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烧结SiC的制造和性能
碳化硅 工艺流程 反应烧结
碳化硅工艺流程反应烧结
英文回答:
Carbide Silicon (SiC) is a compound tha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due to it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low thermal expansion, and high strength.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SiC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reaction sintering.
The reaction sintering process of SiC involves the reaction between silicon and carbon at high temperatures. This reaction can be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Si + C → SiC. The reaction is typically carried out in a high-temperature furnac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First, the raw materials, silicon and carbon, are carefully selected and mixed in the desired ratio. The mixture is then placed in a graphite crucible or a refractory mold. The crucible or mold is then placed in a high-temperature furnace.
碳化硅特性
碳化硅特性
碳化硅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碳化物,分子式为SiC。通常是由二氧化硅和碳在通电后2000°C以上的高温下形成的。碳化硅理论密度是3.18g/cm3,其莫氏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在9.2-9.8之间,显微硬度3300kg/mm3,由于它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及较高的高温强度等特点,被用于各种耐磨、耐蚀和耐高温的机械零部件,是一种新型的工程陶瓷新材料。纯碳化硅是无色透明的结晶,工业碳化硅有无色、淡黄色、浅绿色、深绿色、浅蓝色、深蓝色乃至黑色的,透明程度依次降低。磨料行业把碳化硅按色泽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2类。其中无色的至深绿色的都归入绿色碳化硅类,浅兰色的至黑色的则归入黑色碳化硅类。黑色和绿色这2种碳化硅的机械性能略有不同,绿色碳化硅较脆,制成的磨具富于自锐性;黑碳化硅较韧。
碳化硅结晶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自然界几乎不存在。碳化硅晶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相互穿插的SiC和CSi四面体。四面体共边形成平面层,并以顶点与下一
44
叠层四面体相连形成三维结构。SiC具有a和B两种晶型°B—SiC的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Si 和C分别组成面心立方晶格;a—SiC存在着4H、15R和6H等100余种多型体,其中,6H多型体为工业应用上最为普遍的一种。a-SiC是高温稳定型,B-SiC是低温稳定型。
B-SiC在2100〜2400C可转变为a-SiC,B-SiC可在1450C左右温度下由简单的硅和碳混合物制得。在温度低于1600C时,SiC以B—SiC形式存在。当高于1600C时,B—SiC缓慢转变成a—SiC的各种多型体。4H—SiC在2000C左右容易生成;15R和6H多型体均需在2100C 以上的高温才易生成;对于6H—SiC,即使温度超过2200C,也是非常稳定的。常见的SiC 多形体列于下表:
sic生产工艺
sic生产工艺
Sic生产工艺是指用于制造碳化硅(Sic)材料的工艺过程。Sic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抗腐蚀性、高耐热性和高电导性等优良性能,因此在工业、冶金、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Sic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静电烧结工艺、反应烧结工艺和热压工艺三种。其中,静电烧结工艺是最常用的工艺方法之一,它通过将Sic粉末在电场作用下进行烧结,从而形成致密的Sic坯料。反应烧结工艺是利用碳化硅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的工艺。热压工艺则是将Sic粉末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烧结。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艺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工艺,如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喷雾干燥工艺以及溶胶凝胶法等。这些工艺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佳的Sic材料性能。
总的来说,Sic生产工艺的发展不断推动着Sic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Sic 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1 -
反应烧结SiC三维刚性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于 不 连续 增 强 组元 间相 互接 触 部 分存 在 的微 观 缺 陷 。
