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

合集下载

特种经济鱼类养殖技术—鲶鱼养殖技术

特种经济鱼类养殖技术—鲶鱼养殖技术

4
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
PG、LRH-A、HCG
催产剂注射
两次注射,雌鱼第一次注射PG0.5mg/kg,第二次注射
时,针距为10小时,剂量为HCG1200IU/kg;雄鱼的
剂量为雌鱼的50%。
5
布巢接卵
●鱼巢制作 ●布巢时间 ●布巢方法 ●鱼巢管理
布巢时间
5
布巢接卵
根据天气或催情效应时间,根据产卵亲鱼数 量及时布设相应数量鱼巢接卵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 ★五倍子2~4g/m3全池泼洒; ★30g/L生石灰水全池泼洒,隔天一次,泼洒2~3次。
2
肠炎病
●病鱼症状:
腹部膨胀,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 液从肛门流出。剖检可见肠壁充血 发炎,红紫色,肠粘膜溃烂脱落。
●防治方法
★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 ★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2天。
学习情境二 特种经济鱼类养殖技术
项目四 鲶鱼养殖技术
知识回顾
1 鲶鱼亲本人工催产主要技术措施? 2 受精卵人工孵化主要管理措施?
课程导入
1
鲶鱼鱼苗培育主要方法
2
鲶鱼鱼种饲养主要技术要点
3
鲶鱼成鱼养殖技术措施
项目四 鲶鱼养殖技术
一 二
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1
亲鱼的培育
三2

刺鲃养殖技术

刺鲃养殖技术

光倒刺鲃养殖技术要点

魏金芳

(梅州市水产研究所梅州514000)

摘要: 梅州市实施以光倒刺鲃等为主的“一条鱼”工程, 培育光倒刺鲃等为主的特色养殖, 是梅州渔业

发展的“品牌鱼”, 在促进渔农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水产研究所近年养殖经验, 总结光倒刺鲃

养殖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特点、养殖条件、鱼苗放养、投饲技术、日常管理、收获和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

点, 为广大光倒刺鲃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倒刺鲃, 养殖。

梅州市2000 年成功驯养光倒刺鲃, 至2004 年

全市共推广养殖光倒刺鲃1000 多亩, 是全省最大

的光倒刺鲃养殖基地。通过全市水产科技工作者

经多年摸索实践, 攻克光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难

关, 2006 年6 月成功孵出首批鱼苗。梅州市政府办

公室转发市农业局《关于梅州市渔业发展“十一

五”规划的通知》, 按照“一县一品”发展思路, 根据

全市各县(市、区)的水产养殖现状, 结合未来5 年

水产品市场发展的前景分析与预测, 规划大埔县、

丰顺县和蕉岭县重点选择和发展光倒刺鲃等优势

水产晶, 实施以光倒刺鲃、优质鲫鱼为主的“一条

鱼”工程, 培育光倒刺鲃、优质鲫鱼等为主的特色

养殖, 成为梅州渔业发展的“品牌鱼”。其中丰顺县

光倒刺鲃养殖面积66.67 公顷, 是当前梅州实施

“一条鱼”工程的主导品种, 在促进渔农增收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本人在参加光倒刺鲃的高产养殖

项目中, 归纳了一些技术要点, 希望能为广大光倒

刺鲃养殖户提供参考。

一、一般生物学特性。

光倒刺鲃属鲤形目, 鲤科, 鲃亚科, 倒刺鲃属。

小龙虾套养黄鳝养殖技术要点

小龙虾套养黄鳝养殖技术要点

小龙虾套养黄鳝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高杰符益君涂海军唐再海易提林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5期

摘要小龙虾套养黄鳝养殖技术,可充分利用池塘资源,改善养殖水质,降低小龙虾和黄鳝的发病率,有利于提高黄鳝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详细介绍了小龙虾套养黄鳝过程中的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小龙虾养殖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龙虾;黄鳝;养殖技术;养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6.12;S966.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

890x.2018.15.089

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学名克氏原螯虾,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但养殖技术水平总体较低,不同养殖模式技术操作规程不够完善,养殖产量和效益较低。

黄鳝(Monopterus albus)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黄鳝中含有丰富的脑黄金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随着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黄鳝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提高。目前,黄鳝的养殖模式主要以单一的网箱养殖为主,为追求黄鳝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养殖者用高蛋白饲料对其过量投喂,导致残饵和大量排泄物进入水体,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黄鳝发病率随之增大,影响黄鳝品质和养殖效益。

