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1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e861ce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b.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万里长城》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经典——万里长城的历史与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发现、感知事物,激发
幼儿的探究欲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二、教学内容
1.《万里长城》幼儿绘本阅读;
2.观察万里长城模型;
3.制作长城拼图;
4.小组合作,制作长城高墙装饰品。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万里长城》绘本;
2.教师准备长城模型及相关资料;
3.准备长城拼图、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4.准备班级分组装饰材料、胶水、彩笔等。
2. 课堂活动
1.教师简单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教师向幼儿展示长城模型,带领幼儿观察长城模型;
3.教师为幼儿提供长城拼图及制作说明,让幼儿自主组合、
拼图;
4.教师组织幼儿小组合作,使用各种材料制作长城高墙装饰品;
5.教师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自由交流、展示。
3. 课后总结
1.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活动,强调长城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2.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发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
兴趣;
3.学生自评、互评作品,评出精品。
四、教学反思
1.《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经典,幼儿对其的认知程度不高,需要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对长城模型非常感兴趣,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制作长城拼图和长城高墙装饰品时,幼儿表现出了较好的
合作意识,对团队合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班科学万里长城一等奖说课稿
![大班科学万里长城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236ad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0.png)
大班科学万里长城一等奖说课稿1、大班科学万里长城一等奖说课稿说活动目标本次活动选取的是主题网络中的一个内容:大班科学——万里长城。
目标定位如下:(1)引导幼儿了解长城是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初步掌握其在古时、现今的作用。
(2)知道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激发幼儿对劳动人民的敬爱和爱国主义情感。
【分析】要激发孩子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必须先要认识它、了解它长城这一建筑的构造并不复杂,由烽火台和城墙连接而成,孩子们也基本熟知。
但长城存在于古时和现今的作用却是离孩子们的生活较为遥远的,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达成。
因此,将活动的重点定位在“了解长城是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初步掌握其在古时、现今的作用”。
由万里长城的学习,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对祖国的热爱需要幼儿情感的迁移。
而情感迁移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又是十分困难的,因为独生子女的盛行使这些孩子自主独立意识过于强烈,情感的激发较难,因此将其定位为活动的难点。
为解决重难点,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多媒体重现的手段,让孩子们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让他们的鲜血在场景中沸腾起来,从而达到情感迁移的目的。
说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了解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
2。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万里长城的雄伟景象、古时人们建造长城的景象、古时抵御外敌入侵打仗时的景象、现今长城作为旅游胜地的景象。
说活动特色首先是老教材与新媒介的完美结合。
作为被许多教育工曾经反复使用的老教材,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挖掘其适合现今社会的教育价值至关重要。
本次活动运用最新的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重现了古时人们的建造场面,古时长城抵御外敌入侵时的场景,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该老教材的独特魅力。
原来长城是如此雄伟,它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中国人是这么伟大,这一切目标的达成都得归功于新教学媒介带来的感官享受。
其次。
突出情感教育功能。
活动始终围绕着中国的万里长城——人类的骄傲开展,包括长城在古时、现今的作用,都为更好地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54ac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0.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变迁。
2. 长城的建筑特点:介绍长城的结构、布局、建材等。
3. 长城的文化内涵:介绍长城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4. 长城的保护意识:介绍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5. 长城的故事传说:介绍长城相关的故事传说,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城的保护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长城的故事传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长城,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长城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图片:长城的图片、地图、建筑结构图等。
3. 视频:关于长城的纪录片、短片等。
4. 网络资源:关于长城的网站、文章、论坛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参观考察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4. 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长城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布局。
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
长城的保护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长城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
长城在历史上的变迁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长城故事传说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第3-4课时:探讨长城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
对外汉语“万里长城”文化课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万里长城”文化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80f41025c52cc58ad6be72.png)
152对外汉语“万里长城”文化课教学设计高思媛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摘要: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万里长城”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深深吸引着外国留学生。
本文通过探究万里长城文化教学原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概括出了适合长城文化教学的三点原则,即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从而对万里长城的文化课教学做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后有所反思。
关键词:万里长城;文化意义;教学原则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大规模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其他国家的入侵,修筑了烽火台,并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之后,各个朝代都在不断的修筑增加新的长城,使得长城达到了约21196.18千米,因而被称为“万里长城。
”一、对外汉语“万里长城”文化教学原则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并不是没有限的,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