SC 三 维 刚 性 骨 架 在 浸 S 之 前 是 碳 基 预 制 体 . 很 容 易 i i 加 工 成 各 种 复 杂 的 形 状 .与 S 反 应 生 成 SC三 维 刚 性 i i
粒 度 组 成 将 影 响 SC 三 维 刚 性 骨 架 中 连 通 空 隙 的 体 积 i 分 数 、 隙 的 大 小 和 形 状 。酚 醛 树 脂 和 呋 喃 树 脂 的 配 比 空
伤 。因 而 发 展 新 的 增 强 机 制 , 发 新 的 增 强 剂 和 制 备 成 开 型 加 工 技 术 , 现 高 性 能 、 成 本 , 为 当 今 复 合 材 料 实 低 成
发 展 的 新 趋 势 。 反 应 烧 结 S C 三 维 刚 性 骨 架 增 强 金 属 i
基 复 合 材 料 具 有 比 常 规 非 连 续 增 强 组 元 复 合 材 料 更 多
的 优 点 , 作 为 增 强 组 元 的 仅 SC 粒 子 是 由 反 应 烧 结 生 一i 成 的 B SC 结 合 在 一 起 , 形 成 一 个 整 体 的 三 维 刚 性 骨 —i
架 。这 种 三 维 刚 性 骨 架 具 有 各 向 同 性 . 维 刚 性 骨 架 本 三
2)通 过 控 制 — i 的 粒 度 配 比 , 醛 树 脂 和 呋 喃 SC 酚
碳化硅烧结炉特点及应用
碳化硅烧结炉是一种高温炉体,专门用于生产碳化硅(SiC)材料的设备。碳化硅是一
种非常重要的工业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高温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碳化硅烧结炉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 碳化硅烧结炉的特点
1. **高温能力**:碳化硅烧结炉能够提供非常高的温度,通常可达2000°C以上,这对
于碳化硅材料的烧结是必需的,因为碳化硅的烧结温度通常非常高。
2. **气氛控制**:这类炉子能够提供不同的气氛环境(如惰性气体、还原气氛或真空等),以满足不同碳化硅产品的烧结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3. **均匀加热**:碳化硅烧结炉设计有先进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可以实现炉内温度的
均匀分布,确保碳化硅材料的均匀烧结。
4. **自动化程度高**:现代碳化硅烧结炉配备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炉温的精
确控制和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5. **能源效率**:高效的设计和隔热材料的使用使得碳化硅烧结炉在达到高温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 应用领域
碳化硅烧结炉生产的碳化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半导体工业**:作为半导体设备的基板材料,碳化硅用于高功率和高频率的电子
器件。
2. **耐磨材料**:在机械领域,碳化硅被用于制造各种耐磨部件,如轴承、密封件和
喷嘴等。
3. **耐高温材料**:碳化硅的高温稳定性使其成为炉窑用耐火材料的理想选择,特别
是在需要长时间维持高温的环境中。
4. **汽车行业**:碳化硅材料用于制造刹车盘和离合器等汽车部件,提高了汽车的性
sic陶瓷常压烧结
sic陶瓷常压烧结
以"SIC陶瓷常压烧结"为题,本文将介绍SIC陶瓷的常压烧结工艺和特点。
1. 引言
SIC(碳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陶瓷材料,其主要特点包括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而常压烧结是一种常用的SIC陶瓷制备工艺,本文将从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材料特性等方面介绍SIC陶瓷常压烧结的相关内容。
2. 工艺流程
SIC陶瓷常压烧结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结和表面处理等步骤。首先,将SIC粉末与其他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经过球磨等工艺进行均匀混合,以提高材料的致密性。然后,将混合料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注塑和挤出等。成型后的坯体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和有机物。接下来,将干燥后的坯体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一般在1900~2200摄氏度之间,烧结时间根据陶瓷的要求而定。最后,通过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SIC陶瓷制品。
3. 工艺条件
SIC陶瓷常压烧结的工艺条件对于制备高质量的陶瓷制品非常重要。其中,烧结温度是影响陶瓷致密性和晶粒尺寸的关键因素,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烧结效果。此外,烧结时间也会对陶瓷的性能
产生影响,过短的时间可能导致烧结不完全,而过长的时间则会导致晶粒长大。此外,压制力和添加剂的选择也会对烧结效果产生影响。
4. 材料特性
SIC陶瓷常压烧结后,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首先,SIC陶瓷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其次,SIC陶瓷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在高达1600摄氏度的温度下长时间稳定工作。此外,SIC陶瓷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下使用。而且,SIC陶瓷的导热性能也非常好,可用于高温传热领域。此外,SIC陶瓷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可用于制备精密零部件。
