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合集下载

地球公转的四个意义

地球公转的四个意义

地球公转的四个意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运动。

这一运动在宇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和生态系统,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地球公转的意义。

一、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意义之一是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近似椭圆的,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始终一样。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强,这就是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弱,这就是冬季。

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对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生长、繁衍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二、日晷和日历地球公转的意义之二是日晷和日历。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的位置在天空中有规律地发生变化,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和阴影的变化,人类可以制作日晷,利用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

同时,地球公转也是人类制定日历的基础,我们通常一年有365天,就是根据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来计算的。

三、时间标准地球公转的意义之三是时间标准。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不同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统一时间,人们需要制定时间标准。

国际协定将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经过的子午线定为起点,设立全球统一的时间标准,即世界协调时(UTC)。

地球公转提供了统一时间的基础,使人类的社会生活更加便利。

四、天文学研究地球公转的意义之四是天文学研究。

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相结合,使地球上的观测者能够观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

地球公转带来了四季交替、星空变换等变化,这为天文学家提供了研究宇宙的宝贵资源。

通过观测地球上观测站的位置相对于太阳的变化,可以精确测量地球和其他天体的距离,并揭示出宇宙中更多的奥秘。

结论:地球公转的四个意义分别是季节变化、日晷和日历、时间标准以及天文学研究。

地球公转不仅在自然界中对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人们应该认识到地球公转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和了解宇宙的奥秘。

只有保护好地球,才能让地球公转的意义得到更好的体现。

地球一年四季的原理

地球一年四季的原理

地球一年四季的原理
地球一年四季的原理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1.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轴
与其公转轴不完全对齐,自转轴倾斜约23.5度。

这意味着地球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会接收到不同强度和角度的太阳光。

2.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365.24天。

地球的轨道呈
椭圆形,离太阳较近的点称为近日点,离太阳较远的点称为远日点。

近日点距离太阳较近,远日点距离太阳较远。

地球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季节地区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
●春分:春分时,地球的自转轴与太阳光线垂直,北半球和南
半球受到的太阳光相等,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也相等。

●夏至:夏至时,北半球的自转轴倾向太阳,北半球受到的太
阳光更多,白天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南半球则相反,白天时间较短,温度较低。

●秋分:秋分时,地球的自转轴与太阳光线垂直,北半球和南
半球受到的太阳光相等,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也相等。

●冬至:冬至时,南半球的自转轴倾向太阳,南半球受到的太
阳光更多,白天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北半球则相反,白天时间较短,温度较低。

这样,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太阳光照射角度和时间长度
不同,导致气温、天气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循环。

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吗

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吗

为什么地球有四季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吗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而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这两个运动对地球的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球自转使得地球的一个半球不断地面对太阳,因而接受到的阳光辐射就会随着时间而不同。

当地球自转使得一个半球离太阳较远时,这个半球收到的太阳辐射会相对较少,温度就会较低,这个半球就进入了寒冷的季节,即冬季。

而当地球的自转使得一个半球靠近太阳时,这个半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会相对更多,温度就会较高,这个半球就进入了温暖的季节,即夏季。

因此,地球自转使得地球的不同半球在不同的时间里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从而造成了季节的变化。

另外,地球的公转也对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地球公转过程中,当一个半球靠近太阳时,它将更直接地接受到太阳的辐射,这是因为在倾斜的自转轴的影响下,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会更集中地照在较低纬度的区域,这个半球就会进入夏季。

而当这个半球远离太阳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会更为分散,这个半球就会进入冬季。

同时,公转也会使得两个季节的持续时间相对平均,避免极端的温度变化。

综上所述,地球的四季季节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半球在不同时间里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程度不同,从而引起了季节的变化;而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位置和角度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季节的交替和持续时间。

这两种运动的复杂组合使得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多样化,丰富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也为生命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四季划分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四季划分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四季划分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形成了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这些季节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引起的。

