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大物气体动理论2010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势能, 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大,因此气 体分子的势能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气体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们之间只 存在微弱的范德华力。
分子运动速度服从麦克斯韦分布
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即它们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机的。
分子碰撞的统计规律
分子碰撞的随机性
01
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是随机的,碰撞事件的发生和结果都是随
机的。
分子碰撞频率
02
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与分子数密度、分子平均速度
和分子碰撞截面有关。
碰撞结果的统计规律
03
碰撞后分子的速度方向和大小的变化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可
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热现象的统计解释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 引言 •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定律 • 气体动理论的统计解释 • 气体动理论的应用 • 结论
01Biblioteka 引言主题简介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是通过微观角度研究气体 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学科。它以分子运 动论为基础,探究气体分子运动的规 律和特性。
分子模型
气体动理论中,将气体分子视为弹性 小球,相互之间以及与器壁之间发生 弹性碰撞。通过建立分子模型,可以 更好地理解气体分子的运动特性。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体动理 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
景。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气体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气体在极端条 件下的行为,例如高温、高压或
低温等。
气体动理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 究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与计算机模拟、量子力学和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1)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1)

大量偶然事件从整体上体现的必然性.
单个小球的运动服从力学规律 大量小球按槽的分布具有统计规律. 单个分子---力学规律 大量分子的热运动---统计规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Nm 2 p vx yz xyz
1 1 2 2 p nm v v 3 3
1 2 2 vx v 3
1 k mv2 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2 p n k 3
压强的物理意义
2 p n k 3
宏观可测量量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1) 压强 p 是一个统计平均量。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对 大量分子,压强才有意义。 (2) 是一微观统计平均量,不能直接测量的 。压强公式 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
m' pV RT M
N mN m' N A mN A M
5-2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一、分子热运动观点 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 。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 。 大量 1克水所包含的分子数
N
1 18
6.02 10
23 (个 )
3.3 10
22
dV V
(3)平衡态时,分子速度按方向的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分子的 速度指向任何方向的机会是一样的(或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 相等) v
y
vx v y vz 0
o
v vx
2 2 vx v2 v y z
vz
1 2 v v v v 3
2 x 2 y 2 z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

vix , viy , viz } 碰撞后的速度{ 碰撞后的速度 − vix , viy , viz }
碰撞前的速度{ 碰撞前的速度 一次碰撞给予A的冲量为: 一次碰撞给予 的冲量为: 的冲量为
l1 z
2mvix
--i 分子在容器中x方向来回做速度 分子在容器中 方向来回做速度 的匀速运动, 为 vix 的匀速运动,假设在这期间 没有与其它分子碰撞, 没有与其它分子碰撞,与A发生的 发生的 两次相邻碰撞的时间间隔(周期) 两次相邻碰撞的时间间隔(周期)
N R T = nkT p= V NA N 分子数密度 n= V R 玻尔兹曼常数 k = NA −23 −1 k = 1.38 ×10 J ⋅ K
第二节 理想气体平衡态的压强与温度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2、分子本身的大小与分子间平均距离相比可以 、 忽略不计,分子可以看成是质点 质点。 忽略不计,分子可以看成是质点。 3、除碰撞的瞬间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 、除碰撞的瞬间外, 略不计。 略不计。因此在两次碰撞之间分子的运动可以 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当作匀速直线运动。 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碰 撞以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可以看作是完 撞以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可以看作是完 全弹性碰撞。 全弹性碰撞。 总之,理想气体可看作是一群彼此间无相互作用 总之,理想气体可看作是一群彼此间无相互作用 的无规运动的弹性质点的集合。 的无规运动的弹性质点的集合。
N
2 mv ix
l1
m N 2 = ∑ v ix l1 i =1
--单位时间内给予 的冲量即平均冲力: 单位时间内给予A的冲量即平均冲力 单位时间内给予 的冲量即平均冲力:

