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苦难观,深化对“苦难”的认识和理解。
2、理解苦难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1、细读文本,理解文中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2、了解作者的苦难观,深化对“苦难”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苦难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课时数】一课时一、导入什么是苦难?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来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引入周国平的女儿妞妞的故事:周国平43岁时,有了可爱的女儿妞妞。
就在妞妞快满月的时候,她被发现患有恶性眼底肿瘤,虽然父母给她以最细心的照料,最终还是无法挽回。
妞妞在她一岁半的时候就离去了。
三、文本研习细读文本,说说作者对于面对自然悲剧带来的苦难有怎样的思考?重点分析句子:1、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细读:句中“此”指代什么?“不倒下”如何理解?“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如何理解?补充:片段1——甲板上,乐队认真地演奏。
人们在他们身边往来穿梭,各自逃命,但是他们一丝不苟地继续他们的职业……船舱里,汹涌的海水在床下肆虐咆哮。
但是,床上一对年迈的夫妇却静静地相拥而卧。
他们没有去救生艇,也没有找寻求生的途径。
命运对他们已经厚待有加了。
额外的索求是一种负担,不堪重负的生命需要休息了。
躺在床上,与所爱的人同眠,已是最大的享受。
——《泰坦尼克号》片段2——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2、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教案教学设计
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
学习中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
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师:板书课题“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二、解题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逆境”。
三、展示学习目标: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四、阅读《论厄运》1、速读2分钟,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讨论后明确。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论厄运》《直面苦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论厄运》《直面苦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两篇文章位于苏教版“直面人生·苦难中是尊严”的板块,属于自读或选教课文,从属“问题探讨”的要求。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苦难中是尊严就是如何对待人生中的苦难。
教学上要继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人生的认识,提升语文素养。
本文的学习没有难度,可完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目标要求: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正确看待人生的苦难,磨砺自己的心志。
教时:1教时过程:一、导入:古人云,“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人生难免遭遇逆境,如何看待?如何面对?我们可以从下面两篇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中得到启发。
二、自读课文,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①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②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③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④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⑤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三、自读课文,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①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②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③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四、同学合作,探讨问题,准备班级交流1、《论厄运》透现作者怎样的理念?(勇对厄运,坚忍不拔,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2、《直面苦难》表达出作者怎样的辨证思想?(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才挺起的,并非容易形成的,所以不必美化苦难,不必抹杀它的消极作用。
《直面苦难》教案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其人2、仔细阅读文本,感悟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涵哲理的语句一时一、导入ppt杏林子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穿插:我们看这张图片,这么美丽的女子是谁呢?喔,她是12岁时就得类风湿关节炎的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瘫痪了……弓着腰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自己梳头,不能自己化妆,到后来连大笑两声也变得奢侈,因为要带来一阵阵的咳嗽和气喘,三毛看到了杏林子的痛苦,忍不住偷偷向上帝祷告,让上帝快点结束她的痛苦。
可就是这样的她,……)ppt《背着爸爸上学》的剧照(穿插: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这是《背着爸爸上学》的剧照,……)总结:图片中的这两个人物都经历过或经历着人生中的苦难,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着。
过渡:那今天我们要感悟的周国平先生的《直面苦难》又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呢?二、介绍作者过渡:在读前,我们先了解作者。
三、介绍本文特色过渡:为了更好的品读本文,我们有必要了解这篇的特色。
四、请两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把苦难分成了几种,他着重评述的是哪一种苦难?明确: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ppt插入n张图片)自然悲剧(平常苦难)从作者的语句中,自然悲剧包括哪些呢?明确:包括自然灾害、生老病死、重大挫折等。
五、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何不同?请大家从三个方面着手思考。
(ppt显示图表鼓励大家自由讨论)对待的感受原因结局社会悲剧精神优于恶势力正义感支撑历史的公正含笑受难英雄自然悲剧无法自慰感到卑微没有灵魂的敌手没有上帝孤立无助众生总结: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面对生活中平凡的苦难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无奈、失败。
六、面对着自然悲剧,孤立无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明确:我们不能因此倒下,我们要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
——第三节全体同学一起朗读第三小节。
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能够发挥就好。
