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技巧
5个外科手术技术的使用技巧分享
5个外科手术技术的使用技巧分享外科手术技术是医学领域中的关键部分,医生们通过使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技术来治疗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五种常见外科手术技术的使用技巧,以帮助医生们更好地应对手术挑战。
1. 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它通过利用显微镜和微小的操作器械进行手术。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使用微创手术技术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微创手术方法。
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应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和操作,确保手术精确。
最后,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也需要注意,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2. 切口缝合技术切口缝合技术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项技术,用于将术后切口闭合,加速伤口愈合。
在使用切口缝合技术时,医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缝线和缝针。
不同部位和大小的切口需要使用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缝线和缝针。
其次,正确的缝合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缝合方法包括绕行缝合、简易缝合和逼形缝合等,医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最后,注意缝合的张力,过度张力可能导致伤口裂开,而过松的缝合可能导致愈合不良。
3. 出血控制技术在许多外科手术中,出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掌握出血控制技术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出血控制技术。
首先,应用电凝术进行止血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电凝术通过使用高频电流使血管收缩,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其次,手术中可以使用手术夹或夹钳进行血管的临时闭塞,以切断血液供应。
最后,对于严重的出血情况,可以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来稳定患者的状况。
4. 合理使用手术器械在外科手术中,医生们使用各种手术器械来进行操作。
合理使用手术器械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在使用手术器械时,医生需要熟悉器械的用途、操作方法以及器械的特点。
此外,医生还应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到位,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掌握外科手术技术使用中的关键技巧
掌握外科手术技术使用中的关键技巧外科手术是一种关键的医疗操作,是治疗疾病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外科手术技术的使用中,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速度。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技术使用中的关键技巧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
首先,术前准备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手术前,外科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此外,正确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其次,外科手术中的组织处理技巧是关键之一。
组织处理技巧包括正确的切割、缝合和联合修复方法等。
手术切口的选择和处理对手术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目的和部位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和大小,以最小化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组织的缝合和联合修复,医生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的缝合技术和材料,以保证手术切口的稳定和愈合。
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也是外科手术技术的关键之一。
外科手术器械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手术类型、手术目的和患者的特殊情况。
医生需要熟悉各种器械的特点和用途,并且能够正确操作它们。
此外,器械的消毒和保养也是关键的环节,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外科手术中,出血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大量失血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外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的止血技术,包括手术缝线、止血夹和止血剂等。
精确的止血位置、合理的止血方法和快速的止血速度都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产生重要影响。
外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也是关键技巧之一。
手术操作需要超强的细致和专注力,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手术失败。
因此,外科医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并在手术中保持专注和谨慎。
此外,外科手术中的团队合作也是关键的技巧之一。
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需要与麻醉师、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护士应该了解的普外科护理技巧
护士应该了解的普外科护理技巧在医疗领域中,普外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领域。
作为护士,熟悉并了解普外科护理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士应该了解的普外科护理技巧,帮助护士们提高病人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普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普外科护理时,护士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手术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操作方法等,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2.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室、准备器械和药物、安排好手术室环境等,确保术前准备无误。
3. 要高度重视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以及预防并发症。
4. 注意个人防护,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避免交叉感染。
二、普外科护理技巧1. 伤口护理伤口护理是普外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护士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及时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引流护理在一些手术中,病人可能需要插入引流管来排除伤口渗液。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渗液的性状、颜色等,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3. 疼痛管理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并观察病人的疼痛缓解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
4. 观察并发症普外科手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肺部病变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尿液、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判断并发症的存在,并与医生配合进行处理,确保病人的安全。
5. 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是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引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营养摄取等,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
护士还需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促进病人的积极康复心态。
三、普外科护理中的注意事项1. 了解护理程序护士在进行普外科护理时,需要了解具体的护理程序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2. 维持环境清洁手术室和病房环境的清洁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外科学常见难点剖析解析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外科学常见难点剖析解析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外科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了人体脏器的疾病诊治以及外科手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外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外科学中的常见难点进行剖析解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外科学知识。
一、难点剖析1.手术技巧难点外科手术是外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确的手术技巧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然而,手术技巧的掌握常常是外科学学习中的难点之一。
例如,在开腹手术中,了解腹部解剖结构、正确处理脏器、合理缝合切口等都是需要技巧和经验的。
2.疾病诊断难点外科学与疾病诊断密不可分。
某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导致难以准确诊断。
例如,胃癌早期症状常常是消化不良、腹胀等,这与许多其他胃肠道疾病症状相似,需要借助进一步的检查手段来确诊。
3.手术并发症难点手术并发症是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尽管外科医生会尽最大努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仍然无法完全杜绝。
