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 180°,纬线值不 能大于 90°(如图 2 中 L 线是纬线,S 线是经线)。
图1
图2
2.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方法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方法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图1
图2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考纲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 其地理意义
考点 地球仪与经纬网
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释航天活动的相关数据 在经纬网图中正确
地球仪
理解其构成特点
判读经纬度坐标
经纬网的特点
结合经纬网,确定不 理解经纬网的构成特征
同区域的位置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例1]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❶,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❷读图,回答下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思维流程] ❶图示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信息 ❷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提取 ❸图中“★”代表北京,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市
教材 我国北京市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为(40°N,116°E),海口市的经 寻因 纬度坐标大致为(20°N,110°E)
由北京市的纬度约为 40°N,可推知其附近纬线为 40°N;最南 综合 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市的纬度约为 20°N,说明其附近纬线 判断 为 20°N,图中北京与海口所在纬线之间有四个间距,其纬度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1.自转轴:地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如图B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图C )3.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360°59′昼夜更替周期4.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地球外表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上下有关。

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图文助记1.恒星的周日视运动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星星每天都绕着一个轴自东向西旋转,旋转的轨迹呈一个个的同心圆,这就是恒星的周日视运动。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角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角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都一样。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1)明确影响因素因素影响纬度纬度一样,线速度一样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一样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规律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极点的线速度为0。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考向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以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1.A[此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人教版.ppt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人教版.ppt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 时刻要_早__。
(2)地方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2_4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1_5_°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中__央__经__线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点拨】1.理解地球自转速度应注意的两点: (1)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线速度是指单位 时间内走过的弧线长度。 (2)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 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能力1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析命题·研考法】 (经典高考题)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 “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点拨】1.时间计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两个特殊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120°E)的区时,而不是北 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0° 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时。 (2)用东加西减法求区时时,东西的确定方法:若两地皆在东时区,则时区数大 的在东;若两地皆在西时区,则时区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 区,则东时区的在东。
第三节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自主学习】 一、地球自转特征 1.方向: (1)侧视:_自__西__向__东__。
2.周期:
时间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学案新人教版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4讲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b(2)昼夜交替现象b(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b(4)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c(5)国际日期变更线 b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1)方向①自西向东(如图A)。

②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③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2)速度①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②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15°/h。

③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a.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b.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3)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更替周期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5)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1)航天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多建立在山区、沙漠地区。

(2)发射时间、方向①发射时间: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

(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

(2)产生时差 ①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乙__地__相对位置偏 东,_乙__地__时刻较早。
②地方时 a.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_地__方__时__。经度每隔 1°,地方时相 差_4_分钟。 b.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相__同__。 c.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_6_0_°_,地方时相差_4_小__时__,按“东加西减”原 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 6 时,则甲地为_2_时___。
B [读图可知,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 2:30~10:30,工作日机动
车流量高峰值出现在上下班前后,城市工作时间一般为当地时间 8:00~18:
A.8:00~9:00
B.11:00~12:00
()
C.14:00~15:00
D.17:00~18:00
[思维流程]
据图中经度算出 M国所在的时区 和两地区时差

结合当地时间 算出北京时间

判断两地都 在工作时间 内的时间段
A [M 国国土大部分位于 0°经线和 10°W 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 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 时区,取两数之和。
3.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 (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 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京时间相差 8 个小时。当地时间是 8:00~9:00 时,北京时间为 16:00~

第一章第四讲地球的自传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第一章第四讲地球的自传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以南出现极昼)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
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巧判断]
选项
分析
甲地靠近晨线,此时时间应是_上__午,太阳 A 在 东方 天空
乙地观测范围大,临近晨线,此时太阳在 B _东__方__天空
丙地几乎位于昼半球中央,时间应是正 __午, C 太阳位于 南方 天空
丁地靠近昏线,此时应是_下__午,太阳位于 D _西__南__方___天空
[尝试解答] __D__
第四讲 地球的自传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
关键能力 · 互动探究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点3】 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的区别 (1)越过180°经线有三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不变。 (2)越过国际日界线有四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加一天、 减一小时;减一天、加一小时。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地转偏向力 。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二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照物
任一 恒星 _太__阳__
时间
23小时 56分4秒 24小时
自转角度 _3_6_0_°__ 360°59′
意义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 _昼__夜__交__替__的周期
3.速度: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图,回答问题。 (1)角速度。 ①大小: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各地角 速度约为_1_5_°__/h。 ②规律: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都相等。 (2)线速度。 ①大小:赤道约为_1__6_7_0_km/h,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_0_。 ②规律: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_极__点__最小;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日期分界线。 ①日期的自然分界线:任球上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_1_8_0_°__经线。 ③新旧一天的范围:新一天的范围是从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其 余为旧一天的范围。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读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_右__偏__,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_不__偏__。(如上图所示) (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 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核心自检】请用直线把下列对应的事项连接起来。
第三节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内容索引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 考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析 学科素养·全提升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 【通 必备知识·全扫描】 1.方向: 读地球自转方向示意图,完成问题。 (1)侧视图(如图A):_自__西__向__东__。 (2)俯视图: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逆__时__针__方 向旋转(如图B);从南极上空俯视,呈_顺__时__针__方向旋转(如图C)。

