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和被动句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之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实用)

文言文复习之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实用)

[译文:不是他们的父亲、兄长,便是他们的儿子、 弟弟。]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
【类型】3.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此义出现较晚,也比 较少见。
(1)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 三年》)
(1)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文王 》)
[译文一: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嘛却新 。]
[译文二: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却是新 的。]
(2)尔惟旧人。的判断句。 【实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荀列传
》) [译文:荀卿是赵国人。] (2)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
[译文:我是伯鯈,我是你的祖先。]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它就承认知道它,不知道就承 认不知道,这便是真正的知。]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类型】4.语气词“惟”(“维”)表判 断,可照旧译为语气词,也可译为判断词, 或者两者结合。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 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但是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 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即,意念被动 句(无标志)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粟者,民之所种。(贾谊《论贵粟疏》) [译文:粟是民众种植的。]
(2)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译文:这是用谋略进攻的方法。]

高三语文 文言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新人教版

高三语文 文言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新人教版
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⑴荀卿,赵人。 ⑵刘备天下枭雄。
5


“非”“未”“弗”“无”“莫”“毋”
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
而不得者也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 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 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答案:“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 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 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
17.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 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3、( B)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2005年广东高考)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 ❖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我本是街市中拿刀的屠夫。 ❖ 3、粟者,民之所种。粟是民众种植的
4、荀卿,赵人。 ❖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A.“为” 句式——为:介词
为+施事者+及物动词 为+及物动词 为+及物动词+于+施事者
为+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为+所+及物动词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 ❖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见”句式——见:被动助动词 ❖ 见+及物动词 ❖ 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
❖ (6)、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
高帝想讨伐匈奴,被围困在平城, ❖ (7)、(楚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 (8)、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拿着十万的大军, 被人制约着”
文言文特殊句式
省略句
文言文具有简洁、精炼
的特点,在不影响语意表达 的前提下,经常省略某词或 某成分。判断是否省略,主 要从句子本身的结构特点, 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 境判断。翻译时,常要求把 省略的部分补出。
❖ 翻译下列句子。
❖ 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这样做,你们这些人都将会被俘虏。 ❖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
❖ (3)、戍卒叫,函谷举 守边疆的兵卒呼喊,函谷关被攻克
(4)、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约束,向我学习
❖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长久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复习特殊句式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很少用判断动词“是”。

判断句的断定方法:可以用“是”或者“不是”来翻译的,从而做出判断的,就是判断句。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1.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妪,先大母婢也。

总结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示判断。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①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汝是.大家子。

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总结2: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注意:1、辨析“是”作指示代词还是判断动词,文言文中“是”多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如: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2、辨析“为”表判断还是表被动,还是其他用法。

如:①为天下笑(表被动)②冰,水为之(动词,变成)③何辞为(表反诘语气,呢)……3.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总结3:用“乃、则、即、皆、诚”等副词表示判断。

4.①今臣亡国贱俘。

总结4:主谓直接表判断。

②荀卿,赵人。

5.非.我也,岁也。

总结5: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行为的受事者。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总结1:用“于”“……受……于”表被动。

②不拘于.时。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练习判断句被动句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练习判断句被动句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练习判断句被动句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动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等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者,……也”句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②“者”“者也”句如: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小石潭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③“也”字句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④“为”字句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⑤“是”字句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⑥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出师表》)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六国论》)⑦无标志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臣本布衣。

(《出师表》)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练习翻译下面的判断句。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译文:臣(个人)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有智慧和谋略,应该可以驱遣使用。

(2)此亡秦之续耳。

译文:这只是已亡的秦朝的后继者。

(3)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译文:我王勃,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译文:消灭六国的国家,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译文:我是赵国的将军,有攻城略地浴血奋战的大功劳。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下层人民,(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人。

2.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①“于”字句:谓语+于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