有些并发症严重程度较高,治疗难度大,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因此,了解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成为学习外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解析典型题型1.选择题外科学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选择题,这些题目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外科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多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相关资料,增加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
2.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在具体病例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从临床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在解答时,应准确理解病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计算题外科学中的计算题主要涉及手术量表、药物计算等方面。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同时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准确无误。
在学习时,可以多进行计算练习,增加对计算方法的熟悉程度。
三、解题技巧1.理论实践结合外科学理论体系庞大,涉及广泛,理论知识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外科手术的艺术揭秘外科医生的技术与技能
外科手术的艺术揭秘外科医生的技术与技能外科手术的艺术揭秘—外科医生的技术与技能外科手术是一门细致而复杂的医学艺术,它不仅要求医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他们拥有出色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科医生的技术与技能,并揭秘外科手术的艺术。
一、精湛的解剖学知识外科医生的第一项基本技能是精湛的解剖学知识。
他们必须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包括器官、血管、神经等,并熟悉不同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
这种知识是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的基础,只有掌握准确的解剖学结构,才能避免误伤其他组织,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高超的手术技巧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是他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他们需要具备稳定的双手,并且能够准确地使用各种手术器械。
像缝合刀、镊子和钳子这样的工具在外科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外科医生必须熟练地使用它们,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手术器械的使用,外科医生还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技术,如切除、缝合、重建等。
他们必须在手术过程中灵活应用这些技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高超的手术技巧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功能和外貌。
三、准确的术前评估和规划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外科医生需要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规划。
他们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以便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在术前评估中,外科医生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期望值,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术前规划是外科医生实施手术的重要准备工作。
他们需要仔细考虑手术的步骤、手术器械的选择和麻醉的使用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
准确的术前评估和规划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四、娴熟的团队合作外科手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外科医生必须与麻醉师、护士、技师等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手术任务。
在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做好各自的分工,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外科的手术技巧
外科的手术技巧
外科手术技巧是外科医生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外科手术技巧:
1. 切开:使用手术刀等工具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切口,以便医生可以进入体内进行手术。
2. 缝合:将切开的皮肤或组织层进行缝合,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3. 出血控制:在手术中出现出血时,外科医生需要使用各种控制出血的方法,如结扎血管、使用止血药物等。
4. 解剖学知识:外科医生需要准确了解人体解剖结构,以便在手术中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5. 技术精准:外科手术需要非常精确的操作,医生应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如剪切、缝合、切骨等。
6. 感染控制:外科手术有可能引发感染,医生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 急救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外科医生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挽救患者
生命。
8. 操作仪器:外科手术可能需要使用各种器械和设备,医生需要熟悉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9. 团队协作: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多个医疗团队成员协作,外科医生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10. 判断能力: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与技巧
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与技巧外科手术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干预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与技巧,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外科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在人体内进行切除、修复或替代组织的操作,以治疗病理状态或修复受损组织。
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之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麻醉:在外科手术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通常会采用麻醉技术。
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脊髓麻醉等多种形式。
3. 切口与暴露:外科手术需要通过切口将手术器械引入患者体内。
因此,术者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切口,并妥善处理切口周围的组织以获得良好的视野与操作空间。
4. 操作与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与处理。
例如,对于切除肿瘤的手术,医生需要准确地定位和切除肿瘤,并确保周围组织的完整性。
在修复受损组织的手术中,医生需要运用各种缝合技术将组织连接起来。
5.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包括疼痛控制、感染预防、伤口缝合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二、外科手术的技巧外科手术的技巧是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技术与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1. 洁净操作:外科手术要求术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洁净,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医生需要正确佩戴手术衣、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并采取洁净操作措施,如消毒手术器械、术野等。
2. 准确定位:外科手术需要医生准确地定位手术部位,以避免误伤其他组织结构。
对于复杂的手术,医生常需借助影像学技术或导航系统等辅助工具来进行准确定位。
3. 熟练操作:外科手术是一项高度技术要求的工作,医生需要具备稳定的手部技巧和精细的操作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医生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熟练度,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止血的技巧
手术止血的技巧
手术止血是外科手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术止血技巧:
1. 电凝:使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促使血管收缩和凝固,达到止血的效果。
2. 结扎:通过使用缝线或其他材料将血管进行结扎,阻断血流,实现止血。
3. 填塞:使用专用的止血海绵或止血剂填塞伤口,通过增加压力和促进凝血来达到止血效果。
4. 压迫:通过手动或使用器械施加压力在伤口上,促使血管收缩或凝固,达到止血效果。
5. 钳夹:使用专用止血钳夹住出血血管,阻断血流,实现止血。
6. 冷冻:通过低温处理,使血管收缩和凝固,达到止血的效果。
7. 血管内导管介入:在血管内插入导管,通过阻塞或堵塞出血点的血管来止血。
8. 使用止血剂:使用药物、海绵或其他物质覆盖伤口,在局部促进凝血,帮助止血。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止血技巧,实际手术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总之,手术止血的目标是迅速止血,并尽量减少出血对患者的损害。
外科技术操作规范
