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10年指南

合集下载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工程中心以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优势,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夯实行业技术基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条充分发挥科研育人重要作用,深化科教融合,以人才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为核心,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培养一批具有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化人才,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第五条工程中心为高等学校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

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教育部是工程中心的宏观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是:(一)编制工程中心发展规划,拟定布局方案和实施计划,制定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二)指导工程中心的运行和管理。

(三)负责工程中心立项建设、调整和撤销。

(四)组织开展工程中心的验收、评估和检查。

(五)拟定支持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的相关政策。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负责指导所属高等学校工程中心的建设。

主要职责是:(一)将工程中心建设纳入区域(行业)和地方科技、经济发展工作重点。

(二)推进工程中心建设与运行,落实建设资金和配套条件,提供政策支持。

(三)负责组织所属高等学校工程中心建设项目申报、论证,指导和监督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四)协助教育部做好工程中心的验收、评估和检查工作。

教育部工程中心申请书范本

教育部工程中心申请书范本

教育部工程中心申请书范本一、项目名称:XX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二、申报单位:XX大学三、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XX领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在XX领域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我国在XX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加强高校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我们特申请建立XX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XX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围绕XX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工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通过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有望实现以下目标:1. 提升我国在XX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2. 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和学科交叉融合,发挥高校综合优势。

3. 促进地方高校特色优势学科领域的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4.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四、建设内容与目标:1. 建设研发平台:搭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XX领域研发平台,为工程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2. 培育创新团队:汇聚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团队。

3. 推进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4.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工程中心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五、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1. 建设期:工程中心建设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2. 资金筹措:申请教育部财政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资金投入。

3. 场地与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和科研设施,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和设备购置。

4. 组织管理:设立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六、预期成果与效益:1. 技术成果:突破一批XX领域关键技术,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2. 经济效益:通过成果转化,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9.12.21•【文号】教技函[2009]91号•【施行日期】2009.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教育部关于下达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技函[2009]9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你们报送的有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版)收悉。

根据专家立项评审意见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意见,经研究,现将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大学)的技术创新基地,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条件与资金必须切实落实: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计划的高等学校建设的工程中心,其建设经费由所在高校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相关平台建设经费中支出;依托地方高校组建的工程中心采取省部共建的方式,其建设经费由所在地方政府和依托高校落实和自筹。

二、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依托高校依据确认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及时启动工程中心建设项目,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定期报送项目建设进展报告。

建设期间,我部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

三、工程中心的建设期为2~3年。

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验收。

不能及时验收的应行文说明原因,申请延期验收。

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我部将正式授牌。

对于优秀的工程中心,我部将优先推荐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

附件:2008-200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计划教育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9.10.10
•【文号】教技函〔2019〕71号
•【施行日期】2019.10.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
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的通知
教技函〔2019〕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适应新时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我部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技〔2004〕2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同步制定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原有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教育部
2019年10月10日
附件:1.《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2.《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和促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促进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以下主要职能和任务:首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开展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通过组织相关的科研项目,汇聚各方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展前沿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工程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在各个领域开展高质量研究,提供相关技术的解决方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开展工程教育的研究和推进。

通过深入研究工程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和提高。

通过制定相关的教育标准和规范,提供教材和教学资源,培训和提升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推动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

再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和开展工程实践和实训活动。

通过与各个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践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举办工程比赛和竞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最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建立和维护工程领域的信息平台和交流机制。

通过建立工程技术的数据库和资源库,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促进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交流和演讲,推动工程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总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工程技术的研究、工程教育的提高、工程实践的推进以及工程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推动了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书的编制目的、任务范围、实施方案等,旨在为相关工程研究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方向。

2010年第十期信息交流(总第51期)

2010年第十期信息交流(总第51期)

