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2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专业类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提交人名:刘雅芳指导教师:孟长勇2010 年 10 月 25日图解汉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一、意义简述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到现在也就是60年。
在这60年里,对外汉语教学在与汉语特点及汉语教学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吸收国外教学法理论,并不断在研究新的教学路子。
语音教学,听说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但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对外汉字教学,目前却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几乎没有专门研究汉字和汉字教学的文章。
只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对外汉字教学才逐步受到重视,研究汉字教学的文章和人员逐渐增多,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才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十几年来,汉字本体研究,汉字习得研究,汉字教学方法研究,汉字习得偏误分析,等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对外汉字教学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教学系统,更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另外,由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异,以及学习者语言汉字认知规律、认知策略以及认知心理的差异,从未接触过汉字的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汉字困难重重:语音语调难以掌握、字形结构复杂、字义难以辨别等等。
总之,汉字难教、难学已成为共识并严重制约对外汉字教学的向前发展。
本文正是聚焦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上面,针对汉字难教、难学的问题,提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可尝试应用图解汉字这一方法,并运用汉字认知理论详细分析研究了图解汉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可行性。
2二、学术价值分析本文作者在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对外汉字教学的文献资料后,分析研究了汉字难教、难学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明确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 对外汉字教学应单独开设汉字课。
这一观点对确立汉字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汉语开题报告
汉语开题报告汉语开题报告1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来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
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
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
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
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
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
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
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
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2.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
xx汉语言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汉语言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时代呼唤对话精神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
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
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
我们相信,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
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
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成了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理念。
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教学”,是对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
2.学校变革呼唤对话教学(1)以往语文教学中对话缺失问题的反思与批判(2)教学总目标的功利性导致阅读教学定位偏低(3)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学习”即“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
认为: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激励思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表现自我,学会对话交流互助合作,它特别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世纪初,“探究交往合作观”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被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说明我国已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确认和开发。
不少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活动。
其中,在吸取融合主体性教学、合作教学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观,特别是西方解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话理论”,已成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引进的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
该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
我认为对话理论必将在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
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
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开题报告模板(对外汉语)【篇首引言】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重要地位,对外汉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逐渐受到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我将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前人研究”材料综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有许多前人的研究,例如XXX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注重文化传授的理念;XXX从话语语体角度探讨了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将进一步研究XXX。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XXX,研究目标是XXX。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对外汉语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篇中说明】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XXX。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我将分析XXX,得出结论。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本研究的意义在于XXX。
通过对XXX的研究,我将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此外,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XXX。
【篇末结尾】六、预期结果和研究进展安排预期结果是XXX。
研究进展安排为XXX。
七、可能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XXX。