耐火材料sic生成条件
耐火材料sic生成条件
耐火材料是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和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其中,碳化硅(SiC)是一种常见的耐火材料,具有优异
的耐高温、耐热冲击、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本文将介绍SiC的生成条件。
碳化硅的生成通常使用两种方法:碳热还原法和沉积法。碳热还原法主要通过将二氧化硅(SiO2)和碳源(如石墨)在高
温下进行反应生成SiC;而沉积法则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等方法在基底上生长SiC。
碳热还原法是产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制备SiC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反应烧结法。反应烧结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混合、成型和烧结。
首先,将硅粉(Si)和石墨粉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这个温度通常在2000℃以上,并且需要存在适量的储能剂,
如石墨粉,以提供足够的反应活性。
接下来,经过反应的混合物被成型成所需的形状,如块状、管状或片状。成型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压制、注塑或模具注射成形等。
最后,成型的材料通过烧结过程进一步形成SiC。烧结是指将
已成型的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加热和压密。这个过程中,硅和石墨之间的反应将SiC生成,同时压力还有助于提供更均匀的密实度。
沉积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备SiC的方法,其主要适用于生长薄膜和涂层。其中,化学气相沉积(CVD)是最常用的沉积方法之一。CVD方法是通过在低压气氛下将气体中的碳源和硅源分子在基底表面进行反应生成SiC。
CVD方法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通常在1000℃以上,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反应发生。同时,反应需要有适当的气氛控制,例如一氯甲烷(CH3Cl)和氧化硅(SiO)等气体用于碳源和硅源。
碳化硅的制备与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1碳化硅的合成与制备 (1)
2SiC陶瓷的主要应用领域 (3)
3结束语 (5)
参考书目 (5)
碳化硅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碳化硅陶瓷材料由于抗氧化性强、耐磨性能好、硬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的发展历程,特性及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几种碳化硅陶瓷的烧结方法,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化硅;合成与制备;烧结;应用;
1、碳化硅陶瓷的合成与制备
SiC由于其共价键结合的特点,烧结时的扩散速率相当低,即使在的2100℃的高温,C和Si的自扩散系数也仅为1.5×10-10和2.5×10-13cm2/s所以,很难采取通常离子键结合材料所用的单纯化合物常压烧结途径来制取高致密化材料,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手段或依靠第二相物质促进其烧结。
SiC很难烧结。其晶界能与表面能之比很高,不易获得足够的能量形成晶界而烧结成块体。SiC烧结时的扩散速率很低,其表面的氧化膜也起扩散势垒作用。因此,碳化硅需要借助添加剂或压力等才能获得致密材料。本制件采用Al-B-C作为烧结助剂。硼(B)在SiC晶界的选择性偏析减小晶界能,提高烧结推动力,但过量的B会使SiC晶粒异常长大。添加C(碳)可以还原碳化硅表面对烧结起阻碍作用的SiO2膜,并使表面自由能提高。但过多的碳,使制品失重,密度下降。铝(Al)有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并有增强硼的烧结助剂作用,但过量的Al却会使制件的高温强度下降。因此,必须通过试验合理确定Al,B,C的用量。
反应烧结碳化硅技术中国发展水平
反应烧结碳化硅(RS-SiC)是一种常用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具有优异
的热导率、耐腐蚀性和硬度,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核工程等
领域。然而,我国在RS-SiC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我国RS-SiC技术发展的瓶颈和挑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国RS-SiC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一、我国RS-SiC技术发展的现状
1. 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RS-SiC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光伏等领域,在高温、高压、耐磨、耐腐蚀等特殊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RS-SiC技术在产品质量、工艺设备、关键材料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2. 技术水平现状
我国的RS-SiC技术在烧结工艺、化学成分控制、微观结构调控等方面相对滞后。产品的致密性、晶粒尺寸控制、杂质含量、力学性能等方
