, 即使,前途苍茫,道路曲折,依然坚信,路,就在脚 下。 ( )
要点探究
$
1.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题目的深刻含义? 【明确】“六月,我们看海去”这一诗题,同时也是 诗的线索和灵魂。“六月”在这里已不再单纯是一个 时间概念,而是象征着火热的青春和充满激情的生命。 “看海去”则象征着青年人对理想的渴望、对未来的 探索和对充满挑战的生活的无限憧憬。
$
2.哪些语句能借助“听觉的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 请找出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1)“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 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 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 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
$
4.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音乐感? 【明确】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 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 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 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 句中有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 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 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 了很久”。

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1 吟诵青春 3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后训练 苏教必修1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1 向青春举杯 1 吟诵青春 3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后训练 苏教必修1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1 向青春举杯1 吟诵青春 3 六月,我们看海去课后训练苏教必修1苏教六月,我们看海去一、根底稳固1.以下句子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B.我们/常常/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C.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D.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解析:C项,三个“我们〞重复,语意应是焦急的,不应停顿。

答案:C2.以下表述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潘洗尘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其诗作有着独特的风格。

B.《六月,我们看海去》不仅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还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本诗语言的巧妙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等句子就表现了这一点。

D.由于本诗多用省略标点的长句,所以在节奏上略显拖沓,是美中缺乏之处。

解析:本文运用复沓的长句,造成一种强烈的动态视觉和听觉美感,有着音乐一般的节奏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诗的突出优点。

答案:D3.以下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B.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C.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D.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解析:A项中的“风霜〞、B项中的“坐标轴〞、D项中的“机器〞都是比喻。

C项中的“抚摸〞是拟人。

答案: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饮九月初九的酒潘洗尘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挥也挥不去载也载不动我看见儿时的土炕和半个世纪的谣曲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摇也摇不动的摇篮摇我睡去摇我醒来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母亲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千里之外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群不归的留鸟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我看见遍野的金黄和半个世纪的老茧都凝在父亲的手上三十年了总是在长子的生日饮一杯朴素的期待九月初九的酒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饮九月初九的酒饮一缕绵绵的乡愁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圆也中秋缺也中秋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析:一是结合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1.3【教学课件】《六月,我们看海去》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1.3【教学课件】《六月,我们看海去》

——诗人、评论家:谢冕
②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想起1970年的冬天》与《六月,我们看海去》、《饮九月 初九的酒》构成潘洗尘的三驾金色马车,奔驰于中国诗歌的原野上,他乘着他的马 车,感受远行的艰辛、痛苦和快乐。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人物评价
③洗尘是与众不同的人,是重情重义的人,是为风格接风的人,是为尘世洗尘 的人。从某种精神层面上说,洗尘或许是这个时代拿来向历史交差或顶帐的角 色。
课文导入
六月,是一个包容我们尝试和狂嚣的季节,是
一个充满了憧憬与骚动的季节,是一个充满得了 梦想和冲劲的季节。六月,我们可以上天入地, 眺望远方;六月,我们可以勇敢出发——我们, 看海去。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作家作品
潘洗尘,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
乡东风村。1982-1986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2)采用很多口语,很多叠词,如:噼噼啪啪、絮絮叨叨、嘻嘻哈哈、高高兴兴、匆匆忙忙、 风风火火。
(3)韵脚鲜明,一韵到底。韵脚(ang):远方/遗忘/幻想/匆匆忙忙/忧伤/飘飘荡荡/喧响
/空旷/向往/风霜/坐标轴上/远方。(ang韵母发声为后鼻音部,声音洪亮,所以读起来铿 锵有力)。
(4)反复回环的词语句式多。以众多复沓的短语,缀联成绵长的句型,在回环往复的急骤节奏
中文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陆续有 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 后的新生代校园诗人,作品虽不多,但因独有的 诗风格外的引人注目。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人物评价
①潘洗尘在八十年代很活跃,他的诗歌实践在同代人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校园诗 人中还是个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组织者。潘洗尘为诗不求数量,但诗的质地坚实饱 满,在艺术上和那个时代的诗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落实应用案 苏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2017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落实应用案 苏教版必修1

第3课六月,我们看海去(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语言运用(20分)1.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用“/”表示),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B.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C.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D.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解析:选B。

最后一处不需停顿。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B.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C.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D.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解析:选A。

“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用的是比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从错综复杂、五颜六色....的社会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什么是新闻,从而抓住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B.孙茜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为了方便服务农民,她自己花钱买了一辆车,而且一直都是自己开。

