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视角下的福利国家模式

合集下载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 劳动的商品化和非商品化是如何影响到资本主义发展进而产生福利国 家的呢

首先,劳动商品化的境地导致非商品化的工人运动政策.劳动商品
化的直接后果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出卖劳动和工
资收维持生活时,无产阶级的队伍逐步扩大.由于劳动力商品受供求规
律和劳动力价格受控于劳动者本身之外的强大力量的原因,劳动力的价
重点讲述
• 三、为什么出现福利国家
• 对于福利国家的的产生,艾斯平—安德森教授的论证核心是资本主义 社会政策的非商品化.如何把握作者的论证核心,应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 前商品化开始,了解前商品化到商品化再到非商品化的过程.
•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前商品化 •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存在商品形式,中世纪的城镇,人们从事生产并
书本简介
• 本书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将社会保障制度看作为一个体制,将福利国家视 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总和,其中涵盖了其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 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国家角色和国家功能的定位、资 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商品化与非商品化二者之间的矛盾、社会科层化和 社会整合等诸多因素.该书以非商品化的方法将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分 为三种模式,即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自由主义模式、欧洲大陆的社 会合作——保守主义模式和斯勘的纳维亚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这 三种类型的福利国家各有其制度发展的历史渊源和阶级发展的路径依 赖,即归因于三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第一种类型注重以市场为基本 原则的福利分配,强调资产调查为其基本手段;第二种类型则追求福 利覆盖的面积和范围;第三种主要建立在社会保险基础之上,强调家 庭应该成为福利供给的核心.作者在大量运用基本材料的基础上,试图 对上述三种类型福利国家中的国家、市场与家庭这三个要素的混合程 度的不同作出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而得出三个要素相对比重的差异性 是导致上述三种类型福利国家的差异性的结论.

_福利多元主义_的兴起_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的转变_周缘园

_福利多元主义_的兴起_福利国家到福利社会的转变_周缘园

2013第6期·总第478期·□周缘园“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根据T ·H ·马歇尔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一种权利。

至此,市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结合形成了一国人民的“公民身份”,以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国家”(welfarestate )亦有了其重要的合法性来源。

西方各国的福利政策在二战后受到了欧洲人民的热烈欢迎,它为人类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形态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尤其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福利国家,似乎过早地实现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失业率、低贫富差距并存的社会理想,这也是为什么福利国家在建立之初备受关注。

当然,这些都是福利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呈现的特征,以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为背景的经济衰退,使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举步维艰。

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注定要给政府带来麻烦和质疑,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甚至对福利国家提供福利的方式给予了严厉而激进的批评。

早在20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危机出现之前,斯堪的纳维亚福利国家已经开始了对“福利社会”(welfaresociety )的思考和探索(彼得·亚伯拉罕,2010),这也成为福利国家理论范式转变的开始,“福利社会”、“社会投资型国家”和“积极的福利政策”等概念越来越多地被讨论。

学者们开始研究“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周弘,2006),独立于社会经济形态而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化解危机的社会机制。

本文将主要以斯堪的纳维亚福利国家为参照,讨论福利理论范式由“福利国家”向“福利多元主义”的转变。

一、福利国家的相关分析1.关于概念和模式的讨论关于福利国家的定义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GostaEsping-Andersen )认为,福利国家的基本定义是公民在必要时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工作,而无须担心会失去工作、收入或一般福利。

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研究论文

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研究论文

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研究论文一、社会福利及其价值基础──有关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讨论的核心议题社会福利与其价值基础的关系是欧美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争论的核心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福利制度的资源基础、政策设计、组织结构与政策影响,但关于福利制度、政策模式及其文化价值基础的探讨却不多。

这种状况在“福利国家”日趋成熟和社会政策争论日趋“政治化”的背景下发生了根本转变。

随着1970年代“福利国家财政危机”的出现和新右派上台执政,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社会认知议题受到各界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这些议题也成为福利理论、政策争论的中心,成为政治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社会学探讨的主题。

1971年英国著名学者平克的《社会理论与社会政策》一书首次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意识形态和规范理论对社会政策的影响[1].1972年,英国的权威性社会政策杂志设置了“社会政策中的价值”专栏,揭开了社会价值与社会福利关系的大辩论之序幕。