我将采取XXX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八、参考文献[1] XXXX. XXXX[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1-5.[2] XXXX. XXXX[J]. 对外汉语学习,2012(3): 10-15.以上是对外汉语开题报告的一个模板,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您,实际的开题报告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新词汇的产生频率不断增加,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如何有效地学习、掌握和应用新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本研究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新词语的教学进行探究,旨在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一)研究内容1. 新词语的定义和特点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教学的现状分析3. 新词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4. 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二)研究目标1. 系统研究和掌握新词语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2. 分析新词语教学的现状,探索新词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和问题,并提出改进之策3. 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促进对外汉语学习者对新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4. 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新词汇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一)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新词语教学的相关理论2. 实证研究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对外汉语学习者进行实验性研究,评估新词语教学的效果(二)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和方法,阅读相关文献,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2. 调查和分析对外汉语学习者对新词汇教学的现状与需求3. 设计新词汇教学的实验研究方案,进行实验4. 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制定优化新词汇教学的策略。
5. 撰写并完成研究报告。
四、预期成果1.系统掌握新词语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2.分析新词语教学的现状,探索新词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和问题,并提出改进之策3.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促进对外汉语学习者对新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的教学效果及实用性。
5. 为对外汉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推进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开题报告(含提纲)》
本文将《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1、2 两册(共44 篇课文)、《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两册(共30 篇课文)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文本、词语、注释、练习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目的是描述和说明现状,并为今后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因素的选择和整理提供一些建议。
赵金铭(2004)指出,教材中中国文化项目不能盲目传播和灌输者,而是学习者自然应该认同中国文化,这些文化内容的内化。 赵金铭(2009)还指出,语文教科书的主要标准是区域化和类型化,二级标准是多样化、多样化、本土化和个性化。他认为,我们需要考虑教学的环境因素来评价教材,因为教学对象、教学语言环境、教学语文与语文的相似性都会影响教材的编写。
四、选题的创新性
本文首先界定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根据学者的分类使传统文化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出现在教材根据各处理的分类和统计;传统文化因素和出现次数的形式,并计算比。教科书也是如此。
五、写作纲要பைடு நூலகம்
一、前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项目的界定
(二)文化项目的分类
三、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排分析
(一)系统性分析
Ur(2000)制定了教材评价标准。具体而言,教材的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培养目标语言和交际能力,教材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语言是否真实、教材编排、教材配套设施等。
国内对第二语言教材的评价主要针对英语教材,致力于评价教材是否符合大纲,是否符合教学目的。许多专家对教材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材编写原则,赵贤州(1988)提出教材编写应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性、实用性、兴趣性和科学性。束定芳、庄智象(1996)提出,教材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真理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现代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教材评价标准,程晓堂(2002)指出,教材评价的两个原则是效果原则和效率原则。其中,效果原则指的是教材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效率原则是指与其他教材相比,教材是否能更有效地满足学习需要,达到学习效果。同时,李泉(2005)还指出,教材评价也应遵循信度和效度原则。
工作报告之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论文开题报告【篇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二、课题研究的背景赵元任先生说过:“一个语言里头最任意的部分就是它的词汇。
”正是由于这个“最任意”,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也是词汇。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词汇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也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载体。
因此,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
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要留学生理解字典中的解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词的用法以及词语背后所涉及的文化意义。
所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外国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境教学,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词语的附加色彩,在运用过程中不符合语体或者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有的违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的不符合中国人的礼貌。
这样一来,留学生的表达不但让人听起来感觉别扭,甚至有时会闹出笑话,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是词汇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第二语言教学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语言结构上,直到70年代才把词汇放到较重要的位置上。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于教学方法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
目前词汇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词本位教学法和句本位教学法。
二者的分歧点在于是看重整体还是看重部分。
诚然,一个词的句法功能只有在实际的句子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不能孤立地以词解词,而是要把词放在句子中,放到课文中去理解;同时解释一个词也不能忽略词本身的词音、词形和词义。
除上述两种教学法以外,还有一种语素教学法。
语素教学法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其本身也有很大的缺陷。
因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教学法的优点,规避不足之处。
对外汉语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院(系):文学院专业:对外汉语题目:对外汉语教材建设1、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整个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可分做三个阶段:(1)50年代到70年代:纯结构时代这个阶段的汉语教材主要面对传教士和商人,缺乏专业理据。
所编写的教材主要有:爱德华·阿基德森的《华英捷径:初步100步(注音)》(凯利-沃尔什公司,1910年)、赵元任先生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商务印书馆,1922年)、周辨明先生的《中英会话三用教本》(书同文馆,1950年)。
(2)70年代-90年代: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时代这个阶段编的汉语教材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作为目的,这个阶段教材编写者吸纳了国内外语言教学理论,并结合国内外教学实践,注重外国人汉语交际水平的培养。
主要教材有:北京语言学院《基础汉语》(商务印书馆,1972年)。
80年代后期,实行了大量的教材基础研究,主要教材有:《对外汉语教学本课教育研究》。
(3)90年代至今: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时代20世纪的最后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出现了一种空前繁荣的景象,平均每个月都有十几种教材面世,也能够说达到了历史发展的巅峰时期。