面仍需提升。在复合材料、多孔材料、微纳制备等领域的研究也尚未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我国RS-SiC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1. 受限于原材料
RS-SiC材料的烧结原料主要是硅粉和碳粉,而我国的硅粉和碳粉的纯度和颗粒度控制技术相对滞后,成为RS-SiC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
2. 工艺设备缺乏
高温烧结设备、精密成型设备、碳化反应评台等工艺装备是RS-SiC技术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而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仍显不足。
3. 人才储备不足
RS-SiC技术需要专业的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人才,而我国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4. 市场需求拉动
sic工艺技术
sic工艺技术
SIC工艺技术简介
SIC工艺技术,即碳化硅工艺技术,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制备
碳化硅材料的方法。碳化硅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抗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高温、高压、强腐蚀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SIC工艺技术的原理、特点
以及产业应用。
SIC工艺技术的原理是将碳化硅前驱体材料(如碳、石墨、硅
粉等)置于高温熔炉中,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炭热反应或热处理,使前驱体发生化学变化或结构重排,最终形成碳化硅材料。SIC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碳热还原法、热转化法、升华法和
CVD沉积法等方法。
SIC工艺技术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材料质量高,且能够制
备大尺寸、高精度的碳化硅材料。与传统的熔融法相比,SIC
工艺技术可以避免了高温下碳化硅的气相迁移和熔融蒸发的问题,提高了材料的成形率和纯度。与传统的烧结法相比,SIC
工艺技术可以在大气中或惰性气体中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了高温下的氧化和烧结失真现象,提高了材料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SIC工艺技术在陶瓷、电子、光电、冶金、化工等领域有广泛
的应用。在陶瓷领域,SIC工艺技术可以制备高温陶瓷材料,
如耐火材料、耐磨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在电子领域,SIC工艺技术可以制备高温电子元器件,如功率器件、传感器、热丝等;在光电领域,SIC工艺技术可以制备高温光电元器件,
如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在冶金领域,SIC工艺技术可以制备高温炉具,如炉管、炉板、保温材料等;在化工领域,SIC工艺技术可以制备耐蚀材料,如反应器、管道、阀门等。
总之,SIC工艺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SIC工艺技术将不断完善和拓展,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同时,SIC工艺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材料纯度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工艺的高效化等。相信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创新,SIC工艺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应烧结碳化硅
反应烧结碳化硅
1. 简介
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 Sintered Silicon Carbide,简称RS-SiC)是一种采用碳源在高温下与硅粉反应烧结成型的碳化硅陶瓷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RS-SiC 在高温、耐磨、耐腐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制备方法
RS-SiC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准备:硅粉和碳源是制备RS-SiC的主要原料。硅粉的粒径和质
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硅粉粒径为0.5-5微米。碳源则可以选择石墨或有机物质如聚苯乙烯。
2.原料混合:将硅粉和碳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可以使用干法混
合或湿法混合的方法。
3.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注浆、喷
雾成型等。
4.预烧:将成型好的样品进行预烧,预烧温度通常在400-800摄氏度
之间。
5.反应烧结:将预烧后的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反应烧结,常用的烧结
温度为1400-1600摄氏度。在高温下,碳源与硅粉反应生成SiC。
6.冷却:将烧结好的样品从高温炉中取出,进行自然冷却。
7.后处理:对冷却好的样品进行后处理,如抛光、切割等。
3. 主要性能
RS-SiC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3.1 高温稳定性