2010年第十期信息交流(总第51期)党政管理:1.许宁生校长到各校区及附属医院了解情况2. 卫生部检查组来中山一院进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和指导3. 中山一院圆满完成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亚运比赛医疗卫生保障任务4.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药集团、中山一院联合主办的赴汶川健康万里行活动启动5. 中山一院王深明院长参与传递“潮流”6. 孙逸仙纪念医院举行招投标管理专题讲座7. 孙逸仙纪念医院院史馆揭幕仪式隆重举行8. 中山三院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9. 贡儿珍副市长等市委领导探望中山三院场馆医疗队员10.中山三院再次被评为“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11.中山三院财务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12.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走访慰问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13.附属口腔医院召开“整治收受回扣专项治理工作动员大会”14.附属口腔医院领导赴河源视察指导对口帮扶工作15.中山五院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送医送药义诊活动16.中山五院荣获中山大学第六届合唱舞蹈比赛一等奖教学科研:1.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2. 中山大学和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共同负责的全球糖尿病项目正式启动3. 中山大学2010年度临床研究5010计划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圆满结束4. 中山大学医科高国全教授、邹学农教授、曾木圣教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国家级培养对象5. 中山一院参与主办的第三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6. 中山一院朱家恺等五位同志荣获中山大学第二届卓越服务奖7. 中山一院生殖中心举办庄广伦教授从医从教五十周年庆典暨生殖医学前沿论坛8. 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工作中再创佳绩9. 孙逸仙纪念医院蓝育青当选为第五届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10.中山三院赖维教授当选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11.中山三院肝脏外科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华医学会普通外科手术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广东省外科学术年会”12.肿瘤防治中心主办的《癌症》杂志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13.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荣获“广东十大创新人物”奖14.《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被CA收录临床医疗:1. 中山大学医科重大神经疾病诊治研究和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两个广东省重点验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论证2. 中山一院获评2010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3. 中山一院召开亚运会医疗队动员大会4. 孙逸仙纪念医院全面启动医院等级评审自查工作5. 中山大学基因疫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6. 中山三院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通过国家SFDA重新认定7. 中山三院场馆医疗队正式开始院亚残运会医疗保障工作8. 中山三院亚运场馆医疗队宣誓迎亚运9. 附属口腔医院开展口腔医学专业人员科研业绩述职考核许宁生校长到各校区及附属医院了解情况12月27日许宁生校长到北校区及附属第一、第六医院了解情况。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

为加强和规范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宗旨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学科整体规划,面向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

第四条工程中心建设目标是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化验证环境和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评估的能力;建成一支一流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第五条工程中心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持续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工程化技术成果;研究提出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促进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及管理人才;为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六条工程中心是依托高等学校开展工程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的科研实体,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高等学校要将其列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

工程中心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是相对独立、与院系平行的依托高等学校的二级机构。

第七条教育部对工程中心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八条教育部是工程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行业技术发展状况,编制工程中心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制订有关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政策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

为加强和规范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宗旨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学科整体规划,面向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

第四条工程中心建设目标是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化验证环境和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评估的能力;建成一支一流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第五条工程中心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持续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工程化技术成果;研究提出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促进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及管理人才;为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六条工程中心是依托高等学校开展工程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的科研实体,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高等学校要将其列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

工程中心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是相对独立、与院系平行的依托高等学校的二级机构。

第七条教育部对工程中心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滚动发展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八条教育部是工程中心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据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行业技术发展状况,编制工程中心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制订有关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政策和办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一、项目背景
1.1项目的提出背景和目的
1.2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3项目的发展前景和预期成果
二、项目概况
2.2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2.3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预算
2.4项目的时间安排和实施计划
三、市场分析
3.1目标市场和市场需求
3.2主要竞争对手和定位策略
3.3项目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
4.1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先进性
4.2技术研发和实施的可行性
4.3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化方式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
5.1项目的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5.2项目的收益预期和经济效益分析
5.3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收期评估
六、社会可行性分析
6.1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
6.2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6.3项目的社会影响和利益相关者管理
七、风险分析与控制
7.1项目的主要风险和应对策略
7.2项目的管理与控制体系
7.3项目的法律风险和合规措施
八、实施方案
8.1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8.2项目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8.3项目的监督评估及调整措施
九、结论与建议
9.1项目的可行性评价结论
9.2对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建议
9.3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以上提纲可作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编制提纲,具体编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填充和完善,确保报告的逻辑严谨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摘要:
1.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公布背景
2.名单中包含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3.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意义和目标
4.我国教育部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支持和管理
正文:
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已经公布。