张英在《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提出她认为留学生来到中国后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中国文化外在的层面,即“表层文化”,这些表层文化对留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万里长城作为中国的标志性、代表性建筑,应当在学习的初期就让学生有所了解。
万里长城所代表的意义是丰富的,教好万里长城不仅能提高留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够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个较具体、较系统的了解。
王敏在《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2009)中概括出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三项原则,分别是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原则。
姜丽萍在《怎样教外国人汉语》(2014)中,在根据前人总结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了实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由于每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经验不同,确定的原则也不尽相同。
本文根据长城教学的特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长城的文化教学的教学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在开展长城文化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
![幼儿园 说课稿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3bef5c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幼儿园说课稿万里长城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的主题是“万里长城”,教材选取了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符合的儿童读物《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作为教学材料。
该故事以简洁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生动展示了中国的万里长城。
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长城的历史、形态、作用,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长城的基本知识,包括长城的形态、历史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听读故事、观察图片和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长城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长城的概念和历史。
2.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绘画的能力。
3.引导学生表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敬仰。
四、教学准备教具:幼儿读物《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图片、绘画工具、实地参观安排。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展示一幅长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让幼儿自由发言,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长城的基本知识。
2.故事阅读(10分钟)教师朗读《探索世界的奇迹:长城》故事,介绍长城的历史、形态和作用。
教师通过问问题和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增强记忆。
3.绘画活动(2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工具,指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长城的理解,自由绘画长城的样子。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长城的感受,并与幼儿进行讨论。
4.口头表达(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对长城的感受,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实地参观(30分钟)在教学区内设置模拟的长城场景,带领幼儿进行实地参观。
教师逐一解释长城的不同部分,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城的雄伟和历史。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长城的基本知识。
同时,鼓励幼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表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敬仰之情。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2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fd09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 (2)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万里长城》 (2)精选2篇(一)教案:《万里长城》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了解,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长城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2. 模型或图片展示长城的形状和结构;3. 班级分组。
教学过程:导入:根据学生对长城的认知情况,导入《万里长城》的教学内容。
1. 观看视频:播放《万里长城》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和作用。
2.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长城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长城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b. 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c. 你对长城有什么了解和认识?你有没有去过长城?有什么感受?3. 模型展示:展示长城的模型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城的形状、结构和功能。
4.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究,例如:长城的保护、长城的传说等。
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结论。
5.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与长城相关的角色,如守卫士兵、修建工人等,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长城的历史、建造和保护过程。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长城是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你学到了什么?b. 你对长城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c. 你觉得长城对我们的国家和文化有什么意义?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写一篇关于长城的作文,表达自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长城遗址或长城博物馆,增加学生对长城的实地体验和了解。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_1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500253624b73f242336c5fcc.png)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万里长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新词语。
3.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段。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进一步练习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穿插于说明间抒发情感的句子,在感受长城伟大中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的赞叹之情。
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发情感。
1、出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谈谈自己对长城的了解。
2、你想进一步了解长城吗?板书:万里长城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观看课文配套录像,说说对长城有哪些新的了解。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长城的哪几个方面?3、按预习要求自学,进一步锻炼自学能力。
--三.交流。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作业本》第1题。
)2、形近字选字填空。
