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词的本义和引伸义

合集下载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公朝.于王

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

..如。

耆老皆朝.于庠

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朝.济而夕设

版焉。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

一、词的本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二)怎样了解词的本义

1

页,头也

古文以为‘首’字也

及,逮也

故不能推车而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之,出也

齐闵王将之.鲁。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牧,养牛人也

《左传》:‘马有圉,牛有牧’,引申牧民之牧。

二人相与牧.羊

许书之要,在明文字之本义而已

许君之立说也推古人造字之由,先有字义,继有字声,乃造字形,故其说义也,必与形相比

附。

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

兵,械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年,谷熟也

秉,禾束也

本,木下曰本

2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四秉.曰筥此秉谓刈禾盈手之秉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年.饥,用不足

墓门有棘,斧以斯.

斯,析也析,破木也

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慢易

上不费粟,民不慢农。

王素慢,无礼

慢,惰也惰,不敬也怠,慢也

伐,击也,从人持戈。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元,始也”。

“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二、词的引申义

1.直接引申

继,续也。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

夜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

继.为王也哉?

节,竹约也。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引申义

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引申义

由于词义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止一个意义,因此,词的多义现象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古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或最早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口头语言)早已产生,某个词在口语中刚出现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无法考证。据考古发掘,中华大地上早在170万年之前,就有元谋猿人的活动,就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而汉字的产生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同170万年相比,五、六千年实在是短暂得很。我们现在了解古代语言,主要是靠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材料;王力先生说:“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的语言。”因此,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离不开汉字。在汉字诞生之前的一百六七十万年中,汉语的形态和词的含义,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因此,我们界定的词的本义,是从有记录词的汉字之时算起的,而不是从语言中词的产生之时算起的。词的本义和词的原始意义之间不能画等号。

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沅[yuán]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

例如,在新版《辞海》中,“题”字共有七个义项,即:①头额;②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题目、问题;④书写、署,如“题字”、“题诗”;⑤品评;⑥章奏;⑦通“提”。在这七个义项中,“头额”是本义,《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说文》告诉我们,“题”是形声字,它的本义与“页”有关,读音为“是”。“页”(xié)是个象形字,含义为“头”;“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文题”即“花额”,这是“题”的本义之用。义项②至⑥,都是由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头额”是人体最上最前的部位,由此引申表示一篇文章最前面的文字,即“标题”、“篇题”;“标题”表示文章要阐述、说明的具体对象,由此引申表示“题目”、“问题”;出了“题目”、提出了“问题”人们才能做文章,由此引申出“题字”、“题诗”之义;写的字、题的诗,是供人们鉴赏的,由此引申出“品评”之义;就某一问题向皇帝禀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便引申出“章奏”之义。义项⑦“提”在意义上与“题”无关,是音同借用。可见,只要抓住“头额”这个本义,“题”的其余六个意义就不难把握。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一)怎样理解“本义”

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相对。

说明:本义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的许多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因此较合适的说法是:

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或: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

具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探求,辅以文献证据。在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时,更需要文献证据的帮助。根据字形分析和用文献证据证明,这两种手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元”、“本”、“牢”、“秉”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

元□ 象一个人的脑袋

本□ 表示树根

牢□ 表示牲畜的圈

秉□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

再求诸文献:

1)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其元:晋将军先轸的头)

2)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左传·成公二年》)(系:拴、绑;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把桑树根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遗秉: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

“斯”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这是个形声字,义符是“斤”,“斤”乃斧子一类的工具,至此,我们仍然难以确知“斯”的本义。于是求诸文献: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墓门》)