RS-SiC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1000摄氏度以上长期使用而不发生明显的变形或破损。这使得RS-SiC在高温工况下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航空航天、炼油、冶金等领域。
3.2 耐磨性
由于SiC具有较高的硬度,RS-SiC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它可以在恶劣的摩擦条件下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磨损。因此,RS-SiC广泛应用于磨料、磨具、切削工具等领域。
sic衬底生长方法
sic衬底生长方法
Sic衬底生长方法是固相外延生长技术中的一种,通过在Sic衬底上生
长Sic晶体,可制备出高品质、高性能的Sic器件。Sic材料因其高熔点、高硬度、高耐温、高抗辐照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频、高功率电子器件、LED、激光器等领域。下面,将介绍Sic衬底生
长方法的几种常见方式。
一、物理气相沉积法(PGC)
1. 基本原理:利用化学气相传输(CVD)原理,在高温(>1600℃)、大气
压下,使SiCl4(g)、H2(g)、C2H4(g)等反应气体在Sic衬底表面化学反应,生成Sic沉积层。采用不同参数,如反应气体浓度、反应温度、反
应时间、气体流量等可控制Sic沉积层的厚度、形貌和品质。
2. 优点:工艺条件易于操作,稳定性好。得到的Sic衬底表面平整度好,表面质量高。适用于大面积Sic衬底生长。
3. 缺点:由于沉积速率较慢,需要长时间生长才能得到较厚的Sic层。同时,所得到的Sic层通常具有较大的面内失配度。
二、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ow Pressure CVD)
1. 基本原理:低压CVD是在低压下进行的沉积过程,相比于PGC,具有更高的局部沉积速率和更低的面内失配度。反应气体可以选择
SiH4(g)、CH3SiCl3(g)等,通过反应生成Sic单晶。即使在较低的生长
温度下(<1300℃),也可以得到高质量的Sic衬底。
2. 优点:沉积速率快,生长时间短。同时,由于得到的Sic层的面内失配度较小,因此在制备Sic器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缺点:需要高质量的SiC衬底,并且操作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碳化硅陶瓷固相烧结的烧结机理及研究进展
碳化硅陶瓷固相烧结的烧结机理及研究进展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航
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而碳化硅陶瓷的制备过程中,烧结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其烧结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碳化硅陶瓷的性
能和制备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碳化硅陶瓷的烧结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
学反应,二是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在烧结过程中,碳化硅陶
瓷粉末中的SiC和C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iC和Si3N4等化合物,同时还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SiO2等氧化物。这些反应会导致烧结体的密度增加,晶粒尺寸变大,晶界面积减小,从而提高了碳化硅陶瓷
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另外,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也是影响碳化硅陶瓷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烧结过程中,碳化硅陶瓷粉末会逐渐烧结成为致密的块体材料,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界面积逐渐减小,从而提高了碳化硅陶瓷的力
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此外,烧结过程中还会发生晶粒长大、晶界迁移、晶界清晰化等微观结构演变过程,这些过程也会影响碳化硅陶瓷的性能。
目前,碳化硅陶瓷的烧结机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者们
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手段,深入探究了碳化硅陶瓷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和微观结构演变过程。例如,研究者们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碳化硅陶瓷烧结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演变和晶界结构演变,揭示了晶界结构对碳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者们还通过理论模拟等手段,探究了碳化硅陶瓷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为优化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反应烧结碳化硅 成分
反应烧结碳化硅成分
烧结碳化硅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高硬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本文将从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成分、制备工艺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介绍。
