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_高秋明

合集下载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对中国股市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短期性“反向效应”和中期性“动量效应”。

依据本文的分析,造成中国股市存在这两种效应的基本原因在于:(1)股市存在对上市公司特质性信息的过度反应;(2)股票收益中存在“带头-滞后结构效应”;而这两个基本因素又是内生于中国股市的特质性。

[关键词]:“反向效应”“动量效应”过度反应“带头-滞后结构效应”一、引言大量的金融研究文献表明,根据股票收益的过去表现可以对未来短期、中期或长期水平的股票收益变化进行预测。

例如Jegadeesh&Lehmann(1990)对美国股票市场所做的分析发现,股票收益在1至6个月的短期水平中会出现逆转现象。

Jegadeesh&Titman(1993)则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12个月的中期水平中会出现连续性变化,即平均来讲,过去“表现好的股票”(past winner)的未来收益将会持续超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past loser)。

DeBondt&Thaler(1985,1987)研究后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5年的长期水平中也会出现逆转现象,即过去长期“表现差的股票”的未来收益一定会优于过去长期“表现好的股票”。

基于这些股票收益变动规律的实证研究结论,形成了两种改进的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反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和动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

其中,依据反向策略,投资者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依据动量策略,投资者则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来获取超额收益。

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看法,如果一国的股票投资者利用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可以在本国股市中获得异常性收益,则认为此一国的股市中存在“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

股市中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可以在除美国股市之外的其他国家股市中得到确认。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
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动量效应作为金融学领域的一个经典现象,指的是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具有延续性的趋势,即过去涨幅大的股票在未来也能够继续上涨,而过去跌幅大的股票在未来也能够继续下跌。

该效应在国际股市上已经被较为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但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其影响因素也极其复杂,因此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将首先选取中国股票市场中市值较大、流通性较好的200只个股作为研究样本,并使用动量策略来检验动量效应在中国股市中的存在性和强度。

同时,基于多种回归模型,考察动量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交易成本、行业效应和投资者心理等因素,并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动量效应的作用机理。

此外,本研究还将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来对股票价格变动和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建模和预测。

预期结果和贡献:
本研究预期将从多个角度和维度对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丰富和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成果,并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股市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被用于解释股价趋势的一种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

动量效应是指股价长期保持相同趋势的趋势。

原则上,如果一个股票价格上涨,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内,该股票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同样,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对未来的某个时间段,该股票的价格将继续下跌。

这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价格的自信和对股票价格走向的信仰。

因此,市场参与者根据公司业绩等因素判断股票未来走势,并调整持股策略。

那么为何会出现动量效应呢?首先在市场理性的基础上,只有当市场已经收到信号并响应时,才会出现动量效应。

这个信号可以是财务报告或公告,可以是一些新闻或其他市场动态。

因此,当市场参与者收到股票价格变化的信号,会以这个变化为前提,按照这个趋势投资,导致股市中的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相对应,它是指股价变化后,股票价格的趋势进行反向运动的情况。

例如,当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认为价格有太高的峰值,股价已经处于泡沫上升的阶段,随后他们开始抛售,股票价格也逐渐下降。

类似的逻辑也适用于股票价格下跌趋势的反转。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反转效应呢?当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出现变化时,市场参与者会尝试寻找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原因,并快速做出调整以满足股票价格的趋势。

但是当许多市场参与者都采取相同的策略,并开始在股票价格达到极端水平时卖出或买入,市场价格也将发生相反的变化。

这就是股价反转的原理。

总而言之,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股票市场中的重要现象,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

动量效应是通过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业绩的判断,反转效应则是在市场出现极端价格时市场参与者对走势的预测。

这些效应深刻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也使得市场参与者对股票价格的走向有更多的思考和谨慎。

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

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

背后 的根的说 服 力 。但 是 , 种 理 性 风 险 补 各
的问题。

2 、基 于投资者交互作用机制对动量
偿 学 说都 被 以后 的 学者 否 定 或 质疑 。 当 效应进行解释 ,主要有 H 模 型和正反馈 这 s

理 性 风 险补 偿
应的是 Jgd eh和 Tt a (9 3 。他们 回报的行业因素部分产生 的, ea es i n 19 ) m 动量策略 中 在认知偏差 , 而有信 息的投资者受到 自我 采 16  ̄ 18 9 5 9 9年 度 纽 约 股 票 交 易 所 的赢 者组合和输者组合股票 大多各分属 归 因偏 差的影响 。由于 存在这种 认知偏
度 以及从奈 特不确 定性视 角等 方面对股
价 动 量效 应 的产 生 机 制 进 行探 讨 。 结合 我
国股市 自身特征 , 从行 为金 融角度对我 国
股票市场动量效应 的产生做 了解释 。 关键词: 动量效应 ; 产生机制 ; 为金融 行
中图 分 类 号 : 8 文献 标 识 码 : F3 A
他 有信息的投资者依据赢者未来表现好 ( Y E 和 美 国 证 交 所 ( M X 的 上 市 公 同一 个 行 业 。但 是 , 们 的 具 体 结论 与 之 差 , N S) A E ) 于 将股 票未来表现好 归为他 司股 票 交 叉 搭 配 形 成 1 种 交 易 策 略 , 6 发 前 的学 者 出现 了相 当 大 的悖 论 , 是可 信 的正收益信 号, 现几 乎所有 的策 略都能够 获得显著 正的 性遭 到 质 疑 。

