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主要论述简答题
简答题《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
1、简述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教育关系是主要关系,并不为主观意志所左右。
这种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影响极大。
心理关系,表明师生之间相互认可的程度,带有很大的情感成分。
师道尊严,师生间应有一定的距离.2、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目标与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勿偏高或偏低;目标与规格应有层次、规格的差别;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应有国际可比性.3、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答: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政治上敏感,有思考意识,思想纯洁,易冲动.同学间感情较纯洁,很好。
年级、专业、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地域文化差异,使学生层次结构复杂。
4、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
答: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关系;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5、高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定的依据。
答: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及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它包括高校的种类、主办者、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关系。
制定学制的依据,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是社会的政治制度;三是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6、简述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答: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群体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高度协作意识;7、简述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答: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8、我国高等院校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答:高教结构调整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建立新的高校能级结构,实施不同的管理;确立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合适的比例和重点。
教育学心理学简答题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教育媒介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5.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的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6. 教育的民主化(1)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即教育要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2)师生关系的民主化;(3)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4)最后追求教育的自由化;7.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8. 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一、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二、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5)有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9.白板说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10. 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的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技术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11.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就是校园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12.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13. 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14.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平衡的(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
教育学及心理学简答及案例
第一章习题:五、实例分析1.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其意是说心理的不可知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此话妥否?为什么?2.在生活中,当人们知道你是学过心理学的,有人便会进一步问道:“那你一定能猜到别人的心理,我现在正想什么?你知道吗?”对此情形,你作何评说?3.有人说,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并不一定要学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没学过心理学而成为优秀教师的大有人在;而有的学了心理学却仍然教不好书。
可见,学不学心理学无所谓。
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六、简答题1.简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2.心理学有哪些重要分支?3.列出对世界心理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流派。
4.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七、讨论题1.学习心理学对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何意义?2.你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什么问题?八、图表题请在图1-1中标有数字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内容。
第二章习题:五、辨析题1、科学的心理观就是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2、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反射。
3、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兴奋点。
4、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没有什么不同。
5、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区的划分是相对的。
6、动物不具备思维活动。
六、实例分析1.马戏团里教小狗做算术是用什么原理训练的?2.有的同学在参加重大考试前显得非常兴奋,但拿到试卷时却好像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3.美国学者丹尼曾做过一个惨无人道的实验。
他从孤儿院里选了40名婴儿,将其分别放入被严格控制隔离的笼内,不与任何人交往,经过几年的喂养,这40名婴儿全部变痴。
后来这个实验被透露出来,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丹尼不得不停止实验。
实验虽然停了,但是被害的40名儿童虽经社会多方资助,极力挽救,收效甚微。
40名儿童中除少数儿童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外,大部分儿童终生痴呆。
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4.同看一部电影,人们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有的人认为非常精彩,有的人认为一般,有的人却认为不怎么样。
这是什么原因呢?5.食物进入嘴里就会分泌唾液,看到食物也分泌唾液,听到关于某种食物的词语时也会分泌唾液。
(教师资格考试)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集锦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1、启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查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
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大题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二、简答题1、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2、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并谈一下你对它的认识。
三、分析论述题试述教育学包含了哪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简答题1、试述80 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说明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何重要意义。
2、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3、试列举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并谈一下你对这些不同教育定义的看法。
三、分析论述题试论述教育的起源并谈一下你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二、简答题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三、分析论述题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2、试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三、分析论述题1、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
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3、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第五章教育目的二、简答题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三、分析论述题1、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
2、试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布的教育目的,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应如何去实施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二、辨析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三、简答题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简答题
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1.1)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简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近代教育的特点?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岀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⑶ 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岀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2.1)(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教育学论述题及答案教育学论述题教育学、教育⼼理学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
(⼆)、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定要结合本⼈或学校、学区⼯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语⾔要精炼。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些问题,需要全⽅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要策略,当然这也要求您能对基本的教育学、教育⼼理学的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这也是与你同⾏在我的学习经验中⼀再强调的观点,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例如:学校、家庭、社会三⽅⾯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回答这⼀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持,通过书⾯或互访的形式,加强相互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教育的统⼀要求和统⼀⾏动,形成教育合⼒,共同搞好教育⼯作。
2、“授之以鱼,仅供⼀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受⽤⽆穷”。
在论述题中,常引⽤这样⼀类格⾔,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
在这⾥,此格⾔表明了智⼒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的关系问题,由这⼀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与这⼀个类似的还是“⽼⼦英雄⼉好汉”等说法的辨析等。
3、能⽤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知识程度的⼜⼀个⽅⾯。
这⼀点对于在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是⼀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难度就较⼤,但任何事情总是⼀分为⼆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个优势就是记忆能⼒较好,能掌握好知识点,这是⼀个最⼤的优势。
更何况,我们都过了10⼏年的学校⽣活,⽽⼤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与⽼师的接触、交流中度过的,这也给你们对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些联系实际的素材,要注意多挖掘⼀些。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问答题整理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考试大纲》P1)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1)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P5)答:(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P7)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P9)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育学和心理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学和心理学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教育学是一门涵盖广泛、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众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在教育学中常见的“万能简答题”,它们可以作为思考和研究的起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育学。
1、请简述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3、什么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原则?请列举并解释它们。
4、描述一下现代教育的全球化趋势,以及其对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影响。
5、解释一下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理论”,并如何应用在实际教学中。
6、什么是“自我实现的教育”?请举例说明。
7、简述一下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
8、如何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请举例说明。
9、谈谈你对“生活即教育”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10、如何将技术整合到教育中以提高教学效果?你有何建议或策略?以上这些问题,只是教育学中众多问题的一部分。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同时也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教育情境中个体在教育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生在学校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也研究学生在其他教育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规律,还研究教师的教育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2、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研究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个性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本文2)学习心理与教育。
