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的发现
植物六大激素知识大解析
植物六大激素知识大解析你对植物激素了解多少?本文为您介绍植物激素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发现起源和农业应用。
1、什么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1μmol/L以下)有机物。
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它们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也被称为外源植物激素。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植物激素大多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萘乙酸(NAA)、2,4-D、赤霉素、矮壮素(CCC)、乙烯利、芸薹素内脂、多效唑等。
2、植物激素分类: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
近来发现的植物激素还有油菜素甾醇(第六大激素)、多胺、水杨酸类和茉莉酸等。
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一)生长素1、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植物激素。
1872年波兰的西斯勒克发现水平根弯曲生长是受重力影响,感应部位在根尖,因而推测根尖向根基传导刺激性物质。
1880年英国达尔文父子进行了胚芽鞘向光性试验,证实单侧光影响胚芽鞘产生刺激并传递。
1928年荷兰人温特证明胚芽鞘确有物质传递,并首先在鞘尖上分离了与生长有关的物质。
1934年荷兰人克格尔分离纯粹的激素,经鉴定为吲哚乙酸,简称IAA。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1)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但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和幼嫩的部位。
如:茎尖、根尖、受精子房等。
(2)运输: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现象。
但从外部施用的生长素类药剂的运输方向则随施用部位和浓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长素可随蒸腾流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人教版.1 植物激素的发现学案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设计人 朱士军 审核人 顾玉良 9月6日学习目标1. 对科学实验设计进行严谨分析,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领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2.说出胚芽鞘的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部位、作用部位。
3.解释生长素和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4.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方式和分布;植物激素的概念。
5.通过学习、分析经典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解释、评价。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新课学习产生生长素部位: 感光部位:胚芽鞘 生长素作用部位:弯曲生长部位:生长素的成分是:(简写: ); 向光性的原因:外因: 内因:生长素分布: 结果:生长状况: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产生: 部位:主要在 和 合成原料:极性运输:只能从 到 ;方向 非极性运输:运输 横向运输:受单侧光照射,方向:能从 向 运输 横向运输发生部位运输方式: (证明的事例?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 部位。
三、植物激素区别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思考、回顾与总结:1.茎与根的运输方向有何差别?2.区别生长素与生长激素 典型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 ) A .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 .顶端优势C .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 .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
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
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
“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B。
【自我诊断】●基础题1、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向右侧弯曲C、直立生长D、向前弯曲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史
植物激素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激素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类植物激素,有关知识最初来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金丝雀虉草向光性研究.达尔文把一盆金丝雀虉草的幼苗放在房内,发现幼苗总是朝着太阳光照射的一边弯曲。
如果用锡箔或其他不透光的纸包住幼苗的顶芽,或者把顶芽切去2.5~4毫米,那么幼苗就不再向光照的方向弯曲,达尔文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向光性”。
根据上述事实,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达尔文把他当时得到的结论写在他的论文“植物运动的本领”(1880年)中:“当金丝雀虉草幼苗暴露于单侧光时,某些影响由上部传到下部,因而引起后者发生弯曲。
只是幼苗的顶端能接受光的刺激,当把幼苗尖端遮光时,则不发生弯曲”。
那么,胚芽的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们开始了禾谷类胚芽鞘的研究。
菲廷(1907年)在水汽饱和的小室内横向切割燕麦胚芽鞘尖的一侧或两侧,不妨碍影响向下传导,在单向光线照射下,胚芽鞘仍然发生弯曲。
詹森(1910年)发现胚芽鞘尖端的影响,能穿过明胶薄片向下传导,发生向光性弯曲;但不能穿过不透水的云母片。
拜耳(1914年)把切除胚芽鞘尖端放回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没有单侧光的影响,也促进这一侧的伸长生长,发生弯曲。
梭登(1923年)发现切去顶尖导致燕麦胚芽鞘生长停止,当重新放回切去的顶尖,伸长生长又恢复,从而证明植物的生长受激素所调节。
斯达克(1917-1921年)将含有燕麦胚芽鞘尖端榨出的液汁的琼胶片,放在胚芽鞘残桩的一侧,也促进这一侧的生长,引起弯曲。
由此,证实胚芽鞘尖的液汁物质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
荷兰科学家温特(1928年)在实验中,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以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如果把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植物激素的发现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纵向伸 长慢;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 伸长得快,于是幼苗就朝向生长慢的向 光侧弯曲。
经历了三代人 的努力,终于发现 了植物激素。到今 天已发展出了植物 生长调节剂,为人 类社会尤其是农业 生产做出了很大的 贡献。
谢谢观赏
结论:幼苗的尖端能引起幼苗生长并弯向光源
可 以 推 测
幼苗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 单侧光的照射下,对幼苗的下部产生某种影响。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明胶
明胶
云母片
云母片
弯向光 源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不生长 不弯曲
不生长 不弯曲
设置了明胶和云母片
结论:尖 端产生的化学 物质可穿过明 胶传递给尖端 下部。
温特的实验
对照组
直立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燕麦
对照组 弯向对侧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温特实验证实了苗尖中确实 存在一种化学物质,可促进生长 ,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
1931年,荷兰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 了含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 酸(IAA),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 生长素。
从而就有了植物激素的定义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 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有显 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的发现
首先,在日 常生活中, 人们发现植 物具有向光 性。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
直立生长
2
弯向光 源生长
3
不生长 不弯曲
4
直立生 长
5
弯向光 源生长
6
弯向光于受单侧光刺激 2与3对照说明:幼苗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4 、5与6对照说明: 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而不在下部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五篇
植物生长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 生长方向的激素。植物生长素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个难点,下面 就是我整理的《植物生长素的发觉》教案,希望大家喜爱。
《植物生长素的发觉》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发觉过程。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分析经典试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对科学家试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试验设计 的严谨性。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 利用生长素发觉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化,学生关注生活现 象,体验科学发觉之美,形成主动探究、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 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第5页 共31页