此次名单中包含了多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单中包含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意义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三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我国教育部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和支持。

首先,教育部将为工程研究中心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其次,教育部还将对工程研究中心
的建设和运行进行定期评估,以保证其建设质量和效益;最后,教育部还将推动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总之,2019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在工程技术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

这些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南大学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江南大学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心 ”

经 编工程 中心 的成 立 , 对提 升 我 国经 编 产 业 的 生产技 术 水平 , 变产 业 增 长方 式 , 动 经 编 改 推
行业 快速健 康发展 具 有重要 意 义。
I 自: 南大 学校 园网 ,0 0— 9—2 ] 摘 江 21 0 3
才 培养 与 科研 战略联 盟 , 为 虎 门及 全 省服 装 将
9 % 以上 ,0 8 2 0 9 2 0 、0 9年 第 一 志 愿 报 考 率 分 别 为 2 7 、2 % , 为广 东 省 在 校学 生 数 最 多 、 4 % 49 成
产业 在 劳 动力 从 比较 优 势 转 向创 新 优势 、 业 产
4 .教 学质量 快速提 升 , 社会 影响 力增 强
自 20 0 7年 1 启 动省 级 “ 范性 建 设 专 O月 示 业 ” 设 以来 , 院服 装 设 计 专 业 先 后 实 施 了 建 我 岗位课 、 学 交 替 、 2+1 工 学 结 合 等 人 才 培 工 “ ” 养 模式 改革 , 教学 质 量 不 断 提高 。近 三 年 累计
的认可 度 。 2 .形成人 才培 养和 科研 战 略联 盟 , 区域 为
经济服 务
年 8月 3 1日进 驻 , 由此 带 动课 程 体 系 改 革 , 形 成 以素 质教 育为 主题 的课程体 系 。 虎 门服装 分 院实训 基地 的建设 在人 才培养 上标 志着 服装设 计专 业 职业教 育 与虎 门服装名 镇 10 6 0家企 业达 成 了产学 结合 的长效 机 制 , 为 实施 工 学 结合 、 岗实训 的职 业 能力 培 养 提供 顶 了基 于真 实工 作环境 与 生产过 程 的实训 条件 。
[ ]薛福平 . 门服装 产业创 意设计 孵化 园建设 方案 1 虎 [ ] 广东纺织 职业技术学院 ,0 8 Z. 20 .

教育部批准我校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

教育部批准我校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

Ab ta t Th rjc e ad d t ee p r n fh d a l u t g me s r Ssrs ne c v t g fc f sr c : epoe trg r e h x e i to y rui c ti au e3 tesi x a ai a eo me c n n
C 04 [ ] 单 智 勇 .浅 谈 掘 进 工 作 面 瓦斯 防治 [ ] ∥矿 井 通 风 安 全 技 术 应 用 与 研究 .徐 州 :中 国 矿业 大 学 出 版 社 ,2 0 . 8
Ap l ai n o t u s e e to c n q eM e s r y pi to fOu b rtPr v n i n Te h i u a u e b c U sn d a lcCu t n Ou bu s ig Hy r ui ti i t rtCoa d ng lBe
LIXu — h n, W E G U — ig ec e I OY n
( ce t i S l i c& T c n cl ee rhI s t t n.J o u o lId s il( o p) C . t . io u 5 0 2 C ia) nf eh i s c n t u i aR a i o i z oC a n u t a Gr u a r o L d. Ja z o4 4 0 . hn
c a o p, a d i v si a i n o a m iso n ipa e e t Th xp rm e r ve d prs u ia in o lgr u n n e tg to f g s e s i n a d ds lc m n . e e e i nt p o d e e s rz to
维普资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的思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的思考

