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学概论 普通病部分

合集下载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0.5/空 20分不定项选择:两分/题 20分名词解释:2分/个 20分简答:5分/题 25分问答论述:15分/题友情提示:要结合着ppt理解背诵第一章病理学基础第一节疾病概论一、疾病学1、疾病概念:疾病是集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表现为集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二)疾病的分类(选择、填空)1、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可把疾病疾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2、按疾病的经过: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三)疾病的经过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分为四个阶段:1.潜伏期2.前驱期3.明显期4.转归期(四)疾病的转归疾病的转归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形式二、病因学(一)病因是指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包括1、外因 2、内因 3、诱因(二)疾病的分类1.疾病发生的外因分为五大类:(1)机械性因素;(2)物理性因素;(3)化学性因素;(4)生物性因素;(5)营养性因素2.疾病发生的内因: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1)机体的感受性: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能引起损伤;由于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形成集体的一般特性,如种属,品种,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营养的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亦不同;(2)集体的抵抗力:机体防御致病因素的能力;①主要有机体的防御结构A.浅部屏障:皮肤,粘膜和淋巴结B.深部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脏、肾脏、血脑屏障②机体的免疫性:生物体识别我物质排斥异己物质,已达到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致病因素具有感受性和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但是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三)疾病对机体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通过体液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四)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某种原因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不断地在相互作用中更换着位置。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

动物病理学课件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包括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一、动物病理学的性质动物病理学(Animal Pathology)是一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动物病理学的内容总论:论述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的表现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各论:论述各器官系统的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总论是各论的基础,各论是总论的具体应用三、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专业基础课、桥梁学科、应用课程四、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剖检简称尸检,即对动物尸体或对发病动物扑杀进行病理剖检。

观察组织、器官和细胞的病变,明确病因。

动物实验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用实验动物复制动物疾病的模型,根据研究需要对其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和观察研究。

临床病理学研究是对自然发病动物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

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渗出物等做实验室化验分析。

活体组织检查运用切除、穿刺、钳取、搔刮等手术方法从发病动物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选定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观察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某种病因作用下组织细胞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

五、动物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大体观察主要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衡器等对尸体、器官和组织中病变的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质度、表面及切面形态进行观察和检测。

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

动物病理学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护理课件

动物病理学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护理课件
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 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转归包括痊愈、好转、自 愈和死亡四种情况。
03 疾病的转归
治愈
治愈是指动物在患病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得到完全 控制,机体完全康复,且在一段时间内对该病具有免疫力, 不会再次发病。治愈的动物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产 能力。
治愈的过程取决于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动物 的抵抗力。治愈后,动物体内产生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可以 防止再次感染。
死亡
死亡是指动物在患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病情过 重,导致机体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的原因可以是疾病本 身或并发症,也可以是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死亡是疾病转归的一种极端形式,通常意味着病情已经非 常严重,无法逆转。死亡后需要进行尸体剖检,以确定死 亡原因和提供诊断依据。
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动物的遗传基因有 关,如某些品种的犬容易发生髋关节 发育不良等遗传性疾病。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可 以引起动物疾病,如空气污染、水源 污染等。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可以引起动物疾病,如 饲料质量差、饲养密度过大等。
免疫因素
动物的免疫状态可以影响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如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等。
04 护理
日常护理
保持动物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动物居住场所,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病原菌滋生。
合理饲养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和清洁饮水,保证动物身体健康。
定期检查与记录
观察动物日常状态,记录饮食、排便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特殊护理
隔离与防护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避 免交叉感染;对动物接触 的物品、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概论课件
动物医学与人类医学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人类医学主要关注人 类的健康和疾病,而动物医学则涵盖了各种动物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动物医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兽 医外科、兽医内科、兽医中兽医等。
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
动物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近现代 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发病机理
是指疾病发生过程中,机体内部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包括病原体的 侵入和增殖、毒素的作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组织损伤和修复等。这些过程 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疾病的发病过程。
病理形态学变化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疾病发生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坏死和组织损伤等。这 些损伤可导致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
产后期护理
在母体产后恢复期间,应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护理,促进其康复。
06
动物医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结词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犬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病犬进行及时诊断和有 效防治,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详细描述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犬的胃肠道和骨髓。病犬出现呕吐 、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防治措施包括隔离病犬、定期消毒 、注射疫苗等。
关节脱位治疗
对于关节脱位的动物,应及时进行手法复 位和固定。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外科疾病,如肿瘤、畸形等, 应进行手术治疗。
产科疾病防治
孕期护理
为怀孕的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
分娩协助
在动物分娩时,应协助胎儿顺利产出,避免难产等问题的发生。

