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章 圆 3.1 圆同步练习 (新版)北师大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3.1.1函数的应用
(6)在(k1,k2)内有且仅有一个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Δ=0, f(k1)f(k2)<0,或k1<-2ba<k2.
例3 方程x2-2ax+4=0的两根均大于1,求实数a的取值范 围.
【解析】 方法一:设f(x)=x2-2ax+4,由于方程x2-2ax
由于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所有函数值保持同号,函数的图 像如图所示.
(2)不等式xf(x)<0同解于
x>0, f(x)<0
或xf(<0x,)>0,
结合函数图
像得不等式的解集为(0,2)∪(-2,0).
探究 根据函数的零点定义与性质,可以用来帮助画函数
的图像,结合函数图像不仅可以直观的研究函数的性质,而且
∴函数y=-x2-2x+3的零点为-3,1. y=-x2-2x+3=-(x+1)2+4. 画出这个函数的简图(如右图),从图像 上可以看出,当-3<x<1时,y>0.
当x<-3或x>1时,y<0. ∴函数y=-x2-2x+3的零点是-3,1. y>0时,x的取值范围是(-3,1); y<0时,x的取值范围是(-∞,-3)∪(1,+∞). 探究2 由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前面没有讲过,因此对本题 的解法要正确作出函数的简图,从而解决问题.
课时学案
题型一 求函数的零点 例1 求函数f(x)=(x2+x-2)(x2-2x-8)的零点,并指出使 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解析】 y=(x2+x-2)(x2-2x-8)=(x+2)(x-1)(x+2)(x -4)=(x+2)2(x-1)(x-4),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导数的概念3.1.2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2021
(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的全部内容。
3.1。
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习目标:1。
理解导数的概念和定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重点) 2.理解运动在某时刻的瞬时变化率(瞬时速度).(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设曲线C上的一点P,Q是曲线C上的另一点,则直线PQ称为曲线C的割线;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越来越逼近曲线C。
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 最终就成为在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这条直线l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S(t)对于时间t的导数,即v(t)=S′(t).3.瞬时加速度运动物体的速度v(t)对于时间t的导数,即a(t)=v′(t).4.导数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x0∈(a,b),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比值错误!=错误!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则称f(x)在点x=x0处可导,并称常数A为函数f(x)在点x=x处的导数,记作f′(x0).5.导函数若函数y=f(x)对于区间(a,b)内任一点都可导,则f(x)在各点的导数也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x的函数,该函数称为f(x)的导函数,记作f′(x).6.函数y=f(x)在点x=x0处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1)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与Δx值的正、负无关.()(2)在导数的定义中,Δx,Δy都不可能为零.( )(3)在导数的定义中,错误!>0.( )【解析】(1)√。
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
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一)一、 D C C 二、 1. ≠0,=0,≠0,=0,≠0 =0, 2. x x y 62+=3. )10(x x y -= ,二三、1. 23x y = 2.(1)1,0,1 (2)3,7,-12 (3)-2,2,0 3. 2161x y =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二)一、 D B A 二、1. 下,(0,0),y 轴,高 2. 略 3. 答案不唯一,如22x y -= 三、1.a 的符号是正号,对称轴是y 轴,顶点为(0,0) 2. 略3. (1) 22x y -= (2) 否 (3)()6-;(),6-§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三)一、 BDD 二、1.下, 3 2. 略 三、1. 共同点:都是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 轴.不同点:顶点分别为(0,0);(0,2);(0,-2) .2. 41=a 3. 532+-=x y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四)一、 DCB 二、1. 左,1, 2. 略 3. 向下,3-=x ,(-3,0) 三、1. 3,2a c ==- 2. 13a =3. ()2134y x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五)一、C D B 二、1. 1=x ,(1,1) 2. 左,1,下,2 3.略三、1.略2.(1)()212y x =+- (2)略 3. (1)3)2(63262--=-===x y k h a(2)直线2223x =>-小2.(1)()212y x =+- (2)略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六) 一、B B D D 二、1.23)27,23(=x 直线 2. 5;5;41<-3. < 三、1. ab ac a b x a y x y x y 44)2(32)31(36)4(2222-++=---=--= 略2. 解:(1)设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由已知,抛物线过(20)A -,,(10)B ,,(28)C ,三点,得4200428a b c a b c a b c -+=⎧⎪++=⎨⎪++=⎩,,.解这个方程组,得 224a b c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4y x x =+-.(2)222192242(2)222y x x x x x ⎛⎫=+-=+-=+- ⎪⎝⎭.∴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922⎛⎫-- ⎪⎝⎭,.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 C D D 二、1.(-1,0);(2,0) (0,-2) 2. 一 3. 312-或; 231<<-x ; 312x x <->或 三、1.(1)1x =-或3x = (2)x <-1或x >3(3)1-<x <3 2.(1)()21232y x =--+ (2)()20和()20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一)一、 A C D 二、1. 2- 大 18 2. 7 3. 400cm 2三、1.(1)当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40m 和10m 时,矩形场地的面积是400m 2(2)不能围成面积是800m 2的矩形场地.(3)当矩形的长为25m 、宽为25m 时,矩形场地的面积最大,是625m 22.m ,矩形的一边长为2x m .其相邻边长为((2041022xx -+=-+∴该金属框围成的面积(121022S x x ⎡⎤=⋅-++⎣⎦(2320x x =-++ (0<x<10-当30x ==-.此时矩形的一边长为)260x m =-,相邻边长为((()10210310m -+⋅-=.()21003300.S m =-=-最大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二)一、A B A 二、1. 2 2. 250(1)x + 3.252或12.5 三、1. 40元 当5.7=x 元时,625=最大W 元 2. 解:(1)降低x 元后,所销售的件数是(500+100x ),y=-100x 2+600x+5500 (0<x ≤11 )(2)y=-100x 2+600x+5500 (0<x ≤11 )配方得y=-100(x -3)2+6400 当x=3时,y 的最大值是6400元。
2018-2019学年高三数学练习:第三章1.2 椭圆的简单性质(一)1 Word版含解析
[基础达标]1.椭圆x 2+8y 2=1的短轴的端点坐标是( ) A .(0,-24),(0,24) B .(-1,0),(1,0) C .(22,0),(-22,0) D .(0,22),(0,-22)解析:选A.椭圆方程可化为x 2+y 218=1,焦点在x 轴,b 2=18,b =24,故椭圆的短轴的端点坐标为(0,-24),(0,24). 2.椭圆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一个顶点是(0,13),另一个顶点是(-10,0),则焦点坐标为( )A .(±13,0)B .(0,±10)C .(0,±13)D .(0,±69)解析:选D.由题意知焦点在y 轴上,a =13,b =10,∴c 2=a 2-b 2=69,故焦点坐标为(0,±69).3.椭圆(m +1)x 2+my 2=1的长轴长是( ) A.2m -1m -1B .-2-m mC.2m mD .-21-m m -1解析:选C.将椭圆化为标准方程为x 21m +1+y 21m =1,则必有m >0.∵m +1>m >0,∴1m +1<1m .∴a 2=1m ,a =m m ,2a =2m m.4.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的和为18,一个焦点的坐标是(3,0),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x 29+y 216=1 B .x 225+y 216=1C.x 216+y 225=1 D .x 216+y 29=1解析:选B.2a +2b =18,即a +b =9,又c =3,∴9=a 2-b 2,∴a -b =1,∴a =5,b =4,又焦点在x 轴,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16=1.5.如图,A 、B 、C 分别为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顶点与焦点,若∠ABC =90°,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1+52B.5-1C.2+12D .2+1解析:选A.Rt △AOB ∽Rt △BOC ,∴a b =bc ,即b 2=ac ,又b 2=a 2-c 2,∴a 2-c 2=ac , 即c 2+ac -a 2=0,∴e 2+e -1=0,又e ∈(0,1), ∴e =-1+52.6.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20,离心率为35,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2a =20,a =10,e =c a =35,∴c =6,b 2=a 2-c 2=64.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00+y 264=1或y 2100+x 264=1.答案:x 2100+y 264=1或y 2100+x 264=17.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2a ,2b ,2c 成等差数列,即a ,b ,c 成等差数列, ∴2b =a +c ①,又b 2=a 2-c 2=(a +c )(a -c ),∴a -c =b 2②由①②可得⎩⎨⎧a =5b 4c =3b4,∴e =c a =35.答案:358.