- 春季:春季开始于3月21日左右,当地球绕太阳运转到春分点时,昼夜时间几乎相等。

春季是温度逐渐回升的季节,植物开始生长,昆虫复苏,鸟类迁徙回来。

- 夏季:夏季开始于6月21日左右,当地球运行到夏至点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

夏季是温暖的季节,阳光强烈,植物生长茂盛,动物活动频繁。

- 秋季:秋季开始于9月23日左右,当地球绕太阳运转到秋分点,昼夜时间再次几乎相等。

秋季是温度逐渐降低的季节,植物开始凋落,动物为了储备食物而忙碌。

- 冬季:冬季开始于12月22日左右,当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

冬季是寒冷的季节,植物休眠,动物进入冬眠或迁徙,人们穿着厚重衣物保暖。

这些季节交替循环,是地球上生物和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重要周期。

在南半球,这些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与北半球相反。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①春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月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夏至日。

6,7,8月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秋分日。

9,10,11月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

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
⑴五带的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
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

②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③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④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⑵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⑶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⑷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相信通过上面对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

欢迎阅读!。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什么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极昼和极夜、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产生,
四季交替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今天。

认识基本的季节

认识基本的季节

认识基本的季节季节是指因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的气候变化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自转一天,但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所以每年都会出现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旅游业、服装业等,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本文将基于科学的角度,认识基本的季节。

一、春季春季在北半球的时间为3月至5月,南半球则是9月至11月。

这个季节出现的原因是当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晝夜长度相等,空气温度开始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春季天气温暖,气候适宜,花鸟虫鱼开始繁衍生息。

春季也是农民们忙于农业生产的时节,各种作物开始播种、栽培。

此外,春季在各个国家中都有纪念节日,例如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

二、夏季夏季在北半球的时间为6月至8月,南半球则是12月至2月。

当地球公转至夏至点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气温最高。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雨水充足,这也是植物茂盛、生长迅速的季节。

夏季也是游泳、野餐、郊游等活动的最佳时节。

但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夏季也是季节性疾病高发的季节,请注意避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

三、秋季秋季在北半球的时间为9月至11月,南半球则是3月至5月。

当地球公转至秋分点时,太阳直射赤道,各地晝夜长度相等,空气温度下降,天气转凉。

秋季气候凉爽、干燥,植物、动物开始进入休眠期。

秋季是农业收获的季节,各种作物陆续成熟,也是人们各地举行感恩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日的时刻。

四、冬季冬季在北半球的时间为12月至2月,南半球则是6月至8月。

当地球公转至冬至点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气温最高,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气温最低。

冬季空气干燥、气温低,降雪、降雨的天气比较频繁,植物、动物冬眠休息。

此外,冬季也是一些大型企业、零售业的销售旺季,各地也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例如圣诞节等。

总之,季节变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地球公转的意义》公转轨迹,季节轮回

《地球公转的意义》公转轨迹,季节轮回

《地球公转的意义》公转轨迹,季节轮回《地球公转的意义:公转轨迹,季节轮回》当我们仰望星空,或是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是否曾思考过这一切背后的神秘力量?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在宇宙中沿着特定的轨道不停地公转,带来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影响。

这看似平常的公转运动,实则塑造了地球上的生命节律和自然现象。

地球公转,简单来说,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沿着一定的轨道进行的周期性运动。

这个轨道并非是完美的圆形,而是一个略呈椭圆的形状。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大约需要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首先,地球公转带来了明显的四季轮回。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平面存在一个约 235 度的倾斜角度,这就导致了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直射光线的角度和时间长度发生变化。

当北半球倾向太阳时,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升高,白昼时间变长,我们就迎来了夏季;而此时南半球则倾向远离太阳,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降低,白昼时间变短,处于冬季。