通过文献的语境,我们知道了“斯”的意义是“用斧子砍”,这便是文献资料中显示出的“斯”的本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献资料在探求词的本义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廉”,观其义符是“广(yan)”,知与房屋有关。再看贾谊《陈政事疏》“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其意义就更加具体了:“陛”指台阶,“廉”则指厅堂的边缘。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王力古代汉语(21页)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王力古代汉语(21页)
一、詞的本義
·概念:詞在文獻語言所使用的幾個意義中 作為引申派生起點的那個意義。
· 注意: · 1、詞的本義不是詞的原始意義。 · 2、有文字可攷。 · 3、有文獻資料證實。
探求本義的方法
(一)分析字形 · “頁”,作爲義符,表示與“頭”相關的意義: ·顏 額頭,也指顏面。《楚辭·漁父》:“顏色憔
1、加深對詞義的理解: · 文章、书的序言、前言又称“弁biàn言”。“弁”,
甲骨文作双手扶冠之形, 本义是“帽子”。 “弁”作为帽子,戴在头部,在人体的开端,因 此弁言指写在前面的话。 2、有助於以簡馭繁地掌握詞義 · 引领北望(《左传·昭公七年》)脖子 → 若挈裘领 (《荀子·劝学》)衣领 → 令赠足下锦裘一领(曹 操《与太尉杨彪书》)量词 → 而相总领众职,甚 称上意(《汉书·魏相传》)率领
引申義與本義的關係
1、相似: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有某種 相似之處。
·斗
《詩·小雅·大東》:“維北
有鬥,不可以挹yì酒漿。”
·關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
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
· 被:被子→覆蓋;竟:樂曲終了→邊境
2、相關: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或所表 達的概念相互關聯,彼此牽涉。
·齒
詞義引申的基本趨勢
· 從個別到一般:“江”、“河”、“匠” · 從具體到抽象:“術”、“道”、“析”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策——本义是“马鞭”,形声字。 《说文》:“策,马箠也。从竹,朿声。”《战国 策·赵策三》:“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脩——本义是“干肉”,形声字。 《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正字 通》:“脩,肉条割而干之也。”《论语·述而》: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指用 十条干肉扎成的一束。
1、王怒,使監謗者。 2、齊桓任戰而伯天下。 3、詘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學,則百己 者至。 4、君子以自強不息。 5、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6、人習於苟且非一日。 7、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 絕秦望。
二、标点后,指出黑体字用的是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 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 人徒见金。
2 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人们一般从两个角度来 探讨词义引申的方式:
① 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远近; ② 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 的内容。
(1)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分析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来看,词义引申可
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① 直接引申。所谓直接引申,指引申义是从
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引申义与本义发生直接关 系。例如:
引申为各种有专门技术的工人,如瓦匠、陶匠、冶 匠、皮匠、鞋匠等,段玉裁说:“匠,以木工之称, 引申为凡工之称也。”《史记·孝文本纪》:“尝 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形符标明本义所属 的范畴,为掌握本
综合运用
●以分析字形为主 ●以考核文献为辅
2.考 核 文献
2016/12/26
义指出了方向。 1.经史子集等历史文献 2.古书的训诂材料 3.《说文》《尔雅》等工具书
4.甲骨文、金文类工具书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15
字形提供了揭示本义的根据,从文献用例得到佐证:
山顶
韩非子:是犹上高陵之颠。
裁:裁衣
裁剪、删减其他事物
孔雀东南飞:十四学裁衣。 文心雕龙:剪截浮词谓之裁 。 治:治水 孟子:举舜而敷治焉。
2016/12/26
治理国家、百姓 孟子:治人者食于人。
14
三、探求本义的方法和作用
(一)探求本义的方法
象形字
1.分 析 字形
指事字 会意字 形声字
据义构形的表意性 特点为分析本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8
2.辐射型引申
辐射型引申指由A引申出B义,又引申出C义、D义 等的多向引申构成的引申路径。
E 表达式: B A D … C
2016/12/26
9
①君子引而不发。《孟子· 尽心下》)开弓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史记· 廉蔺列传》)牵拉
引申路径
③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左传· 成13》)伸长
④子子孙孙,无替引之。(诗· 小雅·楚茨)延续 ⑤胡皆引兵而去。(史记· 李将军列传) 带领 ③ ② ⑦ ⑥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① ④ ⑤ ⑥