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教育部于2001年在有关高校开始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

截至2010年,教育部依托各地高校在电子与通信、新材料、公共安全等12个技术领域,已建设各专业方向的工程研究中心371家[1,2]。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十余年的运行中,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相关学科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也形成了将科技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的工程化能力,保证科研成果向规模生产顺利延伸。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高等院校作为依托单位,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运行与管理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信息共享、研究环境和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

随着我国在高等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不断深化创新,各级政府越发重视挖掘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潜力,通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在基础学科研究创新和新兴学科成果交叉的基础上,不断孵化出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目前形势下,探讨教育部工程中心在满足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科技创新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各方面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

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四个方面,其基本功能是进行和促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

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研究、开发、中试、推广集于一体的新型研发组织,是将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阶段向企业大规模生产转移的通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源头,是我国权威的研发机构。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成了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上层,下层依次是囯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工程技术创新体系。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
心主任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4.12.30
•【文号】教技函[2005]2号
•【施行日期】2004.12.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教育部关于认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聘任第一届中心主任
的通知
(教技函[2005]2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务院侨办,部属有关高校:
根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我部对2001年组建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验收。

经研究,同意专家组验收意见,将“电能质量”等43个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序列(其中依托地方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由省部共建、共管)。

同时聘任梁栋等41人分别为各中心的第一届主任(见附件)。

请各校、各中心认真执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强化管理,注重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为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第一届中心主任名单
2004年12月30日。

2017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2017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

2017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摘要:一、引言二、2017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概述三、名单中包含的各个工程研究中心及其研究领域四、这些工程研究中心对我国教育和科研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教育领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旨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017 年,教育部公布了工程研究中心的立项建设名单,涵盖了众多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这一名单进行详细解读。

二、2017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名单的概述2017 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立项建设了100 个中心,涉及21 个省份和直辖市。

这些中心分布在各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

三、名单中包含的各个工程研究中心及其研究领域1.先进制造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

2.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领域。

3.生物技术与医药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4.环境与能源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环境保护、能源科学与工程、节能减排等领域。

5.信息技术与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物联网等领域。

6.现代农业与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现代农业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7.交通与建筑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

8.经济管理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经济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等领域。

9.文化创意与设计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设计、动画与游戏等领域。

10.公共安全与应急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

四、这些工程研究中心对我国教育和科研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发展,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2010年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2010年

2006 计划验收
生物医药
2007
建设期
2008-2009
建设期
已验收,开放
2006 计划验收
农林牧渔业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已验收,开放
2007
建设期
2008-2009
建设期
已验收,开放 计划验收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西藏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兰州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江南大学 东华大学 广西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东华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湘潭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doc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doc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文单位:教育部文号:教技[2004]2号发布日期:2004-10-19执行日期:2004-10-19现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将实施情况报告我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教育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

为加强和规范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促进工程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和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宗旨是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学科整体规划,面向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

第四条工程中心建设目标是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化验证环境和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评估的能力;建成一支一流的技术创新开发与系统集成队伍;形成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第五条工程中心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核心,持续不断地为社会提供工程化技术成果;研究提出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促进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学科交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及管理人才;为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六条工程中心是依托高等学校开展工程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的科研实体,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

高等学校要将其列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010-2011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医疗卫生领域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疾病风险因素早期识别和干预,加强疾病问题动态连续管理和应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是现代医学发展重要方向。

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与风险,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系统标准化、应用多样化、信息数字化、服务个人化、交互移动化、操作虚拟化。

