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对尼采相同者永恒复返学说的读解

合集下载

浅谈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展开全文摘要: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和马丁·海德格尔同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尼采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哲学思想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海德格尔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同样深远。

尼采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是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尼采;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一、尼采其人与评价从世俗的角度看,尼采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结局是悲惨的。

他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他的思想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他生活的年代能够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可怕的孤寂始终包围着他;最后,病魔缓缓地悄然而至,甚至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

反过来,人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的患病与疾病的折磨,他的生平与著作都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任何一个没有偏见的人拿起尼采的著作,都会发觉它们才气横溢、光彩夺目、豪气冲天。

在这些著作中,尼采以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洞察力轻而易举地颠倒了各种公认的观念,奚落了一切美德,赞扬了所有的邪恶。

尼采并没有建立一个封闭而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只写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里行间并不证明什么,只是预告和启示;但恰恰不是凭借逻辑推理而是凭借神奇的想象力,他征服了全世界;他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或一段警句,而且还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希望、新的宗教。

很可惜,尼采的生命历程太短暂,阅历太简单,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片面真理发展成智慧。

如果他能活得更长一些,如果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励,也许他会把自己那粗糙混乱的观念梳理成和谐优美的哲学。

尼采大无畏地反对哲学形而上学及其在认识论方面的绝对优势;反对千百年来哲学以纯理性观察宇宙、运用逻辑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为中心的庞大思辨体系;他热爱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奋发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间的价值,并且视自然界为唯一的真实世界,给欧洲古典哲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开辟了古典语言学的崭新时代。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探析尼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被誉为“哲学之王子”。

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众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其中之一便是永恒轮回学说。

永恒轮回学说是尼采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理解,它涉及到时间、重复和个体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内涵,并解析其对人类生活和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永恒轮回的概念。

尼采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循环,一切都在不断地重复。

永恒轮回是一种宇宙的律动,它涵盖了一切存在的过程和变化。

尼采认为,个体的生命也遵循着永恒轮回的规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限次数地重复出现。

然而,尼采并不是在肯定和欢迎永恒轮回的存在,而是在探索其中的哲学意义。

他认为,永恒轮回是一个存在的现实,它使人感到绝望和痛苦。

因为如果一切都是不断重复的,那么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在这种观念下,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即超越永恒轮回的个体,超越平庸和无意义的生活。

在尼采看来,超人是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的个体,他能够独立于社会和传统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超人超越了永恒轮回的重复,他们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赋予生命以意义。

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他们具有创造力、勇气、智慧和美德。

超人的价值观是基于个体的内在需求和自由选择,而不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对人类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和道德观念,提出了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尼采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对个体的压制和束缚,他鼓励人们摆脱传统的道德框架,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永恒轮回学说强调了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尼采认为,个体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创造力,他们应该能够超越现有的社会和文化框架,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价值。

这种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发展和自由意志至关重要,它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永恒轮回学说还对人们对待时间和存在的态度产生了影响。

尼采认为,时间是一个循环,一切都是重复的。

论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论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作者: 刘向新
作者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 110034
出版物刊名: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73-7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尼采 偶像的黄昏 强力意志 永恒轮回
摘要: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是尼采哲学最终的形而上学的结论,由此,海德格尔说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

他的哲学被称为尼采的锤子,他用这把锤子试探一切,杂碎一切。

他考察西方几千年的哲学史,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中世纪,近代的叔本华,对人类的理性,道德,以及宗教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探、敲击,提出“偶像的黄昏”。

在偶像的黄昏的时刻,运用自己生命的强力意志,创造出超人,整个世界就是超人的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重复的三种诗学功能

重复的三种诗学功能

重复的三种诗学功能赵崇璧【摘要】居于重复来研究文学,成为20世纪诸种研究方法的切入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重复诗学的研究已根深叶茂.学术史表明,人们往往只是将重复作为洞烛微明的有效工具,而对工具本身却缺乏应有关注.本文力图描述重复诗学的核心问题,即其基本的诗性功能.拟从重复之间的不同关系入手,推定出三种基本的功能形态:再现式、反讽式和互文式.进而发现,这三种功能不仅相互对立,而且彼此交织缠结.任何重复所衍生的意义,都是这三种功能合力的结果.而且,它们在不同重复现象中显现出来的力度各异,也就带来了诗性意义的复杂多变.【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3)002【总页数】6页(P115-120)【关键词】重复;诗学功能;再现;反讽;互文【作者】赵崇璧【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2米勒曾认为:“任何一部小说都是重复现象的复合组织,都是重复中的重复,或者是与其他重复形成链形联系的重复的复合组织。