外科操作流程目录1、熏洗法2、中药保留灌肠法3、切开引流法4、手法复位5、石膏夹板外固定6、耳针法耳穴穴压豆法7、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范8、拔火罐操作规程9、敷药法操作规程10、中药外洗操作规范11、刮痧法12、涂药法13、艾条灸操作规程14、毫针法操作规程15、水针法操作规程16、火针操作规程17、电针操作规程18、中药塌渍疗法熏洗法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揍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心理状况.2.目标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直达病所,以此达到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3.适应症风湿类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4.禁忌症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局部有皮肤破损、对药物过敏者.5.告知熏洗药液温度较高,患处熏洗时有出现烫伤、皮肤过敏的可能.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对温度不敏感,要重点说明.6.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准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7.操作程序遵医嘱配制药液.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放映,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8.护理及注意事项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防治药液烫伤:烫伤后立即撤离药液,给以生理盐水冲洗,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若水泡较大,可无菌下挑破,并用龙胆紫涂擦并包扎.防止局部过敏:出现局部过敏,立即去除药液,给以抗过敏治疗等对症处理.熏洗法操作流程图↓↓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洗手,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心理状况.2.目标缓解骨科术后患者便秘导致的腹部胀满、疼痛等症状.3.适应症1骨科术后腹胀、便秘.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压缩性骨折、急性腰扭伤等导致的便秘.4禁忌症①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②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等.5.告知药液纳入肛门后有异物感,会致患者疼痛等不适.6.用物准备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管,水温计,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带,止水夹,输液架,橡胶单,治疗巾或卫生纸,中药液,治疗本.7.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二便,遮挡病人.2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39-40摄氏度为宜.3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1/2处.4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5取去渣中药罐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6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40-50厘米.7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8排气,夹紧水夹.9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10稍停片刻固定.11松止水夹.12滴入通肠,调整滴数.13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14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15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16嘱病人平卧一小时.1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18洗手.19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8.护理及注意事项①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的卧位插入的深度.②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③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④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⑤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导致直肠粘膜破裂,应立即取出肛管,按压肛门止血.血流不能止住可肛门纳入止血药粉如三七粉、云南白药粉等.中药保留灌肠流程图切开引流法切开引流法就是运用手术刀把脓肿切开,以使脓液排出,从而达到疮疡毒随脓泄、肿消痛止、逐渐向愈的目的.这里所讲的切开法仅指脓疡的切开.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凝血机制、血象.患者脓疡成熟情况.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心理状况.2.目标通过切开引流以彻底排出脓液,减轻患者局部脓毒症状.3.适应症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均可使用.4.禁忌症痈疡脓未形成或未完全化脓.关节及颜面部脓疡慎重切开.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病人慎用.5.告知患者切开排脓有一定风险,有脓肿排除不尽的可能,脓疮继续发展的可能,可能并发全身中毒症状等.6.用物准备换药碗、敷料、刀片、局麻药、酒精、棉球、无菌手套、引流条等.7.操作流程运用切开法之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肿的深浅、患部的血脉经络位置等情况,然后决定切开与否,具体运用如下:1选择有利时机即辨清脓成熟的程度,准确把握切开的有利时机.当肿疡成脓之后,脓肿中央出现透脓点脓腔中央最软的一点,即为脓已成熟,此时予以切开最为适宜.若肿疡脓未成熟,过早切开则徒伤气血,脓反难成,并可致脓毒走窜.2切口选择以便于引流为原则,选择脓腔最低点或最薄弱处进刀,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应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切开,免伤乳络;面部脓肿应尽量沿皮肤的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应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的脓肿,切口尽量避免越过关节;若为关节区脓肿,一般施行横切口、弧形切口或“S”形切口,因为纵切口在疤痕形成后易影响关节功能;肛旁低位脓肿,应以肛管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开. 3切开原则不同的病变部位,进刀深浅必须适度,如脓腔浅者,或生在皮肉较薄的头、颈、胁肋、腹、手指等部位,必须浅切;如脓腔深者,或生在皮肉较厚的臀、臂等部位,稍深无妨,以得脓为度.切口大小应根据脓肿范围大小以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以脓流通畅为原则.凡是脓肿范围大,肌肉丰厚而脓腔较深的,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肉薄而脓肿较浅的,切口宜小.一般切口不能超越脓腔以外,以免损伤好肉筋络,愈合后疤痕较大;但切口也不能过小,以免引流不畅,脓水难出,延长治愈时间.4操作方法切开时以右手握刀,同时左手拇、食两指按在所要进刀部位的两侧,进刀时,刀刃宜向上,在脓点部位向内直刺,深入脓腔即止,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然后将刀直出即可.如采用西医手术刀,可应用小号尖角刀以反挑式之执刀法进行直刺,如欲把刀口开大,则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注意点在关节和筋脉的部位宜谨慎开刀,以免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或大出血;如患者过于体弱,切开时应注意体位并做好充分准备,以防晕厥;凡颜面疔疮.尤其在鼻唇部位,忌早期切开,以免疔毒走散,并发走黄危证.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感染扩散、毒邪内攻.引流法是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运用药线、导管或扩创等法使脓液畅流,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促使溃疡早日愈合的一种治法.包括药线引流、导管引流和扩创引流等.1药线引流药线俗称纸捻或药捻,大多采用桑皮纸,也可应用丝棉纸或拷贝纸等.按临床实际需要,将纸裁成宽窄长短适度,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线形药线备用.药线的类别有外粘药物及内裹药物两类,目前临床上大多应用外粘药物的药线.它是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插入溃疡疮孔中,使脓水外流;同时利用药线之线形,能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而使之外出;此外,尚能探查脓肿的深浅,以及有无死骨的存在.探查有无死骨是利用药线绞形之螺纹,如触及粗糙骨质者,则说明疮疡已损骨无疑.采用药线引流和探查,具有方便、痛苦少、患者能自行更换等优点.目前将捻制成的药线经过高压蒸气消毒后应用,使之无菌而更臻完善.适应证适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或已成瘘管、窦道者.用法常用的有外粘药物法和内裹药物法.外粘药物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搓成的纸线临用时放在油中或水中润湿,蘸药插入疮口;另一种是预先用白及汁与药和匀,粘附在纸线上,候干存贮,随时取用.目前大多采用前法.外粘药物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方剂或黑虎丹等,因有提脓祛腐的作用,帮适用于溃疡疮口过深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内裹药物法是将药物预先放在纸内,裹好搓成线状备用.内裹药物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因其具有腐蚀化管的作用,故适用于溃疡已成瘘管或窦道者.注意点药线插入疮口中,应留出一小部分存疮口之外,并应将留出的药线末端向疮口侧方或下方折放,再以膏药或油膏盖贴固定;如脓水已尽,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时,即使脓腔尚深,也不可再插药线,否则影响收口的时间.2导管引流古代导管用铜制成,长约10cm左右,粗约,中空,一端平而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两侧各有一孔以备脓腐阻塞导管腔头部后,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为导管的形状,消毒备用.这种导管引流较之药线引流更易使脓液流出,从而达到脓毒外泄的目的.适应证适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用法将消毒的导管轻轻插入疮口,达到底部后,再稍退出一些即可.当管腔中已有脓液排出时,即用橡皮膏固定导管,外盖厚层纱布,放置数日纱布可每天更换,当脓液减少后,改用药线引流.导管引流的另一种用法是:当脓腔位于肌肉深部,切开后脓液小易畅流时,将导管插入,引流脓液外出,待脓稍少后,即拔去导管,再用药线引流.导管引流目前在体表脓肿已很少采用,大多应用于腹腔手术后,且导管均改用塑胶管或橡皮管导尿管以替代铜制导管. .注意点导管应放置在疮口较低的一端,以使脓液畅流.导管必须固定,以防滑脱或落入疮口内.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3扩创引流是应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引流.大多用于脓肿溃破后有袋脓现象,经其他引流、垫棉法等无效的情况.适应证适用于痈、有头疽溃后有袋脓者,瘰疬溃后形成空腔或脂瘤染毒化脓等.用法在消毒局麻下,对脓腔范围较小者,只需用手术刀将疮口上下延伸即可;如脓腔范围较大者,则用剪刀作十字形扩创.瘰疬之溃疡除扩创外,还须将空腔之皮修剪,剪后使疮面全部暴露;有头疽溃疡的袋脓,除作十字形扩创外,切忌将空腔之皮剪去,以免愈合后形成较大的疤痕,影响活动功能;脂瘤染毒化脓的扩创,作十字形切开后,将疮面两侧皮肤稍作修剪,便于棉花嵌塞,并用刮匙将渣样物质及囊壁一并刮除.注意点扩创后,须用消毒棉花按疮口大小,蘸八二丹或七三丹嵌塞疮口以祛腐,并加压固定,以防止出血,以后可按溃疡处理.8.护理及注意事项8.1引流位置尽量靠近低位,注意观察伤口情况.8.2注意术后应用抗生素,伤口换药.8.3术中切勿强力挤压致使走黄.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创口周围出现走黄现象,应当给以抗生素以积极抗炎,伤口积极换药,充分引流,切勿再次强力挤压排脓.