(教参)第1部分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

(教参)第1部分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Word版含答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自转周期。

2.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周期及影响。

3.学会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与日期更替的方法。

4.应用地转偏向力解释大气及水体运动现象。

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释与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2.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相关的时间计算和日期判断;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观察北极星周围天体运动轨迹及运动方向。

3.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自转规律,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一、地球的自转1.读图填写出自转的方向。

甲乙(1)看侧视图:自西向东。

(2)看俯视图:甲图为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乙图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的两个周期分别是什么?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其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是24小时。

昼夜分界线为晨昏线。

[特别提醒](1)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其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在球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

(3)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

昼夜现象的形成是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而围绕太阳转动的球体。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其特点是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区时: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易误点拨] 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时”的表述,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2021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大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1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大一轮复习学案: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纲解读1.结合有关数据,描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和经度、纬度的划分3.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判断方向、计算间隔等4.可以正确地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掌握比例尺的应用,识记常用的图例知识导图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图示特点形状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极点除外),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4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一样的纬线长度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间隔同一纬线上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指示方向南北东西经度纬度图示本质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①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限;②180°经线大致与日界限重合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限,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限;②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界限,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界限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间隔比实地间隔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间隔/实地间隔(3)表示形式。

典例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间隔5千米1∶500 000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比例尺大小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准确度大小详细高小大简单低2.地图类型方向断定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晨昏线的应用
3.(2019·合肥模拟)右图是以极点为中
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 MO
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 )
A.3 时 20 分
B.15 时 20 分
C.2 时
D.14 时
解析 由 MO 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 为 20°W,由晨昏线 分布可知此时 20°W 为 18 时,160°E 经线为次日 6 时,北京时 间(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 3 时 20 分。故选 A 项。
能力二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2019·海南)中国足球超级有4名外籍球员。中超联赛大结局
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
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西三区)夏令时
为C ( )【突破一】
A.11月10日4时
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 单位时间内转
地的自转角速度都_相__同___, 过的角度
约为 15°/h
线速 单 位 时 间 内 走 由 _赤__道___ 向 两 极 逐 渐 减 度 过的弧线长度 小;赤道最大,极点为 0
【点】 地球自转线 速度和角速度的分布 图示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_不__发_光__、__不_透__明_ 【点】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B.(20°S,165°E)
C.(20°N,15°W)
D.(20°N,165°E)
【思维路径】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图示的分析,具体如下:
根据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9 时,飞机飞行时间为 9 小时, 从而推知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18 时。
【突破一】 晨昏线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一轮复习: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一轮复习:第1章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权威解读】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
律。2.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学会地方时、区时、 日界线的计算。4.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线速度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 夜半球;为 黑夜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 昼半球 ;为 白昼 (2)昼夜界线:晨昏线;A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方法技巧
日期变更四要点
(1) 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即寻找 180°经线,一 定要注意实际日界线的弯曲情况。
(2)极地俯视图上一定要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然后
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判定越过180°日界线的日期。 (3)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一定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 份的变化 (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 )、年份的变 化。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
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 行判断,以下图为例。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湘教版