种现 象 , 而 使得 对股 票 的未 来 价 格 趋 势 后 的 期望 回报 之 间是 正相 关 , 出现 动 量 从 即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有效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有效性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有效性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其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

通过对2007年至2019年中国A股市场的日收益率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更加明显。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效应在多个行业中均存在,但在科技行业中尤为显著。

分析发现,动量效应与投资者的行为偏好、信息传递、市场波动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认为动量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是有效的,但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波动或反转的可能性。

一、引言动量效应是金融领域中的经典现象之一,即在一段时间内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具有良好的表现。

此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中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和有效性。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以期在理论层面上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二、数据和模型本研究使用中国A股市场2007年至2019年的日收益率数据,共计3274个交易日的数据,包括全市场和不同行业的样本。

通过计算区间收益率、累计收益率等指标,构建动量策略,并使用市值加权策略对样本进行组合和排序。

三、动量效应的存在与稳定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

根据累计收益率,我们将样本分为五个组:从负累计收益率组到正累计收益率组。

结果显示,高收益组的股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较好的表现,而低收益组相对较差。

这表明了动量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动量效应在不同的行业中均有存在,但在科技行业中尤为显著。

这可能是由于科技行业的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未来前景,因此更愿意持有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

四、动量效应的解释为了解释动量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存在,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与投资者行为、信息传递和市场波动性相关的因素。

首先,投资者的行为偏好是影响动量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普遍趋向于选择持续上涨的股票,追求短期的高收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摘要:动量效应是指股价的历史涨幅对未来股价方向和幅度具有正向影响效应。

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在A股市场中普遍存在着动量效应,并探究了这一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有以下特征:股价上升趋势具有持续性、涨跌幅度呈正向相关以及存在异常利润机会等。

而动量效应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市场心理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投资者行为模式等。

通过深入研究动量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中的特征和形成机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科学依据,增强投资者的决策能力,降低投资风险。

一、引言动量效应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中。

在中国,A股市场也不例外,存在着明显的动量效应。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并探究其特征和形成机理,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1. 持续性:研究表明,中国A股市场中股票上升趋势具有持续性,即近期涨幅较大的股票未来仍可能继续上涨,反之,近期跌幅较大的股票未来仍可能持续下跌。

这种持续性在短期和长期都能观察到。

2. 正向相关的涨跌幅度:在中国A股市场中,可以观察到涨幅较大的股票未来涨幅也较大,而涨幅较小的股票未来涨幅也较小。

这说明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涨幅较大的股票更有可能继续上涨。

这种正向相关性使得短期内表现较好的股票更受投资者青睐。

3. 存在异常利润机会:研究发现,在中国A股市场中,通过动量策略可获得超额收益。

即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在近期表现良好的股票,获得较高的收益。

动量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中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这也证明了动量效应在A股市场中的存在。

三、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形成机理1. 市场心理机制:市场参与者受到投资心理的影响,倾向于选择近期表现较好的股票。

这是由于投资者更容易受到价格走势的影响,对近期涨幅较大的股票感到乐观,从而形成了动量效应。

2. 信息传递机制:信息在A股市场中传递较为迅速,市场上公开的信息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中国A股市场作为全球最大且最活跃的股票市场之一,其投资者数量和交易金额已经居于全球首位。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指的是股票价格在较短时间段内的走势往往会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被视为一种投资策略和交易行为的基础。

然而,目前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效应的研究尚不充分,特别是对于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性和其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探究该市场中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规律与影响因素等。

研究主要目的如下:(1)确定中国A股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2)分析动量效应与其他因素(如市场情绪、交易量等)之间的关系(3)探究股票市场中动量效应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市值股票中的表现情况(4)考察动量效应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中国A股市场的日交易数据。

具体步骤包括:(1)获取中国A股市场日交易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

主要数据包括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市场情绪等。

(2)通过计算股票价格在较短时间段内的涨跌幅度,确定中国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动量效应。

(3)运用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动量效应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4)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ANOVA模型,探究动量效应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市值股票中的表现情况及其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4.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并探究其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为投资者及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的投资策略。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股票市场是金融领域中一个活跃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投资者们常常通过分析市场的动向来进行投资决策。

在股票市场中,有两个重要的现象被广泛讨论和研究,即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本文将探讨股票市场中这两种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一、动量效应动量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涨幅有相对稳定的趋势,即股票价格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这一现象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和投资策略,通常表现为投资者倾向于追涨杀跌。

动量效应的出现表明投资者更容易相信“走势君子”,即股票价格上涨的趋势将持续。

动量效应的原理可以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层面来解释。

首先,人们往往倾向于根据过去的股票表现来做决策,因为历史上的成功走势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参考。

