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沪教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学期5.6、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案7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同学们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同学们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同学们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们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师:猜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级别的问题,(伸出一只手)看着教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学?(5个手指)师:再猜一个四年级级别的问题,再看着教师的手,教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间隔)师:对,4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

我们手上每两个相邻手指之间就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呢?3个手指呢?2个手指呢?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来说一说?二、初步感知1.创设情境:同学们,最近周老师家在修筑围墙,我想在其中一堵长24米的外墙边种上几棵矮树,每隔6米种一棵。

请你帮我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最多需要几棵?最少又需要几棵?理解题意:A读题;B你能获得哪些信息?C理解“每隔6米”是什么意思?2.设计方案,动手种树:同桌合作完成设计图。

(可以用各种方法表示)如果学生在开始无从下手,可以求助于教师。

(老师准备好线段图的材料)3.反馈交流:你们组是怎样设计的?(板书):A贴作品(两端都种),需要5棵。

(老师画出线段图)B贴作品(只种一端),需要4棵。

(老师画出线段图)C贴作品(两端不种),需要3棵。

2016年秋季沪教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学期5.2、灯市教案1

2016年秋季沪教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上学期5.2、灯市教案1

灯市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也能看简图(线段图)列出相应的算式。

能解答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 感目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课题师:元宵节到了,欢欢和乐乐来到了上海有名的城隍庙,想看看花灯。

让我们今天随着他们一起逛逛灯市吧!出示课题:灯市【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共同探讨、探究新知1. 几倍多几的问题(1)师:城隍庙的花灯可真多呀!小兔欢欢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他边看边说:“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

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

”(出示课件)你们能说说欢欢看到了哪些灯吗?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些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①筒形灯有几盏?②盒子灯有几盏?③筒形灯和盒子灯共有几盏?④筒形灯比盒子灯多几盏?⑤筒形灯比亭子灯多几盏?⑥亭子灯比盒子灯少几盏?⑦这三种灯共有几盏?………【通过提问以旧引新,启发思索,从而带领学生温故而知新,真正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师:你们可真棒!欢欢从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中先选择了:“筒形灯有几盏?”你能说说筒形灯和什么灯有关吗?(请学生指出有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简图(线段图)描述情节:(可出示课件)(3)师:我们把亭子灯看作是一份,筒形灯就是这样的几份呢?是正好2份吗?你们能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吗?(全班练习)展示学生的答案: 36×2=72(盏)(表示什么意思?)72+10=82(盏)(现在求出的是什么)(4)师:谁能把这两个式子合并写成一个式子吗?36×2+10=72+10=82(盏)答:筒形灯有82盏。

精品2019-2020年最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5教学设计

精品2019-2020年最新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5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运用“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

2. 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关系,并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收集题中提供的信息,根据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况,辨别间隔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分段,知道了间隔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谁能帮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并用小棒演示?2. 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板书:(1)两个端点都有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2)只有一个端点有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3)两个端点都没有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3.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这种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板书:问题解决——喜迎新年(一)二、探究新知:ⅰ布置校园:1. 师:新年就要到了,为了妆扮美化校园,小胖等小伙伴们在学校大门前可忙了,让我们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课件演示)2. 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3.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意。

4. 汇报交流:说出你是怎样想的?5. 师:“69÷3”表示什么意思?没有余数的含义是什么?6. 师:“间隔数”有余数,又表示什么意思?7. 小结:当没有余数时,插旗数=间隔数+ 1;当有余数的情况时,插旗数=间隔数的不完全商+ 18. 尝试说说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板书:正确求出间隔数,仔细辨别端点的情况。

9. 小练习:课件演示第2小题。

10. 师:从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应该注意什么?11. 小结:放花盆的题为两端有花盆的现象,所以应该是间隔数加1。

三、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ⅱ准备联欢会:1. 师: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有好方法来解决。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14页)