御卸峦恋防()山()四.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出示课后练习第2题:按照“长城伟大、长城的特点、我们民族的骄傲”给课文分段。
3、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五.作业:1、《作业本》第1-3题。
2、思考课后第一题。
巩固字词,鼓励探究。
第二课时一、引入1、快速读课文,找出重点段。
2、交流。
二、研读重点段1、回顾读懂重点段的方法,复习第三单元训练重点。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3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名回答并板书:气魄雄伟建筑年代久远工程浩大施工艰难3、课文是怎样分别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1)学习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三方面介绍了长城的气魄雄伟?讨论理解并板书:像一条巨龙:崇山峻岭、起始点(鸭绿江、嘉峪关)蜿蜒曲折高而宽:宽5-8米,顶部可以并行五六匹马,高8-10米“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计策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朗读最后一句,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和我国人民对长城的热爱。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3024762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万里长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中班语言教材《我们的祖国》一章中的“万里长城”为主题,通过讲解长城的历史、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讲解长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地图、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歌曲《长城谣》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建造原因和过程。
(2)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宏伟与智慧。
(3)阐述长城的意义,强调长城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4. 随堂练习:(1)填写练习题:请简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提问环节: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意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长城的图片,并简要描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
2.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长城,了解长城的风貌,下节课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课堂互动。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长城,深入了解长城的风貌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以开展长城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
《万里长城》教案2篇
![《万里长城》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3cf3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万里长城》教案《万里长城》教案2篇《万里长城》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想象儿歌展现的长城。
2、引导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读准“弯、担、关、年”。
3、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1、长城的图片、录像及有关儿歌的图片。
2、家长带领幼儿查阅有关长城资料,丰富其知识。
3、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
活动过程:1、通过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去过长城吗?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在哪里见过长城?”幼儿回答,相互丰富有关知识信息。
2、组织幼儿观看录像“中国长城”,让幼儿感知长城的雄伟风采。
幼儿观看录像,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增长幼儿有关长城知识。
⑴“你觉得长城像什么?”幼儿展开想象。
⑵“你知道为什么建造长城吗?”教师适当的讲述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让幼儿了解长城的由来及作用。
3、教师有韵律的示范朗诵,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4、通过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⑴教师:“诗歌中说长城像什么?”“扁担的两头挑着哪两个地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长城的图片上指出山海关及嘉峪关的位置。
⑵引导幼儿欣赏图片,感知大山公公的情感。
“大山公公挑着又长又重的长城,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5、启发幼儿自豪的朗诵儿歌。
⑴提问:你喜欢长城吗?为什么?雄伟的长城永远屹立在那里,我们在朗诵儿歌时,要把自己也当成雄伟的长城。
⑵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重点注意“弯、担、关、年”的正确读音活动延伸:1、教师可设计“去旅游”等专栏,收集展示我国著名景点、著名建筑的图片。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扮演古代壮士,表演守长城等情节。
3、在户外沙池,引导幼儿玩筑长城的.游戏。
儿歌:长城像条长扁担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像条长扁担。
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
太阳公公真有劲,一挑就是几千年。
2.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水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学习运用相同句式结构创编诗歌。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6b9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1.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描述长城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长城的照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壮丽景观和历史地位。
2. 师生互动:A. 提问学生:“你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吗?它在中国的哪里?”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
B. 继续提问:“你知道长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吗?它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引导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
C. 展示长城的不同部分和照片,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描述长城的特点和特色。
3. 词汇学习:A. 教授长城相关的词汇如“长城”、“砖石”、“堡垒”、“关隘”等,学生听后跟读,然后进行词义解释。
B.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汇的关联和用法,例如:“长城是用砖石建造的吗?”等。
4. 小组活动: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如“长城的保护”、“长城的传说”等,要求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个短文、绘制海报或制作PPT来展示自己的话题。
B.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分享意见。
5. 反思总结:A. 教师总结长城的重要性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和参与保护长城的活动。
B.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收获和心得。
延伸拓展:1. 邀请长城保护专家或相关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长城保护的认识。
2. 设计长城文化节,组织学生制作手工艺品、演出节目,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长城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 组织学生进行长城考察旅行,体验登临长城的历史沉浸感和壮丽景观,增强学生对长城的感知和理解。
融情地境以境悟情—《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融情地境以境悟情—《万里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4f2615a76e58fafab003c7.png)
么 的美 丽 动人 。现在 就 让我 们 一起登 上 万里 长 城 ,
去 目睹 万 里 长 城 的 雄 伟 壮 观 , 去 感 受 万 里 长 城 的 美 丽 动人 吧 。