七、我们应该对苦难有一个怎样的正确认识?(或者,我们面对苦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明确:不美化苦难——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 邓稼先教案教学设计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邓稼先教案教学设计2014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苏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积累生字词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章特点,了解各个层次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苦难态度教学重点:探讨周国平的苦难观。
教学难点:品味理解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的心中有许多英雄。
比如说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高位截瘫却又笑对人生的桑兰;被病魔束缚住躯体,却充满科学睿智的霍金;还有我们之前所学的遭受极刑而无愠色的司马迁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
我相信他们也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那么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把他们称之为英雄呢?(明确:他们都是战胜苦难的人。
)那是不是世上所有的苦难我们都能战胜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直面苦难》,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重点讲析1、题解及作者介绍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著名诗人、哲学家。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代表作品: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
三、设疑讨论1.周国平在文章开头把苦难又称之为“悲剧”,并把它分为几类?(明确: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思考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又有何不同?其他同学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语句来完成这一表格。
直面苦难
读准下列字音:
浑浑噩噩(è)苍穹(qióng)慰藉(jiè)瘟疫(wēn yì)
炫(xuàn)耀荒谬(miù)芸芸(yún)众生拯(zhěng)救
五、达标拓展:
①谈谈你对文章的感悟或对“苦难”的感悟!(以排比或比喻的形式写出来)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
②示例:
逆境中自助者自有一条突围之路,自弃者则世界抛弃了他。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磨难,生活也就失去了魅力。
明确:
1、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上重病乃至绝症,挚爱亲人的死亡等;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
2、社会悲剧:精神优于恶势力正义感支撑历史的公正含笑受难英雄
自然悲剧:无法自慰感到卑微没有灵魂的敌手没有上帝孤立无助众生
《直面苦难》优案设计
枣庄八中东校赵宏园
课题
直面苦难
课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体会语句在传情达意上的作用。
能力点
1、品位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培养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
教育点
培养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直面苦难》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直面苦难》的主要内容及其论证方法。
(2)作者直面苦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面对苦难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直面苦难》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提问:苦难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苦难?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直面苦难。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课后作业2. 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苦难,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3.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如何直面苦难的经历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直面苦难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观点。
2.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遇到苦难的场景,让学生体会直面苦难的过程。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教学目的: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以两文的整合为基础,让学生对材料独立探讨以提高研讨能力,并加深对苦难的认识。
学习中先以学生筛选体现作者观点的格言警句为突破口,以期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学生进行两文相同相异点的比较;透彻理解两文深沉的哲思后,学生拓展开去,联想具象化的直面苦难的故事,从中领悟面对不同悲剧时许许多多的英雄或凡人所展示的人性美;最后以练笔的形式将对苦难的认识形成文字,变成座右铭的格式珍藏在自己的内心,化为一种人格力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习方法指导:独立探讨,整合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
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和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中的尊严。
师:板书课题“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二、解题题目中的“厄运”“苦难”,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时会遇到什么?——“逆境”。
三、比较阅读方法介绍比较阅读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
对比点:以文章的内容、形式作比较则有选材比较、结构比较、立意比较、语言风格比较、表达方式比较、文体比较等。
注意点:1、确定比较的范围,选好比较的角度(阅读目的)。
2、比较,要找出阅读材料中相同点与不同点。
(关键)3、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思维必须要有条理性,应有比较的侧重点。
4、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尤其要注意仔细研读材料。
四、比较阅读《论厄运》和《直面苦难》1、速读文章,划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直面苦难》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将课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苦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直面苦难》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 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将课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 如何培养学生勇敢面对苦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观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苦难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2)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逻辑思维。