切开引流流程图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是医者用指、掌、腕、臂的劲力,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技巧,作用于筋骨,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疗伤,祛病强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分为正骨手法及理筋手法.正骨八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脱位复位的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回旋、端提捺正、足蹬膝顶、杠杆支撑.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患者体质及局部皮肤情况.女性患者评估胎、产情况.心理状况.2.目标:医者用指、掌、腕、臂的劲力,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技巧,作用于筋骨,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疗伤,祛病强身效果.3.适应症:①大部分的骨折闭合性骨折;②各部位关节脱位;③周身各处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④各种损伤的后遗症;⑤各种软组织劳损,退行性病变而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内伤之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紊乱等;4.禁忌症:①急性传染病、高热、脓肿、骨髓炎、骨关节结核、恶性肿瘤、血友病等;②诊断不明的急性脊柱损伤或者伴有脊髓压迫症状,不稳定性脊柱骨折和脊柱重度滑脱者;③肌腱、韧带完全断裂或者部分断裂;④施行手法后疼痛加剧或者出现异常反应者,不能继续手法治疗,应进一步查明原因;⑤妊娠三个月左右妇女患者急慢性腰痛;⑥手法区域有皮肤病或化脓性感染者;⑦精神病患者,患骨伤疾患而对手法治疗不配合者;⑧如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⑨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5.告知患者骨折整复:对位、对线并不是解剖复位,仅是功能复位.复位期间出现疼痛刺激,致使血压升高.复位后定期复查.理筋手法:可能手法较重致使疼痛.6.物品准备夹板、石膏、棉纸、绷带等.7.操作流程①手法前要全面掌握病情,复位前应根据X线片上骨折移位情况确定整复方案;②手法治疗前要充分完善准备工作;③沿肢体长轴行缓慢而稳固的手法牵拉,使肌肉放松,断端对合.牵引力的大小以病人肌肉强度、年龄和性别等为依据,有时单用手法牵拉就能使之整复.④对老年骨折患者,虽断端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以后活动好,能自理生活,即为满意.⑤对儿童骨折患者,骨折断端不要有旋转及严重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或侧方移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⑥骨折整复后,为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可用小夹板固定或者石膏固定.8.护理及注意事项注意患肢远端血运、感觉及指活动情况.定期复查.注意动静结合.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出现患肢疼痛、麻木、发凉应尽快去除固定,并到医院诊治.手法复位操作流程图石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是指损伤后用于体表的一种固定方法,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患者体质及施术部位皮肤情况.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心理状况.2.目标为了维持损伤修复后的良好位置,防止骨折移位、脱位再移位,保证损伤组织正常愈合.3.适应症小夹板固定:①四肢闭合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和近关节内经手法复位整复成功者;股骨干骨折因肌肉发达收缩力大,需要配合持续牵引;②四肢的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过处理闭合伤口者.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复位者.石膏固定:①小夹板难以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②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伤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易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③病理性骨折;④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于特定位置,如关节融合术;⑤为了维持矫形术后的位置;⑥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用以固定患者,控制炎症;4.禁忌症:小夹板固定:①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难以固定的骨折:如髌骨骨折、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等;④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⑤伤肢远端搏动微弱,末梢血循环较差,或者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石膏固定:①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②进行性浮肿患者;③全身情况恶劣,如休克病人;④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患者禁止用大型石膏;⑤新生儿、婴幼儿不易长期石膏固定;5.告知患者骨折整复:对位、对线并不是解剖复位,仅是功能复位.复位期间出现疼痛刺激,致使血压升高.复位后定期复查.6.用物准备石膏、夹板、棉纸、绷带等7.操作流程沿肢体长轴行缓慢而稳固的手法牵拉,使肌肉放松,断端对合.牵引力的大小以病人肌肉强度、年龄和性别等为依据,有时单用手法牵拉就能使之整复.对老年骨折患者,虽断端对位稍差,肢体有轻度畸形,只要关节以后活动好,能自理生活,即为满意.对儿童骨折患者,骨折断端不要有旋转及严重成角畸形,轻度的重叠或侧方移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骨折整复后,为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可用小夹板固定或者石膏固定.8.护理及注意事项:①抬高患肢,以利于肿胀消退;②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③注意询问患者骨骼突起处有无灼痛感,,防止压迫性溃疡发生;④注意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若因肿胀消退或肌肉萎缩致使石膏松动者,应立即更换;⑤注意保持清洁,若小夹板或石膏被污染,应及时处理;⑥定期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有无移位及骨折的愈合情况;⑦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出现患肢疼痛、麻木、发凉应尽快去除固定,并到医院诊治外固定操作流程图耳针法耳穴压豆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适应症针对骨科病人失眠、健忘、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疾病.4.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5.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6.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7.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8.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9.出现意外的预防及处理出现过敏、发炎立即去除压豆,并给以对症处理.耳针法操作流程图↓↓↓↓→↓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范通过应用中药各种外用剂型将药物施术于特定穴位以刺激局部皮肤,从而达到调理局部及整体阴阳平衡的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1.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史等. 患者体质及施术部位皮肤情况. 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 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有效中药穴位贴敷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3.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肺炎等.4.禁忌症1年龄≤4岁者;2辨证属于阴虚者或阴虚阳亢者;3期、哺乳期;4发热患者,或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5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及严重过敏体质者;6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7瘢痕体质者;8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9对发泡产生疤痕影响美观的情况要求较高者;10其他的疾病,凡医生认为不宜使用该治疗的患者.5.告知患者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过大现象.可能出现发泡过大现象,致使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影响美观.可能会弄污衣物.会出现麻木、温、热、痒等感觉.6.用物准备中药医嘱外用制剂、胶布、镊子、敷料、弯盘等.7.操作流程1.核对解释,关窗保暖,松开衣裤,取适宜体位,暴露贴敷部位.2.拇食指按压选定腧穴,询问病人感觉,以校准穴位.穴区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消毒.3.取5×5cm正方形胶布,将药糊2g置胶布中心,取麝香置药糊上,正对穴位贴敷.4.观察2~6小时,局部烧灼、发痒、红晕或稍有发泡即可取下.8.护理及注意事项。
外科见习技能培训切开缝合止血打结
外科见习技能培训切开缝合止血打结外科见习技能培训:切开缝合、止血与打结外科手术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技术,需要外科医生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外科专业培训中,切开缝合、止血和打结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技能,直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科见习技能培训的切开缝合、止血和打结三个方面。
一、切开缝合技术培训1.准备工作在切开缝合操作前,应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如手术刀、剪刀、缝合针和缝线等。
同时,需要对手术刀进行正确的消毒和保养,确保手术刀的刃口锋利。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麻醉药物、消毒液和手套等。
2.操作步骤切开缝合的操作一般分为切开和缝合两个步骤。
切开时,外科医生应根据病情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大小,并用手术刀进行切开。
缝合时,使用缝合针和缝线将伤口两端缝合起来,并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缝合技术的操作,如简易缝合、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等。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手法的准确性和缝合线的牢固性,以确保创口的愈合和伤口的稳定。
二、止血技术培训1.止血原理止血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主要是通过控制出血血管或利用生理、物理等方式使出血停止。
常用的止血原理包括机械止血、电凝止血和止血药物等。
2.操作方法机械止血主要是通过夹压血管、打结包扎等手法实现。