其次,投资者普遍存在“羊群效应”,即他们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动。

当股票价格上涨且被广泛关注时,更多的投资者会加入买入行列,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然而,动量效应并不总是持续的,市场上也存在着反转效应。

二、反转效应反转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涨幅之后,往往会发生反转并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

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走势转折”。

反转效应的出现暗示了投资者在市场价格走势中支持“逆向策略”,即在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价格下跌的趋势。

造成反转效应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市场上存在很多操盘手和机构投资者,他们往往具有更敏锐的市场触觉,能够准确判断市场反转的时机。

其次,大量的“既成观点”也推动了市场反转。

当股票价格连续上涨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往往会认为该股已经高估,因此大量抛售行为会使价格下跌。

尽管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但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这两种现象。

过多地依赖动量效应可能使投资者追高杀跌,造成损失;而过度相信反转效应则可能错过市场上涨的机会。

投资者应该以长期的投资规划为依据,结合基本面和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决策,而非完全依赖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投资者常常关注的现象。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与反转效应的择时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与反转效应的择时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动量与反转效应的择时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股票市场是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和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通常是非常复杂和不稳定的,市场主体常常通过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等方式进行决策。

目前,股票市场的动量和反转效应是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这些现象在投资决策中有重要的作用。

动量效应是指股票市场价格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并有持续4至12个月的趋势,而反转效应则是指价格在长期中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但在短期内出现了一定的逆转。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出现,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和决策的参考标准。

中国股票市场具有很大的投资吸引力,投资者往往通过研究股票市场的动量和反转效应来实现获利。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中国股票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择时性,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中国股票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择时性,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时间序列特点。

2. 探究中国股票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统计显著性。

3.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动量与反转效应,分析市场中的趋势变化。

4. 探究不同投资策略下,股票市场的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择时效应。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建立相关的数据集。

2. 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市场的时间序列特点,比较不同时间段中市场趋势的变化。

3. 通过回归分析、t检验等方法,探究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统计显著性。

4. 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比较不同择时效果的差异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 时间序列分析:对市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市场的时间序列特点。

2. 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等方法,分析动量和反转效应在不同时间段的统计显著性。

3. 回归分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其理论解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其理论解释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其理论解释谭小芬;林雨菲【摘要】本文通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来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然后,按照流通A股总市值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析对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的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短期动量和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并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13页(P45-57)【关键词】动量效应;反转效应;A股市场【作者】谭小芬;林雨菲【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9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各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两种效应形成机制的研究则相对缺乏。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现象,其中基于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的视角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根据市场对交易量冲击的信息和对收益率冲击的信息,探究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从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的角度分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形成过程,最后再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介绍分析方法和构建模型,第三部分是数据处理和实证结果,第四部分是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动量效应是指前期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在下一期继续获得显著高收益的现象;反转效应则指前期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在下一期将获得显著低收益的现象。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现象,其中基于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的视角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实证研究一、论文报告1. 中国股市中的反向效应:实证研究2. 中国股市中的动量效应:实证研究3. 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4. 对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的探究5. 投资策略:如何应对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研究对象。

反向效应指的是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上涨的情况,而动量效应指的是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好,继续上涨的情况。

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其背后的股市行为驱动力,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探讨如何应对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出现,提出一些投资策略。

一、反向效应实证研究显示,中国股市中存在明显的反向效应。

具体来说,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现了上涨,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用一些理论解释。

第一,反向效应可能是由于投资者过度反应过去的股票表现所导致的。

第二,反向效应可能是由于市场中存在未被完全发现的信息所导致的。

如果投资者低估了这些信息,股票就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上涨。

二、动量效应实证研究还发现,中国股市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动量效应。

具体来说,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好,会继续上涨的情况。

这种现象可能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有关。

如果投资者认为股票将继续上涨,他们可能会进一步买入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卖出表现较差的股票,导致其价格下跌。

三、反向效应与动量效应之间的关系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矛盾的。

一个股票在前一段时间表现较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现上涨的情况,就是反向效应的表现。

但是,如果这个股票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继续表现优异,就会出现动量效应。

因此,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四、对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的探究研究表明,股市行为的驱动机制与投资者的情感相关。

例如,当市场处于不确定的时期时,投资者可能会感到恐慌和不安。

我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探究

我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探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6期No.06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一、文献综述依据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不可能利用历史信息来构造投资组合获得超额收益。

自Titman (1993)发现美国股市存在动量效应以来,众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检验,发现动量效应广泛存在于各类市场。

本文利用近期的数据,探究动量效应是否存在于我国上证A 股市场,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从信息传播速度、投资者过度自信等方面对动量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国内关于动量效应的存在性尚有争议,刘博、皮天雷(2007),潘莉、徐建国(2011),杨德勇、王家庆(2013)等人发现,我国A 股市场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而动量效应不明显。

吴玲玲(2008),高秋明、胡聪慧、燕翔(2014)等人发现,我国A 股市场普遍存在四周以内的动量效应。

陈蓉、陈焕华、郑振龙(2014)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得出了锚定偏误和处置效应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动量效应的原因。