已知与椭圆y 24+x 23=1有相同的离心率且长轴长与x 28+y 23=1的长轴长相同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易求得椭圆y 24+x 23=1的离心率为12,椭圆x 28+y 23=1的长轴长为42,设所求椭圆的半长轴,半短轴,半焦距,离心率依次为a ,b ,c ,e 则a =22,e =c a =12,∴c =12a =2,∴b 2=a 2-c 2=8-2=6.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8+y 26=1或y 28+x 26=1.答案:x 28+y 26=1或y 28+x 26=19.已知椭圆x 2+(m +3)y 2=m (m >0)的离心率e =32,求m 的值及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长、焦点坐标、顶点坐标.解:椭圆方程可化为x 2m +y 2mm +3=1,∵m -mm +3=m (m +2)m +3>0,∴m >m m +3,即a 2=m ,b 2=m m +3,c =a 2-b 2=m (m +2)m +3.由e =32得 m +2m +3=32,∴m =1. ∴椭圆的标准方程的x 2+y 214=1.∴a =1,b =12,c =32.∴椭圆的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1;两焦点坐标分别为(-32,0),(32,0); 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0),(1,0),(0,-12),(0,12).10.已知椭圆E 经过点A (2,3),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e =12.求椭圆E 的方程.解:设椭圆E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由e =12,即c a =12,得a =2c ,b 2=a 2-c 2=3c 2,∴椭圆方程可化为x 24c 2+y 23c2=1.将A (2,3)代入上式,得1c 2+3c 2=1,解得c 2=4,∴椭圆E 的方程为x 216+y 212=1.[能力提升]1.椭圆x 2a 2+y 2b 2=1(a >b >0),B 为上顶点,F 为左焦点,A 为右顶点,且右顶点A 到直线FB 的距离为2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22B .2- 2 C.2-1D .3- 2解析:选C.A (a ,0),直线BF 的方程为x -c +yb =1,即bx -cy +bc =0,由题意得|ab +bc |b 2+c 2=2b ,即a +c a =2,1+c a =2,ca=2-1,∴e =2-1.2.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为F ,椭圆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AB |=10,|AF |=6,cos ∠ABF =45,则椭圆C 的离心率e =________.解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 1,因为直线过原点,所以|AF |=|BF 1|=6,|BO |=|AO |.在△ABF 中,设|BF |=x ,由余弦定理得36=100+x 2-2×10x ×45,解得x =8,即|BF |=8.所以∠BF A=90°,所以△ABF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2a =6+8=14,即a =7.又因为在Rt △ABF 中,|BO |=|AO |,所以|OF |=12|AB |=5,即c =5.所以e =57.答案:573.求经过点M (1,2),且与椭圆x 212+y 26=1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的标准方程.解:设所求椭圆方程为x 212+y 26=k 1(k 1>0)或y 212+x 26=k 2(k 2>0),将点M 的坐标代入可得112+46=k 1或412+16=k 2,解得k 1=34,k 2=12,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12+y 26=34或y 212+x 26=12,即x 29+y 292=1或y 26+x 23=1.4.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一点,∠F 1PF 2=60°. (1)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2)求证:△F 1PF 2的面积只与椭圆的短轴长有关. 解:(1)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PF 1|=m ,|PF 2|=n ,则m +n =2a . 在△P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可知,4c 2=m 2+n 2-2mn cos 60°=(m +n )2-3mn =4a 2-3mn ≥4a 2-3·(m +n 2)2=4a 2-3a 2=a 2(当且仅当m =n 时取等号).∴c 2a 2≥14,即e ≥12. 又0<e <1,∴e 的取值范围是[12,1).(2)证明:由(1)知mn =43b 2,∴S △F 1PF 2=12mn sin 60°=33b 2,即△F 1PF 2的面积只与短轴长有关.。
2018-2019学年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2.3 三角形的内切圆 (共12张PPT)
9.(12分)(教材P49例2变式题)△ABC的内切圆⊙O与BC,CA,AB分别相切于 点D,E,F,且AB=9 cm,BC=14 cm,CA=13 cm,求AF,BD,CE的长.
解:根据切线长定理,设 AE=AF=x cm,BF=BD=y cm,CE=CD=z cm.根据题意,得 x+y=9, x=4, y+z=14,解得 y=5,即 AF=4 cm,BD=5 cm,CE=9 cm x+z=13, z=9,
角形. (1)请写出一个双圆四边形的名称:__正方形__; (2)如图②,已知四边形ABCD是双圆四边形,其内切圆与四条边相切于点E, F,G,H,且EG是内切圆的直径,交弦FH于点P,连结EF,FG.
①证:HF⊥GE.
解:(2)①取 EG 的中点 O,连结 OF.∵EG 为内切圆的直径,∴O 为内切圆的圆心,∠GFE =90°,OF⊥BC,OG=OF=40°,∴∠OFE=50°,∴∠BFE=40°.②连结 HG.∵四边形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D+∠B=180°.∵H,G,F,E 是切点,∴DG=DH,BF=BE.∴∠DHG =∠DGH,∠BEF=∠BFE,∴∠D+2∠DGH=180°,∠B+2∠EFB=180°,∴2∠DGH+2∠EFB =180°,∴∠DGH+∠EFB=90°.由①可知,∠EFB=∠EGF,∠DGH+∠HGE=90°,∴∠HGE
点拨:连结AO,交EF于点G,连结OE,在Rt△OEG中求EG的长,从而可得EF的 长.
13.(12分)如图,在△ABC中,AC=AB=10,BC=12,圆O内切于△ABC,切 点分别为D,E,F. (1)求△ADE的周长;
(2)求内切圆的面积.
解:(1)∵AC=AB=10,BC=12,圆 O 内切于△ABC,切点分别为 D,E,F,∴AF⊥BC,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第3章综合测评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Rt△ABC 中,∠C=90°,AC=4cm ,BC=3cm ,D 是AB 边的中点,以点C 为圆心、2.4cm 为半径作圆,则点D 与⊙C 的位置关系是(B ).A.点D 在⊙C 上B.点D 在⊙C 外C.点D 在⊙C 内D.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点A ,B ,C 在⊙O 上,∠A=50°,则∠BOC 的度数为(D ).A.40°B.50°C.80°D.100°(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经过圆心,∠B=3∠BAC,则∠ADC 等于(B ).A.100°B.112.5°C.120°D.135°4.运用图形变化的方法研究下列问题: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CD ,EF 是⊙O 的弦,且AB∥CD∥EF,AB=10,CD=6,EF=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A. 225π B.10π C.24+4π D.24+5π 5.如图所示,在⊙O 中,半径OC 垂直弦AB ,垂足为点D ,且AB=8,OC=5,则CD 的长是(C ).A.3B.2.5C.2D.16.观察下列图片及相应推理,其中正确的是(B ).A. B.C. D.7.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菱形,点B ,C 在以点O 为圆心的上,且∠1=∠2,若扇形EOF 的面积为3π,则菱形OABC 的边长为(C ).A. 23 B.2 C.3 D.4 (第7题)(第8题)(第9题)8.如图所示,正六边形硬纸片ABCDEF 在桌面上由图1的起始位置沿直线不滑行地翻滚一周后到图2位置,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 ,则正六边形的中心O 运动的路程为(D ).A.πcmB.2πcmC.3πcmD.4πcm9.如图所示,MN 是半径为1的⊙O 的直径,点A 在⊙O 上,∠AMN=30°,B 是的中点.P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A ).A. 2B.1C.2D.2210.如图1所示为一张圆形纸片,小芳对其进行了如下连续操作:将纸片左右对折,折痕为AB ,如图2所示;将纸片上下折叠,使A ,B 两点重合,折痕CD 与AB 相交于点M ,如图3所示;将纸片沿EF 折叠,使B ,M 两点重合,折痕EF 与AB 相交于点N ,如图4所示; 连结AE ,AF ,如图5所示.经过以上操作,小芳得到了以下结论:①CD∥EF;②四边形MEBF 是菱形;③△AEF 是等边三角形;④S △AEF ∶S 圆32∶4π.以上结论正确的有(D ).A.1个B.2个C.3个D.4个(第10题)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一条弦分圆周为5∶7,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为 75°或105° .12.如图所示,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P ,Q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点,且BP=CQ ,则∠POQ= 72° .(第12题) (第13题)(第15题)13.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圆孔的宽口,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 ,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 ,如图所示,则这个小圆孔的宽口AB 的长度为 8 mm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 -3k+4与⊙O 交于B ,C 两点,则弦BC 的长的最小值为 24 .15.如图所示,在扇形AOB 中,∠AOB=90°,C 是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OD⊥BC,OE⊥AC,垂足分别为点D ,E.若DE=1,则扇形AOB 的面积为 2 . 16.正方形和圆都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图形,给人以美的感受.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发现:(第16题)(1)如图1所示,研究在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中,裁剪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CDEF 时惊喜地发现,点C 和点F 其实分别是线段AF 和BC 的黄金分割点.如果设圆的半径为r ,此时正方形的边长a 1= 552r .(2)如图2所示,如果在半径为r 的半圆中裁剪出两个同样大小且分别面积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a 2= 22r .如图3所示,并列n 个正方形时的边长an= 2r n 241+ . (3)如图4所示,当n=9时,我们还可以在第一层的上面再裁剪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也可以再在第二层的上面再裁剪出第三层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则最多可以裁剪到第 5 层.