外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不同器械的使用方法,如血管钳、血管夹等。
电凝止血则是通过高频电流或激光等方式使血管断裂,并促使血液凝结。
止血药物可以用于血管局部或全身注射,以促使血液凝结和出血的停止。
三、打结技术培训1.打结原理打结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将血管或组织结构牢固地结扎起来,以实现止血、缝合或切除等目的。
打结的原理是通过将缝线或结扎线绕过被结扎物,形成结扎环,并通过拉紧与松弛控制出血或固定组织。
2.操作技巧打结技术需要外科医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打结手法。
常见的打结方法包括单手打结、双手打结等。
在打结过程中,需要注意打结的紧密度和均匀度,避免打结过紧或过松。
外科学中的手术技巧与操作要点
外科学中的手术技巧与操作要点手术是外科学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需要医生掌握一系列的技巧和操作要点。
本文将探讨外科学中的手术技巧和操作要点,以帮助医生们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
一、手术准备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
医生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药物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其次,医生需要进行术前交流,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确保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二、手术技巧手术技巧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技巧要点:1. 镜下手术技巧镜下手术技巧是现代外科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使用腔镜代替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进行镜下手术时,医生需要掌握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准确地操作腔镜和器械。
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手术场景的可视性,保持清晰的视野。
2. 正确止血技巧止血是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防止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需要运用正确的止血技巧,包括局部压迫、电凝和缝线等方法。
在使用缝线进行止血时,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缝线材料和缝线技巧,并注意缝线的张力和位置。
3. 手术切口的处理手术切口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术后的伤口愈合和感染风险。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口,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正确的缝合,保护伤口。
三、手术操作要点除了手术技巧外,操作的细节和要点也是医生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1. 术前核对在进行手术操作之前,医生需要进行术前核对,确保手术部位、患者身份和手术器械等都是正确的。
这可以有效地防止手术中的错误和意外发生。
2. 术中沟通手术中的沟通与团队合作密切相关。
医生需要与助手、护士和麻醉师等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手术进展顺利。
此外,医生还需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报告手术进展情况,给予必要的安抚和解释。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是指在外科手术中需要掌握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步骤。
这些基本技能操作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医生正确、迅速地完成手术,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
1.手术切口:手术切口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它需要医生准确地选择切口的位置和大小。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切口,以便能够顺利进入手术部位。
切口的大小应该足够大,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但又不能太大,以免增加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2.准确解剖:准确解剖是外科手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需要医生准确地识别和解剖手术部位的各种结构。
医生需要仔细地分离和处理血管、神经和其他重要组织,以避免器官和结构的损伤,同时保护血供和神经功能。
准确解剖还需要医生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以便能够准确地操作和控制手术器械。
3.血管结扎和止血:在许多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进行血管结扎和止血,以避免术后出血和血管栓塞的发生。
血管结扎和止血可以通过手工结扎、电凝、缝线结扎等方法来实现,医生需要根据血管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血管结扎和止血时,医生需要注意血管的安全和质量,以确保术后血管的通畅和再灌注。
4.管腔缝合:在一些器官切除和修复手术中,医生需要进行管腔缝合,以恢复器官的完整性和功能。
管腔缝合需要医生有一定的缝合技巧和经验,以保证缝线的牢固和质量。
医生需要根据缝合部位和结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缝合针和线材,并进行准确的缝合,以避免术后的并发症和感染。
5.外科止血:外科止血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医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出血点,并采取合适的止血措施。
外科止血可以通过电凝、缝线结扎、血管夹等方法来实现,医生需要根据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外科止血还需要医生具备灵敏的触觉和判断力,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并避免术后的并发症。
6.伤口闭合和固定:在许多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对伤口进行闭合和固定,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医院见习心得外科手术室中的手术准备与操作技巧
医院见习心得外科手术室中的手术准备与操作技巧医院见习心得:外科手术室中的手术准备与操作技巧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有幸能够在医院进行见习,进入外科手术室观察和参与各类手术。
这段时间让我见识到了医疗团队的严谨和专业,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外科手术准备和操作的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见解和心得体会。
1. 心理准备手术室是一个高度紧张和敏感的环境,因此作为见习生,我们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病人生命体征异常、手术器械问题等,我们要学会冷静应对,并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职业操守。
2. 术前准备在手术室中,术前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准确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和手术计划,并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
其次是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其完好并消毒。
同时,准备麻醉药物、导管和监护设备,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3. 消毒与洗手在外科手术中,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手术台、手术器械和无菌区域都需要进行严格消毒。
另外,医务人员的洗手也是必不可少的,洗手时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使用正确的洗手液和洗手方法。
4. 麻醉准备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在手术开始之前,麻醉医生需要检查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麻醉深度。
5. 手术操作技巧每种手术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和技巧,作为见习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掌握。
例如,在切口开放时,要注意正确的切口选择和操作方法,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在缝合和结扎时,要学会使用不同的缝合线和结扎方法,确保伤口愈合良好;在手术后处理时,要遵循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规范。
6.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外科手术室中,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需要多个角色的密切配合,如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和巡回护士等。
沟通不畅或合作不默契可能导致手术延误或发生意外。
因此,作为见习生,我们要学会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尊重各自的专业。
骨科、手外科护理技巧常规
骨科、手外科护理技巧常规
1. 床位管理
- 床位应保持整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 床垫应选择合适的硬度,以更好地支撑患者身体和减轻压力。
- 患者体位调整应根据医嘱进行,以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预防
压疮的发生。
2. 皮肤护理
- 患者的皮肤应定期检查,特别注意有没有损伤或感染的迹象。
- 患者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和皮肤摩擦。
- 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
3. 活动和康复护理
-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活动,以避免肌肉和关节僵硬。
- 康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体力训练,以帮
助恢复功能。
- 康复护理人员应记录患者的活动情况,以评估康复进展。
4. 疼痛管理
- 应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
- 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并记录疼痛评估结果。
- 应提供患者疼痛管理的相关教育,让患者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5. 预防感染
- 护士应遵守手卫生的规范,定期洗手或使用洗手液。
- 患者的伤口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和清洁。
- 床单、被褥等用品应及时更换和清洗,以预防感染的传播。
6. 安全防护
- 床栏应设置好,确保患者在床上安全。