2003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材研发中心成立,成为国内首家以开发、研究、编写并推广对外汉语教材为中心任务的专门机构。
这个机构是以北京语言大学这个对外汉语教学核心基地为依托,整合海内外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编教力量,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集中教学实验的优势二建立的,其成立将对对外汉语教材建设起到对动作用。
2、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1) 对外汉语教材类型建设一个学科的教材是否科学、完备,应从质量、数量、满足教学需要和教材体系诸方面来衡量。
质量上,要有覆盖面,要形成一个学科的教材规模,要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要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的需要编写品类繁多的教材。
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显然还存有尚待改进的地方。
我们现有的教材,几乎都是通用性教材。
《国际汉语教学开题报告》
国际汉语教学开题报告:离合词的教学研究1.选题缘由离合词其扩展形式复杂多样,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很难用其他语言找到对应的形式。
留学生已经成年,对于语言的处理有一套自己的固定方式,很难方以前习惯的语言表达。
在学习汉语的初期,动宾式离合词居多。
为了快速地理解,留学生通常将其当做动词使用。
如果句子一旦出现形式复杂的离合词,就会增加学生新的理解难度。
通过反复学习也难以掌握。
其根本难点在于,留学生很难区分哪些单词是可分离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分离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因此,国际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某些固定形式的扩展。
当扩展形式转换时,这个离合词在学生眼中就成为了一个新单词。
许多中高级学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为了避免错误,都在尝试避免使用离合词。
以汉为语母语的教师容易出现视觉盲点,难以感受到这种学习困难,在面对留学生出现离合词学习困难时,常常无从下手。
面对这种现状,在本文中,研究留学生对离合词的学习过程,分析了外国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总结规则,并对留学生犯错的原因进行预测。
教师可以根据留学生对可离合词的使用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练习。
它对于更好地指导国际学生离合词的教学,编辑国际汉语教科书,转换和升级新的教科书类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研究意义离合词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离合词在汉语中的高频率使用,使其成为熟练掌握汉语必须攻克的重要难关。
在“汉语热”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的现在,留学生的汉语习得出现各种问题,离合词成为了留学生学习汉语障碍。
本文将对留学生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习得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希望提供理论参考资料,以为留学生离合词的学习提供帮助3.文献综述(1)离合词类型的相关研究。
吕文华(1999)认为离合词只有动宾结构,齐沪扬(2000)同此观点;张宝敏(1981)认为离合词有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两种,蔡国妹(2002)、朱坤林(2006)持此种观点;刘顺(1999)认为离合词有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动补结构三种。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范文论文题目:《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语言特征分析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
”例如中国大陆高等学校中文系所使用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几乎都只是相当于普通话教材,其内容很少涉及汉语方言,更不用说海外汉语及其方言。
“从国际的观点来看,当代汉语应包括海内外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
研究的视野也应该扩大到全球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特别是要加强海外汉语及其方言的本体研究和使用研究。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最新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中各华语区不同的表人名词进行研究。
通过对华语区异名词语中的表人名词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华语区中异名类表人名词的特点。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①揭示华语区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特点。
③预测华语区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发展。
研究意义:①扩大表人名词的研究范围。
从仅仅局限于对大陆的研究转向对整个华语社区的研究。
②总结各华语社区人们为自身命名的途径和方法。
(三)学术和应用价值学术价值:通过对各华语区异名词语中的表人名词进行分析、总结,揭示其表人名词的特点和内部规律。
应用价值:①有助于华人社区的交流。
②有助于双语互译时对表人名词的正确理解。
③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表人名词的正确使用。
(四)创新点角度创新:站在汉语走向国际这一大背景下,把研究视野扩大到海外汉语及其方言的研究,以大陆为着眼点,分析其它华语区的不同。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国内关于表人名词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可以分为三类:1、表人名词产生的研究表人名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分工及社会发展的动态。
因此,对表人名词的产生及其在构造上的特点,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符淮青(1991)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方面,谈及了汉语词汇指称各种社会成员的方法,并对其产生的方式进行了分类,体现了汉语在造词方面的丰富与多彩。
安志伟(2022)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汉语的表人名词是通过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途径产生的。
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
汉语国际教育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是一名研究生,提出的课题为汉语国际教育。
本课题是从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及汉语国际化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考虑出发的,旨在通过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崛起,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也愈加重要。
而且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的普及,汉语学习也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由于语言障碍的制约,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也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目的1. 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发现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3. 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方向,为现有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善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汉语国际教育的概况:包括汉语国际教育的定义、形式,以及汉语作为一门外语的普及情况等。
2. 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等。
3. 汉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等。
4. 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从“传统班教”到“网络教学”的转化、“汉语走出去”的逐步实现、汉语国际教育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
5. 汉语国际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以应用为导向的汉语教学、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推行等,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现有理论、经验及案例等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1. 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2. 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方向,为教育部门实现汉语国际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汉语言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汉语言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
