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导学案
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第13课西汉时期的对外沟通【课程标准】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中国与欧洲开头直接沟通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头直接沟通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史上的地位、熟悉“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培育和提高观看概括力量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同学回忆张骞出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通过展现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同学了解和把握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争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沟通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熟悉国家、地区间的沟通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熟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沟通;难点:甘英出访大秦及其意义。
【教学预备】老师:1、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 2、东汉陶船图片、“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的投影 3、东汉疆域图;同学:收集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读课文引言。
2.老师引导同学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张骞出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沟通,同时也为这种沟通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开拓一条通道。
3.同学朗读一遍“读读”的内容,明白张骞出访西域后,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开拓出来,而这些道路对以后的东西文化沟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阅读,理解张骞通西域开拓道路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一)丝绸之路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课件,告知同学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线路,让同学整体感知。
(同学:仔细看课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体感知地图中的路线,大致了解图中的地名)2、演示课件,向同学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学问。
(同学找出来并回答)3、组织同学阅读教材主、辅栏,进一步明确学问点,并了解相关史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同一国家的建立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川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三、设情激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张骞通西域,正是因为张骞,才使汉朝和西域有了往来,那么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和西域有一条通道非常有名,大家知道是什么路吗
四、自主探究:
探究1:丝绸之路的路线、由来、作用
点拨1: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
沟通了汉朝和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探究2:汉朝与朝鲜、日本交流的表现
点拨2:汉朝时,一些中国人开始移居朝鲜半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物品,对朝鲜的文化和经济有重要影响。
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与日本的倭奴国
探究3:汉朝与欧洲交流的表现
点拨3: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部署甘英出使大秦,了解欧洲的一些情况。
166年,大秦安顿尼王朝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物,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拓展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
比如菠菜、石榴、黄瓜的传入。
造纸术经丝绸之路逐渐西传。
七、课后反思:
1。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导学案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4、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是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
5、被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六、【固标】(小结本节课内容)
八、反思
张骞到达乌孙后,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西域各国
结果
了解到________的情况
加强了汉朝与________各国的联系
3、在_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__________。
西域(今_______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属中央管辖。
二、【示标】
1、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课本中提及有多少条“丝绸之路”,分别是什么?
3、汉朝时,我国和外国哪些国家有来往?这些来往对日后起到什么作用?
四、【释标】(探究、展示)
自主探究:根据地图绘制出“丝绸之路”简图
五、【测标】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A.哥伦布B.张骞C.郑和D.马可·波罗
2、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班级:七()班姓名:____________
一、【前测】
对比张骞两次出西域
第一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________想借用西域________的力量,夹击匈奴
汉武帝想联络_______国王,进攻匈奴
出使时间_ຫໍສະໝຸດ 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年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和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学案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学案姓名 班级 10月19日【学习目标】1、 知识方面: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理解汉设西域都护的意义;2、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根据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识读、运用和制作历史地图的能力并学习制作简易历史地图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骞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忠于国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难点】1、 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倩第一次出使西域2、 难点:狭义西域与广义西域的联系与区别;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其完成情况【教学内容及重点知识】一、神秘的西域汉朝时, (今甘肃敦煌西北)和 (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 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说得广一点,西域也包括 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二、张骞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1)目的:联合西域 的力量,夹击 。
(2)经过: _____年, 奉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
(3)结果: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2、第二次出使:(1)目的:为了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2)经过: _年,汉武帝再次派 出使西域,联络 _,进攻匈奴。
(3)结果:张骞顺利回国时, 派使者随同来到长安,向西汉政府表示敬意。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内地精美的_______和_______等产品,先进的 制作和 技术传到西域。
西域的______、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______等传入内地。
2、___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置 ,管理西域的 、 ,保护往来商旅。
西域(今 ____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学案姓名 班级 10月20日【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体走向、中国和欧洲开始直接交往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2、能力方面: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中吸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提高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一、目标要求1,记住四周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欧直接交流开始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3,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文化的促进作用。