上海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

上海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 温度的本质与统计意义
三、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设每个分子的质量是m0,则气体的摩尔质量M与m0之间应有关 系:M=Nam0 ,而气体质量为m时的分子数为N,所以m,m0之间也有关 系,m=Nmo,把上面的关系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微观量与宏观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分子物理学是根据物质由大量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事实, 从力学的规律出发,用统计平均的方法建立宏观量和 微观量的关系,从而说明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
1.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能量观点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
缺点:未揭示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2.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 + 力学规律+统计方法 ------称为统计物理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实际上均遵守以上三大定律的气体是没有的,我们把实 际气体抽象化,提出理想气体的概念,认为理想气体无条件 服从这三条实验规律,理想气体是一个模型。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质量为 m′的理想气体由标准状态I(P0 、 化到状态II(P、V、T),则有 P0V0 PV ,将 T0 T 代入上式 PV m P0V0 PV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反映气体三个参量p V T 之间关系的关系式称为:气体 的状态方程。 一般在气体密度不太大,压强不太高和温度不太低的情 况下,气体都会遵守三大定律:
玻意尔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的气体
波意耳定律:一定质量 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 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 跟体积成反比,即 P1V1=P2V2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体 积一定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 正比。即P1/P2=T1/T2 盖· 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热力学温 度成正比。由V/T=C

大学物理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随着 r 的减小,斥力急剧增大,这就是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
6.1 分子运动轮和统计规律
6.1.2 统计规律性
统计规律:大量偶然随机事件的整体具有确定的规律性。
满足统计规律性的前提是必须有大量的事件。参与的事件数目越多,规律性就越明显。
一定量的气体中所包含的分子数是非常大的,虽然每个气体分子可能会以任意数值的速率运动, 但对大量气体分子组成的整体来说,在一定温度下,各种速率的分子数在所有分子中所占的比例却 遵循着确定的统计规律。
但通常分子内部的振动只有在高温下才显著,因此,在常温下,可把气体分子看作是刚性分子, 不考虑其振动自由度。
6.5 能量均分定理
6.5.1 自由度
(1)单原子分子,如He,Ar等,可看作自由运动的质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
6.5 能量均分定理
6.5.1 自由度
(2)双原子分子,如 O2 , H2 ,CO 等,其两个原子由一个分子键连接起来。在把气体分子看作 是刚性分子,不考虑其振动自由度的情况下,确定其质心位置需要三个独立坐标(x,y,z);确定连 线绕质心转动时连线在空间的方位,需用方位角 α,β 两个独立坐标,如图所示。这样,双原子分子 共有五个自由度,其中,三个为平动自由度,两个为转动自由度。
则容器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M2
p2V
RT2
5.13 105
8.5 103 32 103 8.31 300
56 (g)
6.4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6.4.1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 分子本身的线度与分子间平均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故理想气体分子可看
1
作质点,其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
• 除碰撞的瞬间外,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都无相互作用,因此,两次碰

hl大物气体动理论2010

hl大物气体动理论2010
自由度数: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 坐标的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数。 一个质点的自由度 t = 3 (x,y,z) 共计 3 个自由度
1. 单原子分子 (如He) 同质点,具有 3 个平动自由度,用 t = 3 表示。
2. 刚性双原子分子 (如 H2) 暂不考虑双原子之间的振动,即认为分子是刚性的。 质心平动自由度: t=3 两原子连线定位:α β γ
温 度
1 l=10-3 m3
§ 温度 理想气体温标
一、热平衡
A B
绝热板 A、B两体系互 不影响,各自 达到平衡态。
A B
导热板 两体系的平衡态有联 系,达到共同的热平 衡状态 (热平衡)。 绝热板 导热板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设 A 和 C、B 和 C 分别热平 衡,则 A 和 B 一定热平衡。 A C
t = T − 273.15
四、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零度是不能达到的。
温 度
T
K
10
38
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 宇宙He合成 热核聚变温度(太阳中心温度)
109
108 107
温 度 大 观
106 105 10 4
10
3
10 2 10
1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r vi 的
r vx i
x dA
r 速度为 vi 分子在
dt 时间对 dA 的冲量为:
1 dI 所有分子在 dt 时间内对 dA 产生的总冲量为: = ∑ 2mni v 2 dAdt ix 2 i
气体对器壁的宏观压强为:
2 p = ∑ mni v 2 = m∑ ni v 2 = nmvx ix ix