大步。关于植物向光性的探讨还在接着,科学往往在这样的争议 中发展。
老师激励学生就前面的试验及推理,结合教材 P48 中科学家 对向光性缘由争议的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励有爱好的学生 在课后接着探究。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老师结合前面的试验及教材,引导学生概述: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单方向)、横向运 输和非极性运输;举例说明形态学上端和下端,板图、动画说明植 物向光性的缘由。 分布部位(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 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三)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P48 对植物激素概念的描述,说出其他植物激 素的名称。 老师说明继发觉生长素后,科学家又接连发觉了与生长素的 作用特点相像,对植物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把它们统称 为植物激素。 老师总结植物激素的概念。 全体学生朗读。
新发现的植物激素 简介
新发现的植物激素简介新发现的植物激素-简介《新发现的植物激素》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激素研究室周燮教授主编,主要读者为生物学、农学、园艺学和林业的教研人员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关注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联系工厂生产生活实际;材料新颖,国内外文献收集到2022年10月,反映了前沿,共约460000字和8页的彩色图片。
上世纪末,美国科学院院士hanskende和janzeevaart将早期发现的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统称为五大类“经典”植物激素(“classical”planthormones)。
1998年,在国际植物生长物质学会(ipgsa)第16届大会上,油菜素甾醇类、茉莉酸类和水杨酸类被加入植物激素名单。
随后,多胺类和一部分肽类也被接纳为植物激素。
最近独脚金内酯和一氧化氮亦被提名为植物激素。
这些继“经典”植物激素之后发现的被统称为非“经典”植物激素(non-classicalplanthormones)。
可是,迄今国内学术界尚未对后面七类激素进行过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该书不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还概述了两类候选的植物激素??成花素(florigen)和壳梭孢素类(fusicoccins,fcs)。
一、油菜素甾醇此类激素具有四个环的5-α-胆甾烷的基本结构,是植物体内一类与昆虫的蜕皮激素以及哺乳动物中的甾体类激素结构相似的植物生长调节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
油菜素甾醇类激素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但与其它激素不同的是,它在很低浓度(1×10-10mol/l)就可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活性。
油菜素甾醇类激素参与植物的光形态建成,而且在植物的抗逆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一个富含亮氨酸重复片断(leucine-richrepeat,lrr)的丝氨酸/苏氨酸型受体激酶??bri1已被鉴定为油菜素内酯的受体。
二、茉莉酸盐茉莉酸及其挥发性衍生物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和氨基酸衍生物统称为茉莉酸类物质。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第1、2、3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 1、 2、 3 节 植 物 生 长 素 的 发 现 和 作 用
其 他 植 物 激 素
基础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基础自主梳理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 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_微__量__有__机__物_。 2.生长素 (1)发现过程 ①19世纪末,达尔文提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尖端 产生的刺激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__快__。 ②1910年,詹森证明胚芽鞘_顶__尖_产生的刺激可 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 用的化学物质。 (2)应用 ①用乙烯利催熟凤梨。 ②用一定浓度的_赤__霉__素___溶液处理芦苇,就可以 使其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③用__赤__霉__素__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 生大量的α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啤 酒的成本。
光生长 ①直立生长②向
光(小孔) 生长 ①向右侧生长② 直立生长③向光 生长④向光生长
2017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类别 移植类 旋转类
横置类 梯度类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 ④中IAA的含量a=b+c,
b>c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 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
离心生长 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 =b c=d,都促进生长②: a<b c<d,a、c、d促进生
长,b抑制生长 得出相应的最适宜的生长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合成的内生性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移动性 ,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微量高效性 ,统称为植物激素;一、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在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拜耳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郭葛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生长素注意:1、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有无光都产生,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2、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 产生:主要在幼芽、嫩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成熟叶片、根尖等处产生量极少;2 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3 运输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3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即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极性运输,又进行横向运输;而尖端以下只进行极性运输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两重性: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3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2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且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注意:确认某生长现象是否体现“两重性”当器官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出生长不均匀时,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更多”所致,则可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两重性”如顶端优势及根向地生长现象等,否则,若生长慢是由于生长素分布相对“较少”所致,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的一个方面如茎的向光性及背地生长现象等;D>C, B>A, 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都积累在近地四、生长素的应用:面,D点和B点和生长素都高于C点和A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所以,D点浓度高抑制生长,长的慢,而C点浓度低促进生长,长的快;根向下弯曲两重性;而茎不敏感,所以B点促进生长的快,而A点促进生长的慢;所以向上弯曲;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棉花摘心、果树修剪、花木整形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1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对不易生根植物在插枝下端涂抹生根粉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扦插繁殖时,保留枝上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2促进果实发育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诱导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草莓3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4其他,如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五、其他植物激素:1、赤霉素GA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2、脱落酸 ABA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3、细胞分裂素CK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六、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应用实例①农业生产的运用实例使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莴苣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在采收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喷施芹菜、苋菜、菠菜等可促进营养生长,增加产量;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黄瓜、南瓜可促进雌花分化;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青鲜素可用于处理洋葱、大蒜、马铃薯块茎,延长休眠、抑制发芽,延长储存期,但青鲜素是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水果远未达到成熟期,营养物质没有得到足够积累,盲目地用乙烯利催熟,必然改变水果的营养价值及风味;1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均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D.