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中原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中原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原文化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 2 “官本位”和“重农轻商”思想,导致河南省产业升级困难 • 受儒家文化影响,“学而仕则优”,当东南沿海地区人们从商下海, 争当老板时,河南人以当官、体面为生活追求。 • 在“官本位”和“重农轻商”思想影响下,河南省至今仍是农业大省,产 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高新科技产业严重缺乏,产 业调整缓慢,严重影响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 • “小农意识”也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市场意识,现代化程度不高
一、中原文化及其特点
• 1.4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 中原文化具有和谐的理念,这方面体现在“天人合一”和“中庸” 上。 • 建国以来的“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给中原 文化注入吃苦精神。
二、中原文化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 1. 保守的文化特性是区域缺乏创新活力 • 中原地区曾长期占据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受大一统专制 政治的“训化”,加之儒家正统观念的长期熏陶,形成了“自我中心 主义”的傲慢心态和政治文化优越感,反对异端,抵触变革,对外 来文化、新事物、新思维产生本能的排斥。 • 这与沿海地区以开放性和实用性为重要精神内核的“海派”文化有 很大的不同。 • 对外来文化和新思维的抵触导致河南省核心竞争力不足,文化演 替速度缓慢开放程度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缺乏自主的创新能 力,区域发展受制于人,对先进地区市场和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加 强,并且容易受到外部市场波动的强烈冲击。
二、中原文化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 4 重视文化伦理秩序限制人才,企业发展平台 • 中原文化重视伦理秩序,而伦理文化是忠孝仁义礼悌信耻等信 念的综合体,植根于传统的血缘亲情,建立在伦理上的道德意识 忽视了民主、科学、法制、商业规律,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扭曲和 削夺他们,在河南做生意更多的强调人际关系而不是合同和商业 信条,再加上过于浓烈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官本位”思想,使河 南省的很多事情没有官员的参与就很难成功。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地理一般分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五种。

自然地理只有有了人类的活动之后,才会开始自然的人化。

本节四个内容:一、中国文化产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1、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华民族生息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由此也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首先来看一看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即通常所说的古代中原)一带和海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图片中国中原地形图):这里六面环山,地势险峻(图片秦岭和华山全景、华山1、华山2、华山苍龙岭、华山长空栈道、华山下棋亭),唯一的一个缺口河西走廊被人为的长城所阻隔。

在晋代以前,“中国”指的就是这一地区。

在古代,这一带湿润多雨,肥沃的泾渭冲积平原地带正好可以关起门来搞农业生产。

具有千余年帝都史的古代长安城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包围圈里的泾渭冲积平原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又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北部和两广,西至陇山、川西和云贵高原,东到大海,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规模。

西汉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标志着控制漠北广大领域的匈奴已成为汉朝藩属。

张骞通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西部疆域扩展到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又争取乌桓(今天辽宁一带)归汉,设立乌桓校尉;还开发西南夷,闽、粤、黔、滇都设置了郡县。

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唐宋元明清的版图比现在要大得多,图片唐朝前期形势图),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不断巩固。

元代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版图。

明代时,经郑成功收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至清朝时,除了鸦片战争后被俄帝国攫取的北部和西北部大片领土外,今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确定。

2、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中国地形图)中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地域辽阔,地势地形复杂,古今地貌稳中有变,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四周天然障碍大,环境恶劣。

(1)四周环境:周边四至,东面是浩瀚大洋,北面是漫漫戈壁沙漠,西面是雪山高原,南面是崇山峻岭。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其所涵盖的范围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周围的山区和高原。

古代的舜、禹、商、周等王朝都曾在中原地区建立,为中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中原文化的形成中原文化的形成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早期定居行为密不可分。

早期的中原居民多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通过农耕谋生。

随着时代的演变,中原文化逐渐形成。

在文化元素上,中原文化十分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原文化对于成语、诗歌等语言文化的贡献。

2. 中原文化的特征中原文化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基础,同时还包括了道家、释家、墨家等多元文化。

中原文化的发展还包括了中外交流,如隋唐时期的多族融合、宋代的宋辽金等。

在文化元素上,中原文化具有民族自豪感、精神内部完整性、文化民族性、艺术美化表现,独具一格,并且对后世力量产生了显著的吸引和影响。

3. 中原文化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原文化从北部地区逐渐向南扩展,随之也逐渐接受了南方文化的影响。

南方文化对于中原文化的影响在衣食住行、文艺、文学等方面十分深刻。

在桥梁、茶道、建筑、山水画等方面,南方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使其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大厦。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中原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浓厚的人文精神。

历史上中原地区相对富裕,交通便利,社会发展较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的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中原文化通过历史人物、哲学思想、文艺创作等多渠道综合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无论是对于国民心理的影响,还是对于艺术和文学的审美及创作,或是对于整个世界文化的意义和影响,中原文化都有着深远而重要的贡献。

