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8月我国贸易摩擦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新形势下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作者:崔欣宇来源:《商情》2017年第01期【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个角落,自此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

现阶段,全球经济处于放缓的新形势,而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通过合理地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和闲置资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部分国家却没有意识到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对我国的出口行业危害较大。

【关键词】新形势;贸易摩擦;对策1 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现状1.1中国贸易摩擦事件数量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个角落,自此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

现阶段,全球经济处于放缓的新形势,而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通过合理地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和闲置资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部分国家却没有意识到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我国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十分严峻。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频发,已经成为经济领域内不成文的定律,我国的贸易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乘机抬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相互叠加,中国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数量将会继续保持高位,需要政府重视。

1.2贸易摩擦的发起国自1979年以来,中国在国际间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众多国家、地区构建贸易合作。

不过,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不断发生贸易摩擦。

1979—1994年、1995—2001年和2002—2015为三个阶段,根据中国商务部历年发布的数据资料显示,1979—1994年间,和中国发生贸易冲突或者贸易摩擦的国家、地区,美国、英国、印尼、巴西、意大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1995—2001年内,和中国发生贸易冲突或是贸易摩擦的国家、地区,经统计主要有德国、加拿大、印度、法国、巴西、美国、英国、印尼、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数量高达31个,比上一阶段整整多出13个;2002—2015年内,这一指标高达59个,比上一时间段整整高出28个。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在涉及疫情以及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复杂性。

下面一一进行分析:1.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导致GDP增长率急剧下降。

中国也不例外,1月份到3月份GDP增速为-6.8%,说明疫情对中国的经济有极大的冲击。

但这种状况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得以缓解,政策引导下经济逐渐恢复增长。

目前看来,中国的经济已经从一季度的低谷开始反弹,向上回升,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中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2. 外贸形势的变动疫情爆发使得国际贸易全球化出现波动,这不仅对出口企业不利,而且还对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但是,中国一直致力于拓展多元化的贸易市场,比如,中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除了中日自贸协定之外中国签署的又一非常重要的自由贸易区域协定,这将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市场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

3. 财政政策的发力在面对此次疫情期间的经济回落,中国积极应对,多措并举,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给予企业和市场巨大的支持与帮助,比如,财政政策向减税降费、增加专项债的方向引导;货币政策则是采取了量化宽松与定向降准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这些政策的发挥对经济复苏已经展现明显效果。

4. 区域发展的差异加剧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显了。

线上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新技术企业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而旅游业、餐饮业等人流量大、面向当地市场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加严重。

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由于受制于供应链问题,受到的冲击比沿海地区的经济要大,因此对于差异性的考察,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积极向上,处于复苏阶段,但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加快数字化发展、合理治理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措施,来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各项指标积极向上发展。

2023年对外贸易运行趋势:向中速增长转换

2023年对外贸易运行趋势:向中速增长转换

2022年对外贸易运行趋势:向中速增长转换伴随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进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运行亦呈现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

2022年对外贸易运行趋势分析如下。

(一)出口由快速下滑转为企稳回升,进口增长保持低速运行2022年初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呈现显著下滑走势,一季度出口下挫3.5%。

4月份后,由于国家扶持出口的调控政策逐步见效,上年虚假贸易导致的基数影响消逝,外贸企业信念得以增加,出口增长逐步恢复正常,增速不断回升。

(二)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好转,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快速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逐步稳固,传统市场需求得到改善,2104年我国对主要发达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扭转了上年低迷态势,增速有所提高。

1-11月份,对美双边贸易增长6.4%,出口增长7.3%,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美国连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贸易恢复性增长10.1%,出口增长9.9%,增速扭转了上年同期下跌局面,并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市场;对日双边贸易增长0.4%,其中出口增长0.2%,实现了由负转正。

与此同时,我国对新兴市场贸易呈现分化,对周边东盟、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对部分经济波动较大的国家贸易增速下滑。

(三)一般贸易比重连续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回调中国商品出口替代力量不断增加,一般贸易增长持续快于加工贸易。

1-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6%,加工贸易下降3.2%。

目前,一般贸易占我国出口比重达到51.4%,加工贸易降至37.7%。

贸易方式结构变化,表明我国在品牌、技术、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取得进展,有利于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与优势。

(四)服务贸易进展势头良好,贸易整体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进展势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0.2%,高于货物贸易6.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12.2%。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占对外贸易总额1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与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的加剧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国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在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应主动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中国还可以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度。

