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患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护理论文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探讨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
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30例采用常规重症呼吸衰竭护理方式的为A组,3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的为B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A组的76.76%;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A组的2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中应用积极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是由宫内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窒息复苏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在高频率、较小压力下进行通气的新型机械通气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2]。
但是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在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接诊的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30例采用常规重症呼吸衰竭护理方式的为A组,30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高频振荡通气护理管理的为B组。
A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8.51±1.24)周;体重2700—3600g,平均体重(3150±282)g。
B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7.91±1.26)周;体重2700—3700g,平均体重(3160±292)g。
高频震荡呼吸机在临床中的应用
高频震荡呼吸机在临床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高频震荡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2019年收治的210例ARDS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纠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
抽取105例联合常频机械通气(CMV),列入对照组;另105例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列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吸入氧浓度(FiO2)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HFOV在ARDS 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呼吸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呼吸机;高频震荡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7-0070-0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性肺损伤最严重的形式,可发生于感染、休克、创伤等诸多疾病中,病理学原理为肺实质细胞损伤,形成弥漫性的肺炎性损伤以及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患者的肺部功能受到严重损害[1]。
ARDS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以小潮气量(6mL/kg)、高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要治疗原则,几乎所有的患者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2]。
高频震荡通气(HFOV)已被多数研究证明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具有较快的频率、较低的潮气量以及较高的平均气道压等特点,在减少对肺实质损伤的同时提高患儿肺功能,可作为传统的通气方式替代治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3-5]。
为探究其具体的应用效果,本文对105例本院2018—2019年期间在院ARDS患者进行HFOV治疗,并与同时期进行CMV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开胸患者术后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的护理体会
开胸患者术后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开胸患者术后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和人工叩背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7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机排痰。
结果振动治疗仪组和治疗组与人工叩背排痰组的排痰效果、血氧饱和度、病人的舒适度及护士的操作感均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开胸术后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关键词】多频振动治疗仪开胸患者术后许多疾病需要在全麻下实施开胸手术,比如肺癌、纵膈肿瘤、食道癌、先天性心脏病等,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及机械通气等原因,使分泌物增多,及时清除肺内痰液是开胸病人术后的护理重点,以往采取的叩背、超声雾化等排痰措施,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效果往往不明显。
为了提高和改善排痰的效果,2011年1月—7月对我科部分全麻开胸的病人采取了YS8001TC型多频振动治疗仪进行胸部治疗,在治疗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开胸患者患者70例,食道癌23例,肺癌20例,先天性心脏病18例,纵膈肿瘤5例,剖胸探查4例。
随机分为人工排痰组和振动治疗仪组,人工叩背组35例,男20例,女15例;振动治疗仪组35例,男22例,女13例,两组平均年龄为54岁。
1.2 仪器 YS8001TC型多频振动治疗仪由常州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主要用于协助术后及体弱患者增强排除痰液能力的医疗设备。
1.3 工作原理治疗仪是根据临床胸部物理治疗原理(定向体位引流),在人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治疗力,该定向治疗力穿透性强,可穿透皮层、肌肉、组织和体液,其垂直方向分力产生的叩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粘膜表面粘液和代谢物松弛、液化,水平方向分力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如: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
1.4方法两组病人操作时间选择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治疗前进行10~20分钟雾化吸入。
高频通气与机械通气在多发伤者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攀 冬 Ⅱ 髓 台 流 鄂 解 剖 与 急 性 胰 睬 嵌 [ : 中 目 央 用 外 科 J
1 9 1 8. 8r 3 7 0
应 用 f l 国 用 外 科 杂 志 . 0 1 14 ?j } J _ 20 2 一 1 第
【 稿 2 i J 虹 0i 1 t 妊 “ 2 . I 1 l I 02 J 3 J 8
维普资讯
g M
J
a 2 0 l3 o2 l 0 2 yl 0 N . 1 .