洪灾后恢复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

洪灾后恢复水产养殖生产技术要点
二 、 养 前 的 准 备 放 1 清塘消毒 。虾种 放养前 2 、 0天 , 排干池
增效 显著
。 许 立 成 卢 志 龙
小龙虾学名克 氏原螯 虾,由于其 味道鲜 美、 营养丰富 , 虾壳附加 利用值高 , 一直深 受 国内外市场 的欢迎 . 近年来 , 随着 市场 对小龙 虾需求量 的不断增加 ,小龙虾 的 自然资源 日 益减少 .许多地方开展 了对小龙虾 的人工养 殖。 为提高小龙虾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 我站 于 20 0 8年在海安 县南莫镇 黄陈村 小龙虾养 殖专业户徐连风处进行 了大规格鱼种 池塘套 养小 龙虾高效养殖技术 。取得 了较好 的养殖 收益. 套养 面积 2 7亩 , 共获 小龙 虾 6 9 k , 9 3 g 商 品成鱼 9 1k , 7 5g 实现总产值 1 . 8 6万元 , 4 利
洪灾
。 刘 山乔
p H值一般 偏低 , 应对 养殖水 体定期施 用生石灰 . 2 每 0天 用 一次 .每亩用量 l— O千 52
技 旁 雾
克, 现浸泡现泼洒 ; 既可调 节 水 质 。又可杀灭随雨水带 人
近来 , 连续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 人们生产 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 渔业养殖损失更大。 了 为 受灾渔民开展生产 自救 , 减少损失 , 尽早恢复
注 入新 水 和开 启 增 氧机 。
时修补 . 安置于安全 的水 域 , 补放鱼种 , 恢复 生产。对退水后的池塘塘埂要加高 、 加宽 、 加

鱼类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鱼类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鱼类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鱼类饲养中的关键管理技术要点,帮助提高饲养效果和养殖业务的顺利运行。

水质管理

- 水质是鱼类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必须经常监测和维护。

- 要控制水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以提供最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

- 定期清理过滤系统,去除杂质和积聚物,维持水体清洁。

饲料管理

- 提供适量且均衡的饲料,根据鱼类种类和大小选择适当的颗粒大小和饲料成分。

- 尽量避免过量喂食,以防止饲料浪费和水体污染。

-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新鲜度。

养殖环境管理

-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包括合适的鱼塘大小、水深和水草覆盖。

- 控制鱼塘的库容,以避免过度拥挤和疾病传播。

- 定期清理鱼塘底部的污秽物,保持水质清洁。

疾病防控

- 定期检查和监测鱼类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 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防止疾病传播。

- 保持鱼类生活环境干净,降低疾病传染风险。

经营管理

- 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定位,确保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 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及时进行养殖规模和鱼类种类的调整。

-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确保养殖业务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鱼类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对您的养殖业务有所

帮助。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2019年第12期(总第367期)畜禽业生产指导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孙俊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滨州256653)

摘 要: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池塘水面种植水生蔬菜水下养鱼,水生蔬菜可净化水质,有效提高了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鱼类疾病发生,从而减少种养成本、提升种养效益。

关键词:池塘;鱼菜共生;技术要点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12.032

 引言

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互利结合,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鱼菜共生可实现水和有机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是应对食品安全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有力措施[1]。利用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在池塘水面种植水生经济植物,在池塘中下层养殖鱼类,鱼类养殖的粪便及残留饲料为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高池塘溶氧且成熟后收获可作为鱼饲料或者进入市场销售。鱼菜共生养殖有效提高了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利用率减少鱼类疾病发生,从而减少种养成本、提升种养效益[2]。

 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生态环境条件良好,水温适宜,进排水通畅,水源充足,饲料资源丰富,鱼塘之间互不相通。

1.1 池塘基础设施

池塘大小保持在每个面积10~20亩(1亩≈667m2)为宜,对于不规则的小塘应改并成大塘。对于浅塘应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进行改深,使池塘水深能维持在2.0~2.5m。池塘需配套完善的进出水、排洪沟渠等,同时为防止鱼类外逃须在进出水口建造拦鱼设备。

1.2 池塘水质环境要求

大刺鳅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概要

大刺鳅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概要

大刺鳅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概要

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辣锥,猪姆锯,石锥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酷渔滥捕和江河环境污染,野生资源枯竭。大刺鳅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以来,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大刺鳅池塘驯化养殖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现介绍其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