”[1]3[2]虽然这专指小说而言,但不证自明,它适用于整个文学领域。

什克洛夫斯基在《散文理论》里表示:“伟大的书都相互重复步态。

”[3]这意味着,如果忽略了文学中的重复现象,那么对文学的认识就会问题重重。

结构主义诗学、原型批评等现代理论似乎在纠正既往对文学重复现象的忽略。

这些理论表明,文学即原始意向、结构模式乃至文学类型循环复现的过程。

故米勒表示,对于文本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的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1]1。

由此,重复的诗学功能成了文学认知的本质性问题,这是洞悉文本乃至文学意义的关键所在。

米勒的《小说与重复》即此目的:“本书要探索的是这些重复发生作用的某些方式,以便推衍出意义,或者防止在情节线性发展顺序基础上过于轻易地确定某种意义。

”[1]3米勒的努力似乎显得多余,因为有关重复功能的研究早已形成众所周知的定论。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德国乃至欧洲最疯狂的哲学家,反基督教传统的斗士,以一句“上帝死了”作为终结道德评判的标志口号闻名于世。

尼采自己和多数研读尼采的后人,都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作尼采的哲学代表作,视为其最主要、最本真的文章,其影响也的确最大。

然而,尼采在书中是自己说话吗?不,是查拉图斯特拉在说。

尼采是查拉图斯特拉吗?难讲。

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查拉图斯特拉、而不是尼采“如是说”。

他仅仅是纪录者,像柏拉图写的对话,不是柏拉图在说,而是“他的角色”苏格拉底及其学生在说(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出身于路德宗牧师家庭的尼采,极为欣慕路德在德语方面的历史功绩和影响力,将路德作为自己在德语上要达到的目标。

然而,尼采在德语诗作方面的努力失败了。

〔3〕这并非因为,尼采之前,歌德(尼采最敬佩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诺瓦利斯(Novalis)、毕希纳(Buchner)、克莱斯特(Kleist)在德语诗言方面撒尽才性,而是因为尼采自己作为诗人的才性天生不足。

要是尼采真有盖世诗才,像里尔克(Rilke)或者特拉克尔(Trakel),要在德语诗言史上占据超人地位,并非没有可能。

尼采的诗同海德格尔的诗一样,让诗人笑掉牙;尼采的散文和格言文体,至多与荷尔德林、施勒格尔(Fr.Schlegel)、诺瓦利斯持平,风格不同而已。

尼采是哲人,而不是文人。

他的所谓“诗化”或格言文体,仅仅作为哲学文章,才显出其超人气象。

即便这种哲学文体,也不是尼采的独创。

熟悉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勒格尔的人都知道,无论哲学的所谓“诗化”还是格言体,都是德国浪漫派的成就。

即便这种成就也不是德国浪漫派的独创,不过是亚理士多德之前、尤其是柏拉图之前文体的复活。

如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最具叙述特色、个性才情的文章,这种个体独特性是什么?问题仍然是:尼采是谁?既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西方的哲学著作,叙说者的名字竟然是一个非西方传统中人,既非尼采心仪的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不是《悲剧的诞生》中迷拜的希腊神人狄奥尼索斯。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对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涉及到他对尼采的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解和批判。

在海
德格尔看来,尼采的艺术命题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是他对存在的一种探求和表达。

海德格尔将尼采的艺术命题分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即“危险”和“永恒回归”。

下面将
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艺术命题的“危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尼采的艺术命题
涉及到一种“超越性”的状态,即艺术家要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真理。

这种超越
性也带来了危险性。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超越性可能导致艺术家的脱离现实,使其陷入一
种虚无的境地。

尼采的艺术命题中的危险性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对人类真实存在的
否定。

艺术家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现实和人类的根本。

这种危险性带来了对人
类生活的背离和破坏。

海德格尔指出,艺术家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现实的因素,
以及人类生活的根本需求。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艺术命题的“永恒回归”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尼采的艺术命题中
的“永恒回归”是一种对存在的肯定和回归。

