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
永生的眼睛教案集锦5篇
永生的眼睛教案集锦5篇永生的眼睛教案篇1授课时数:2课时。
备课时间:__月__日。
授课时间:__月__日。
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个: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
学习多音字:给。
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读课文,感知语言。
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5、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6、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字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小书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
(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情境入课:前些天,程老师在“大宝真情互动”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就在去年,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
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
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
生活将会多么美好。
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
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1、自读。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精选8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10个。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捐献器官,帮助他人,并为此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3、对自愿死后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交流资料。
1、请学生都蒙上眼睛,把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进书包。
边做边想:假如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体验,纷纷说。
) 2、结合“初显身手”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师补充资料: 资料1、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
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
一方面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多,而另一方面损献出来的角膜少,因此患者重见光明的可能性小。
资料2、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资料3、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资料4、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4、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5、揭示课题。
从题目中,你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什么是永生?为什么要说“永生”?谁的眼睛是永生的?) 6、默读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收集、调查和课上的交流、感知,会说爸爸和温迪很高尚。
)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为什么爸爸和温迪很高尚呢? 再次默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的表格练习,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1、4人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5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言导入:《触摸春天》一课中,盲女孩安静用双手去触摸春天,用心灵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她对生命的热爱令我们感动,如果她能重见光明,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2、读课文阅读提示,把握阅读内容和要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语,交流查字典理解不懂词语的情况。
2、组内合作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概括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1、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重点研读:(1)文中几处用到“骄傲” 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2)出示句子: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①“这一刻”是哪一刻?②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③你能读出其中的骄傲吗?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回答。
四、质疑深入,延伸情感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1(课前师生交流一分半钟,略)师:为了上这节课,你们课前准备了什么?生:预习。
师:怎么个预习法?现在要请另一位同学发言了。
生:就是写出不同的读后感。
反复地读,读熟了,就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想。
师:预习,就是要反复地读。
读熟了。
有没有把感想写出来?生:有。
师:都写了吧。
生:写了。
师:还有呢?生:可以提出问题,谈自己对自己对某段的理解。
师:还有吗?生:比如你赞同这句,为什么?或者反对哪句,为什么?师:哦,就是这些都可以针对整个文章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还有就是可以给人物作评价。
师: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课前要做的基本功。
我在外面听你们上的第一课时的时候,也在想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
比如说,“振聋发馈”这个词语,你们理解了没有?生:理解了。
师:谁来说一下。
生:我来说。
“振聋发馈”就是用语言文字来唤醒糊涂的人。
师:就是有些人对某些问题认识还很模糊,像一个聋子,象一个思想处于昏睡状态的人,听了一席话以后,眼睛明亮了,耳朵也听得很清晰了。
这个词就说明一席话对你的影响是多么的深。
上一节课,你们觉得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吗?生:没有。
师:没有。
哇,声音这么响亮。
你说,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生:课文第12自然段: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他所遗留的角膜仍会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这是怎样的一种骄傲?为什么要用“怎样的一种骄傲”?直接说骄傲不就行吗?师:你看,我要是这样读的话,“这是一种骄傲”,“这是一种怎样的骄傲”,感觉会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这里面至少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
句式的表达上一样吗?“这是一种骄傲”,“这是一种怎样的骄傲”,句式表达上也不一样。
你说。
生:让我们思想也跟着课文去,因为他加了“怎样”嘛,就是让我们去想,她是怎样的骄傲。
师:这里面也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到底是怎样的骄傲,我们可以再把文章理解一下,可以把文章中特别重要的,就象上一节黄老师反复强调的某些段落、某些情感、某些问题,重新来理解一下可能我们就能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骄傲”。
课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课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一课时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 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 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 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3 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 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 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1 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
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 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5、课文《永生的眼睛》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多好的一首歌啊!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永生的眼睛》优质公开课教案 (1)
教学过程:(一)启动情智,导入新课。
1、猜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是什么?”引出“眼睛”。
2、教师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有着明亮的眼睛是幸福的。
可是在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么多的人在苦苦的等待着别人捐赠眼角膜,等待着恢复光明。
3、教师揭题,板题,学生读题。
(1)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眼睛有关的感人至深的文章,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18 永生的眼睛>(2)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呢? (指生说)课件出示:(1)什么是永生的眼睛?(2)眼睛不是永生的,为什么课题却叫“永生的眼睛”?5、理出学习思路。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不错,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老师相信,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以后,会对“永生”这个词语有着更深更新的理解。
(二)初读感悟,诱发情智师:哪个同学愿意为大家读读阅读提示呢?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通过浏览课文,你会认识哪些新朋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边浏览边划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2)课文中要捐赠角膜的是谁?面对亲人的捐赠,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86页,带着刚才的问题并结合老师的阅读提示自由地朗读课文。
1、学生按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2、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这些词语同学们都认识了吗?(1)课件出示词语:突如其来不由自主不假思索不顾一切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重见天日夺眶而出指名读,正音。
(2)这些词语呢?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指生读。
给予捐赠盲童屡次器官角膜遵从孤零零借助图片理解“角膜”,指出角膜的重要性。