(1)图1太阳直射_南__回__归__线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 _短__夜_长__,纬度越高,昼越_短__夜越_长__,北极圈以北出现_极__夜__;南半球相 反;赤道_昼__夜__平__分__。 (2)图2太阳直射_赤__道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全__球__昼__夜__平__ _分__。 (3)图3太阳直射_北__回__归__线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 _长__夜_短__,纬度越高,昼越_长__夜越_短__,北极圈以北出现_极__昼__;南半球相 反;赤道_昼__夜__平__分__。
(1)黄赤交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目前的角度为23.5°。 (2)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数据关系。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α。 ②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极圈度数等于90°-α。 ③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α′。
【点拨】 1.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位 (1)春秋分日:全球(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图1—图2—图3,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白昼逐渐变_长__,由最 _短__变为最_长__,黑夜逐渐变_短__,由最_长__变为最_短__;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北__回__归__线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南__回__归__线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赤__道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素养②——综合思维:港珠澳大桥工程宏大,试分析该工程得以实施的社会 经济原因。 【探究提示】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 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得以建设的社会经济原因主 要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金力量雄厚;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该大桥建设难度大,需要拥有先进的科技及专业人才队伍;港珠澳地区经济发 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高。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中图版

生的。但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点拨】 1.时间计算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两个特殊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120°E)的区时,而不是 北京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 0°经线地方时或零时区的区时。 (2)用东加西减法求区时时,东西的确定方法:若两地皆在东时区,则时区数 大的在东;若两地皆在西时区,则时区数小的在东;若一地在东时区,一地 在西时区,则东时区的在东。
第三节 地球自转及 其地理意义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学科素养·接轨高考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自主学习】 一、地球自转特征 1.方向: (1)侧视:_自__西__向__东__。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2.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小时
旋转角度 360°
360°59'
意义 地球_自__转__的真正周期
_昼__夜__交__替__周期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地的自转角速度_相__同__,约为15°/h。 (2)线速度:由_赤__道__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_不__透__明__的球体。 (2)昼夜更替。 ①产生:地球不停_自__转__,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②周期:1个太阳日(_2_4_小时)。 ③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2.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辨析】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
信息 轮廓特征 提取 ❸图乙中图示内容为中图版图,图框的边长为 30 厘米
❹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 ❺乙面的中国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香港、澳门 教材
与珠海、深圳隔海相邻 寻因
(2)中国国土南北相距约 5_500 千米
(1)由信息❶、❷可知,图甲中所示区域为珠江三角洲珠江口 附近,该区域水域广阔,图中四个城市之间均被水域相隔, 且都经济发达,联系密切,交通需求量大,因此所建桥多 综合 (2)由信息❶、❸可知,图乙中手绘的是中国地图,我国国土 判断 南北距离约为 5 500 千米,而图上距离是 30 厘米,结合信息 ❺,可以计算该图的比例尺,通过 30 厘米/5_500 千米,可以 计算出结果 [尝试解答] (1)C (2)B
1.地球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 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的地图中,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方向为东,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拇指指向南 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西
海陆轮廓法 极点为大陆表示南极,极点为海洋表示北极
(√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山顶,b.鞍部,d.山脊。
2.A 点海拔是 200~250 m,B 点海拔是 250~300 m。 3.a 点海拔是 250~300 m,b 点海拔是 150~200 m,c 点 海拔是 350~400 m,图中最大高差为 150~250 m。 4.从地势起伏看,从 A 到 B 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 ——缓慢降低的过程。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that deal in data, the oil of the digital age. The most valuable firms are Google,Amazon,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个包裹课时跟踪检测(一)地球与地球仪一、选择题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一路正西 3 330 km 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 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 660 km D.先西南,后西北小于3 330 km解析:1.B 2.D 第1题,从甲、乙两地经度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南纬60°。

两地纬度均为南纬60°,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东经150°和东经90°,位于东半球。

第2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

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

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

(2021·湖北武汉华师附中期中测试)读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设A、B两点和B、C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B.L1 约为L2的一半D.L 1约为L2的两倍A.L1和L2相等 C.L2约为L1的1.5倍4.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B.一直向西A.一直向东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解析:3.A 4.D 第3题,A点位于赤道上,B、C、D三点位于60°S纬线上。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1-1-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1-1-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起飞时 A 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 A 地时间
±时差F
±时差F
起飞时 B 地时间+―m―小→时降落时 B 地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
西减。)
【解析】 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即地方时为 12 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 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 170°E。北京时间是 120°E 的地方时,两者相 差 50°,时差为:50°×4=200 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 近 2 月 7 日 9 时。
延伸特点
自然日界线 向西移动(15°/时)
完全与经线重合
国际日界线 固定
两侧经度或时 区的差异
两侧可能同为东经度(或东时 区),或者全为西经度(或西时 区);或一侧为东经度(或东时 区),另一侧为西经度(或西时区)
西侧为东经度(或东 时区),东侧为西经度
(或西时区)
两侧日 期差异
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
时,即星期日的 18∶10。
答案:C
考点 3 地球上日期的变更
1.日期分界线的类型
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日界线(0 时或
24 时所在经线)。如下表所示。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 180°经线附近
日期 分界
2.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比较项目 运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航天基地选址地球自转的方向灵活判断自转方向实例分析自转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航天基地选址中的应用周期与速度理解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地球自转与运动偏向会判断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时差产生原因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方时比较判断地方时的早晚时区与区时掌握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技巧日期的变更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昼夜交替的成因、周期通过晨线、昏线的判断,解答实际问题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判断晨线、昏线及意义(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一、地球的自转特点1.地球自转方向甲乙丙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时间意义恒星日 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3.速度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特别提醒]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 为晨昏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3)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图中C 点和O 点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C 点在O 点的东方,地方时比O 点早,且两地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