海德格尔指出,尼采认为存在是无法改变和
逃避的,而艺术家要做的就是接受存在,回归到存在的本源。

尼采的艺术命题中的“永恒”指的是存在的真理,而“回归”则是指艺术家要回到存在的本源,感悟到存在的真理和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艺术命题中的“永恒回归”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肯定。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存在的真理和本质,从而引导人们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并成为现
实世界中的伟大人物。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研究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研究

尼采永恒轮回思想研究摘要尼采说:“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与快慰;就算人生是场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梦的情致和乐趣。

”永恒轮回之说印证了生命流向的单一性,一旦流逝,便永不复返,这么看生命,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但即使绚丽如此,我们也不必太多在意,就像是部落之间的一次战争,千万人死去,也丝毫改变不了世界本来的面目。

尼采以非科学性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生命,对于这一伟大学说,后人研究从未停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永恒轮回概念的现世意义。

以期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尼采;永世轮回;哈姆莱特;生成概念引言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尼采的永恒循环说是难以成立的,但从哲学信仰的角度看,永恒循环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与寄托,在此意义上,尼采把它称之为“肯定生命的最高公式”。

可是“永恒”与“超越”的二律背反也使得尼采不得不进行如同铁笼困兽般的抗争之中。

还有学者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考察永恒轮回,认为尼采提出这一思想的着眼点人的生命及人的责任,具有伦理倾向。

永恒轮回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无穷无尽地重复出现,因而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是对永恒事物及生命的无限责任,责任本身就赋予了行为本身巨大的价值。

也有研究者认为应把尼采放到西方哲学历史之中去弄懂尼采,永恒轮回是尼采对欧洲哲学虚无主义传统的批判,这一批判首先直指基督教神学思想,即其所谓的罪与罚、得救—和解这类谎言,因为永恒中并没有正义、和解,只是同样的轮回;其次,尼采的矛头针对传统理念论哲学的“超越”态度,即感性世界的生活是应该否定的,只有理念世界是永恒的、真实的,尼采要破除这千年积习,使之颠倒;再次,永恒轮回指向人世间的永生、永死,世间万物及人永不能超越这个生死的轮回,所以,并没有永恒的超越。

一、概述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棋子受规则束缚,可能的步骤是有限的,因此由之构成的棋局也是有限的,只要局数够多,必将出现相同的棋局。

返回原样的世界——尼采与海德格尔

返回原样的世界——尼采与海德格尔

返回原样的世界——尼采与海德格尔原创:尚杰哲学人2017-03-09返回原样的世界——尼采与海德格尔来自尚杰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投稿Walking Blind来自哲学人00:0003:21可以这样归纳使海德格尔感到震惊的尼采的思想:无论是行为还是心思,“永远回来同样的事情!”——在我绝对孤独时一个精力充沛的恶魔如是说——这成为我们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最沉重的精神负担。

我们的一生,只等于活了一天或一瞬间。

如此人生悲剧怎么在尼采笔下变成了快乐呢?海德格尔替尼采解释说,这是精神贵族的快乐、哲学家的快乐。

哲学,就是快乐的科学!“永远回来同样的事情!”——人类最大的思想负担:就像面对死亡,我们永远试图逃避它、克服它,但死亡永远是最后的胜利者。

问题在于,如何克服命运?克服事先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东西。

克服“永远回来同样的事情”= 怎么实现比想还多的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比想还多的想”仍然是想。

人是有思想负担的动物(我觉得这就是人类广义上的“原罪”,生来的亏欠,但所指向的不是世俗血缘意义上的孝顺,而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形而上追问、一种自寻烦恼的精神本能),这应该是人生意义所在。

这里的“根本性负担”构成意义(这个根本性负担不是上帝存在,尼采宣称上帝死了。

上帝存在曾经是基督徒活着的一个根本理由,但对非基督徒来说,这个理由不存在,人还活着)。

它同时是距离人最近的(就像帕斯卡尔说的,只要人想到自己,就会不快活;又像波德莱尔说的,明明已经下午2点却总想回到中午12点,这是人身上固有的一种自寻烦恼的能力。

尼采的说法,是永远无法摆脱或“永远回来同样事情”的精神负担:为了意志而意志或强力意志)与最远的(只要人忘记自己,去消遣或消费,沉浸于“永远回来的同样的事情!”)——在我刚写下的这两个括号里,我把“永远回来的同样的”事情说了两次,但两次的含义是不同的。