3、师:刚才读课文,大家读的非常认真,那通过读课文,你认识了那些新朋友?生:琳达、琳达的母亲、琳达的父亲、琳达的女儿温迪(出示插图)4、那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生:课文讲述的是琳达一家人为了盲人重见光明,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
<板书:捐赠角膜>5、诱发情智:在我们的课文当中,已经捐赠了眼角膜的是谁啊?面对亲人的捐赠,琳达的心情是怎样的?(三)释疑解惑,细读感悟第一部分:面对捐赠母亲的角膜,琳达的态度。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等奖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小说《永生的眼睛》的情节和主题;2.分析和探讨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主题意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永生的眼睛》的封面和简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谈论并回顾学生对小说的印象和联想。
二、阅读与理解(30分钟)1.分小组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自主理解和解读故事情节;3.加强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特别关注主人公的探索和成长过程。
三、讨论与分析(20分钟)1.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2.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主要意义,如生死、爱与牺牲等;3.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形成自己对小说的独特理解。
四、写作与表达(3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撰写一篇读后感或文章,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观点;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会,写出富有个人色彩和感情的文章;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分享,互相交流和学习。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1.邀请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观点,鼓励学生共同分享;2.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3.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主题的把握程度;2.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了解学生对文学手法和主题意义的理解和应用;3.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分享,评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水平。
教学延伸:1.推荐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2.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鼓励学生形成读书分享小组,共同阅读和讨论优秀文学作品。
2023最新-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7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该页是美丽的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继续学习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思想感情的方法,阅读课文,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4、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运用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2.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捐赠盲童屡屡遵从搂住突如其来不假思索热泪盈眶栩栩如生重见天日(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是怎么概括的。
三、再读,迁移读法。
1.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触摸春天》一课,是怎么体会小女孩热爱春天、渴望自由的情感的?(抓关键词语来体会。
)2.什么是“永生”?(不会灭亡,永不消失)课文哪些语句告诉我们妈妈、爸爸的眼睛是“永生”的?再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来。
(生读书,勾画语句。
)3.汇报交流。
语句一: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教学指导:(1)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死、有意义)这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什么?(2)妈妈这样认为,她又是怎么做的呢?(3)想象:妈妈的眼角膜捐赠给了盲童,你仿佛看到他在干什么?(4)你觉得这里的“永生”是说什么?语句二: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那多么美妙!指导:(1)找出句子的关键词。
《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8篇)
《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8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自愿把眼角膜捐赠出来,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也教育了周围的人,所以说他们的这种精神是永不磨灭的。
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热爱生活、关爱别人,让人尊敬,让人怀念。
文中的父亲用耐人寻味的话语教育了“我”,影响了小温迪,使小温迪为妈妈和外公感到骄傲,“我”也为小温迪从小就具有爱心而感到骄傲。
教学时,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采用倒叙的方法,从故事的结尾出发,抓住“骄傲”一词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父亲话语的意思和“我”态度的变化,深入体会“永生”的含义,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经过三年多的积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他们能自觉做记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学句。
在阅读中能通过做批注、自读自悟等学习方式,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更趋于个性化,从而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详细教案】教学目标:1.从文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触动心灵,升华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质疑揭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板书)齐读两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课文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来,完成课后的表格。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安静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灵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 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 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 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1 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
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 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2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永生的眼睛》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质。
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的升华。
当年十四岁的“我”和现在十四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态度,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2.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捐献器官的资料,调查周围人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欧洲谚语:“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桌永恒的筵席。
”正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人间处处显真情。
可见,善良和爱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
我们领略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和受众人爱戴的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这都源于他们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源于他们对世人的一种大爱的精神境界。
今天,让我们带着一颗温润的心,一颗感恩的心,走进琳达一家,领略他们一家三代无私而伟大的爱。
二、读通课文1.初读课文。
提示:a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一次,遇到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多读几遍,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b读后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检查词语捐赠角膜给予重见天日不假思索平静热泪盈眶3.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角膜”以及对“角膜”的认识及其捐献角膜的意义。
三、理解课文1.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琳达,琳达的父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她们对捐献眼角膜的态度一样不一样?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永生的眼睛教案4篇(永生的眼睛课件)
永生的眼睛教案4篇(永生的眼睛课件)下面是我收集的永生的眼睛教案4篇(永生的眼睛课件),供大家品鉴。
永生的眼睛教案1执教思路:《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
作者刻画的形象让人终身难忘: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亲;有醒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动的“我”以及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
他们的高尚情操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以“琳达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围绕“永生”将本课设计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课前调查,搜集信息,铺垫情感。
由于本课涉及到的器官捐献的背景学生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或根本不了解,所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展开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语文实践活动,同时做好调查的统计和分析。