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4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可能在bd之间B.若e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5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1 B 2A 3D 4A C 5 A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能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会抑制茎的生长D.能促进根生长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最适浓度答案B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衰老细胞迟钝;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最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溶液也会促进茎的生长;在大于最适浓度的一定范围内,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仅是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因此A、C、D项错误;2.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答案C解析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体现的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的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两重性;3.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A.3 mg·mL-1-1-1 B.6 mg·mLD.4.5 mg·mL -1-1 C.9 mg·mL答案D解析据实验结果可先排除C项,因为C项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其生根;A项和B项浓度相差很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都是“最适浓度”,所以最适浓度在3~6 mg·mL之间; 4.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生长1 cm所用时间较长,说明生长较慢;P点所在的曲线说明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慢,也就是对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P点时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作用对象应该为根,具体部位最可能为d点;5.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曲线表示的植物种类以及应当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A.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B.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C.单子叶植物;A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D点浓度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因而A曲线表示双子叶植物,选用生长素浓度最好是C点浓度,因为此时既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又能极大地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二、非选择题6.已有实验证明NAA对某种植物生根的影响情况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NAA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以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按照下表设置了浓度梯度:21已有实验相当于该同学进行实验之前的________;该同学的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应该________;除该同学设置的三个浓度之外,还应设置的浓度有________;2该实验中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实验中选用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3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具有不同的特性,即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生根,在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___;答案1预实验不能浓度设置过小再设置几个较大的浓度10mol/L、106-8-mol/L2浸泡法沾蘸法只能用浸泡法或沾蘸法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3形态学下端解析根据已有实验的结果可知该同学设置的浓度过小,还应设置几个大于10-10mol/L的浓度,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即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用NAA溶液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但实验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各组中的无关变量相同;7.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_______mol/L;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__侧生长快,茎3将________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mol/L;答案1b或d f 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去除顶芽10 2g或k c 向右向光弯曲3e a 向重力弯曲g或k c ⑤ 向上背重力弯曲410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10-6~10 10-2-10~10 -8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和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差答案D解析坐标曲线图反映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横轴为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纵轴为生长素对器官生长的作用,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生长的影响;曲线没有反映出生长素对幼嫩细胞与成熟细胞的作用,因此从题图中不能得到D项所述的结论;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由此可初步推测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相同C.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不再生长D.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4 -8-4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生长素浓度为10mol/L时,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相同;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而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10mol/L;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该植物的根生长速度降低,但不是不再生长;生长素浓度高于10mol/L时,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比根广;3.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a、b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中甲所示;若把柳树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其根和芽的生长情况是-8-8-4-6-7A.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长,越靠近a端根越长B.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短,越靠近a端根越短C.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长,越靠近b端根越长D.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短,越靠近b端根越短答案C植物a端为形态学上端,b端为形态学下端,故a端长芽,b端长根;a端切口处生长素只向下运输,没有来源,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芽生长;b端生长素在由上端向下端运输途中被消耗利用,故近切口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生长;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共6组;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插条,均分为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插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A.促进桂花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是10-11mol/L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由生根数可知,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该题中2,4-D溶液浓度范围设定太窄,故不能确定最适浓度;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相同;5.