二、自学探究〈一〉、探究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和方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利”指商人们做生意的利益;外交家们经营国家的利益)根据从材料中指出,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和方式?〈二〉、探究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条件(三条通道的开通)1、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1)开通时间:汉武帝时期(2)开通人物:(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汉书)(3)起点和走向:一条以 为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 和今 地区,翻越 ,通向 和 。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 ,所以叫“丝绸之路”。
(4)作用:“丝绸之路”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2、南方丝绸之路:以 为起点,经今四川南部和云南境内,通往缅甸、印度,以及更远的地方。
3、海上丝绸之路:从乘船出海,经过漫长的航行,到达今、、斯里兰卡的一些地方。
〈三〉、列举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史实1.汉朝时,一些中国人从海上或渡过鸭绿江到了朝鲜半岛。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 和 。
在中国去的工匠的帮助下,当地人掌握了 技术2、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
东汉政府接待了来使,汉光武帝赠给“ ”金印一枚。
3.汉与欧洲的往来(1)公元97年,正在西域的东汉官员 派部属 出使大秦,到达了今 后没有继续前行。
(2) 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向 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
这一事实说明 。
〈四〉、知识总结:(制作本课知识树)三、讨论,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意义材料:对外交流,一方面可以增进中国对世界的了解,以我为主,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参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影响,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传播中国的科技、文化和价值观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名师精编学案 川教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致走向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通过识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2.能力与方法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相关史料图片的识读,了解汉朝与朝鲜、日本交流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预习导学】1.一条以_______为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_______和今________,翻越_______,通向西亚和欧洲。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________,所以叫“丝绸之路”。
2.汉朝时,以______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3.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
东汉政府接待了来使,汉光武帝赠给“____________________”金印一枚。
4.公元97年,在西域的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_____出使_____,到达_______,没继续前行。
5._____年,____________派使臣访问______,这是_____与______第一次直接交往。
【问题探究】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
请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例题精析】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A.大秦遣使来汉B.张骞出使西域C.班超出使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时间“西汉”二字,A、C、D三项都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学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记住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往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中吸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提高概括能力;通过两条陆路“丝绸之路”、“汉委奴国王”金印与“滇王之印”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进一步掌握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甘英事迹的介绍及对他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西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难点:“两汉”的含义;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学法指导】独立阅读、小组交流、听教师讲解;主动识记基础知识,课堂上找准疑惑,对探究性的问题形成初步答案,教师对难点问题组织讨论并讲解,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华东师大版
集慧中学七年级历史学案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及其作用、佛教的传入等重要史实。
2、通过讲述张骞、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3、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点明晰★★★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是指甘肃和以西,以东,今新疆南北等地区。
从广义上讲,西域包括以西更远的地方。
2、目的:汉武帝准备联络攻打匈奴。
3、结果: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
到汉宣帝时,设立,进一步促进了汉朝的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班超经营西域1、目的:东汉时期,为了恢复对的管辖。
2、时间:公元年,出击。
东汉政府重建,并于当年派出使西域。
3、影响:西域和汉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
三丝绸之路1、路线: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从长安往,经,越过今境内,运到,再转运到和。
2、影响:把古老的、、、和、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四、佛教东传1、佛教是时传入中国的2、宣扬、的思想。
3、不仅对我国的思想带来影响,佛教所带来的外来艺术与汉文化的交融,使中国文化别开生面。
★★★★基础在线★★★★1、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线路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欧洲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3、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游览。
请你确认他将会浏览到的著名文化遗址是()A、都江堰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承德避暑山庄4、如果你是秦朝人,下面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A、桃、B、粟C、牛肉D、葡萄5、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6、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能力在线★★★★★7、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目标】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致走向。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
2、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3、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丝绸之路”、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难点: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自主学习】一、丝绸之路1、路线:起点是,经过和今________地区,翻越,通向和。
2、来历:因汉朝输出的主要是,故称“”。
3、西汉时期,“______________”和“____ ”也初步形成。
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1、与朝鲜:一些中国人从海上或渡过到了朝鲜半岛,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和。
对朝鲜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与日本:年,日本列岛南部的派使者来到洛阳,与东汉通好。
汉光武帝赠送给“”金印一枚。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1、_ 年,正在西域的东汉官员派部属_______出使。
2、年,一批大秦人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次直接交往。
【合作探究】1、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影响?2、两汉时期为什么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呢?【拓展提升】1、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 )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B 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C 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2、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历史悠久。
赠给日本倭奴国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中国皇帝( ) A 汉武帝 B 汉元帝 C 汉文帝 D 汉光武帝3、填空:公元_____年,班超派遣_______出使_____。
4、改错:公元166年,一批安息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