这是两次不同的沉浸(两个不同方向),一次沉迷于自我,享有思想,这是悲剧;一次沉迷于事物本身,享有事物的肉身,这是喜剧(可以同时有悲喜剧吗?这是个问题,就像哈姆雷特说的名言:“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

关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学术对峙心得怎么写

关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学术对峙心得怎么写

关于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学术对峙心得怎么写一个人与一个世界的战争,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一个人与一个世界的战争,那将是什么样的壮观?一个人与一个世界去战争,那需要什么样的勇气?这样的战争,只要想想就已经足以让人热血澎湃了。

无论胜负,对于这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荣耀。

这就是尼采,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时代的先行者、一个与时代作战的英雄、超人。

100年后的今天,我在我的内心深处向这位痛苦的、伟大的思想家脱帽、致敬。

尼采的一生是一个真正的思想者的一生,撇开其著作,他的一生就已经是一部著作。

不停的思考、散步,记下头脑中迸发的思想。

我甚至能感觉到那些杂乱的思想充斥在那高贵的头颅中的景象。

孤独的前行,渴望友谊与认同,却最终倔强的把他的良师益友瓦格拉排斥在友谊之外。

如果没有瓦格拉的友谊和音乐,会有现在的尼采吗?历史永远没有如果。

我们只能与尼采一起去缅怀,在格森尼采与瓦格拉友谊开始的地方。

我想,那是最和谐的友谊和社交。

与一位值得崇拜的和敬仰的朋友、导师一起,去畅谈思想、启迪智慧,这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也许,那最终的决裂才给尼采跳出瓦格拉光芒和思想的可能。

是那些喷发的激情让尼采不得不离开瓦格拉,因为,瓦格拉的光芒和思想已经限制了尼采的思想。

又或者,这是两个天才之间的排斥。

因为天才而吸引,因为理解而排斥,我想尼采就是因为太理解瓦格拉和他的哲学、音乐,才离开的吧!就如托尔斯泰对贝多芬的诋毁,就因为他太了解那音乐的力量了,然后,在心里畏惧害怕,然后反抗。

也许,尼采也是如此。

然而结局是痛苦的,尼采不得不一个人去面对一个社会,用一生的孤独去祭奠这份友情。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1. 引言1.1 海德格尔和尼采的关系海德格尔和尼采是两位重要的哲学家,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海德格尔被认为是尼采哲学的重要解释者和继承者,他深入地研究了尼采的思想,并试图对其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发展。

海德格尔曾说过,“尼采是我生平最重要的哲学上的导师”,可见他对尼采的重视和推崇之情。

海德格尔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尼采,并试图解释和延续尼采的思想。

他认为尼采提出的“艺术是真理的表达”这一命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理解艺术和人类存在的本质具有深刻的启示。

海德格尔试图从尼采的角度重新思考艺术的概念和意义,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哲学体系中。

尼采和海德格尔都对传统的哲学传统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打破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他们都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将人的存在看作是一种创造和表达的过程。

海德格尔对尼采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认同和理解,他试图在尼采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为人类的存在和艺术的发展提供更深刻的思考。

1.2 尼采艺术命题的背景尼采艺术命题的背景指的是尼采在其著作中对艺术的探讨和观念的建构,尼采认为艺术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人们超越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痛苦,达到精神上的释放和提升。

尼采特别强调了艺术家对于真实、美和生命的感知和表达,他认为艺术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传达方式,能够带领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存在。

尼采的艺术命题背景中,还包括他对于艺术形式、审美标准和艺术家的理念的阐述。

尼采强调了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力,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对于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此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和内涵的作品。

尼采还提出了“超越者”、“启蒙者”等概念,强调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使命,倡导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实践方式。

在尼采看来,艺术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和力量的体现,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这些观念构成了尼采艺术命题的基础,也为后来海德格尔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海德格尔《尼采》中对“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的阐释

海德格尔《尼采》中对“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的阐释

海德格尔《尼采》中对“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的阐释作者:闫丽婷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6期摘要:海德格尔的《尼采》无疑是留给后人研究尼采的经典文本之一,他用尼采本人的名字命名此书,正是出于一种对于尼采本真思想的尊重。