( ) 体 渲 染 。 设 情 景 二 媒 创
2交 流点 引, 解重 点词 句 。 ) 理 a“ 像 一 条 巨龙 横 卧在 我 国北 方 的 崇 山峻 岭 .它 上 , 东头 的鸭 绿江边 到 西头 的嘉峪 关 , 高 低低 , 从 高 蜿 蜒 曲折 , 长 60 全 5 0多 公 里 。 “ 城 ” “ 龙 ” 者 ”长 和 巨 两 有 什 么 相 似 的 地 方 吗 ?为 什 么 可 以这 么 说 ?( 状 相 形 似 ;我 们 都 是 龙 的 传 人 , 而 长 城 和 龙 都 是 祖 国 的 象
小 学 教 学 设 计 ・2 0 1 0 2・ 1
维普资讯
现代化教学应用
长 城 的 形 象 是 怎 样 的 ? 你 能 谈 谈 自 己对 长 城 形 象 的
城 ?请 你 勇 敢 地 站 起 来 , 真 意 切 地 把 它 表 达 出 来 , 情 看 哪 一 位 同 学 表 达 的 最 感 人 。 ( ,长 城 ,我 因 目 睹 啊 你的雄姿 而热 血沸 腾 ; 城 , 是 我们 的骄 傲 , 爱 长 你 我 你 -. ・那 么 , 者 目睹 了雄 伟 壮 观 、 丽 动 人 的 万 . ) … 作 美 里 长城 以后 。 又是 怎么在赞 美 万里 长城 的呢 ? 他 2品 味句子 。 ) a 巍 然 屹 立 的 万 里 长 城 ,是 我 国古 代 劳 动 人 民 . 血 汗和智 慧 的结 晶, 我 们 中华民族 的骄 傲 。 是 “ 晶” 什 么解 ? 从这句 话 中读懂 了什么 ? 结 作 你 你 能 自豪 地 读 读 这 句 话 吗 ? b 长城 是我 国古 代最伟 大 的建筑 物 。 . 你从“ ” 知 道些 什 么? 最 字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46ba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了解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万里长城》的歌曲艺术欣赏,学会欣赏音乐、了解歌词。
3.学习运用形容词和动词,表达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
1.2 技能目标1.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提高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1.帮助幼儿建立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2. 教学内容2.1 课前准备教师将大字报或图片贴在教室中央,与幼儿一起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本节课的主题。
2.2 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万里长城》的歌曲,让幼儿听歌,并观看图片展示。
2.教师为幼儿讲解歌曲中一些不懂的生词,如“险峻”、“烽火台”等。
3.教师逐字逐句地向幼儿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幼儿了解歌曲表达的意思。
4.教师带领幼儿鼓掌跟唱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3 故事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语言讲解,向幼儿介绍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和幼儿交流,帮助幼儿理解万里长城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
2.4 形容词和动词训练1.教师向幼儿介绍形容词和动词的概念,例如“高大”、“雄伟”、“飘扬”、“巍峨”等。
2.教师鼓励幼儿用他们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自己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
2.5 创意绘画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表达他们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和印象,可以通过画图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来让幼儿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2.讲解法:通过言语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课程内容。
3.听音乐法:通过歌曲的欣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认知。
4.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参与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1.回答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0417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c.png)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长城的文化影响3.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三、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学生了解长城的文化影响3.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把握长城的文化影响2.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形象,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15分钟)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长城修建的目的、时期和历史背景,以及长城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特点。
3. 学习长城的文化影响(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文物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长城在文化上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
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学习长城的保护与修复(20分钟)介绍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并讲解长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长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观念。
5. 拓展延伸(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如长城的故事、长城的风景等。
6. 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写一篇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对长城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小组活动中的展示和讨论。
3. 学生的小结或问题回答。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图片、文物和视频素材。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d9a08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7.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认知。
2. 通过学习长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对长城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长城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壮丽景观。
1.2 学生分享对长城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长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案例分析4.1 教师展示长城实例,分析其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4.2 学生结合实例,思考长城的建筑艺术价值。
5. 创意表达5.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关于长城的绘画、手抄报等作品。
5.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6. 总结反思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6.2 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和感悟,培养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7. 课后作业7.1 学生编写关于长城的短文,加深对长城的理解。
7.2 学生收集其他中国古代建筑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长城遗址,亲身体验长城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课文长城的教学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课文长城的教学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ce7a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1、课文长城的教学教案一等奖设计【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
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⑴字形:隔砖旋⑵字义:垛口瞭望射口三、练习朗读课文要求:1、准确。
2、通顺。