- 应定期巡视患者,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应及时清除患者周围的杂物,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骨科、手外科护理技巧的常规要点,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和相关指导进行操作,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分享
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分享外科手术是一门非常重要且精细的医学领域,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外科手术操作的技巧,供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一、准备工作外科手术需要严格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术前评估、手术器械的准备以及手术室的清洁消毒等。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二、术前标志定位术前标志定位是外科手术操作的第一步,它可以指导医生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方向。
常用的术前标志定位方法有肌肉上图、皮肤刻线等。
在进行术前标志定位时,医生应清楚地标记出手术切口的位置,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手术操作环境的细节控制手术操作环境的细节控制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医生应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和操作区域的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此外,医生还应注意手术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因素的调节,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
四、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1. 切口技巧:手术切口的大小和位置应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医生在进行切口时应注意刀口的角度和力度,尽量减少创伤和出血的发生。
2.止血技巧:手术中的止血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生可以使用电凝、缝合等不同的方法来止血,根据手术创面的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3. 缝合技巧:缝合是手术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医生应掌握不同缝合方法的使用技巧。
常见的缝合方法包括简单缝合、连续缝合和内外缝合等,医生应根据手术创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4. 操作技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应掌握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医生应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并注意细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五、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进行术后处理,包括伤口的护理和患者康复指导等。
医生应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饮食调节,确保手术的最终效果。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操作技巧的掌握对于医生的职业发展和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外科实习总结手术准备流程与技巧分享
外科实习总结手术准备流程与技巧分享外科实习总结:手术准备流程与技巧分享1. 引言外科实习是医学生学习外科手术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手术并深刻体验到手术准备的重要性。
本文将分享我在外科实习中所学到的手术准备流程和一些技巧,希望对未来的医学生们有所帮助。
2. 手术准备流程手术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病历和术前讨论在手术前,医生们需要详细阅读患者的病历,包括病史、检查结果、诊断等信息。
同时要参与术前讨论,确保了解手术目的和预期效果,并明确各个手术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2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包括准备手术器械、消毒设备、手术室环境等。
同时,还需检查手术设备是否完好,如手术刀、缝线等,确保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
2.3 患者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麻醉风险等,为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2.4 麻醉准备麻醉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并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准备必要的麻醉药品和设备。
2.5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是手术进行的场所,需要保持清洁、舒适和安全。
手术室要定期消毒,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要摆放整齐,并保证随时可取。
3. 手术准备的技巧分享除了手术准备的流程外,以下是我在外科实习中体验到的一些手术准备的技巧和经验:3.1 熟悉手术流程在参与手术之前,要详细了解手术流程和步骤,并熟悉手术器械的名称和用途。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在手术中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失误的发生。
3.2 注重团队协作手术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
作为实习生,我们要积极参与,协助优化手术流程,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配合。
相互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3 提前准备手术器械手术器械的准备需要提前规划,确保所需器械完整且无遗漏。
外科实习手术室实习中的关键操作技巧总结与心得分享
外科实习手术室实习中的关键操作技巧总结与心得分享实习生在外科手术室的实习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为了提高实习生在手术室中的操作技巧和工作能力,本文将总结一些关键的操作技巧,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手术室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手术开始之前,实习生需要准确无误地核对患者的资料和手术内容,确保手术器械、药物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习生应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整洁,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二、穿戴规范正确的穿戴是实习生在手术室中必须遵循的规范。
实习生应戴好手术帽、口罩、手套和鞋套,并穿着无菌的手术衣。
正确的穿戴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并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三、手术台准备准备手术台是实习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习生需要确保手术台上所需要的器械、药物和设备齐全,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摆放。
实习生应该熟悉各种器械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并根据手术的类型准备相应的器械。
四、手术操作技巧1. 手术刀的正确使用:实习生在使用手术刀时,应该保持手稳定并掌握正确的切割角度和力度。
在手术切口上,实习生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切割,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2. 缝合技巧:缝合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实习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缝合技巧,确保缝合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同时,实习生还要注意缝合线的选择和使用,避免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手术仪器的熟练操作:手术仪器的操作是实习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实习生需要熟悉不同手术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地操作。
4. 团队合作和沟通:实习生在手术室中必须与其他成员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实习生需要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实习生紧密配合,确保手术过程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五、心得体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外科手术室实习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手术操作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在未来的实习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外科实习手术室是实习生提高操作技巧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
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分享
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分享2023年,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中最复杂、最危险的操作之一,因此外科手术护理也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患者的安全,外科手术护理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与技巧。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一、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包括对手术的了解、对手术器械的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等。
在手术准备阶段,外科护士需要认真检查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室空气清洁以及各种检查和试剂,确保所有的必要设备均运作正常,以杜绝可能发生的手术失败和事故。
对于患者,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病史、体征、过敏史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二、手术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外科手术需要进行切开和缝合等繁琐的操作,护士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各项技能并注意各项细节问题。
首先,需要注意患者的手术体位,避免患者压迫呼吸道和神经血管。