中华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

中华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
然而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沿袭中国300多年的“八股取士”制度才真正废除,地方科举考试才真正停 止。但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变革,从思想体系上动摇了满清皇权的根基,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 英,以及血气方刚的年轻新锐随即脱颖而出,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为满清王朝的覆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形成过程
史前时期
文明探源
传说时代
“中国”、“中华”、“华夏”乃同义词(古指中原或中原王朝,当代指中国国家),源于中原地区指黄河 中下游一带。其流传年代久远,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时期产生。流传地域 广至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华夏文 化圈”与“汉文化圈”。
二里头遗址—文物(7张)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的河南洛阳二里头文化已有出现中国最早的都城,二里头遗 址其中青铜爵是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 圭、璋、琮、钺、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 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盘庚迁都到殷墟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 一。
后来陶器和玉石和文代开始兴起,其中以仰韶文化以彩陶(在红底上描绘出彩色的陶器)与龙山文化的黑陶 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约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范畴 。生产工具以发达的 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 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 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从挖掘的墓地遗迹证据显示,仰韶时期为母系社会。后来在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 发现的龙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建筑技术,除了石锄和石锹与兽骨与木制的锹之外, 还使用石制的菜刀与镰刀与贝类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变成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了。

中原的地理概念

中原的地理概念

中原的地理概念中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中心。

中原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是黄河流域的核心地带,涵盖了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以及陕西的一部分地区。

中原地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密集、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多次成为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

首先,中原地区的地理特点是黄河的母亲河区,黄河自西向东穿越中原地区流经多个省份,形成了肥沃的河谷平原。

黄河的泥沙带来了丰沛的水源和沃土,使得中原地区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同时,黄河的河水也带来了洪水和水患的威胁,中原地区的农民需要经常修建堤坝和排水系统来应对洪水的袭击。

其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原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周围环绕着太行山、秦岭和黄山等山脉,形成了自然屏障。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中原地区在军事防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历史上多次成为抵御外族入侵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防线。

再次,中原地区的地理特点也促进了区域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人的先祖繁衍生息于此。

在中原地区,曾经有许多重要的政权和朝代的崛起和灭亡,例如夏、商、周等各个朝代的王朝都在中原地区建立。

这些政权的兴衰使得中原地区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了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中原地区也是中国统一大一统的重要基地。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统一,如秦朝、汉朝、唐朝等,都源于中原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的集中。

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一度迁移到其它地区,如唐朝的长安和明朝的南京,但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作为统一中央的特殊地位。

中原地区的连续性和历史文化的保存,为中国政权的更替提供了稳定的基石。

总之,中原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中心。

黄河的母亲河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文化交流的中心和统一中央的地位,使得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的地域与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度,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图为世人所瞩目。

从北京的紫禁城到西安的兵马俑,从苏州的园林到杭州的西湖,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所不在,充斥着丰富的地域与文化特征。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和雄奇的山水,更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等,这些特征展现着中国人民的历史底蕴、思想智慧、艺术品味、信仰意识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华北平原文化华北平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在这里孕育了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华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中央政治和文化中心,这里有漫长的黄河流域、碧波荡漾的晋冀鲁冀大运河、著名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壮阔的太行山等。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华北平原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植根于华夏文化,主要依赖于中原地区,由于其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文艺的特殊性,华北平原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华北平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北京故宫、山西的木塔、太原的悬空寺、河南的白马寺等。

这些代表性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华北平原文化的展示。

江南水乡文化江南水乡是指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区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

江南水乡被称为中国最具文化气息的地区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这里的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交通十分便利,因而水运舟跡、民俗艺术、舞蹈歌曲等多样的文化艺术品质在此得以保留和发展。

江南水乡文化种类繁多,有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乐器文化、戏曲文化等等,这些文化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水乡文化特色,远离浮躁的城市喧嚣,江南水乡的人们沉浸在自己的文化之中,并愉快地享受其中。

西北文化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它占据着广阔的地理区域,包括了宁夏、甘肃、陕西和青海等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势力悬殊、彼此交涉的地区,因而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西北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民族特色和生态环保特色,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生态游览资源和文化艺术资源。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中国地域文化名词解释1、吴越文化:产生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发展与吴越地区融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序列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吴文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两种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到越灭吴之后,吴越文化才逐步融为一体,成就了吴越文化。

太湖地区属于越文化的范围,宁镇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

吴、越文化自产生就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

2、三秦文化:产生于三秦大地的一种地域文化。

“三秦”之称始于秦汉之际,雍王、塞王、翟王三分原秦国疆土,号曰三秦,后衍变为陕西的代称。

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围,包括今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以及宁夏的南部。