中国应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贸易摩擦的发生,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市场准入不够透明和公平。

中国需要加快市场准入的进程,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

中国还应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的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和发展。

中国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贸易摩擦中,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核心技术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需要中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依赖。

中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贸易摩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中国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中国还可以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贸易摩擦的加剧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应对贸易摩擦的影响,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1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1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10年已达到1774.6亿美元。

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使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显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当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贸易差额情况与特点最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5年我国外贸总量1.4万亿美元,2006年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177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4.6亿美元,增长74.0%。

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

商务部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

贸易顺差会再创新高,纵观我国贸易顺差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点:1.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566.94亿美元,私营企业为582.5亿美元,集体企业为159.9亿美元。

国有企业贸易则逆差283.9亿美元。

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912.2亿美元,同比增长60.9%;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实现顺差1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3%;国有企业是还是逆差,比上年同期增加55.1亿美元。

(表1)。

2.从贸易类型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顺差,一般贸易一改前些年顺差、逆差不定的局面,近两年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

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达4164亿美元。

顺差为142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

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

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走势分析:全年或呈前低后高走势

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走势分析:全年或呈前低后高走势

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走势分析:全年或呈前低后高走势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下文是对2022年前5月我国外贸进展状况及全年走势分析。

中国海关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受了1~2月春节非正常季节,中国进出口持续低迷。

出口为连续第三个月下跌;进口则为连续第七个月下跌,且为连续第五个月以两位数速度下跌;衰退性贸易顺差大幅扩张。

这凸显出国内外需求的双向疲弱。

近期我国外贸数据不尽如人意。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

其中,出口消失萎缩,进口连续第7个月下跌,贸易顺差大幅扩张。

面对严峻形势,市场有观点认为,中国外贸正跌入悬崖。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不应过分悲观。

中国外贸仍有很多亮点,比如出口降幅在收窄,进出口质量在提升。

估计随着各地稳外贸政策落实,下半年或有乐观变化,全年外贸或呈前低后高的走势。

内外需不振致进出口下降据海关统计,2022年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9.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

其中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17.2%;贸易顺差扩大两倍。

5月份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97万亿元,下降9.7%。

其中,出口下降2.8%,降幅较4月份连续收窄3.4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8.1%;贸易顺差扩大65%。

内外需不振致使进出口低迷。

有关专家表示,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订单有所削减,是近期出口受到抑制的主要缘由。

此外,劳动力、融资、汇率等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被减弱也制约了出口增长。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而欧盟虽然仍是我国最大出口地区,但今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总值明显下降,此外我国对日本的进出口额也消失下滑。

进口降幅扩大,则反映出内需不足。

近来,煤炭、铁矿石进口降幅明显。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环比大幅下滑近30%,同比降幅超过40%。

2022年前5个月累计进口量为8326万吨,比去年同期累计进口量大幅削减近40%。

2023年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3年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到,近日,海关总署公布1至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状况。

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6%。

其中,出口9.1万亿元,增长2.1%;进口7.9万亿元,下降1.1%;贸易顺差1.2万亿元,扩大28.7%。

海关统计显示,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9%。

其中,出口1.28万亿元,增长9.2%;进口0.9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顺差3061亿元,扩大76%。

按美元计价,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663.9亿美元,增长2.3%。

其中,出口14834.6亿美元,增长3.8%;进口12829.3亿美元,增长0.6%;贸易顺差2022.3亿美元,扩大30.3%。

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670.9亿美元,增长4%。

其中,出口2084.6亿美元,增长9.4%;进口1586.3亿美元,下降2.4%;贸易顺差498.3亿美元,扩大77.8%。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般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有所下降。

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32万亿元,增长5%,占我外贸总值的54.9%,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4.75万亿元,增长8.6%,占出口总值的52.1%;进口4.57万亿元,增长1.5%,占进口总值的58.1%;一般贸易项下顺差1727.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1355.5亿元。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35万亿元,下降1.7%,占我外贸总值的31.5%,较去年同期下滑0.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38万亿元,下降1.8%,占出口总值的37.1%;进口1.97万亿元,下降1.6%,占进口总值的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41万亿元,收窄2.1%。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中,我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进出口保持增长。