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
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
我们相信,一个新的时代会使教育精神的内涵获得极大的丰富,“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学校教育主要途径的教学必然会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
回顾教育的过去,对话教学是存在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也是存在的。
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时代,对话仅仅成了一种教学的艺术,而未成为教学的理念。
这样看来,我们提出“对话教学”,是对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
(1)以往语文教学中对话缺失问题的反思与批判(2)教学总目标的功利性导致阅读教学定位偏低(3)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学习”即“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
认为:教师的主要功能不是传授知识,传递信息,而是激励思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胆表现自我,学会对话交流互助合作,它特别重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世纪初,“探究交往合作观”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和传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被列入中学课程计划,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说明我国已在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确认和开发。
不少有识之士积极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建设活动。
其中,在吸取融合主体性教学、合作教学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观,特别是西方解释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话理论”,已成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引进的阅读和教学的新理念。
该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过程。
我认为对话理论必将在构建新的教育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与服务研究一、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发展,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各种各样的汉语学习班更是不计其数。
据统计,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
教育部预计到2010年,参加过汉语学习的外国人人数将达到1亿。
在这种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的形势下,我们也面临着对外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
尽管国家教育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不断在国内通过培训和考试招募对外汉语教师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派往国外;在国外有条件的学校就地培养汉语教师;和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创办了近四百所“孔子学院”等等,却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荒”的问题。
与此同时,远程教育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地发展。
到2000年为止,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
全球大学联盟(GUA)估计,仅亚洲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市场近期可达到60亿至100亿美元的规模。
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便历史性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
据不完全统计,欧美、新加坡等国的汉语教学站点已有37个,许多国内的教育机构也开办了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网站。
如北京语言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互联网上专门从事远程对外汉语教育的部属重点大学,它开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网站——“网上北语”。
一批从事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网站也陆续开办,如:国务院侨办开办的“龙网”、湖南的“国讯网校”、“hello—han”、“汉语远程学院”、“网上华文学苑”等。
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相继投入到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队伍中。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书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新1版.
[6]王力.汉语语法纲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06.
[10]周上之.离合词是不是词? [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4).
[16]吕文华.离合词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J].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地点
与
会
人
员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会议记录摘要:
会议主持人:
记录人:
年月日
专业
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
院
意
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名:(公章)
年月日
此表一式四份:研究生处、学院、导师、研究生各一份。
1、孟雯(2009)《留学生动宾离合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从偏误分析的角度考察留学生习得汉语离合词的偏误,研究这些偏误的分布和特点。但因为论文的研究调查对象是多个国家,而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偏误原因分析得不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习用语理解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习用语理解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重要的交际能力之一,口语技能一直是学生比较
注重的方面。
然而,在口语教学中,仅仅掌握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是远远不够的,口语习用语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口语习
用语带有较浓厚的文化色彩,语言学习者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掌握和运用。
因此,探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习用语的运用和理解将对提高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习用语的运用和理解的问题,以了解儿童、成人等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对口语习用语的掌握程度
和理解能力,以便对针对性的口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三、研究内容:
1. 口语习用语的定义及特点
2. 口语习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3. 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对口语习用语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4. 口语习用语的运用和教学策略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通过对
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对口语习用语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
以期能够找到一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掌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习用语的运用和理解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未来的口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向对外汉语的离合词研究的开题报告
面向对外汉语的离合词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中文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广
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是汉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语法现象,也是汉语语法中一个难以掌握的难点。
离合词是将一个词分
为两个部分前后分别表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这是汉语独有的语法现象。
因此,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掌握离合词的用法对于他们正确