关中地区作为三秦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核心地位,其文化影响时代长久。

三秦文化,从时间上来看,应当包括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从地域上来看,应当是产生在三秦大地的地域文化;从内容上来分析,应当是三秦地区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

三秦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求真尚礼的厚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趋向。

3、燕赵文化:产生于燕赵地区农耕文化,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地域文化,其形成的特点具有历史的长久性、影响深远并对周边地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其文化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燕赵地区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环境,其交通形势也非常优越;其三,华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燕赵文化中的战争文化。

燕赵文化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赵文化的特点: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民俗古朴厚重,更近于古。

4、三晋文化:产生于三晋地区的地域文化,是三晋地区在历史上所存在的一切社会现象,是三晋地区社会化的过程和结果。

三晋文化的地域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黄河,南以黄河或者汾水为界,北边与草原文化接壤。

中国民俗文化_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中国民俗文化_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中国民俗文化_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中原地区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厚重而古老的历史: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民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祭祀崇拜的传统:中原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祭祀崇拜是重要的文化特征,如祭祀祖先、神明等,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中原人民对历史、传统和宗族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3.艺术瑰宝的创造和传承: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

中原地区的黄河文化和中原古战国文化,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形式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在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原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展示了中原地区的传统礼仪和文化习俗。

5.重视家庭和亲情: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庭的和睦,这体现了中原人民对家庭、亲情和家族传统的珍视。

6.正直守信的精神传统: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强调正直守信的道德品质,注重诚信和责任的传统,这反映了中原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7.勤劳简朴的生活方式: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倡导勤劳简朴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力求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中原人民的朴素和务实精神。

8.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强调尊重和敬重长辈,尊老敬老的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反映了中原人民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

总之,中原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特质。

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重心的演变与风俗区域特色

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重心的演变与风俗区域特色

历史时期中国文化重心的演变与风俗区域特色一.人才分布与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一)历代进士的分布变迁1.唐代进士较多的省区是河南(184人)、河北(160)、陕西(149)、江苏(115)、福建(56)、浙江(50)、江西(35),进士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

2.北宋进士人数较多的地区分别是河南(196人)、福建(138人)、浙江(112)、江苏(104)、山东(99)、江西(91)、河北(88)、四川(84)、安徽(53)、陕西(49),总体上看南方地区的进士数开始上升,已经超过北方,但是河南作为政治中心仍是进士分布最多的地区。

3.北宋时期,南方籍的状元为44名,占全国39%;北方籍的为68,占61%。

总体上讲,北方的文化教育比南方发达。

到了南宋时期,浙江(160)、福建(99)、江西(89)、四川(53)、安徽(26)成为进士分布最多的地区。

南方出了74名状元,而北方的辽、金共出了20名。

表明南宋是我国文化重心东移南迁的一个转折时期。

4.元代进士最多的地区是浙江(72)、江西(68)、河北(51)、河南(49)、山西(40)、山东(33)、江苏(26)、福建(21)、湖南(19)、湖北(18),北方地区进士比例有明显回升,南北人才的分布区域差异不太明显。

5.明代进士最多的地区是浙江、江苏地区,浙江为文化教育核心区,江苏则成为文化教育次核心区。

6.清代以江苏为主,浙江为次,但中心仍在江浙地区。

(二)历代文学家的分布变迁1.两汉时期的文学家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齐鲁地区、关中地区,东南地区由于少儒学而多文学,故沛国、会稽一带仍有较多的文学家分布。

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的格局与两汉差别不大。

2.东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分布的南北比例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是北方的文学家多于南方。

但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了160个文学家,而南方地区出了386个文学家,南北比例发生了变化。

3.隋唐时期中国北方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相应北方地区的文化也有恢复。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2.层次性: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完成,又要让优秀学生有所挑战。
3.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历史素养。
4.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地理素养。
5.反馈性: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如国际难民问题、文化交流与冲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本章节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全面展开对古代人类迁徙和区域文化形成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阅读相关历史文献,了解古代人类迁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或事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5.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谈谈你对古代人类迁徙与区域文化形成的认识,以及这一现象对当今世界的启示。要求:不少于600字。
作业布置原则:
1.针对性:作业内容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列出古代人类迁徙的主要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要说明其影响。
2.根据历史地图,指出华夏族、罗马帝国的迁徙路径。
3.描述黄河流域、地中海地区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我会在一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共性问题,我会在全班进行讲解,以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2.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的历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为新知识的融入提供支撑,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中原的地域文化

中原的地域文化

中原地域文化第一章总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认识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理解中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加深对中原文化的地位及影响的认识。

(二)内容要点第一节中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1.中原文化的概念中原文化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2.中原文化的构成中原物态文化、中原制度文化、中原行为文化、中原心态文化。