随着地球的继续公转,这种情况会逐渐颠倒过来,北半球进入冬季,南半球则迎来夏季。

春秋两季则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过渡阶段。

四季的轮回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植物来说,不同的季节提供了不同的生长条件。

春天,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为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夏天的高温和充足的阳光有助于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够迅速生长和积累养分;秋天,气候变得凉爽干燥,许多植物开始结出果实,为繁殖和传播种子做准备;冬天的寒冷和缺乏光照则促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以保存能量和抵御恶劣环境。

动物的生活也受到季节变化的深刻影响。

许多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生理状态。

比如,候鸟会在秋天飞往温暖的地区越冬,春天再飞回北方繁殖;一些哺乳动物在冬季会换上厚厚的皮毛来保暖,或者通过冬眠来度过食物匮乏的时期;昆虫也会在不同的季节里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繁殖周期。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1.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
地球公转自转相结合,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现象,例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等。

季节变化正是由于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2.长短不一的昼夜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每天转动一圈。

因此,昼夜的时长与太阳的位置有关。

在夏季,地球自转使得我们所处的区域靠近太阳,白天时间变长。

而在冬季,地球自转使得我们所处的区域远离太阳,黑夜时间变长。

3.四季交替
地球公转不仅导致昼夜时间的变化,还引起了远离太阳的地区温度的下降,靠近太阳的地区温度的上升。

根据地球所运动的轨道,这些变化会构成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4.不同区域的季节
当地球公转使得南半球靠近太阳时,南半球的气温就会升高,此时南半球经历夏季,而北半球经历冬季。

当地球公转使得南半球离太阳遥远时,南半球的气温就会下降,此时南半球经历冬季,而北半球经历夏季。

5.总结
地球公转和自转使得季节变化得以发生,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季节交替,让我们能够享受四季之美,体验不同的景象。

因此,了解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是有益的,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这个伟大的宇宙。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

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季节变化季节变化
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这两者之间的则是春季或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将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季节变化与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绕太阳旋转的话,太阳光线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这就与地球的倾斜有关了.
那么四季的交替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线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地球上将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我们可以理解为.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他投射在该平面的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北半球进入秋季,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光束斜射时光斑区的光线稀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光线浓一些.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当他直射在某一平面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顺序交替的现象?我们来分析一下,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
地球上有四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和倾斜轴造成的。

地球绕太阳
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地球自转的轴倾斜23.5度。

这两个因素
共同影响了地球不同季节的温度和气候。

首先,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造成了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变化。

当地
球离太阳较近时,太阳能的照射更加集中,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夏季。

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能的照射分散,这就是我们所经
历的冬季。

其次,地球自转轴的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日照时间的变化。

当某个
地区的倾斜面向太阳时,该地区将会经历更长时间的日照,这就是
我们所经历的春季和夏季。

而当该地区的倾斜背离太阳时,该地区
将会经历更短时间的日照,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秋季和冬季。

因此,地球上有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轴的倾斜所造成的。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地球不同季节的温度和气候,使得我们能够体
验到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

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

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

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这一运动不仅是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基本运动方式,同时也对地球的地理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

1.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运动使得地球不断向着太阳旋转,这就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即冬至,北半球处于寒冷季节;而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即夏至,北半球则处于炎热季节。

而在南半球则相反。

2. 昼夜长度变化地球公转也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长度的变化。

当地球某一地区对太阳的直射光最多时,那里白天最长;而当地球该地区远离太阳时,那里白天最短。

这种昼夜长度的变化对不同地区的生态和生活习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 气候带地球公转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对地球上的气候分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地球公转带来的不同热量分布,形成了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中纬度地区的温带气候和极地地区的寒带气候。

这种气候带的形成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植被、动植物种类的分布和温度变化。

4. 海洋洋流地球公转运动也对海洋洋流产生了影响。

因为地球不断运动,使得海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环流,这些洋流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使得英格兰和西欧地区气候变得温和,而拉巴特洋流则使得南美南部地区气候温和。

5. 地震分布地球公转运动也与地震的分布有关。

地球公转带来了地壳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壳产生了断裂和变形,这也影响了地震的分布。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壳板块的相互运动导致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形成,这也是地球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