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严格控制无关变量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D.先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C.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答案C解析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农度,要先选择大小及发育状况一致的插条并做预实验,确定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范围,然后配制一系列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保证单一变量;根据不同浓度条件下根的长度及数量,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本实验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上已经形成了相互对照,不需要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D.O~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当生长素浓度大于D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部位,结果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大于顶芽,当该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超过D时就会抑制侧芽生长,而顶芽部位生长素的浓度较低,生长迅速,从而使植物表现顶端优势;7.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答案B解析顶端优势不解除,需要顶端提供生长素,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比较高才行,去掉顶芽没有生长素继续提供,顶端优势解除;如果再在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就可以继续提供生长素给侧芽,保持顶端优势;二、非选择题8.请据图回答问题;1分析图1,用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2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上H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图1的装置①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若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答案1③、④ 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该浓度的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大于m,小于2m解析1要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单侧光的关系,自变量应为单侧光的有无,所以应选用装置③、④进行实验;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由于植物一直接受来自窗口处的光照,故茎向窗口处弯曲生长;2曲线上C 点表示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H点表示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3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且促进生长的效果大于远地侧,故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大于m,小于2m;9.为了证明吲哚乙酸对小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取干燥小麦种子若干,放在垫有两张滤纸的培养皿中,暗箱培养,待小麦胚芽鞘长到30 mm时,取出备用;②取出培养好的小麦胚芽鞘60株,切去胚芽鞘尖端3 mm,再切取下面5 mm;③将5 mm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④将6个锥形瓶分别标号A、B、C、D、E、F,在A中加入蒸馏水50 mL,B~F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溶液;⑤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洗后,用滤纸将切段表面的水分吸干,平均分装到上述6个锥形瓶中,注意使胚芽鞘切段完全浸没在溶液中,然后将锥形瓶置于旋转器上,在暗室中培养;⑥24 h后,用镊子取出胚芽鞘切段,测量并记录长度;1将用做实验材料的5 mm胚芽鞘切段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 h,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5 mm胚芽鞘切段浸没在吲哚乙酸溶液中培养,需要在暗室中的旋转器上进行,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生的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以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为纵坐标,以吲哚乙酸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出曲线并加以分析;处理长度-对照长度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数=原来长度-10mol/L、10mol/L、10mol/L、10mol/L、10mol/L的等量的吲哚乙酸-9-8-7-62避免光照或重力的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曲线如下图所示;图示分析:吲哚乙酸的浓度在10-10~10mol/L范围内时,对切段伸长的促进效果随浓-8度升高而增强;如果在达到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的浓度继续升高,则对切段伸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表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对理解适合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使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实行的实验的介绍。
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
【学法指导】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等等。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学生发表见解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发现问题,纠正、补充出现的差错和漏洞,协助学生准确表述。
2.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思考。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一)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生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生长。
——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生长。
(2)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使某些部分生长。
(3)郭葛结论:分离出此物质,经鉴定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生长,故取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顶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
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
3、生长素的作用: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浓度的高低是以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
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生长的效果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b、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mol/L)。
4、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植物激素研究的一般方法
植物激素研究的一般方法
1. 激素的提取和分离,研究人员通常会从植物组织中提取激素,并通过化学方法或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和实验。
2. 生物测定法,生物测定法是研究植物激素活性的重要方法,
包括生物学活性测定、生长调节测定等,常用的方法包括生长曲线
实验、生物测定实验等。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植物激素进行研究,包括克隆激素合成基因、激素受体基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等,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
4. 生化分析方法,利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植物激素进行研究,包
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用于检测和定
量植物激素的含量。
5. 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植物激素的生物
学功能,包括激素的促进生长、诱导愈伤组织等,通过组织培养的
方式研究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总的来说,植物激素研究的一般方法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多种实验技术的应用,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深入地研究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
横向运输:影响因素有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
形态学上端: 正常生长状况 下向上的一端
形态学下端: 正常生长状况 下向下的一端
① 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
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 转过来,也就是只能单方向 的运输。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受重力的影响。运输方式 为主动运输
②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 进行非极性运输。