胰 腺 科 学 术 研 讨 纪 要
邗 j强 营 养 治 疗 可以 治 愈 。 总 之 并 发 症 站 生 后 力 采 早期 发 _ i 口
爱靼 处理
3 张 £平 , 赵 杯 . 王
、^ 诚 胆 道 聊 青 障 碍 见 维 景 胆 道 外 学 Ⅲ 色 施
簿 :l 计学 拄 术出版 社 .9 3 1 5 姆 1 9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蝙辑
£ E孙 )
文章 编 号 :0 3 1 8 (0 2 0 0 0 0 1 0 3 3 20 )2 16 2
中 图丹 娄号 R51 8 4 ( U 5 3
莉 薜 七
f: ・ 普通 卟# 杂 志 , 9 1 ) 19 华 J , i9 4 3 3 9 L 4 海 市 胰 腺 外 科 作 组 奥 曲 胩 恃 疗 急 # 腺 丧 脞 中 嘲 髓 研
参 考 文 献
- -1 i I
.
究报 告 l】中 牛 用 朴 科 杂 占, 8 1 l 4 V l 『 10 ,8 7J 2 5吴 敏 营铁 酞 , 铁 男, 外 科 扈 鱼 凡脯 事 等 心 蕊 营 葬 持 竹
文献 标 识 码
高频 通 气 与机 触 通气 在 多发 伤青 急性 呼 吸衰 竭 中的j j 、 l j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应用价值-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应用价值-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病因,病情重、进展快、率高,是NICU 的常见危重症。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手段,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成功率已提高。
高频震荡通气(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 是应用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正常 4 倍以上的通气频率,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进行通气的一种特殊通气方法。
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机械通气更有利于减少肺损伤及炎症因子的释放,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
本文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 住院的NRDS 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两种机械通气模式的治疗情况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0 年12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 例,均符合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NRDS 诊断标准,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 组和SIMV 组。
HFOV 组25 例,男17 例,女8 例,胎龄( 31.72 2.05 ) 周,出生体重( 1. 53 0. 38) kg; SIMV 组20 例,其中男13 例,女7 例,胎龄( 31.55 1. 90) 周,出生体重( 1.60 0.34) kg。
2 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 。
1.2 方法常规治疗: 所有患儿入院后即行血气分析及胸部X 线检查,全部患儿上机前均常规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 150 ~200 mg/kg 经气管插管内注入,12 h 后根据患儿情况予以第 2 剂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与传统通气方式比较
相比传统通气方式,HFOV能够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效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 肺损伤。
HFOV具有更高的呼吸频率和更小的潮气量,能够更好地保护肺组织,减少气压伤 和容量伤的发生。
此外,HFOV还能够降低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减轻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降低颅 内压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 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 供新的治疗选择。
高频振荡通气技术简介
01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机械 通气模式,通过高频率、小潮气 量的振荡气流来实现肺部通气。
02
该技术具有肺保护作用,能够减 少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同时 提高氧合效果。
新生儿呼吸机治疗现状
新生儿呼吸机治疗在临床应用广 泛,但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机械通气模式易导致肺气压 伤、容积伤和生物伤等,增加并
发症风险。
高频振荡通气作为一种新型的通 气模式,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
注和认可。
高频振荡通气原理
02
及优势
工作原理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一种通过 高频率、小潮气量的振荡产生双向气 流,从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方 式。
在HFOV中,气体以高频率(通常 >150次/分)在呼吸道内振荡,产生 的双向气流可有效地帮助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同时减少了对肺组织的损伤 。
讨论
高频振荡通气通过快速、小潮气量的气体振荡,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和通气状况, 降低机械通气对肺部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高频振荡通气的特殊性, 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
作规范,确保患儿的安全和疗效。
高频通气的护理
高频喷射通气
定义
高频喷射通气是一种通气模式, 其通过高速气流喷射来维持血氧
饱和度。
适应症
高频喷射通气主要适用于治疗各 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特别是
需要快速改善氧合的患者。
技术特点
高频喷射通气通过高速气流喷射 来维持血氧饱和度,同时可以减 少肺损伤的风险。但是,由于需 要使用高速气流,可能会增加气
道损伤的风险。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