可以看出,对于我国A 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存在性检验,且样本数据较早,对现在的市场缺少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文选取2016—2019年我国上证A 股市场股票周收益率数据,在周度频率上对动量效应进行检验,并从信息传播、过度自信等方面对动量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二、实证研究(一)研究方法本文在周度频率上划分排序期和持有期,计算排序期内个股的累计收益率并进行排序。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每期形成交易策略时,对所有股票按过去J 期的累计收益率进行排序,J 表示排序期。

第二步,买入排序后收益率最高的10只股票构造赢家组合(W ),卖出排序后收益率最低的10只股票构造输家组合(L ),再构造出一个对冲组合(W-L ),并持有K 期,K 表示持有期。

第三步,不断移动形成交易策略的时间点,重复以上步骤,每个组合都能得到一组关于特定动量策略(J ,K )的数据,则赢家组合、输家组合和对冲组合在这个特定策略(J ,K )里的每周平均收益率为各自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中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分析--基于动量和反转交易策略的检验

中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分析--基于动量和反转交易策略的检验

中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分析--基于动量和反转交易策略的检验武文超【摘要】行业轮动现象是股票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

通过动量和反转交易的思想,利用沪深300行业指数对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轮动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

对交易测试的结果反映出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动量现象在日和月的时间区间上相当明显,而在周的时间区间表现为阶段性的行业轮动和动量现象。

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A股市场行业轮动现象的短期性和特殊性,此外,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111-114)【关键词】股票市场;行业轮动;反转交易;动量交易【作者】武文超【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金融与财贸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91在股票市场上,一个行业指的是一组经营相同或类似业务的公司股票的集合。

由于宏观经济和产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同一行业内公司的经营前景和盈利的变动相关度很高。

因此,同一行业或者板块内股价会经常出现齐涨齐跌的现象。

行业轮动是板块现象的一种,指的是股票市场上不同行业的股票表现出交替上涨或下跌的现象,即呈现出所谓“轮动”的情况。

行业轮动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来自于技术面因素,也可能来自于基本面因素。

例如某公司发布并购的消息,在市场上引起了大量的买单出现。

这可能会被市场认为是该行业的股票在未来上涨前景的信号,从而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进而推动整个板块的上涨。

基本面的因素同样会导致行业轮动,例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新技术的出现、经济环境的变化等。

近年来,我国A股市场有种很流行的说法叫做“炒概念”,例如高科技概念、“三农”概念、新能源概念等,也是对行业现象的一种描述。

国内外的机构和学者对于行业轮动现象有很多的研究。

美林公司在2004年的一份报告中利用投资时钟的概念,通过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了行业轮动的原因,介绍了一些判定经济周期和行业轮动的指示性指标。

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

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

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提要股票市场所存在的动量效应几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动量效应的形成机制学者们争论较多。

本文从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风险模型、行为金融角度以及从奈特不确定性视角等方面对股价动量效应的产生机制进行探讨。

结合我国股市自身特征,从行为金融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的产生做了解释。

关键词:动量效应;产生机制;行为金融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动量效应”是金融经济学英文中momentum effect一词的中文翻译,也有根据含义译为“惯性效应”,它属于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中异常现象的一种,一般是指在过去较短时期内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的中短期收益也较高;相反,在过去较短时期内收益率较低的股票,在未来的中短期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大量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动量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而使得对股票的未来价格趋势做出预测成为可能,因此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被公认首次发现和系统论证动量效应的是Jegadeesh和Titman(1993)。

他们采1965~1989年度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交所(AMEX)的上市公司股票交叉搭配形成16种交易策略,发现几乎所有的策略都能够获得显著正的利润,即使是经过风险调整或扣除交易费用之后超常收益依然显著。

随后,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先后对动量效应的存在进行了证明。

动量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提出严峻的挑战。

这种现象如何产生,其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理性风险补偿1、样本均值方差模型。

Conrad、Kaul(1998)认为动量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单个股票回报时间序列可预测性产生;另一部分由构成组合的股票的平均回报横截面偏离产生。

但是,该文在检验中采用股票已实现回报的样本均值方差来度量期望回报的横截面方差,从而忽略了小样本偏差的影响。

所以,之后许多学者都用实际数据结果拒绝了样本均值方差模型的理论。

2、商业周期变化模型。

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

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

股票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波动和不确定性的地方,投资者们不断寻找着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回报的策略和模式。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两种常见的投资策略,它们在股票市场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动量效应是指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仍然会继续表现良好,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在未来仍然会继续表现差。

这一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存在一定的惯性,即市场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投资者们通过追逐涨势来获取高收益,从而形成了动量效应。

一种常见的动量效应策略是趋势跟随。

这种策略认为,当股票价格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时,投资者应该买入该股票,以期待价格继续上涨。

同样地,当股票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卖出该股票,以避免进一步亏损。

趋势跟随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顺势而为”,即追逐市场的主导趋势。

相对于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则是指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在未来可能会表现较差,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在未来可能会表现较好。