沪教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14页)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用一位数乘、时间的初步 认识(三)、用一位数除、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它是学习 用两三位数乘除的基础,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 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数与运算: 1、以两步计算为主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同级运算;还包括减乘、乘加 和连乘的不同级运算
连乘、连除②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② 乘整十数、整百数② 看图列式①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①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③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① 假期 年、月、日①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① 小练习(1)① 平年与闰年① 假期 制作年历① 机动①
小练习位数被一位数除④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①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② 机动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③ 机动① 除法的应用①
二十一 1.18~1.20
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教学内容 小复习 p2-3. 教 时 第 1 教时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2. 通过举例、验证等方法,发现被减数、减数的变化引起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加数的变化引起 和的变化规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计算。 3. 渗透爱祖国、爱科学等思想教育,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材主要从计算以及几何两方面,对上学期已学内容作了概括和提炼,包括整百整十数的加 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乘加、减乘等两级混合运算;按角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其中 多位数的加减法侧重对基本运算法则的一个复习,两级混合运算一方面借助表内乘法的熟练计算复习 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通过有意识的设计练习,为本学期后面的“用一位数乘(除) ”提前做好知识 准备。此外三角形的特征与计数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几何知识提供了一些方法策略。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 88+104+96 88+104+96=192+96 =88+200=288 =288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二、练习练习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3、教材练习五三、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88+104+96 88+104+96=192+96 =88+(104+96 )=288 =88+200=288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001]
一、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如下:
1.了解数码图形,能够准确地画出 6 以内的数码图形;
2.掌握分组数和数码的概念,能够用分组数和数码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学会辨认一些常用的位置词,了解横、竖、长、宽、高等位置词的概
念;
4.学会辨认一些常用的形状,并能够用形状刻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
在本课程教学开始前,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如 1-5 的数字,加
减法的简单计算等,为本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知
2.1 数码图形
1.讲解数码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准确地画出 0-9 的数码图形;
3.练习不同数量的数码图形的组合,如用三个数码图形画出 3。

2.2 分组数
1.讲解分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练习用分组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分一定数目的人排队。

2.3 位置词
1.辨认一些常用的位置词,如横、竖、长、宽、高等概念;
2.学会描述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和朝向,如。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喜迎新年》课件2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喜迎新年》课件2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请学生说说开“10岁生日联欢会” (准备买什么,用多少钱?)
在生活中,经常要计算一些像你们刚说的数据,你们 都会算吗?
1块蛋糕2元钱,23盒蛋糕要多少钱?
(1) 23×4=92(块) 92×2=184(元) 想:是先算出总块数,再算出总的价钱 (2) 4×2=8(元)23×8=184(元) 想:是先算出每盒的价钱,再算出总的价钱 (3) 23×(4×2)=184(元) (4) 23×4×2=184(元) 答:23盒蛋糕要184元.
小结: 在三个数的乘法中,哪两个数相乘后 结果仍为一位数,就先把这两个数相 乘计算较容易。
课内练习一
(每箱24瓶)7箱矿泉水6个班平分,每个班能分到多少瓶?
(1)7×24=168 168÷6=28
综合式:
7×24÷6=28
综合式:
(2)24÷6=4 7×4=28
答:每个班能分到28瓶。
7×(24÷6)=28
练习一
练习二
课内练习二 小组讨论学生生日会所要解决的问题 (列式计算).
练习一
练习二
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一起讨论问题解决----喜 迎新年(二),学习了连乘、连除、乘 除混合的计算方法并知道了如何灵活 应用。
(1)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2)P74、75书上作业 (3)去超市实践活动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沪教小学数学三上《5.7问题解决--喜迎新年》word教案 (4)

沪教小学数学三上《5.7问题解决--喜迎新年》word教案 (4)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运用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选择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通过自主尝试,小组探讨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布置校园(一)初步感知点与间隔数1.同学们已经三年级了,在学校里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那你会不会排队呢?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谁愿意来?(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排队要求: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每两位同学之间间隔1米。

2.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3.小结:这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做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现在有3个同学站队有2个间隔,3个同学就是排队的人数。