《尼采》一书不仅清晰地梳理了尼采重要思想的根基和脉络,更是将其思想之晕描绘得淋漓尽致。

书中“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一节完整地还原了尼采形而上学的基本态度,从而把尼采形而上学的主要思想全盘端出,最终使得读者在尼采那里赢获了对西方形而上学广阔的追问视野。

关键词:尼采;形而上学;基本立场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85-02众所周知,作为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传统中“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在近代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哲学家们纷纷拿起理论武器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或深或浅的批判,尼采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做了强有力的克服与抨击,依靠概念思维手段去把握终极实在的传统形而上学在尼采那里是遭遇否定待遇的,在尼采看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诟病就是“遗忘了生命本身”。

尽管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竭尽全力的批判,但是正如现代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那样,尼采并没有做到彻底地走出现代性哲学危机,并未真正克服形而上学。

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这样说——“他(尼采)放弃对理性概念再做修正,并且告别了启蒙辩证法。

特别是现代意识的历史变形,亦即无聊内容泛滥成灾,一切本质都变得空洞无物,使得尼采怀疑现代性还有能力独立地创造出其自身的准则,…因为我们对现代性已无可奈何‟。

”[1]一、尼采在现代性危机面前的艰难抉择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随着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发起,理性被推上了近乎完美的境界,理性几乎掠夺了宗教一体化的旗帜,但是这种所谓的“理性一体化”本身是非法的,因为理性的自我迷信将宗教逼退到了凄凉的境地,在这里,毫无疑问指的是知性膨胀后的工具理性,我们只是一味地期待理性不断截获更为广阔的天地,而遗忘了对其自身进行深远的追究。

尼采“永恒复返”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尼采“永恒复返”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尼采“永恒复返”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作者:陆泽文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2期摘要:“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永恒复返”构成了尼采思想的三个核心,在《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中,尼采曾谈到“馈赠的道德”,“超人哲学”、“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学说,可看成尼采对现代性时代的伟大的馈赠。

在文中则主要对尼采的“永恒复返”思想的政治哲学进行解读,以期能够对尼采的“永恒复返”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尼采;永恒复返;政治哲学尼采的“意志”完全颠覆了叔本华寂灭虚无的意志观。

世界是不断生成与毁灭的“权力意志”之海,“权力意志”是世界存在、发展、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与动力机制,而非苏格拉底一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思想对于世界的目的论阐释,决定性地击溃西方二千余年形而上学的统治。

“权力意志”的世界既不是柏拉图、康德的“本体”与“现象”二分的世界,遗忘了生成变化的时间性;也不是基督教“此世”与“来世”二分的世界,贬低尘世而追求彼岸。

“生命本身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解构了“真理”和“上帝”的永恒性,唯一真实的是脚下的大地,充满永恒变化的感性现象世界。

“给生成打上存在性的烙印——这是最高的权力意志。

”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是现代性末人时代的统治意志与立法意志的体现者,他又是汪洋澎湃的“大海”,容纳众流,将历史与时代的清洁与肮脏(“罪责观念”)一并接纳,污浊与肮脏在其中再次澄澈明净。

超人的图像沉睡在“最丑陋最坚硬的石头里!”,而开凿超人的“锤子”就是“永恒复返”的学说。

永恒复返的教诲建立在不断生成毁灭的大地的世界基础上,所有的生命都将在未来的时间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那么生命的苦难、夭折、毁灭、终止都不成为个体生命的终点,“苦难和偶然到处都创造了强者的条件”,人们在此世的选择、努力、奋斗都将对未来产生永恒的影响。

对生命的有限性的拯救不在于像柏拉图主义那样设想出一个非时间性的“至善理念”或基督教的“上帝天国”——以逃避生命不断生成和毁灭的真相,而在于通过将“过去如此”改造为“我要他如此”,在当下每一个生成的“瞬间”,在时机的碰撞和天命的领会中,无辜、自由地如孩子游戏般地发生。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

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海德格尔关于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可以追溯到他对尼采思想的全面理解和解读。

在他的著作《尼采》中,海德格尔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对尼采关于艺术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海德格尔强调,尼采的艺术观念与传统的美学观念截然不同,尼采将艺术从被动的审美经验中解放出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论。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艺术命题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尼采强调艺术是一种形式的创造力,能够通过艺术作品表现人的本真性和真理。

尼采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通过自我超越和自我创造的方式,将自己的欲望和激情融入艺术作品中,从而达到超越个体和现实的境地。