理解和运用汉语语法及汉语思维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离合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有效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 离合词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在汉语中的作用和形式。
(2) 外国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方面的误区和难点。
(3) 对于外国学生而言,如何较好地掌握离合词的用法。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实践和学习过程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找到当中的问题和优点。
四、预期结果
(1)掌握离合词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深刻理解它的作用和形式。
(2)掌握外国学生在离合词学习方面的误区和常见难点。
(3)深入研究外国学生在离合词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4)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0年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xx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模板论文题目:《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语言特征分析一、选题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学术和应用价值、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一)选题的近些年来,网络上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如“草根网民、犀利哥、房奴、蚁族、屌丝、白富美、菜鸟、驴友”等词语。
这些词语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更引起了人们对这些词的关注。
这些词虽然不一,有些人一开始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但是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属于表人名词。
表人名词指的是表示人的名词,其特点是具有“+[人]”的语义特征。
据xx年--xx年出现的新词语统计中,表人名词的数量居于首位。
可见表人名词与社会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
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具有人种、性别、年龄等不同的特点;作为社会属性的人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利合作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
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充任不同的角色。
因此,人必须要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充任的不同角色和职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命名。
使不同的名称各司其职,不同的人各就其位。
因此,对汉语表人名词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揭示汉族人群对自身命名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考察汉语表人名词的意义和结构、探求表人名词的及其发展动态都有重大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
”例如中国大陆高等学校中文系所使用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几乎都只是相当于普通话教材,其内容很少涉及汉语方言,更不用说海外汉语及其方言。
“从国际的观点来看,当代汉语应包括海内外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
研究的视野也应该扩大到全球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特别是要加强海外汉语及其方言的本体研究和使用研究。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最新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中各华语区不同的表人名词进行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开题报告
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开题报告正文:一、选题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语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提高国际友谊、增进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汉语教学的不断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的硕士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硕士研究,本文将选取基于教学实际的“汉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作为研究方向。
二、选题意义首先,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教师在听说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如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不足、沟通不畅等等。
通过研究汉语听说教学策略,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其次,汉语作为一门文字学科,其语言特点与学习者母语存在很大差异。
汉语学习的瓶颈之一就是口语水平不够,捉襟见肘。
通过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例,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拉近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联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国际友谊交流。
三、论文框架本文按照问题-研究方法-结果-启示的框架来呈现研究结果。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问题:针对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不够、沟通不畅等,提出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对汉语听说教学策略进行分类和整理,选择一些重要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3.结果:针对选取的几个策略,探究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修正和创新。
4.启示:总结研究成果,探究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究竟如何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论本篇文章提出了“汉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的选题,并说明了该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框架。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拟关注中高级英国留学生离合词的使用偏误情况,在目的语泛化、 母语负迁移等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对 这些偏误及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减少偏误的策略。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绪论 1.1本文研究的对象 1.2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本文写作的框架 2. 离合词语法研究综述 2.1离合词本体研究 2.1.1 离合词界定 2.1.2 离合词分类及扩展 2.1.3 离合词产生 2.2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 2.2.1 离合词的偏误研究 2.2.2 离合词针对国别研究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的用法特征 3.1 离合词“合”的用法特征 3.2 离合词“离”的用法特征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4. 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调查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方法及步骤 4.3 调查问卷设计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1 问卷调查结果 5.2 英国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分析 5.2.1英国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类型 5.2.2 英国学生离合词使用偏误原因 6. 针对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的教学对策 6.1 教学原则 6.1 教学方法 7. 结语
2013年4月-6月
2013年6月-7月
问卷调查 分析结果
6
2014年4月-5月
5
2014年1月-3月
4
2013年8月-12月
论文整理 毕业答辩
查漏补缺 修改论文
撰写论文 定初稿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 附:部分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刘询.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新1版. [6]王力.汉语语法纲要[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5.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周上之.离合词是不是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4). [11]洪笃仁. 词是什么[M]. 北京: 新知识出版社,1957. [12]徐通锵. 基础语言学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朱志平. 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4