《大学物理》第8章 气体动理论-讲简

《大学物理》第8章 气体动理论-讲简
同的质量为 m 的气体分子,计算 A1壁面所受压强 .
y
A2 o
z
- mmvvvxx
x
v y A1 y
z x vz o
vv x
y
A2 o
z
- mmvvvxx
x
分子运动速度
A1 y
zx
vi
vixi
viy
j
viz k
由气体在平衡态时,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假设
v2x
v2y
v2z
1 v2 3
单个分子遵循力学规律
能之和)之和.
1摩尔理想气体内能
EA
NA
i 2
kT
i 2
RT
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 的理想气体内能:
E M i RT
2
说明: 理想气体内能是态温度的函数,E= f (T) 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内能永不为0 .
例1 一容器内贮有理想气体氧气,压强 p=1.0atm, 温度t=27.0℃,体积V=1.0×10-2m3. 求: (1)氧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平均转动动能与分子的 平均能量; (2)内能;
? 8.2 统计假设 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8.2.1 统计规律性与统计假设
宏观物体都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 分子间频繁的碰撞,导致 分子无规则地运动. 布朗运动.swf
对于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热 力学系统从微观上加以研究 时, 必须用统计的方法.
统计单方个法分:子在的大运量动偶遵然从事牛件顿中定运律用。几本率章(用概统率计)方的法概,念 结找合出牛所顿存力在学规研律究的宏方观法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v
2 x
1 3
v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t
1 2

ch5(气体动理论)(2010)

ch5(气体动理论)(2010)


B
21℃
13℃ 比容 v/(m3/kg)
A'
A
13 ℃
B' O
实际气体CO2的等温线
V
范德瓦耳斯等温线
§5.3 一、理想气体的压强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1.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忽略分子大小(看作质点) (分子线度<<分子间平均距离) (2)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与分子或器壁碰撞时除外) (3)碰撞为完全弹性
▲理想气体模型的应用。
二、温度的微观解释
2 p n k 3
p nkT
结论
3 k kT 2
T k
(1) 温度是描述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 (2)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统计平均值, 对单个分子来说温度没有意义. R k 三、 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NA
1 2 3 v k kT 2 2
v
2
3kT
3RT M mol
例 求在多高温度下,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 eV? 解 电子伏特是近代物理中常用的一种能量单位,用eV表示. (是一个电子在电场中通过电势差为1V 的区间时,电场力做功而获得的能量)。
1eV=1.6021892×10-19J
?
vz ?
v2z ?
2 x 2 y
v3z ?
2 z
vx v y vz 0
v3x v3 y v3z 0 Niv ix N1v1x N 2v 2 x N iv ix i vx N1 N 2 N i N
2 x 2 N iv ix i
v ix 0
N N
i i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课件: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课件:气体动理论

分子的自由度为i,则一个 分子平均能量为ikT/2, 1摩尔理想气体内能
E= i 2
kT
NA
i 2
RT
m/M摩尔理想气体内能
说明: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分 子数和分子的自由度有关。 •理想气体内能仅是温度的函 数,即E=E(T)。 •理想气体从T1→T2,不论经 过什么过程,内能变化为
E= m i RT M2
3. 分子(或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如: 铅柱重新接合、流体很难压缩 吸引力——固、液体聚集在一起 排斥力——固、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
分子力 f 与分子之间的距离r有关 存在一个r0——平衡位置
r= r0≈10-10m时,分子力为零 r < r0分子力表现在排斥力 r > r0分子力表现在吸引力
J z2
t = 3, r = 2, v = 0
i=t+r+v=5
(3)非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其分子运动比刚性双原子 分子多了一个沿x轴方向的振动
1 2
mvC2x
1 2
mvC2y
1 2
mvC2z
1 2
J
2 y
1 2
J
2 z
1 2
v
2 Rx
1 kx2 2
t = 3, r = 2, v = 2
i=t+r+v=7
t
1 2
mv
2 x
1 2
mv
2 y
1 2
mv
2 z
t = 3, r = 0, v = 0
i=t+r+v=3
(2)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即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 固定不变,只有整体平动和转动,绕x轴的转动惯量近似为 零,没有振动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
S 说明 (1) 准静态过程是一个理想过程; O
V
(2) 除一些进行得极快的过程(如爆炸过程)外,大多数情
况下都可以把实际过程看成是准静态过程; (3) 准静态过程在状态图上可用一条曲线表示, 如图.
举例1:外界对系统做功
u
无限缓 慢压缩 过程
弛豫时间:非平衡态到 平衡态的过渡时间,即 弛豫时间.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
2.压强公式的推导得
·
说明
2 p n 3
(1) 压强 p 是一个统计平均量。它反映的是宏观量 p 和微 观量 的关系。对大量分子,压强才有意义。 (2) 压强公式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3)P的物理意义:大量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相碰给予器 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量。
第三章
系统从某状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的中间 热力学过程: 状态到达另一状态的过程。
1 2 1 2
准静态过 程
系统从一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如果过程中所 有中间态都可以近似地看作平衡态的过程。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系统经历一系列非平衡态的过程。 非准静态过程: 实际过程是非准静态过程,但只要过程进行的时间远大于
系统的驰豫时间,均可看作准静态过程。如:实际汽缸的 压缩过程可看作准静态过程。 p
1 2 v v v v 3
2 x 2 y 2 z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5.统计规律的特征 伽耳顿板实验
若无小钉:必然事件 若有小钉:偶然事件 实验现象 一个小球落在哪里有偶然性 少量小球的分布每次不同 大量小球的分布近似相同 结论 (1) 统计规律是大量偶然事件的总体所遵从的规律 (2) 统计规律和涨落现象是分不开的。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微观理论