三、解答题(共66分)17.(6分)如图所示,在扇形AOB 中,∠AOB=90°,正方形CDEF 的顶点C 是的中点,点D 在OB 上,点E 在OB 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CDEF 的边长为22 时,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17题) (第17题答图)【答案】如答图所示,连结OC.∵在扇形AOB 中,∠AOB=90°,正方形CDEF 的顶点C 是的中点,∴∠COD=45°.∴OD=CD =22.∴OC=()()222222+=4.∴S 阴影=S 扇形BOC -S △ODC =36045×π×42-21×(22)2=2π-4. (第18题)18.(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经过原点O ,且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30°,点M 在x 轴上,⊙M 半径为2,⊙M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 的坐标.【答案】(第18题答图)如答图所示,过点M 作MC⊥l 于点C.∵△M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A=MB.∴∠BAM=∠ABM=45°.∵MC⊥直线l ,∴∠BAM=∠CMA=45°.∴AC=CM.在Rt△ACM 中,∵AC 2+CM 2=AM 2,∴2CM 2=4,即CM =2.在Rt△OCM 中,∠COM=30°,∴OM=2CM =22.∴M(22,0). 根据对称性,在负半轴的点M(-22,0)也满足条件.∴点M 的坐标为(22,0)或(-22,0).19.(8分)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它距今约1400年,历经无数次洪水冲击和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若桥跨度AB 约为40m ,主拱高CD 约10m.(1)如图1所示,请通过尺规作图找到桥弧所在圆的圆心O(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所示,求桥弧AB 所在圆的半径R.图1图2(第19题) 图1图2(第19题答图)【答案】(1)如答图1所示.(2)如答图2所示,连结OA.由(1)中的作图可知:△AOD 为直角三角形,D 是AB 的中点.∴AD=21 AB=20(m ).∵CD=10m,∴OD=(R -10)m.在Rt△AOD 中,由勾股定理得OA 2=AD 2+OD 2,即R 2=202+(R-10)2,解得R=25.∴桥弧AB 所在圆的半径R 为25m. (第20题)20.(10分)如图所示,△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C 是上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设∠OAB=α,∠C=β.(1)当α=35°时,求β的度数.(2)猜想α与β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答案】 (第20题答图)(1)如答图所示,连结OB ,则OA=OB ,∴∠OBA=∠OAB=35°.∴∠AOB=110°.∴β=21∠AOB=55°. (2)α+β=90°.证明:∵OA=OB,∴∠OBA=∠OAB=α.∴∠AOB=180°-2α. ∴β=21∠AOB=90°-α.∴α+β=90°. 21.(10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E 为上任意一点,连结DE ,AE. (1)求∠AED 的度数.(2)如图2所示,过点B 作BF∥DE 交⊙O 于点F ,连结AF ,AF=1,AE=4,求DE 的长.图1图2(第21题) 图1图2(第21题答图)【答案】(1)如答图1所示,连结OA ,OD.∵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OD=90°.∴∠AED=21 ∠AOD=45°.(2)如答图2所示,连结CF ,CE ,CA ,BD ,过点D 作DH⊥AE 于点H.∵BF∥DE,∴∠FBD=∠ED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D.∴∠ABD=∠CDB.∴∠ABF=∠CDE.∵∠CFA=∠AEC=90°,∴∠DEC=∠AFB=135°.∵CD=AB ,∴△CDE ≌△ABF.∴CE=AF=1.∴AC=22CE AE =17.∴AD=22AC= 234.∵∠DHE=90°,∴∠HDE=∠HED=45°.∴DH=HE.设DH=EH=x.在Rt△ADH 中,∵AD 2=AH 2+DH 2,∴(234)2=(4-x)2+x 2,解得x=23或25.∴DE=2DH=223或225. 22.(12分)已知⊙O 中,AB=AC ,P 是∠BAC 所对弧上一动点,连结PB ,PA .(1)如图1所示,把△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Q ,求证:P ,C ,Q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如图2所示,连结PC ,若∠BAC=60°,试探究PA ,PB ,PC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BAC=120°,(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第22题) 图1图2(第22题答图)【答案】(1)如答图1所示,连结PC.∵把△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Q,∴∠ABP=∠ACQ. ∵四边形ABPC 为⊙O 的内接四边形,∴∠ABP+∠ACP=180°.∴∠ACQ+∠ACP=180°.∴P,C ,Q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PA=PB+PC.理由如下:如答图2所示,把△AB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CQ.∴P,C ,Q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AP=∠CAQ,AP=AQ ,PB=CQ.∵∠BAC=60°,即∠BAP+∠PAC=60°,∴∠PAC+∠CAQ=60°,即∠PAQ=60°.∴△APQ 为等边三角形.∴PQ=PA.∴PA=PC+CQ=PC+PB.(3)(2)中的结论不成立.3PA=PB+PC.23.(12分)某班学习小组对无盖的纸杯进行制作与探究,所要制作的纸杯如图1所示,规格要求:杯口直径AB=6cm ,杯底直径CD=4cm ,杯壁母线AC=BD=6cm.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小顾同学先画出了纸杯的侧面展开示意图(如图2所示,忽略拼接部分),得到图形是圆环的一部分.①图2中的长为 6πcm ,的长为 4πcm ,ME=NF= 6cm .②要想准确画出纸杯侧面的设计图,需要确定MN 所在圆的圆心O ,如图3所示.小顾同学发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请你帮她证明这一结论.③根据②中的结论,求所在圆的半径r 及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n°.(2)小顾同学计划利用矩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分别按如图4、图5所示的方式剪出这个纸杯的侧面,求矩形纸片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第23题)【答案】(1)6πcm 4πcm 6cm②设MN 所在圆的半径为r ,所对的圆心角度数为n°,则, ∴.③∵,解得r=12.∵=180r n π,∴180r n π=4π, 解得n=60.∴所在圆的半径r 为12cm ,它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60°.(2)如答图所示,连结EF ,延长EM ,FN 交于点O ,(第23题答图)设RS 与交于点P ,OP 交ZX 于点Q.∵∠MON=60°,∴△MON 和△EOF 是等边三角形,∴EF=12+6=18,∵OQ⊥MN,MQ=QN ,∴∠QON=30°.∴OQ=63.∴长方形的宽为(18-63)cm. 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 ).∵EF=18,∴BE=BF=92.在Rt△AOE 中,AO 2+AE 2=OE 2,即x 2+(x-92)2=182,解得x=29 (2±6),∴正方形边长为29 (2+6)cm.。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圆本章中考演练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圆本章中考演练一、选择题1.2018·聊城如图3-Y -1,⊙O 中,弦BC 与半径OA 相交于点D ,连接AB ,OC.若∠A =60°,∠ADC =85°,则∠C 的度数是()图3-Y -1A .25°B .27.5°C .30°D .35°2.2018·枣庄如图3-Y -2,AB 是⊙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P ,AP =2,BP =6,∠APC =30°,则CD 的长为()图3-Y -2A .15B .2 5C .2 15D .83.2018·滨州已知半径为5的⊙O 是△ABC 的外接圆,若∠ABC =25°,则劣弧AC ︵的长为()A .25π36B .125π36C .25π18D .5π364.2018·烟台如图3-Y -3,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点I 是△ABC 的内心,∠AIC =124°,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则∠CDE 的度数是()图3-Y -3A .56°B .62°C .68°D .78°5.2018·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点P 在直线y =3x +2 3上运动,过点P 作该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A ,则PA 的最小值为()A .3B .2C .3D . 26.2018·重庆B 卷如图3-Y -4,△ABC 中,∠A =30°,O 是边AB 上一点,以点O 为圆心,OB 长为半径作圆,⊙O 恰好与AC 相切于点D ,连接BD.若BD 平分∠ABC ,AD =2 3,则线段CD 的长是()图3-Y -4A .2B .3C .32D .323 二、填空题7.2018·北京如图3-Y -5,点A ,B ,C ,D 在⊙O 上,CB ︵=CD ︵,∠CAD =30°,∠ACD =50°,则∠ADB =________.图3-Y -58.2018·孝感已知⊙O 的半径为10 cm ,AB ,CD 是⊙O 的两条弦,AB ∥CD ,AB =16 cm ,CD =12 cm ,则弦AB 和CD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cm .9.2018·陕西如图3-Y -6,在正五边形ABCDE 中,AC 与BE 相交于点F ,则∠AFE 的度数为________.图3-Y -610.2018·绍兴等腰三角形ABC 中,顶角A 的度数为40°,点P 在以A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 =BA ,则∠PBC 的度数为________.11.2018·烟台如图3-Y -7,点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M 为AF 的中点.以点O 为圆心,OM 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MON ,点N 在BC 上;以点E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DEF.把扇形MON 的两条半径OM ,ON 重合,围成圆锥,将此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 1;将扇形DEF 以同样的方法围成圆锥,其底面半径记为r 2,则r 1∶r 2=________.图3-Y -7三、解答题12.2018·绥化如图3-Y -8,AB 是⊙O 的直径,AC 为弦,∠BAC 的平分线交⊙O 于点D ,过点D 的切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1)DE ⊥AE ; (2)AE +CE =AB.图3-Y -813.2018·温州如图3-Y -9,D 是△ABC 的BC 边上一点,连接AD ,作△ABD 的外接圆,将△ADC 沿直线AD 折叠,使点C 的对应点E 落在BD ︵上.(1)求证:AE =AB ;(2)若∠CAB =90°,cos ∠ADB =13,BE =2,求BC 的长.图3-Y -914.2018·江西如图3-Y -10,在△ABC 中,O 为AC 上一点,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圆,与BC 相切于点C ,过点A 作AD ⊥BO 交BO 的廷长线于点D ,且∠AOD =∠BAD.(1)求证:AB 为⊙O 的切线;(2)若BC =6,tan ∠ABC =43,求AD 的长.图3-Y -1015.2018·临沂如图3-Y -11,△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腰AB 与⊙O 相切于点D ,OB 与⊙O 相交于点E.(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BD =3,BE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图3-Y -11。