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心 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紧张等不良情绪,让他们以积 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疑问
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及家属提 出疑问,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 问,让他们对治疗有更全面的 了解。
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信心
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及家属建 立信心,让他们相信高频通气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 提高治疗效果。
制定详细的高频通气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 合标准,提高护理质量。
风险评估与防范
对患者进行高频通气治疗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 施,降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质量控制与监督
建立高频通气护理的质量控制与监督体系,定期对护理过程进行 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THANK YOU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专业培训
为护理人员提供高频通气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 培训,确保他们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继续教育
定期组织关于高频通气护理的学术交流活动,分 享经验、探讨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资格认证
建立高频通气护理的资格认证制度,保证护理人 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高频振荡通气
定义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通气模式 ,其通过高频振荡产生气流来 维持血氧饱和度。
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分析
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接受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当中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实验时间限定于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录该时段64例样本,分组处理用盲选抽签法完成,研究组(32例)施以综合护理,对照组(32例)施以常规护理,比对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的脱机时间(2.58±0.23)d、住院时长(12.62±2.14)d相较于对照组要低(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3%)相比对照组(21.88%)要低(P<0.05)。
结论: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中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提供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长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持续肺动脉高压;高频振荡通气;护理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因多种因素导致其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肺动脉压超出其体循环正常动脉压水平,引起动脉导管或心房水平血液分流的临床综合征[1]。
若发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休克,对患儿生命健康有严重负性影响[2]。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时常采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确切,但由于该疾病进展较快,危险性较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高效护理服务减少风险因素十分重要[3]。
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接受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实验时间限定于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录该时段64例样本,分组处理用盲选抽签法完成,研究组(32例)男女比例为17:15,患儿出生至就诊时间经统计在12-48h,平均(30.26±2.17)h。
高频振荡通气护理常规
高频振荡通气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气管插管的脱出,交接班时认真交接
插管深度,如有脱出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给予患儿拍背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内
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如痰液过于黏稠,应给予湿化液湿化,以利于痰液的吸出。
3、皮肤护理:定时给患儿翻身,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
位干燥整洁,防止身下有异物将患儿皮肤压破。
4、使用高频振荡的患儿,其头部必须要垫水枕,起到缓震作用,
防止过高的震动频率引发颅内出血。
5、使用高频振荡的患儿,尽可能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以减少呼吸
机与患儿气道脱开的时间,保证有效的通气,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因吸痰感染的几率。
6、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
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2014年1月修订)。
高频振荡通气在危重患儿应用中的护理
高频振荡通气在危重患儿应用中的护理
谢婉花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护理》