第二课时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老师激情导入课题: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气魄雄伟17、长城伟大奇迹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学生提出问题)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5ff37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e.png)
1、《万里长城》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
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网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要想免费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
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
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
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
(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
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
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913e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万里长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长城的主要作用和影响。
3. 学生能够分析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观长城或观看图片,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学生培养对历史和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主要作用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难点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准备教材、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教学内容:a. 教师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包括修建的原因和过程。
b. 教师讲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如城墙的结构、防御设施等。
c. 教师介绍长城的主要作用,如军事防御、交通往来等。
d. 教师分析长城的文化价值,如象征意义、历史意义等。
3. 学生活动:a. 学生通过参观长城或观看图片,观察和描述长城的建筑特点。
b.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长城的认识和看法。
4.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主要作用和文化价值。
b.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长城这一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c.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长城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对长城主题的深入探讨。
3.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展示中对长城的描述、分析和观点的准确性和独创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万里长城》教案
![《万里长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4a1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c.png)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 度。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将长城旅游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农业产业等融合发展,丰富旅游 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万里长城》教案
2024/1/24
1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长城历史与文化 • 长城旅游资源与开发 • 长城民俗风情体验 • 长城传说故事分享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024/1/24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4
3
长城背景及意义
长城的起源和历史
长城的地理和军事意义
简要介绍长城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 在历史上的作用。
分析长城在地理和军事上的作用,如 防御外敌、控制交通等。
长城的文化价值
阐述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以及它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
2024/1/24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长城的基本历史、文 化、地理和军事知识,了解长城
的构造和特点。
2024/1/24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饮和导游服务。
主题游线路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可设 计主题游线路,如长城徒步游、 长城摄影游、长城文化游等,提
供专业的指导和装备。
2024/1/24
13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2024/1/24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5abfd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2.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引言语言是人们日常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关键。
其中,文字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目标。
而在中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和认知的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我选择了“万里长城” 这个主题进行中班语言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1.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2.能够借助图书阅读,提高阅读能力;3.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2 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包括:1.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介绍;2.绘本《小兔和长城》的阅读;3.长城图的观察和讨论;4.四季长城的情景模拟。
2.4 教学过程步骤一: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介绍首先,通过课件、图片和实物道具等形式,向幼儿们简要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贴近幼儿生活、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准备他们接下来的学习。
步骤二:《小兔和长城》的阅读接下来,引入绘本《小兔和长城》,通过带着孩子们看、听、问、思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小兔在万里长城上的奇妙经历。
老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幼儿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步骤三:长城图的观察和讨论在阅读完绘本后,给幼儿们分发长城图,并组织幼儿进行长城图的观察和讨论。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图中细节,了解长城的构造、形态和意义。
步骤四:四季长城的情景模拟最后,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引导他们参与到四季长城的情景模拟中。
每个小组扮演其中的一个季节,通过表演、语言表达、舞蹈等多种形式,把季节的特性和长城的美景展现出来,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长城历史文化之美,同时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
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
”圈出来。
[板: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填表: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板书:19、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长、宽、高
赞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
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19、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200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