这一效应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存在一定的回归性,即市场趋势会逐渐回归到平均水平。

投资者们通过逆势操作来获取高收益,从而形成了反转效应。

一种常见的反转效应策略是均值回归。

这种策略认为,当股票价格偏离其长期平均水平时,投资者应该采取相反的操作,即在价格上涨时卖出股票,在价格下跌时买入股票。

均值回归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逆势而为”,即逆向交易市场的主导趋势。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实践中常常相互交替出现,形成了市场的周期性。

一方面,动量效应在市场上涨时表现较好,投资者们通过追逐涨势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反转效应在市场下跌时表现较好,投资者们通过逆势操作避免亏损。

这种周期性的出现使得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重要策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并非绝对有效,其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市场的风险和波动性会对这两种效应产生一定的干扰。

当市场风险较高时,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而不是追逐高风险的动量效应。

其次,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对这两种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A股不同申场状4下场量茉略盈利性研尧

A股不同申场状4下场量茉略盈利性研尧

金融市场A股不同申场狀4下场量茉略盈利性研尧黄前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0)摘要:基于A股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周数据,分别对牛市和熊市背景下我国股市的动量效 应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短期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即股票收益延续过去的运动方向,因此在一个较短 的投资期限中采用动量交易策略将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率。

但是在牛市和熊市中,持有收益最高的股票组合在市 场态势转换时并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

在我国当前的股市中,动量投资策略的关键在于短线操作,应将持 有期控制在一个月以内。

关键词:A股;动量效应;投资策略;盈利性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517(2016)05-0048-06Research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 in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Huang Qianqia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0,China)Abstract:Empirical analysis of momentum effect in China's mark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ar and bull market which based on weekly data from October 31, 2014 to December 31, 2015, shows that momentum effect of China、stock market in short term is obvious, in a short period of investment in the 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 will get a higher excess return rate. But the highest yield of the stock portfolio in the bull market or bear market can not get a significant excess return when market situation convert.The key of momentum investment strategy lies in the short -term operation, keeping the holding period within one month.Key words:A-share market; momentum effect; investment strategy; profitability一、引百动量效应又称惯性效应,指股市中存在的股票 收益率延续过去运动方向的现象。

中国股市行业动量效应研究

中国股市行业动量效应研究

通 常存在一些 明显 的异象 ,例如 日历 效应 、一月效应 、动 量效 明显 ;但 单 纯买入 赢者 组合 或卖 出输 者 组合不 能带 来超 额 收 应 等 。因为股 票动量现象的存在 ,投 资者可 以通过买入过 去收 益 。该 文缺 点为数据 时间区间较短 ,所得 结论没有足够 的说服 益 率排名靠前 的股 票, 同时卖 出过去 收益率排名靠后 的股 票来 力 ,并且数据处理方面出现 了明显 的错误 。 构建投资组合 ,从而获得无风 险收益 ,这种利用动量 效应 构造 杜敏杰 、林寅 (0 5 选择 中信 行业指数 为研 究对象 ,时间 20 ) 的投 资组 合 策 略 称 为 动 量 投 资 策 略 。 区 间为 19 年 ̄ 2 0 年, 以周为排序期 和持有期的 时间单位 , 97 I03 j 但 在动量效应 是否存在 于中国股市这 一问题上 ,学术 研究 考 察超 短期 内 中国行业 动 量投 资策 略 的盈利性 。研 究 结果表 和 市场投资者却有着 相反的结论 。有 些学术研究认为动量 效应 明: 行 业 动 量 效应 是存 在 的 , 当形 成 期 和 持 有 期 在 l 1 4 之 周 ̄
数明显多于熊市。 L w ln 20 ) e l e ( 0 2 研究表 明 ,行业 、公 司规模和 净资产 市值 石江伟 (0 7 2 0 )研 究 指 出 :我 国 股 市 存 在 明 显 的 短 期 行 业 比三 者构成的资产组合 也存 在动量效应 ,并且在某些 时候 比个 动 量 现 象 , 当持 有 期 小 于 2 时 较 为 显著 , 持 有 期 在 2 6 时 存 周 —周 股 动 量 效 应 和 行 业 动 量 效 应 更 强 。S i k l ( 0 2 的研 究表 在但不显著 。多数行业动量策 略组合 的统计 结果不显著 。通过 w n e 2 0 ) S 明,在美 国和 欧洲 市场 都存在行业动量 效应,但 日本市场 却不 区分牛市和 熊市 ,发现动量现象 的强弱与大盘特 征相关 。该文 存在 。 的 主 要 贡 献 是 改进 了 陈 、 汪 ( 0 3 2 0 )和 樊 澎 涛 (0 6 中 的数 据 20) 除 日本外 ,行业动 量效应在亚 洲市场的研 究依然不多 。F 处 理 问 题 。 u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

中国A股市场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探究引言动量效应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引人关注的现象,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涨势较强的股票或资产,往往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表现出相对的强势。

动量效应在投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其特征和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行为和制定更有效的投资策略。

本文将对中国A股市场中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度探究。

一、动量效应的特征在中国A股市场中,动量效应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持续性: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