【年(卷),期】2002(001)003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危重患儿应用中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的危重患儿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23例中13例患儿血氧饱和度上升,X线胸片提示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转为常规机械通气,最后撤机;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死亡.结论加强患儿呼吸情况的观察,密切观察呼吸机各种参数变化情况,做好呼吸道护理是确保高频振荡通气效果的主要措施.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谢婉花
【作者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PICU,广东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患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危重病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J], 方圆香
2.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强芳
3.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早期急救应用 [J], Jaballah N.
B.;Mnif K.;Bouziri A.;王一飞
4.高频振荡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郝玉贵;周江平
5.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难治性呼吸衰竭患儿撤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坤;王颖;吴少君;张莹;朱洪斌;朱延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伤患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
多发伤患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作者:鲁海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3-01【摘要】总结18例存在ARDS的多发伤患者,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
护理重点为气道护理、严密监测、镇静镇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
【关键词】多发伤高频振荡护理多发伤患者往往损伤严重,多因严重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而死亡。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技术的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其中高频振荡通气在呼吸衰竭的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效果明显。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是一种高呼频率和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潮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无效腔。
高频振荡通气能显著改善病人氧合指标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1。
2008年1 2008年1月-201年5月,本科室多发伤患者存在ARDS患者中,18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1岁。
其中14例因交通事故致多发伤,4例因高处坠落致多发伤,均存在严重的胸部外伤、肺挫伤,常频通气、FiO260%使用下,氧和改善差,16例循环稳定,2例血压略偏低,给予多巴胺200mg微泵使用后,血压可,18例均行高频振荡通气。
HFOV2 护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前的评估。
2.1.1 尽快识别需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患者。
当患者使用常频通气时,PEEP >15 cm H2O FiO2>60% 和/或 SpO230 cm H2O;平均气道压(MAP)≥24 cm H2O;APRV模式时 Phigh≥35 cm H2O。
循环系统尚稳定情况下,需在12-24内使用高频通气。
2.1.2 患者首先保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
内容
1 高频振荡通气的操作原理 2 高频振荡通气的参数设置及调整 3 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内容
1 高频振荡通气的操作原理 2 高频振荡通气的参数设置及调整 3 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SensorMedics Model 3100B: 面板设置
1. 平均气道压(mPaw)监测 2. 平均气道压高限及低限报警 3. 静音45 sec 4. 重新设置(reset)平均气道压 5. 开始/停止
6. 呼吸频率(Hertz) 7. 平均气道压设置(mPaw) 8. 偏流设置(bias flow) 9. Power 10. 吸气时间设置(%)
影响氧合与通气的参数
氧合 平均气道压(mPaw) 吸入氧浓度(FiO2)
肺泡复张操作
通气 振荡幅度(Power) 呼吸频率(Hertz) 吸气时间(%I time)
吸气时间% (I/E比)
通过吸气时间%调整吸呼比 吸气时间 = 活塞向前运动 呼气时间 = 活塞向后运动 = 主动呼气! 推荐吸气时间 = 33%
+ 33%
67%
呼吸频率: 影响PaCO2的重要参数
不同HFOV呼吸机的比较
Pillow JJ, Wilkinson MH, Neil HL, et al. In vitro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or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4: 1019-1024
气管插管套囊放气
平均气道压(mPaw 5 cmH2O
mPaw 25 cmH2O
Vr以上肺容积(mL)
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中的应用及护理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孟巧玲【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受高频振荡通气(HFOV)的相关护理。
结果:88例患儿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有效率达88.63%。
结论:精心护理是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HFOV);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护理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它的特点是低潮气量、低呼吸压力变化,以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相压力变化,继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种肺泡通气方式[1]。