总结来说,地球公转运动带来的地理效应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昼夜长度、气候分布和海洋洋流,同时也影响了地球上地震的分布等等。

这些效应使得地球地理状况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深刻地影响了地球上的生态和环境。

我们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效应,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期末综合练习
第6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期末综合练习
一、知识速记 1.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 太阳 转动。地球公转的方向 是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 2.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地轴 倾斜的方向不会改变,始终 指向北极星。 3.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 椭圆形 ,每年 一月初 地球与太 阳的距离最近,每年 七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A.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冬季 C.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无关
期末综合练习
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C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பைடு நூலகம்
期末综合练习
四、生活应用题。 我们用一支蜡烛模拟太阳,用一个小地球仪绕蜡烛转动,
期末综合练习
4.四季变化与地球 公转 有关,四季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 无关。“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 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5.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 冬季 ;地球距离太阳远 时,是北半球的 夏季 。同一时间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 正好 相反 。
期末综合练习
二、重点实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球是秋季,则北半球是(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期末综合练习
6.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公 转( A ),但与地球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的远近( B )。 A.有关 B.无关
看图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是 模拟
(选填“对比”或“模拟”)实验。
期末综合练习
2.“地球”绕“太阳”自 3.地球的 地轴
不变 的。
西

地球公转产生的5个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5个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5个现象
1、昼夜交替: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点,每24小时将会出现一次“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即昼夜交替现象。

2、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的运动,使得地球表面不同点的太阳日射强度有所不同,也就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3、地球上的日出日落:由于地球公转,使得地球表面上的某些地方,每天会有太阳日出和日落的现象,我们表现在看到的是日出日落的景象。

4、对流风的形成: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表面的气流不断地向两侧来回移动,这种气流在地球表面形成各种各样的对流风。

5、海洋的潮汐: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表面的海洋水面会出现不同的潮汐现象,从而形成潮涨潮落的现象。

地球公转四季与昼夜的变化的关系

地球公转四季与昼夜的变化的关系

地球公转四季与昼夜的变化的关系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地球的白昼和黑夜相互交替,从而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球公转与自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有夹角导致地球在转动的时候是斜着转动的,所以就出现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1四季更替的原因
地球的自传相对太阳始终保持某一个角度,所以在地球公转的不同时间段,地球上某个点和太阳照射的角度的远近不同导致所受热量及时长不同引起气温和昼夜时长变更。

一年四季也就因此产生了。

同样的道理由于赤道附近总是处于太阳光线的直射状态下所以热带地区只有夏季。

还有地球两极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2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自转,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具体来说:
1. 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种运动称为公转。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而且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四季变化: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在地球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四季变化表现为昼夜长短和四季温度的差异。

3. 四季的形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四季形成的基础。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这使得在一年中,太阳直射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使得各个季节的气温、日照长度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4.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且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使得北半球的夏季正好是南半球的冬季,而北半球的冬季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什么引起的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什么引起的

四季更替是由地球什么引起的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么四季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四季更替原因四季更替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地球公转和自转所在的轨道平面是有夹角的,所以地球在转动的时候是斜着转动的,所以会出现四季更替的现象,而且公转速度的差异,也导致地球上四季不等长。

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受到的太阳辐射和热量都不相同,所以会有不同的气候体现,也就是常说的春夏秋冬。

四季雅称春季:阳春:我国南方人民给春天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

如李白诗云:“阳春召我以烟景”,正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

三春:昔日农历以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孟郊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九春:古时的“三春”3个月共90天,10天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

阮籍的笔下就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名句。

青春: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繁茂,生机盎然,一片青绿,因之呼春天为“青春”。

杜甫的绝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指此。

芳春:春天百草萌发,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故有“芳春”之名。

如陆机诗曰:“烈火厉劲草,丽服鲜芳春。

”青阳:春天阳光明媚,暖意洋洋,故有“青阳”之美称。

如陈子昂就有“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艳阳:春天阳光灿烂,和风丽日,故称“艳阳”。