C.金鱼的尾巴又大又软,游起来的时候就像后面拖着两幅大大的布绸,在水中漂漂荡...荡.,晃得鱼缸里都透出红色来。

D.同一天,杭州日报热线连续接到两位爷爷奶奶辈的读者来电,他们絮絮叨叨....,说一些孙子孙女的事情,其实表达的是想念小孩的心情。

解析:选A。

A.应改为“五光十色”。

这两个词语虽然都有颜色多的意思,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五颜六色”强调的是复杂的色彩或繁多的花样。

而“五光十色”不仅强调了繁多的式样、鲜艳的色彩,并且常常要与发光的事物相联系。

B.风风火火: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C.漂漂荡荡:随波漂动。

D.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六月,我们看海去》(苏教)PPT课件

《六月,我们看海去》(苏教)PPT课件
畅言教育
向青春举杯•吟咏青春
六月,我们看海去
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畅言教育
课文导入
六月 [著] 费笔 读遍未落笔的诗句 尝遍未出炉的美食 喝遍未开酿的红酒 上遍未见面的女优 花遍未印出的纸币 寻遍未构思的美梦 开遍未发生的玩笑 受遍未指责的惩罚 然后,在未完成中醒来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畅言教育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人物评价
✓ ③洗尘是与众不同的人,是重情重义的人,是为风格接风的人,是为尘世洗尘 的人。从某种精神层面上说,洗尘或许是这个时代拿来向历史交差或顶帐的角 色。 ——诗人李松涛
✓ ④因为洗尘用他的独立话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独有气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敏锐 与自由精神世界的自觉维护,所以他才唤醒了一代人的心灵,使我们跟随着他 义无反顾地奔赴理想。 ——诗人李轻松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深入感悟
✓ 1、请同学们把诗歌句子变形成文,把重复和修饰性的词语先行删除,加必要标点, 适当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
畅言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必修一
深入感悟
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的 小雨,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大海离我们该有多么遥 远。可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童稚属于单纯属于幻想,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 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 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食堂,我们和知识苦恋。有时对着脏衣服也嘻嘻哈哈,发 泄淡淡的忧伤。常常我们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风撩起我们的 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 空。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章 向青春举杯 复习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章 向青春举杯 复习课件

四、背诵 1、整首词 2、重点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 年万户侯。
五、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
隋唐之际,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 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 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 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 或“诗余”,还有“倚声”“填词”等。
冷酷无情:过分地苛求。 落寞:寂寞;冷落。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鬼迷心窍:比喻受到迷惑。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 弃。 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 样子。瞠:瞪眼睛。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深深地。
举棋不定:拿起棋子不能决定怎么下。比喻做事犹豫不 决。棋,主意,主张。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势不两立:敌对双方矛盾尖锐,其势不能并存。也比喻 矛盾不可调和。势,形势。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 在下去。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残存的喘息。
百无聊赖:喻指思想感情没有依托,非常无聊。聊,依 靠。 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既,已经。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
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 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 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 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 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文本3 六月,我们看海去 (6)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文本3 六月,我们看海去 (6)


东奔 西 . bēn 闯 投奔 . bèn

2.写汉字
词 语 易错字 喧 暄 渲 煊 一 xiè 千里 zhěn 着 枕 幼 zhì 热 chén shěn 姓 忱 沈 脊 zhuī 椎 稚 泻 词 语 易错字 迂 吁 泄 xuān 宾夺主 寒 xuān xuàn 染 xuān 赫一时 yū 腐 长 xū 短叹 发 xiè
大学生诗派:20世纪80年代在大学校园内兴起的一 场诗潮。当时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都涌现出了一 大批颇有才华的学生,形成了具有勃勃生机、虎虎 生气的校园诗派。代表诗人有徐敬亚、叶延滨、潘 洗尘等。
新辞赋体:句子较长,组织严密整齐,并重视诗行大体
上的对应,在表现手法上,采用铺陈渲染、反复咏叹
的方法,来达到雄浑、热烈、澎湃的艺术效果。人 们称这种诗体为“新辞赋体”。
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捡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
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诗歌表现了年轻人强烈的自信,试作分析。
提示 读这首诗,我们能强烈地在诗行间感觉到年 轻人的自信。“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 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 就像相信天空啊/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 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 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
提示塑造了一群男女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充满自
信,富有探索精神。
3.诗人是如何把青年人的活力、自信和探索精神表 现出来的? 提示通过鲜明的节奏,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表达了 青春激情的背后,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目标二
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本诗是如何体现其音乐性的?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3课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3课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 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 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 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 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解析:B 应去掉引号里面的句号。
语文 必修1 SJ
专题一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
基础知识·固双基
先预习再达标
1.读准字音
噼.啪.(pī)(pā) 多瑙.河(nǎo) 幼稚.(zhì)
迂.回(yū) 捡.拾(jiǎn)
叨絮.扰叨.tdāāoo 哈哈..达气hhǎā 贝 躯壳 壳. .kqéiào
款知识识..zshhíì 拾捡.级拾.sshhèí
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 有时对着脏衣服我们也嘻嘻哈哈发泄淡淡的忧伤 我们常常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 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 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
二、文段精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 像小时候外婆絮絮叨叨的叮咛我们早已遗忘 大海呀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 可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儿童属于单纯属于幻想 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 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ppt(19份) 苏教版1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ppt(19份) 苏教版1