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HFOV能够在不增加气压伤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氧合,可降低RDS的呼吸机应用天数,减轻肺损伤等【2】。
近年来得到了重症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我院NICU 自2008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利用高频振荡通气对88例危重NRDS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8例患儿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是10min~3d,孕周28周~37周,入院体重750g~3500g,88例新生儿因危重NRDS而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
1.2方法高频振荡通气(HFOV)呼吸机治疗。
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高频振荡通气(HFOV)呼吸机使用Stephanre型呼吸机进行高频通气。
该机具有常频和高频振荡功能。
①初调值:吸入氧浓度(FiO2)0.8~1.0,频率10~15Hz,MAP14~20cmH2O,流量10~16L/min,振幅初调为45~60 cmH2O,以看到或触至胸廓有较明显振动为度,上机后摄X线胸片以膈肌位于第8、9后肋为宜。
高频振荡通气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HFOV的气道管理(一)
在遵循常规通气气道管理原则和本ICU操作规 范基础上,HFOV要求个体化的气道管理策略 和精细技术。 必须保持气道通畅,但又应减少吸痰次数,以 保持最佳肺容量状态和气管插管及体位相对固 定。
HFOV的气心研究显示: HFOV 和 CMV 病人需要吸痰频率没 有差别;但也有人发现,病情最严重时常需要更频繁吸 痰。 尽量保持良好适宜的温湿化和高频率的振荡波,减少分 泌物黏稠度和并使其松动。 特别危重状态的病人,应根据临床综合情况和本ICU人 员技术水平对是否需要吸痰做出判断。 早产儿 RDS 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在 HFOV 开始 24 ~ 48h后或气道可见分泌物时开始吸痰,吸痰后必须进行 再充气过程。 病情稳定(如氧饱和度不变),可尽量延长吸痰间隔。
HFOV的发展简史
1980年加拿大Bohn用狗作HFOV实验,频率15Hz, 潮气量15ml,首次证实维持正常气体交换。 同年 Butler 和 Bohn 等将其应用于临床,并与 CMV 比 较,HFOV可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 1 9 8 1 年 Marckak 治 疗 新 生 儿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 RDS),并对 HFOV 肺部气体交换机制、肺损伤、 通气策略等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1989 年由美国国立卫生院( NIH)组织的 HFOV 与 CMV治疗RDS的多中心研究。 2002 年 , 美国呼吸危重病杂志报道 HFOV 治疗成人 ARDS的多中心研究,并发表有关述评。
常频通气 增加潮气量和吸气峰压 增加频率 吸气时间 参数间互相影响呈线性 关,Vmin = f Vt
HFOV与CMV(四)
——HFOV临床应用
成人病人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现状
关键 词 : 人 ; 频 振 荡通 气 ; 性 呼 吸 成 高 急 窘 迫 综 合 征
Ke r s a u t i h f e u n y o cl t r e tl t n ( y wo d d l ;h g r q e c s i a o y v n i i l a o HFOV) c t ;a u e r s ia o y d s r s y d o e( e p r t r ite ss n r m ARDS )
潮 气 量 的通 气 方 式 下 , 人 的 胸 部 一 直 在 振 动 。 此 时 护 士 要 观 病
败 的 重症 A S病 人 : 吸 氧 浓 度 ( i ≥ 7 , 时 呼 气 末 RD 当 FO ) 0 同
气道 正 压 ( E P > 1 mH2 1c P E ) 4c 0( mH2 O一0 0 8 k a , 平 均 . 9 P ) 或
高 频 振 荡 通 气 ( ih fe u n y o c lt n v n i t n hg r q e c s ia i e t a i , l o l o
的性 质 , 哮 鸣 音 和 干 湿 性 哕 音 , 应 用 HF 如 对 OV 的 病 人 听 诊 时
HF V) 一 种 高 呼 吸 频 率 和 低 潮 气 量 的 通气 方式 , 气 频 率 至 O 是 通 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 的 4 , 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无效 腔 。 倍 潮
人 应 用 高频 振 荡 通 气 的 护 理 作 一 较 全 面
的介 绍 。
HF OV no e al h o g o bn n t etn n iea u ei o si i v r l t r u h c m i ig wi p ri e tl r t r d me tc h t n
高频震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中的应用与护理
1 HF OV 的 定 义
HF V 是 一 种 以高 频 活 塞 或 震 荡 隔 膜 片 前 后 移 动 产 生 气 O
流 , 小 量 气 体 ( 0 ~8 解 剖 无 效 腔 量 ) 入 和 抽 出 气 道 的 将 2 O 送
通 气 。HF V 是 一 种 不 同 于 常 规通 气 的 通 气 方 式 , 能 以极 高 O 它
吸窘 迫 综 合 征 ( R S 是 临 床 常 见 的急 危 重 症 , 患 病 率 和 病 A D ) 其
死 率 均 较 高 。 目前 , 家 医疗 单 位 协 作 前 瞻 性 多 中 心 临 床 流 多 行 病 学 研 究 机 构 积 极 开 展 对 A S的 进 一 步 治 疗 研 究 。 迄 RD 今 为 止 , OV 的 临床 应 用 已有 近 2 HF O年 的 历 史 , O 治疗 HF V 可 提 高 新 生 儿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 S 的 治 愈 率 ] HF RD ) 。 0V 是
一
HF OV 有 可 能 是通 过 复 张 了 曾经 不 张 的 部 位 , 细 支 气 管 的 黏 使
膜 上 皮 细 胞 得 以 伸 展 而 释 放 N0, 加 速 肺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的 释 并
放 _ , 而 改 善 了通 气 ~ 血 流 比例 。 1 从
4 HFOV 的 临 床 应 用 策 略
种 疗 效 肯定 、 全 性 好 的 机 械 通 气方 法 。 安 j