4. 案例分析(1)列举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1)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7. 课堂小结(1)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3《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高二语文组宗华【研究方向】1.比较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2.把握重点,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1.梳理两篇课文,体会蕴含的哲理。
2.提高比较鉴赏的阅读能力。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预习:自读两篇课文,画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名言警句。
一.导入: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像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感受贝多芬两耳失聪,那是怎样的痛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让我们走进市三高蒋洁美的范文《苦难的精神价值》和培根、周国平的随感——《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的精神价值。
(显示课题“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二.请大家集体诵读蒋洁美的范文《苦难的精神价值》。
(——教师小结:小作者与大作家关注了同一话题,“英雄所见略同”。
我们的小作者重视例证,今天所要学习的两位大作家注重哲理。
)三.梳理两篇课文。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这两篇文章,分别阐释了什么基本观点?画出两篇文章中最能体现观点的名言警句,并理解其含义。
2.围绕问题,先自读《论厄运》,思考:本文阐释了什么基本观点?画出两篇文章中最能体现观点的名言警句,并理解其含义。
(1)先让学生画出名言警句,再请几个学生把自己所画的读一读。
(2)屏幕显示名言警句,并让大家齐声诵读:“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因为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直面苦难》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苦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直面苦难的重要性。
(2)培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直面苦难》的主要内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观点。
(2)如何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直面苦难》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苦难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直面苦难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如何直面苦难。
2. 写一篇关于直面苦难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在课后对直面苦难的实践应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苦难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直面苦难的方法和勇气。
2.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观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教学点评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教学点评《直面苦难》教学设计+教学点评《直面苦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了解作者其人,揣摩作者面对苦难的态度之由。
3、辩证地看待逆境对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蕴涵哲理的语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共同探讨。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所写的哲理散文《直面苦难》。
它既有散文之灵动跳跃,又闪耀着诗性的光辉。
原文共有五个部分:面对苦难、苦难的价值、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决不美化苦难、人得救靠本能。
(投影1)本文节选自三、四部分。
课题是《直面苦难》,关于苦难,其他名人有什么观点呢?我们首先来整体读一下投影里的名言。
(投影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
——海伦·凯勒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
——歌德有了勇气便能粉碎厄运。
——塞万提斯(生读)师:这些名人对苦难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谈到了苦难对人生的积极作用,对人生的积极价值,苦难是可以战胜的。
)师:我们看看周国平对苦难有哪些感悟呢?二、研习课文(一)把握作者对自然苦难的态度。
请学生阅读1-3节。
思考:作者将悲剧和苦难分成了几种?在几种悲剧面前我们相应的态度是怎样的?社会悲剧:苦难来源于社会自然悲剧:苦难来源于自然 (对比手法)请学生举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的例子。
(如刘和珍、谭嗣同的流血牺牲是社会悲剧,正义支撑着他们含笑赴死;而汶川大地震、非典、海啸等是自然悲剧,人类无精神的优越感。
)师:作者着重论述的是哪一种苦难?生:自然苦难,作者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在自然苦难下的人们的脆弱和无奈以及失败。
周国平《直面苦难》公开课教案
《直面苦难》公开课教案周国平一、教学双标课程标准: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考试说明: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周国平异与传统的普通人的苦难观。
2.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探讨周国平的苦难观。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关于“苦难”的话题。
(图片导入)常说人生苦短。
生命长河中我们会沐浴和煦的阳光,也会经历凄切的风雨。
我们常谈顺境逆境,顺境人之所求,但不一定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惧,却往往不期而至。
我们无法回避生命遭遇的苦难,可生命亦有坚守的尊严。
下面我们就走进周国平的哲理散文,来一起品读他笔下的苦难人生。
(二)速览全文,初读“苦难”思考:作者笔下的苦难分为几类?作者着重写了哪一种苦难?(生自由朗读)明确:(社会悲剧、自然悲剧)——天灾人祸(三)精研文本,理解“苦难”1.阅读1—3段,完成如下表格卸下了英雄的面具,周国平要写的是普通人所要承受的苦难悲剧。
2.思考:那么为什么要在开头写社会悲剧?PPT:《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七十二烈士《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渔父》中——屈原《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问(1)他们都是我们口中的英雄,那英雄的苦难来自哪里?仅仅来自于社会吗?明确:自身——如七十二烈士、司马迁、刘和珍,他们的苦难来自于他们自身对历史的使命感、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文中说“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英雄的苦难来自于社会和历史。
(PPT)问(2)这些英雄都作出了怎样的抉择?PPT:文天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直面苦难(节选)》教案
教案:《直面苦难》课程目标1.知识与理解:o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直面苦难》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关于苦难的观点。