小窗 光源
A
B
C
D
若固定暗箱,把花盆放在旋转器上均速旋
转,则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A )
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 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 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
B
A:不生长不弯曲
B:直立生长
C
D
C:向右弯曲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
解题技巧
结论: 1、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 2、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 形态学的下端。
讨论: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 方案如何改进?
小试牛刀
: 20世纪80年代,有的学者用向日葵、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问题探讨
1. 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 有什么特点?
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 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 分还是成熟部分?
3.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 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 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 什么适应意义?
植物体的运动 (植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 向性运动:指植物受到单向刺激而 产生的定向运动。
3、特点:
(1)内生性:是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细胞内部形成的代谢产物 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移动的方向和速度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他植物激素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则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
(2)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的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环境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本节中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
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生长素发现的过程。
②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②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③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④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本章内容在于学生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因此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知识基础上,高二的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笔记)
植物的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实验过程:【思考】:实验①(与黑暗情况下对照)说明什么?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①与②对照说明什么?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实验③与④对照说明什么?植物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达尔文的推论是: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感光作用,而且可能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并从顶端向下传送,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致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不均匀,使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下部某些部位的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3个试验结论小结】: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③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三看法)①一看有无生长素:如果没有生长素,则不能生长;②二看能否向下运输:如果不能向下运输,则不能生长;③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如果均匀向下运输:则直立生长;如果运输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合成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生长素作用部位:尖端下段(即伸长区),机理为促进细胞伸长5、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②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例题分析】6、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分布规律】(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组织,如幼根>老根7.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有哪些种类
植物激素有哪些种类?一、生长素:代号为IAA。
生长素作为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包括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等。
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虉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
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
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
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
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
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
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
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
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
题
归
纳
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
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引起的定向运动 称为向性运动。 称为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的意义: 向性运动的意义: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例
如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和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 的位置, 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向性运动:植物的向光性、 常见向性运动: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 根的向重力性
问
题
归
纳
主要在幼嫩的芽 幼嫩的芽、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提醒: 提醒: ______可转化成生长素 色氨酸 可转化成生长素 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不影响生长素的 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①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影响生长素的 合成。琼脂块无感光 无感光作用 合成。琼脂块无感光作用 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②单侧光刺激时,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 单侧光刺激时 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 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 又进行极性运输 种子和果实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问 题 归 纳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 重复 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验证 提出假设
问 题 归 纳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3.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问
题
归
纳
总结上述三个实验,达尔文提出: 总结上述三个实验,达尔文提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 照射 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 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 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 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 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曲。
植 物
创 设 情 境
生 长 素 的 发 现
创
设
情
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 常看到放在窗台上的 花弯向光源生长,向 日葵总是朝向太阳的 方向生长,你思考过 这是为什么吗?