其次,需要在手术器械操作时保持器械的清洁,避免手术失败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护士还需密切配合手术医生,注意设备的准备、组装、清洁等方面。
三、手术后的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后护理,包括患者恢复期内的工作和注意项。
首先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准备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处理。
其次,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监督患者的饮食、服药、身体活动等方面,并确保患者按时就医进行复查。
四、手术中与患者间的沟通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前解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手术前的告知,阐明手术的流程和步骤,以及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在手术床上,护士还需帮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总之,外科手术护理中有着非常繁琐、细节的操作需要护士们注意和掌握。
关于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护士要做到细心、认真、耐心和专业,避免出现患者受损或事故发生。
做好外科手术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手术的成功率,是外科护士应该努力实践的方向。
医生在外科的手术技巧与围手术期管理
医生在外科的手术技巧与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是外科医生最为常见的工作之一,而外科手术的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是医生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生在外科手术中的技巧和围手术期的管理。
一、外科手术技巧外科手术技巧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体现。
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 精细操作能力:外科手术常常需要医生对微小的组织结构进行操作,因此医生需要具备精细的手部协调能力。
他们经过多年的训练,可以通过手术刀、缝线等工具对组织进行修复和重建。
2. 准确的解剖知识:外科医生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特别是相关手术部位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分布。
只有准确地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才能在手术中避免误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3. 快速反应能力:手术过程中,状况常常会发生变化,需要医生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医生需要具备临床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围手术期管理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中和后的整个阶段。
医生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体征,以制定适当的手术计划。
同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检查,以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
术前准备还包括术前洗净皮肤、禁食和用药等。
2. 手术进行中的管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与麻醉师、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紧密合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恢复期的护理管理。
这包括控制疼痛、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
医生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患者,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手术风险与风险管理外科手术虽然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确评估和管理手术风险,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 术前风险评估:医生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评估手术的风险。
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
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导言:外科手术是一项高度精细和复杂的医疗技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和技巧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手术后处理等方面,系统介绍外科手术的操作与技巧。
一、手术前准备1. 病例分析与术前评估在进行外科手术前,医生需要对病例进行仔细分析和术前评估,包括病情、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通过综合评估,医生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
2.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检查、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准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细致和周密程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操作技巧1. 切口选择与切口操作切口的选择和操作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切口,并进行准确而稳定的切口操作。
在切口操作中,医生需要注意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和方向,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保护。
2. 准确解剖与止血在手术操作中,医生需要进行准确的解剖和组织分离,以达到手术的目的。
同时,医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止血技巧,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缝合与切口闭合在手术操作的最后阶段,医生需要进行缝合和切口闭合。
医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缝合技术,如简单缝合、连续缝合、间断缝合等,并根据手术切口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和缝合方法。
三、手术后处理1. 术后观察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需要进行术后观察与护理,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
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术后并发症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医生需要在手术后及时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肺栓塞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3. 术后康复与指导术后康复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医院对妇女的乳头内陷,影响婴儿的哺乳,可以用这个小方法:可以用2个10ml注射器,外加一副输液线(用一段线即可),用输液线把两支注射器连起来,一支注射器的针栓不用,把没针栓的注射器放在乳头上,用有针栓的注射器抽空气,可以纠正乳头内陷。
胸穿:对于胸肌比较发达或胸部脂肪比较厚并且肋间隙比较窄的的患者,如果按照书上说的用手绷紧皮肤穿刺,有时不容易穿进胸膜腔。这里有一个小体会:用左手食指深压穿刺点,固定于肋间隙,右手持针沿着左手食指的边缘进针,穿刺针就从肋间隙进去了,不会穿偏到肋骨。
胸穿采用输液用的静脉留置针代替胸穿针,抽出针芯后,胸腔内是一软的橡皮管,病人不管是咳嗽,深呼吸或是改变体位,操作均可安全进行.该法可用于排气,排液等.
保留导尿的病人部分诉尿道口疼痛不适,用氯霉素眼药水挤出一半,然后注入2%的利多卡因,让患者自行滴在尿道口,又能止痛,同时又能预防尿道口感染!
放置腹腔引流时,可将输液管与引流管缝合捆绑后放至需引流的位置,这样两管不易堵塞,即使堵了,液体也可从两管之间的间隙出来;二,置管时可采用十号手术刀,右手执刀,中指控制适当的厚度(与腹壁相当),左手在腹内指引,直接刺入,再用血管钳稍为撑扩即可.恳请加分
乳腺包块:我在工作过程中常采取局麻前7号针头经皮将肿块定位,然后打局部浸润麻醉,最后在肿块附进尽量隐蔽的部位做切口,在定位针头引导下分离乳腺组织到达肿块,再次确认无误后用1号丝线缝住肿块做为牵引,将肿块顺利取出.充分止血后皮内缝合。
脸部粉刺瘤的处理改进:借用中医的火针(普通的针也可,约和10毫升的注射器的针头粗细) 适量的局麻以后把针烧红刺破粉刺瘤,引出脓液减压,且烫开的针眼不封口,能持续的引流,瘤体一般的都会消失不再复发,即使治的不彻底,也可以使瘤体缩小到很小以后再切开瘢痕就小多了,减少了病人的生理和心里的痛苦。
包皮小手术
在门诊割包皮小手术时,我们发现,在阴 茎根部垂直插入针尖,一直顶到耻骨联合,在确保没有进入血管的情况下,打一点再退一点再打一点,往往效果比较好,病人也比较满意。
我也有同样体会,我的一般步骤是:
1.耻骨联合与阴 茎根部偏中上起皮丘;
2.顺皮丘进针2cm(一般2cm左右,不同人胖瘦稍有不同),轻微抵住耻骨联合。一般在这个解剖位置(进针点与耻骨联合)主要为皮下脂肪及筋膜,血管较少,因此不容易出血;
治疗褥疮的小方法:
1.创面清洁后,外涂龙血竭胶囊内粉末.一般一度褥疮3-5天即可愈合.
2.龙血竭胶囊粉末调入75%的酒精中,檫褥疮创面,效果相当不错.
3.引产药治疗褥疮:利凡诺外涂褥疮创面,效果非常好。
4.蛋黄油.制作方法:将鸡蛋煮熟后去掉蛋白,把蛋黄放在锅里煎炒,直到快变焦时就会出油了.存在无菌容器中使用.每天涂褥疮3次.但创面要先处理.也可以用与营养差不愈合的伤口.
疝修补术中残余疝囊在切缘止血后常无需处理,但少数患者术后可形成鞘膜积液,而术中剥离易增加损伤精索机率,甚至发生输精管损伤,我们改用电凝残余疝囊,一方面对切缘止血,另一方面促进术后残余疝囊粘连闭合,减少术后鞘膜积液发生的机率,避免剥离引起的损伤。
在缝合腹部空腔脏器(胃、十二指肠)穿孔时,初学者有时很难判断是否缝到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的全层,但往往会觉得从穿孔处进针对于缝合全层有十足的把握,这时有个小技巧:
结肠腹壁造瘘时因结肠切除过多,导致肠液过多排出而腐蚀皮肤,病人疼痛难忍,可用盐酸利多卡因或丁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后外涂。
肉芽肿
我试用50%GS给她作肉芽组织内注射1ml(让肉芽组织脱水坏死,但皮肤没缺损,这样肉芽组织就没有再长出来的病理根源。病理学中描述:如果皮肤伤口不能及时愈合,肉芽组织会突出皮肤平面。所以外科学中植皮本身就有消除肉芽而形成瘢痕的作用。)一周后,肉芽组织缩小,再同法注射一次,痊愈。
手指甲挤压伤的疼痛难忍,或是感染化脓,切拔指甲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和给病人带来痛苦,我想到了打眼的办法。我用注射针头,利用酒精灯,烧红针头(针头磨平)在甲下(消毒指甲)有淤血的上面烙钻眼,掌握好分寸,病人不感觉疼痛,打好眼后放出积血或脓液。针头可以改成一段钢铁丝,1MM直径左右,不要太粗,尖端不要锋利,要钝平些稍微比整段铁丝细即锥形,嵌在木把上。
关于腹穿引流器的改造
消毒,铺巾,局麻后,助手将输液器撕开,你可以将它的与过滤网接口处的前面一段针头去掉,用消毒包里的粗针将该网通一通(主要是害怕阻塞),然后将后面一段壶管用针戳两下拔断去掉(主要是线太长,碍事),将合适的针头连上,也可以用20ml的注射器针头,这样一个简易的引流器就诞生了。
腹腔穿刺后伤口漏水怎么办,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让伤口处在高位,一段时间后漏水就自行停止了.比如穿刺点在右下腹,就让患者左侧卧位一个晚上,漏水就自行停了.