海德格尔进一步分析了尼采所谓的"艺术家"和"超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尼采将艺术家视为一种超越凡人的存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来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超越现实的诉求。

而"超人"则是尼采对人类超越自身的理想形象的构建,通过艺术来实现人的本真性和超越个体的存在。

海德格尔还探讨了尼采艺术命题中的"决断"和"永恒回归"的概念。

他认为,尼采通过对存在的决断和对永恒回归的思考,试图超越对经验和认识的限制,从而达到对存在的本质和真理的洞察。

海德格尔指出,尼采的艺术命题是一种独立于哲学和科学的存在模式,通过艺术的方式来直接感知和表现存在的本质。

海德格尔对尼采艺术命题的论述突出了其哲学性和独特性。

他认为尼采通过艺术的方式来直接感知和表现存在的本质和真理,将艺术从被动的审美经验中解放出来,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和方式。

海德格尔的解读对于理解尼采的艺术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推动艺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生理学维度——

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生理学维度——

2022第11期·总第589期一直以来,永恒轮回学说都是尼采研究者关注的主题之一,该学说与尼采对生命的肯定息息相关。

自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首次提出该学说之后,这一学说便成为尼采中后期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在其后期作品中称“永恒轮回”是最高的肯定公式。

〔1〕但是与尼采思想中的其他表达一样,他并没有给出永恒轮回学说的具体定义,只给出了不同场景中的寓言故事。

这样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使尼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多种解释。

本文意在通过批判性梳理学界关于该学说的代表性阐释,再结合尼采著作中的相关文本,重新阐释永恒轮回学说。

首先,本文梳理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几种阐释,指出该学说具有的双重意义指向;其次,本文通过重点分析《快乐的科学》第341节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幻觉与谜团”这一节来论述该学说自身的意义;最后,本文主要结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瞧,这个人》中的相关内容来论述该学说的主要目的。

一、永恒轮回学说的传统阐释及其双重意义指向永恒轮回学说是尼采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众多学者对该学说的阐释经久不衰。

这些阐释的共同之处是,一方面要结合尼采的[作者简介]毕延英,浙江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德国弗莱堡大学联培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解读永恒轮回学说时,学者一方面要将该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现实生命而非轮回的或者重复的生命的肯定。

然而众多阐释并不能将这两方面的意义结合起来,无法实现该学说内部的自洽性。

这一方面因为阐释者忽视了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和目的的双重性,即该学说对虚无主义的揭示与克服,另一方面因为阐释者没有意识到该学说的生理学维度。

从生理学的视角来看,该学说既可以让人们认识虚无主义,同时又能让人们立足于生命本身来克服虚无主义。

关键词:尼采;永恒轮回;心理;身体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22)11-0041-08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生理学维度毕延英——基于心理与身体的解读哲学百家041文本将永恒轮回学说作为一个原则或者概念来阐释,即廓清该学说本身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阐述尼采对此在生命而非轮回或者重复的生命的重视。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主义的评价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主义的评价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主义的评价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海德格尔把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理解置于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之上.塑造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尼采”形象。

但是.按照海德格的理解.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只是一种倒转而不是对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克服。

而任何对形而上学的倒转最后又稳稳当当地落到形而上学之中。

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仍然是一种“价值之思”.而任何“价值之思”都是以某种主体性形而上学为前提。

由此出发,海氏给出了自己克服形而上学的“道路”:“存在之思”。

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统摄尼采的“价值之思”.这构成二者对虚无主义理解上的基本差异。

海德格尔在存在之思的道路上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其究竟结果如何?简言之,存在之思是海德格尔的唯一之思。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由存在者出发的思都是对存在的遗忘。

由此。

海氏把西方形而上学史定位为“存在”的遗忘史.海德格尔的这一基本视域取决于他关于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区分,即所谓的“存在论差异一。

由这个区分加上他对形而上学地形地貌的了如指掌.海氏成了一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勘探者和绘图家.这构成海德格尔哲学最重要的贡献。

但是.正像海德格尔引荷尔德林的诗所说那样:“你如何开端.你就将如何保持。

”他的“存在之思”最终陷入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循环论证”.从而难逃某种“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命运。