成分:
烧结碳化硅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SiC),其化学式为SiC。碳化硅是由硅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晶体结构为类似于钻石的六方晶系。此外,烧结碳化硅中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如氧、氮、铝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对烧结碳化硅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备工艺:
烧结碳化硅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混合、成型、烧结等步骤。首先,将高纯度的硅粉和石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结合剂和其他添加剂,进行湿法或干法混合。接下来,将混合料进行成型,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制成型和注塑成型两种。然后,将成型体进行烧结处理,通常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
物理化学性质:
烧结碳化硅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首先,烧结碳化硅的熔点高达2700℃左右,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下长时间稳定工作。其次,烧结碳化硅具有较高的硬度,接近于金刚石,具
有优异的耐磨性。此外,碳化硅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此外,烧结碳化硅还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广泛应用于导热散热材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应用领域:
烧结碳化硅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在电子领域,烧结碳化硅常用于制造高功率电子器件,如功率二极管、功率MOSFET等。其次,在冶金领域,烧结碳化硅可以用于制造耐火材料,用于高温炉窑的内衬和耐火砖等。此外,烧结碳化硅还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制造化学反应器、高温炉管、机械密封件等。
碳化硅基本特性及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
碳化硅基本特性及碳化硅陶瓷烧结工艺2015 月 01 月 26 日 发布 分类:粉体应用技术 点击量:1116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高温强度大、高温抗氧化性强、耐磨损性能好、热稳定性佳 、热膨 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硬度高、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在汽车、机械化工、环境保 护、 空间技术、 信息电子 、能源等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在很多工业领域 性能优异的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结构陶瓷。现代国防、核能和空间技术以及汽车工业、海洋工程的迅速发展, 对火箭燃烧室内衬、飞 机涡轮发动机叶片、核反应堆结构部件、高速气动轴承和机械密封零件等材料的要求愈来愈 高, 迫切需要开发各种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SiC 陶瓷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已被广泛地用作各种 耐腐蚀用容器及管道在机械工业中已被成功地用作各种轴承、 切削刀具和机械密封部件在航天 和汽车工业中也被认为是未来制造燃气轮机、火箭喷嘴和发动机部件的最有希望的候选材料。1、碳化硅的基本特性化学属性抗化合性: 碳化硅材料在氧气中反应温度达到 1300℃时, 在其碳化硅晶体表层已经生成 二氧化硅保护层。随着保护层的加厚,抵制了里面碳化硅继续被化合,这使碳化硅有较好的抗 化合性。当气温达到 1900K(1627℃)以上时,二氧化硅保护膜已经被破坏,碳化硅化合效应 加重,从而 1900K 是碳化硅在氧化剂氛围下的最高工作气温。耐酸碱性:在耐酸、碱及化合物的效用方面,因为二氧化硅保护膜的效用,碳化硅的抗 酸能力非常非常强,抗碱性稍差。物理性能密度:各样碳化硅晶形的颗粒密度十分相近,通常情况下,应该是 3.20 g/mm³ ,其碳 化硅磨料的堆砌密度在 1.2--1.6 g/mm³ 之间,其高矮取决于其粒度号、粒度合成和颗粒形 状的大小。
碳化硅反应烧结的工艺
碳化硅反应烧结的工艺
碳化硅反应烧结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方法。具体来说,碳化硅反应烧结一般分为碳化硅原料制备、碳化硅反应烧结和后续处理三个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部分的工艺流程。
1. 碳化硅原料制备
碳化硅反应烧结的首要工艺是制备碳化硅原料。碳化硅原料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机械合成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来生成碳化硅。其主要步骤为:
(1) 将硅源和碳源(如丙烷、乙炔等)混合在一起,并通过化学反应将它们沉积在衬底上。
(2) 通过调整沉积条件(如温度、浓度等),可以得到不同形态和粒径的碳化硅粉末。
机械合成法是利用高能球磨设备将碳和硅粉末高速摩擦、碾磨,从而让它们在微观尺度达成粘结。其主要步骤为:
(1) 将碳和硅粉末混合在一起后,放入高能球磨器中。
(2) 调整球磨条件(如球磨时间、转速等),并加入球磨介质(如钢球)进行球磨。
