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点
![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f27c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f.png)
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点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是一个社会的根基和灵魂。
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本文将介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点,探讨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传承的概念和价值文化传承是指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知识、技艺等积极因素代代相传的过程。
它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价值:1.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可以激发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
2. 累积历史智慧:传承文化可以积累历史智慧,使后代能够从中获得经验和启迪,为社会进步提供指导。
3. 促进社会和谐:文化传承可以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互信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文化创新是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化思维与技术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
它具有以下意义:1. 融合多元文化:文化创新可以与不同文化相互融合,打破传统束缚,丰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
2. 推动社会进步:文化创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推动社会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3. 培养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可以培养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互动关系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动力。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保持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1. 传承促进创新:传承文化可以为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为现代社会提供创新的土壤。
2. 创新丰富传承:文化创新可以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和方式,丰富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更加生动有趣,与现代社会相契合。
四、加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途径和策略为了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和策略:1. 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建立起包括传统学校教育、社区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等多种途径的文化传承体系,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73245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a.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众的情感认同。
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国家形象等。
同时,通过文化传承,人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指导和激励个人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文学、戏曲艺术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和民众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塑造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传承不是简单地拷贝和重复过去,而是在继承中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得到永续发展。
例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重要的探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
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思维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传统文化的创新还体现在对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上。
通过创新设计和市场推广,传统工艺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样的创新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文化创新的实践案例1. 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但其保存状态脆弱,急需保护和传承。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敦煌壁画得以高精度、高保真地复制和传播,使其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欣赏。
这样的创新手段保护了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灵感和活力。
2. 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年轻人普遍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a66f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f.png)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一、概述民族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在中国尤为重要。
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创新。
本文将分别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以期更好的推进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
二、民族文化传承1.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例如建筑、艺术品、文学作品、传统技艺、口头传说、为乐器等,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其实是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演变和发展的维护。
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文化遗产的安全管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2. 语言文字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工具。
随着语言文字的流失,民族文化传承也会陷入危机之中。
所以,保护语言文字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时,要积极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广民族文字,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率。
鼓励各地区保存使用特色语言,在公共场合和学校中普及本地方言。
3.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主要包括节庆、习俗、风情、民间故事和谚语等,是亲见、亲闻、亲受的文化体验。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特点体现。
传承民俗文化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组织传统节点节日、模拟出镇民居等方式来活跃民间氛围,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民族文化创新传承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一步,但保护传统文化不应成为盲目保守的借口,而应进一步将其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
1. 融合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也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和交流。
融合发展是指既要让民族文化保持其纯正性,也要让其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以迎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2. 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创新。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治知识点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5bdf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e.png)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治知识点
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
2、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重要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3)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5、要求
(1)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原则:遵循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文化交流与传播
1、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传递、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意义
(1)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
(2)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3、要求
(1)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2)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016c2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b.png)
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深受世界各地的尊敬和喜爱。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使中国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继续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传承与创新的概念传承,指的是将前人的智慧和成果传递给后代,并得以保留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文化传承是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通过人们的学习、继承和传扬,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指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新的思维和方式,使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中国文化的传承之道1. 教育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注重教育,良好的教育传统使得中国文化有了较完整的体系。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相辅相成,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精心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文化演出传承:戏曲、音乐、舞蹈等文化演出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承这些传统文艺形式,既要保留其原有的魅力和特色,又要通过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培育新的表演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
3. 文化节日传承: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
传承中国的文化节日,除了保留传统的庆祝方式和活动,还应该以科技手段推广,让更多的人分享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文化的创新之路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创新。
例如,通过互联网将传统戏曲、音乐等呈现给更多的观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产生联系。
2. 跨界融合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
例如,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传承。
3. 创新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a2f127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7.png)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断的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同时也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
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传承的目的是让后代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从而保持文化的传统和血脉。
1.1 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对现在和未来有更深入的认知。