3.中原文化的特点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文性、散播性。

第二节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农耕文化对中原文化精神的哺育2.中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三节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1.中原物质文化遗产所谓中原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也就是中原地区遗留下来的以物质形态为标志的文化遗产。

是指中原人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

它包括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等。

2.中原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 )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2 )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5)开发旅游经济、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3.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亦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无形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空间。

它是相对于各民族可传承的物质遗产即所谓的“有形遗产”而言的,大致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遗产。

4.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见证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荣历史与维护我国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2)传承民族精神的途径(3)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与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4)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5)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第四节中原文化的地位及影响1.中原文化催生了中国文明的形成2.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3.中原文化导引了中华民族精神(1 )自强自立精神(2 )崇文重教精神(3 )重功致用精神(4)勤俭节约精神4.中原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资源第二章中原文化的典型区域形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文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认识中原文化的典型区域形态与划分方法。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传承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传承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传承中原地区位于中国的中心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遗产。

中原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是值得人们探究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中原文明的起源中原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氏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随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各氏族之间的交往和互通也逐渐增多,成就了中原文明的形成。

中原文明的成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原始时期和历史时期。

原始时期是中原文明的雏形,主要表现为原始的生产力和文化形态;历史时期则是中原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其代表性特征是青铜文化和出现文字。

青铜文化是中原文明的代表性文化。

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中原出现了青铜器,其制造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青铜文化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还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等多个方面。

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启示了中原人民洋溢着艺术气息。

另外,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早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原地区出现了甲骨文,标志着中原文明有了最早的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它为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原文明的传承中原文明在史前时代开始形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历史时期中,中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指对前人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中原文明的传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二是对文化艺术的传承。

文化遗产是中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青铜器、甲骨文、楚汉简、唐三彩等。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体现在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上。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考古工作非常发达,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社会背景,许多重要遗址和文物未被完全发掘和保护。

随着现代考古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元素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展现出来的是多年来失落和沉寂的文化花园。

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与文化交融

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与文化交融

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与文化交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多彩。

从远古时代到现代,中国的地理区域和文化面貌都发生了无数的变化和交融。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地理的演变与文化交融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古代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古代中国将自己的领土划分为九州,这是一种传统的地理区域划分方式。

这种划分方式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广泛使用,是古代汉民族王朝政治和文化的基础之一。

九州划分是根据自然地理和殷商文化的发展进程而形成的。

中国的东西南北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

而在殷商时期,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以中原为中心区域,形成了中原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九州的划分方式就出现了,可以看作是区域文化发展需求的体现。

二、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不同的地域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也各不相同。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农业的发展。

因此,在这里形成了重要的农业文化。

有关中国农业的诗词歌赋很多都源自于这一地区。

而长江流域则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面貌。

这里的文化更加富厚,多元化,涵盖了很多其他领域,比如工艺、诗歌等等。

这种文化交融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但是各自之间却存在着交流和融合的情况。

在中国古代,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就是东、西方方向。

西方文化是向东方传入的,比如弘扬佛教文化、带来数学、天文学等先进文化。

而东方文化则是向西方发展的,比如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传达了中国文化的声音。

在中国的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交织,形成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对全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少数民族服饰、舞蹈、音乐等,都影响了汉族文化的发展进程。

四、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今天的影响今天,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仍然是影响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文化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体现出更为开放、自由和包容的特点。