古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①竹节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③关节(用于动物) ④季节、节气(用于时日)
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 ⑥气节、节操(用于道德) ⑦礼节(用于社会) ⑧节约(用于用度) 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贱:《说文》:“贾少也。”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
①价钱低
②地位低下、卑贱 ③轻视、认为卑贱 ④自谦词
(二)综合式引申: 任:《说文》:“任,保也。”就是抱的意思。
①是任是负。(《诗经·大雅·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商君书·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后汉书·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朝:①早上 本义
②上朝、朝见 直接引申义
③朝廷、朝堂 间接引申义
④朝代
四、词义引申举例
(一)连锁式引申: 要:金文作 、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整理ppt
2、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多义词的词义。 如“纪”:①丝的头绪;②法度、准则;③治 理、管理;④记年单位;⑤古书纪传体史书中 记述帝王历史的部分;⑥通“记”。
3、有助于我们确认词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意 义。如《论衡·难岁》:“积分为日。累日为月, 连月为时,纪时为岁。” 通过以上“2”的分析, 结合上下文,知“纪”在此处是“积累”义。
词的基本义:是词在一定时期内最基本、最常 用的意义。(从词义使用角度)
整理ppt
(二)如何确定词的本义
• 1、分析字形、文献印证。如“题”有“头额” 义。
• 2、依据《说文》。如:“表,上衣 也。”“引,开弓也。”
• 3、归纳文献用例。如“已”有“停止”义。
• 4、本义是词的所有义项中表示个别的或最具
体的意义。如:“缘”的本义是“衣边”;
“赋”的本义是“赋税”;“演”的本义是
“水长流”。
整理ppt
Baidu Nhomakorabea
二、词的引申义
(一)本义是引申义的核心。
一个词的所有意义不是一盘散沙,它们之间存 在着各种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就是本义及其具 有的特点。
例1:朝:早晨——早上省视君主、父母—— 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整理ppt
(三)假借义与本义无关
如“纪”有“记”义,但“记”义与“纪” 的本义无关。
(四)分析词义引申系列的意义

第六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六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 甲骨文作 ,金文作 ,表示庄稼成熟。《左传? 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大有年”指五谷丰 登。我国黄河流域一般是谷物一年一熟。由于谷熟的时 间需要一年,这一自然条件使“年”由年成、收成义引 申出时间单位一年。
• 条件引申与延展引申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以一定的 自然或社会的条件为引申的契机,没有这种条件就不 能引申出新义;后者在原义与新义之间具有共同点或 相似点,需要找出词义所概括内容的异同。 (三)比喻引申 比喻引申,是以原词义所概括的事物为喻体的一 种引申方式。原词义所概括的事物,在形象特征以及 性质、功能等方面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类似,于是就 用原词去比喻它,从而引申出新义。如: 斗本义指带柄的舀酒器,《鸿门宴》:“玉斗一 双,欲与亚父。”由于天上的北斗与有柄的酒器形状 相似,便用舀酒器的“斗”去叫北斗星。如《楚辞?九 歌》:“援北斗兮酌桂浆。”比喻引申与修辞格中的 比喻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语义范畴,一个是修辞范畴。 比喻引申除运用修辞手法外,还必须产生新义,新义 产生后不足转瞬即逝,而是稳定的常住性的意义。
• 二、词的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中出来的意义。换句
话说,就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词义的引申是 形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它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丰富多采,更好 地满足交际的需要。依据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引申,也叫近引申;一类是间接引申,也叫远引申。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多义词的⼏个意义,其中⼀个意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献语⾔所使⽤的⼏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起点的那个意义。

2、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者间的关系有远有近。1)近引申义同本义之间⼀般是⼀词多义的关系。2)远引申义同本义之间可以是⼀词多义,也可以是两个同源词。

3、依据什么来探求词的本义: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本义是谴责。2)考察⽂献语⾔⽤例。如“狱”在先秦⽂献中都是“诉讼”、案件义,到汉代⽂献才有当“监狱”讲的,因⽽本义是“诉讼”。

4 、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个意义中,由本义派⽣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5、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式:

1)相似:a形貌性状相似。如“⽃”由酌酒器引申为⽃星。b功能作⽤相似。如“关” 由门闩引申为关卡。c ⽅式情态相似。如“奋”由鸟展翅引申为举起、扬起。2)相关。a甲事物对⼄事物具有标志作⽤,借甲代⼄。如“齿”由门⽛、⽛齿引申为年龄。b借动作⾏为指代动作⾏为的主体或客体。如“倡”由领唱引申为⼀般的唱,再引申为以演唱为职业的⼈。C借形状特点指代事物或⼈。如“刚”由坚硬引申为⾦属钢。D借⽅位处所指代事物或⼈。如“陵”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如“危”本义为陡峭、⾼峻。陡⽽⾼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