应 用 HF OV 常 根 据 临 床需 要 采用 两 种 不 同 的策 略 : 高 容 ① 量 策 略 适 合 于 R s或其 他 一 些 以 弥 漫 性 肺 不 张 为 主 要 矛 盾 的 D 疾 病 。用 HF OV 治疗 R s 采 用 高 容 量 方 法 、 维 持 高 于 肺 泡 D , 即 闭 合 压 力 的 容 量 , 助 于 减 少 肺 不 张 , 肺 扩 张 趋 于 均 匀 。加 之 有 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65例的临床护理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65例的临床护理作者:张玉梅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18期[摘要]目的总结高频振荡通气在危重患儿应用中的效果及护理经验。
方法对65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的危重患儿进行观察和护理。
结果本组65例患儿,49例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转为常规机械通气后撤机;1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例死亡。
结论注重气道管理,气道冲洗及吸痰;密切观察氧饱和度及循环系统监护数值变化;注意患儿呼吸情况及自主活动的观察是确保高频振荡通气效果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护理;呼吸机[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153-02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
自引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作为危重患儿保护性通气模式以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HFOV具有潮气量低、低呼吸压力变化以及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相压力变化等特点[1]。
HFOV能较常频机械通气(CMV)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迅速纠正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提高存活率,疗效较CMV好[2]。
同时HFOV在有效提高氧合时不增加气压伤、肺部剪切伤,从而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3],近年来得到了重症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应用HFOV多年,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NICU利用HFO治疗65例危重新生儿的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应用HFOV治疗患儿65例,男35例,女30例,日龄(1.12±1.84)d;胎龄(35.95±4.81)周;体重(2.88±1.15)kg。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7例,围生期窒息25例,颅内出血19例,胎粪吸入性肺炎18例,气漏7例,膈疝1例。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观察组在治疗后6、12、24 h,FiO2及PaCO2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a/APO2在治疗24 h后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较安全的机械通气方式,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应尽早应用。
标签:高频振荡通气;常规机械通气;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可以导致患儿出现多脏器的损伤,临床多需要机械通气来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缺氧的状态,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而目前对CMV治疗失败的患儿则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治疗,本文笔者就两种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5例重症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9例,平均出生体重(1801±5278)g,平均胎龄(33.1±5.8)周,原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7例,湿肺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11例,败血症4例,合并围生期窒息35例。
诊断依据1986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患儿。
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通气及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严重多发伤时急救护理方法论文
患者严重多发伤时的急救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56-01【摘要】:根据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10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从急救意识、伤情判断等角度,探讨提高多发伤的治愈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伤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引言:严重多发伤指的是人体受到同一种因素的致伤,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部位需要解剖,或者两种以上的器官受到创伤,而其中至少一个部位或者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出现并发性的创伤休克,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和多变的特征,可能引起发生率高的并发症,如果漏诊、误诊或者救护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患者严重多发伤时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总共对10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有8例由于胸部损伤出血休克,13例由于颅脑损伤而导致颈部合并损伤,83例由于车祸颅脑损伤而导致昏迷。
1.2 治疗方法1.2.1 评估患者伤情严重多发伤60分钟之后,是患者生命安危的关键阶段。
医疗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伤口、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及时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尤其是危机生命的重伤,要根据评估的具体情况,确定伤员抢救的次序,以免耽误伤情更加严重的伤者。
1.2.2 抢救和护理患者(1)保持呼吸顺畅。