大学物理第5章气体动理论课件讲义

大学物理第5章气体动理论课件讲义
研究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热现象规律时,既要注意 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还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 。
-------------------------------------------------------------------------------
系统与外界之间 ①能量交换:做功;传送热量(传递热量)。 ②物质交换:蒸发、凝结、扩散、泄漏等。
-------------------------------------------------------------------------------
2.热平衡态 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且其宏观性质不随
时间变化;稳定状态。 平衡条件:(同时满足) (1)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孤立的系统) (2)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因此,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系统内部任 一体元均处于力学平衡、热平衡(温度处处相 同)、相平衡(无物态变化)和化学平衡(无 单方向化学反应)之中。
-------------------------------------------------------------------------------
非平衡态:不具备两个平衡条件之任一条件的状态 ①出现未被平衡的力:出现物质流动 ②存在温差(冷热不一致):出现热量流动 ③存在未被平衡的相(物态):出现相变(物态变 化) ④存在单方向化学反应:出现成分变化(新物质增 加,旧物质减少)
-------------------------------------------------------------------------------
说明: ①平衡态是一种热动平衡:处于平衡态下的系统 中,粒子仍作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所以系统宏 观上的平衡态是大量粒子热运动的平均效果。( 统计平均) ②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孤立系统是理想系统 ,但当系统受到的外界影响可以忽略,宏观性质 只有很小变化时,可近似看作平衡态。

哈工大—大学物理—第15章 气体动理论

哈工大—大学物理—第15章 气体动理论

常温常压下, 数量级为 109 ~ 1010 s1
即每秒内一个分子要发生几十亿次踫撞.
v u 2v
v 例:H2常温常压
1.60 RT M
1.60
8.31 300 2 103
1.786103
m s
d ~ 21010,
n
6 1023 22.4 103
~ 1025
12
分子平均踫撞频率 Z 2πd 2 vn
因而 压强
p
dI dtdS
i
mnivi2x m
i
nivi2x
由于
v
2 x
vi2x
ni n
nivi2x , n
nivi2x nvx2
平衡状态下分子沿任何方向的运动都不占优势
压强 p m nivi2x 而
nivi2x
nv
2 x
i
平衡状态下分子沿任何方向的运动都不占优势
(v2x v2y vz2 v2 )
kT
kT 2
t
一般
r
2v
i 2
kT
7 2
kT
多原子分子
刚性 3kT
一般
i 2
kT
四、理想气体的内能
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理想气体内能:
k
E
i kT 2
Nk
N
( i= t i kT 2
+
r
+
2s
)
1mol 理想气体分子数为
NA ,
内能为:
E
N
A
i 2
kT
i 2
RT
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内能为: E m i RT 或 E i RT
a

大学物理2-1第八章(气体动理论)知识题目解析

大学物理2-1第八章(气体动理论)知识题目解析

⼤学物理2-1第⼋章(⽓体动理论)知识题⽬解析第 8 章8-1 ⽬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为Pa 1033.111-?,,求此真空度下3cm 1体积内有多少个分⼦?(设温度为27℃)[解] 由理想⽓体状态⽅程nkT P =得 kT V NP =,kT PV N =故 323611102133001038110110331?==---...N (个)8-2 使⼀定质量的理想⽓体的状态按V p -图中的曲线沿箭头所⽰的⽅向发⽣变化,图线的BC 段是以横轴和纵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是K 300=A T ,求⽓体在B 、C 、D 时的温度。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 T V -图(T 为横轴)中画出来,并标出状态变化的⽅向。