6、词义引申的趋势:1)从个别到⼀般。如“江”从专称长江引申为泛指河流。2)从具体到抽象。如“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法。

词的本意和引申义

词的本意和引申义

实践: 走: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 走.” 树: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探求本义要注意的问题: 1、当心字形的讹变。如:臣P93 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 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词的意义相符时,它 就是造字时候的本义。
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要注意的问题: 1、字音的变化。如:朝zhāo→cháo,骑 qí→jì 2、字形的变化。如:何→荷,解→懈,树 →竖 p123第6、7题。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本义及其本义的探求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 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 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即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 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益:本义是水溢出。字形从水从皿。 《淮南子》:“澭水Hale Waihona Puke Baidu益。”
“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 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 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 申义。
一、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 的形体。 斤:斫木斧也。象形。 戒:警也。从廾、戈,持戈以戒不虞。 刃:刀尖也。象刀有刃之形。 适:之也。从辵,啻声。
二、考核文献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 样使用这个词的。 1、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解释。 2、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用法。 向:字形分析其本义是朝北的窗子。 文献:《说文》:“北出牖也。”《诗 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

词的本义 与 引申义

词的本义 与 引申义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由于词义是不断发展的,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止一个意义,因此,词的多义现象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古汉语书面语言中词的多义现象的几个重要方面——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或最早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口头语言)早已产生,某个词在口语中刚出现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无法考证。据考古发掘,中华大地上早在170万年之前,就有元谋猿人的活动,就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而汉字的产生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同170万年相比,五、六千年实在是短暂得很。我们现在了解古代语言,主要是靠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材料。王力先生说:“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的语言。”因此,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离不开汉字。在汉字诞生之前的一百六七十万年中,汉语的形

态和词的含义,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因此,我们界定的词的本义,是从有记录词的汉字之时算起的,而不是从语言中词的产生之时算起的。词的本义和词的原始意义之间不能画等号。

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假借义

❖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从词的本义发展、推衍、
引申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同本义有着内在的联系。 例如:
焦——本义是物体被火烧伤,变成黄黑干枯之 色。《说文》:“焦,火所伤也。”《玉篇》: “焦,火烧黑也。”《左传·哀公二年》:“卜战, 龟焦。”(意即用占卜的方式决定会战的吉凶,结果 龟壳被火烧焦了)即其本义之用。“焦”由本义推衍 派生出下列引申义:
① 物体烧焦后,其外形往往卷缩不平,由此引 出“卷曲”义。《战国策·魏策四》:“衣焦不申, 头尘
❖ 不去。”吴师道补注:“焦,卷也。” ② 物体烧焦后,其颜色一般呈黄黑色,由此引
出“黄黑色”之义。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二: “心悲则面焦,脑灭则发素。”
③ 物体烧焦后,其气味特殊,由此引出“烧糊
的气味”之义。《广雅》:“焦,臭也。”《礼 记·月令》:“其味(味道)苦,其臭(气味)焦。”郑 玄注:“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属焉。”
❖ 前有大蛇当径。”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以下几个引申 义: 1) 泛指道路。《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 路渐。”王逸注:“径,路也。”
2) 迹,踪迹。小路上布满人行之迹,故引申出 此义。《广雅》:“径,迹也。”
3) 行。人常在小路上行走,故引申出此义。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人名)以壶飱从 径。”杜预注:“径,犹行也。”《汉书·苏建传附 苏武》:“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叫做词的本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例如:

“向”,《辞源》前三个义项是:1、北窗。2、朝向,对着。3、方向,趋向。究竟哪一个意义是“向”的本义呢?从文字体形看,“向”甲骨文作,小篆作向,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从文献资料看,《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室熏鼠,塞向瑾户。”字形与文献相参证,可以判断“北窗”是“向”的本义。因为窗子是朝着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来“朝向”、“对着”、“方向”、“趋向”等意义,这些都是“向”的引申义。

“理”,《辞源》前五个义项是:1、治玉。2、治理。3、治疗。

4、温习。

5、文理,条理。哪个义项是“理”的本义?哪些义项是“理”的引申义呢?从“理”的造字结构看,从玉,里声,是个形声字,“玉”是形符,与本义有关。从文献资料看,《说文》:“理,治玉也。”《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以字形与文献为推,可以判断“治玉”是“理”的本义。因为“治玉”是雕琢玉石,对玉进行加工,由此又引申出“治理”、“治疗”、“温习”、“文理”、“条理”等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理”的引申义。