传承历史文化不仅可以让后代了解自己的传统,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吸取智慧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1.2 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传承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让人们更加自豪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二、文化传承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有效进行文化传承,我们需要探索合适的方法与途径,让后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2.1 家庭教育家庭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将自己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传给孩子。
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传统节日庆祝、学习传统习俗等方式,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接触和了解自己的文化。
2.2 学校教育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当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可以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并进一步了解和传承。
2.3 社会参与社会是文化传承的广阔舞台,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承与弘扬。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增加对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三、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传承中,只有承先启后,不断进行创新,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3.1 适应时代需求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并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新需求。
3.2 弘扬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可以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86f7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9.png)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还涵盖了民间习俗、传统技艺、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成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1. 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民族的根脉。
传承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未来的责任。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道德和审美,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 传承的方式(1)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家庭传承:家庭是文化的最小单元,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习惯对孩子传承传统文化有着直接影响。
(3)社会传承:通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社会活动,让公众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1—3. 传承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快餐文化的流行、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1. 创新的必要性传统文化如果不创新,就会失去活力,甚至被时代淘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必由之路。
2. 创新的途径(1)内容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2)形式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技术、网络平台等,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扩大其影响力。
(3)实践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如传统服饰的现代设计、传统节日的现代庆祝方式等,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新的体现。
3. 创新的原则(1)尊重传统: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化。
(2)贴近生活:创新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b665e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a.png)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通过传承与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植根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传承才能保持文化血脉的延续,让后代子孙能够感知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教育。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年轻一代在学校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教育,了解历史、了解传统思想,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展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二、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方式使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其次,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新表达方式。
例如,传统戏曲可以通过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或运用现代舞台技术,使之更好地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三、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关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传承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源泉,而创新则使传承具有了新的活力和时代感。
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成果成为了创新的营养土壤。
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传承,才能有更多的创新可能。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可以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它既是传统的源头也是创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15fcdd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5.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指将古代的思想、价值观和艺术形式传递给后代,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其独特性和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传承。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的传承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传承。
中国的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意境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传统音乐和舞蹈则通过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和道德观念得到了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和道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传统的礼仪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和发展,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融入了新的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形式。
例如,传统的京剧艺术通过电子音乐和舞台效果的运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注重实践和应用。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例如,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个性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66a897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f.png)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传承是指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创新则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新和重构,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需要依靠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再评估。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表达。
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在传承古典元素的同时,经过现代化的改革和创新,产生了许多新形式的音乐作品,更好地适应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其次,文化创新有助于文化传承的深化。
创新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它通过对传统元素的提取和重组,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文化创新不仅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更能够使它与现实社会相契合,与当代群众的生活需求相呼应。
比如,传统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通过改编和创新,成功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成为新一代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平衡点。
过于死板地坚持传统,会使文化失去活力,逐渐被人遗忘;而过于追求创新,又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失真和破碎。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敏锐地捕捉时代的脉搏,结合当下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趋势,推动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除了个体的传承和创新外,社会机制和政府引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各个领域的文化工作者参与文化创新。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传布并传承文化,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要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目标,培养和涌现一批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新一代也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目标。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ea102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b.png)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文化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传承是指将一个文化传递下去,让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它。
文化创新是指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地创造、改进和发展新的文化形式,让文化得以与时俱进。
下面就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探讨。
一、文化传承的意义1. 维护民族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根基,保持文化连续性有助于维护民族认同。
文化传承能够使后代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价值观等重要方面,从而找到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2. 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包容性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多样性是让世界更加独特和有趣的力量之一。
文化传承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有交流、比较和吸收的机会,有助于促进文化多元化。
3. 传承人类智慧文化传承是人类智慧的传承,它是过去人类经验的研究、总结和传承。
这种智慧蕴含着人类的生存智慧、道德智慧和美学智慧,是后代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财富。
二、文化传承的方式1. 口头传承口头传承是通过语言、歌舞、戏剧等人类口头交流的方式传承文化。
这种方式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
2. 书面传承书面传承是将文化刻在纸张、石碑等材料上,借助于文字、图像等载体传承文化。
这种方式能够保护和传递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3. 视觉传承视觉传承是将文化刻画在图像、影像等载体上,通过观看、欣赏、模仿等方式传承文化。