前8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48万亿元,增长9.9%。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双方经济,还涉及国际贸易和政治局势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一、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存在,这使得美国对中“打压”几乎成为一种定式,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美国已经对中国超过37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了关税,涉及大约5500个品项。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美国关税的征收,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限制,部分产品价格下跌,甚至出现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问题。

而且,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外商投资中国的热度下降,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其次,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贸易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美两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贸易关系,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世界经济遭受了折磨,尤其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美国商品出口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来保持出口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对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的不良影响表示担忧。

三、对全球经济政治体系的影响最后,中美贸易摩擦还会对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其次,中美贸易摩擦无疑也加剧了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甚至可能对全球和平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中美两国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重要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容易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综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体现在国内经济、国际贸易以及全球经济政治体系等多个领域。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还将继续保持紧密联系。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两国能够达成公平、平衡、互利的贸易合作关系,实现更好的经济合作。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引言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不仅涉及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对策。

背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近年来问题逐渐升级并引发严重争端。

主要原因包括双方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问题。

特别是在美国政府发起“美国优先”政策后,中美贸易关系更加紧张。

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贸易逆差问题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问题之一。

美国一直认为自己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位置,指责中国对美国输美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而美国对华进口产品的关税则相对较低。

以往美国对此表示不满,但近年来更加强硬,先后对中国的多个商品征收关税,引发了一系列贸易争端。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另一个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企业常抱怨称在中国市场上,他们的知识产权经常被侵犯,中国政府对此的应对措施不力。

这导致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受到影响,引发了贸易争端。

市场准入问题美国政府还指责中国市场对外国企业的准入限制较高。

中国在一些行业设有外资限制,使得一些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变得困难。

这也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给两国以及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方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话与协商中美两国应当通过对话与协商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通过协商可以就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问题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有助于化解纷争,维护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

推动改革开放中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市场准入限制。

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同时,中国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外开放,扩大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减少贸易逆差的问题。

多边合作在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多边合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持续升级,不仅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影响,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1. 出口受阻: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中国出口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关键行业和产品上。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不断加码,制造了出口受阻的困境。

2. 对外贸易受挫: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冲击。

一些原本的贸易伙伴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了同样的对策,加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难度。

3. 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超出了贸易本身,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出口下降、对外贸易不稳定等因素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策建议1. 多方面开拓市场: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我国可以多方面开拓市场,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国家。

不过过分依赖某一国家的市场容易受到威胁,多方面开拓市场可以有效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美贸易摩擦也暴露了我国在核心技术上的薄弱之处,我国在自主创新能力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需要加大在科技研发和创新领域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进口技术产品的依赖。

3.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原本出口比较多的产品可能会受到限制。

我国需要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和新兴产业的扶持,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4. 拓展内需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提醒我们应该加强内需市场的拓展,提高国内消费能力。

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因出口受阻而带来的压力,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

5. 多边合作抵制贸易壁垒: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边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抵制贸易壁垒的出现,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环境。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1980年至2009年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在不断波动中呈现长期恶化的趋势。

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行业分布、加工贸易比例较大以及出口商品结构有关。

关键词:贸易条件加工贸易贸易依存度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外贸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加入WTO后我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

在现实中贸易利益的分配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在众多的因素中间,一国的贸易条件是衡量该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来专门研究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概念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某段时间内贸易利益变化的重要指标,它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国家间贸易利益的分割与贸易条件密切相关,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国家间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关系。

在实际研究时一般用贸易条件指数来量化一国的贸易条件,常用的贸易条件指数有价格贸易条件(NBTT)、收入贸易条件(ITT)和要素贸易条件(FTT)。

价格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为:NBTT=100*(IPx/IPm)其中IPx为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IPm为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

价格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单位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因此它是一个质的指标,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其对口的贸易伙伴国该指标的恶化。

价格贸易条件的缺点是它无法说明一国参与贸易获利的总量情况,也无法反映由于生产率提高或者商品质量改进所产生的福利效应。

本文仅仅专注研究价格贸易条件,它能够较好地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获利变化情况,并且它是其他两类贸易条件指标的基础。

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一)经济增长方式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根据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可以分别分析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假设一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会使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增加,因此该国增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会导致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商品的价格下降,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半年度外贸总结范文(3篇)

半年度外贸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外贸业务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回顾过去半年,我国外贸形势复杂多变,但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

本总结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上半年的外贸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半年的外贸工作提供参考。

二、外贸形势分析1. 全球经济形势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我国外贸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 我国外贸形势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增长10.4%,进口增长6.1%。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稳定。