众所周知,“存在的意义”是海德格尔一生追问的主题,在《存在与时间》“存在问题的形式结构”这一节中.海德格尔就指出了自己追问存在可能面临的一个循环论证。

“必须先就存在者的存在来规定存在者.然后却根据此在这种存在者才提出存在问题。

这不是兜圈子是什么?”但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的现象学方法可以保证自己不陷入这样的循环。

“存在意义问题的提出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循环论证’。

因为就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说。

关键不在于用推导的方式进行论证.而在于用展示的方式显露根据。

”“用展示的方式显露根据”就是的现象学方法。

尼采的永恒回归学说与海德格尔的解释

尼采的永恒回归学说与海德格尔的解释

尼采的永恒回归学说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关键词:永恒回归/ 尼采/ 海德格尔/ 肯定过程/摘要:尼采将永恒回归视为他最重要的学说之一,但对于这个学说有何重要之处,研究者们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尼采研究的代表,本文通过对其阐释的发挥和批评,首先指出我们不能以理论态度,而应以“我们”的立场来思考永恒回归,继而论证了在对待永恒回归以及没有终结状态的世界时,唯一可能的正面态度就是肯定过程本身。

永恒回归可能是尼采的众多学说中最令人困惑的一个,甚至是“他的哲学之冠”。

①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将自己称为“永恒回归的教师”(KSA6:160)②,而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则通过查拉图斯特拉的动物把查拉图斯特拉的“实是”(Sein,或“存在”)和“生成”(Werden)规定为“永恒回归的教师”,并指出查拉图斯特拉的命运就是“必须作为第一人来教授这个学说”(KSA4:275)。

如果说到了1888年,尼采还自称为“永恒回归的教师”,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认为,“永恒回归”可以用来概括尼采的所有思想,至少是其成熟时期的所有思想。

尼采的所有思想至少都与这个名称所表达的东西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否则他为何偏偏要用这个名称作标签来说明他自己呢?但他为何会这样看重这一学说呢?我们对此难免感到困惑。

不管尼采自己怎么说,并不是每个研究者都认为永恒回归学说是尼采哲学的重要一环,更不用说是统一各个环节的中心点。

比较知名的否定者要数贝尔特拉姆(Ernst Bertram)了,他将其斥为“骗人的装模作样的妄想奥秘”③。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永恒回归和强力意志这两个主张不相容④;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与超人学说不相容⑤;更有一些人甚至对此学说置之不理。

⑥从某个角度而言,研究者无视尼采本人的自述而怀疑甚至否定永恒回归学说在其哲学中的重要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令人困惑的反而是尼采何以把它说得那么重要。

因为单就其内容而言,这个学说不能说是尼采的发明,不仅前人已有讲述,甚至民间信仰中也可见其痕迹。

尼采、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基于海德格尔《尼采》的解读

尼采、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基于海德格尔《尼采》的解读
格尔 对形 而上 学 的分析批 判虽 然深 深地 打上 了他 的思想 烙印 , 带有浓 厚 的海德 格尔 色彩 , 但是 由于 其宽 广 的历史 视野 和深 入 的源始之 思 , 乃 构成 了对 形而上 学 的“ 存在 历史 ” 的深刻 阐释 。其 中 , 他对 尼采 的解
读 在其 形 而上学 之 思 中 占据 着极 其重 要 的地 位 。海德 格 尔殚 精竭 虑解 读 尼采 , 甚 至 曾经几 近 心力 交瘁
尼 采 虚 无 主 义 与形 而 上 学
基 于海德格 尔《 尼采》 的解读
张 志伟
摘 要 : 在 海 德 格 尔看 来 , 尼 采 标 志着 形 而 上 学 的终 结 , 同 时也 是 最 后 一位 形 而 上 学家 , 因为尼 采 虽然 揭 示 了形 而上 学 的虚 无 主 义本 质 , 但是 他 同样 搁置 了存 在 问题 , 因而 并没 有 克 服形而上学 , 也不可能克服虚无主义。不过 , 由于 尼 采 将 存 在 的 急 难 推 到 了极 端 , 从 而加 剧 了海 德格 尔 对存 在 之 悬缺 的震 惊 , 对 于 他 转 向另 一 开端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通 过 海 德 格 尔对 尼 采 的解 读 而 思 考形 而上 学 问题 , 不仅 对 海 德 格 尔 哲 学研 究 有价 值 , 对 现 当代 中国哲 学发展 亦
展开的形而上学批判。如果说海德格尔曾经把康德视为存在问题的代言人 , ② 那么也可以说 , 尼采就是
海德格 尔形 而上 学批判 的代 言人 。@ 形 而 上学 曾长 期 占据 着西 方哲 学 的 中心 , 一 部 西方 哲 学史几 乎 就是 一部 形 而上 学史 。虽然 大 多数
哲学 家都 有 自己一 套 形 而上 学 的理论 学说 , 但 并不 是所 有 的哲 学家 都精 通形 而 上学 这 门学 问 。德 国哲 学家 似乎 得天独 厚 , 康德 、 黑格 尔等人 都是 形 而上学 的大 师 , 海 德格 尔更是 如此 。在 某种 意义上 说 , 海 德