3.7切线长定理(教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解读(北师大版)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切线长定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切线长定理,这是一个在几何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切线长定理的理解存在几个关键点需要关注。
首先,学生在理解切线长定理的定义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尽管通过直观的图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切线长相等的性质,但在抽象出定理的具体表述时,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我意识到,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2.应用切线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教材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切线长定理求解与圆相关的线段长度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构建切线长定理模型,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通过切线长定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圆的切线与半径、弦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其次,定理的证明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课堂上,我尝试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切线长定理,但显然,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这些证明过程仍然难以消化。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的辅助工具,比如动画或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证明的每一步。
在应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切线长定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几何问题与定理之间的联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设计更多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将切线长定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X>O时,函数值y随X的增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______
根据设计图纸已知:如图(2)中所示直角坐标系中,水流喷出的高度y(m)
各组选派代表发表意见,全班交流,达成共识:从“形”的方面看,函数y=x2-x
强化练习:
作业必做教科书P31:1-9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2.归纳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实际应用。
表示毛利润S;②试问销售单价定为多少
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数学上册《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是d,则()A.当d=8 cm,时,直线与圆相交B.当d=4.5 cm时,直线与圆相离C.当d=6.5 cm时,直线与圆相切D.当d=13 cm时,直线与圆相切2.如图,在⊙O中,AB为直径,点C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C沿弦AC翻折交AB于点D,连接CD.如果∠BAC=20°,则∠BDC=()A.80°B.70°C.60°D.50°3.如图是一个正八边形,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等于2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102 B.20 C.18 D.2024.如图,△ABC内接于⊙O,且∠ABC=700,则∠AOC为()(A)1400 (B)1200(C)900 (D)3505.⊙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 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 D.无法确定6.(3分)在⊙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弦AB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A.30° B.45° C.60° D.90°7.(3分)(2015•牡丹江)如图,△ABD的三个顶点在⊙O上,AB是直径,点C在⊙O上,且∠ABD=52°,则∠BCD等于().A.32° B.38° C.52° D.66°8.已知一块圆心角为300°的扇形铁皮,用它做一个圆锥形的烟囱帽(接缝忽略不计),圆锥的底面圆的直径是80cm,则这块扇形铁皮的半径是()A.24cm B.48cm C.96cm D.192cm二、填空题9.用半径为6cm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 cm.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结果保留π)11.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那么该扇形的弧长是.12.如图,在⊙O中,∠OAB=45°,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E=2cm,则弦AB的长为 cm.13.(3分)用一个圆心角为90°,半径为4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14.(3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5.(3分)(2015•郴州)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cm,母线长为3cm,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cm2.16.(4分)如图,AD是⊙O的直径,弦BC⊥AD于E,AB=BC=12,则OC= .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P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BP 与⊙O 交于点C ,若AB=2,∠P=30°,求AP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已知:如图,AB 为⊙O 的直径,AD 为弦,∠DBC =∠A.18.求证: BC 是⊙O 的切线;19.若OC ∥AD ,OC 交BD 于E ,BD=6,CE=4,求AD 的长. O EDCB A20.如图,已知⊙O 与BC 相切,点C 不是切点,AO ⊥OC ,∠OAC=∠ABO ,且AC=BO ,判断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已知,如图,直线MN 交⊙O 于A ,B 两点,AC 是⊙O 的直径,DE 切⊙O 于点D ,且DE ⊥MN 于点E .(1)求证:AD 平分∠CAM .(2)若DE=6,AE=3,求⊙O 的半径.22.(10分)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在⊙O外,∠EAC=∠B.(1)求证:直线AE是⊙O的切线;(2)若∠D=60°,AB=6时,求劣弧AC的长(结果保留π).参考答案1.C2.B .3.B .4.A5.B .6.D .7.B .8.B .9.310.24π.11.4π.12.4.13.1.14 15.3π.16.17.18.证明:(1)∵AB 为⊙O 的直径∴∠D=90°, ∠A+∠ABD=90° ∵∠DBC =∠A∴∠DBC+∠ABD=90°∴BC ⊥AB∴BC 是⊙O 的切线19.∵OC ∥AD ,∠D=90°,BD=6∴OC ⊥BD∴BE=12BD=3 ∵O 是AB 的中点∴AD=2EO -∵BC ⊥AB ,OC ⊥BD∴△CEB ∽△BEO ,∴2BE CE OE =•∵CE=4, ∴94OE =∴AD=9220.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理由见解析.21.(1)证明见解析;(2)⊙O的半径为7.5.22.(1)证明见试题解析;(2)2π.学习名言警句:1.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7.1.1 圆的基本元素》同步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华师大新版九年级下学期《27.1.1 圆的基本元素》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42小题)1.线段AB=10cm,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到点A的距离为5cm的点有个.2.战国时的《墨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它的意思是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3.战国时期数学家墨子撰写的《墨经》一书中,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这句话里的“中”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4.如图,小量角器的0°刻度线在大量角器的0°刻度线上,且小量角器的中心在大量角器的外缘边上.如果它们外缘边上的公共点P在大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40°,那么在小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只考虑小于90°的角度)5.如图,CD是⊙O的直径,∠EOD=84°,AE交⊙O于点B,且AB=OC,则∠A 的度数是.6.半径为5的⊙O中最大的弦长为.7.已知,圆A的周长是圆B的周长的4倍,那么圆A的面积是圆B的面积的倍.8.已知线段AB=6cm,则经过A、B两点的最小的圆的半径为.9.课本上将绳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一支笔,将绳子绷直,用笔绕着另一端画一圈就是一个圆,于是我们定义:圆是由到一定点距离都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下面是一种画椭圆的方法:(1)在地平面上选两个点,钉上两个钉子;(2)测量两个钉子间距离;(3)选用大于两钉子间距离长度的绳子;(4)将绳子两端分别系在钉子上;(5)将绳子绷直,用笔在绷直的拐角地方划线;(6)将绳子绕一圈,椭圆就得到啦!(如图所示)根据这个过程请你给椭圆下一个定义:.10.圆中最长的弦是.11.