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文化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三、文化创新的意义1. 推动社会变迁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能够引领社会变迁,推动科技、思想、生活、艺术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促进人类发展文化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考、创造和实践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通过文化创新,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理解人生。
3. 传承文化基因文化是创新和传承的有机统一体,创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53ad8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7.png)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传承与创新也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保护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
在当代中国,已经有很多政策出台,旨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例如,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明确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权制定本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政策。
2010年,国家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专项行动等。
二、激发创新活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需要有对当下社会的认知和反应。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文艺作品都在创作上有了新的探索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新疆地区,有很多维吾尔族诗人用自己的母语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和世界的感受;在西藏地区,有很多藏族青年写作歌曲,以现代音乐的形式诠释藏传佛教和民间故事。
这些作品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还具有现代意义,同时也挖掘和保护了当地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三、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普遍。
在这个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例如,在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之间都有着广泛的艺术和文化交流,彼此借鉴与学习,使得这些文化形成了更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色。
同时,在国际交流中,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例如,在2019年上海文化节上,民间文艺团体非常齐集,其中就有不少代表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作品。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丰富多彩的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4d58a9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7.png)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多元的文化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既保留着传统的传承,又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今天的中国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对家庭伦理、教育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古代文人雅士的文化精神,精心书写的诗词和绘画作品等。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承,更在于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生活方式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
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宗教信仰,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这些宗教信仰的传承在民间信仰、庙会活动和节日庆典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习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二、现代文化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变革。
在现代文化的创新中,科技和艺术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科技的创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中国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电影、音乐、综艺节目等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使得中国文化能够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
同时,科技的引入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如数字化技术让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保存和研究古籍文献,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下去。
艺术的创新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
中国的中国画、书法、戏曲和木雕等传统艺术形式不断进行创新,同时也融合了西方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现代艺术风格。
新锐艺术家们勇于实验和挑战传统形式,创作出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推动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三、跨文化交流的融合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而是逐渐走向世界。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密切。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c9ab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a.png)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1. 文化传承的概念和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将其历史、经验、价值观等文化要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这些文化要素包括语言、宗教、艺术、民俗、传统习俗等。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传承可以保留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将这些传统传承下去,可以使文化得以保持并与其他文化形成对比。
这样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文化传承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每个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传承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以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另外,文化传承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传承文化中的知识和技艺,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例如,在传统艺术领域,通过对传统技法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加精湛和独特的艺术作品。
2.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特点文化创新是指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改革来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
文化创新包括艺术创作、文学创作、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
与传统文化相比,文化创新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首先,文化创新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按照规范和传统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创作。
而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创造力,倾向于打破传统的束缚,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其次,文化创新注重创新和改革。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寻找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创新和改革来推动文化的发展。
这种创新和改革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也包括科技、教育、社会制度等方面。
另外,文化创新强调多元性和开放性。
文化创新侧重于吸纳不同文化的元素和观点,通过对多个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文化。
这种多元性和开放性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3.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传承的延续和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有哪些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472ec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5.png)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有哪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bd7a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5.png)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1.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将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价值观念、技艺等有意识地传递给后代,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
文化传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并将其保留给未来的代际。
1.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有助于保护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宗教、节日、传统技艺等。
•促进社会稳定:文化传承有助于树立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丰富个人认识:文化传承使个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根源,增强自我认知和自尊。
•传递智慧与经验:文化传承通过代际交流,传递有用的智慧和经验,使社会可以不断进步。
1.2 文化传承的方式•口口相传:通过口述传承,将知识、技艺、故事等传递给后代。
•文化节庆:通过庆典和节日活动,传递并庆祝特定的文化传统。
•学校教育:通过教育体系,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递至下一代。
•文化保护组织:通过设立文化组织和机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2. 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和创造性的活动,产生新的文化形式、艺术作品和观念。
文化创新旨在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使其与时俱进,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承继。
2.1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适应社会变革: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文化创新有助于拓展和更新文化表达形式,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增长。
•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增强文化魅力:文化创新可以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吸引力,提升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2.2 文化创新的路径•融合与交流:结合不同文化元素,通过交流和互动,创造出新颖的文化形式。
•创作与创新:通过艺术和创意活动,发掘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
•科技与数字化:利用科技和数字化工具,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体验,如虚拟现实艺术。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框架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875121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5.png)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多样性表现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集中展示、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重要标志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主阵地)
手段:语言、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
文化传播现代手段:大众传媒(广播、电视、网络等)
如何传播中华文化:
含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传统文化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
