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厘米床长2()铅笔长15()二、设问导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

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5毫米有多长?生:1分米有多长?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一)、认识毫米(1)猜测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2)讲解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平时用的直尺(幻灯片播放),这上面除了我们认识的1厘米,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小格一小格的)师:小博士告诉我们,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板书)出示毫米定义(3)感知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3.1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3.1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例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毫米的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学习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导学案设计(一)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1.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能估测一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2.米和厘米是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用手势表示一下。

3.生活中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二、探究新知1.填一填1厘米=()毫米 2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30毫米=()厘米2.判断床长2厘米()牙刷长约13毫米()钢笔长约140毫米()铁定的长度约为40毫米()小明的身高是130厘米()3.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二)质疑探究知识点一: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小格,得出1厘米=()毫米。

2.拿出一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知识点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单位换算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60毫米=()厘米 50毫米=()厘米知识点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约为5()一块玻璃厚约5()一块铁皮后约2()一只蝴蝶身长约10()(三)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1.判断(1)小芳家距离外婆家500毫米。

()(2)教室的宽约为5米。

()(3)一支圆珠笔长约16毫米。

()(4)直尺厚约2厘米。

()(5)玲玲的身高为100厘米。

()2.量一量下面图中每条边的长是多少毫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五.学习时间:一课时六.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22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

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

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一些“好又多、易初莲花、海王星辰”等会员卡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

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

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前小研究、尺子、会员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量一量。

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如果我们要量课室的长我们就要用到“米”作单位,如果要量课本的长我们就要用到“厘米”作单位,那好上次布置小朋友量书本的长度,请小朋友来汇报一下,课本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3.1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1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1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毫米的概念,知道1毫米等于多少厘米和多少米。

2. 使学生能够使用尺子准确地测量和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3. 培养学生运用毫米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毫米的概念:毫米是长度单位,符号为mm,1毫米等于0.1厘米,等于0.001米。

2. 尺子的使用: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通常有直尺和卷尺两种。

直尺用于测量直线距离,卷尺用于测量曲线或不规则形状的长度。

3. 线段的测量和画法:使用尺子可以准确地测量和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米的概念,尺子的使用,线段的测量和画法。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准确地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和米,然后引出毫米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毫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1毫米等于0.1厘米,等于0.001米。

然后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演示与练习: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和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毫米进行测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毫米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毫米进行实际测量,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千米、分米等,并学会它们之间的换算。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毫米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最新编辑教材)《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21——22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五.学习时间:一课时六.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2、我知道1米=()厘米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22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章《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的意义,建立毫米的
长度概念
2、会简单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3.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建立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简单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学习难点: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自主学习:
一、情景再现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2、1米=( )厘米. 200厘米= ( )米1米20厘米=( )厘米4米-3米=()米=()厘米
二、合作探充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提出问题: 当测量结果不够整重米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引近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来(mm)作单位。

板书课题:毫来的认识,
2、学习1厘米二10毫米_
请同学们拿出有只来进行观察数数在1厘米的的长度中有几个小格子? 每个格子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
板书:1厘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宽厚约是lmn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用作毫信单位,
(电脑演示:签字德的标志0.mm, 0.7mim 降水量达到了多少毫米) (3)猜一猜直尺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对不对.
三、总结提开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本堂课的收获。

四、学以致用
1、单位换算
1厘米=( )毫米30毫米=( )厘米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玻璃厚5()
铁皮厚2 ( )
今日降水量约为1( )
身份证的厚度为()。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的认识。

我将带领学生们通过认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了解其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毫米的测量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毫米的概念,理解毫米与厘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毫米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毫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毫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毫米,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尺子、针筒、细绳等,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如针筒、细绳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毫米的存在。

2.讲解毫米的概念:我会用尺子向学生们展示毫米的长度,并解释毫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示例讲解:我会用针筒和细绳的实际测量,向学生们展示如何运用毫米进行测量。