这是中国与西亚第一次直接接触。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联系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想想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对外开放呢?1、什么叫“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的路线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1、汉与朝鲜的交流 2、汉与日本的交流 汉与欧洲的往来 1、甘英出使大秦 2、大秦与汉的往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川教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
3.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2.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相关史料图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教学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授课类型新课教具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导入)两汉时期,中国以高度文明和繁荣富强闻名于世,中华文明向外传播。
同时,中国也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自己。
那么,中国与世界是通过哪条商业通道来实现的呢?(学生回答“丝绸之路”),(老师肯定)对,在两汉时期,中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世界有哪些交流?“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课题)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老师导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
(板书第一标题)一、丝绸之路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老师讲解)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由于在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2.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张骞开辟的。
(请同学齐读“后人对张骞的评价”)“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重庆市江津五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3、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2、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4、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重点】: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一、独学指导:【温故】复习1:公元前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复习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
【知新】1、“丝绸之路”从出发经过、,通向西亚和欧洲。
2、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金印一枚。
3、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
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但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
4、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新知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葱岭,通向西亚、欧洲。
另有“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
西汉时日本30多个国家派使者到汉。
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
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第一次直接交往。
4、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汉朝的中外交流》学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2 《汉朝的中外交流》一、学习目标:1.把握西域的地理概念,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过程、结果及意义(作用)。
2.把握班超出使西域的原因、时间、结果、意义(作用)。
3.把握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
4.把握佛教传入的时间、事件,了解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自学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1.在西汉时“西域”是指哪些地方你能在地图上指出来吗2.你能说说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吗你能根据课本上的叙述概括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或作用吗3.东汉时与西域的关系如何谁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你知道哪些与他有关的典故4.你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吗(最好能绘制简单图示)那你能说说这条路为什么叫做“丝绸之路”吗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5.你知道佛教的起源吗佛教何时传入到中国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黑水都督府B、西域都护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5、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技术是()①凿井技术②冶金技术③养蚕技术④丝绸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明帝C、汉武帝D、汉宣帝7、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A、秦B、西汉C、东汉D、新朝8、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9、西汉和东汉时出击匈奴的分别是()A、卫青和霍去病B、卫青、霍去病和窦固C、张骞和班固D、霍去病和窦固10、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与之无关的是()A、诗文辞赋B、民间传说C、雕塑壁画D、丝绸之路11、“投笔从戎”的故事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张骞B、窦固C、班超D、卫青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导学案
主备人: 初审人: 复审人: 授课人:第 6 周星期: 第组学生: 评价: 编号: 13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目标】1、掌握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情况提高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丝绸之路上的挖掘的文物,学会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全力以赴,高效学习。
体会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
【学习重点】1、丝绸之路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学习难点】丝绸之路的意义和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知识链接】【自学导航】一、丝绸之路1、什么是丝绸之路?①丝绸之路:一条以为起点的,经过和今,翻越,通向和。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所以叫“丝绸之路”。
②南方丝绸之路:以为起点。
③海上丝绸之路:从徐闻(今属)乘船出海。
2、有何影响?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1、汉与朝鲜:①汉朝时,中国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朝鲜当地人民掌握了制造技术和的制造技术。
2、汉与日本:①西汉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派使节到中国,中日交往有了文字记载②东汉时,倭奴国派使臣到洛阳与汉通好,东汉帝赠给“”金印一枚。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1、公元97年,班超派部属出使大秦。
到达了今。
意义:了解了欧洲的一些情况,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2、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
意义:是中国与欧洲第次直接交往。
合作探究一:(1)图中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经过地:B:。
两关:C:、D:。
(2)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大秦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除了图中所示的丝绸之路,还有什么丝绸之路?(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合作控究二:(1)左图是什么文物?在什么地方出土?(2)它的出土有何历史意义?当堂检测: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A. 长安B.成都C.洛阳D. 西域都护府2.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A. 张骞出使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C.班超经营西域D.大秦遣使来汉3.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历史悠久。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1新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新课标要求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知道两汉时期与欧洲和东方的交往;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识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表演等提高学生认识、归纳、概括、分析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去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的初步能力。