最新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

最新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原地区

四.河北
简称冀,源于禹贡之冀州。别称燕赵(大地)。
河北北部为燕山山地,西部为太行山山地,其余基本都属于华北平 原。太行山东麓从北到南,在河流出山处形成北易水、唐河等洪积扇 及滹沱河、漳河等洪积—冲积扇,这里地势比较平缓,土层深厚,有 常年流水的河流,适于发展灌溉农业,因此河北省境内大多数早期人 类文化遗址和历史较长的城市都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众多冲积扇上。 海拔50m是冲积扇和洪积-冲积平原的结合部,是潜水溢出带,再向 下的平原中部是历史上黄河和各条出山河流经多次迁徙泛滥形成的冲 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间洼地或湖泊沼泽,在人类早期不适于生存、 开辟道路或建造城池,所以华北平原地区最早形成的南北交通大道基 本沿着太行山东麓50m等高线排列,重要的城市也建址在这条道路沿 线。
由关中去山西腹地的古代交通线主要有三条: 1.沿渭河南岸东行,穿潼关、函谷关至陕州,渡茅津,至山西平陆县,越中条山进入山
西。 2.禹门渡——汾水道:渭河北岸东行,经高陵、大荔、韩城由龙门口禹门渡过黄河,至
山西河津,再沿汾水谷地北上晋中。(泛舟之役,渭河—黄河—汾水—浍水,水路联 运,秦晋之好) 3.蒲州津——涑水道:魏都安邑(夏县)后,由蒲坂经蒲州津渡黄河,沿涑水流域北至 安邑。翻峨眉岭至汾水流域与前一条道路相接。(秦灭赵,始皇第三次出巡) 凡汉唐元明,秦晋之间兵事,往往济自蒲津。《唐六典》记“天下河桥有三”,即陕 州茅津、孟州孟津和蒲州(永济)蒲津(过了河的没过河,没过河的过了河)。
2.胶东低山丘陵区:低山丘陵是山东半岛的地形主体,海岸线多优良港湾, 胶东沿海是古代通往辽东、朝鲜和日本的跳板。
3.胶莱平原区(莱州湾和胶州湾之间):位于鲁中山地和胶东丘陵之间, 海拔在50m以下,宽度仅100㎞,忽必烈时曾开凿胶莱运河,因功费难成而罢, 明嘉靖、万历年间多次复议重开,终因沙随潮涨淤填河道,未果。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中原文化概论一、填空题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人为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3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朱氏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北宋。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许行。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是洛阳龙门石窟1.中原文化是产生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3.中原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①自强自立精神;②崇文重教精神;③重功致用精神;④勤俭节约精神。

4.所谓文化区域,即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从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6.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陈宋文化;豫西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河洛文化;豫南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汉淮文化。

7.中原文艺的特点有:开创性、引领性、兼容性和先进性。

9.东汉书法家刘德昇,教出了钟繇和胡昭两位著名书法家。

123.道家思想被东汉末年张鲁的“五斗米道”宗教组织吸收,演变成中国的道教。

4.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民权县)人。

56.列御寇诞生于战国时期郑国莆田(即今中某县白沙乡)。

78曾为孔子守墓六年。

23.隋唐时期,是我国佛教的繁荣时期。

46的著作。

789.和说。

4.中原四大古都是: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

5胜地。

6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酿酒遗址是贾湖遗址。

8.宋代四大书院是: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

中原文化介绍

中原文化介绍
都,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中原未来的发展
河南处于中国内地路上南北走向、东 西走向交通的十字路口,核心枢纽地 带!而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单纯 依靠自然条件、权力中心所在了。正 如我们整个中国在近代落后,现在复 兴一样,河南也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 展机遇,未来发展潜力不可想象!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 祥、尊贵的象征。河南 是龙的故里。被称为人 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 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 师而龙名”,首创龙图 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 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 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 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 部落的图腾,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 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 来。
深入挖掘中原文化 底蕴,提升中原文 化影响力。
建设华夏文 明历史文明 传承展示区
完善公共 文化服务 体系
传承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是源头,是中华文化 核心组成部分,中原文化在一 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而要做到中原优秀文化传承, 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中原文化, 也需要创新文化。通过不断提 高全民素质和公益性文化设施, 将文化传播下去,还要建设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 扬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精神, 利用文化精神建构和谐、正气 社会。
有利于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增强我省文化的影响力和外界对我省的认识和了解,提高 我省的知名度
有利于挖掘我省文化的巨大潜力,增强我省的文化吸引力,推动 中原崛起,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第二章
传承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进程 中,文化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文化强省, 不仅强调文化发展本身要强,而且要充分利用好河 南的文化优势,使文化在强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更好地调动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文 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积极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使文化文艺工 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陶冶情操、满足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

中国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

中国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在新石器时代,根据所发现的考古遗址,大体可以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文化区。

在那时,已经奠定了后来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的基础。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特定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文化格局形成,基本上发生在东部汉族区域的内部,到隋唐以前,共同性渐增,差异性渐减。

但在隋唐以后,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新的区域文化又加入进来,起初是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这也是一种文化碰撞),甚至对立,后逐渐变成了汉文化圈内的组成部分,走上共同性渐增,差异性渐减的轨道。

1.齐鲁文化齐鲁之地,古称“海岱”,是因为它以泰山和大海为地理标志。

新石器时代,东夷在这里创造了北辛、大汶口和山东龙山等文化系列,成为齐鲁文化的源头。

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基本代表了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

齐鲁之地的农业发达,又因濒临沿海和运河、黄河,商业城市比较繁荣,民间手工业如陶瓷、纺织、冶炼等也颇发达。

因此,鲁的农业、齐的工商业,加上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孙武等大批文化巨人,构成了齐鲁文化的鲜明个性。