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因素等,以揭示学习的内在机制和有效学习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1,布鲁纳的教学观(3.1)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4,学习动机的种类(4.1)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6,成败归因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7,学习迁移的种类(5.1)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9,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0,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6.1)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1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考一考自己.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1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7.1)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1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15,学习策略的特征(8.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16,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5,复习形式多样化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17,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18,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9.1)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2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2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1)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25,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份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26,心理健康的标准(11.1)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有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2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样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2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2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30,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2.1)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31,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32,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3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34,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35,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36,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13.1)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1,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37,群体凝聚力的培养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38,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较多的监督与指导.例如小学生入学时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人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39,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40,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41,教学测量的分类(14.1)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4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4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44,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和决策.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45,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46,简述罗森塔尔效应(15.1)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论述题一、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答: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教师通过掌握心理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自觉地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练习题(有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练习题(有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1分(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1分(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1分(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1分(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1分2.简述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全民教育(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答(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1分(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1分(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1分(4)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1分(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1分4.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2分(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1分(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1分(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1分5.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6.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答、(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分(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1分(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教育学心理学重点简答题
一、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二、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三、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五、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师如何备好课?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1)钻研教材。
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1分)(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
(1分)(3)设计教法。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
(1分)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1分)(2)课题(单元)计划。
(1分)(3)课时计划(教案)。
(1分)七、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1.5分)(2)精深的专业知识.(1.5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1。
5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
5分)八、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分)(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1分)(3)热爱学生;(1分)(4)集体协作的精神;(1分)(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分)九、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正确回答出6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个原则,扣1分。
必考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及答案
教师招聘经典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案的内容。
2.你如何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3.简述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4.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策略有哪些?1.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2.(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指教学不仅要面向好学生,也要面向差学生。
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
3.(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4.(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这堂课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一些理念: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反映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2.老师及时地化解矛盾,转变教学策略,科学而恰当地引导学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老师将科学课上成一场生动有趣的爱心教育课,取得了比上科学课更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书育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1.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这一德育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2.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1.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包括:(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那些?(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组东兴2.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1)教育方针比教育目的包含的内容更多。
(2)教育目的在对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上要求明确,教育方针则在“怎样教育”和“怎么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3.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1)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特殊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现正相关趋势。
(2)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简述教师有哪些职业角色;(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教育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管理者(4)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知己角色(5)研究者角色,学习者角色。
5.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1)指导作用(2)评价作用(3)教育作用(4)保障作用6.怎样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相互统一。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促进。
(4)贯彻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1.或是学生的主体作用2.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7.试述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做出社会性的规范。
(2)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即使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运用奖惩应注意一下几点;(1)要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
(2)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公正。
(3)建立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9.主要的教学原则有那些?(1)循序渐进原则(2)直观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启发性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11.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和谐(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合理。
12.简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教师要了接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是学生的不同特长得到发展。
13.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想统一的评价和考试标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4.简述素质教育及其内涵和意义。
(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 1. 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提高综合国力。
2. 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 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15.列举分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能力。
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并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增加而自然发展起来的。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知活动之中。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17.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维持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着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8.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与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评定的过程。
19.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0.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维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得到更多答案。
2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综合。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22.教师布置作业是因遵守的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
(3)分量适宜,难度适当。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选择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的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2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24.简述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信息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体内分布着7种不同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体内的组合形式多样。
这七种智力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认知智力。
25.教师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26.试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设置合适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期望,提供及时反馈。
(4)合理运用奖惩,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竞争学习。
27.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励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的归因观。
2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的态度与定势。
(4)学习环境的相似性。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29.我国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30.如何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1.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31.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只是经验(6)情绪与动机32.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与教师,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5)研究和了解学生。
(6)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7)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8)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9)发扬民族教育。
(10)主动与学生交流,善于与学生沟通。
(1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12)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3.分析磨难教育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1)根据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4)发挥榜样教育作用。
(5)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铸。
34.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此外还有课程理论等因素。
35.简述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经验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
(3)迁移的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36.简述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7.试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1)存在的问题:1.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章。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知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德育行为的养成。
(2)改革趋势: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2.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识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5.坚持知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38.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学校专业的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9.阐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内部因素:1. 学生自身的需要与目标结构。
2. 成熟程度与年龄特点。
3.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因素:1. 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9. 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品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4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那些?(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1.简述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四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