4.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毫米进行计算和解答。

5.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毫米的应用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有毫米的定义、换算关系以及一些实际应用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题目:小明有一根长10厘米的绳子,他想把它剪成10段,每段的长度是多少毫米?答案:每段的长度是1厘米,即10毫米。

2.题目:小红的铅笔长度是150毫米,她的尺子长度是30厘米,请问她的尺子可以量几次完整的铅笔长度?答案:尺子可以量5次完整的铅笔长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毫米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毫米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将毫米的应用拓展到生活中,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人教版

201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毫米的认
识导学案(人教版)
导学案
第三单元:测量
课题一:毫米的认识
年级:班级:姓名:主备人:教导处审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
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一、自主学习
1、看教材21页,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自己动手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厘米。

2、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该怎么办?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请仔细观察教材22页1厘米有几个小格?(提示:两点之间是1小格)
2、1小格之间的距离比较短,用()作单位?请
认真观察。

3、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毫米,所以1厘米=()毫米。

4、自己用手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三、归纳总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
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四、达标检测:填一填。

2. 量一量。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五第1、2题。

六、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主题是“毫米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认识毫米单位,了解毫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并学会用毫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毫米的概念,知道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2. 学会使用毫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毫米单位,理解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难点:学会使用毫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毫米刻度尺、测量工具。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情景:小明有一个长方形的积木,他想知道这个积木的宽度是多少毫米。

请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2. 认识毫米:(1)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毫米吗?”然后我会简要介绍毫米的概念,并强调毫米是长度的一种单位,比厘米更小。

(2)我会展示一些物品,如针、线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然后用毫米进行测量,加深学生对毫米的认识。

3. 毫米与厘米、米的关系:(1)我会向学生讲解毫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

(2)我会进行一些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4. 动手操作:(2)然后我会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的一根手指的长度,并用毫米作为单位进行记录。

5. 课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1. 请用毫米作为单位,测量你的文具盒的长、宽、高。

2. 请用毫米作为单位,测量你的书的长和宽。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毫米作为单位,测量你的文具盒的长、宽、高,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揭题示标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想)但是老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看大家这么可爱,老师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儿内幕,这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和今天学的新知识《毫米的认识》有关,(板书课题)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一探究竟吧!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知道毫米是长度单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长。

2、能正确使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3、会说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有)要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那就需要大家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指导。

一、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21面,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2、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3、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毫米作单位?(时间3分钟,比一比,看谁自学的又快又好!)现在开始!好,停!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那么谁能说一说用尺子量出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

大家真会自学!学的这么好,那让我们乘胜追击,请看自学指导(2)。

自学指导(2)自学课本22面,再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尺子,找到1厘米,数一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2、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3、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1 毫米的认识预习指南: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1厘米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

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 )和( ),知道1米=( )厘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棵大树高约12( )。

小明身高145( )。

3.先估一估,再测量。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数学书的宽大约是( )厘米。

4.教材第21页例1。

(1)认识毫米。

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任何一份(即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毫米,毫米用字母表示为( )。

(2)探究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因为1厘米的长度里共有(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 )毫米,所以1厘米=( )毫米。

5.填一填。

(1)在生活中,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2)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

6.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估一估 量一量粉笔的长厘米厘米毫米文具盒的宽厘米厘米毫米7.想一想,填一填。

6厘米=( )毫米10毫米=( )厘米10厘米=( )毫米每日口算18+11=20+46=70-42=53-29=46-40=27+33=25+14=86-32=28+28=68-28=答案:1.米厘米1002.米厘米3.25184.(1)101mm(2)101105.(1)116.提示:自己实际测量即可。

7.601100每日口算 2966282466039545640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或表述物体的长度。

2、借助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毫米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对“身边的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毫米作单位测量或表述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硬币、卡纸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出上面的一共有多少毫米?(2)请同学们再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棒,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毫米?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我们所计量出的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都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所以我们就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3、初步认识1毫米。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下从0到1是几厘米?再看一下从1到2是几厘米?那么从0到2就是几厘米?请同学们再看从0到0是0厘米,从0到2也就是2厘米。