o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2.技能与方法:o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观点与论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o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文本细读,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引导学生正视生活中的苦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o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理解他人所经历的苦难,并学会提供帮助。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o《直面苦难》节选部分原文及注释。
o相关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及历史背景资料。
o苦难主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师准备:o设计批判性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o准备小组讨论和文本细读的素材,引导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o搜集苦难主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教师活动:o展示一张描绘苦难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思考。
o提问:“你们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苦难?它是无法避免的,还是可以通过努力避免的?”o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深刻的话题——直面苦难,看看一位智者是如何看待并应对苦难的。
”•学生活动:o观察图片或视频片段,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o激发对苦难主题的兴趣,准备进入新课学习。
二、文本阅读与初步理解(约15分钟)•教师活动:o分发《直面苦难》节选部分原文及注释,引导学生阅读。
o提问:“这篇节选主要讲了什么?作者如何看待苦难?他提出了哪些观点?”•学生活动:o仔细阅读原文及注释,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o标注关键语句,初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o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三、深入解读与批判性思维训练(约20分钟)•教师活动:o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o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他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o组织批判性思维训练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等,让学生围绕文本中的观点展开深入讨论。
《直面苦难》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周国平凝炼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中的“苦难”。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如何直面“自然悲剧”即“自然苦难”。
【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苦难”并能“直面苦难”,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导入】:①,播放《命运交响曲》。
大家知道《命运交响曲》是谁创作的吗?——贝多芬贝多芬的命运怎么样?——失聪一位作曲家却失去了听觉,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但是面对苦难贝多芬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退缩?有没有承认失败?)直面苦难②,历史上还有很多人是敢于直面苦难的,谁来举一些例子?——播放PPT③,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敢于直面苦难的人:周国平。
——播放PPT(男生齐读)关于这部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其实是周国平生活经历的真实记载。
——点击超链接PPT(女生齐读)【过渡】:周国平本身就是一个直面苦难之人,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他的哲理散文《直面苦难》。
——播放PPT【文本研习】:一、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1,快速阅读前三段,并且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完成一个表格。
①作者将困难分为几种呢?②他们的内涵分别是什么?③它们的主体分别是什么?④主体对待苦难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原因?结局?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中这些句子。
——播放PPT●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当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二、以上三段写的是人类对苦难的两种态度。
那作者自己对苦难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我一起来看第4~7自然段。
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教案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周国平的苦难观2、培养积极的面对逆境的态度教学重难点:理解周国平的苦难观教学方法:问答法诵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闭上眼睛,拿起一支笔,拿出语文必修五,翻到第86页。
请睁开眼睛,刚才你们闭着眼睛做了一件平时习以为常的事情,感觉有什么不同吗?试想一下,如果你从下一秒开始,由于病痛等原因永远失去了视力,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今天我们就跟随周国平先生去认识“苦难”。
二、感知“苦难”1、说到“苦难”这个词,你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穿插史铁生的事迹)三、感受人的可贵1、这些人、事都有一个共同点点,请你从文中1-3段中找出你认为能概括这个特点的句子读一读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
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这就是人难能可贵的一面,面对上帝降下的灾难,面对注定的反抗失败,用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
2、但是,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还不在于此,它在于。
读4-7段,完成填空。
天性软弱犹能承担起苦难所以,如果把前面所说的苦难比作是一个包袱的话,那么担负起这个包袱的肩膀就是软弱的天性,人类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人本身很渺小,很脆弱,有时候觉得身心俱疲,这是人的天性,可是这样的天性依然能承受住苦难,再深的苦难都无法将人打到,这就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插入病隙碎笔感悟)3、经历了磨难之后我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此,你怎么看呢?周国平又是怎么看的呢?齐读最后一段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仍旧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追问:那么经历过苦难真的没有“后福“吗?对苦难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者他的人格、提升着他的内在品质。
(插入《妞妞》里的一段话)我们中的很多人最终不能成为史铁生、司马迁那样的人物,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老王,甚至连名姓都不曾被人记得,可是我们在各自的角落里对抗命运,寻求这一种积极地力量,展示着自己的尊严。