[解] (1)由理想⽓体状态⽅程PV /T =恒量,可得:由A →B 这⼀等压过程中BBA A T V T V =则 6003001020=?=?=A AB B T V V T (K) 因BC 段为等轴双曲线,所以B →C 为等温过程,则==B C T T 600 (K)C →D 为等压过程,则CCD D T V T V =3006004020=?=?=C CD D T V V T (K) (2)0102030408-3 有容积为V 的容器,中间⽤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为m 的分⼦1N 和2N 个, 它们的⽅均根速率都是0υ,求: (1)两部分的分⼦数密度和压强各是多少?(2)取出隔板平衡后最终的分⼦数密度和压强是多少? [解] (1) 分⼦数密度 VNV N n VN V N n 2222111122==== 由压强公式:231V nm P =,可得两部分⽓体的压强为 VV mN V m n P VV mN V m n P 3231323120220222012011====(2) 取出隔板达到平衡后,⽓体分⼦数密度为 VN N V N n 21+==混合后的⽓体,由于温度和摩尔质量不变,所以⽅均根速率不变,于是压强为:VV m N N V nm P 3)(31202120+==8-4 在容积为33m 105.2-?的容器中,储有15101?个氧分⼦,15104?个氮分⼦,g 103.37-?氢分⼦混合⽓体,试求混合⽓体在K 433时的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
系统分类: 1. 2. 3. 孤立系统: 无物质、能量的交换。 封闭系统: 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 开放系统: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二、平衡态
平衡态:系统内部没有宏观的粒子和能量流动,其 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是一种动态平衡, 并伴随涨落。布朗运动是可观测的涨落现 象之一。 非平衡态:当处在平衡态的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时, 内部会出现宏观的粒子和能量流动,此时 系统处在非平衡态。
在0℃时,O2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v 2 = 461m / s
复习
状态方程 由压强公式
1 ε t = mv 2 2
pV = ν ⋅ RT
2 p = nε 3
t
p = nkT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热力学温度公式
2 T= εt 3k
3 平均平动动能公式 ε t = kT 2
§ 能量均分定理
一、自由度数 i
温 度
1 l=10-3 m3
§ 温度 理想气体温标
一、热平衡
A B
绝热板 A、B两体系互 不影响,各自 达到平衡态。
A B
导热板 两体系的平衡态有联 系,达到共同的热平 衡状态 (热平衡)。 绝热板 导热板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设 A 和 C、B 和 C 分别热平 衡,则 A 和 B 一定热平衡。 A C
理想气体的压强∗∗ 温度的微观意义∗∗ 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 理想气体的压强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 T不变 PV = C 理想气体:在各种压强下都严格遵守玻意耳定律的气体。 对单个分子的力学性质的假设 分子当作质点,不占体积; 分子之间,分子和器壁之间无相互作用,但可 以通过碰撞交换能量动量 ; 弹性碰撞(能量动量守恒); 分子运动服从牛顿力学。 理想气体分子像一个个极小的彼此间无相互作用的 遵守牛顿力学规律的弹性质点
m RT pV = M
R为普适气体常数
pV = ν ⋅ RT
p0Vm , 0 1.013 × 10 5 × 22.4 × 10 − 3 R= = T0 273 .15
= 8.31(J
mol⋅ K
)
N 若写成 ν = NA
N为气体分子总数 阿伏伽德罗常量
N A = 6.023 × 10 23 / mol
t = T − 273.15
四、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零度是不能达到的。
温 度
T
K
10
38
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 宇宙He合成 热核聚变温度(太阳中心温度)
109
108 107
温 度 大 观
106 105 10 4
10
3
10 2 10
1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z
2
ϕ
γ
α
β
1
3
o
y
刚性多原子(三个以上)组成的分子的 总自由度数同刚性三原子分子
注:在本章中我们只讨论刚性分子,即不讨论振动自由度.
刚性分子的自由度 i
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三原子(多原子)分子 转动 平动
3 5 6
0 2 3
3 3 3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二、能量均分定理
一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cos2 α + cos2 β + cos2 γ = 1
z
γ
所以只有两个独立坐标, 称为转动自由度, 表示为 r = 2。
α
x o
β
y
刚性双原子分子总自由度数:i = t + r = 3 + 2 = 5
3. 刚性三原子分子 (如H2O) 考虑 3 号原子绕 1、2 号 连线转动,需一角量 ϕ, 为转动自由度。 刚性三原子分子总自由度数: i=t+r=3+3=6 4. x
∑n v x = v y = vz = 0
i i
r vx =
r ∑ni vxi
i
2 vx =
ni v 2 ∑ xi
i
∑n
i
i
2 v x = v 2 = vz2 = y
v2 3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1. 压强宏观意义 2. 气体压强微观意义
F p = S
F S