英国的社会政策大师马歇尔率先发表了“福利─资本主义的价值问题”。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变成了“民主─福利─资本主义”,民主、福利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体制的价值基础[2].同年,两位英国著名学者发表了“社会价值、社会阶级与社会政策”一文,从社会价值、阶级冲突与社会秩序的角度,明确地提出了阶级利益冲突和统治阶级价值观念在福利政策形成中所扮演的举足轻重角色的观点[3].这些文章和讨论标志着对欧美国家影响深远的“福利的意识形态大战突然爆发”。

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及其工具性角色,意识形态、价值冲突与社会福利研究的关系等热点议题,成了社会政策、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知识社会学探讨的理论主题。

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成了最时髦的概念。

社会价值与社会福利的相互关系这一议题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因为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政策意义与理论意义。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研究涉及诸多本质上充满争议的基本概念,如需要、权利、社区、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4].这些概念既构成福利政策的价值基础,又决定政策目标、资源分配原则、服务对象和组织体系等关键性制度安排和政策模式。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简述----------0612830 刘发全第一部分: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对经济体系的运行给予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

1234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幸福,增加幸福总量。

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

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其主要特征是:1、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问题的。

5、使用物质福利来表示效用概念。

这样的效用概念等同于生产能力,如个人的健康状况等,它与个人的生产能力有关,进而与经济效率有关。

因此,这样的效用概念是客观的。

4、继承了英国效用主义伦理学的传统,认为个人的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是可以进行人际间比较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是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的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英国政党政治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

英国政党政治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

英国政党政治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内容提要】在实行两党制的英国,政党选举与政党竞争不仅是影响社会福利政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是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

政党之间围绕选民和选票的争夺致使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直至社会福利开支的增长幅度超过经济发展的实际承受能力,并使民众对社会福利产生制度性依赖。

同时,福利事业的发展、公民物质保障与权益保障的实现是政党不断革新与完善的外在压力。

福利政策主题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福利制度内在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更反映政党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执政党实现理念更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立法更新的产物,是政党与时俱进的结果。

一、政党政治与社会福利的相关性在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中,各政党之间的斗争经常围绕着诸多对内对外政策,而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问题是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以至于在每一次政治变革中,以失业、物价、养老金、健康服务、教育和住房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已经成为政治辩论的中心。

①特别是在西方福利国家发展过程中,福利政策的每次重大调整,都表现出政党政治的痕迹;而政党政治运行过程中的许多变化,包括政府的局部重组,大都与社会福利议题有关。

在政治与经济之间、民主与社会福利之间,再具体到政党政治与福利国家之间,彼此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多,这就出现了政党政治的福利化与福利制度的政治化问题现象。

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保障所涉及的保障对象、保障理念、保障方式、保障主体以及保障水平等问题的确定固然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文化价值传统和社会政策的研究水平等,但是,这些问题的最后界定却主要取决于政府,即取决于执政党的理念,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吻合程度以及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程度等等。

因此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政治过程。

[1]福利制度的政治性是由社会福利自身具有的政治性演变而来的。

《政治学概论》第三章 国家 知识提纲

《政治学概论》第三章 国家 知识提纲

第三章国家第一节国家的兴起(一)国家的定义1.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现代的概念。

原始政治共同体与国家质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地缘共同体取代血缘共同体;职业化军队取代民兵。

2.国家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创造的。

3.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政治学者查尔斯·蒂利总结了国家的几个基本特征:(1)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多家都有领土、领土与土地不一样,前者有着明确的边界;国家的领土是连续的,成块状分布。

(2)中央集权。

国家将民间的许多权力都统统“收归国有”,由国家来统一安排。

由于权力的集中,国家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口也就负有全面的责任。

(3)垄断强制手段。

国家垄断了对暴力的合法使用,只有国家可以行使生杀予夺大权。

(4)独一无二的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的脱颖而出,与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国家垄断了权力和责任,也就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将原来政治单位中的权力统统接揽过来。

(5)统一的行政安排。

国家产生之后,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就对行政安排进行统一化管理,使用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制度、公文格式和制服。

4.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经典定义:国家是唯一合法垄断了强制手段的暴力机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5.“国家”与“民族”的区别:民族侧重于认同、国家则侧重于暴力机器。

6.“国家”与“政府”的区别:1.国家包括了军队、监狱、警察;政府广义上则是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

有的学者认为,行政机构中不随着选举而进退的文官,也属于国家;2.政府经常换届、更替,但国家基本维持不变,政府的更替只意味着由不同的人或集团来掌握国家;3.民众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合法的反对政府,但民众绝对不可能合法的反对国家,因为反政府可以制度化,反对国家就一定是反体制。