三、外贸工作回顾1. 政策支持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降低出口退税率、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贸易环境等,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市场开拓各地积极开展外贸市场开拓活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新兴市场,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 企业转型升级外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 贸易摩擦应对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我国积极应对,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维护国家利益。

四、外贸工作亮点1. 出口结构优化上半年,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稳定。

2. 新兴市场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兴市场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动力。

3.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外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五、外贸工作不足1. 贸易摩擦加剧上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出口结构不合理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乏力,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仍有待提高。

我国贸易顺差走势

我国贸易顺差走势

我国贸易顺差走势一、我国贸易差额变化情况1950年以来的58年间,我国有20年出现贸易逆差,37年出现贸易顺差,1年达到贸易平衡。

我们将1950年以来我国贸易差额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一)贸易差额规模较小阶段(1950年至1977年)。

在这28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其中,1950年逆差最小,为0.3亿美元,1974年逆差最大,为6.7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2.6亿美元;有18年出现顺差,其中1961年顺差最小,为0.4亿美元,1973年顺差最大,为6.6亿美元,平均每年顺差为2.68亿美元。

这一阶段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规模都很小,变动幅度也很小。

(二)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78年至1993年)。

在这16年间,有10年出现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为63.5亿美元,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有3年,1985年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有5年出现顺差,平均每年顺差为50亿美元,1983年顺差最小,为8.4亿美元,1990年顺差最大,为87.4亿美元;有1年出现贸易平衡。

这一阶段,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的。

(三)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2007年)。

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入持续贸易顺差阶段。

1994年至2004年,11年累计顺差达到2819.3亿美元,每年平均顺差规模为256.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顺差规模均维持在200-400亿美元之间。

2005年顺差1020亿美元,2006年1775亿美元,预计2007年可达2600亿美元,这三年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平均顺差规模将达到1798亿美元。

二、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与世界主要工业化大国相比,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时间不算长。

从历史上看,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均出现过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而且持续较长时间。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784年至1913年,贸易顺差持续129年,其后顺差也时有出现;美国自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顺差;德国自1952 年以来,连续55年顺差,近5年来顺差规模一直位于世界第一,2006年顺差达20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2%;日本自1981年以来连续26年顺差,连续18年高居世界第一。

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摩擦日益成为各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通常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出口产品往往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对象。

一些国家以环保、质量、安全等为由,设置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冲击。

2.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不仅会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也会对我国企业产生影响。

一些企业由于产品被限制进口,市场份额减少,经营困难;一些企业则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反倾销调查等挑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出口结构等,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应对策略1.加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国际市场动态和相关国家政策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注重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提高产品符合国际标准的能力。

3.积极应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于涉及企业的贸易摩擦,企业应积极应诉,提供证据证明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参与国际组织等方式,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为我国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全球发展战略,它旨在通过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的摩擦及其应对措施。

一、“一带一路”背景“一带一路”是中国首次提出的全球性战略,旨在加强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该倡议包括两个部分,即以陆上为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以海上为主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品和服务加强管制,导致贸易摩擦的加剧。

此外,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政治手段,干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内部事务,限制其经济发展和合作。

这些现象都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阻碍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互利合作。

三、应对措施1.加强政策协作。

沿线国家应加强互信和合作,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共同应对贸易摩擦和挑战。

2.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沿线国家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更广泛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

同时,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减少贸易壁垒和关税障碍。

3.加强经济合作。

沿线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4.推广“一带一路”理念。

沿线国家可以通过宣传“一带一路”倡议,推广共建、分享、合作和共赢的理念,更好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论。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战略,旨在通过互利合作,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外企业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可能会发生摩擦,因此,探究“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贸摩擦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外企业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更加频繁。

然而,由于各国的法律、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不同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中外企业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之间发生摩擦。

1.贸易摩擦中外企业在贸易上可能发生摩擦的原因有很多,如价格、质量、配额、关税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限制进口商品的政策,这也会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出口。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在合同履行、支付方式、交货时间等方面产生分歧。

2.投资摩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企业的投资合作也更加紧密。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市场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在投资领域发生摩擦。

例如,一些公司可能会因为政策制度的不同而加大对外市场的开拓,这也将会涉及到利益分配、合作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3.知识产权摩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重要的一环。