需要指出的是,词的本义并非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产生之前。汉语历史悠久,至今至少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而记录汉语的汉字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一个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很难确切地考察清楚。我们现在所谈的只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证明的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 天下之恶皆归焉。” 《大戴礼记·曾子立 事》:“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 司徒之官。” 四、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 之也,食以草具”。 《左传·郑伯克段于 鄢》“缮甲兵,具卒乘”。 《史记·项羽 本纪》“良乃入,具告沛公。”
相因生义
小复前进,到其户内,白银为壁,水精为池,王 呼水流,疑不得进。《树提迦经》 猕猴得蜜,盛满蜜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令其水 净。猕猴不解,谓呼有虫,将至水边洗钵。《经 律异相》 愿母为白侯,属阿令转我得乐处。(《三国 志·魏志·蒋济传》注引《列异传》)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曰: “患虐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 虐?”(《世说新语·言语》)
词的wk.baidu.com义和引申义
2.辐射式(并列式) 《诗·大雅·瞻卬》:“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墨子·七患》:“一谷不收谓之馑。” 《左 传·僖公元年》:“辱收寡君,寡君之惠也。” 伪《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惟艰。”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 骨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 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也就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 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① 四鄙之萌人。 ②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⑤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楚辞·渔父》:“颜色憔悴。” 《诗·秦风》:“有马白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怎样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如何分析词的本义: 1、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有助于了解词的本义; 在分析字形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字形的变化;字义的发展;古代学者对字义
的分析。 2、要利用文献资料加以佐证; 如:解,本义是解剖牛。《庄子》“庖丁解
牛”。《》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
怎样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为什么要分析本义和引申义 怎样分析本义和引申义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在词的多个义项中,最早的 并且居于中心地位的词义。
词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 的后起的意义。
如:“解”1、分割动物的肢体;2、把 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融化;4、调 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 解、懂得;8、懈怠、松懈。
如何分析词的引申义
1、引申义可以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 引申义:如:年、朝。
2、词义的引申情况各不相同,但是由 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个别是其基本规 律。如Biblioteka Baidu表、业。
3、词义引申可能单线发展,也可能多 线发展。如:左。
作业:
什么是词的本义?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试举例分析。
为什么要分析本义和引申义
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使我们对词义不仅 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能够加深对词义 的理解。
如:绥,本义是车上的绳子,使人平稳。引 申为安抚。年,本义是收成,引申为一年、 年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一)纲举目张,以简御繁。
例1:间。1.空隙;缝隙。”2.指空子,可乘的 机会。3.嫌隙,隔阂。4.阻隔;间隔。5.差别; 距离。6.间杂,夹杂。7.离间。8.间谍。9.伺候; 侦伺。10.私下。11.非难;毁谤。12.参与。13. 介绍。14.干犯。15.更迭,交替。16.引申为代 替。17.痊愈。18.间或。19.拔去或锄去多馀的。 20.乘,趁(时间、机会)。 例2:向。1.朝北的窗。1.朝北的窗。3.面对; 朝着。4.去;前往。……9.方向;方位……13. 向来;一向。……16.介词。表示动作的方 向。……19.介词。对;与。表示动作的对象。
探求本义的方法-2


(三)分析形声字的意符 (形符)例如: 迷:这个词有迷路、迷恋、 迷惑等义,哪一个是本义呢? 它的意符,表示脚在道路上 行走之意,可见“迷路”是 “迷”的本义,如“寻向所 志,逐迷,不复得路”(陶 潜《桃花源记》),用的正 是本义。
咆、泡、饱、跑、庖、炮、 胞、袍等字声符都是“包”, 意符不同,它们的意义明显 不同,而所表意义同意符密 切相关,这些意义一般应是 它们的本义,如“咆”的意 符是“口”,本义即是“动 物口中发出的叫声(咆 哮)”;“饱”的意符是 “食”,本义是“吃饱了”; “跑”的意符是“足”,本 意是“走路”等等。