兽医病理学讲义重点部分

兽医病理学讲义重点部分

兽医病理学讲义重点部分绪论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与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disease: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特点:○1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2完整的机体反应;○3一种矛盾斗争过程;○4生产力降低的一个标志。

依据病因分类: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寄生虫病:由各种寄生虫侵入体内或侵害体表而引起的疾病。

3)普通病:由一般性的致病因素或非生物性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依据病程长短分类:1)最急性型:突然死亡,生前无明显症状,病理变化不显著;2)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3周以内,有急性而明显的临床症状;3)慢性型:起病缓慢,病程长,一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渐进性消瘦;4)亚急性型:介于急性型和慢性型之间。

病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

包括潜伏期(隐蔽期)、前驱期(先兆期)、明显期(临床经过期)、转归期(终结期)转归期三种形式:(1)完全痊愈(2)不完全痊愈(3)死亡死亡:○1频死期:一些重要机能高度失调,包括:A.呼吸时断时续或病理性呼吸B.心跳微弱C.中枢机能紊乱,括约肌松弛D.体温下降;○2临床死亡期(相对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活动消失,中枢神经高度抑制,但大脑神经细胞还没有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是一种可逆性死亡;○3生物学死亡(真死):脑组织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不能复活,尸体逐渐出现尸僵、尸冷、尸腐、尸斑等死后变化。

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细菌、霉形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特点:○1选择性:动物的种属、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和作用部位。

○2损伤作用:病原微生物通过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损伤机体以及寄生虫通过机械性毒素夺取营养,引起过敏对机体产生损伤。

1第一章疾病概论

1第一章疾病概论

绪言动物病理是研究疾病的科学。

动物病理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动物病理的基本内容动物病理可分为动物病理解剖和动物病理生理及病理诊断技术。

动物病理解剖是研究动物机体患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发生机理,从形态学的角度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修复、肿瘤、炎症、皮肤病理及各器官的病变。

动物病理生理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患病机体代谢、功能变化规律的科学。

主要包括疾病概论、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缺氧、发热、黄疸、休克、免疫病理及各系统各器官功能不全。

但是由于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病理诊断常规技术主要包括尸体剖检技术、病理组织切片技术及病理变化观察与综合分析。

二、动物病理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动物病理是兽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是兽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

动物病理的内容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等学科作为学习的必要基础,同时它又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学习临床学科的主要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动物病理可通过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和动物实验等手段直接参与临床疾病诊断,验证临床诊疗结果,积累临床经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三、动物病理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动物病理的研究对象是患病动物或实验动物及其组织、细胞等,目前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有临床病理检查、尸体剖检及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超薄切片技术和超微病理观察、细胞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等。