即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上涨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有可能保持上涨趋势。

这说明中国A股市场中的短期涨势具有较长期的持续性。

2. 高度异质性: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在不同股票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即某些个股存在较强的动量效应,而另一些个股则并不表现出显著的动量效应。

这与不同股票的市场因素、基本面等因素密切相关。

3. 季节性: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在某些季节中,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引发动量效应。

例如,节假日前后或年底冲刺阶段,在这些时间点上动量效应的出现更为明显。

4. 长周期: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长周期的特点。

即在长期内,某些个股或资产上涨的趋势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

这与市场的牛市、熊市走势密切相关。

二、动量效应的形成机理在中国A股市场中,动量效应的形成机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

1. 市场情绪影响:市场情绪在中国A股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者情绪的集体行为会引发市场中的动量效应。

市场上涨时,投资者情绪乐观,导致更多投资者加入市场,形成正向的动量效应。

2.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不行轻忽,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往往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

当经济表现良好时,企业盈利增长,投资者更加乐观,市场上涨的动量效应更为明显。

3. 基本面和市场因素:中国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与个股的基本面和市场因素密切相关。

当前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及其应用

当前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及其应用

当前股票市场的动量效应及其应用股票市场是投资者最熟悉的市场之一。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对市场的了解逐渐深入,动量效应成为了股票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动量效应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分析动量效应的原因,探讨动量效应的应用和限制。

一、动量效应的定义和特点动量效应是指一个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的趋势,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到继续延续的趋势。

例如,一只股票在过去一年内一直呈现出涨势,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它也有可能会继续上涨;反之,如果该股票在过去几个月内一直下跌,则未来也可能会继续下跌。

动量效应通常被认为是市场的一种非理性反应。

动量效应的特点是:①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效应,即股票表现出涨势或跌势的时间越长,未来趋势的延续性越强;②具有相对稳定的效应,一只股票的长期表现与其短期表现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动量效应在投资决策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动量效应的原因动量效应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技术分析在解释动量效应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技术分析是通过研究股票的历史价格和交易量,预测股票未来价格趋势的一种方法。

技术分析家会通过研究股票图形、趋势线、股票交易量等多种指标来确定股票的买入或卖出时机,而这些指标正是动量效应的体现。

此外,心理学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动量效应的存在。

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往往受到过去的经验和事件的影响,而这些情绪反过来会影响股票的价格。

例如,如果市场上某个行业出现了好的消息,股票价格上涨,那么这个行业的其他股票也可能受到此影响上涨,形成动量效应。

三、动量效应的应用和局限动量效应在投资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动量效应可以帮助投资者发现一个股票的买入或卖出时机,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动量效应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排除一些不稳定的股票,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然而,动量效应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动量效应不能预测市场走势的具体变化,也就是说,一个股票未来的表现与其历史表现相关,但不是必然相关。

其次,动量效应不能够说明一个股票的内在价值,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根据多种因素考虑,避免单一依靠动量效应做出决策。

我国股市的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股市的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股市的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股市是投资者获取资产收益的重要渠道之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亦开始逐渐关注股票市场,尝试运用不同的投资策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其中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是较为常见的两种策略。

动量策略是利用股票市场上短期上涨或下跌趋势来进行投资决策;反转策略则是基于市场上价格异常波动,利用市场上反转现象获取收益。

本文旨在探究我国股市中动量和反转策略的实证研究,为投资者提供对于投资决策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 我国股市中动量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有效,何种指标可作为动量信号?2. 我国股市中反转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有效,何种指标可作为反转信号?3. 动量和反转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牛市、熊市)的效果如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动量和反转策略是否适用于我国股票市场,并且探究其适用条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1. 数据来源:本文采用Wind或者Thomson Reuters等专业数据提供商获取我国股票市场的日收盘价数据,以及各类股票指标数据。

2. 动量策略:本文将选择市场上较为常用的动量指标(如RSI、MACD等),构建动量信号,并以此进行股票的购买卖出决策。

同时,本文也将从不同市场环境下(牛市、熊市)进行分析。

3. 反转策略:本文将选择市场上较为常用的反转指标(如RSI、MACD等),构建反转信号,并以此进行股票的购买卖出决策。

同时,本文也将从不同市场环境下(牛市、熊市)进行分析。

4. 统计分析:本文将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F检验等)验证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于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用性。