(二)国家的形成1.国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资源的大量获取。

国家的形成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否在资源的提取和获得上取得优势或便利条件,就是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综述:“福利国家”政策形成及借鉴

综述:“福利国家”政策形成及借鉴

综述:“福利国家”政策形成及借鉴“福利国家”一词首见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邓普1941年所著《公民与教徒》一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顾俊礼研究员认为,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福利国家是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其产生发展具有历史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乜琪教授从迈克尔·曼的“IEMP模型”角度出发,认为福利国家的产生得益于四个方面:经济增长(福利国家产生的重要基础)、政治需要(福利国家产生的必要条件)、福利思想(福利国家产生的基本前提)、军事斗争(福利国家产生的直接因素),依据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来源理论,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四种权力来源共同作用,部分地制度化为某一支配性结构,这种支配性结构在某一时期就表现为福利国家的形式,使福利国家得以产生,当四种权力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变化,支配性结构重组,福利国家的表现形式也便随之变化换句话说,福利国家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权力背景下的产物,具有历史性。

早期社会政策的制定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密切相关。

英国是最早步入工业国家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土地由保障性要素转变为资本性要素、传统社区和家庭的经济保障和生活服务功能降低、贫困问题增加,人们的社会风险增大,从而,大规模的阶级冲突开始出现(19世纪)、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使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特别是20世纪初期,英国人民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失业者及其家属急需救助,于是在1941年英国紧跟德国通过了“国民保险”法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变革为后来的《贝弗里奇报告》和福利国家铺平了道路。

但从整体上来讲,1945年以前的社会福利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更主要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福利国家的变迁_政治学视角下的解析

福利国家的变迁_政治学视角下的解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2009年第2期(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总第187期)专题研究福利国家的变迁———政治学视角下的解析 杨山鸽摘 要: 福利一直以来主要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探讨了前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以及后福利国家三个时期的福利体制中社会、国家、市场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角色和相互关系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福利国家的形态。

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将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前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后福利国家;社会;市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02-0132-09收稿日期:2008203226作者简介:杨山鸽,女,河南延津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系讲师,法学博士。

 (北京 100089) 西方主要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建成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形成导致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干预,以特别显著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危机,各国纷纷进行了改革,福利国家的转型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它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

西方主要福利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将为我国制定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福利一直以来主要是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政治学的视角来分析前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和后福利国家三个时期中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迁。

其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化可分为不干预———全面干预———减少干预三个阶段;在福利国家的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的过程,呈现出从相对分离、相互依赖到改革和加强地方政府作用的特点;在福利国家遭遇危机之后,社会和市场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得以增强。

一、前福利国家时代的福利提供与国家的关系 作为一种国家形态,福利国家意味着对社会的重建。

试论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区别

试论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区别

试论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区别毕天云(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博士)2012-8-3 10:56:51 来源:《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9期摘要:建设中国福利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为西方式的福利国家。

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进程、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和福利水平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社会建设中国福利社会西方福利国家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近三年来,新的社会福利政策接连出台,社会福利投入逐年加大,社会福利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新阶段。

[1]面对社会福利发展的新机遇,学术界对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进行了热烈讨论,先后提出“构建发展型福利社会”[2]、“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3]、“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4]、“建设多元化的福利社会”[5]等见解,逐步形成了“中国福利社会”概念。

笔者赞同建设中国福利社会的主张[6],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成西方式的“福利国家”。

因此,在建设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区别,这是关乎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一、历史进程不同“福利国家”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诞生、发展、危机和改革四个阶段。

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研究中,一般认为“福利国家”正式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

[7]例如,刘燕生认为:“英国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福利国家的首创国”[8];孙廷华也认为:“第一个建立现代‘福利国家’的是英国”[9]。

英文的“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人威廉·天普(William Temple)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一书中,随即被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所引用。