1章-疾病概论

1章-疾病概论
另外,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也具有较强的吞噬和杀灭 机能。当机体的这些吞噬和杀灭机能降低,就会引起 发病。
第19页,共35页。
3、解毒功能障碍:肝脏为机体主要解毒器官,各
种有毒物质经胃肠吸收后,首先通过血液运送到肝脏,
在肝细胞内通过氧化、还原、脱氨基及形成硫酸酯或葡萄
糖醛酸酯等方式进行分解、转化成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如 肝组织破坏或肝脏功能障碍,其解毒功能障碍,就会引起中 毒的发生。
第28页,共35页。
(三)直接作用于组织(组织机理):有些致病因 素,可直接作用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损
伤。例如:机械力的作用,引起组织的外伤,高温引起 的组织烧伤或烫伤,低温引起组织冻伤,强酸、强碱对 组织的腐蚀等,都是由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组织的 结果。
第29页,共35页。
二、致病因素在体内的蔓延途径
机能代谢障碍。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疾病的方式有两 种。
第26页,共35页。
1、神经反射作用:即致病因素作用于内外感受器,
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应。例如食入变质 食品可引起呕吐和腹泻,这就是由于变质食品刺激胃肠
粘膜上的神经感受器,而通过神经反射所引起的。
2、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致病因素通过血液或淋 巴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使其调节机能发生改变,从而 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损伤(脑、脊髓外伤)
三、疾病过程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是疾病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斗争 过程。在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各种损伤性
变化的同时,也激发起机体各种抗损伤性反应(如防御、 代偿、适应、修复),这就是疾病过程的损伤与抗损 伤反应。这对矛盾斗争贯串于疾病的始终,疾病的发 展与转归,取决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如果机体抗损 伤能力占优势,疾病就好转,如果致病因素的损伤作 用占优势,疾病就加重。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动物病理学课件)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的经过和转归(动物病理学课件)
不可逆:机体并出现尸僵、尸冷、尸斑、尸腐、
血液凝固等五大尸症。
00
濒死期
或 消 失
意 识 模 糊
动物表现
血 压 下 降
临床死亡期
此期的标志为: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反射消失
延髓处于深度的抑制状态,但各组织仍进行着微弱的 代谢活动。
可逆;一般持续5~6min.
3、生物学死亡期
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从大脑皮质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系统的新 陈代谢相继停止,即细胞死亡。
概念:从一般临床症状出现至主要症状、临 床症状出现为止。
一般几小时→一两天。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呼吸及脉搏的变化、 体温升高等。
症状明显期
概 念 疾病的主要症状、特异症状出现。
不同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不同。 具有特异性
转归期
是疾病的最后阶段。又称终结期
骤退:疾病的症状 在数小时至24小时 内消除。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传染病的发展成明显的阶段性,通常可分为:
01
• 潜伏期
• 前驱期
02
03
• 症状明显期
04
• 转归期
潜伏期
指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至机体出现一般临床症状 (疾病的最初症状)时为止。
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
病原的数量及毒力
机体抵抗力 病原的特异性 病原侵入的部位
前驱期
形态结构的损失完全得到修复 04 机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 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得到完全的恢复
05 动物的生产能力也恢复正常
不完全康复
01 致病因素的作用停止
02 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受损的机能和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未完全 03 恢复。还存在一定的病理形态和机能障碍。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公共卫生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各种传染病和新型病毒的爆发,如SARS、禽流感、新冠病 毒等,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加强 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THANKS.
《动物病理》疾病概论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的病理过程 • 疾病诊断与防治 • 疾病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 疾病与人类健康
疾病概述
01
疾病定义
01 02
疾病定义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因病因作用而发生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并由此引起的机体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生 命活动紊乱的一种状态。
繁殖能力下降
患病动物繁殖能力下降, 可能引起繁殖障碍。
饲料转化率降低
疾病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 化吸收,降低饲料转化率。
死亡率的增加接死亡
如畜禽应激、营养缺乏等 导致的死亡。
淘汰率增加
患病动物通常会被提前淘 汰,增加淘汰率。
对动物福利的影响
生理健康受损
疼痛和不适
控制传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染源,如消灭 病原体、隔离患病动物等。
提高动物免疫力
通过科学饲养和保健措施,提高动物抵抗疾 病的能力。
切断传播途径
采取消毒、杀虫、灭鼠等措施,切断疾病的 传播途径。
疾病对动物生产的影
04

生产性能下降
01
02
03
生长速度减慢
疾病会导致动物生长速度 减慢,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组织损伤与修复
总结词
组织损伤与修复是指机体在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的损伤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 反应来修复受损组织的过程。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病理学基础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第一节疾病的概论一.疾病学疾病学――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1.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构成了疾病。

2.致病因素足够强大时,基本上不构成疾病。

3.致病因素非常弱小而机体的抵抗力足够强大时也不构成疾病。

(二)疾病分类系统:八大系统疾病(消化、呼吸、泌尿、运动、心血管、神经、生殖、内分泌)。

原因: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经过: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

治疗:内科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外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三)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潜伏期(隐蔽期):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时期。

前驱期: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主要症状出现为止,即非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明显期: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转归期:疾病经过明显期后走向结束的时期。

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结局。

1.何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2.何为临床死亡(相对死亡)和生物学死亡(真正死亡)?临床死亡是指心跳和呼吸停止。

一般在心跳停止5~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期,这是从外表看,人体生命活动已经消失,但组织内微弱的代谢过程仍在进行;脑中枢功能活动不正常,但是尚未进入不可逆转的状态。

是死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此时,自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其它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整个机体出现不可逆变化,已不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