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AOC=74°,则∠E=.12.若⊙O的半径为6cm,则⊙O中最长的弦为厘米.13.如图,MN为⊙O的弦,∠M=50°,则∠MON等于.14.如图,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厘米.15.⊙O1与⊙O2的半径之比为2:3,则⊙O2与⊙O1的周长之比为:;⊙O2与⊙O1的面积之比为:.16.一个塑料文具胶带如图所示,带宽为1cm,内径为4cm,外径为7cm,已知30层胶带厚1.5mm,则这卷胶带长m.(π≈3.14,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17.如图,大圆和圆的半径都分别是4cm和2cm,两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ABCDEFCGA的顺序沿着两圆圆周不断地爬行,其中各点分别是两圆周的四等分点,蚂蚁直到行走2010π cm后才停下来.则这只蚂蚁停在点.18.如图所示,1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4部分.那么3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部分,5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部分.(每部分不要求全等)19.如图甲,圆的一条弦将圆分成2部分;如图乙,圆的两条弦将圆分成4部分;如图丙,圆的三条弦将圆分成7部分.由此推测,圆的四条弦最多可将圆分成部分;圆的十九条弦最多可将圆分成部分.20.如图,一个人握着板子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圆柱上,某人沿水平方向推动板子带动圆柱向前滚动,假设滚动时圆柱与地面无滑动,板子与圆柱也没有滑动.已知板子上的点B(直线与圆柱的横截面的切点)与手握板子处的点C 间的距离BC的长为Lm,当手握板子处的点C随着圆柱的滚动运动到板子与圆柱横截面的切点时,人前进了m.21.线段AB=10cm,当AB绕它的旋转一周时,它所“扫描”经过的平面面积最小,此时面积为.22.如图,A是硬币圆周上一点,硬币与数轴相切于原点O(A与O点重合).假设硬币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若将硬币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点A恰好与数轴上点A′重合,则点A′对应的实数是.23.到点O的距离是5cm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24.圆周上有6个点,任两点间连一条线段,则这些线段在圆内的交点最多有个.25.如图,从一块直径为a+b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和b的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为.26.如图是比例尺为1:200的铅球场地的示意图,铅球投掷圈的直径为2.135m,体育课上,某生推出的铅球落在投掷区的点A处,他的铅球成绩约为m (精确到0.1m).27.如图,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CDEFCGA 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地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后才停下来,请问这只蚂蚁停在哪一个点?答:停在点.28.已知⊙O的半径为4cm,以O为圆心的小圆与⊙O组成的圆环的面积等于小圆的面积,则这个小圆的半径是cm.29.如果把人的头顶和脚底分别看作一个点,把地球赤道看作一个圆,那么身高2m的小赵沿着赤道环行一周,他的头顶比脚底多行m.30.在同一平面内,1个圆把平面分成0×1+2=2个部分,2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1×2+2=4个部分,3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2×3+2=8个部分,4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3×4+2=14个部分,那么10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31.如右图中有条直径,有条弦,以点A为端点的优弧有条,有劣弧条.32.圆既是对称图形,又是对称图形.33.如图,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条,劣弧有条.34.若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公式C=,圆的面积公式S=.35.到点O的距离等于4的点的集合是.36.有以下结论:①直径是弦;②弦是直径;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⑤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其中错误的有(填序号).37.如图,圆中有条直径,条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条,劣弧有条.38.某校计划在校园内修建一座周长为20m的花坛,同学们设计出正三角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图案,通过计算说明使花坛面积最大的图案是(填图形).39.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40.牛牛和壮壮在沙滩上玩游戏,需要画一个圆,而他们手中没有任何工具,请你帮他们想一个办法,怎样可以得到一个圆?41.以已知点O为圆心,可以画个圆.42.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条对称轴,是直线;圆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华师大新版九年级下学期《27.1.1 圆的基本元素》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42小题)1.线段AB=10cm,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到点A的距离为5cm的点有2个.【分析】以A为圆心,5cm长为半径作圆,与以AB为直径的圆交于2点,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到点A的距离为5cm的点有2个.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关键是熟悉圆可以看做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的知识点.2.战国时的《墨经》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它的意思是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分析】根据半径的含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战国时期的《墨经》一书中记载:“圜(圆),一中同长也”.表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即半径都相等;故答案为:半径.【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径的含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3.战国时期数学家墨子撰写的《墨经》一书中,就有“圆,一中同长也”的记载,这句话里的“中”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圆心.【分析】根据半径的含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战国时期的《墨经》一书中记载:“圜(圆),一中同长也”.表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即半径都相等;故答案为:圆心【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关键是根据半径的含义解答.4.如图,小量角器的0°刻度线在大量角器的0°刻度线上,且小量角器的中心在大量角器的外缘边上.如果它们外缘边上的公共点P在大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40°,那么在小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70°.(只考虑小于90°的角度)【分析】设大量角器的左端点为A,小量角器的圆心为B.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PBA的度数.然后根据圆的知识可求出小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解答】解:设大量角器的左端点是A,小量角器的圆心是B,连接AP,BP,则∠APB=90°,∠PAB=20°,因而∠PBA=90°﹣20°=70°,在小量角器中弧PB所对的圆心角是70°,因而P在小量角器上对应的度数为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度.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CD是⊙O的直径,∠EOD=84°,AE交⊙O于点B,且AB=OC,则∠A 的度数是28°.【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与∠AOB的关系,∠BEO与∠EBO的关系,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关于∠A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由AB=OC,得AB=OB,∠A=∠AOB.由BO=EO,得∠BEO=∠EBO.由∠EBO是△ABO的外角,得∠EBO=∠A+∠AOB=2∠A,∠BEO=∠EBO=2∠A.由∠DOE是△AOE的外角,得∠A+∠AEO=∠EOD,即∠A+2∠A=84°,∠A=28°.故答案为:28°.【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题关键.6.半径为5的⊙O中最大的弦长为10.【分析】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解答】解:半径为5的⊙O的直径为10,则半径为5的⊙O中最大的弦是直径,其长度是10.故答案是:1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需要掌握弦的定义.7.已知,圆A的周长是圆B的周长的4倍,那么圆A的面积是圆B的面积的16倍.【分析】设圆A的半径为a,圆B的半径为b.由2πa=4×2πb,得a=4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圆A的半径为a,圆B的半径为b.由题意2πa=4×2πb,∴a=4b,∴⊙A的面积:⊙B的面积=π•(4b)2:πb2=16:1.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8.已知线段AB=6cm,则经过A、B两点的最小的圆的半径为3cm.【分析】经过线段AB最小的圆即为以AB为直径的圆,求出半径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经过线段AB最小的圆即为以AB为直径的圆,则此时半径为3cm.故答案为:3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的认识,熟知经过线段AB最小的圆即为以AB为直径的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课本上将绳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一支笔,将绳子绷直,用笔绕着另一端画一圈就是一个圆,于是我们定义:圆是由到一定点距离都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下面是一种画椭圆的方法:(1)在地平面上选两个点,钉上两个钉子;(2)测量两个钉子间距离;(3)选用大于两钉子间距离长度的绳子;(4)将绳子两端分别系在钉子上;(5)将绳子绷直,用笔在绷直的拐角地方划线;(6)将绳子绕一圈,椭圆就得到啦!(如图所示)根据这个过程请你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分析】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椭圆下一个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的点的轨迹,故答案为: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的点的轨迹.