患者多发伤会出现脑细胞缺氧现象,一旦缺氧持续时间6分钟以上,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在抢救的时候,要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可能因为咽喉被舌体阻塞,可以用口咽通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如果患者在用口咽通气管之后,仍然表现出呼吸不畅症状,则要在气管插管,并用辅助设备进行通气,譬如鼻导管、面罩等,通气量保持在每分钟4-6升左右,潮气量保持在每千克10-15毫升左右,并对创伤性和张力性气胸进行同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伤患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3-01【摘要】总结18例存在ards的多发伤患者,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
护理重点为气道护理、严密监测、镇静镇痛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
【关键词】多发伤高频振荡护理多发伤患者往往损伤严重,多因严重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而死亡。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技术的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其中高频振荡通气在呼吸衰竭的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效果明显。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是一种高呼频率和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正常呼吸频率的4倍,潮气量近于或小于解剖无效腔。
高频振荡通气能显著改善病人氧合指标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1。
2008年1 2008年1月-201年5月,本科室多发伤患者存在ards患者中,18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1岁。
其中14例因交通事故致多发伤,4例因高处坠落致多发伤,均存在严重的胸部外伤、肺挫伤,常频通气、fio260%使用下,氧和改善差,16例循环稳定,2例血压略偏低,给予多巴胺200mg微泵使用后,血压可,18例均行高频振荡通气。
hfov15 cmh2o fio2>60% 和/或 spo230 cm h2o;平均气道压(map)≥24 cm h2o;aprv模式时 phigh ≥35 cm h2o。
循环系统尚稳定情况下,需在12-24内使用高频通气。
2.1.2 患者首先保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高频振荡通气时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对于潜在或已经存在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以维持合适的前负荷及心输出量是必须且重要的,必要时也可使用多巴酚丁胺2。
因自主呼吸会产生人机不协调,病人需深度镇静3。
正确安装呼吸机管道,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
2.2 高频振荡应用中的护理。
2.2.1 呼吸机参数的正确设置。
应用hfov时一般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fio2、振荡频率(f)、吸气时间百分比、偏流流速、平均气道压、振荡幅度(δp)。
初始参数设定4:fio2 :0.9-1.0;吸气时间:33%;i:e:1:2;偏流:40l/min ;频率:5hz;δp :60-90 cm h2o。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给与比cv时平均气道压(map)高2-5cmh2o,随即根据临床情况调整,每30-60s上升1-2 cmh2o,如果有必要,最高甚至可以加至40-45 cmh2o以获得目标(spo2≥88%,fio2≤60%)。
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时,要根据病人的氧合状态和通气状态及时进行参数调整,满足基本通气和氧合需求条件下,达到最高的hz、最低的mpaw、最低的δp和最短的吸气时间(it%)等。
2.2.2 观察与监测2.2.2.1 患者的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呼吸、动脉血压、尿量、意识、瞳孔及胸廓起伏情况的监测。
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尤为重要。
监测患者自主呼吸的强弱及肺底呼吸音强弱的变化。
如果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提示可能有气胸,或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支气管,或黏液阻塞一侧支气管.或一侧肺不张的发生5。
如自主呼吸较强,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调整用药。
护士要观察和记录胸壁的振动是否存在、振动幅度大小以及两侧胸壁的振动是否一致等,如果不一致,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
2.2.2.2 呼吸机的监测应用hfov过程中,应及时监测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同时结合病人病情,及时调节参数。
δp的上下波动通常是患者的病情的反应,如果δp自行上升,可能为气道阻力的增加;δp的上下波动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出现等有关。
出现呼吸机报警,因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2.2.3 辅助检查的监测。
使用hfov患者予血气分析化验和床边胸片检查,了解患者氧合情况及肺功能的变化。
动脉血气检查与经皮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校对:hfov治疗开始后每45~60min;8h内 q 2 h;24h内 q 4 h; >24h q 8~12 h。
主要参数改变后,1h内须进行监测。
x线胸片检查应在hfov治疗开始后的4h内,第1天 q 12 h, 5d内 q 24h,以后隔天或酌情进行。
2.2.3 人工气道的护理2.2.3.1 保持气道的通畅和位置的正确。
ards病人肺的病理改变为肺泡实变、陷闭或不张。
在进行气管内吸引时气管隆突处会形成负压,且吸痰时断开呼吸机,这些因素可使复张的肺泡再次陷闭,所以应尽量减少气管内吸痰次数6。
在应用hfov的前12 h内应尽量不吸痰。
只有在气管插管内看到可视的分泌物或需使用较高的平均气道压维持spoz<88%时,才给予经气管内吸痰7。
气管插管的位置可能会因hfov较高的气道平均压而发生移动,所以应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避免气管插管移位或脱出。
2.2.3.2 人工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功能,长时间吸入干燥的气体可使气道水分大量丢失,造成气道分泌物粘稠、纤毛运动能力下降8。
hfov的偏置气流较大,对气体加温湿化要求较高。