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在每年4月-8月的生殖季节,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其中,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凸出;雄鱼则身体较雌鱼略长,生殖孔微呈粉色,人工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雄亲鱼按1:1的配比进行催产。

2、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桝)。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亲鱼体重0.5毫升/公斤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

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间距24小时。雄鱼用药剂量减半。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小时。

3、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米-1.5米,池水使用80目的网片过滤。催产前,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巢放置数量为1个/平方米-2个/平方米。亲鱼发情产卵时,产卵池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人工催产后,大刺鳅亲鱼会自动发情配对,在鱼巢中进行产卵,产卵后卵粒遇水即具有黏性,可黏附在鱼巢上面。亲鱼产后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采用干法授精。

养殖鱼类日常管理制度

养殖鱼类日常管理制度

养殖鱼类日常管理制度

一、生态环境的管理

1.1、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状况,保证水中氧气含量充足,PH值稳定,温度适宜,硫

化氢等有害物质低于安全标准,保证养殖鱼类的健康成长。

1.2、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残饵、鱼粪等杂物,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播和

鱼类生长环境恶化。

1.3、水肥管理:定期添加优质水肥,促进藻类生长,提供鱼类营养来源,保证养殖鱼类

的养分需求。

二、养殖水域的管理

2.1、养殖密度控制:根据鱼类品种、生长阶段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和竞争加剧。

2.2、放流管理:定期检查放流设施是否完好,确保放流顺畅和安全,避免鱼类逃逸或异

常死亡情况发生。

2.3、疫病预防: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疾病,减少养殖损失。

三、饲料管理

3.1、饲料配方:根据不同鱼类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饲料,保证鱼类各项营养需求

的满足,促进生长发育。

3.2、喂食频率:根据鱼类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喂食计划,避免过度喂食或饥饿

导致的生长不良。

3.3、饲料量控制:控制饲料量,避免鱼类过度摄食造成水体污染和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四、养殖设施的管理

4.1、网箱管理:定期检查网箱是否完好,修补破损,避免鱼类逃逸或被掠食。

4.2、投饵器管理:确保投饵器正常运转,投饵均匀,避免鱼类争抢和过度进食。

4.3、水泵和氧气机管理:定期检查水泵和氧气机是否正常运转,保证水体氧气充足,提

高养殖效率。

五、健康养殖管理

5.1、养殖记录:建立完善的养殖记录系统,记录鱼类生长情况、饲料投放量、水质检测结果等重要数据,便于监控养殖环境和鱼类健康状况。

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郭荷梅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8期

中华鳖俗称甲鱼,是传统性的滋补食品,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华鳖的养殖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却还有很多的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对中华鳖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缺乏认识,使得中华鳖的产量比较低,病害多,鳖的品质下降。为了进一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本文根据博罗县多年来中华鳖的养殖经验,总结出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1 放养前准备

1.1 基础设施设置

1.1.1 搭建晒背台

晒背是所有鳖的固有生活习性,无论是在天然的水域中还是在人工驯养的条件下,都必须要满足。晒背台可用木板、水泥板、竹筏或则石棉瓦等材料,做成长方形,每个1.5~2.5m2,晒背台设置的数量根据养殖密度、鳖的规格而定,一般每个稚龟池1个,幼鳖池2个,成鳖池和亲鳖池每间隔10m设置1个,一定要使中华鳖有足够的晒背空间,不能过于拥挤。

1.1.2 躲藏台的搭建

由于鳖类常常会在池壁与拐角附近聚集,容易发生撕咬争斗,所以在高密度的工厂化养殖池中,为避免撕咬受伤,降低受伤染病的几率,必须要设置躲藏台。躲藏台一般多为水泥预制板,长30~40cm,宽30cm,高15~25cm,厚2~3cm,形状呈“门”形。躲藏台可设置在池中心和池边,较大的鳖池池边多放,较小的稚、幼鳖池只沿池壁放置即可,尤其在晒背台和饵料台四周多放,躲藏台沉在水底,一般几个叠放,最上面1个台面距水面10cm。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

水产养殖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体环境净化技术:采用生物滤池、曝气装置等进行水体的循环过滤和氧气供应,以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同时,可以采用水生植物等方式降低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

2. 饲料技术:选择适合养殖种类的饲料,根据种类的需求,合理配置营养成分,减少浪费和水体污染。同时,可以采用自动投喂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养殖效率。

3. 养殖基地设计:合理规划养殖基地的布局,设立合适的水槽、网箱等设施,确保养殖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可利用先进的光照系统、温控系统等技术,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促进生长发育。