二.病因学(一)外因1.生物性因素(1)微生物:通过释放外毒素、内毒素、溶血素、杀白细胞素、溶纤维蛋白素和蛋白分解酶等造成病理性损伤。

寄生虫:通过掠夺营养、机械性阻塞、产生毒素和破坏组织等造成损害。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绪 论一、兽医病理学含义: 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代谢、机能活动和形体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二、兽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大体观察1. 尸体解剖 ① 观察器官的位置,器官的颜色及大小 ② 寻找病变部位 ③ 取样(病健结合部分) ④ 组织观察2. 组织学观察: ① 10%福尔马林(效果好,时间长: 2d ~7d 。

取0.5×0.5×0.5㎝) ② 70%酒精(使蛋白质交联,时间短,使机体组 织强烈收缩。

1×1×1㎝) ③ 两者混合使用 取样→固定→还水→脱水(各种级别的酒精)→透明(二甲苯,处理后似舍利子)→浸蜡(低沸点蜡)→包埋(高沸蜡)→修块→切片→染色→ 观察3. 细胞学观察:疾病诊断。

实验动物4.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活体检查5. 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6. 分子病理学观察:临床病理学考察 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概述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过程,并表现出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动物的生产能力下降及经济价值降低。

二、疾病的特点: 1. 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2. 疾病是一种矛盾斗争的过程;4.生产力下降是动物患病的标志。

第二节 疾病的分类一、按疾病的经过分类(根据疾病缓急和病程长短) 1.依据病因分类 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等)侵入引起的 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普通病:一般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内、外、产、胃肠炎、骨折) 2.依据病程长短分类 依病程长短可将疾病分为最急性病、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四种。

①最急性病特点:突然死亡,生前无明显症状,病理变化不显著。

如:炭疽、兔瘟、鸡霍乱等流行早期 ②急性病 特点:起病急,病程短,3周以内,具有急剧而明显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显著。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动物病理学课件)

动物疾病概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律(动物病理学课件)
器官。
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坏死 猪瘟引起的微血管内皮损伤。 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
选择性的作用于体内的红细胞。
体液作用机理
概念: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体液发生量变或质变,继
而引起一系列变化。
01 量变的情况 02 质变的情况
如失血、脱水等。
体液的酸碱度、电解质含量、氧和二 氧化碳的分压、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出现等
疾病的分子作用机理
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蛋白 质、酶等受损所致的疾病。→分子病
二、疾病发生的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立统一规律 因果转化规律
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
00
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规律
疾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
1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
02
疾病发生的规律
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
直接作用机理 体液作用机理 神经作用机理 细胞和分子作用机理
直接作用机理
致病因素直接 作用于组织器
官.
高温引起的烧伤 低温引起的冻伤 强酸强碱对组织的腐蚀
选择性的作用 于某一组织或
神经作用机理
病因直接损 伤神经系统
各种脑炎、狂犬病、铅中毒等。
神经反射 作用
饲料中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现呕吐、腹泻
有害气体刺激――出现呼吸运动减弱
甚至停止
B
缺氧――呼吸加深加快
(四)细胞和分子机理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
疾病的细胞作用机理 作用于组织细胞,致某些细胞功能、代
谢障碍,引起细胞的自稳调节紊乱。

执业兽医师考试病理学笔记

执业兽医师考试病理学笔记

执业兽医师考试病理学笔记病理学第一单元动物病理学概论一、疾病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表现出各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以及各种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

动物疾病包括以下基本特征:1、疾病是在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过程,与健康有质的区别;2、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3、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反应,呈现一定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是疾病时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4、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与转化。

5、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变化和一定的因果转化关系。

6、疾病时不仅动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特别是经济价值降低,这是动物疾病的重要特征。

二、疾病的经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潜伏期(隐蔽期)、前驱期、临床经过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终结期)四个基本阶段。

三、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过程的发展趋向和结局。

疾病的转归一般可分为完全康复(痊愈)、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形式。

四、引起疾病的原因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疾病发生的外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性身分、物理性身分(包括温度、光能、放射能、电流、机械性身分、大气压、乐音等)、营养性身分。

疾病发生的内因包括: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反应性改变、遗传因素、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二单位组织与细胞损伤一、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反常物质或一般物质的数目显著增加,并伴有分歧程度的功用障碍。

普通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动。

变性可分为两大类:即细胞变性(常见的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等)和细胞间质的变性(有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1淀粉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变性等)。