《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6)臣本布衣。

《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

《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

《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判断句被动句

判断句被动句

人。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再 见!
帝感其诚。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不能容于远近。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动句的常见格式
♦ 1、用“于”表示被动。 ♦ 2、用“见”“见(受)……于……”表
参考译文2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句式专题指导
句式的界定
文言文句式是指在翻译中需要特殊处 理的表达方式。从更严格的意义上说,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并不是特殊句 式。因为现代汉语中也普遍存在。只有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语序 的句子才属于特殊句式。但是有时判断 句、被动句、省略句的表达式也较隐蔽, 不易确定,所以也归到特殊句式中来分 析。
欲结于君。 ♦ 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参考译文
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 吾属今为之虏矣。 ♦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
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环滁皆山也。 ♦ 日中不至,则是不信。 ♦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参考译文2
♦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是苏东
坡。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应当被立为王的是公子扶苏。 ♦滁州周围都是山。 ♦在中午的时候还没到,这就是不 讲信用的行为。 ♦那床头的捉刀人才是英雄。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

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第十四课7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与被动句

第十四课7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与被动句

•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 否定副词“非”表示。例如 •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 成公四年》 • ②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 宪向》 •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秋水》 • 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 策· 魏策》 • ⑤公非长者。《史记· 淮阴侯列传》 • ⑥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 述而》
• 介词“为”引进的行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只要有 “为”字在,同样可以构成被动句式,例如: • ①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 君,不可悔也。 《左传· 文公十三年》 • ②(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 此,将为戮乎?” 《左传· 成公二年》 •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 策燕三》 • ④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 淮阴侯列传》 •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左传· 襄公十年》
被动句
• 主语是谓语受事者的句子称作被动句。例如: • 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史记· 游侠列传》 • ②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 传· 成公二年》 • 例①中的主语“窃钩者”、例②中的主语“郤克” 都不是其谓语动作“诛”和“伤”的发出者,而 是接受者,是被动的,所以此两例都属于被动句。 此两例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其中例①没有 语法标志,“窃钩者”与“诛”的被动关系完全 是在意义的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例②则有语 法标志,即介词“于”。由“于”引出了谓语 “伤”这一动作的实际发出者“矢”。这种具有 语法标志的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 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 例如: •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 之士也。 《战国策· 燕策二·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 国之兵而攻齐》 • ②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 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 •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 记· 项羽本纪》 • 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 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 或“所”字结构(例③ ),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 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作整个 句子的主语。

古汉判断句和被动句。

古汉判断句和被动句。

2.5.3. 被+A+V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回。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A+所 2.5.4. 被+A+所+V
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 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 为僧采菜,被野猪所伤。 为僧采菜,被野猪所伤。 某弟今被贼所杀。 某弟今被贼所杀。
1.2. 语法层面
没有判断词
1.2.1. 者、也
南冥者,天池也。 南冥者,天池也。 复指。 者:提顿/复指。 提顿 复指 语气词。 也:语气词。
1.2.2. 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 过也。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指示代词,充当主语。) 指示代词,充当主语。) 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 魏策》) 。(《战国策 魏策 判断词。战国末和两汉初开始有, (判断词。战国末和两汉初开始有,少 见。)
1.1.2. 描写性质的
君子之德,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比喻) 小人之德, 。(比喻) 比喻 蟹六跪而二螯(描写) 蟹六跪而二螯(描写) 夫战,勇气也。(解释说明) 。(解释说明 夫战,勇气也。(解释说明)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解释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解释 。( 说明) 说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原因) 。(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原因)
+A+所 2.4.4. 为+A+所+V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负石身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负石身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国者无使为挤威之所劫哉。 * 为国者无使为挤威之所劫哉。

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进行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一定要出现“是/不是”的字眼。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是肯定判断句,但也应留意否定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有四种形式:1.用“者也”表示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鸿门宴》③.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史记·鸿门宴》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史记·鸿门宴》⑥.制,岩邑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⑦.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者也句”是文言文判断句最经典的形式。