4. 病害防治技术: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病害预防和控制。可以采用先进的疫苗接种、生物制剂等手段,增强养殖种类的抵抗力。同时,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5. 养殖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温度、溶氧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养殖环境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养殖效益进行评估和优化。

6. 养殖模式创新:引入循环水养殖、生态养殖等新模式,减少

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探索多种养殖种类的综合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注:具体的水产养殖技术方案需根据具体养殖种类、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设计与实施。

青虾与罗氏沼虾轮养技术

青虾与罗氏沼虾轮养技术

日常管理
加强水质监测,保持水体透明度适中 ,及时加注新水,做好防病、防逃等 工作。
罗氏沼虾养殖管理
池塘条件
苗种选择
池塘面积较大,水深适宜,水质清新,无 污染,具有充足的优质水源。
选择优良品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 病无伤的罗氏沼虾苗种。
饲料管理
日常管理
合理投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饲料,根 据罗氏沼虾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进行适量 调整。
01
细菌性败血症
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虾体表出现红色或黑色斑点,关节肿胀,鳃发黄或
发白,肌肉变性、坏死。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
等,同时改善水质和饲料管理。
02
纤毛虫病
由纤毛虫寄生引起,病虾体表出现棕色或黑色斑点,游泳无力,食欲减
退。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硫酸锌或其他杀虫剂进行杀灭,同时加强水质管
青虾
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根据青虾体重计算,约为体重的3-5%,根据天气、 水质等因素适当调整。
罗氏沼虾
每天投喂1-2次,每次投喂量根据罗氏沼虾体重计算,约为体重的3-6%,根据天 气、水质等因素适当调整。
饲料管理与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
饲料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合理搭配饲料
科技支撑
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品种和管 理经验,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鳜鱼池塘精养与虾鳜共作两种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鳜鱼池塘精养与虾鳜共作两种养殖模式技术要点

鳜鱼池塘精养与虾鳜共作两种养殖模式技术要点赵来兵1蒋阳阳2*崔凯2吴明林2李海洋2周蓓蓓2

(1东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安徽池州247299;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鳜鱼是在长三角地区养殖的高档水产品,对水质要求较高,相比其他养殖鱼类对溶氧要求更高,鱼塘水质应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标准。本文总结了池州地区池塘精养及虾鳜共作两种鳜鱼养殖模式技术要点,包括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规格及密度、日常管理措施、病害防控等,并针对性提出两种养殖模式下水质调控建议,以期为安徽地区广大鳜鱼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鳜鱼;池塘精养;虾鳜轮作;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F9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7-0179-03

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7.04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属于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俗称“桂花鱼”“季花鱼”“鳌花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类,享有“淡水石斑鱼”美誉[1]。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19%,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6.3%,呈鲜味氨基酸含量也高达5.4%[2],深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我国鳜鱼养殖产量已增至37.7万t[3],产值逾200亿元[4],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安徽省2021年鳜鱼养殖产量4.4万t[3],较上一年度增长了4.9%,位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鳜鱼产量的12.3%,养殖产业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养成期日常管理概要
夏季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加以大量投饵,
水质肥,耗氧大。由于水的透明度小,增氧水
层浅,耗氧水层高,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就容 易引起鱼类浮头。这种水质,如不及时加注新 水,水色将会转为黑色,此时极易造成水中浮 游生物因缺氧而全部死亡,水色转清并伴有恶 臭,则往往造成泛池死鱼事故。
(4)因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头
采取同的措施加以解救。判断浮头轻重,可根据鱼类浮
头起口的时间、地点、浮头面积大小、浮头鱼的种类和 鱼类浮头动态等情况来判别 .
起口时间 早 上 黎 明 黎明前后 半夜2~3点 以后
池内地点 中央、上 风 中央、上 风 中央、上 风 中 央




浮头程度 暗浮头 轻 一 般
鱼在水上层游动,可见阵阵水花 罗非鱼、团头鲂、野杂鱼在岸边浮头 罗非鱼、团头鲂、鲢、鳙鱼浮头,稍受 惊动即下沉 罗非鱼、团头鲂、鲢、鳙、草鱼或青鱼 (如青鱼饵料吃得多)浮头,稍受惊动 即下沉 罗非鱼、团头鲂、鲢、鳙、草鱼、青鱼 鲤、鲫鱼浮头,但青、草鱼体色未变, 受惊动不下沉 池鱼全部浮头,呼吸急促,游动无力, 青鱼体色发白,草鱼体色发黄,并开始 出现死亡
成夜间气温下降速度快,引起上下水层迅速对流,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进行预测
如江浙地区
4月~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水质转浓,池水耗氧增大, 鱼类对缺氧环境尚未完全适应。因此天气稍有变化,清 晨鱼类就会集中在水上层游动,可看到水面有阵阵水花, 俗称暗浮头。这是池鱼第一次浮头,由于其体质娇嫩,