完善的气体加温湿化是hfov成功的关键因素。
lawrence等9多年实践发现,维持气道在37°c及饱和湿度,可以减少黏稠痰液的形成,从而预防人工气道的堵塞,以及部分堵塞所造成的气道阻力增高。
绝对湿度一般为33mg/l。
人工鼻10湿化一般不提倡,理想的湿化装置应为水蒸气湿化11。
ricard等12通过研究连接湿化器和气管插管间的软管内的积水与客观监测指标(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软管间的可见积水与湿度有明显的关联性。
临床医护人员可用软管间的积水量来评估加热湿化的效果,方便地在床旁监测气道湿化程度。
充分适宜的湿化以气道内可以看见雾滴为度。
2.2.3.3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气囊充气量过大,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影响该处的血液循环,导致气管黏膜缺血性损伤甚至坏死,充气不足,又可导致气道漏气而致潮气量损失、误吸等并发症13。
理想的气囊压力14为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可防止气囊对黏膜的压迫性损伤,最适宜的气囊压力为18.4mmhg-21.8mmhg。
临床工作中为防止气囊压造成气管黏膜损伤,确保人工气道功能,必须常规监测气囊压力,利用气囊压力表每4h监测气囊压力1次,鼻饲前一定要监测气囊压力,防止胃反流物误吸,交接班时监测气囊压力。
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气囊不需要定时放气15。
2.2.4 呼吸机管道的护理hfov潮气量低,必须使呼吸回路的死腔降到最低,气管插管外露部分过长应剪去,保持插管漏气率小于20%16。
经常巡视和检查管路,防止管路受压或打折弯曲,确保呼吸机管路的通畅;环路中的冷凝水及时倾倒,注意保持湿化器温度恒定并及时添加蒸馏水,避免呼吸回路死腔过大影响通气效果。
翻身时防止呼吸机管道脱开。
2.2.5 镇静的护理使用hfov,为避免人机不协调和降低呼吸功耗,需要患者保持安静。
减少非必要声光刺激;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以免影响hfov振荡波传导。
遵医嘱使用镇静肌松剂。
目前对于hfov病人镇静肌松药物的使用,比较推荐的一种方法是17:先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如果病人自主呼吸使平均气道压下降2 cmh20-3cmh2o或者降低,可间断静推肌松剂,然后进行观察。
如上述情况再次发生,就需要持续静脉应用肌松剂。
2.2.6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2.6.1 防止肺过度扩张肺复张是hfov的基本策略,其目的是通过合适的平均气道压保持肺泡张开,因此应严密监测肺顺应性的变化,当肺顺应性改善时应降低平均气道压(map),以防肺过度扩张18。
观察高频振荡左右摇摆幅度及是否对称,触觉胸廓振荡水平,一般1 次/h,如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可通过x 线了解有无肺过度扩张,分别每隔12h、24h、72h 观察 1次3。
2.2.6.2 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另外对于潜在或已经存在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一旦肺复张,应适当降低平均气道压,以防止回心血量的减少,密切观察血压。
2.2.6.3 防止医源性呼吸道的感染规范吸痰,严格无菌操,切断交叉感染的传播途径;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湿化罐内加灭菌蒸馏水,每24h更换1次,及时清除管道中的冷凝水;病情允许情况下床头抬高30-45°,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口腔护理每天4次;定期做痰培养;病室每天消毒,减少不必要人员进出。
2.2.6.4 预防其它并发症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
严密监测神志、瞳孔变化;保持气道通畅,充分湿化;及时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3 hfov应用后的效果评价。
使用hfov治疗后,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检查,及时行血气分析及床边胸片的检查,及时了解患者肺部改善情况,及时撤机。
继续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评估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小结.hfov是治疗成人ards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19。
hfov能改善严重成人ards病人的氧合和循环功能,早期应用可能有利于降低病死率20。
在国内,hfov在成人病人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7。
多发伤患者病情重,在应用hfov治疗过程中尤其应注意护理。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确保气道通畅,重视人工气道的湿化和温化,镇静的准确评估,呼吸机参数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交接班。
参考文献[1] fessler he,derdaks,ferguson nd.et a1.a protocol for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adults:results from a roundt—able discussion[j].crit care med,2007.35(7):1649—1654.[2] 谢婉花.高频振荡通气患儿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66-268.[3] sweeney am,lyle j,ferguson nd.nursing and infection-control issues during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j].crit care med.2005,33(3):204-208.[4] 杜微刘大为石岩王小亭. 高频振荡通气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8):443-446.[5] hynes一(gay p,mac donald ing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ventilation to treat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crit care nurse,2001,21:38—47.[6] 涂霞,王湘,陈伟新,等.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氧化亚氮吸入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1(:):3054—3055.[7] 王淑芹,权京玉,夏金根 .成人病人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护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