3.不屈不挠:形容意志坚强,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
不低头。
【易错提醒】 “不屈不挠”使用时容易忽略其感情色彩,它是一个褒义 词。另外,要注意其与“百折不挠”的区分点:“不屈不挠” 比喻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 斗志顽强;“百折不挠”强调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偏重 指“不动摇”,多形容意志坚强。如:
【识记点拨】 根据词义巧记“涌”“捅”“俑”
涌:本义是指“水或云气冒出”,所以是“氵”旁;
捅:本义是“戳、扎”,动作与“手”有关,所以是“扌”旁; 俑:本义是古代殉葬的偶像,所以是“亻”旁。
感动中国的诗魂——食指
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山
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小学时开始热爱 诗歌,因在“文化大革命”中救出被围打的 教师而遭受迫害。后来插队,当工人,参军。 在研究所工作。
相 信 未 来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 灰烬(

)

睫毛(
﹒ ) 瞳孔( ﹒
曙光(
)
﹒ ) 嘲讽( ﹒
轻蔑(
)
﹒ ) 惆怅( ﹒﹒
fěnɡ
脊骨(
)
)(
)
答案:jì n shǔ
miè jǐ/jié tónɡ
chóu chànɡ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铺 铺平( 床铺( 笔杆( ) ) ) 露 露水( 露富( 给以( ) ) ) 鲜 予 寄予( ) )
2.对信念的固执和坚守,可以让人看到那撕破黑幕的光芒,感
﹒﹒
受到那破除坚冰的力量。
(
)
3.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是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 仆屡起,不屈不挠。
﹒﹒﹒﹒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六月,我们看海去》新课讲知课件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六月,我们看海去》新课讲知课件3

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
本和大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
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
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
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精选教育课件
4
《六月,我们看海去》首发于1983年的《
中国青年报》。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给久锢
精选教育课件
15
1.这首诗表现了“我们”这群年轻人的哪些特点?
【与你交流】(1)青春的活力。诗歌一开始,“看 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 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伴着鲜明的节奏,我 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 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 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 脸上。接着诗人写道,“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 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 匆匆忙忙/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 识苦恋”。诗人向我们展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
的心灵尤其是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带来了一片广
阔的天地,《六月,我们看海去》反映了这一时期
青年学子们的时代风貌。在此后的20年中,这首诗
先后被《读者文摘》(现为《读者》)、《中学生
早读课本》(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各种图书报刊转
载达百余次之多,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歌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开一代诗风之作。
精选教育课件
9
5.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试作简 要分析。
[自我核对]除了自信,在诗歌节奏的背后,我们还能 看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比如“看海去看海去没 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 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 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这些诗句。

苏教必修一课件:第一专题《六月我们看海去》(共37张PPT)

苏教必修一课件:第一专题《六月我们看海去》(共37张PPT)