四、论文结构与安排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问题与目的1.3 研究方法1.4 论文结构与安排第二章动量策略实证研究2.1 动量策略原理2.2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2.3 研究结果分析第三章反转策略实证研究3.1 反转策略原理3.2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3.3 研究结果分析第四章动量和反转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实证研究4.1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4.2 研究结果分析第五章结论与建议5.1 研究结论5.2 研究局限与展望5.3 投资建议第六章参考文献五、预期成果本文旨在探究我国股市中动量和反转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动量效应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在实务上也有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关于 我 国 股 票 市 场 是 否存在动量效应一直存在争议,而且 现 有 研 究 缺 乏 对 动 量 效 应 的 表 现 形 式、利 润 来 源 和 形 成 机 理 的 深 入 剖 析。 基于此,文章利用我国 A 股 市 场 1994-2011年 股 票 收 益 率 数 据 对 动 量 效 应 进 行 了 重 新 检 验。结 果 表 明:(1)我 国 A 股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月度频率上的动量效应,而当形成期为 2-4 周、持 有 期 为 1-3 周 时 则 存 在 稳 定 的 动 量收益;(2)规模、账面市值比和行业等因素 可 以 解 释 约 50% 的 动 量 收 益;(3)现 有 行 为 金 融 理 论 并 不 能 解 释 我 国动量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账面市值比和不同换手率 股 票 间 的 显 著 差 异,动 量 效 应 在 赢 家 组 合 和 输 家 组 合 中 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动量效应;行为金融;股票收益预测 中 图 分 类 号 :F830.9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9952(2014)02-0097-11
表 1 基 于 月 度 数 据 的 动 量 策 略 绩 效
形 成 期 (J)/持 有 期 (K)
1 2 3 6 9 12