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概述

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概述

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概述

摘要:加强渔业水质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渔业水质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渔业水质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业又是我国渔业的主体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生产,不仅可以科学地利用国土水域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高营养绿色食品,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对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逐步提高全民族的营养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水产养殖业在整个大农业中,与其它产业比较,特别是与种植业比较,它是一个见效快的产业,可以较快地增加渔民的收入,促进渔民早日实现小康目标和加快渔区经济发展,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合理调整渔业内部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创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耕地面积逐年缩小,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粮食短缺的威胁。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地位这也是我国对人类的一个巨大贡献。我国淡水养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加强渔业水质管理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鱼生活在水中,鱼的生长速度与水体环境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而影响水质的因素有很多,通过人为控制这些因素,达到鱼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环境,这就需要掌握水质管理技术要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海参自古被列为“ 海中八珍” 之一,有“ 海中人参” 的美誉。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 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育苗水体 1000立方米,分为 10个培育池,每个 100立方米。 2. 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 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 饵料培养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

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 15℃ ~16℃时,亲参产卵前 5天 ~8天时,集中采捕。选择体长 20厘米以上、体重 250克以上、性腺指数 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及病害防治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及病害防治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及病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2-03-23T07:13:12.51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5期作者:胡群林[导读] 稻虾综合养殖模式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种形式

胡群林

青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徽省池州市 242800摘要:稻虾综合养殖模式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品实现 “一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新型生态农渔模式,该模式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和资源,促进了秸秆还田,避免了秸秆处理的问题,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确保水产品的产量提升。鉴于此,本文将围绕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以及病害防治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病害防治

前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基本农田多,水源充足,随着小龙虾年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扩大小龙虾生产规模,在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大力推广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在政府推动和农业部门支持和引导下,许多涉农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稻虾综合种养积极性高涨,走出了一条“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举多得、粮渔共赢”的发展模式。稻虾综合种养已成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模式。 1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要点