论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论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总之,福利国家理论作为当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建设和社 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福利国家理论的渊源、发展和 现实意义,为建立更加完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贡 献力量。
参考内容
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 成熟的体系。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既有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 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西方国家社会福 利制度的历史渊源。
就标志着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角色的转变。该法案规定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手段 来为弱势群体提供经济保障和社会援助。
总之,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利,也为实 现社会公正和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社会科学中,福利是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人类的福祉和幸福。而在福利的 研究中,福利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福利理论以及蒂特马斯典范都是极其重要的 主题。这些主题探讨了社会福利的性质、起源和发展,对理解福利体系及其影 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是蒂特马斯典范。蒂特马斯典范是指由英国学者理查德·蒂特马斯提出 的,关于社会福利的一种理论框架。蒂特马斯典范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福利应 该被视为一种商品,它的需求和供给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同时,蒂特马斯也 强调了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重要角色,他主张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手段,保 障弱势群体的福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最 初,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作用比较有限,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来鼓励 和支持民间组织开展慈善活动。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严重,政府逐渐认 识到自己在社会福利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开始积极介入并主导社会福利制度 的制定和实施。例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基于理论范式视角

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基于理论范式视角
2、企业:企业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会责任 的承担者。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如康复 护理、职业培训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公益慈善活动回馈社会。
社区养老照顾服务供给主体作用分析
3、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社区养老照顾服务供给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 协调各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此外,社会组织还承担着 沟通政府与民间的桥梁作用,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社会参与。
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基于 理论范式视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引言
目录
02 理论范式概述
03 发展研究方法
04 结果与讨论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福利多元主义是指在社会福利领域中,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协调,共同提供福利服务的理念和模式。随着社会福利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复杂化, 福利多元主义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次演示将从理论范 式的视角出发,对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
1、政策制定:政府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责与行为, 确保社区养老照顾服务的有效提供。
社区养老照顾服务供给主体分析的背景与意义
2、资源调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主体需共同参与,合理调配资 金、人力、物资等资源,确保服务的均衡供给。
社区养老照顾服务供给主体分析的背景与意义
3、服务实施:各类主体需根据自身优势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协同参与服务 实施过程,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供给体系。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福利多元主义的发展研究,可以发现福利多元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国家、市场和社区共同 参与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黄金三角”的福利模式;而在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 家,政府、雇主和工会之间形成了“三方伙伴关系”,共同提供社会福利待遇。

政治经济学--福利国家

政治经济学--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中文名称:福利国家英文名称:welfare state定义:由国家提供公益事业和救济保险等福利的国家。

相关书籍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在施瓦茨的《美国法律史》一书中,福利国家是指从罗斯福新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历史阶段。

福利国家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济计划。

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加总。

社会保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出现了,但是却没有人会把最先推行了社会保险制度的“铁血首相”俾斯麦称为“福利首相”。

希特勒曾经为了发动侵略战争而大搞民族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会有人认为,那种口称“人民国家”,实则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第三帝国”就是“福利帝国”。

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实行社会政策,这些政策彼此之间相差万里,所以不能说实行某种社会政策的政府都是“福利政府”,它们所代表的国家都是“福利国家”。

概念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念。

福利本身更是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环境是国家决策的条件和基础,而社会福利则是国家决策的结果。

理论起源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由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孕育了世界大战,但也催生了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福利视角》读书报告

《福利视角》读书报告

点击此处添加脚注信息
2014-4-14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一、主要内容——福利视角
(一) 五种福利视角的内涵与维度
LOGO
维度 视角假定
视角 利他主义 福利视角 利己主义 福利视角 家长主义 福利视角 社群主义 福利视角 过渡救助 福利视角
更加公平和整合 的社会有助于培 养公民间的相互 责任感 大多数福利申领 者将采取理性行 动来改善境遇 福利申领者缺乏 追求自身利益的 能力 人们受责任感驱 动承认他们对社 会共同体有义务
福利视角
——思潮、意识形态及政策争论 [英]艾伦.迪肯
报告人:xxx
目录
版本及著作介绍
LOGO
写作背景
主要内容
写作方法
本及著作介绍
LOGO
福利视角:思潮、意识形态及政策争论/(英)迪肯著; 周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艾伦.迪肯(Alan Deacon)是英国利兹大学社会学与 社会政策系的名誉教授,曾担任2001-2004年英国社会政策 学会的主席。他于2002年出版此书。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福利视角和政策争论。在第一部分, 作者概述了福利的五个不同视角,每一个福利视角都提供 了关于福利角色及其目标的不同构想。在第二部分,作者 介绍了当前英国和美国的福利改革。
福利任务
重新分配资源 和机会,提供一 个鼓励和表达利 他主义的机制 提供激励机制, 在促成公共利益 的过程中引导自 我改善 迫使他们采取有 助于长期境遇改 善的行动 通过劝导和道德 争辩来培养和提 高社会责任感
福利形式
无附加条件 的普遍福利
价值 基础
代表著作
民主主 《社会政策的问 义(公 题》、《赠与关系》 民资格) 自由保 守主义 (个人 利益) 专制主 义(权 威) 查尔斯.默里的《脱 离实际》弗兰克.菲 尔德《让福利运转起 来》 劳伦斯.米德的《超 越权利》