0.02 -0.87
0.20 0.34 0.36 0.44
1 2 3 6 9 12
0.04 -1.33
0.33 0.54 0.64 0.78
· 97 ·
2014 年 第 2 期
存在性尚存争议 ,但在金融实务上已经有广 泛 的 应 用 。 方 军 雄(2002)、攀 登 等(2003)发 现,个 人 投 资 者在买入交易时普遍采用趋势策略 。黄静和高飞(2005)发 现,近 90% 的 基 金 采 用 动 量 投 资 策 略。 因 此,深入研究动量效应的特征和形成机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目前,关于 A 股市场动量效 应 的 研 究 存 在 以 下 几 点 不 足 :第 一,样 本 期 较 早,时 间 段 较 短。 绝 大 多数研究的数据集中在2005年之 前。② 第 二,绝 大 多 数 研 究 仅 仅 在 不 同 时 间 频 率 上 探 讨 动 量 策 略 的 获利性,而缺乏对其形成机理的深入剖析 。第三,尽管一些研究发现动量效应在具有某些特征的股 票 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沈可挺和刘煜辉 ,2006;王志强等,2006;徐信忠和郑纯毅 ,2006),但是 这 些 研 究 只 局限于探讨如何增强动量策略的获利性 ,而没有对其与动量效应理论的关系做深入探讨 。 本文首先利用1994-2011年中 国 A 股 市 场 的 股 票 收 益 率 数 据 重 新 考 察 动 量 效 应 ,以 期 检 验 之 前关于动量效应的研究结论在更长的时间段内 是 否 仍 成 立 。然 后,鉴 于 国 际 学 术 界 对 动 量 效 应 的 解 释有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动量策略的超额收益来自更多的风险承担 ;第二类观点认为动量效 应 与投资者处理信息的行为偏差相关 ,本 文 根 据 Jegadeesh 和 Titman(2002)的 研 究 将 动 量 收 益 来 源 分 解为与股票预期收益的截面方差 、共同风险因素和公司个体因素相关的三部分 ,以分别考察系统性 风 险和投资者行为偏差对动量收益的解释力 。最后,本文结合投资者行为偏差理论 ,分析源自公司个 体 因素的动量收益 ,以期深入理解动量效应的形成机理 。 本文的主要发现有 :第一,我国股票市场不存在 月 度 频 率 上 的 显 著 动 量 收 益 ,而 只 存 在 形 成 期 为 2-4周、持有期为1-3周的显著动量收益 。第二,股票预期收 益 的 截 面 方 差 对 动 量 组 合 的 收 益 几 乎 不具有任何解释力 ,规模、账面市值比和行业等共同因素可以 解 释 约 50% 的 动 量 收 益,说 明 我 国 动 量 效应并不是完全由股票个体层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 三,经 规 模、账 面 市 值 比 和 行 业 调 整 后 ,动 量 效 应 在不同规模、不同账面市值比 、不同换手率和不同异 质 性 波 动 的 股 票 间 仍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而 这 些 特 征 并不符合现有行为金融模型的预测 。本文认为,动量 效 应 在 赢 家 组 合 和 输 家 组 合 中 具 有 不 同 的 形 成 机理:赢家组合中的动量效应主要受投资者“担心股价反转”心理的影响,而输家组合中的动量效应 主 要来源于做空限制导致的坏消息在股价中的延迟反应。
0.39 0.21 1.51 0.19 -0.15 -0.38
在利用月度数据进行检验时 ,我们选取的形成期J为1、3、6、9、12,持有期 K 为1、3、6、9、12,这 样 交叉便构成了25个动量策略。在月度频率上,我国 股 市 并 未 表 现 出 显 著 的 动 量 收 益 ,这 与 王 永 宏 和 赵学军(2001)、朱战宇等(2003)、潘莉和徐建国(2011)的 研 究 结 论 一 致。 我 们 认 为,中 国 不 存 在 月 度 频率上的显著动量效应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动量效 应 与 股 票 市 场 中 的 正 反 馈 交 易 有 关 ,动 量 效 应 的 持续时间与正反馈交易者的平均持有时 间 有 关 (Hong和 Stein,1999)。 中 国 股 市 的 平 均 换 手 率 为 每 月50%,即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平均 时 间 只 有 两 个 月 (正 反 馈 交 易 者 通 常 更 短),频 繁 换 仓 使 得 我 们 很 难在月度频率上捕捉到由正反馈交易导致的动量策略 。而美 国 股 市 的 平 均 换 手 率 为 每 年 50%,即 投 资者持有股票的平均时间为两年 ,动量效应的持 续 时 间 为 3-12 月。 基 于 此 并 结 合 中 国 股 市 投 资 者 的持有期特征,我们推测中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只 存 在 于1个 月(4 周)以 内,这 一 推 断 在 下 文 的 实 证 分 析中得到了验证 。第二,在限制做空的市场上 ,投资 者 热 衷 于 炒 作 利 好 消 息,利 好 消 息 引 发 的 股 价 上 升很快就会反应过度而出现反转。 此外,形 成 期 为 3-6 个 月、持 有 期 为 3-9 个 月 的 动 量 策 略 表 现 出 稳 定 的 正 收 益 ,t值 在 1.3 左 右。这一结果说明在部分时间段和部分股票中可能存在 3-6个月的显著动量 收 益。Kang等(2002) 利用2000年以前的数据研究发现 ,中国股市20周左右的动量收益是显著的 。王志强 等(2006)、徐 信 忠和郑纯毅(2006)研究发现,流通市值大、换手率低、股价高的股票存在3-6个月的显著动量收益 。 在利用周度数据进行检验时 ,我们选取的形成期J为1、2、3、4、5,持有期 K 为1、2、3、4、8,这样交 叉便构成了25个动量策略。形成期超过5周的可 以 从 月 度 频 率 的 动 量 策 略 分 析 中 找 到 结 果 。 分 析 结果显示,形成期大于1周小于4周、持有期为1-3周的动量策略均可以获得显著收益 ,而 且 对 于 形 成期不同的策略 ,持有1周的收益最显著 ,随着持有期的延长 ,收益逐渐减少,变得不显著。这 种 有 规 律的动量策略收益变化保证了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并不是在数据挖掘中偶然得到 的 。 此外,形成期为1周、持有期为1周的动量策略收益 显 著 为 负 ,表 明 我 国 股 市 在 超 短 期 存 在 显 著 的 反 转收益。这些与朱战宇等(2003)、沈可挺和刘煜辉(2006)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
二 、数 据 与 动 量 效 应 检 验
中 国 股 市 从 建 立 至 今 已 超 过 20 年,在 1994 年 以 前,上 市 公 司 数 量 有 限,股 价 常 被 操 纵,波 动 剧 烈。因此,本文选取 的 研 究 样 本 为 1994-2011 年 在 沪 深 交 易 所 上 市 的 所 有 A 股 股 票。股 票 收 益 率、 流通市值、换手率、账面市值比等数据来自 Wind资讯。样本 筛 选 的 原 则 如 下:(1)剔 除 策 略 形 成 期 和 持有期内被 ST、PT 的股票;(2)剔 除IPO 后 不 满 一 个 月 的 股 票 ,以 避 免 上 市 初 期 股 价 和 成 交 量 的 剧 烈波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剔除形成期内无交易的股票 ;(4)剔 除 交 易 期 间 PB 值 为 负 的 股 票。 本 文采用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分类来确定股票所属行业类别。 为了便于与以往研究的结论进行比较 ,我 们 首 先 利 用 1994-2011 年 的 数 据,分 别 在 月 度 和 周 度 频率上检验动量策略的投资绩效。本文的动量策略构建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每期期初(t期)将所有 A 股股票按过去J期的累计收益率 进 行 排 序 ,分 成 10 组。 若J =1,则按t-1期的收益率分组 ,记为 Ret(-1);若J≥2,则按t-J期至t-2期的累计收益率分组 ,记 为 Ret(-J:-2)。J表示动量策略的形成期 。 第二步,构建对冲组合,买入形成期内累计收益率最高的组合(赢家组合),卖出最低的组合(输 家 组合),持有 K 期。具体地,当 K=1时,策略在第t期 的 收 益 为 第t期 构 建 对 冲 组 合 的 收 益;当 K≥2 时(以 K=3为例),策略在第t期的收益为第t期、第t-1期、第t-2期构建对冲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 第三步,计算对冲策略(J,K)的平均收益。如果 套 利 组 合 收 益 率 的 样 本 均 值 显 著 大 于 零,则 表 明
收 稿 日 期 :2013-10-09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71172026) 作 者 简 介 :高 秋 明 (1985- ),女 ,山 东 青 岛 人 ,北 京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胡 聪 慧 (1986- ),男 ,山 西 平 遥 人 ,对 外 经 济 贸 易 大 学 国 际 商 学 院 讲 师 ; 燕 翔 (1984- ),男 ,上 海 人 ,北 京 大 学 光 华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