【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利用椭圆的画法获得有效信息是解题关键.10.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分析】根据圆的性质直接回答即可.【解答】解: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故答案为:直径.【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圆中最长的弦是直径,难度不大.11.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AOC=74°,则∠E=()°.【分析】利用半径相等得到DO=DE,则∠E=∠DO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DOE+∠E,所以∠1=2∠E,同理得到∠AOC=∠C+∠E=3∠E,然后利用∠E=∠AOC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连结OD,如图,∵OB=DE,OB=OD,∴DO=DE,∴∠E=∠DOE,∵∠1=∠DOE+∠E,∴∠1=2∠E,∵OC=OD,∴∠C=∠1,∴∠C=2∠E,∴∠AOC=∠C+∠E=3∠E,∴∠E=∠AOC=×74°=()°.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若⊙O的半径为6cm,则⊙O中最长的弦为12厘米.【分析】根据直径为圆的最长弦求解.【解答】解:∵⊙O的半径为6cm,∴⊙O的直径为12cm,即圆中最长的弦长为12cm.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13.如图,MN为⊙O的弦,∠M=50°,则∠MON等于80°.【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N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所求角的度数.【解答】解:∵OM=ON,∴∠N=∠M=50°,∴∠MON=180°﹣∠M﹣∠N=80°,故答案为80°.【点评】考查圆的认识;利用圆的半径相等这个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14.如图,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20厘米.【分析】设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分别为r1,r2,…,r n,根据题意得2r1+2r2+…+2r n=2R,两边都乘以π得到2πr1++2πr2+…+2πr n=2πR,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解.【解答】解:设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分别为r1,r2,…,r n,∵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2r1+2r2+…+2r n=2R,∴2πr1++2πr2+…+2πr n=2πR,而2πR=20cm,∴2πr1++2πr2+…+2πr n=20cm.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圆的周长=2πr (r为圆的半径).15.⊙O1与⊙O2的半径之比为2:3,则⊙O2与⊙O1的周长之比为:3:2;⊙O2与⊙O1的面积之比为:9:4.【分析】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1与R2,则R1:R2=2:3,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1与R2,∵R1:R2=2:3,∴⊙O2与⊙O1的周长之比=2πR2:2πR1=3:2,⊙O2与⊙O1的面积之比=πR22:πR12=9:4.故答案为3:2,9:4.【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2πR(R为圆的半径);圆的面积=πR2(R为圆的半径).16.一个塑料文具胶带如图所示,带宽为1cm,内径为4cm,外径为7cm,已知30层胶带厚1.5mm,则这卷胶带长51.81m.(π≈3.14,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分析】首先求出胶带的体积,用胶带的体积除以一米长的胶带的体积即可求得.【解答】解:胶带的体积是:π(72﹣42)•1=33πcm3=33π×10﹣6m3一米长的胶带的体积是:0.01×1×5×10﹣4=5×10﹣6m3因而胶带长是:(33π×10﹣6)÷(5×10﹣6)≈51.81m.【点评】把求长的问题转化为求体积的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如图,大圆和圆的半径都分别是4cm和2cm,两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ABCDEFCGA的顺序沿着两圆圆周不断地爬行,其中各点分别是两圆周的四等分点,蚂蚁直到行走2010π cm后才停下来.则这只蚂蚁停在点E.【分析】首先求得蚂蚁由点A开始ABCDEFCGA的顺序走一周的路线长,然后确定走2010π cm是走了多少周,即可确定.【解答】解:A开始ABCDEFCGA的顺序转一周的路径长是:8π+4π=12πcm,蚂蚁直到行走2010π cm所转的周数是:2010π÷12π=167…6π.即转167周以后又走了6πcm.从A到B得路长是:2π,再到C的路线长也是2π,从C到D,到E的路线长是2π,则从A行走6πcm到E点.故答案是: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正确而理解蚂蚁行走一周以后又回到A,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如图所示,1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4部分.那么3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7部分,5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16部分.(每部分不要求全等)【分析】n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多少部分?有(n2)部分.需要动手画图,观察,找规律.【解答】解:3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4+3=7部分;4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7+4=11条;5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11+5=16条.n条直线最多能将圆的内部分成(n2)部分.【点评】本题考查画图观察找规律的能力.19.如图甲,圆的一条弦将圆分成2部分;如图乙,圆的两条弦将圆分成4部分;如图丙,圆的三条弦将圆分成7部分.由此推测,圆的四条弦最多可将圆分成11部分;圆的十九条弦最多可将圆分成191部分.【分析】根据每增加一条弦,增加了多少个部分,由易到难,寻找变化规律.【解答】解:一条弦将圆分成1+1=2部分,二条弦将圆分成1+1+2=4部分,三条弦将圆分成1+1+2+3=7部分,四条弦将圆分成1+1+2+3+4=11部分,…n条弦将圆分成1+1+2+3+…+n=1+部分,当n=19时,1+=191部分.【点评】本题是规律探讨性题型,由基本图形,逐步寻找一般规律.20.如图,一个人握着板子的一端,另一端放在圆柱上,某人沿水平方向推动板子带动圆柱向前滚动,假设滚动时圆柱与地面无滑动,板子与圆柱也没有滑动.已知板子上的点B(直线与圆柱的横截面的切点)与手握板子处的点C 间的距离BC的长为Lm,当手握板子处的点C随着圆柱的滚动运动到板子与圆柱横截面的切点时,人前进了2L m.【分析】人在向前运动时,圆也向前运动,人运动的距离就是杆子减少的长度与圆柱向前运动的距离的和.【解答】解:因为圆向前滚动的距离是Lm,所以人前进了2Lm.【点评】理解人运动的距离就是杆子减少的长度与圆柱向前运动的距离的和是解题的关键.21.线段AB=10cm,当AB绕它的中点旋转一周时,它所“扫描”经过的平面面积最小,此时面积为25πcm2.【分析】若该线段扫描经过的面积最小,即它旋转所形成的圆的面积最小,即半径最小,可确定,当线段AB绕着其中点旋转时经过的面积最小.【解答】解:当绕AB的中点旋转一周时,所形成的圆的半径最小,即其面积最小:S=52π=25π.故答案为中点、其面积为25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圆的认识,知道圆的旋转定义及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A是硬币圆周上一点,硬币与数轴相切于原点O(A与O点重合).假设硬币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若将硬币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点A恰好与数轴上点A′重合,则点A′对应的实数是π.【分析】理解A到A′的距离是圆的周长,根据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将硬币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点A恰好与数轴上点A'重合,则转过的距离是圆的周长是π,因而点A'对应的实数是π.故答案为: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的掌握.23.到点O的距离是5cm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以O为圆心,5cm为半径的圆形.【分析】根据圆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到点O的距离是5cm的所有点构成的图形是:以O为圆心,5cm 为半径的圆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集合定义.24.圆周上有6个点,任两点间连一条线段,则这些线段在圆内的交点最多有15个.【分析】要求最多的交点数,本题等价于将6个点4个分组共有多少组,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每4个圆周上点就可以有一个内部交点,所以当这些交点不重合的时候,圆内交点最多,所以,本题等价于将6个点4个分组共有多少组,显然应该是:=15.故答案为:15.【点评】求交点的最多数,得出即将6个点4个分组共有多少组是解题关键.25.如图,从一块直径为a+b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和b的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为.【分析】剩下的纸板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减去两个小圆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S=πab.阴故答案为:πab.【点评】考查了不规则图形式面积的求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求法一般采用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和(或差).26.如图是比例尺为1:200的铅球场地的示意图,铅球投掷圈的直径为2.135m,体育课上,某生推出的铅球落在投掷区的点A处,他的铅球成绩约为 6.1m (精确到0.1m).【分析】首先量得图上距离,投掷圈的圆心到A点的距离大约3.6厘米,再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进行计算.【解答】解:∵3.6÷≈720cm=7.2m,∴7.2﹣2.135÷2=7.2﹣1.0675=6.1325≈6.1m.故答案为:6.1m.【点评】利用刻度尺量出圆心到A得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是解题的基本思路,正确进行测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7.如图,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CDEFCGA 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8段路径上不断地爬行,直到行走2006πcm后才停下来,请问这只蚂蚁停在哪一个点?答:停在D点.【分析】利用周长公式计算,再根据相邻两点间的路程计算走了整圈后,又走了几个点.