1.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
围绕医疗卫生信息化推进和医疗安全、隐私保护、医学伦理等问题,通过综合应用宽带、卫星、移动等通信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并与临床诊疗技术结合,梳理重大、常见疾病卫生服务标准、操作规程、路径以及关键绩效指标,研究医学信息表达术语标准及交换协议、远程医疗协同工作技术、明确医疗系统组成部件及其功能和接口规范,开发VAA、VHF、VSS、VMET等虚拟医疗软件,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架构模型与体系,形成基于循证医学指南服务标准、信息化技术标准和安全等体系,建设虚拟医疗、区域医疗、远程医疗服务应用网络系统和应用基础设施,实现基于语音、图片、影像、文字等数据实时在线共享、交互式协同服务和决策功能。

探索远程医疗应用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面向城市社区区域开展应用示范。

要求申报高校与具有相应科研基础的临床医院联合申报。

2.电子病历与智能专家系统
围绕常见、多发病和重大传染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以及原因不明突发性疾病,研究开发疾病电子病历数据挖掘、同步、结构化表达方法与存储技术,医学图像智能分析与注释、存储、三维重构以及基于Internet的远程存取、管理监控策略、统计分析技术和知识库与信息指向决策支持技术等,实现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书写、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标本库与影像数据管理、决策辅助支持以及HIS、PACS、LIS、手术麻醉、心电等系统集成应用六大功能。

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共享为核心,基于网络建立疾病临床诊疗数据库和疾病与健康管理专家系统,面向医疗机构逐步推广EMR、PACS、RIS、LIS等临床信息系统,在疾病致病原因、发展机理和疗效评价等方面满足临床医学诊疗、科研与教学需求,最大限度保证公民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和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与风险。

要求申报高校与具有相应科研基础的临床医院联合申报。

3.移动数字医疗系统
针对疾病诊治医学信息采集与处理需求,研究常见、重大疾病特征参数与诊断模式,开发微型、智能、数字化人体穿戴式多参量医学传感终端,实现人体多生理参数的微创/无创、实时、准确获取,应用无线传感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将生理参数数据安全可靠快速地无线传输到医学服务中心,开展随时随地、形式多样的交互式移动医学服务,面向农村偏远地区、家庭、野外现场以及移动现场(海、陆、空)逐步开展应用示范,实现以组织化医疗中心为龙头,建立区域一体化协同医疗服务体系、高品质与效率疾病防治服务体系、健康生活方式评价激励疾病保障体系,实现生命无缝隙监护和健康管理。

(二)、疾病诊疗技术与器械
4、心脑血管病治疗技术与器械
以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为目标,通过新材料、精密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研究,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支架球囊临床治疗技术与器械、临床消融技术与器械、临床结构修复技术与器械以及脊髓刺激治疗心力衰竭等其它新型临床治疗技术与器械为技术方向,系统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高端介入治疗系列器械(包括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减少支架血栓形成或再狭窄表面涂层改性血管内支架、颅内动脉支架等支架球囊器械;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系统、颅内血管病导管治疗系统、高血压肾交感神经消融、经血管实体肿瘤疾病局部导管治疗系统等心脑血管内科介入器械;经皮心脏瓣膜病治疗器械、介入栓塞式封堵器械、人工心脏瓣膜或瓣膜成形环和搭桥术固定装置等心血管外科用器械装置),建立心脑血管治疗技术与器械检测与应用临床平台和相关技术标准。

要求申报高校与具有相应科研基础的临床医院联合申报。

5、眼疾诊疗技术设备
针对我国眼科诊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以及我国老年性眼病高患病率的现状,围绕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和低视力矫正等眼科常见致盲眼病疾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需求,集成应用精密光学仪器、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精密制造等技术,以眼科实用性高清成像、眼组织结构和功能成像、眼科常用设备的小型化为主要方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宜化眼科光学设备、超声设备、微创手术设备以及眼前后节成像及数据传输系统等,实现临床应用;建设并形成眼科诊断和治疗设备的中试基地与临床适应
性检测平台,建立相应技术标准体系。