[特别提醒](1)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E 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 的地方时。

(2)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0时区的区时或0°经线的地方时。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 2.赤道上地表各点的线速度是相同的。

(×) 3.某时刻位于晨线上的人们都在经历日出。

(√) 4.长江干流的水流对南岸的破坏作用较强。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1.判断南北半球:图乙为北半球,图丙为南半球。

2.判断晨昏线:AOB ︵为晨线,AP ︵为昏线,BP ︵为晨线,AQ ︵为晨线,BQ ︵为昏线。

3.判断地方时:图甲中O 点地方时为6时;图乙中A 点地方时为18时,B 点地方时为6时;图丙中A 点地方时为6时,B 点地方时为18时。

试写出判断依据: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18时。

4.计算地方时:图甲中A 点地方时为12时,B 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图乙中P 点地方时为12时;图丙中Q 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5.计算区时:三图中的北京时间分别是图甲8时,图乙2时,图丙20时。

6.判断日期界线:三图中的日期分界线除180°经线外,还有图甲0°经线,图乙90°E 经线,图丙180°经线。

7.判断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图甲中有一从A 点到C 点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转规律是向右偏(填“左”或“右”)。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1.在北半球夜晚观测北极星,会发现其周围的恒星如何运动?说出原因。

[提示] 顺时针旋转。

因为北半球看北极星即为面向北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而观测者是位于地球上,因此会看到其周围恒星自东向西顺时针旋转。

2.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开始时,新疆乌鲁木齐的市民是否已经早上起床了?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

乌鲁木齐位于北京西方,当北京迎来日出时,乌鲁木齐应该还是夜晚,市民们应该还不到起床时间。

(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地球自转与航天基地选址[例1](经典高考题)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❶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思维流程]信息提取图中区域的地理位置显示❶地位于赤道附近;邻近海洋;图中❶地的等高线分布状况显示地势平坦开阔教材寻因赤道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量大,阴雨天多,赤道地区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综合判断由图示信息可知❶地位于南美赤道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且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沿海,海运便利,但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阴雨天多,天气多变不利条件:阴雨天多,天气多变。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1)比较和判断纬度高低①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就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小,纬度就越高。

②赤道的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南北纬30°为1 447 km/h,南北纬60°为837 km/h,根据所给地点线速度数值,就可以判断其所处高、中、低纬度。

(2)选择航天发射基地位置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知识拓展] 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命题视角一分析判断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2019·湖北荆州第一次质量检查)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1.A 2.A [第1题,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纬度略小于60°,且纬度自北向南减小。

第2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命题视角二分析判断航天基地的选址条件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3.A 4.C [第3题,海南文昌位于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

第4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较则纬度较高,不具备这一优势。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例2](2018·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❶,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❸约为(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思维流程]信息提取❶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升起❷图中显示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❸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求算北京时间教材寻因某地正午时,代表当地地方时为12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区区时;北京时间指东八区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综合判断由信息❶❷可知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所在时区应为东十一区;综合信息❸可知,该地正午时,即地方时为12时,可判定此时东十一区区时为12时,其与位于西侧的东八区相差3个小时,由此可算出北京时间A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1)定“基准时间”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在光照图上,特殊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已知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经线位置确定地方时图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12时ND夜半球的中央经线24时(或0时) NB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6时NC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18时NA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相对时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 点所在经线与ND 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时间数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点地方时为:12:00+45°15° =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

2.区时的计算方法 时区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1)图示法理解日界线及日期变更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自然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示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2)日期范围的计算 ①数轴法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头为180°经线。

然后再按照地方时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90°E 为0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