一般说来,齐鲁文化具有粗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

2.燕赵文化燕赵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陕西的中北部地区。

燕赵地区气候相对干冷,农业以粟、豆类为主,畜牧业也占相当地位,赵的城市商业也比较发达。

燕赵文化虽属汉族农业文化地区,但由于燕赵处在当时的农牧分界线地区,因此燕赵文化与边外游牧文化关系密切。

自十六国和北朝、辽、金、元、清等朝以来,一直处在胡汉交融的状态;为了抵御外侵,形成勇武好搏击的特点,具有悠久的武术传统。

自金开始,历代统治者在北京建都,都市文化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燕赵文化,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正统性”,文化娱乐等方面受宫廷和北京市民文化影响较大。

3.三秦文化三秦之地,即今陕西地区,包括甘肃、宁夏的东南部。

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国,文化上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特点,加之其地理位置便于与北方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使其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特点,不仅留下了历史上各民族文化、各种宗教、各种艺术形式的痕迹,商业文化也很发达。

中国区域历史文化

中国区域历史文化

Page 11
(六)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的得名是因为这里曾是吴国、越过的封地。 先是土著民族的文化发轫时期,后演化到以方国命名的区域文化成型阶段 ,最后由方国名演化为地名。 吴国由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泰伯断发文身开创的 越国是当地生活的越族的称谓
新石器时代文化相当发达,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都出现与 这一地区,是我国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典型代表。
2、帝都文化
李老都是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重点。 3、变革进取、自强不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典型的例子
Page 8
(四)关中文化 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蓝田人早在80万年以前就在此生活,还有旧石器时代的大荔人和新石器时 代的典型代表先半坡和临潼姜寨等遗址。 2、古朴、文件的文化特质 周王朝实行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并制作礼乐,以 此来教化和约束国人的行为。 繁荣保守、泥古迂缓、诚挚信笃和有章可循的特点是周文化的特色,也是 关中文化的基本特征。 3、恢弘的帝都文化
Page 5
区别
齐文化 齐地开放阔达 齐地崇武 齐地不拘一格,多“鸡鸣 狗盗” 齐地多辩才
鲁文化 鲁地保守拘谨 鲁地重礼节 鲁地单一执着,多缙绅先 生 鲁地多口讷
正是这两种既相反又相成的文化表现造成了两种文化的互补, 他们在交融中相得益彰,使齐鲁文化既有灵气活力,又有雄厚 沉稳,从而造就了富有生命力的齐鲁文化。
周以后,许多王朝(周秦汉唐)都定都于关中地区。
Page 9
(四)巴蜀文化 巴、蜀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两大古族,巴蜀文化由此得名。 巴族是居住在川东地区的一个古老部族,传说起源于武落钟离山。 蜀国是另一个古老部落,相传是黄帝后代。 4500年以前以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聚落的集 聚终于诞生于初期的城市文明。

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及特质

中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及特质
2 0 1 3年 O 4月( 第 2期)
湖北省社会主 义学院学报
・ 9 3 ・
中华文化
中原 文 化 的核 心 内 涵 及 特 质
赵 弼
漯河 4 6 2 0 0 0 ) ( 漯河 职业 技术学 院 , 河南
[ 摘
要] 中 原 文化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中原文化 主要表现 为“ 和谐 大一 统” 特征, 具有 包容性 与
多元性 , 本质朴 实、 诚信 、 自强 , 具有 内陆农耕特性 , 在 中华文化 系统 中具有根源性和基础性等特征 。
[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中华文化 [ 中图分类号] K 2 9 6 .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1 -2 8 0 3 ( 2 0 1 3 ) 0 2 -0 0 9 3 -0 4
“ 四海 舁平 ” 是 中华 民族与世 界各 国人 民友好 相处
的传 统道 德 基 础 。和 睦相 处 , 消弭战祸, “ 化 干 戈
剧 。英 国历 史学 家 汤 因 比认 为 , 在 近六 千 年 的人
类历史上 , 出现过 2 6 个文明形态 , 但是在全世界
只有 中国的文化 体 系是长期 延续 发展 而从未 中断
出 自己的个性 和特 色 , 形 成 自己的特质 。

和能 力强 , 当文化 发 生 冲 突时 , 只是 一 时 之变 , 调
和融汇, 乃是万世之常。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 , 就
是 最 能 使 冲 突各 方共 处 并 存 , 兼 容并 收 , 相 互 调