1、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兽医学概论习题

兽医学概论习题

兽医学概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诊断2.症状3.预后4.特异症状5.局部症状6.叩诊 7、听诊8.后遗症9.瘤胃积食 10.小叶性肺炎 11.胎衣不下 12.生产瘫痪 13.佝偻病13.炭疽14.易感性 15.传染病 16.单宿主寄生虫 17.寄生虫 18.多宿主寄生虫 19.暂时性寄生虫 20.永久性寄生虫 21.内寄生虫 22.外寄生虫23.宿主 24.中间宿主 25. 消毒 26.灭菌 27.全身麻醉 28。

感染30.水平传播31.垂直传播二、思考题(一)普通病1、整体及一般临床检查的内容有哪些?2、前胃弛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3、瘤胃鼓气的病因是什么?4、简述皱胃变位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什么?5、简述小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6、简述创伤性网胃炎的临床症状7、难产的原因是什么?其分类有哪些?8、阴道脱出的病因是什么?9、简述生产瘫痪的治疗方法10、简述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11、乳房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二)传染病1、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传染病的发展可分哪几个阶段(时期)?其含义是什么?3、何谓传染源?它可分哪几种类型?4、何谓传播途径?它有几种类型?6、常见的间接接触传播方式有哪些?7、动物传染病发生时的控制措施有哪些?8、平时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有哪些?9、何谓预防接种?何谓紧急接种?10、简述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及其亚型11、简述口蹄疫病牛的临床表现12、简述结核病临床特征及防制方法13、简述布鲁氏菌病特征及预防14、简述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15、简述破伤风的症状和预防16、炭疽的病性特点有哪些?本病发生后如何扑灭?三、自测题(普通病)1、在一个疾病中必然要出现的症状称为()A.特异症状B.固定症状C.局部症状D.全身症状2、关节炎治愈后出现的关节变形是属于:()A.后遗症B.局部症状C.预后D.药物反应3、()是牛心脏检查的首选方法。

A.视诊B.听诊C.触诊D.叩诊4、下述所列中,最有可能引起奶牛创伤性心包炎的异物是:()A.碎石块B.碎铁块C.螺丝帽D.细长金属物5、患病动物发现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多,即血液中氧的饱和度下降时,其眼结合膜色彩变化为()A.黄疸B.潮红C.苍白D.发绀6、马的正常体温范围是:()A.37.-38.5B.36.0- 38.C.38.0-40.0D.38.0- 39.7、牛的正常体温范围是:()A.37.-38.5B.36.0- 38.C.38.0-40.0D.37.5- 39.58、羊的正常体温范围是:()A.37.-38.5B.36.0- 38.C.38.0-40.0D.37.5-39.09、牛的正常情况下心跳频率次/min()A.26~42B、70~80C、50~80D、70~12010、健康马呼吸频率次/min()A.8~16B.10~20C.30~50D.50~6011、()时,患牛鼻镜干燥、增温。

兽医学,概论试题,名词解释部分,大全

兽医学,概论试题,名词解释部分,大全

1.传染:机体防御力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弱、数量少,病原微生物虽在体内繁殖,但仅隐性引起机体轻微变化而不显临床症状。

2.前驱期:是疾病的前兆阶段,病畜禽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一般临床症状,而尚未出现疾病的特征性症状。

3.保虫宿主:有的寄生虫可以寄生在多种宿主体内,其中能寄生但不惯常、不普通的这部分宿主即保虫宿主。

4.肠痉挛:由于受某种刺激而引起肠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真性腹痛。

5.溃疡:皮肤或粘膜表面组织缺损,并伴有慢性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病理性肉芽。

6.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到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为止的这一阶段。

7.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扑灭传染病的流行,对尚未发病的畜禽临时进行预防接种。

8.补充宿主:有的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有一个,其中后期幼虫寄生的宿主即为补充宿主。

9.应激:指动物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的强烈刺激后,处于紧张或戒备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由此而引起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10.休克:是机体受到超强度刺激或剧烈损伤所发生的主要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特征的综合性病理过程。

1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12.珍珠病:牛结核时,在胸膜和腹膜形成特异性结核结节,圆形或卵圆形,为灰白色、半透明的坚实结节,似珍珠13.终末宿主:被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4.中毒:某种物质进入动物机体后,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能在组织和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学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发生机能性或器官性的病理过程,这种被物质被称为毒物。

由毒物引起的疾病即为中毒。

15.全身麻醉:应用麻醉药后,动物神经中枢呈现抑制优势,知觉逐渐消失,肌肉松弛,以及反射消失,但生命中枢仍然保持正常机能。

16.传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与之相互斗争,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一章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一章