“者也”既可以连用于句末,如例①②;“者也”也可以分开使用于前后两个分句的句末,如例③④;还可以省略“者”而保留“也”,如例⑥⑦。

故在句末碰到“者也”,都应该考虑句子是否为判断句。

2.省略判断动词的同时,用副词表示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要译为“正是”)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则”要译为“就是”)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皆”要译为“都是”)④.臣本.布衣。

《前出师表》(“本”要译为“本来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前出师表》(“诚”要译为“确实是”)⑥.且相如素.贱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素”要译为“向来是”)3.用动词“为”“是”等表示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鸿门宴》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4.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高一古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高一古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常用判断句式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常用判断句式
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 示否定的 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常用判断句式
5、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知识迁移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知识迁移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
★ 用“是”直接表示判断。 1.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关汉卿《窦娥冤》) ——不是我窦娥发下这无头脑的心愿,确实 是冤情不浅呀。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 序》) ——一像到处随水飘流的浮萍一样,在座的都是 不相识的异乡人。
判断句
判断句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 物 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请判断: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 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句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 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3.乃——“乃” 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 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句式,其中“孰”是疑问 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可译为“跟 ……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
其中的“孰若”、“与其……孰若”通过选 择有舍前取后的意思,可译为“哪如”、“与 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 贞》
被动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别,但在意义上又表示被 动的句子。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 克段于焉》) 有的名词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 动的句子。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 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 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等内容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 “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被字句 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是不 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 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3)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如例(1)“被 攻” ,其动词性很强,可以不看成被动句;例(2)“被谤” 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3)中“被” 字的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

判断句 被动句

判断句   被动句

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1、用“......者,......也。

”表判断。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⑤夫战,勇气也。

3、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②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花之君子者也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①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胃6、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⑦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7、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8、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常见有标志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1、用“为”,“为......所.....。

”或“……为所……”表被动。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①、(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③、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 学于余 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 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
·
2 . 用 “ 见 ” “ 见 … 于 …”“ 受 … 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 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 词“是”的区别)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 ⑶问今是何世。 ·
·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⑸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 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⑴荀卿,赵人。 ⑵刘备天下枭雄。
5 . 用 “非”“未”“弗”“无”“莫”“毋” 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吾从而师之
·
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 成份的现象,古代汉 语中更为多见,常见 的有以下几种:
2.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
⑴古之人不余欺也。
·
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⑶忌不自信。
·
·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 宾语前置。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⑷微斯人,吾谁与归!
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

湖北教师招聘语文学科指导:常见的文言句式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招聘笔试、面试资料。

湖北教师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湖北教师考试笔试、面试资料,希望广大考生都能取得良好成绩,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岗位!!!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就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句子可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1.“……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翩翩两骑来是谁?二、被动句古代汉语中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如:王建禽于秦。

2.用“见”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出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如: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主动者“人”。

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另外要注意一些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虽然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思看,谓语和主语之间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所以还是被动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见”“见……于……”表被 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 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 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用法
判断的性质、 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 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判断句子是否属于“判断句”,可以通过 翻译来看,格式“xx是……”
请判断: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也” 表判 (1)……者 ……也(2)…… ,……也 断。
(3)……者,…… (4)……者也
2、用副词 “乃”“则”“即”“皆”“耳”“必”等表 判断。 (1)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梁父即楚将项燕 (4) 环滁皆山也 (5) 此亡秦之续耳
⑴ 荀卿,赵人。
⑵ 刘备,天下枭雄。 ⑶ 刘豫州,王室之胄。
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判断句( D ) A.灭六国者,六国也。 B.梁父即楚将项燕
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其人勇士。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
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 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于人。
wéi 2、用“为” “为……所……”(“为”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 被动。如: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 C)
(B)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主要有两大类型: 有标志的和无标志的
练一练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 A )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 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解析:A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 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 . 用 “非”“未”“弗”“无”“莫”“毋” 等词表示否定判断。
⑴ 予本非文人画士 ⑵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⑷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5)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 不得者也 (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
2、( A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 D、受制于人
3、( B )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译文: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 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