四、感动一刻1、回想你身边的人或事,有没有面对苦难依然活得很有尊要的事例,分享一下(插入《泰坦尼克号》文字片段)学会用一种高贵坚忍的态度对待苦难2、齐读3-7段,配乐五、作业推荐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深入体会周国平的思想。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直面苦难》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2)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勇敢面对。
(2)学会从苦难中吸取教训,成长自己。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2. 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2. 如何准确地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苦难?我们是否能避免苦难?(2)引出文章的《直面苦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要求学生划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解答,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苦难中吸取教训,成长自己。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文章的基本内容,巩固知识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直面苦难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论证方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以及对直面苦难主题的思考。
《直面苦难》(节选)教学设计_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直面苦难》(节选)教学设计_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直面苦难》(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苦难对人生的意义;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
2、分析文章思路;把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著名诗人、哲学家。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
另有《守望的距离》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
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2、预习思考(1)思考问题①我们面对苦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不美化苦难,不畏惧苦难)②面对着自然悲剧,孤立无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不能因此倒下,我们要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③当我们经历了苦难后,我们就是英雄了吗?(作者对此进行了否定。
他说: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其实,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课时安排】1 课时一、自学评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浑浑噩噩()苍穹()慰藉()瘟疫()炫耀()荒谬()芸芸()众生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她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更加炯炯有神。
(2)人物雨花石出自天然,石中画面呈现了人物的形体,其线条简繁有度,色彩丰富,色调和谐,人物形象。
(3)人民法院经审议,认定该裁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撤消。
A .掩盖惟妙惟肖违反B.掩饰绘声绘色违反C.掩饰惟妙惟肖违背D.掩盖绘声绘色违背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封建糟粕不名一文,应当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B.在班级开的主题演讲会上,小丽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同学们都听呆了。
C.腐朽的清政府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与帝国主义签定了许多出卖国家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直面苦难》教案
《直面苦难》教案3直面苦难周国平教学目标1、能理解“苦难”的价值,积极地面对苦难。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三部分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一、作者解释说: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的死亡等;也包括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二、阅读课文,概括内容1、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维护了人类的精神和尊严。
2、应认清苦难的消极性,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显出人的尊严。
3、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三、总结与传统的英雄主义的“苦难观”不同,作者倡导普通人的“苦难观”。
作者认为面对苦难的普通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活中的平凡的苦难,因此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的做法是错误的。
四、比较两文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都肯定了逆境的价值。
相同之处: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周国平说: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显出人的尊严。
不同之处:培根:“逆境观”是英雄主义的,具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
强调厄运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厄运可以培养并凸现坚忍的美德。
周国平:倡导普通人的、平民化的“逆境观”。
承认逆境的作用,但同时指出逆境对人的消极磨损作用,反对过分夸大苦难的积极作用和美化苦难英雄的做法,说“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
两篇文章都具有浓郁的思辩色彩和哲理味,观点鲜明简洁而有力度,但是在说理方式上,却很不一样。
《论厄运》用名言、事例、比喻手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
《直面苦难》不追求分析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
材料:《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导言人,是无法避免苦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 对待的心态
原因
结局
社会悲剧
精神优于恶势力
正义感支撑
历史的公正
含笑受难,慷慨赴死英雄(刘和珍、杨德群)
自然悲剧
无法自慰感到卑微
没有灵魂的敌手
没有上帝拯救
孤立无助
众生(日本海啸、核泄漏、汶川地震等)
自然悲剧包括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等
2、面对自然悲剧,既然我们战胜不了,注定失败,那么我们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毙,被它所击倒呢?作者要求我们该怎样做?阅读第三小节。
勇气(不具英雄色彩的)挺住不倒下——→维护尊严
如何理解“人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明确:在对自然悲剧,勇敢地承受,本能地承受,在自然苦难面前不退缩、不倒下,就是维护了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体面,就维护了人类精神的尊严。
人类最终都会回归大地,所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最后的尊严,也就是在死亡威胁面前的尊严——一种从容与坦荡,死是人在世间受到的最后的待遇,在它面前的尊严,当然也是最高的。
就如《泰坦尼克号》中,在撞到冰山,船在慢慢下沉的时候,乐手们不能力挽狂澜,但那镇静、坦然的优雅风度才是人在大自然面前最崇高的尊严!他们不是舞台上的英雄,他们被冰水吞没了,但他们却保持了临死前最后的尊严!