在成,人疝修补中,目前用无张力修补术已成常规,但一张补片最便宜的也要800元以上,我从1998年开始用翻转腹直肌前鞘,然后在精索后方缝合于腹股沟韧带的的方法,与当今的手术方式大同小异,在基层很实用,98年来我至少用这种方法做了近200例,效果很好。符合疝手术的基本原则。
疝修补术中残余疝囊处理
负压腹腔穿刺,腹水量多时,我的做法是将腹腔穿刺成功后,连接上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后接上一次性尿袋。
腹穿时防止腹水外渗,穿刺针先与皮肤成30度进针,在皮下穿刺一定距离后,再把针与皮肤垂直进针,这样在拔出穿刺针后皮肤对针孔挤压堵住了腹水外渗。另外如果患者腹部皮肤有皱褶,用手推开皱褶,在原皱褶处如前穿刺,等拔出穿刺针后,皱褶回缩,皱褶也会起到堵住针孔的作用。
一般在腹腔镜下用血管钳打结,绕线两圈,钳住另一线头后直接就把两线拉紧,这样经常会被钳子头的凹槽处卡住。为避免这一麻烦,我们打结时,血管钳甲绕线两圈后,不直接拉紧线头,而是先用血管钳乙把线圈从血管钳甲上面拨下来,再拉紧两线头。
缝扎止血的小技巧:缝扎止血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连续缝合数针后打结,由于两根线的距离较远,结扎的时候,常出现打不紧,甚至用力过猛会造成组织切割。
负压抽胸水
在大量胸水抽液时,用普通的输液器剪掉两端(保留阀门),消毒后一端接胸穿针尾部,另一端接一20毫升注射器,先抽吸一下,出来胸水后待充满整个输液器管路就将输液器上的阀门关掉,将注射器拿掉,放到无菌瓶内的液平面以下,打开输液器阀门,这样就可以利用虹吸效应抽液,液体就能以恒定的速度流出来,不但省力还不会导致气胸,但只适用于大量胸腔积液排液时,开始放入的液平面要有一定深度,并要注意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优点:1.省时.2.缝合的腹膜由原来的一条线变成基本上一个点,腹内组织与腹膜粘连的机会大为减少.
2%利多卡因口服诊断性治疗鉴别胃部疾病与胆囊炎
2%利多卡因5ml加NS 5ml口服,利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的作用,对于胃部疾病造成的腹痛,15--30分钟即可缓解。对于胆囊炎者无效。注意考虑胃穿孔患者禁用。
顽固性呃逆
1.经口服2%的利多卡因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增加口感的话可以加入一些葡萄糖.
2.遇到一位顽固性呃逆的患者,连续呃逆4天,经静脉滴注胃复安无效,使用镇静剂亦无效,最后用石蜡油润滑导尿管经鼻缓慢插入20cm左右,立即终止呃逆。
雾化吸入
嘱患者尽量头后仰,这样,口腔与咽喉、气管呈一直线后,由于惯性而粘附到咽后壁上的气雾剂或干粉剂就会减少;通过颈部周围组织的牵拉,使咽喉腔及声带尽可能的得到扩张,以利于药物的通过。
进针时先从穿孔处进,缝合全层后从一边出针,然后从线头上取下针,再使此缝线线尾做线头穿上针,换手,再从穿孔处进针,另一边全层出针。看似麻烦但能做到心中有底。多缝几次还能练就左右开弓的能力。
带状泡疹的治疗:在疱疹基底部皮下注射2%利多卡因加病毒唑,镇痛效果很好,而且可以抗病毒。
腹腔镜下血管钳打结的小技巧:
大量腹水穿刺后的确有穿刺点渗水的麻烦,我们的做法是用青霉素空瓶的皮盖,碘伏消毒后,先负吸,再盖在穿刺点上,外用敷料固定。
随手可得的腔镜手术穿刺套管(trocar)
我们常用的代替方法,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连着头子和前面一段剪掉,2ml的可以放分离钳、10ml的可以放镜子。
胸水找肿瘤细胞
一个简单办法是穿刺前稍用力反复拍打患侧胸壁。
阑尾炎手术缝合腹膜时的一个小改进.
缝合时,传统方法是缝合者每缝一针助手就提一次线不但麻烦,而且有时妨碍缝合者右手进针.
改进:1.方法:助手只管帮缝合者暴露好,缝合者一直褥式连续缝合下去,缝完倒数第二针后,缝合者左手提紧线,右手把腹膜顺线一勒,原本数厘米长的腹膜切口即成一点(原理是腹膜有很好的伸缩性),交由助手提线,留线尾缝最后一针打结.
我们的缝合技巧会有效避免此现象的发生。连续缝合时将缝线尾端从连续缝合线环中穿过,缝合完毕后打结。由于缝线尾端有线环的均匀压力,打结牢靠,不易发生组织撕脱。(如图所示)
上尿管有时候因为病人紧张或疼痛,尿管死活下不进去,尤其是有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可用利多卡因和石蜡油混合后用注射器从尿管口推进去,让液体保留1-2分钟后再下尿管就容易多了,也可以一边下一边往进推液体,屡试不爽!
自制简易皮下负压引流管:
在普外版块,经常有受切口脂肪液化或切口感染困扰者。对此,我们的办法是,对于腹壁脂肪较厚者或污染切口为预防感染,我们放置一皮下负压引流管,具体做法如下:
取输液器的末段部分或头皮针,剪去针头,余下细软管根据切口长度剪数个侧孔,缝闭腹直肌前鞘后,置于皮下深部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引流管在外部分接20ml注射器,注射器回抽后用注射器针头冒抵住,保持负压。其效果要远优于胶条引流。
胸穿抽液时,尤其胸液量少时,较难抽到,却易造成气胸,我的小窍门是:带橡皮导管的胸穿针,进入皮下后,用注射器抽气,把橡皮导管抽瘪,让助手用血管钳夹住橡皮导管,使其保持瘪气状态,然后慢慢进针,当针尖进入胸腔后,如有胸水,则原瘪气的橡皮导管会慢慢充盈胸水,这样就可安全抽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