快的诗行里看到诗人以及那个时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呈现] 1976 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 从内乱中走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 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 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 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 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的感受到国 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 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作为诗人的潘洗尘更是敏 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 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充分地表达 了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hé hè huó huò h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字形辨认
xuān(喧)宾夺主
权势xuān(煊)赫 心照不xuān(宣) xuàn(渲)染
寒xuān(暄)
liáo(撩)拨 官liáo(僚)
liáo(嘹)亮 liáo(潦)草 liáo(缭)绕 liáo(燎)原
liào(镣)铐
zuò(坐)标 zuò(座)右铭
发xiè(泄) 一xiè(泻)千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词语辨析 (1)旺盛·茂盛 旺盛:生命力强;情绪高涨;茂盛。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形容经济等兴旺。
填一填: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精力____旺__盛______,总喜欢结伴远行。 深邃的大海、荒漠的戈壁、___茂__盛_______的森林对他们都 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食指的《相信未来》,我们懂得 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今 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现代诗《六月,我们看海去》, 去探求这首诗的作者又向我们传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尝。
——海德
6.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雪莱
7.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8.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大仲马
9.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
[辨析正误] 5.20 世纪 30 年代,一批革命青年风.风.火.火.,他们做着前无古 人的事业,困难虽然是巨大的,但前途是五.颜.六.色.,光辉灿烂 的。 辨析:
答案:“风风火火”使用正确,“五颜六色”使用错误,应改为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指有颜色的具体东西,“五彩缤 纷”可以兼指抽象的东西。
(2)壳贝 地壳 壳. .( (kqéià)o)
2.语境认读法 (4)他永远都不会被遗.(yí)忘,他的音乐和遗.(wèi)赠会伴随我一 生,他是永远的流行音乐之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家 和人道主义者。
二、辨识字形
xī(嘻)哈 (1)xī(嬉)戏
xǐ(喜)欢
tiào(眺)望 轻tiāo(佻) (3)tiāo(挑)拣 tiào(跳)舞
《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想起 1970 作品
年的冬天》等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 评价 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 注目
◎人物颂歌 清水洗尘
诗歌,是清洗我们心灵之尘的圣洁之水。为寻找人生真善美的 家园而写诗,为抵达完美的心灵境界而读诗,为营建共同的精 神绿洲而编诗。洗尘给我最清晰的东西就是他的感恩之心,这 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美德,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想起 1970 年的冬天》与《六月,我们看海去》《饮九月初九的酒》是构成 潘洗尘的三驾金色马车,奔驰于中国诗歌的原野上,他乘着他 的马车,感受远行的艰辛、痛苦和快乐!
校园诗派 校园诗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大学校园内兴起的一场诗潮。当时 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才华的学生诗人。 80 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勃勃而有生机、虎虎而有生 气的校园诗派,涌现出以长春徐敬亚、武汉高伐林、上海赵丽 宏、北京叶延滨、浙江孙武军、云南于坚、安徽蒋维杨、四川 周伦佑、湖南骆晓戈、河南易殿选,以及山东韩东、江苏曹剑、 哈尔滨潘洗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校园诗人。
第一单元 向青春举杯
第3课 六月,我们看海去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噼.噼啪.啪(pī)(pā) 多瑙.河(nǎo)
叮咛.(níng) 赤裸.(luǒ)
迂.回(yū) 空旷.(kuàng)
(二)多音字 1.组词认读法 (1)叨絮 叨.絮扰叨 (.叨 tāo()dāo)
(3)轴坐 压标轴.轴 (.( zhòzhuó)u)
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 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 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而作为诗人的潘洗尘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 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 歌唱,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二)近义辨析 1.旺盛 vs 茂盛
课本 原句
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旺盛:着重指生命力强。使用范围较广,可也可以形容人的精力足、欲望强、情绪 高、士气足等。 茂盛:着重指长得多而茁壮。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形
容植物。
即境 活用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结伴远行。深邃 的大海、荒漠的戈壁、__茂__盛___的森林对他们都有着莫大 的吸引力。
◎语林撷英 有关青春的名言
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2.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穆勒
3.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
就显得太多了。
——莎士比亚
4.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5.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
xuān(喧)响 (2)寒xuān(暄)
xuān(宣)泄
liāo(撩)起 星火liáo(燎)原 (4)liáo(缭)绕 liáo(潦)草
三、积累词语
(一)明确词义 1.絮絮叨叨:__形__容__词__,__形__容__说__话__啰__唆__;__动__词__,__来__回__地__说__。_
2.五颜六色:__指__各__种__颜__色__。__ 3.风风火火:_形__容__急__急__忙__忙__、__冒__冒__失__失__的__样__子__;__形__容__很____ _活__跃__、__有__劲__头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狂妄自信:____极__端__自__高__自__大__。__文__中__指__什__么__都__不__怕__,__极___ ____端__自__信__。______
2.狂妄 vs 狂躁
课本
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_狂__妄__自信的探险家啊
原句
巧辨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巧析
狂躁:非常焦躁,不沉着。
自负有时表现为_狂__妄__,自认为无所不能,过高地估计自 即境
己,看不起身边的人。因此,自负的人常会陷入_狂__躁__ 活用
之境,最终走向失败。
◎作者档案
潘洗尘,1964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乡东风 村。1982~1986 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0 年开始陆续有 简介 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 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教材。创办了《诗 歌 EMS》周刊、《读诗》季刊等诗歌媒体。现为天 问文化传播机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董事 长,并担任国内多家诗歌刊物的主编
他是在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在审视中保持一定距离的关注, 这实际上却是一种大关怀,一种充满无限慈爱的注视,还带有 一种淡淡的忧伤。
1976 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 乱中走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 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 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