4.思考:如果4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队伍长几米?5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队伍长几米?(图片演示验证一下)那么7个同学呢?你有什么发现?(排队人数比间隔多1,间隔比人数少1)【通过学生切身实践,巩固对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植树问题与同学站队建立联系找出两端都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1.我们学校教学楼前有一条100米长的通道,如果在这条100米的通道一侧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20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1)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师:这道题说的种树和刚才的排队活动有什么联系?(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讲解)(3)小结:这条通道的长相当于排队的队伍的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种树的棵数相当于排队的人数。

(4)师:根据刚才排队的经验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画图列式100÷20+1=6(棵)2.如果在这条100米的通道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100÷10+1=11(棵)3.如果在这条100米的甬道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100÷5+1=21(棵)4.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发现了什么规律吗?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5.小结:当两端都植树时:棵数=间隔数+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7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7 沪教版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运用“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能仔细观察、辨别分析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收集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两个端点的情况,辨别间隔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黑板、磁性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练习铺垫师:(同桌共同在桌面上用小棒操作后)说出间隔物体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两个端点都有物体时,(一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2.只有一个端点有物体时,(一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3.两个端点都没有物体时,(一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生:……生答师板书:1.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2.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3.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板题:问题解决[意图:动手操作的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间隔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做复习铺垫。

]二、探究练习师:新年就要到了,为了妆扮美化校园,小胖等小伙伴们在学校大门前可忙了,让我们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1. 尝试练习(幻灯出示题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让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意。

合作探讨:(同桌)找出解题方法。

汇报交流:说出你是怎样想的?“69÷3”表示什么意思?没有余数的含义是什么?讨论(四人一组):如果把校门到教学楼的“69米”改为“67米”即求出的:a.“间隔数”有余数,又表示什么意思?b. 这时,间隔数是多少?为什么?归纳:尝试说说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板书:正确求出间隔数,仔细辨别端点的情况。

2. 独立练习(幻灯出示题2)汇报交流:“题中信息等间距放8盆花”是什么意思?“8+1”是什么意思?归纳: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意图: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归纳的解答过程,进一步理解每一步解答的理论依据;同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辨别、收集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师:仔细审题,认真辨别端点的情况,“植树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解决问题-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资源教材版本: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目录:第一章、认识数0第二章、认识数1第三章、认识数2第四章、认识数3第五章、认识数4第六章、认识数5第七章、认识数6第八章、认识数7第九章、认识数8第十章、认识数9二、课堂教学1.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会:•认识数6、比较大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教学内容本单元将教授如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分页的教案,具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数61.让学生识别6的数字形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6的写法和造句。

2.分别从手、眼、声三个方面讲解,比如“我有六只手指,可以画画”。

第二部分:比较大小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比如一个盒子比另一个大/小,一个苹果比另一个大/小。

2.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自主举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1.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概念,即通过思考能够得到答案。

2.教师会通过数学题目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一下。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部分:综合训练1.教师出一些综合的数学题目和实例。

2.学生反思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通过讨论得到最终的答案。

3.这一部分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它可以测试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3.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重点和难点讲解;•探究式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并发言;•讨论式教学法: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

4.教学准备•板书:数6的认识;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教具:小球或可乐瓶子,带有数量的图像(比如小兔子和胡萝卜)以及各种实物。

三、总结评价第一、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第二、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是否高;第三、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第四、教学准备是否充分。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立即进行调整。

注:本教案是根据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编写的,适用于该版本教材的教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3教案 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3教案 沪教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连除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连除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2. 能力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3.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混合、连除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连除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答:1)学校领操台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长几米?2)学校领操台长4米,每4米分成1份,可以分成几份?3)一打铅笔6支,7打铅笔共有几支?4)小红4分钟跑800米,1分钟跑几米?二、出示:1)学校领操台长4米,要放3盆花,怎么放?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线段演示)讨论:要求放几盆花一定知道什么条件?放的花与什么条件有关?板书:盆数=段数+12)练习:ⅰ)小胖在阳台上放了6盆花,阳台长度是420厘米,每盆花之间的长度是()。