家畜病理学第五版第一章1、疾病概论一、正常机体具有的特征⒈各器官系统机能活动协调。

⒉与外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而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机体以上协调和平衡能力被破坏,导致:致病因素对机体损伤,机体对抗致病因素的抗损伤的复杂的斗争过程。

疾病: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表现为机体代谢、形态的变化,畜体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二、致病因素与抗病因素致病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病原性微生物(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霉菌)寄生虫(原虫、蠕虫)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潜伏期,有一定规律的病程,一定器官特异性病变,有传染性。

㈡物理因素:是疾病的启动因素。

机械力(创伤、震荡、骨折、脱臼、内源性肿瘤、包囊压迫)与力强度、力性质及力作用的部位、范围、持续时间有关。

热射病:高温高湿对全身的作用,日射病:脑的温度升高引起(波长600-1000nm的红外线可穿透颅骨)光照病:动物体内有光感物质,如卟啉、荧光素、伊红、叶绿素存在,则机体对普通光线感受过敏,引起皮肤疹块和坏死(感光过敏症)。

电流(电击伤),光线(电光性眼炎),声波(噪音性耳聋),电离辐射(放射病),大气压(高山反应、潜水病),温度(烧伤、冻伤)㈢化学因素:强酸,强碱,毒物中毒(氯,CO、SO2、有机磷农药),超剂量药物。

取决于毒物的性质,进入部位、溶解度、浓度以及动物年龄、种类、性别、营养状况、管理水平和个体反应性。

㈣营养性因素:营养↑→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营养↓→营养不良如:抗体↓ 蛋白质↓→吞噬↓吞噬活性↓→易得感染 VitB1缺乏→脚气病;VitD缺乏→佝偻病;缺碘→甲状腺肿㈤应激性因素:转群、疫苗注射、打耳号、拥挤。

㈥遗传因素⑴直接遗传:遗传物质改变直接引起遗传性疾病,例如:先天愚型,血友病,色盲。

⑵遗传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才发生相应的疾病,如蚕豆病(G-6-PD 缺乏),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
❖ 体温过高: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向体内辐射,以及湿度较大使机体散 热减少或者机体散热障碍所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现象,又叫过热。
体温升高
生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 过热
❖ 热型: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发热的持续时间以及体温升高的水平不一 定相同,将机体的体温变化按一定时间记录下来,绘制成曲线图。
➢ 稽留热:指高温持续不退,且一昼夜间变化范围不超过1℃。 ➢ 弛张热:体温持续在较高水平,但一昼夜间的波动范围较大,超过1℃以上。 ➢ 间歇热:发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地交替重复出现,其特点是体温骤升后,又
骤降到常温或低于常温,间隔一段时间后,又骤升、骤降,如此反复。
➢ 回归热:与间歇热相似,但无热期和发热期间隔时间较长,如经过数日持续 发热后,转入一段时间的常温期,然后又重复交替。
少→胃黏膜出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 应激对免疫的抑制:糖皮素引起免疫器官萎缩,周围淋巴C减少。 ➢ 猪应激综合症:临症:体温↑,呼吸困难,肌肉震颤,严重的酸中毒,甚至
致死;造成背肌、腿肌坏死、PSE和DFD肉(用氟烷检验)。
三、应激与畜牧业生产
❖ 热应激:高渗性脱水;新生犊抗体↓;鸡产蛋↓、死亡。
白细胞致热原与细菌内毒素在致热方面的主要区别
项目 来源 活性成分
分子量
耐热性 机体耐受力 种属特异性
白细胞致热原
单核C、中白C、组织巨噬C等 蛋白质 (1-2)×104D,能透过血脑屏障
低(70℃,20分钟即可灭活) 无 无
细菌内毒素
G-菌的胞壁成分 脂多糖
(1-2)×106D,正常情况不能透过血脑屏 障 高(160℃,干热2小时才能灭活) 有
GH ↑ β-内啡肽↑
催乳素↑
垂体 AC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动物的水肿首先在四肢末梢呈对称性出现,其临床的初步诊断印象为()
A.肾性水肿;B.心性水肿;C.营养不良性水肿;D.弥漫性水肿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外性杂音的是()
A.心包外杂音;B.心包摩擦音;C.心包击水音;D.相对的闭锁不全性杂音
3. 猪腹部有一早期可以还纳,后期不能还纳的肿胀物,其临床初步诊断印象为( B )
A.疝;B.脐疝;C.血肿;D.脓肿;E.气肿
(11~12题共用下列选项)
4.犬洋葱中毒引起的贫血属于( A )。