自 主 学 习
阅读教材P46找问题的答案,了解 什么是向光性。
向光性
问 题 归 纳
概念: 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表现出 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表现出 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特征: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 特征: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
思考题2 思考题2: 反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 箱一侧开一小窗, 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 以从窗口射入。 馈 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 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 上水平旋转,保持每 分钟均速转 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B
如何证明? 如何证明?
(四)温特的实验
问 题 归 纳
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问
题
归
纳
温特实验的分析: 温特实验的分析: 分析 使用的琼脂块是否用尖端处理过 两实验差异: 使用的琼脂块是否用尖端处理过 两实验差异: ——单一变量 现象: 实验组1不生长;实验组2 现象: 实验组1不生长;实验组2弯曲生长 确实 结论: 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 结论: 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 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温特进一步作出了什么推论? 温特进一步作出了什么推论?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 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运输(尖端) 向光一侧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慢 背光一侧 生长素多 细胞生长快
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 向光性原因:在单侧光照射下,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结果使茎朝向光源一侧弯曲。 结果使茎朝向光源一侧弯曲。
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这种刺激究竟是什么?
(二)詹森的实验
问 题 归 纳
结论 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琼脂 片
问 题 归 纳
问题
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向 下运输的过程中, 下运输的过程中 如何引起 向光性? 向光性
(三)拜尔的实验
问 题 归 纳
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 鞘的弯曲生长 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一)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1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问 题 归 纳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小提示: 小提示: 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从胚芽鞘尖端_____一侧向 从胚芽鞘尖端 向光 一侧向 背光 一侧运输 _____一侧运输 从植物体形态学 形态学______向 运输特点: 极性运输 从植物体形态学 上端 向 运输特点: 形态学____运输 形态学下端 运输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横向运输
非极性运输 成熟组织中
问
题
归
纳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问
题归Leabharlann 纳由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由詹森和拜尔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初步证明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 是一种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 化学物质, 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 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 影响下部生长 即:尖端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向光性与谁有关 〈〈向光性与谁有关? 向光性与谁有关
(一)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2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问 题 归 纳
问
题
归
纳
实验二的分析 实验二的分析 两实验差异: 有无胚芽鞘尖端——单一变量 两实验差异: 有无胚芽鞘尖端 单一变量 现象: 实验组不生长;对照组向光弯曲生长 现象: 实验组不生长;对照组向光弯曲生长 不生长 结论: 结论: 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 尖端 有关
问
题
归
纳
感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称为感性运动。 局部运动 称为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的意义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例如: 例如:含羞草的运动
一、生长素的发现
自 主 学 习
知道了植物具有向光性, 知道了植物具有向光性,那么这一现象 又是由于那种物质引起的呢,阅读p 又是由于那种物质引起的呢,阅读 46-47 内容看看前人都做了哪些实验, 内容看看前人都做了哪些实验,得出了 怎样的结论。 怎样的结论。 1、达尔文的结论。 、达尔文的结论。 2、詹森的结论。 、詹森的结论。 3、拜尔的结论。 、拜尔的结论。 4、温特的结论。 、温特的结论。
问 题 归 纳
装 置 1 2
实验处理 (自变量) 黑暗 单侧光
实验结果 (因变量) 直立生长 弯向光源 生长 直立生长
结论 单侧光照射 使植物弯向 光源生长 (外因)
3
均匀光
问
题
归
纳
实验1 实验1的分析 1、2组实验 有无单侧光的照射——单一变量 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单一变量 差异: 差异: 直立生长; 现象: 对照组直立生长 实验组向光生长 现象: 对照组直立生长;实验组向光生长 结论: 结论: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
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问
题
归
纳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4.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 4.四个“部位”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四个 部位、感光部位、生长和弯曲部位。 部位、感光部位、生长和弯曲部位。 • • • •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感光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的部位: 尖端以下的部位
问
题
归
纳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胚芽外的锥形状物 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 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 出土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出土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的枝条为形态学的上。 、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的枝条为形态学的上。 B、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形态学上端
地下部分: 地下部分:
A、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上。 、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上。 B、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的上。 形态学下端
问
题
归
纳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运送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产生部位运送 显著影 到_______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作用部位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 响的微量_______。 响的微量 有机物 。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