ⅱ)像这样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这条路有264米长,能种多少棵树?ⅲ)一座大桥长855米,在桥的两旁安装灯杆,相邻两根灯杆相距5米,桥的两旁共要安装灯杆多少根?ⅳ)在一条长40米的马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以种几棵树。

ⅴ)一条隧道,从头到尾每隔5米种一棵树,共种101棵,这条隧道有多长?三、出示:1)“新年”到了,老师买了7打铅笔,每打铅笔6支奖给小朋友,结果还剩下2打,已发了几支铅笔?学生讨论解题过程。

2)练习为了迎接“班容班貌”评比,琳琳他们一组要折一些新幸运星,一张彩纸可以折9颗幸运星,现有188张彩纸。

ⅰ)一共可以折多少颗幸运星?ⅱ)另外一组要剪一些星星,琳琳就把其中的95张彩纸送给他们,问剩下的彩纸可以折多少棵幸运星?ⅲ)琳琳他们准备折800颗幸运星,需要多少张彩纸?四、出示:1)每只蛋糕5元,12只这样的蛋糕共要多少元?2243)练习;ⅰ)一箱饮料有12瓶,妈妈买了3箱,买一瓶饮料要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钱?ⅱ)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80千米。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7、喜迎新年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7、喜迎新年
课题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_1
执教
班级
教材
P70-71
教学类别
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运用“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备注
一、引入:
1、一段路首尾都种有小树,把这段路分成了10段,这条路上共有多少棵小树?
2、如果在这条路上每棵小树之间设置一个花坛,一共需要多少个花坛?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根据两个端点都有间隔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
2、试着独立完成第2题:
两个端点都有间隔物体
根据两个端点都有间隔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
先算出间隔数=69÷3=23(段)
再算出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公式:
间隔的个数=全长÷间隔的长度
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
两个端点都没有间隔物体
根据两个端点都没有间隔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
先算出每盆花的间隔数=间隔物体+1=8+1=9(段)
再算出间隔米数=36÷9=4(米)
公式:
间隔数=间隔物体的个数+1
间隔的距离=全长÷间隔数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备注
3、象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有好方法来解决问题。
4、出示第3题:准备联欢会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5word版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5word版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运用“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的关系进行问题解决。

2. 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关系,并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收集题中提供的信息,根据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况,辨别间隔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分段,知道了间隔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谁能帮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并用小棒演示?2. 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板书:(1)两个端点都有物体时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2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3间隔物体的个数=间隔数-13.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这种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植树问题”。

板书:问题解决——喜迎新年(一)二、探究新知:ⅰ布置校园:1. 师:新年就要到了,为了妆扮美化校园,小胖等小伙伴们在学校大门前可忙了,让我们看一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课件演示)2. 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3.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意。

4. 汇报交流:说出你是怎样想的?5. 师:“69÷3”表示什么意思?没有余数的含义是什么?6. 师:“间隔数”有余数,又表示什么意思?7. 小结:当没有余数时,插旗数=间隔数 + 1;当有余数的情况时,插旗数=间隔数的不完全商 + 18. 尝试说说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什么?板书:正确求出间隔数,仔细辨别端点的情况。

9. 小练习:课件演示第2小题。

10. 师:从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应该注意什么?11. 小结:放花盆的题为两端有花盆的现象,所以应该是间隔数加1。

三、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ⅱ准备联欢会:1. 师: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有好方法来解决。

例如元旦就要到了,我们班准备开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会。

沪教版数学三上《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设计2

沪教版数学三上《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设计2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连乘问题的运算顺序,进一步认识乘法的结合律,能够正确计算连乘问题,并为两位数相乘的引入奠定基础。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连除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连除问题。