【解答】解:根据行走一圈的周长是16π,每相邻两点间的路程是2π,2006π=16π×125+6π,则最后停在了第4个点,即D点.故选D.【点评】这里首先要计算一共走了多少圈,还余多少路程,再根据相邻两点间的路程计算走了整圈后,又走了几个点.28.已知⊙O的半径为4cm,以O为圆心的小圆与⊙O组成的圆环的面积等于小圆的面积,则这个小圆的半径是cm.【分析】由题意可求得大圆的面积及小圆的面积,再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小圆的半径.【解答】解:∵⊙O的半径为4cm,∴圆的面积是16cm2,∴小圆的面积是8cm2,设小圆的半径是r,则πr2=8,∴r=2c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29.如果把人的头顶和脚底分别看作一个点,把地球赤道看作一个圆,那么身高2m的小赵沿着赤道环行一周,他的头顶比脚底多行4πm.【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地球的半径是R,则人头绕地球环形时,人头经过的圆的半径是(R+2)m.地球的周长是2πRm,人头环形一周的周长是2π(R+2)m,因而他的头顶比脚底多行2π(R+2)﹣2πR=4π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0.在同一平面内,1个圆把平面分成0×1+2=2个部分,2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1×2+2=4个部分,3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2×3+2=8个部分,4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3×4+2=14个部分,那么10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92个部分.【分析】根据例题可以得到n个圆分成的部分有:(n﹣1)•n+2个部分.进而就可以得到结果.【解答】解:10个圆把平面最多分成9×10+2=92个部分.【点评】此题注意发现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1.如右图中有1条直径,有4条弦,以点A为端点的优弧有2条,有劣弧2条.【分析】根据直径、弦、优弧及劣弧的概念解答即可得.【解答】解:图中直径只有AB这1条,弦有AC、AB、CD、BC这4条,以点A 为端点的优弧有、这2条,劣弧有、这2条,故答案为:1、4、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弦,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32.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答案为轴、中心;【点评】本题考查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所以中考常考题型.33.如图,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3条,劣弧有3条.【分析】根据优弧和劣弧的定义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这3条,以A为一个端点的劣弧有、、这3条,故答案为:3、3.【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优弧和劣弧的定义.34.若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若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2.故答案为2πr,πr2.【点评】本题考查圆的认识,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圆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35.到点O的距离等于4的点的集合是以点O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分析】根据圆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到点O的距离等于8的点的集合是:以点O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故答案是:以点O为圆心,以4为半径的圆.【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6.有以下结论:①直径是弦;②弦是直径;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⑤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其中错误的有②⑤(填序号).【分析】根据弦和直径的定义对①②进行判断;根据弧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等弧的定义对④⑤进行判断.【解答】解:直径是最长的弦,所以①为真命题;弦不一定是直径,所以②为假命题;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所以③为真命题;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所以④为真命题;长度相等的两条弧不一定是等弧,所以⑤为假命题.故答案为②⑤.【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半径、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等)是解题的关键.37.如图,圆中有一条直径,三条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四条,劣弧有四条.【分析】根据直径、弦、优弧和劣弧的定义写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圆中有AB一条直径,AB、CD、EF三条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四条,劣弧有四条,故答案为:一,三,四,四.【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圆内有关的定义,难度不大.38.某校计划在校园内修建一座周长为20m的花坛,同学们设计出正三角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图案,通过计算说明使花坛面积最大的图案是圆(填图形).【分析】根据周长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求解.【解答】解:∵周长相等的所有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同学们设计出正三角形,正方形和圆三种图案,通过计算说明使花坛面积最大的图案是圆,。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
3.1.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1.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并能用基本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2.理解基底、基向量的概念.3.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能在适当的坐标系中正确写出向量的坐标.[学生用书P57]1.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条件 三个不共面的向量a ,b ,c 和空间任一向量p 结论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2.基底(1)条件: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 (2)结论:{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3)基向量:基底中的向量a ,b ,c 都叫做基向量.(1)基底选定后,空间所有向量均可由基底惟一表示.(2)构成基底的三个向量a ,b ,c 中,没有零向量,其中的每个向量称为基向量. 3.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单位正交基底有公共起点O 的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记作e 1,e 2,e 3空间直角坐标系以e 1,e 2,e 3的公共起点O 为原点,分别以e 1,e 2,e 3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e 1+y e 2+z e 3,则把x ,y ,z 称作向量p 在单位正交基底e 1,e 2,e 3下的坐标,记作p =(x ,y ,z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只有两两垂直的三个向量才能作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 )(2)若{a ,b ,c }为空间一个基底,则{-a ,b ,2c }也可构成空间一个基底.( ) (3)若向量AP →的坐标为(x ,y ,z ),则点P 的坐标也为(x ,y ,z ).( )(4)若三个非零向量a ,b ,c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c 共面.( ) 答案:(1)× (2)√ (3)× (4)√ 下列各组向量能构成一个基底的是( ) A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的向量AB →,AC →,AD →B .三棱锥A BCD 中的向量AB →,AC →,AD →C .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 1C 1的中点)的向量AA 1→,AE →,AC 1→D .四棱锥S ABCD 中的向量DA →,DB →,DC →答案:B已知正方体OABC O ′A ′B ′C ′的棱长为1,若以OA →,OC →,OO ′→为基底,则向量OB ′→的坐标是( )A .(1,1,1)B .(1,0,1)C .(-1,-1,-1)D .(-1,0,1) 答案:A探究点1 空间向量的基底[学生用书P58]已知{e 1,e 2,e 3}是空间的一个基底,且OA →=e 1+2e 2-e 3,OB →=-3e 1+e 2+2e 3,OC →=e 1+e 2-e 3,试判断{OA →,OB →,OC →}能否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解】 假设OA →,OB →,OC →共面,由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知,存在实数x ,y ,使得OA →=xOB →+y OC →成立,即e 1+2e 2-e 3=x (-3e 1+e 2+2e 3)+y (e 1+e 2-e 3)=(-3x +y )e 1+(x +y )e 2+(2x -y )e 3.因为{e 1,e 2,e 3}是空间的一个基底,所以e 1,e 2,e 3不共面,所以⎩⎪⎨⎪⎧-3x +y =1x +y =22x -y =-1,此方程组无解.即不存在实数x ,y ,使得OA →=xOB →+yOC →成立,所以OA →,OB →,OC →不共面. 故{OA →,OB →,OC →}能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基底的判断思路判断给出的三个向量能否构成基底,关键是要判断这三个向量是否共面.首先应考虑三个向量中是否有零向量,其次判断三个非零向量是否共面.如果从正面难以入手判断,可假设三个向量共面,利用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建立方程组,若方程组有解,则三个向量共面;若方程组无解,则三个向量不共面.设x =a +b ,y =b +c ,z =c +a ,且{a ,b ,c }是空间的一个基底,给出下列向量组:①{a ,b ,x },②{b ,c ,z },③{x ,y ,a +b +c },其中可以作为空间一个基底的向量组有( )A .1个B .2个C .3个D.0个解析:选B.因为x =a +b , 所以向量x ,a ,b 共面. 如图,令a =AB →,b =AA 1→,c =AD →, 则x =AB 1→,y =AD 1→,z =AC →,a +b +c =AC 1→.可知向量b ,c ,z 和x ,y ,a +b +c 不共面,故选B. 探究点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学生用书P58]如图,在三棱柱ABC A ′B ′C ′中,已知AA ′→=a ,AB →=b ,AC →=c ,点M ,N 分别是BC ′,B ′C ′的中点,试用基底{a ,b ,c }表示向量AM →,AN →.