1.1场地选择和建设

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较平整,落差不是很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的稻田。稻田周围尽量避免污染源,从而保证周边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养殖效果,水质尽量要满足当前虾用水的整体标准,这样能够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在具体的开展中尽量确保水质不会破坏水稻种植的需求;并以不破坏耕作层作为基础对稻田进行改造,目前主要以“十”、“田”、“目”的形式为主,在结合实际做好相应的开挖工作。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做好分区工作,通过虾栅做好隔离、防逃措施,并按照相应的品种与规格设定高度,避免养殖水产品外流。在具体的开展中还需要做好进排水工作,便于更好的做好水源更换和田地清理等工作[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都是围绕这一矛 盾进行的。管理中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兼顾其他矛盾,才能夺取高产。
二、池塘管理的基本内容
池塘日常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经常巡视池塘,观察鱼类动态 每天早、中、晚
巡塘3次。黎明是一天中溶氧最低的时候,要检查鱼类有 无浮头现象。如发现浮头,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午后 14: 00~15:00是一天中水温最高的时候,应观察鱼的活动和 吃食情况。傍晚巡塘主要是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有无残剩 饵料,有无浮头预兆。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 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制 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事故。
三、池塘水质管理
鱼类在池塘中的生活、生长情况是通过水环境的 变化来反映的,各种养鱼措施也都是通过水环境作用于 鱼体的。因此,水环境成了养鱼者和鱼类之间的“桥 梁”。人们研究和处理养鱼生产中的各种矛盾,主要从 鱼类的生活环境着手,根据鱼类对池塘水质的要求,人 为地控制池塘水质,使它符合鱼类生长的需要。渔谚有 “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这是渔民 的经验总结。
5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的测算和分配工 作。
6.种好池边(或饲料地)的青饲料 选择合适 的青饲料品种,做到轮作、套种、搞好茬口安排,及 时播种、施肥和收割,提高青饲料的质量和产量。
7.合理使用渔业机械,搞好渔机设备的维修保 养和用电安全 。
8.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每口 鱼池都有养鱼日记,对各类鱼种的放养及每次 成鱼的收获日期、尾数、规格、重量,每天投 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水质管理和病害防 治等情况,都应有相应的表格记录在案,以便 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养殖措施,并为以后制定 生产计划,改进养殖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投饵和施肥。因此,在池塘 管理中,必须时刻掌握投饵、施肥的主动权。生产 上运用看水色、防浮头的知识,采用加注新水、合 理使用增氧机等方法来改善水质,使水质保持“肥、 活、爽”;又采用“四看”、“四定”等措施来控 制投饵(施肥)的数量和次数,使投饵保持“匀、 好、足”,以利于水质稳定。
以保持水质稳定。此外,在夏秋高温季节,加 水时间应选择晴天,在14:00~15:00以前进 行。傍晚禁止加水,以免造成上下水层提前对 流,而引起鱼类浮头。
池塘水质管理,除了前述的施肥、投饵培育和控制 水外,还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及时加注新水
经常及时地加水是培育和控制优良水质必不可少的 措施。对精养鱼池而言,加水有 4个作用:
1.增加水深 增加了鱼类的活动空间,相对降低 了鱼类的密度。池塘蓄水量增大,也稳定了水质。
2.增加了池水的透明度 加水后,使池塘水色变 淡,透明度增大,使光透入水的深度增加,浮游植物光 合作用水层(造氧水层)增大,整个池水溶氧增加。
由此可见,水质与饵料是互相对立、互相 依赖、互相转化,处在矛盾的统一体中。为提 高鱼产量,必须促进这一对矛盾的互相转化和 发展。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转化实质上就是 池塘物质循环,每一次转化,就是一次循环、 一次能量流动,使池塘内一部分营养物质转化 为鱼体蛋白质。在池塘日常管理中,为促进这 对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在生产上对矛盾的 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的要求是:
第八章 养成期日常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 后都要通过池塘日常驻的饲养管理,才能 发挥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渔谚
有“增产措施千条线,通过管理一根针”,
是十分形象化的比喻。
一、池塘管理的基本要求
精养鱼池取得高产的全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 改善池水的理化条件和饵料条件矛盾过程。一方面要求 我们既要不断地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 方面又要使鱼类不断得到量多质好的天然饵料和人工饲 料。但在实际生产中,要提高产量,就需要大量投饵和 施肥,这样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水质过肥,池塘环境恶化, 反过来限制投饵和施肥,并引起鱼类浮头泛池死亡。如 果不施肥、少投饵,虽然池水理化条件好,但水质清瘦, 鱼类生长缓慢,所谓“清水白汤白养鱼”,产量很低。
2.做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 池内残草、 污物应随时捞去,清除池边杂草,保持良好的 池塘环境。如发现死鱼,应检查死亡原因,并 及时捞出。死鱼不能乱丢,以免病原扩散。
3.根据天气、水温、季节、水质、鱼类 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并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4.撑握好池水的注排,保持适当的水位,做好 防旱、防涝、防逃工作。
匀:表示一年中应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 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 相差不大。
好:表示饵、肥料的质量。 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 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过饱。
保持水质“肥、活、爽”,不仅给予滤食性 鱼类丰富的饵料生物,而且还给予鱼类良好的生 活环境,为投饵施肥达到“匀、好、足”创造有 利条件。保持投饵“匀、好、足”不仅使非滤食 性鱼类在密养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生长,不易得病, 而且使池塘生产源自文库不断提高,为水质保持“肥、 活、爽”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为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必须促进鱼类快速生长,这就需要大量的 物质基础饵料(包括肥料),而控制水质的目的 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投饵和施肥。
3 .降低藻类(特别是蓝藻、绿藻类)分泌的抗 生素 这种抗生素可抑制其他藻类生长。将这种抗生 素的浓度加水稀释,有利于容易消化的藻类生长繁殖。 在生产上,老水型的水质往往在下大雷阵雨以后,水 质转为肥水,就是这个道理。
4.直接增加水中溶解氧 使池水垂直、水平流 转,解救或减轻鱼类浮头并增进食欲。
加水有增氧机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在配置 增氧机的鱼池中,仍应经常、及时地加注新水,
水质保持“肥、活、爽”,投饵保持“匀、好、 足”。
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多,有机物与营养 盐类丰富。
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 日变化(上、下午和上、下风的变化)。表明浮游 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 植物数量多,质量好,出现频率高。
爽: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cm~40cm),水 中溶氧条件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