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合集下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明白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明白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古诗。

2.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

王维是唐代闻名的诗人,他的家住在华山以东的地点,因此诗中称之为山东。

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

这一点请大伙儿注意。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只有十七岁,当时他一个人离开家乡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

二、解题:1.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第一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1.、学生读题,摸索问题,然后指明回答问题。

○2、教师指导:九月九日指的确实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忆:想念,想念。

山东:华山以东,指诗人的家乡。

兄弟:哥哥和弟弟,在诗中指家乡的亲人。

○3、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问题。

○4、教师强调: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独自一人在长安读书,求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诗人无比想念家乡的亲人,就写下了这首诗。

2、请大伙儿自读这首诗,注意诗中的生字,在查字表中找到生字的读音,并写到课文里来。

3、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古诗。

三、明白得诗句意思,体会情感。

1、齐读诗的第一行。

○1.说明词语:独: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故乡以外的地点。

在诗中指的确实是长安。

为异客:做他乡的客人。

○2、摸索这一行诗的意思。

并指名回答。

○3、教师指导: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齐读诗的第二行。

○1、说明词语意思:每:每逢。

每逢:每次遇到。

佳节:节日。

诗中指重阳节。

倍:加倍,更加。

思:想念,想念。

亲:家乡的亲人。

○2、摸索这一行诗的意思。

并指名回答。

○3、教师指导: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的想念家乡的亲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一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一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标】会认“促、忆、异、逢、佳、倍、插”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异、逢、佳、倍、遥、遍、插”10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会认“忆、异、逢、佳、倍、插”6个生字。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在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无尽的思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味王维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媒体揭示课题,指名读题。

学习生字“忆”。

指名拼读:整体认读音节。

忆:想念,思念的意思。

2、理解题意。

(1)九月九日是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在我国古代,古人有重阳节举家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现在“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2)理解“山东”的含义。

(媒体显示“山东”下加点)“山东”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

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3)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过渡:那么,在这样一个应该团圆的日子里,为什么王维一个人背井离乡,在遥远的他乡呢?3、作者简介:(学生自读)。

媒体出示: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师范读诗歌。

2、自读诗歌,教师巡视。

媒体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诗歌。

(2)注意诗中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

3、自学效果反馈。

(1)(媒体出示古诗)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2)重点指导、纠正以下两行诗歌的朗读。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

本次教学涉及到两篇中国古典诗歌,分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书所见》和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诗文的美,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化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出所学诗歌,理解所学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寓意。

2.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诗歌中的一些词语、句式以及诗歌表达方式。

3.学生能够通过所学诗歌,了解和感受中国古诗文的美,提高学生对语文文化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导入(15分钟)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图片展示、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和文化知识,如唐代文化、诗歌文化等。

第二步:诵读讲解(30分钟)教师先清晰地让学生听一下诗歌的读音和韵律,然后再讲解诗歌的内容、作者以及诗歌中的词语、句式等。

《夜书所见》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有时莫作望,倚枕自长吟。

梦绕襟袂满,似认故园音。

谁怜偏忆得,陇首野灯明。

此诗歌描写着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看着窗外的萧瑟秋景,不觉得肝肠寸断;也讲述了他自己思念故园的心情和执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歌讲述了一个离乡难过的人,在秋天的九月九日思乡、忆兄弟的情景。

通过诗歌中的茱萸、月影等象征意义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故乡、亲人思念之情。

第三步:课堂练习(30分钟)让学生再次朗读、讲解所学诗歌,并对白话文概括、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师可以配合学生的讲解,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加强记忆。

第四步:小组合作(15分钟)分组让学生合作做一个小表演,以《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主题,呈现自己对所学诗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以自由组词,吟诵、朗诵、吟唱、编舞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第【1】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一、说教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作为教学本诗的一个重点;同时由于三年级学生对古诗已不再生疏,对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初步的了解,所以我认为通过本诗的学习,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而诗人所处的年代与学生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的意境是教学本诗的难点。

根据本诗的特点,通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看注释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的内容。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文的意境。

3、能正确朗读古诗,掌握朗读古诗的方法。

4、拓展积累其他几首思乡的诗和句子。

二、教学理念1、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古诗诵读课更应该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感体验。

2、古诗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我们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启发学生喜欢古诗,并且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但是由于古诗创作的年代离学生比校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意思,体会意境方面就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想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范读。

(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

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自由读)四、读懂全诗。

(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独在异乡为客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