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总结

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总结

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总结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第一,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

他指出,尼采思想的出现和发展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回应,尼采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框架,重新思考存在和真理的问题。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存在主义和存在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二,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思想核心在于“永恒重返”,即对存在的肯定和肯定现实性的最高表达。

尼采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强调人的存在和行动的意义,提出“超人”思想,倡导个体通过自我超越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真理。

第三,海德格尔对尼采批判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对科学的批判在于揭示其隐藏的价值偏见和权力结构,指出科学以及现代技术对人的存在形成了一种隐蔽的控制和规训,使人陷入虚无和不安。

尼采的批判旨在唤醒人们对科学的怀疑意识,并思考科学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语言和诗性思维进行了赞赏。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语言的力量和诗意的表达是他思想的重要特征,尼采通过语言和形象的运用,将哲学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存在体验,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存在的丰富和多样性。

海德格尔概括地说,尼采的思想是一种“超象学”,是一种对哲学传统的超越和超越的哲学。

第五,海德格尔对尼采存在主义的贡献进行了评价。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思想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但他对存在主义的贡献是不可抹灭的。

尼采试图通过对存在的深入思考,重新定义人的存在和行动的意义,揭示出存在本身的困境和挑战。

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对尼采思想的总结是积极而肯定的,他认为尼采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现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采的思想不仅对存在主义和存在论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也对现代科学和哲学提出了必要的批判,激发人们对存在的深刻思考。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读解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读解

海德格尔对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读解尼采这样记载的,1881年8月间,他在西尔瓦波拉纳湖边的林带,在距苏尔莱不远的一块金字塔般兀立的岩石旁停住脚步,在这块岩石边产生了永恒轮回(ewigen Wiederkunft des Gleichen)思想。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是他思想成熟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志。

尼采在自传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一节讲述了他的感受,这一刻彻底让他从不自由的受辖制的状态中飞升到自由的境地,阿尔卑斯山六千英尺以上。

永恒轮回思想是尼采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

(《瞧,这个人!》,73页)但尼采的是双面孔的形象,极度的黑暗与无限的光明相交织,尼采在1882年写《快乐的科学》,描绘了这样的状态:假如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

他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林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

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只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你在以前或许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时你回答恶魔说:“你是神明,我从未听见过比这更神圣的话呢!”倘若这想法压倒了你,恶魔就会改变你,说不定会把你碾得粉碎。

“你是否还要这样回答,并且一直这样回答呢?”这是你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行为的着重点!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宁愿安于现状而放弃一切追求?……《快乐的知识•行为的着重点》这是尼采对永恒轮回学说的艺术化的表达,从提出永恒轮回的问题,尼采反复描绘他心中的这个形象,海德格尔将永恒轮回直接定义为欧洲的虚无主义,就是尼采的预言:上帝死了!尼采这个预言,很多人实际上已表达过了,为什么尼采说出来就是非同一般,这主要还是尼采在生存论意义上实践出这样的一种彻底的形态,权力意志的强度非同寻常,力量的震撼力太强烈了,那中间包含的意义就是非常深远的,尼采自己对永恒轮回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说明,在阔利与蒙提纳里编辑出版的尼采全集KSA版,12-13卷大致相当于尼采妹妹编辑的《权力意志》,尼采在1887年6月10日有一个主题为“欧洲的虚无主义”Der europäische Nihilisms的思考,总共有16小节,第6小节是这样的:我们思考这个观念,以它最可怕的形式:生存,就是这样,没有意义和目的,但无法阻止地轮回,在虚无中没有结局:“永恒轮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