如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遗音·艳阳天》中说:“艳阳天,和风荡漾,杨柳依依”;再如鲍照的诗句:“艳阳桃季节,皎洁下成妍。

”我国实行夏历时间很长,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

此外,春天还有“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等雅称。

另外,春天各月还有下列别称:一月又叫陬月、孟陬,二月又叫令月、杏月,三月又叫蚕月、桃月。

夏季:朱明:古代称夏为“朱明”。

《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

”《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季节变动的概念

季节变动的概念

季节变动的概念季节变动是指地球上由于其自转和公转运动而导致的气候和天气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暴露在太阳直射辐射的程度不同,而地球的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轨道倾角倾斜,地球各地区每天的太阳直射辐射是不同,这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倾斜轴造成的。

例如,在北半球夏至时,北回归线附近太阳直射辐射较强,而南回归线附近太阳直射辐射较弱,因此北半球会经历夏季。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地球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的时候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时候称为远日点。

在地球到达近日点时,太阳直射辐射最强,从而导致该地区的气温升高,引发夏季。

相反,在地球到达远日点时,太阳直射辐射最弱,导致该地区气温下降,引发冬季。

季节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与地球的大气循环和水循环、地理位置和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等因素有关。

地球的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直接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变化,从而影响季节的交替。

例如,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会影响赤道附近的季风气候,而大陆的形状和海洋的分布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季节变化相对较小,气温和降水量相对稳定。

而靠近地球两极的地区,季节变化较为显著,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差异很大。

赤道附近的地区主要由热带雨林和草原组成,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主要由冰雪覆盖的极地和寒带草原组成。

总之,季节变动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的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不同季节的交替不仅仅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变化,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季节变动的理解和研究对于气候预测、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春季
气候四季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3、4、5月
6、7、8月
9、10、11 月
12、1、2月
2、五带的划分 地球五带
地球五带
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
四季
五带
练习
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 射 点位置的关系:
纬度带 北回归线及 以北 赤道及以南 迟 南回归线及 以南 赤道及以北 南北回归线间 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冬至日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每年两次太阳直射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夏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春秋分)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春秋分)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半球冬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最短 从北极点开始 极夜范围扩大 昼渐短 秋分后 冬至 (北极圈内全为极夜) 从北极圈开始极 夜范围缩小 昼渐长 春分前
(9.24)
(12.22)
(3.20)
昼短于夜
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移向 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由 北回归线向 北回归线 23°26 ′N 南北两方降低 赤道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0° 由 南回归线向 南回归线 23°26′S 南北两方降低
赤道 0°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规 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12.22 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3.21 9.23
全球昼夜(等长)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增长 A、植树节:
B、劳动节: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C、教师节: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D、国庆节: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2、当太阳直射在21° N时,51°N和59°S的 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51°N正午太阳高度:60 °; 59°S的正午太阳高 度:10 °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北半球夏半年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最长 从北极点开始 极昼范围扩大 (北极圈内全为极昼)
从北极圈开始 极昼范围缩小 秋分前 (9.22)
昼渐长
春分后 (3.22) 夏至 (6.22)
昼渐短
昼长于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 射 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移向 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6.22 北半球
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南半球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西方国家、我国)
气候四季
2、五带的划分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表
立雨惊春清谷立小芒夏小大立处白秋寒霜立小大冬小大立 春水蛰分明雨夏满种至暑暑秋暑露分露降冬雪雪至寒寒春 我国春季 西方春季 我国夏季 西方春季 我国秋季 西方春季 我国冬季 西方春季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 26´N
夏至
北回归线 赤道 秋分

春分
春分
23º 26´S
南回归线
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 春 夏 秋 冬 气 分 至 时 间 太阳高度的纬 太阳直射点 度分布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分 9月23日前后 至 12月22日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