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当。

逢:遇到。

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5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5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5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1、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2、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组诗,首先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及背景)2、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忆是什么意思?教师简述山东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是谁在思念?你对王维有什么了解?师补充简介诗人。

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以问题过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诗句。

1、范读,齐读古诗。

2、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先自由读理解诗句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首先指名说说已懂得的诗句意思,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再指名说;最后齐读古诗。

4、师述:读诗不是弄懂诗的意思就行了,还要弄懂、体会出诗中的情感。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5、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6、交流发言。

(重点抓住独、异、倍、遍、少一人等词语进行体会,相机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感情朗读)7、感情朗读。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信任学生,学生是可以读懂诗句意思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与反思第1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理解字词意思及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通过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具准备、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夜书所见》,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

(师生配乐背诵《夜书所见》)《夜书所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是表达思念家乡感情的。

(通过背诵学过的古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师借助《夜书所见》这首学生们熟悉的诗,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学习新课1、介绍诗人的背景和诗的创作背景:王维:唐朝诗人,15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20岁时考上进士。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2、出示诗句,揭题、解题、读诗题,解题。

抓住“忆”字引入诗文学习。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题目?生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大家快速思考讨论一下题目的意思?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来一起看看题目的意思。

师: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公开课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过程方法:通过搜集作者生平资料,了解作者,锻炼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置情境法教具:PPT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导语:亲情是人类最朴实,最动人的的感情。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作家都赞美过这一人间真情。

诗人李白在一个静寂的月夜,因思念家乡而写下了《静夜思》,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1. 课件出示配图:齐读《静夜思》这首诗。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表达情感的诗。

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强调“兄”的读音)2.读课题,强调:读好题目要注意停顿、节奏、重音。

出示课件,思考:“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节日里有什么习俗?读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气,吃了花糕多长寿。

学生读儿歌,看重阳的图片,了解习俗,知道重阳节又叫“敬老节”。

3.理解课题。

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忆”“山东”“山东兄弟”的意思。

师: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现在的山西永济县),所以把家乡的兄弟叫“山东兄弟”。

4.再读题目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题目,语速慢,声音轻。

师:这样就读出诗的味道,思念的感觉也就读出来了。

二、读中理解、感悟,学习古诗1.自主读诗,整体感知明确: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出示课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读好这首诗,就请举手。

2.指名读,交流自己读后这的体会。

板书:思师:哪句诗最直接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在他乡对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3.读第一、二句诗,理解感悟。

(1)出示课件:写作背景师: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他的心情会是的?(生:孤独、寂寞、忧愁、忧伤),再读这两句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二首古诗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1、师:读一读诗题,你能得知什么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重阳节和王维的资料。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3、师:怎样记住“忆”竖心旁表示什么回忆源于内心,回忆往事,免不了融入个人的情感。

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到诗中去发现。

【读诗题,了解创作的来由。

交流资料,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打下基础。

抓住诗眼“忆”,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这首诗时会有着怎样的情感,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理解诗意,以“意”铺陈1、师: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放声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给出评价,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师:小声读,将自己未读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5、组内交流,讲讲自己已经读懂的,以及还没读懂的。

6、结合生字教学,由字及词,解决“不懂”。

重点引导:(1)“异”——“异乡”“异客”推荐识字方法:与形近字“导”区别学生口头组词:异国、异地……师:什么叫“异国”(其他的国家)那“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2)“逢”推荐识字方法:换偏旁(峰、蜂、锋)学生口头组词:逢年过节、相逢……师:联系生活实际,想想“逢年过节”是指什么时候师(范写):应先写里面,再写外面,把走之儿写得长一些才美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01
02
03
04
05
九月九日
山东
异乡
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
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 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重阳节是祭祖、登高、赏 菊的节日。
指华山以东,即作者王维 的家乡。
指他乡,即王维当时客居 的地方。
倍,加倍。思亲,思念亲 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 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更加深切地思念家乡和 亲人的情感。
课堂互动
总结词
激发思考、促进交流
详细描述
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作业布置
总结词
巩固知识、拓展能力
详细描述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背诵诗歌,以及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短文,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写作能 力。
05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THANKS
感谢观看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 主探究,互相交流,培养其合作学习 能力。
教学改进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引入诗人的其他作品,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王维的创作 风格和特点。
可以增加一些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
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可以更加深入地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语言 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文 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
养。
02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背景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 首描写重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歌。该诗以作者的角度 ,表达了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下一课 的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和 背景知识。
思考相关问题
根据下一课的内容,提出 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 进行深入思考。
搜集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网 络等途径搜集与下一课相 关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和 讨论做好准备。
08 教师自我反思
对本节课的总结与反思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进行 简单的赏析。
05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有关重阳节的视频,让 学生感受节日氛围,并引导学生 谈论自己过重阳节的经历和感受 。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诗人王维和《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的创作背景,帮助 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情感和动机 。
讲授新课
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 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导学生读出
诗歌的韵味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背诵并默写古诗。
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 ,理解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借助多媒体或实物展示,帮助学 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古 诗的主题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01
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教案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古诗《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的背景 、作者及诗意。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猜诗,渲染意境1、同学们,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曾留下许多经典的千古绝唱。