中原 文化 的“ 和谐 大 一统” 特征

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 目标 。在生活实践 中,

中原文化概论中原帝都文化

中原文化概论中原帝都文化

早期中国都城大多选择平原内的岗丘或两种地貌景观(山地、平 原)的接触地带,而且依附于一条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继, 又皆屡次迁都,地望虽难确指,却未曾脱离黄河流域河谷平原地 区,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选择重视肥沃富庶区域之所致。商代后 期长期都殷,两周分别以关中、洛阳盆地为政权中心,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建都史前期以黄河为轴线东西迁摆的格局。
古汉语中,“国”字往往 者城的代名词。《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一般情况,都城简称为都。《释名》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都城又称京师。《公羊传》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 众也。”
夏朝、商朝的都城称邑。 如夏邑、商邑。周朝至京朝,都城多被称为京师。
地形与气候
河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 三阶梯的过渡带,“西山东川”的特 点明显,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 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 之下。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 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 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地形与气候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 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 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 盆地,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 大平原。境内有黄河、淮河、海河、长 江四大水系,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 陵、水面构成。
中原帝都文化
回顾
河南地域
一、位置与区划 二、人口与民族 三、地形与气候 四、农业与工业 五、交通与旅游
位置与区划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 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南是中 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 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 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 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 南境内700多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4期V01.38No.4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2005年7月July2005论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史道祥(河南教育报刊社,河南郑州450004)摘要: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形成基本的区域文化雏形,在踏入文明门槛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心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楚文化区、豫北文化区等基本板块,在社会发展中各具特色,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崭新气象。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强烈干预,决定了中原文化自古及今大一统的本位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中原文化区域特征的独立性是脆弱的,各个地区的地方特征在这种强势文化的作用下显得个性软弱、断层明显。

关键词:中原文化;历史区域划分;区域特征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5)04—0093—05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

因此,我们在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时候,应从对中原文化的一般认识,上升到了解其各具特色的文化个体现象。

一、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过程“文化区域”(CultureRegion)的概念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区域文化的形成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区域文化虽然是以地域限定的文化类型,但它毕竟脱离不了历史的成因和机缘。

也只有当某一区域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此地域上的文化共同性和文化联系时,真正的文化区域才算形成”[1]。

一般地说,文化区域起源的初始形式是这一地区的远古文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考古学文化。

这个时期的文化区域尚未明确稳定,文化水平还不高,它只是在考古文化中显示出了不同器物类型的一致性,同时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经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不同,古代文献记载中也反映出各地区土著居民不同的生存状态。

具体到中原文化来说,随着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研究的成熟,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近60年的探索,对中原远古文化区域业已理出基本的线索: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主体文化是以豫西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豫西南和豫南的屈家岭文化、豫东的大汶口文化。

这些区系并不是简单的人为划分,而是着眼于各个地区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趋势而形成的。

同时,各区系内“类型”之间又有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大区系间还存在一些文化交汇的连接带,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经历着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到了晚期,私有财产开始出现,氏族也发展为部落和部落联盟。

据文献记载,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大地分布着若干部落联盟,著名的有三大集团:即西部的华夏集团,包括黄帝、炎帝、颛顼、舜等族;东部的东夷集团,包括太吴、少吴、蚩尤等,其活动区域北自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最南部,南至安徽东部,东至大海;南方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包括三苗、伏羲、女娲等,这一集团的中心在湖北、湖南两省,东部当以今日豫鄂大别山为界以东邻东夷集团,西部则北越南阳一带侵人伏牛、外方各山脉间,以北邻属华夏集团。

这三大集团构成了中原原始区域文化的基本框架[2]。

文化区域的形成阶段是方国和封国文化,这是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色。

《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晋南和豫西,商文化以商丘一郑州一偃师一安阳而围成一个三角中心区,周人在灭商后政治中心东移,形成了以宗周一成周为轴心的华夏文化区。

以豫西为中心,三代时的中原曾经是方国林立,《苟子·富国》收稿日期:2004—09—08作者简介:史道祥(1965一),男,河南渑池人,河南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93·万方数据说:“古有万国。

”《战国策·齐策》也说:“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及汤时诸侯三千。

”在中原政治力量强大时,各地诸侯都前来朝贡,《左传·襄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逸周书·殷祝解》:“汤放桀而复亳,三千诸侯大会。

”《史记·周本纪》:“(武王九年)东观兵,至于盟津。

……不期而会盟者八百诸侯。

”特别是西周采取分封制后,“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

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贵族,也有功臣谋士、先王圣贤后裔,还有臣服的其他方国贵族。

从河南省目前发现的上百座两周城址看,大多数都是当时的封国。

在这种以宗族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政治体制下,当王权强大、对地方控制能力强时,主体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影响占居主导地位,但中央对地方的影响毕竟有限,封国作为一种隶属于王权的政治实体,在相对独立的政治运行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国的界定往往成为文化区域的界定,人们的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也因制度的不同而成为封国文化的附属,文化的发展是从本地区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春秋以后,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为争霸天下而以强制弱,各诸侯国同时又锐意改革,注重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中原因政治、军事分割而形成特色突出的区域文化基本格局。

二、中原文化的基本板块关于文化区域的划分,由于根据、要求、目的和认识程度的不同,划分原则多种多样。

美国学者柯达尔(H·M·Kendall)说:“文化区是一组相类似的、内部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常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和宗教。