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而将“汉委奴国王”金印与“滇王之印”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并且通过对公元纪年的复习,强化学生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通过中朝、中日文化交流,一方面培养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从朝日向中国的学习中理解民族的开放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待历史的了解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都很肤浅,限于本身的知识面和理解分析能力,及小学对历史的凌散了解的状况,会对初中较为系统的历史教学非常不适应。
上课前不懂如何预习,上课时不懂如何笔记,如何去想办法掌握每课中十分庞杂的知识点,不懂得理解记忆,更不可能由史实得出一些历史规律。
因此,作为起始年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们完成“小升初”后所面临的上所述问题的解决、过渡。
因此,我在上课中应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从史实、图片、地图等资料中去获取信息,引导他们去总结归纳学习,并逐渐形成一种能力。
3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1、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丝绸之路。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
第13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第13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导学案【目标要求】识记与明白得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致走向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刻。
明白得“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熟悉“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通过识图培育学生观看能力和从历史文物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2能力与方式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
通过“丝绸之路”示用意,让学生了解把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讨“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相关史料图片的识读,了解汉代与朝鲜、日本交流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阻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熟悉国家、地域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增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熟悉。
【预习导学】一条以_______为起点的重要商路,通过_______和今________,翻越_______,通向西亚和欧洲。
在这条商路上,汉代向外输出的主若是________,因此叫“丝绸之路”。
2汉代时,以______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3公元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
东汉政府接待了来使,汉光武帝赠给“____________________”金印一枚。
4公元97年,在西域的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_____出使_____,抵达_______,没继续前行。
_____年,____________派使臣访问______,这是_____与______第一次直接交往。
【问题探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做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打算”,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增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
请谈谈对你有何启发。
【例题精析】以下历史事,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A大秦遣使来汉B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解析】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时刻“西汉”二字,A、、D三项都是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历史事。
最新初中历史-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 精品
马王坪学校(初中部)教学案
八年级下科目:地理执笔
教学过程:
【导】
在天下的千万条道路中,“丝绸之路”以影响深远广泛、名字优美动听而闻名于世。
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学】1学生阅读导语。
2学生弄清本课学习目标。
(教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阅读)
3学生围绕本课学习目标,自学一遍。
(结合教材,完成《同步练习》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的知识预览台)
4看看“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
5学生阅读了解“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6学生列举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史实
【议】1“丝绸之路”的意义
【练】:编辑历史板报以“丝路寻踪”为主题,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再现丝路风光。
【练】:课后作业《同步练习》第13节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的课堂小比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致走向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理解“丝
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通过识图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和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2.能力与方法
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
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
路”的起点。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相关史料图片的识读,了解汉朝与朝鲜、日本交流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
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预习导学】
1.一条以_______为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_______和今________,翻越_______,通向西
亚和欧洲。
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________,所以叫“丝绸之路”。
2.汉朝时,以______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3.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
东汉政府接
待了来使,汉光武帝赠给“____________________”金印一枚。
4.公元97年,在西域的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_____出使_____,到达_______,没继续前行。
5._____年,____________派使臣访问______,这是_____与______第一次直接交往。
【问题探究】
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
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
请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例题精析】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时间“西汉”二字,2.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张骞通西域,使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远地
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地区人民的物质
生活。
故选a项。
【目标检测】
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3.“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
它之所以得此名字,
主要是因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最重要的物资是丝绸,影响深远,该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d.张骞通西域后丝绸的西运,故命此名
4.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x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x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x疆——欧洲——西亚
5.中国与日本交往有了文字记载,始于()
6. 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被作为中日友好交往的
历史见证物。
这枚金印是汉朝哪位皇帝赠给日本的?()
7.下列被东汉官员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8.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9.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10.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质疑反思】
【预习导学】
1.长安河西走廊 x疆地区葱岭丝绸
2.成都
3.汉委奴国王
4.甘英大秦波斯湾
5.166 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东汉中国欧洲
【问题探究】
启示:不同的文明只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