这样,让学生了解到许多的人对角膜捐献的看法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深感受到来源远远不能满足于器官捐献的需求。
有了这样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学生自然会对琳达一家产生敬佩之情。
第二环节:以信入境,质疑永生,启动情感。
共同阅读课文最后的那封信。
理解“角膜移植”一词,顺势呈现出角膜捐献调查结果汇总表,同时补充相关资料。
通过器官捐献在社会上难以被人们接受的现状与琳达一家主动捐献角膜的对比,引出课题《永生的眼睛》并板书。
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围绕“永生”一词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梳理,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继而启动学生的情感。
第三环节:初读课文,理清线索,激发情感。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完成课后出现的表格练习初步了解琳达一家为盲人所做的事情。
并随机板书:琳达母亲父亲温迪。
第四环节:细读课文,品味永生,深化情感。
我抓住“课文中谁的眼睛永生了?”这一关键问题,带领学生细读课文的。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母亲或父亲或温迪的眼睛得到了永生。
这些猜测不定的答案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永生”的含义。
而琳达的情感态度变化是贯穿其中的。
从母亲捐献时的坚决反对到父亲捐献时的遵从遗愿到捐献温迪角膜时的主动,最后收到来信时的骄傲。
小学课文《永生的眼睛》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小学课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一课时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1 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 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 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3 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 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 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1 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
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 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5、小学课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就句、段、篇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一家人高尚的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生命的宝贵和无常。
引发学生对生死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1.2 教学内容通过观看《永生的眼睛》短片,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活动观看《永生的眼睛》短片,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生死经历。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亲情的珍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分析《永生的眼睛》中亲情的表现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永生的眼睛》中亲情的具体表现。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教师引导讨论亲情的意义和如何珍惜亲情。
第三章:友情的力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友情的力量和支持作用。
培养学生珍惜和维护友谊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永生的眼睛》中友情的表现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永生的眼睛》中友情的具体表现。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
教师引导讨论友情的力量和如何珍惜友谊。
第四章:生命的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4.2 教学内容分析《永生的眼睛》中生命的传承的表现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传承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永生的眼睛》中生命的传承的具体表现。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分享自己对生命传承的理解。
教师引导讨论生命的传承的意义和如何尊重生命。
第五章:生命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的心态。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永生的眼睛》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生命的意义。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永生的眼睛》中生命的意义的表现。
永生的眼睛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5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三个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三个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传统观念的转变和思想认识的升华。
当年十四岁的“我”和现在十四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态度,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影响。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母亲病逝后,父亲遵照他们生前的约定,将母亲的角膜捐赠给医院,并深深地教育了“我”。
第二部分(4——5自然段):写父亲患重病时,仍为自己去世后可以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而感到愉快,他的心愿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女儿温迪。
(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从三个角度说明了捐赠的快乐: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家属的角度,从自己亲人的角度。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我”遵从父亲的遗嘱,捐赠了他的眼睛的角膜,温迪为此感到骄傲,并准备效仿外公捐赠角膜。
第四部分(7——9自然段):写温迪在意外车祸中丧生,“我”再一次捐赠了亲人的眼睛角膜。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设计理念: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一个课时要完成本课的教学,必须将阅读的任务向课前进行适当的延伸,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与能力。
在课内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教师给予适当的“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更为有效的阅读对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等重点语句体会句中含义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篇1
首先创设情景抓住主人公琳达对捐献器官的不理解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然后抓住琳达态度的变化及原因自然而然引出父亲的话并以此作为重点句子进行黑暗并让孩子们想象假如自己就是一位接受角膜捐献的盲童重见光明后会看到什么做些什么帮助学生理解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改变。
3、学习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改变。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订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具体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争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状况1、出示生字,让同学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老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末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活灵活现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3、按拼音填空yì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āo〔〕阳、〔〕傲、〔〕花、〔〕气、上〔〕、香〔〕zǔ〔〕挡、〔〕织、〔〕力、〔〕国、〔〕成〔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深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3.按拼音填空y 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āo ( )阳、()傲、()花、()气、上()、香()z ǔ ( )挡、()织、()力、()国、()成(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课文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
(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①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③指导背诵这段话(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①指名读句子②自己默读这句话③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1)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
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指名读句子②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请同学说一说(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三)回读课文内容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四)布置作业将你的感想写下来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3.指名回答(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1.自由读课文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3.指名回答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扩展练习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2.指名说(四)小练笔1.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
2.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四.板书设计:7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