”[3]中国学者周振鹤先生从语言、宗教、风俗和人物等入手,对中国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的背景、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他还从方言人手,全面分析了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4]。

前不久,林拓著述认为,区域特征应强调其主体构成,所以他在考察福建地域文化时,专以“学术形态”为核心,从地域层级探讨文化中心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进而以“信仰形态”为核心,从地域分化探讨文化重心的周期演进Es]。

以上述文化区域的理论探讨为参照,我们在划分中原文化板块时,首先从地理、语言(方言)、宗教、风土人情等表象人手,结合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具体特点,考察其在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所受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的影响,更要考虑因政治、经济、军事等人为因素的介入所形成的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

在上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认定中原文化在踏入文明门槛之后逐渐形成了以下基本板块:1.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

在地域上包括现在的·94‘三门峡——郑州——平顶山地区,它以中华文明摇篮地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政治舞台之一,不仅是一个时期的区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找到了早期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的线索。

而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到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仰韶文化以豫西一陕西关中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湖北的西北部,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东至河南东部,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进程中。

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郑、洛、三门峡地区新发现了大量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最终确立了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夏文化的早晚关系,廓清了中原文化的发展脉络。

据古史记载,这个地区是华夏族活动的中心舞台,黄帝都于有熊(今新郑市),帝喾都于亳(今偃师市),夏禹都阳城(一般认为即今登封市告成镇)、阳翟(今禹州市),太康迁都斟寻5(一般认为在今偃师二里头一带,一说今巩义市稍柴村),商汤都毫(一说今郑州商城,一说今偃师商城)、仲丁迁瞰(一说今郑州商城,一说为郑州小双桥遗址处)。

周武王灭商后,迁九鼎于雒邑(今洛阳市)。

成王即位,周公辅政,对雒邑进行了大规模营建,使之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的都城,称为“成周”或“新邑”。

新都建成后,成王“迁宅于成周”,“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丰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著名的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在汉唐时期是其高度的发展期。

秦和西汉王朝以咸阳、西安为国都,但以洛阳为陪都。

东汉建都洛阳;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曾经是曹魏、西晋和北魏政权的都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用汉语、改汉姓,改用汉制度量衡等。

隋唐时期,洛阳长期作为陪都,称东都、东京。

天寿元年(690年),武则天废唐为周,立号为圣神皇帝,在洛阳建造明堂,创立殿试。

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培育起来的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的中心,而且成为当时中国主流文化的代表:在学术思想上,这里是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法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理学的发源地;在宗教信仰上,这里是传统敬天礼祖崇神“天人一体”原始信仰的滋生地,是道教的重要起源地,同时又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原点;在语言上,这里是中原官话的发源地,在汉唐时代,是全国流行的普通话;在思想行为上,这里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制礼初始,人民养成淳厚朴实、崇尚信义、乐善好施、豁达宽容的生活习惯。

以洛阳为中心的皇都文化,在政治中心和经典哲学影响下的史学、文学、科技、艺术、教育熠熠生辉,河洛大地人文荟萃,名家辈万方数据出。

文化中心区域对外辐射的能力是极其强大的,并从而派生出超区域的亚文化区,在汉代将先秦时期楚文化区域的豫西南地区纳入自己的文化系统。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后来形成的豫东开封宋文化实际上是对河洛文化的承继,我们可称之为“后河洛文化”。

“后河洛文化区”是河洛文化的延续,是中原文化新的繁荣,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因北宋建都而达到历史的高峰,使中原文化中心区东移,再一次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并传至海外。

2.黄淮文化区。

主要包括现在河南东部的商丘——周口地区,这里在历史上是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交汇地带,也是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碰撞、融合的中心地区。

它的西部是发达的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向东才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它的东部是历史悠久的海岱文化,夷人进入中原影响并促进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楚文化由这里南迁江汉,与苗蛮文化结合后繁荣发展,并反过来北上扩张,所以东部文化区应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

中原东部一般认为属于传统的东夷文化区。

长期活动于中原的太吴、蚩尤、少吴都是东夷族的首领。

太昊时期在考古学年代上当属大汶口文化早期,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阶段,豫东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的中心区,大汶口文化早期吸收了仰韶文化的诸多因素,在中期则又反过来影响了仰韶文化;少昊承继太昊,辗转于鲁西南及豫东地区,其时代与黄帝相当,东夷人在中原地区有的与当地原有部落融合,有的保留有较完整的独立性,其势力西可达洛阳。

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所率东夷的九黎战败,东夷势力大大萎缩,退出了中原地区。

继之而起的龙山文化在豫东是比较独立的末期东夷文化在中原地区完整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