然而,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力度以及法律防范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在知识产权领域发生摩擦。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抄袭、仿冒等问题而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这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利益以及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二、应对措施针对国贸摩擦,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

1.加强沟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企业应该加强沟通,提高互信。

在商业领域中,双方应当通过正式的渠道加强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的不同,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习惯,增强交流协调的能力。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与对策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与对策

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形势与对策入世以来,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与WTO 其他成员间的贸易摩擦也呈不断增加的态势。

以反倾销为主的“两反两保”贸易救济措施和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多种贸易壁垒不断涌现,使得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

研究分析当前的贸易摩擦形势及其影响,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才能为我省外贸出口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促进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增长。

一、当前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对我外贸出口,特别是对涉案产品的企业、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

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2007年又骤然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外贸发展约束性日趋严重。

目前,我国每年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25%以上。

2008年一季度,遭受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反两保”立案调查22起,337调查5起,面临的技术壁垒层出不穷。

其中反倾销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澳大利亚成为继加拿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对我发起双反调查的WTO成员,反补贴调查呈现扩大趋势。

337调查涉案金额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1%。

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美国针对我出口产品知识产权侵权指控影响加剧。

2008年一季度,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366项技术性贸易措施。

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等位居通报数量前列。

主要贸易伙伴技术壁垒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成为制约我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

更应特别重视的是,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近期中外贸易摩擦新的趋势和新的焦点。

少数国家对我个案食品、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大肆炒作,对我出口产品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探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

随之而来的是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问题频发。

这些贸易摩擦既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一带一路”新形势下的国贸摩擦,各国需要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

本文将就“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探究。

一、国贸摩擦现状1.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意味着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摩擦。

2.保护主义抬头。

一些国家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考虑,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对外国商品和企业实施限制措施,造成了贸易摩擦和经济不确定性。

3.技术壁垒加剧。

一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限制其他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准入,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4.政治因素影响。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一些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会影响贸易合作。

以上就是当前“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国贸摩擦的主要表现。

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也给国际贸易合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如何应对国贸摩擦,成为各国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国贸摩擦的应对措施探究1.加强多边贸易谈判。

各国应该加强多边贸易谈判,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问题,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减少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2.完善国际贸易规则。

国际贸易规则是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基础,应该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和落实,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

3.打造开放型经济。

各国应该积极推动经济开放,加强对外贸易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和发展。

4.加强贸易便利化。

各国应该加强对外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减少贸易手续和流程,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国际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

5.发展新兴市场。

各国应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多元化贸易合作,降低对某一市场的依赖,增强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1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1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顺差因及分析报告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10年已达到1774.6亿美元。

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使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显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当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贸易差额情况与特点最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5年我国外贸总量1.4万亿美元,2006年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177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4.6亿美元,增长74.0%。

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

商务部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

贸易顺差会再创新高,纵观我国贸易顺差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点:1.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566.94亿美元,私营企业为582.5亿美元,集体企业为159.9亿美元。

国有企业贸易则逆差283.9亿美元。

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912.2亿美元,同比增长60.9%;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实现顺差1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3%;国有企业是还是逆差,比上年同期增加55.1亿美元。

(表1)。

2.从贸易类型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顺差,一般贸易一改前些年顺差、逆差不定的局面,近两年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

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达4164亿美元。

顺差为142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

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报/2010年/11月/2日/第005版
跨国经营
1~8月我国贸易摩擦形势分析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
一、贸易救济新立案数同比下降47.8%,印度、欧盟是主要申诉国,冶金产品是调查重点
1~8月,共有15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48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9年同期减少44起,降幅达47.8%。

其中,反倾销26起,同比减少27起;反补贴3起,同比减少6起;涉华保障措施18起,同比减少5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同比减少6起。

在48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印度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数居首位,为9起;其次是欧盟,为8起;位居第三的是印尼,为7起。

但各国启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重点不同。

例如,在26起反倾销调查中,印度(9起)、欧盟(6起)、阿根廷(2起)、土耳其(2起)和美国(2起)居前三位;在18起涉华保障措施调查中,印尼(7起)、俄罗斯(3起)、乌克兰(3起)、多米尼加(2起)居前三位;而3起反补贴调查由美国(2起)和欧盟(1起)启动。

4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电子、纺织、化工、建材、轻工、冶金、有色金属、造纸、机械和金属制品10个行业。