(小结(1---3):看来人生不是什么苦难都能战胜的,尤其是面对自然悲剧的时候!在自然悲剧面前,我们注定失败,但我们咬牙坚持,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从前三段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论述的侧重点是自然悲剧,他采取普通人的视角,透视苦难悲剧的世俗性,揭示出平常生活中苦难的真实面目,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感到生命的卑微”“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但我们仍“不肯让自己倒下”,悲壮中突出了人类尊严的崇高。
4、由此可见,周国平一反传统的英雄苦难观,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述说苦难!那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苦难并保持尊严呢?请大家阅读4----7小节。
明确:第4段,苦难不是人博取同情的资本,更不是人拿来炫耀的资本。
第5段:有些人想用渺小的自我去战胜自然,但最终还是被
自然所击倒,成了失意的英雄。
所以不要用舞台上的个别英雄事例来埋没众人在苦难面前的姿态:一部分人是一蹶不振,更多的人是战胜不了,选择默默承受!
【“不要对我说”:彻底否定,语气激愤】【“何必”:不满、感叹】
第6—7段:在之前两段否定对苦难的美化后,作者在对比中反复强调:“人天生是软弱的……”,并引出自己的兄弟姐妹是“”先肯定人性的软弱,然后【惟其……犹能……才……一组虚词,突出苦难中的尊严,有力地表达了对苦难的辩证认识】(当海啸来临时,有人为失去的一切痛心疾首,但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他们又重拾信心再建家园。
当史铁生经历了在最狂妄的年龄被截去双肢的彷徨后,仍能拾起生活的勇气,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所以,有时人在苦难尤其是自然悲剧面前是脆弱的,战胜不了的,但唯有在软弱中显现的承受与尊严才是最令人动容的!)(小结(4-7)【否定美化苦难】→【指出苦难的消极性】→【还原苦难的真实面目】)
那么,当这些人经历苦难后,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会忘却曾经的伤痛,变的更加的超脱呢?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些人呢?请大家朗读第8段,用文段里的话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明确:他们不会出现奇迹般的变化,仍旧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是舞台上的英雄。
他们的心还是软弱的,不要去把他们崇
高化,以平常心来看待!
(否定世俗对英雄的错误期待,还原英雄的真实面目——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生活的漩涡中,面对的是大大小小的日常平凡的苦难,因此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藏在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从平凡个体的生命感受出发,尊重芸芸众生的软弱天性,强调苦难的世俗特征。
作者的感悟进一步抽象,上升为现代人心灵世界和生存状况的解读,充满个性化的思辨意味。
由具体的可感的苦难,提高到抽象的心灵精神苦难。
)
(小结:第三部分(第8段)作者否定了世俗对苦难英雄的错误期待,指出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一员,对苦难的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常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
)
6、强调性总结直面的具体内容到底包括哪些?
明确:四个方面
7《直面苦难》的主旨是什么?
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消极作用。
四、典题拓展
1、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常常被要求去战胜它、超越它,但有些困难是我们无法战胜的。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应逃避,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要直面苦难,即使我们成不了英雄!那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请大家畅所欲言,来谈谈你个人见解
2、同学们,你们的人生道路才刚刚起航,苦难是不可避免的。
当苦难来临时,你有什么话对自己说。
请大家用一些经典的话来描述一下,作为你的座右铭!(可以形成文字)
不美化苦难
2、不畏惧苦难,勇敢面对苦难
3、只要肯努力,任何苦难都能化解
4、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生活中苦难
五、小结
人的一生,总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
没错,谁都得学着面对人生的苦难。
逃避不了的现实,就要学着坦然面对。
苦难之于人生,既然无法改变,不如想着怎么去解决。
苦难的价值,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你觉得有意义,你就会坦然,你觉得黯然,苦难就无限扩大。
我相信,一个历经困苦而仍能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胸中一定藏有许多从苦难中提炼的珍宝。
请大家牢记:只有敢于直面苦难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六、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练习上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