A.溶血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营养不良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
(5~6题共用下列选项)A.肺坏疽;B.膀胱破裂;C.胎衣滞留;D.酮尿症;E.尿毒症
5.呼出气体及鼻液的特殊腐败臭味,是提示()病变的重要线索。

6.阴道分泌物的化脓、腐败臭味,可见于()等。

(7~9题共用下列选项)A.血尿;B.血红蛋白尿;C.肌红蛋白尿;D.卟啉尿;E.药物性红尿
7.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时可发生()。

8.马硒和/或维生素E缺乏症时可发生()。

9. 使用安替比林时可发生()。

1. 动物普通病:
2. 贫血:
3. 肾炎:肾炎是指肾实质(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发生炎性病理变化的总称。

本病临床以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尿液中出现病理产物,严重时伴随全身水肿为特征。

4. 热射病:是指在炎热季节,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动物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

5. 毒物:某种物质进入动物机体后,侵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能在组织和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学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发生机能性或器官性的病理过程,这种物质被称为毒物。

畜禽中毒的原因: 1饲料性中毒 2误食有毒植物中毒 3药物性中毒 4被投毒或被有毒动物咬伤
排粪异常类型:( 1.排粪次数增多、腹泻 2.排粪减少、粪便干硬、便秘 3.排粪失禁,不自主排粪 ) 白色粪便:鸡白痢、铅中毒红色粪便:鸡球虫病
黄色粪便:大肠杆菌感染肉红色粪便:绦虫、蛔虫病
绿色粪便:鸡新城疫、禽流感黄绿色粪便:败血型大肠杆菌
黑色粪便:鸡小肠球虫病、上消化道的出血性肠炎
水样粪便:鸡食盐中毒
硫磺样粪便:鸡组织滴虫病
三、填空题
1. 反刍动物前胃疾病有瘤胃臌气、瘤胃积食、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真胃变位等。

2. 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醋酮血病,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病理生化特征为、、、含量异常升高。

3. 引起快速生长的犊牛佝偻病的病因是;引起仔猪佝偻病的病因是;引起幼禽伤楼病的病因是、、、等。

4. 家禽硒缺乏的主要病理变化有渗出性素质、肌胃变性、雏鸡胰腺坏死等。

5. 动物发生中毒病时主要是影响其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请写出下列中毒病时所影响到的酶的名称:氰化物中毒细胞色素氧化酶;有机磷农药中毒胆碱酯酶;无机氟化物中毒磷酸化酶、有机氟化物中毒顺乌头酸酶。

1. 请叙述胃肠炎的概念、病因、治疗原则,并针对每一治疗原则列出1-2个常用药物。

答:(1)胃肠炎的概念:是胃粘膜和/或肠粘膜及粘膜下深层组织重剧炎性疾病的总称。

(2)胃肠炎病因:原发性肠炎,常见病因主要是饲料的品质不良,如发霉变质的玉米、大麦、豆饼、糟粕,冰冻腐烂的块根、块茎、青草,受到霉菌侵染的谷草、麦秸、藤秧、青贮饲料,误食了蓖麻、巴豆等有毒植物及酸、碱、磷、砷、汞、铅等刺激性化学物质。

其次是使役管理不善,如畜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不良,过度使役、车船输送、仔猪断奶、舍内拥挤受热等使机体处应激状态,容易受到致病因素侵害;或机体防卫能力降低,而受到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坏死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侵袭,引发原发性胃肠炎。

继发性胃肠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如猪瘟、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大肠杆菌病、仔猪梭菌性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犊牛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及细小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鸡白痢,犬细小病毒肠炎等,某些寄生虫病,如犊牛隐孢仔虫病、弓首蛔虫病、牛血矛线虫病,猪蛔虫病,禽球虫病等;急性胃肠卡他及各种腹痛病的治疗不当或病情重剧的经过中,均可出现胃肠炎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

(3)胃肠炎治疗原则:抑菌消炎,消理胃肠,补液、解毒、强心。

①抑菌消炎选用抗菌消炎药物,如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脒、酞磺胺噻唑或琥珀酰磺胺噻唑,伍用抗菌增效剂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等
②缓泻与止泻缓泻,适用于病畜排粪迟滞,或排恶臭稀粪而肠胃内仍有大量异常内容物积滞时。