归纳法
对搜集的偏误语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找出共性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
从对外汉语方面对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入手,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分 析英国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七、论文进度安排
1 2 3
2013年3月-4月
查找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
收集文献资料 梳理研究成果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答辩人: 导 师: 学 院: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报告内容
1
2 3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创新之处 研究的主要内容
5
6 7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研究的方法 论文进度安排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的依据: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说起离合词的语法功能中国 人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因为离合词能“合”能“离”,把词的用法 和句的用法功能结合在一起,与其他词语很不相同。刚接触离合词 的人不敢使用“离”的用法,“离”的用法很复杂,种类也多,所 以离合词是教师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外国学生在 学习汉语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英国学生掌握汉语方面的知识 比其他国家学生多,但对离合词方面的知识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再 使用离合词的时候按照英语语法来理解,经常把离合词当作一般的 动词使用,所以就出现了“见面我的父母、我己经游泳完了、我今 天请客你、聊天聊天”等的错误。一般离合词是在汉语口语的背景 下产生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不知道离合词的功能当然会 出现对生活口语方面的偏误。但这些偏误都有明确的原因和规律性, 所以,本文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离合词的研究及针 对英国学生离合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外汉 语过程中关于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3、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 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汉语和母语英语的对比,通过离合词和一般动词的对 比,结合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联系离合词本身固 有的一些特点进行偏误分析,归纳发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4、减少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所采取的措施 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从教学原则和教学对策两方面 入手,两个教学原则:以“离”为主,以“合”为辅 、先“离”后 “合”,循序渐进。三个教学对策:采用对比教学法 、教材编写中凸显 离合词的存在 、结合语境进行教学讲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离合词不同于一般动词所体现的特殊性
主要通过收集翻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前人的理论研究进行一番梳理,系 统总结出离合词“离”与“合”的特殊用法,确定研究对象,为调查问卷 的内容打好基础。
2、英国留学生离合词习得偏误类型
通过对中高级英国留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找出偏误的规律,对离 合词习得偏误进行归类,以便于进一步原因分析。
„„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0 世纪 50—70 年代,学者对离合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离合词的本体研 究,讨论对离合词的命名和性质界定。 陈望道先生是最早看到汉语中的离合词的。他在1940年就指出了离合词这 一现象。 “离合词”陆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过那是在当时汉语拼音化 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与汉语词的界定和分词连写紧密相关。因“离合词” 介于词和词组之间,究竟是词还是词组?是连写还是分写?当时引起了广 泛的争议。出现了认为离合词是词、是短语、既是词又是短语、介于词和 短语之间这4种主要的观点。离合词的性质尚无定论, 造成认识上的模糊; 界 定有分歧, 划分标准有差异, 得出的离合词的数量也不同; 对外汉语教材对其 采取回避策略, 无解释说明, 与一般词无区别。以上种种原因, 使得许多人在 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不明白离合词的特点, 而把它们和一般词等同起来, 犯 了不少语法错误。本体研究的不足最终导致对外汉语教学没有科学定论的 指导。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六、研究的方法1Fra bibliotek文献分析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国内外有关离合词研究 的文献和书籍,进行相关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进行 一番梳理。
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语料的收集,针对离合词偏误设计问卷, 对英国留学生就离合词的使用问题进行调查,根据留学生使用离 合词时的偏误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的意义: 本文着眼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英国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 离合词情况进行了广泛地调查,从他们使用离合词的具体偏误出发进 行分析, 对留学生使用离合词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类, 并对这些偏误 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试图总结出这些偏误出现的规律,力图找到行之 有效的有关离合词的教学对策,使英国留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 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减少离合词使用的偏误,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 能为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提供一些帮助,能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离 合词的教学和与此相关的对英国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
三、创新之处
1、现在的离合词研究一般的对象国别范围比较窄,对以英国学生习得汉 语离合词的偏误研究就更加少了,已有的只有少数几篇论文针对英国 留学生离合词有研究,但都不全面,本研究力求通过问卷调查,为英 国留学生离合词问题提供实证研究,以得到比较全面的研究结果,同 时为前人的研究增加对象的多样性 。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2)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学者对离合词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对外汉语应用 研究这个领域。 随着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离合词”运用的偏误又成为“外国 留学生运用汉语的一大通病”。对“离合词”的关注就是来源于留学生的错 误,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此很重视。北京大学任雪梅的硕士论文《从留学 生学习偏误看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从“ 教 ”和“ 学 ”两个方面分 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和类型,并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来避免偏误的建议。此 外,饶勤(2001)研究了“离合词”的配价,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却不能 处理所有“离合词”。近期以来对外汉语界开始有更多的学者把目光转移到 了针对特定国家的留学生的研究,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外汉语教学 的研究已经进一步的深化了。 对英国留学生的离合词偏误研究比较少,只有孟雯的硕士论文(2009) 、 高书贵的论文(1993)和林朝海的论文作了一些简述, 但因为孟雯的硕士论 文的研究调查对象非常广, 涉及到了多个国家, 而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 的偏误原因分析得不够;高书贵的论文则只是就当时教材中的离合词处理方 式论述如何使教材中的离合词更好地对译英语,使学生更好地明白汉语离合 词的用法,但高书贵没有结合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偏误句对学生产生偏误 的原因作深入详细的分析。而林朝海的论文并未针对英国学生做实际的调查 取料,对英国学生的偏误仅做了简要的分析,涉及的离合词数量也非常少。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