(3)、借形状特点指代事 物或人
刚(坚硬)——金属钢 姝、娥(貌美)——美女 奸(邪僻)——邪僻的人 或事


(2)、动作行为指代事物 或人:
倡(领唱)——一般的 唱——演员 将——领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兵的人


(4)、借方位处所指代事 物和人
陵(大土山)——帝王的
坟墓 官(官府)——官职、官 长

3、相因推导


引:《说文》:“开弓也”本义 是拉开弓。上边所例句中的“引 而不发”的“引”,就用引义, 其它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 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 意义派生出来的。 词的本义也不一定是常用义,同 现代汉语所说的基本意义有区别, 特别是那些以假借方式造成的词 更是如此。例如:字:《说文》: “乳也。”《广雅· 释诂》:“生 也”本义是生孩子,文字的“字” 和名字的“字”都是它的引申义。 文字的意义早已成了“字”的常 用意义,“生孩子”这个意义已 经消亡。

掌握规律,举一反三-2
同义关系; 相似类比 时空引申 具体到抽象
三、探求本义的方法


(一)、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这种方法是分析象形、指事、 会意字的形体结构求本义 。古

代单音词占优势,多义词 主要也是单音词,一个当 字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 一个词。汉字是表意文字, 造字时义寄于形,形体结 构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当字的早期形体, 为探求词的本义提供了极 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历 来的文字学家都把分析字 形作为探求词的本义最常 用,最基本的方法。例如:

防:堤坝(本义)堵水, 防水(直接引申义) (禁阻、防备),防止 (约束、规范)标准 (间接引申义)

2、连锁式引申和辐射式引申


(1)、连锁式引申:
由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 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申脉络叫 连锁式引申 功:本义是工作、事情,如“上 入执宫功”(《诗经· 七月》); 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 义,如“故事半古之人,而功必 信之”(《孟子· 公孙丑上》); 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 就、功业、事业,如“管仲晏子 之功,可复许平”(《孟子· 公孙 丑上》);再由此引申出功劳, 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 (《史记· 项羽本纪》)。功的这 些引申义是一们接一个引申出来 的。
引申义与本义有因果条 件等关系,通过推导实 现引申 总规律和基本趋势是:

从个别到一般
虚:大丘也。大则空虚, 故引申为空虚 危:本义陡峭、高峻 陡而高则易倾;故引申 为不稳定,由不稳定进 一步引申为危急、危险

从具体到抽象
六、词 的引申方式
1、直接引申和间接引 申 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 意义叫直接引申; 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 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叫间 接引申

(二)穷原竟委,加深理解。



例如:具 《左传· 隐公元年》:“善甲兵,具卒乘”。(准备) 《战国策· 齐策四》:“食以草具。”(酒肴、饭食) 《史记· 高祖本纪》:“具告沛公。”(全部)
(三)掌握规律,举一反三-1
间、隙(壁隙孔也)、 际(壁会也,两墙相合 之缝) 间、隙可引申为嫌隙; 间、际可引申为中间、 里边、期间、相互之间; 隙、际可引申出接近。


州:甲骨文、小篆都是象水 中有岛的象形字。《说文》: “水中可属曰州。”“水中 陆地”便是州的本义。 及:古文表示一只手抓着了 前边那个人的后身,即追赶 上了之意,这是个会意字。 《说文》:“及,逮也,从 又从人。”成语“望尘莫及” 中的“及”就是用的本义。 (二)、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应找出最早的用例,一 般本义见于早期的文献 狱:先秦文献都是诉讼、案 件的意思,汉代文献才有监 狱的意思;本义应为诉讼
词的本义举例分析


词的本义是指根据字形分析和考 核文献所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 发:《说文》:“射发也”本文 是射出箭。如“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孟子· 尽心上》) “齐军万驽刘发”(《史记· 孙吴 列传》),这两个句子中的“发” 就是用的本义。至于“发”的其 他意义,如“发生”“发 展”“发动”“发现”“打发” 等,便都是从“射发”这个意义 派生发展出来的。
省:《说文》:“视也。” 本义是视、察看,动词,看 的对象没有定。引申为专指 看望父母、尊长。如:“昏 定而晨省”(《礼记· 曲礼 上》),“瑜从父尚为丹阳 太守,瑜往省之”(《三国 志· 周瑜传》)。同时引申 为检查、反省,如“吾日三 省吾身”(《论语· 学 而》),“退而省其私” (《论语· 为政》)。引申 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很明显。
第六章 詞的本義和引伸義
一、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二、研究本義詞義引申 的意義 三、探求本義的方法 四、詞的引申義和本義 聯繫的方式 五、詞 的引申方式