政治体系知识:福利国家和政治体系的互动

政治体系知识:福利国家和政治体系的互动

政治体系知识:福利国家和政治体系的互动福利国家是一个特别的政治体系,它强调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福利国家的建立通常是由于社会不公平的状况和政府的干预,用政府的力量去实现平等和公正。

政治体系和福利国家的互动是非常密切的,本文将从福利国家的起源、特点和影响角度来探讨政治体系和福利国家的互动。

福利国家起源于欧洲,特别是在二战后的欧洲社会民主国家,例如德国、瑞典和丹麦。

这些国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社会福利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经济稳定和社会平等。

这些国家的福利国家互动模式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是福利国家发展的代表。

福利国家的特点之一是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干预和调节。

福利国家的目标是提供基本福利(如医疗、教育、社保等)和纠正社会不公平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社会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福利国家认为,政府应该承担责任,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通过政策来解决问题,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平衡。

政治体系对福利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支援的作用。

福利国家需要政治体系的支持和保障,才能实现政策的实施和落实。

政治体系在福利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政治实体应该根据社会福利标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种福利制度的正常运转。

政治体系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管理规定和效能性措施,保证福利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福利国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而且涉及到政治和文化领域。

福利国家的发展,可以使社会的财富分配更为平等,减少社会阶级的分化。

福利国家的建设也能提高人民的福利和幸福感,促进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由于福利国家的存在,人们可以更加专注于工作,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最后,福利国家和政治体系的互动非常重要,对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必须尊重福利国家的政策,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保障,来保证福利制度的正常运作。

福利制度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变革和需求的变化,并走向更加成熟和健全的福利国家。

新时代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和政治机制

新时代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和政治机制

2021年第2期总第116期No.2,2021General No.116湖北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政治学研究•DOI:10.3969/j.issn.1671-7155.2021.02.009新时代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和政治机制徐进%(1.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作者简介〕徐进(1982—),男,山东淄博人,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福利治理与福利政治。

〔摘要〕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且有机的构成内容,福利治理不仅包括优化配置福利资源的社会化、协同性的模式或活动,而且还涉及社会安全的维护与拱卫、社会秩序的维系与巩固、社会公平的捍卫与表达、社会价值的守护与配置等众多政治实践,从而堪称经由福利政治覆盖的政治社会运行范畴。

立足新时代,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和政治机制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是构建福利治理的政治机制的理念载体,建构福利治理的政治机制则是彰显福利治理的政治意涵的根本表现。

政治意涵主要包括福利治理的政治环境、政治输入、政治输出、政治反馈四个环节,政治机制则由福利治理的政党机制、制度机制、组织机制、价值机制所构成。

〔关键词〕新时代;福利治理;福利政治;政治意涵;政治机制〔中图分类号〕D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1671-7155(2021)02-0059-06一、问题的提出在人类社会中,“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类社会开展的系列社会活动,无不以社会成员的生存或生活需要为依归,并通过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其他组织或单位得以全面深入展开。

福利治理活动如此,引领其发展的福利政治活动亦是如此。

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第三章 国家

孙关宏 政治学概论 第三章 国家

第三章国家名词解释1、国家马克思: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是唯一合法垄断了强制手段的暴力机器。

恩格斯: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都争斗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王书: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2、绝对主义国家是指在这些国家之中,君权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这样一来,君权基本上不受任何约束而可以自行其是;同时,君主依靠理性化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去实施自己对民间社会的一元化专制统治。

3、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对应于福利国家的这一社会发展阶段,有时候又被称为晚期资本主义,以对应于早期资本主义。

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有机化和最终成熟。

福利国家保留了资本主义早期的政宪体制,但是其国家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型。

福利国家的根本特征是国家政权全面干预市场社会,目的是为了弥补自由市场制度下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4、威权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亚非拉地区兴起的一些新的民族国家。