老师这里也有几首送给大家,可是要同学们自己猜出来(播放古诗图片),大家要加油哦!2、最后的一首《静夜思》的思是什么意思?-----思念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揭示课题,初读古诗1揭题、解题.生:读题。

师:(抓住“忆”字引入诗文学习。

)根据你的感觉,题目中,哪一个字最深深地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感情?生:回答。

忆——思念、想念师:我们来一起看看题目的意思。

师: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出示图片:菊花、茱萸。

生:是重阳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山东”是山东省吗?兄弟指的是谁?小结:按照我们作文的六要素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哪几要素?(时间:重阳节地点:外地异乡人物:作者王维故事情节:思念家乡兄弟)师:那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了?生: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2 简介诗人和创作背景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我们的诗人王维却在这一天思念亲人朋友,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认识认识诗人王维吧!(出示王维简介),谁愿意读一读?这些都是老师通过看课外书,查资料找到的,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学习。

年少的王维却早早地品尝到身在他乡,孤独一人的滋味,心中怎能不思念亲人呢?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思念之情就更加强烈了,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首诗。

3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学生朗读,合作纠错。

师点拨: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出示).怎样才能读出节奏和韵味呢,要把速度放慢,还要注意停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选7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选7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精选7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篇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体验王维思亲,思乡之情。

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体会诗人王维的思亲,思乡之情。

一、情境导入秋天到了,气温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是呀,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秋的凉意,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一年四季的温度各不相同。

其实,在我们的古诗世界里,也有他的温度,有的古诗,让人读起来像是感觉到春天般温暖,有的古诗让人阅读后像是身处秋夜,让人感觉凉丝丝的。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感受古诗的温度。

揭题:9、古诗两首(大屏幕: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我们书香校园古诗文朗诵的活动里,我们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已经相当熟悉了,可是,藏在这首古诗里的温度,我们却未必都已感受,就让我们先走进诗人王维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内心的冷与暖吧!(大屏幕揭题)二、解题1、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2、在重阳节这天,他在想念谁?板书:忆山东兄弟(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东面的蒲州。

)(注: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古诗下方的注释帮助阅读理解)三、理解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a、王维的这首古诗是在离开家乡两年后重阳节的有感而发。

(大屏幕:十五岁时,他就独自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b、老师说过,文字是有温度的,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说说你感受到它是暖暖的,还是凉凉的?为什么?c、读相应的诗句,体会诗句温度。

大屏幕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你认为这句诗的温度是怎样的?生回答后马上让他读。

引导体会两个“异”异乡是什么意思?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异客是什么意思?王维在异乡为异客,他孤独一人,而在家乡他拥有什么?当他遇到人生各种境遇时他会想些什么?大屏幕提示:他想,在家乡,当他()时,他的亲人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氛围的营造
自身素质的提升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营造了一个积极、 互动的氛围,是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和合作。
教师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表现,包括语 言表达、课堂组织、教学态度等方面,以 便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06
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辅
教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注释
教辅
教学参考书、练习册、习题集
总结词:传授知识
详细描述: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背景 、作者、诗意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这首诗的基本认知。
讨论法
总结词:激发思考
详细描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这首诗的主题、意境、表达手法等,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 表达能力。
互动法
总结词:加深理解
详细描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31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 教学资源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的诗意和基 本创作背景。
了解诗中运用的对比 、借景抒情等表现手 法及其作用。
能够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 诗。
教学PPT制作
标题页
包含标题、作者、教学目标等信 息。
内容页
逐句解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诗意,配以相关的图片或动画。
总结页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作 业和思考题。
相关网络资源
教学视频
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搜索相关的教学 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遍插茱萸少一人。衬托出思乡情。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古诗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孤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重阳节导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2.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想到。
遍:都。
少:缺少。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2)了解本诗中出现的事物。
茱萸,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古代有重阳节佩戴茱萸枝、饮菊花酒、登高的风俗,认为这样可以避灾。
(3)对对这两句诗你是怎样理解?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想象,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唯独少了我一人。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最高潮,诗人想象着亲人们欢聚重阳节时,一定会想起他这个游子,实际是写他一直在思念家乡,一直在想象着家里的情况。
(三)全文释义: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四)认读生字
xiōng dú yì jiā
兄 独 异 佳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本课出现的生字掌握和了解。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二、古诗赏析