(3) 通过调整球磨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和形态的碳化硅粉末。
2. 碳化硅反应烧结
在碳化硅原料制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碳化硅反应烧结的工艺了。碳化硅反应烧结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混合、压制、硅碳反应和烧结。
(1) 混合:将碳化硅粉末与助烧结剂(如Al2O3、Y2O3等)混合在一起,并加入少量的粘结剂(如聚乙烯醇),使其变成可塑性较好的膏状物。
(2) 压制:将混合后的膏状物经过压制成型,一般采用等静压(CIP)或热等静压(HIP)等方法。
(3) 硅碳反应:将压制后的坯体在高温下与硅源进行反应,生成较高含量的SiC。碳来源为碳化硅粉中残留的自由碳和助烧结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烧结SiC的制造和性能
新型陶瓷材料由于具有各种特殊的性能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为解决材料使用问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陶瓷具有多种功能,按性能分为电学、电子功能、力学功能、光学功能、热学功能、生物功能等等。近几年来,特别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机械力学功能陶瓷。我们根据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通过大量调研,开展了对反应烧结SiC材料制造与性能的研究。
利用传统的SiC粉料,采用压制成型工艺传统烧成法制造不出高密度SiC 材料,如采用热压烧结、无压烧结或反应烧结工艺可达到其目的。反应烧结SiC 已是30多年来的商品化材料,首先是出现在美国的气相渗硅工艺,以后英国原子能协会的反应堆高性能材料元件通过液相渗硅工艺研制成功,后来各国对此材料采用挤出成型、等静压成型、压制成型、注浆成型、注射成型等不同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别制造出了机械密封件、轴承、火箭喷嘴、烧嘴、阀件、发动机转子等多种部件,其中部分已形成商品化应用到工业中取代硬质合金等昂贵的金属材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工艺概述
RB-SiC是由于碳化硅粉与石墨或炭黑混合,加入少量粘结剂,通过各种成型方法成型,去掉粘结剂后,将坯体放在特殊设计的真空炉中,使之与熔硅接触,坯体被融硅润湿、渗透,Si与坯体枝、中的石墨或C反应形成新SiC沉积到原来的SiC上,把原来的SiC结合在一起,剩余的气孔由Si填充。最终的制品含有约8-10%的游离Si,该材料的特点是可通过调节坯体中C含量来调节制品的游离Si量,从而制造不同性能的制品。
SiC材料各相含量的控制原理
反应烧结SiC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坯体渗Si后尺寸无变化或很少有变化,因此要形成理论密度的SiC,坯体中必须含有一定量气孔,以满足石墨或C转化成SiC时的体积增大的需要,假如坯体全由C组成,理论最大C密度应按如下计算:
C + Si →SiC
12 40
SiC理论密度3.12g/cm³,40g SiC体积应为12.46 cm³,这时12g C分散到
12.46 cm³中就可能全部生成SiC,故最大C密度为
d th = 0.963g/cm³
如果在C中加入部分α-SiC作为稀释剂,C在其中占得分数为x,则实现全部C转化所需的理论坯体密度为:
d th1= 3.21 / (1+2.33x)
由该式可看出x ↑d th1 ↓ ,但SiC周围的C密度仍保持为0.963g/cm³,虽然可假定坯体2石墨或C均匀分布,但由于在成型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可能会造成某区域出现C密度大于0.963g/cm³,从而未反应的C 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实际上,为了防止出现SiC不渗透层,并使Si能均匀地渗透坯体,在反应完成后坯体中大约10%的气孔由Si来填充,从而使产品组成为90-92% SiC 其余为8-10% 的Si。
反应烧结SiC制造工艺
1、挤出成型
英国原子能协会C.W.Forrost和P.Kennedy首先开发首先开发了SiC制造挤出成型工艺,其方法是将细度1μm左右的石墨粉和SiC粉干混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热塑性树脂与塑化剂及少量热固性树脂结合溶剂,混均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形成松脆的粉末。粉末的性能取决于所加粘结剂的品种与数量以及剩余量,如粘结剂的数量和分布决定真粉末的气孔量和分布,会影响坯体性能、混合后的塑性;制品表面光洁度等则取决于粘结剂的粘度和残存的溶剂量。
将混合物压成柱状压缩体,然后在多孔盘上挤出,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空气使之致密化,然后再将挤出的细杆状打碎再通过磨具挤出,放在V形石墨垅中于370°C空气中脱去结合剂。
2、注射成型
美国Ford电机公司的Pierre等用注射模研制出可用于发动机转子等复杂形状的反应烧结SiC部件。其工艺大致为:1)制成所需充填SiC和石墨
的聚合物形状模;2)聚合物热解成C并形成气孔结构;3)以熔Si填充多
孔坯体转化成SiC,新的SiC把原来的SiC结合起来形成烧结体。
2.1配方组成
坯体配方中聚合物、石墨、SiC、工艺助剂的添加量取决于体积C密度,理论上0.963g/cm³的C密度将形成理论致密的SiC,但实际上为了使Si
能渗透到整个区域中,并补偿由于C密度的不均,坯体中应有一定量的气
孔,反应完毕后的气孔则有剩余Si填充。故实际C密度应有SiC的体积分
数和剩余的Si量所决定。从而知道聚合物热解C量后可确定配料中各组分
的含量。典型配方组成:47%α-Si、47%聚合物、5%石墨、1%工艺助剂,
入球磨干混,混合后的粉末116°C挤出去掉空气和水分,挤出粉破碎过3n
/4筛形成磨具粉末。
2.2模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