建立了一种威权主义的国家形态。

这些民族国家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

刚刚摆脱宗主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政权掌握在少数以革命发家的武装领袖手中。

由于他们是新国家的缔造者。

也是国家独立的象征,他们的权威不容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形成了少数人的威权主义统治。

威权国家独立之时统治者基本上是坐享其成的,他们将殖民者的统治机器不经改造就直接占为己有,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国家机器对民众的强权统治。

去商品化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

去商品化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

去商品化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 装 ------ 订 ------- 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 14 ―20 15 学年第 2 学期)普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 13 级 1 班论文题目:劳动与社会保障经典导读》课程考核论文封面学号 1390202131 姓名骆娆成绩阅卷人去商品化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读后感《去商品化与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模式――《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读后感》【摘要】多年以来,福利国家都是一个受研究者欢迎的研究话题,关于福利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也层出不穷。

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这本书中,作者埃斯平-安德森另辟蹊径从去商品化的角度研究福利国家,并从自身的组织、分层、历史力量、社会背景和发展轨迹等方面将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大致分为了三种,即自由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国家和保守主义国家。

【关键词】去商品化福利国家三种模式《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是丹麦籍作家埃斯平-安德森所著,被视为福利国家研究领域的经典必读之作。

他在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领域有着很深的研究。

埃斯平-安德森有许多这方面的著作,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和《转型中的福利国家》。

本书中是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将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体制,将福利国家视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总和,其中涵概了其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国家制度安排的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国家角色和国家功能的定位,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商品化与非商品化二者之间的矛盾,社会科层化与社会整合等诸多因素。

这也是作者突破以往的狭隘的研究思路,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出发,将经济与政治结合起来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进行研究的证明。

因此本书中对宏观经济和国家制度安排都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介绍,这对于非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的我来说读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_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

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_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

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_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502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周 沛(南京⼤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作为⼀项重要社会政策的社会福利,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发展理念和重要发展战略。

在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模式中,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是两个重要的考量要素。

如何既体现福利国家的公正与公平,⼜由政府为责任主体来构建和实施福利制度,是我国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的内容。

关键词:社会福利;福利国;国家福利中图分类号:D6131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0257-0246(2008)02-0205-09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中⼀项重要的社会政策,是社会发展中的必要与重要内容,社会福利之供给与发展⽔平如何,在很⼤程度上反映了⼀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程度。

⼀、福利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发展理念和重要发展战略福利国家的概念是1945年英国⼯党在其《让我们⾯向未来》的竞选纲领⾥提出来的,随着1948年英国⼯党政府艾德礼⾸相宣布英国已经建成“福利国家”,①“福利国家”的概念和实践便在发达⼯业国家普遍流⾏。

20世纪60年代后,西⽅许多国家都相继宣布本国已经成为“福利国家”。

②在概念的运⽤上,“福利国家”⼀般并不⼗分严格,在很⼤程度上,福利国家往往与社会保障制度概念有些相似并常常被混⽤。

⼀般教科书把福利国家定义为“福利国家有责任保障其公民某些基本的福利⽔准”,认为福利国家的核⼼是⼈民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在公民权利的理念下,由国家为公民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就可以使每⼀个公民都拥有“去商品化”的地位以对抗市场的⼒量。

③按照这样的理解,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业⾰命前的社会保险萌芽和现代社会保障的建⽴和完善。

其分界线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推⾏的以社会保险计划为基础的“福利国家”建设。

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西⽅⼯业国家⼤多纷纷对福利国家进⾏实践和尝试,到第⼆次世界⼤战结束后,出现了⼀批“福利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
级冲突是福利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 但是福利国家之所 以能够发展到当前的“ 从摇篮到坟墓” 的全方位福利体 系, 其制度依托却是资本主义普选制的民主制度。由普 选制产生的政府不仅使社会各种不同利益得到了认同, 也塑造了一种包含 了各种利益的新的国民意识。在各派 力量的作用下, 福利国家成为一个利益的结合体, 也正是 这种结合体增强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合法 o E
所谓权利就表明公民享受这些待遇不受其个人种族 特征 、 职业特征和其 它因素的影响。所谓公民的社会权
利就是指公民享有保持一定生活水平、 福利、 安全和教育 的权利。在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 公民的社会权利在更 大程度上意味着公 民所享有的福利待遇不受其在市场中 所处的境遇和地位的限制。并且 , 作为权利的享有者享 有福利不同于作为消费者购买福利 , 就像社会保险不同
福利国家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
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 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利益和统治的一 种方式, 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现象, 也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福利国家是一
种和普选制共生的机制 , 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容 纳和平衡了多种利益。福利国家是一个长期的公民权演 进过程所达到的高峰。公民地位保证了对政治秩序所有 成 员都相同的公共权利和责任。因此, 社会福利提供往
主要指在经济生活中混合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 式, 既包括 以利润为动机的私人企业因素, 又包含集体主 义因素 , 在国家的经济运行中把“ 国有化”“ 、计划化” 作为