其中,涉及冶金的案件数居首位,为11起,占比22.9%;其次是化工,为8起,占比16.7%;位居第三的是建材,为7起,占比14.6%。

在涉及冶金产品的11起案件中,反倾销4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6起。

二、美国涉华337调查大幅增长112.5%,电子信息产品是主要被调查对象
1~8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7起,比2009年同期大幅增长85%,涉案国家(地区)达10个。

其中,涉华17起,占比45.9%,同比增长112.5%,居首位。

17起涉华337调查中,11起案件涉及电子信息产品,5起涉及轻工产品,1起涉及汽车产品。

三、中国产品仍是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召回/预警/扣留的主要对象,轻工产品是重点
1.美国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60.8%,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是召回主因。

1~8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250项召回,同比下降7.7%。

其中,对华152项,占美国召回通报总数的60.8%,同比下降3.2%,位居首位。

在对华的152项通报中,124项均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为主),28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美国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的召回数居首位,共70项,占比46.1%;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32项,占比21.1%;位居第三的是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和引发火灾危险,均为24项,占比各为15.8%。

其他原因还包括铅含量超标(15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3项)。

2.欧盟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8.2%,窒息危险是召回主因。

1~8月,欧盟RAPEX 系统共发布严重危险产品通报1331项,同比增长10.2%。

其中,对华产品通报774项(不包括对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通报),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8.2%,与2009年同期持平,高居首位,是位居第二的土耳其的近14倍,是位居第三的德国的近15倍。

在对华的774项通报中,涉及玩具类产品的高居首位,270项,占比34.9%;其次为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类,230项,占比29.7%;位居第三的是电器类产品,89项,占比11.5%。

从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原因分析,窒息危险(包括憋闷和勒杀危险)是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最主要原因,共275项,占欧盟对华通报总数的35.5%。

而玩具类产品90%以上是因为存在窒息危险而被通报。

3.欧盟对华食品和饲料类产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13.4%,含黄曲霉素和重金属超标是召回主因。

1~8月,欧盟食品及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食品和饲料类产品通报2138项,
同比略增1.3%。

其中,对华通报286项,占比13.4%,同比增长18.7%。

在对华的286项通报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类和坚果类产品是通报重点,分别为100项和77项,二者合计占1~8月欧盟对华产品通报总数的六成以上。

此外,被通报较多的产品类别还包括:谷物类(50项)和果蔬类(24项)。

从欧盟对华通报的原因分析,与食品直接接触类产品多因物质迁移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被通报,坚果类产品多因含黄曲霉素被通报。

4.加拿大对华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
5.5%,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危险是召回主因。

1~8月,加拿大卫生部共发布产品召回通报220项,同比增长0.9%。

其中,对中国产品发布召回通报122项,占加拿大卫生部召回通报总数的55.5%,同比下降
6.2%,位居首位。

在对华的122项召回通报中,有100项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体育和休闲器械为主),22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加拿大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人身伤害危险的通报数居首位,共40项,占比32.8%;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27项,占比22.1%;位居第三的是不符合阻燃性标准,14项,占比11.5%。

此外,引发火灾危险(13项)、铅含量超标(13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0项)、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9项)也是主要通报原因。

5.日本扣留中国食品占扣留总数的22.6%,成分规格不合格是扣留主因。

1~8月,日本共发布食品扣留通报1052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0%。

其中,对华238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7%,占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22.6%,仍然位居日本扣留通报的首位。

在对华238批次食品扣留中,添加剂、容器包装、餐具及玩具类产品居首位,为74批次,占我国全部被扣留食品的31.1%;其次是水产加工食品(鱼类加工品、冷冻水产品、鱼贝卵类加工品等),为55批次,占比23.1%;位居第三的是农产加工食品(冷冻食品、蔬菜加工品、果实加工品、香辛料、方便面类),为39批次,占比16.4%。

此外,1~8月,成分规格不合格(包括细菌数、大肠杆菌群、肠炎弧菌属、病源微生物、贝毒、杀菌剂、杀虫剂等某些项目的检测超标)依然是我国食品违反的主要内容,共有116批次,数量最多,占比48.7%,其中检出大肠菌群呈阳性的食品36批次,在该类违反内容中数量仍然最多,占比31.0%。

除成分规格不合格外,材质以及原材料规格不合格的产品是我国输日食品所违反的第二大内容,共有66批次,占比27.7%,其中检出含铅产品22批次,在该类内容中数量最多,占比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