那么我们看一下直尺上的一格是多少厘米?(1厘米)那么直尺上的每一个小格就表示1毫米。

所以,我们可以说直尺上的一格就是1毫米。

(2)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自己的练习本,在练习本上从0到2是几毫米?在直尺上从0到2也是几毫米?你们发现了什么?(练习本上的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3)教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数出5毫米,用手势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出5毫米,再比一比你们画出的5毫米和直尺上5毫米的距离是一样的吗?那么你们发现了什么?(直尺上每一个大格之间的距离都是1毫米)(4)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的铅笔盒的宽大约是多少?你们觉得这个宽度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比一比)4、进一步认识1毫米。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卡纸条和小棒,先看看卡纸条和小棒哪个长?再用手势比一比它们的长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米尺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引出新课。

二、教学新课(一)、认识毫米1、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们的尺子上有表示1毫米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请大家试着找一找。

教师小结: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3、用手势表示出一毫米的长度。

4、估测数学书的厚度。

5、练习(二)、认识分米1、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分米=10厘米)。

2、找出1分米的长度3、米和分米的关系。

(1米=10分米)。

4、同桌交流,用分米说一句话。

5、剪一分米长的吸管。

6、比划一分米的长度。

7、估测课桌的高度,并交流方法。

三、练习1、游戏: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2、辨一辨数学日记。

四、小结五、课外活动。

(查一查):米、分米、厘米、毫米国际上采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第三单元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2、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3、德育渗透点: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2、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三、教具、学具准备: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

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

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

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学生回答出步骤,说不全可互相补充。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测量导学案课题1:毫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1 课时课题2:分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2 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一棵大树高约10()一个健球高约10()一张床长约2()课中学习: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如何表示)1分米=()厘米1米=()分米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2、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3、用一根2米长的木枓,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课题3:千米的认识授课时间:月日总第3 课时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4 课时第一单元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千米= ()米1米=()厘米1米= ()分米1分米=()毫米课中学习: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体验1000米有多远。

达标检测:1、比较大小9千米()1000米4千米()4060米30分米()3米4400米()4千米400米2、算一算200米+800米=()千米30分米=()米700米+800米=()千米()米3、小汽车每小时行95千米,大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5 课时第一单元第5课时当堂检测题达标检测:1、判断(1)一辆汽车第小时行驶60米。

(2)一个人每分钟走20千米。

(3)长江全长6300米。

一座电视塔高143千米。

2、填空13千米-9千米=()米28厘米+72厘米=()分米7千米-7000米=()米5000米-4千米=()千米3、公园里的一个荷花池周长为100米,10个这样的花式荷花池周长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4、小明家离学校2000米,他早上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回家,他一天要走多少千米?小溪塔二小导学案授课时间:月日总第 6 课时。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三_1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三_1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认识的拓展,由抽象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通过估一估、测一测,提高学生的估计、测量能力。在教学本节课时,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字典的宽
字典的厚
三、合作探究,认识毫米,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10分钟)
1.出示尺子,引导学生数一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2.引导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师生共同总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1.拿出尺子,数出1厘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度。
通过用尺子测量,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测量结果如果不是整厘米时,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操作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一比、找一找、测一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既获取了毫米的有关知识,建立了1毫米的长度观念,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3.明确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
4.数学游戏——考考你。
(1)1至2厘米之间是()毫米。
(2)5至6厘米之间是()毫米。
(3)3至5厘米之间是()毫米。
(4)4至8厘米之间是()毫米。
四、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5分钟)
1.引导学生用尺子测量其他学具的长度。
(1)师生共同探究测量结果。
(2)总结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2.指导学生先估计,再测量生活中的物体。
1.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学具的长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段导学”导学案
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大方展示!
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备课教师:审核人:
最棒的小组:最优秀的自己:授课时间:月日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课型
预习跟踪+展示提升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我能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4Biblioteka 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完成22页做一做
自主评价
倾听:发言:书写:
内容流程
笔记栏
知识回顾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
自主学习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你的饭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饭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饭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