气体压强等于气体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压力,气体对容器壁 的压力是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的总的平均效果。 3. 具体推导
i E = νRT 2
2
理想气体分子之 间无相互作用力
1 mol 单原子分子气体内能: 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内能: 1 mol 刚性多原子分子气体内能:
3 E = RT 2 5 E = RT 2
E = 3 RT
i ΔE = νR ⋅ Δ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 T 的单值函数
大量气 体分子 碰撞
自由度数: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 坐标的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数。 一个质点的自由度 t = 3 (x,y,z) 共计 3 个自由度
1. 单原子分子 (如He) 同质点,具有 3 个平动自由度,用 t = 3 表示。
2. 刚性双原子分子 (如 H2) 暂不考虑双原子之间的振动,即认为分子是刚性的。 质心平动自由度: t=3 两原子连线定位:α β γ
三、气体分子的平均总动能
设分子有: 平动自由度 t 转动自由度 r
1 εk = (t + r) kT 2
3 ε k = kT 2 5 ε k = kT 2 ε k = 3 kT
分子平均总动能: 单原子分子
刚性双原子分子 刚性多原子分子
理想气体模型 的单原子分子
3 ε k = kT 2
E平动
1 每个平动自由度分配平均能 kT 2
2 T= εt 3k
3 ε t = kT 2
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由只与温度有关的平均平动动能公式得到气体分子 的方均根速率。
1 3 2 Q m v = kT 2 2
v2 =
3kT m
3 RT M
m为2
v =
2
同一温度下,质量大的分子其方均根速率小。 如: 在0℃时,H2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v 2 = 1836m / s
1 2 1 2 1 2 = mvx + mv y + mvz 2 2 2
刚性双原子分子 除平动能,还有 转动能:
5 ε k = kT 2
E 转动
1 1 2 2 = J xωx + J yω y 2 2
z
1 每个转动自由度分配平均动能 kT 2
四、理想气体的内能
气体的内能 = 总动能 + 总势能 理想气体的内能 = 总动能 + 0 i E = νN A ⋅ ε k = νN A ⋅ kT ν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B
互为热平衡的热力学体系,必定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物 理性质和相同的宏观参量 ⎯ 温度。
三、 温 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称为温标。
1. 热力学温标 (T): 单位:开[尔文](K) 玻意耳定律: pV = 常数 (温度不变) 参考点: 三相点温度 2. 摄氏温标 (t)
T3 ≡ 273.15K
o
单位:摄氏度( C )
平动自由 度的平均 动能相等
平动和转动 间能量交换 也是平等的
小结
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 能量均分定理 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 1 而且等于 2 kT 。
气体动理论
例. 2g氢气与2g氦气分别装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封闭 容器内,温度也相同。(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 求:(1)氢分子与氦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2)氢 气与氦气压强之比;(3)氢气与氦气内能之比。
i i
ni vixdAdt ⋅ (2mvix )
vi dt
1 2 2 p = nmv = nεt 3 3
1 ε t = mv 2 2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气体动理论
§ 温度的微观意义
由压强公式 状态方程 可得
2 p = nε 3 p = nkT
t
2 nε t = nkT 3
热力学温度公式 平均平动动能公式

μN R pV = RT = N T μNA NA R = 1.38 × 10 − 23 J k≡ 玻耳兹曼常数 K NA
pV = NkT
N p = kT = nkT V
n:气体分子数密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 nkT
例: 一容器内装有气体,温度为 27 oC,问: (1) 压强为1.013×105 Pa时,在 1 m3 中有多少个分子; (2) 在高真空时,压强为 1.33×10-5 Pa,在 1 m3 中有多 少个分子? 解: 按公式 p = nkT 可知
1 2 考虑到 v = v = v = v 3
2 x 2 y 2 z
3 ε t = kT 2
1 2 1 2 1 2 1⎛ 1 2 ⎞ 1 mv x = mv y = mvz = ⎜ mv ⎟ = kT 2 2 2 3⎝ 2 ⎠ 2
平均平动动能在三个平 动自由度间平均分配。
各对应一个平动自由度
能量均分定理:在温度为 T 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 1 kT 。 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而且等于 2
p 1.013 × 105 (1) n = = m −3 = 2.45 × 1025 m −3 kT 1.38 × 10−23 × 300
p 1.33 × 10−5 ( 2) n = = m −3 = 3.21 × 1015 m −3 kT 1.38 × 10−23 × 300
热 学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