量, 这种力量应缓和冲突 , 把冲突保持在 ‘ 秩序’ 的范围以 内: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 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 日益同 社会脱离 的力量 , 就是国家。 ” 从恩格斯这个经典的分 析中可以看出, 福利国家的出现既不是自发产生的, 也不
l r 、 )
r) 、
天然权利 , 福利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纠正现代资本主义 的财富和收入的不均等。因此它采取一些推行税收改革 的措施并且通过举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来转移社会财 态, 那么它也具备国家这一历史产物的基本特征 :国家 “ 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 国家是表示: 这个社会 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 , 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 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 这些 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 , 不至在无谓的斗争中把 自己

r) 、 o I o
‘1 J

制共生的机l】 静。福利相悖的价值理念。因此, ,e -
将福利国家置于行为政治学的分析框 架下, 会绢剖 更清晰的认识 。 关键词 : 公民权; 社会保障; ; 瑞典 美国; 福利国家 作者及单位: 张丽 , 东政法大学2 0 J. 华 0 95  ̄ 政治学理论 专业硕士研究生。上 (

福利国家首先是一种 国家形态, 所以具备国家的本 质特征和基本职能。福利国家是一种垄断资本主义的国 家形态 , 它以国家社会职能的扩张和 国家中心主义为特
点。它的出现 以民族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以资本主义生
个国家才是标准的福利国家。中国社科院学者周弘认
产方式为根基 , 以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为背景。在福利国 家实施过程中, 国家主权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 具备一国的 公民资格是得到该国福利服务的基本条件。福利国家用 这种社会服务和福利制度把个人的国籍性突显出来 , 进
项重要的内容 , 以此来实现效率和社会福利双重目 标。
三、 瑞典——社会民主公民资格模式下的福利制度 瑞典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 福利国家” 模式 , 在西方 国家中素有“ 福利国家之窗”“ 、第三条道路楷模” 的美誉,
是真正代表被统治阶级利益的。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
种制度形式, 福利国家是在工人阶级为争取 自身利益与 权利而进行的不懈斗争中不同阶级利益调和 的产物。阶
和社会消灭, 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
富, 防止社会走向极度的贫富分化。③福利社会化。为
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网是福利国家的又一个重要原 则, 这个安全网意味着 当居民由于失业、 疾病、 伤残等原 因丧失收入来源时, 政府应采取措施使其生活得到相应
保障。这些措施包括社会保险、 失业救济 、 卫生保健 、 家 庭补助等。④经济混合化。混合经济又称为双重经济 ,
为,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 , 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 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 , 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概念。福 “ 利 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 , 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 , 对社会经济生 活进行干预 , 以调节和缓和经济矛盾, 保证社会秩序和经
而突出了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位置 , 所以说,福利 “
国家是国家主义的。 ”
中图分类号 : 3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9 72 1)5 0 8 — 4 D621 A 1 8 5 4 (0 10 — 0 1 0 0 、 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 究课 鑫 题 。社会保福利国家问题是西方当代社会论证的焦占, 摘要: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 其产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且福利 国家是一种和普选
8 1
往是平均的。社会福利的发展与社会权利的发展联系了
起来。在公民权利的理念下, 福利成为公 民应享的个人 权利, 国家必须履行翼对 公民的福利责任。


福利国豸 公 民社会权利的界定 汲
于商业保险一样。
二、 福利
( ) 一 福利 国家是 国家主 义的
“ 福利国家” 这一概念最早 由威廉・ 坦普尔于 l 4 91 年提出, 他将福利国家的宗旨确定为一种为普通平民服 务的国家, 用以区别以纳粹德 国为例的、 为统治者服务的 “ 权利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 , 许多发达国家都 以福利 国家自诩 , 但这些国家无论从其社会经济环境还是具体 的社会政策来讲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 很难说究竟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