病初期的马、牛、猪,常用人工盐、硫酸钠等,加适量防腐消毒药内服。

晚期病例,以灌服液状石蜡为好。

对犬、中小体型猪的肠弛缓,宜用甘汞内服,猪0.3~2g;犬0.015~0.12g。

也可用甘油(犬按0.6ml/kg)、液状石蜡(犬按10~30ml/次)内服。

据国外资料报道,槟榔碱8mg皮下注射,每20分钟一次,直至病状改善和稳定时为止,对马急性肠胃炎陷于肠弛缓状态时的清肠效果最好。

止泻,适用于肠内积粪已基本排净,粪的臭味不大而仍剧泻不止的非传染性肠胃炎病畜。

常用吸附剂和收敛剂,如木炭末,或用矽炭银片30~50g,鞣酸蛋白20g,碳酸氢钠40g,加水适量灌服。

中小动物按体重比例小量应用。

③补液、解毒和强心是抢救危重肠胃炎的三项关键措施。

补液以用复方氯化钠或生理盐水为宜;输注5%葡萄生理盐水,兼有补液、解毒和营养心肌的作用;加输一定量的10%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兼有扩充血容量和疏通微循环的作用。

补液数量和速度,依据脱水程度和心、肾的机能而定;为纠正酸中毒而补碱,常用5%碳酸氢钠液;当病畜心力极度衰竭时,既不宜大量快速输液,少量慢速输液又不能及时补足循环容量,此时可施行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液液的腹腔补液,或用1%温盐水灌肠。

对于中毒性、寄生虫性和传染性肠胃炎,除采用上述综合疗法外,重点应依据病因不同,加强针对性治疗,方能奏效。

2. 畜禽中毒病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答:(1)调查中毒情况了解发病经过,包括了解发病的时间,病畜的数量及畜种,临床症状,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死亡情况及尸体剖检所见病化。

在畜(禽)群中发生中毒时,往往表现以下特点。

①疾病的发生与畜禽摄入的某种饲料、饮水或接触某种毒物有关。

②患病畜禽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致。

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畜禽中毒的特征性症状,以便为毒物检验提示方向。

③在急性中毒时,畜禽在发病之前食欲良好,畜禽群中食欲旺盛的由于摄毒量大,往往发病早、症状重、死亡快。

往往出现同槽或相邻饲喂的畜禽相继发病的现象。

④从流行病学看,虽然可以通过中毒试验而复制,但无传染性,缺乏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不因接触而传染。

且大多数毒物中毒的畜禽体温不高或偏低。

⑤急性中毒死亡的畜禽在尸体剖检时,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说明死前不久食欲良好,死于机能性毒物中毒的畜禽,实质脏器往往缺乏肉眼可见的病变。

死于慢性中毒的病例,可见肝脏、肾脏或神经出现变性或坏死。

(2)了解毒物的可能来源
①对舍饲的畜禽要查清饲料的种类、来源、保管与调制的方法;近期饲养上的变化及到发病经过的时间,不同的饲料饲养畜禽的发病情况;观饲料有无发霉变质等。

②对放牧牲畜要了解发病前畜群在何处放牧?牧场上有无有毒植物?观察有毒植物是否被采食过等。

③了解最近畜禽有无食入被农药或杀鼠药污染的牧草、饲料、饮水或毒饵
的可能,最近是否进行过驱虫或药浴?使用的药品剂量及浓度如何?④注意畜禽摄入的牧草、饲料或饮水有无被附近工矿企业“三废”污染的可能?⑤如怀疑人为投毒,必须了解可疑作案人的职业及可能得到毒物。

(3)毒物检验毒物检验是诊断中毒很重要的手段,可为中毒病的确诊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防治试验在缺乏毒物检验条件或一时得不出检验结果的情况下,可采取停喂可疑饲料或改换放牧地点,观察发病是否停止。

同时根据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分别运用特效解毒剂进行治疗,根据疗效来判断毒物的种类。

此法具有现实意义。

(5)动物试验给敏感的畜禽投喂可疑物质,观察其有无毒性,一般多采用大鼠或小鼠作试验动物。

也可选择少数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同种畜禽,投给病畜吃剩的饲料,观察是否中毒。

在进行这种试验时,应尽量创造与病畜相同的饲养条件,并要充分估计个体的差异性。

因此,试验畜禽的数量不宜过少,同时要设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