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简便运算的一些性质,使计算简便。

2. 能力目标:利用情景图,提出计算问题,在经历观察、比较、讨论等过程中,探究计算方法,体验解题技巧,增强择优意识。

3.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问题解决”(一)连乘(出示情景图)一块蛋糕2元钱,23盒蛋糕,每盒4块,共需要多少钱?1. 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2. 算式怎样列?(23×4=92,92×2=184)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3. 小胖的方法和你们是一样的,他还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算式了呢。

(23×4×2=184)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讨论)(4×2=8,23×8=184)4. 小亚想知道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综合算式是23×(4×2)=184,为什么要添加圆括号?5. 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从上题得知,在连乘法运算中,无论是前两个数先计算,还是后两个数先计算,结果是不变的。

6. 练习(1) 328×4×3 (2) 3×125×8(3) 160×2×4 (4) 25×5×2哪几题可以巧算?你是怎么想的?(1)可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可以把3×(125×8)(3)可以把160×(2×4)(4)可以把25×(5×2)[利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并在观察、比较中得出连乘法的巧算的方法。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7、解决问题——喜迎新年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7、解决问题——喜迎新年

解决问题——喜迎新年(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3、运用不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元旦就要到了,小胖班准备开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会。

你看,小胖正带着几个同学在布置教室呢?(播放课件)揭示课题:喜迎新年二、探究新知:(一)出示例题:1、师:小胖说:一张纸可以制作7个彩环,我们有218张彩纸?1)一共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2)送给其他班级125张彩纸后,剩下的还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3)小巧和小亚制作的彩环师小胖的4倍,小巧和小亚共制作了260个,小胖制作了多少个彩环?2、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交流反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218×7=1526;2)218-125=93;93×7=651或者(218-125)×7=651125×7=875;1526-875=651 1526-125×7=6513)260÷4=654、小结:让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场景及提供的信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说明:通情景的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使全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解法的不唯一,使学生在发展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提高:1、我们三年级参加“智力游戏”男生288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16个,女生多少人?共有多少人?2、鲜花品种及价格:含羞草每盆4元;仙人掌每盆8元;文竹每盆6元。

小胖妈妈给小胖72元。

要求:把钱用完,不能只买一种,每种都有。

可以怎样购买?【说明:通过拓展部分,让学生对知识更深一层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解决——喜迎新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运用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选择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2.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通过自主尝试,小组探讨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布置校园
(一)初步感知点与间隔数
1.同学们已经三年级了,在学校里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那你会不会排队呢?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谁愿意来?(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
排队要求:
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每两位同学之间间隔1米。

2.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这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做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现在有3个同学站队有2个间隔,3个同学就是排队的人数。

4.思考:如果4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队伍长几米?
5个同学排队有几个间隔,队伍长几米?
(图片演示验证一下)
那么7个同学呢?
你有什么发现?
(排队人数比间隔多1,间隔比人数少1)
【通过学生切身实践,巩固对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植树问题与同学站队建立联系找出两端都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1.我们学校教学楼前有一条100米长的通道,如果在这条100米的通道一侧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20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
(1)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这道题说的种树和刚才的排队活动有什么联系?(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讲解)
(3)小结:这条通道的长相当于排队的队伍的长;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种树的棵数相当于排队的人数。

(4)师:根据刚才排队的经验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画图列式100÷20+1=6(棵)
2.如果在这条100米的通道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10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100÷10+1=11(棵)
3.如果在这条100米的甬道上种树,每棵小树苗间隔相等而且两端都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100÷5+1=21(棵)
4.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
5.小结:当两端都植树时:棵数=间隔数+1。

(三)解决实际问题:
1.要过年了,同学们要搞迎新会,他们忙碌地做着各项准备,首先要布置校园,校门到教学楼有69米,如果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插一排需要多少面彩旗?
69÷3+1=24(面)
2.教学楼的走廊长56米,如果在走廊上等间隔地摆放8盆花,并且走廊的两端都放花盆,每盆花间隔多少米?
56÷8+1=8(盆)
二、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两端都种树的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这里面还有许多秘密我们下次继续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