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 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 个意义。 引申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 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鄙:1.週代地方行政區劃名(五 鄉為鄙,鄙,五百家。)2.质朴; 3庸俗、鄙陋;4.恶;5.轻视、鄙 薄。
五、词的引申义和本义联系的方式
1、相似类比 形状相似(酒器)斗—北斗( 功能相似
)星
关(门闩)—关卡 术(道路)—途径、方法 牢(畜圈)—监狱、牢房 方式情态 断(砍断)—果决 奋(鸟飞)—举起、扬起
2、相关联想


(1)、标志作用借甲代乙:
齿(牙齿)——年龄 年(收成)——年 兵—— 军队
参考。
四、词的引申的基本规律



词义引申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是到一般,由实到 虚,是本义发展出各处引申义的基本规律。例如: 理:本义是治玉,引申为治理其他事物,从治理的结果可以 引申出“条理”义。治理是一种有目的、经过考虑的活动, 从而引申出“事理、道理、情理”等意义。 暴:本义是晒,“晒”要把东西放在光天化日之下,从而引 申为暴露、显露,如“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 《报任安书》)夏日的阳光是狠猛烈的,从而由“晒太阳” 义又引申为“猛、争”和“突然”义,如“暴风聚雨”,又 由此引申为“凶暴、残酷”义,如“不畏强暴”(《商君 书》)。
词的引申义举例分析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 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发展,本 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 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 义都是跟随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 一词多义的现象决定由此产生的。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 本义是门闩(名词)和闩门(动词)。 门上了闩就能控制出入,从而引申出 “关卡、要塞”义;从“关卡”的意 义又可以引申为“关键、枢纽”义。 门闩能把门与门或站与墙连在一块, 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我 们在使用“关”这个词时,总不会每 次都使用它的全部意义,而它却可以 具有多种意义。
探求本义的方法-3


(四)查阅古书注解和字典辞 许慎的《说文解字》从字形 书 。 来探求本义,它是我国这方 古书的注释是古代重要的语言资 面一部最早又最系统的著作。 料,由于时代相距较近,词义变 虽然,所分析的字义,并不 化还比较小,对古代的语言和词 都是本义,还有些字分析错 义比较熟悉和了解,这对于我们 了,但至今我们分析和了解 探求词的本义大有帮助,后代一 些字典辞书往往都是把最早词义 词的本义仍然有很大的作用。 列为第一个义项,有时还介绍了 此外,一些关于古文字研究 一个词的词义演变情况,为我们 的专著如《文字蒙求》、 辩识词的古义或本义提示了例记, 《文字源流浅说》等也可以 也很有参考价值。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
读音: 解:分割引申为松懈 读xie ,后来写作懈 弟:由弟引申为顺从 改读ti,后来写作悌 取:由俘获引申为娶妻, 改读去声,写作娶

说:由陈述引申劝说 读shui 语:由言语引申为告诉,改 读yu去声 反:仍读反,但新造字“返” 支:支枝,古今字。引申为 分支、支持,用支;竹木用 枝;又引申为人体四肢,用 肢。
(2)、辐射式引申

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 的方向派生出数个直接 引申义的词义引申脉络 叫辐射式引申 如:询:过问、慰问、 审讯、责问、音讯等

综合式引申


词义引申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词义在 引申过程中往往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例如: 朝:《说文》:“朝,旦也,”本义是早晨,古时君臣在早 晨会见,从而引申出朝见义;朝见时君臣彼此朝向对方,从 而引申出朝向义;朝见的地方叫朝廷,又是朝的一个引申义。 朝见时,群臣必须下拜。又从朝廷引申出王朝义,由王朝引 申出朝代义。朝的这些引申义产生的方式,由早晨、朝见、 朝廷、王朝、朝代组成连环引申,而朝见又分别引申出朝廷、 朝拜、朝向等义,则是并列式引申。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 引申或混合式引申;在词义引申中是很常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