2023年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优秀9篇)

2023年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9月9日忆山东兄弟 教案(优秀9篇)

2023年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9月9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9篇2023年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9月9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希望在9月9日忆山东兄弟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小学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月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篇一1.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异乡”、“异客”、“倍”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3.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1.看图片,说节日师: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它们是哪些节日。

(依次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图片,生猜。

)2.聊重阳,谈习俗3.揭诗题,解题意师:那么,重阳节是哪一天呢?(板书: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节日是重阳节。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就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叫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忆山东兄弟)一起读诗题。

师: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忆”在这里是“想念”的意思。

“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一样,它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再读诗题,注意停顿。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读古诗师:这首诗写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所思所想,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要注意“茱萸”读作“zhū yú”。

2.吟古诗师:我们刚才读诗的方法是现代人的读法,那么我们古人运用平长仄短来吟古诗。

(出示平仄)标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诗。

认真听,老师是怎样吟诗的。

师:谁愿意先来吟给大家听一听?师:在这样的吟诗声里,你有怎样的感受?1.前两句(1) 独在异乡为异客师:重阳节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诗人却说(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人说了两个相同的字——“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和鉴赏古诗的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关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严格。

3. 诗歌内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描写家乡的古诗,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情感。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分享自己的理解。

4.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进行背诵。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王之涣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诗歌内容:思念家乡和亲人5.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朗读与背诵6. 教学难点:把握意境,体会情感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六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六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六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篇1【教材分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

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

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感情十分自然。

“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形表达出来,同时传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很自然地为下面思念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极度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此句也已成千古传诵的佳句,表达了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生活感受。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加上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针对学生情况,我追求了这三个字:“新、活、放。

”【教学设计】一初读,二浅思,三深悟,四背诵,五表演。

【课堂实录采撷】一、在解题中不经意地出现的小高潮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前两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好吗?生:(齐答)记得!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和《山行》。

(开课前复习旧知识,既可以温故,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壮大气势,烘托一个热闹的气氛。

)师:《望庐山瀑布》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深秋美景的喜爱之情。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又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老师赞美的语气回顾已学古诗,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美,也自然地进入了新诗的学习、品味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

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

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

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课件展示))知道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九月九日(课件出示))
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头像)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打开课本。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指名读,正音。

3.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课件出示:说起重阳节,它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日,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

以求长寿。

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课件出示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

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消灾。

)像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

见过吗?
【设计意图:重阳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但是通过课件提示这个环节,学生们就很容易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文化。


5.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想想,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想念、思念…)
简述“山东”的意思。

(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山东省不同。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6.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同学们又知道多少,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7.老师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

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8.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9.恩,真不错!现在我们来欣赏朗读。

课件出示
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读文悟情
1.生读诗,师巡视。

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

(师板书课件出示:倍思亲)。

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课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
佳节倍思亲。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字义,自己试着说说它的意思。

(课件出示:独:独自一个人。

异乡:他乡。

异客:外地生活的人。

逢:遇到。

倍:加倍。

整句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

两个“异”字,更突出了诗人的“独”。

想想实际生活中,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他是多么的想念自己的亲人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指名读)【设计意图: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说出自己离开爸爸妈妈一段时间后的思念亲人的情感,使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2.学生交流。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3.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想兄弟们正在登高望远”)
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
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
3.指名读。

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

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指名读)
六、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

老师从其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给大家赏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练读《静夜思》。

七、情感升华,再次吟诵。

1.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2.配乐齐诵诗文。

八、课外作业
请采访一下你的家人或亲友,他们外出学习、务工的时候,过节是否
思念故乡和亲人,请亲身体会一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登高插茱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