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与发展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根本动力)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科学技术进步
思想运动
教育
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动力和源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根本标准,基础)
1.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能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基本途径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方向。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da3d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5.png)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文化迭代不断,既有着传承的一面,也有创新的一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点。
首先,文化传承是指将过去的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代。
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保留并传承着前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使其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基石。
文化传承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即具体的物品和建筑,如古代的建筑、艺术品、书籍等。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多地涉及到观念、技术、习俗和艺术等方面,如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
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如口头传承、书写传承、文化教育等,将这些文化资源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次,文化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的发展。
文化创新强调的是创新的力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创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科技创新、艺术创新、教育创新等。
科技创新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如数字化技术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载体,使得文化资源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播。
艺术创新则通过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更好地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教育创新则扮演着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角色,通过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培养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此外,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传承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基础,传承的过程中保留了历史和传统的精华,为创新提供了源泉和灵感。
而文化创新则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总之,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传承,人们能够了解和继承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积累和发展人类社会的文化财富。
而文化创新则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传承和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392255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2.png)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持民族独特性的重要手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中国人民的重要文化符号,通过庆祝这些传统节日,我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僵化和停滞不前。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
只有通过创新,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代相契合,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近年来在剧本、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其更具现代感和观赏性,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
传统文化的创新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例如,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织锦等,通过创新设计和市场推广,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创意产品,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注重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年轻一代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让年轻人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学界、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学界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企业可以积极投身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发展;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交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b277f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5.png)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
在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文化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别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承1.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要引导社会公众,提高其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度。
2.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是历史和民族传统的集中体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传承民间文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民间文艺表演、文化节庆等形式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度;(2)加强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保存与记录,保持其纯正性;(3)通过教育、继承等方式,将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后代,保证其长久保存。
3.语言文化的传承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是思维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化的传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民族,应当加强对其语言的教学和推广,保证传统语言、文化不丧失;(2)在教育和社会环境中鼓励使用自己的语言,不断弘扬民族文化;(3)试图找出一种通用的民族语言,以便不同民族之间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二、创新1.文化产业的开发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其发展既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又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因此,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发挥其在传承文化和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2.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在创新中,我们既要保留文化的基础和传统,又要考虑如何使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和变化。
推进文化创新,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2)使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等,来推动文化创新;(3)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 放眼未来
主题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民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 大;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理 解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的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 能力,懂得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信念。
之风……
道德失范:挟尸要价
社会冷漠
• 只要钱,不要• 只讲经济效益,不讲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只要个人利益,不要整体利益;
•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 • 只要个人自由,不要党的纪律; • 只要人情关系,不讲党性原则。
中国社会价值缺失和偏离
了解: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继承优秀的中华 传统文化,摈弃 腐朽的落后思想。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正确态度
博彩世界各民族之 批判继承 众长,不断吐故纳 古为今用 新。
博采众长
当今社会形势复杂,文化不断更 新,与之伴随着很多腐朽文化。 我国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存在哪些 问题?
社会风气问题不少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 义、笑贫不笑娼、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损公肥私、诚信缺失,某些干部贪污 腐化、商贩缺斤短两、索拿卡要等不正
学习重难点:
•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阅读书本P97的学海导航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传承和创新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7
• 1.怎样传承、创新民族文化? • 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 时代性。 文化创新的基本点 • ②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个“面向”、三个“的” • 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④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吸收各国优 秀文化成果.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 下列名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基本内容 ?请简要答出做法。
名句
基本内容
爱国 诚信 敬业 友善
具体做法(一个即可)
“天下兴亡· 、匹夫有 责” “以信守身、以诚处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报纸听新闻
考试不作弊
认真完成学业 见老师打招呼
古希腊雅典卫城
埃及金字塔
六、课堂小结
1、民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1)一个基本点: (2)三个“面向”和三个“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化 的交流。
一是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核心价值来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凝聚人心。
二是多元价值差异共存,需要核心价值来规范、 引领和主导。 三是价值缺失和偏离,需要核心价值来培育、 强化和纠偏。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和内涵: (1)重要性: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方向。 (2)内涵: ①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爱
印度泰姬陵
中国西藏布达拉宫
丹 麦 文 学
阿 拉 伯 民 间 故 事 中 国 四 大 名 著
日 本 动 漫
圣 诞 节
洋 快 餐 文 化
好 莱 坞
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 多种文明的交流,重视与世界不 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吸收各国 优秀文明成果。
青少年应如何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①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 扬者和继承者。 ②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和自觉吸取民 族文化素养。 ③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中华传 统文化,摈弃腐朽的落后思想。 ④热爱中华文化,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 族文化认同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