要求申报高校与具有相应科研基础的临床医院联合申报。

6、口腔治疗技术与材料
应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现代生物学技术、数字化技术(先进影像技术和CAD /CAM等)、材料科学相关技术和口腔临床医学等技术,围绕口腔疾病临床治疗方法,以牙组织工程及牙再生、干细胞在口腔临床应用、口腔颌面数字化修复技术、口腔生物材料等为研究开发方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端口腔诊疗技术与材料,包括牙及牙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干细胞在口腔颌面部相关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技术及标准、颅颌面组织缺损修复的数字化诊疗的软件开发及设备研制以及口腔新材料研发,建立口腔相关疾病诊疗新技术与新材料临床评估与应用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

要求申报高校与具有相应科研基础的临床医院联合申报。

7、生物医学数字影像
为了改变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针对现代生物医学数字影像成像、处理与分析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研究开发团队,研究医学数字影像新的成像技术和方法,建立通用多模态医学影像分割、配准、融合、分析与可视化的统一计算框架与算法平台,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新型医学数字影像设备,为我国医学影像设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产业技术支撑。

二、工程技术领域
8、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
针对我国橡胶材料及其产品生产高能耗与排放、橡胶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围绕节能弹性体、弹性体资源化利用以及弹性体复合材料节能制造等方向,开展弹性体合成制备、加工改性、成型与使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降污关键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支撑我国橡胶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

9、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
以我国中东部危机矿山深部挖潜,西部区域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提高找矿效率、降低找矿成本为目标,在找矿方法、大-超大型矿床发现等已有技术基础上,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矿产勘查评价领域找矿‘弱信息’提取、矿床定位预测评价等关键方法与技术问题,深入开展不同地质景观条件下遥感蚀变(矿化)信息提取、化探数据处理、快速评价找矿目标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建立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快速逼近找矿目标的矿产资源评价预测体系、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及靶区筛选指标体系,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产、学、研示范、推广基地,为国家找矿规划部署、区域资源潜力评价、找矿技术重大突破以及不同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标准制订与修订提供技术依据和工程验证平台。

10、石油生物技术与生物采油
针对我国石油能源短缺危机与石油资源采收不充分的现实矛盾与问题和微生物在生物采油与油气勘探的良好应用前景,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研究微生物采油与油藏工程、菌种与营养体系、驱油过程与调控,开发油藏环境微生物采样与群落结构分子识别、生物表面活性剂与高效驱油菌系营养体系优化及其生产工艺、采油功能微生物调控、示踪评价、采油动态监测与注入结构调整等技术与工艺,形成微生物采油动态监测与调
控技术体系和工业应用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并适时将相关技术延伸拓展到油气勘探领域,为提高我国油藏开发水平,延长油田开发寿命,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做出贡献。

11、节能增效智能化技术与装备
针对我国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传统工业‚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率、低附加值‛现状,以工业领域节能增效为目标,开展生产工艺模拟与优化设计、生产全流程运行优化、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工业企业能源系统管理与优化,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工业节能增效智能化装备设计与开发为主要研发方向,支撑我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排,为工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服务。

三、现代服务业领域
12、数字媒体创意与设计
面向快速崛起的高质量数字影视、动漫及娱乐产品的设计、制作、生产和传播等数字内容创意产业,通过数字技术与导演、艺术设计、新闻传播等艺术学科的交叉,以文化创意数字再现方法与设计工具、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及软件、海量媒体管理与服务技术系统等为研究开发方向,研究虚实结合影视特效设计、基于运动捕捉的动画设计、高真实感并行渲染、海量媒体数据的存储、检索、传输等文化创意数字化再现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影视特效设计与制作,并行渲染引擎等软件,构建面向数字内容创意产业的内容服务平台和数字影视动漫素材库,制定数字内容创意产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支撑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可持续繁荣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