【解】 连接A ′N (图略). AM →=AB →+12BC ′→=AB →+12(BC →+CC ′→)=AB →+12BC →+12CC ′→=AB →+12(AC →-AB →)+12AA ′→=12AB →+12AC →+12AA ′→ =12(a +b +c ). AN →=AA ′→+A ′N →=AA ′→+12(A ′B ′→+A ′C ′→)=AA ′→+12(AB →+AC →)=a +12b +12c .[变条件]若把本例中的“AA ′→=a ”改为“AC ′→=a ”,其他条件不变,则结果是什么? 解:因为M 为BC ′的中点,N 为B ′C ′的中点, 所以AM →=12(AB →+AC ′→)=12a +12b . AN →=12(AB ′→+AC ′→)=12(AB →+BB ′→+AC ′→) =12AB →+12CC ′→+12AC ′→ =12AB →+12(AC ′→-AC →)+12AC ′→ =12AB →+AC ′→-12AC → =12b +a -12c.用基底表示向量的步骤(1)定基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三个不共面的向量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2)找目标:用确定的基底(或已知基底)表示目标向量,需要根据三角形法则及平行四边形法则,结合相等向量的代换、向量的运算进行变形、化简,最后求出结果.(3)下结论:利用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a ,b ,c }可以表示出空间所有向量.表示要彻底,结果中只能含有a ,b ,c ,不能含有其他形式的向量.已知矩形ABCD ,P 为平面ABCD 外一点,M ,N 分别为PC ,PD 上的点,且M 分PC 成定比2,N 为PD 的中点,求满足MN →=xAB →+yAD →+zAP →的实数x ,y ,z 的值.解:法一:如图所示,取PC 的中点E , 连接NE ,则MN →=EN →-EM →. 因为EN →=12CD →=12BA →=-12AB →.EM →=PM →-PE →=23PC →-12PC →=16PC →.连接AC ,则PC →=AC →-AP →=AB →+AD →-AP →,所以MN →=-12AB →-16(AB →+AD →-AP →)=-23AB →-16AD →+16AP →,因为AB →,AD →,AP →不共面. 所以x =-23,y =-16,z =16.法二:MN →=PN →-PM →=12PD →-23PC →=12(PA →+AD →)-23(PA →+AC →) =-12AP →+12AD →-23(-AP →+AB →+AD →)=-23AB →-16AD →+16AP →,因为AB →、AD →、AP →不共面, 所以x =-23,y =-16,z =16.探究点3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学生用书P59]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C 的边长为1,三棱柱的高为2,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AA 1→,AB 1→,AC 1→的坐标.【解】分别取BC ,B 1C 1的中点D ,D 1,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C →,DA →,DD 1→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 (0,32,0),A 1(0,32,2),B 1(-12,0,2),C 1(12,0,2),所以AA 1→=(0,0,2), AB 1→=(-12,-32,2),AC 1→=(12,-32,2).用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方法步骤如图,PA 垂直于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并且PA =AB =1,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向量MN →的坐标.解:因为PA =AB =AD =1,PA ⊥平面ABCD ,AB ⊥AD , 所以AB →,AD →,AP →是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设AB →=e 1,AD →=e 2,AP →=e 3,以{e 1,e 2,e 3}为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 因为MN →=MA →+AP →+PN →=-12AB →+AP →+12PC →=-12AB →+AP →+12(PA →+AC →)=-12AB →+AP →+12(PA →+AB →+AD →)=12AD →+12AP →=12e 2+12e 3, 所以MN →=⎝ ⎛⎭⎪⎫0,12,12.1.设p :a ,b ,c 是三个非零向量;q :{a ,b ,c }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当非零向量a ,b ,c 不共面时,{a ,b ,c }可以当基底,否则不能当基底.当{a ,b ,c }为基底时,一定有a ,b ,c 为非零向量.因此p ⇒q ,q ⇒p .2.三棱锥P ABC 中,∠ABC 为直角,PB ⊥平面ABC ,AB =BC =PB =1,M 为PC 的中点,N 为AC 的中点,以{BA →,BC →,BP →}为基底,则MN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MN →=BN →-BM →=12(BA →+BC →)-12(BP →+BC →) =12BA →-12BP →, 故MN →=⎝ ⎛⎭⎪⎫12,0,-12.答案:⎝ ⎛⎭⎪⎫12,0,-12 3.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 ,AD →=b ,AA 1→=c ,E 为A 1D 1的中点,F 为BC 1与B 1C 的交点.(1)用基底{a ,b ,c }表示向量DB 1→,BE →,AF →; (2)化简DD 1→+DB →+CD →,并在图中标出化简结果. 解:(1)DB 1→=DC →+CB 1→=DC →+BB 1→-BC →=a -b +c . BE →=BA →+AA 1→+A 1E →=-a+12b +c . AF →=AB →+BF →=a +12(b +c )=a +12b +12c .(2)DD 1→+DB →+CD →=DD 1→+(CD →+DB →)=DD 1→+CB →=DD 1→+D 1A 1→=DA 1→. 如图,连接DA 1,则DA 1→即为所求.[学生用书P60]知识结构深化拓展1.对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的两点说明(1)任意性:用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可以线性表示出空间中任意一个向量.(2)惟一性:基底确定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中实数组{x ,y ,z }是惟一的. 2.空间向量坐标表示注意点(1)空间向量的坐标顺序必须与基底中的基向量对应,即若基底为{e 1,e 2,e 3},b =λe 1+μe 2+k e 3,则b 的坐标为(λ,μ,k ).(2)点的坐标反映了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而向量的坐标实质上是该向量在标准正交基底下的分解式的一种简化表示,它也能间接反映向量的方向与大小.[学生用书P133(单独成册)])[A 基础达标]1.已知O 、A 、B 、C 为空间四点,且向量OA →,OB →,OC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 A.OA →,OB →,OC →共线 B.OA →,OB →共线 C.OB →,OC →共线D .O 、A 、B 、C 四点共面解析:选D.由OA →,OB →,OC →不能构成基底知OA →、OB →、OC →三向量共面,所以一定有O 、A 、B 、C 四点共面.2.已知{a ,b ,c }是空间一组基底,p =a +b ,q =a -b ,一定可以与向量p ,q 构成空间另一组基底的是( )A .aB .bC .cD.13p -2q 解析:选C.因为a ,b ,c 不共面,所以p ,q ,c 不共面.若存在x ,y ∈R ,使c =x p +y q =(x +y )a +(x -y )b 成立,则a ,b ,c 共面,这与已知{a ,b ,c }是空间一组基底矛盾,故p ,q ,c 不共面.3.已知A (1,2,-1)关于平面xOy 的对称点为B ,而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则BC →=( )A .(0,4,2)B .(0,4,0)C .(0,-4,-2)D.(2,0,-2)解析:选C.易知B (1,2,1),C (1,-2,-1),所以BC →=(0,-4,-2). 4.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B =2CD ,点O 为空间内任意一点,设OA →=a ,OB →=b ,OC →=c ,则向量OD →可用a ,b ,c 表示为( )A .a -b +2cB .a -b -2cC .-12a +12b +cD.12a -12b +c 解析:选D.OD →=OC →+CD →=OC →+12BA →=OC →+12(OA →-OB →)=12a -12b +c .5.设{i ,j ,k }是单位正交基底,已知向量p 在基底{a ,b ,c }下的坐标为(8,6,4),其中a =i +j ,b =j +k ,c =k +i ,则向量p 在基底{i ,j ,k }下的坐标是( )A .(12,14,10)B .(10,12,14)C .(14,12,10)D.(4,3,2)解析:选A.依题意,知p =8a +6b +4c =8(i +j )+6(j +k )+4(k +i )=12i +14j +10k ,故向量p 在基底{i ,j ,k }下的坐标是(12,14,10).6.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若AB →=3i ,AD →=2j ,AA 1→=5k ,则向量AC 1→在基底{i ,j ,k }下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AC 1→=AB →+BC →+CC 1→=AB →+AD →+AA 1→=3i +2j +5k ,所以向量AC 1→在基底{i ,j ,k }下的坐标是(3,2,5).答案:(3,2,5)7.已知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m =a -b +c ,n =x a +y b +c ,若m 与n 共线,则x =________,y =________.解析:因为m 与n 共线,所以存在实数λ,使m =λn ,即a -b +c =λx a +λy b +λc ,于是有⎩⎪⎨⎪⎧1=λx ,-1=λy ,1=λ,解得⎩⎪⎨⎪⎧x =1,y =-1.答案:1 -18.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是底面A 1C 1和侧面CD 1的中心,若EF →+λA 1D →=0(λ∈R ),则λ=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 1C 1,C 1D ,则E 在A 1C 1上,F 在C 1D 上,易知EF 綊12A 1D ,所以EF →=12A 1D →, 即EF →-12A 1D →=0,所以λ=-12.答案:-129.如图所示,在三棱锥O ABC 中,OA ,OB ,OC 两两垂直,OA =1,OB =2,OC =3,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建立以OA →,OB →,OC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为正交基底的空间坐标系Oxyz ,求EF 中点P 的坐标.解:令Ox ,Oy ,Oz 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i ,j ,k ,因为OP →=OE →+EP →=12(OA →+OC →)+12EF → =12(OA →+OC →)+14(OB →-OA →) =14OA →+14OB →+12OC → =14i +14×2j +12×3k =14i +12j +32k , 所以P 点的坐标为⎝ ⎛⎭⎪⎫14,12,32. 10.已知平行六面体OABC O ′A ′B ′C ′,且OA →=a ,OC →=b ,OO ′→=c .(1)用a ,b ,c 表示向量AC ′→;(2)设G ,H 分别是侧面BB ′C ′C 和O ′A ′B ′C ′的中心,用a ,b ,c 表示GH →.解:(1)AC ′→=AC →+CC ′→=OC →-OA →+OO ′→=b +c -a .(2)GH →=GO →+OH →=-OG →+OH →=-12(OB →+OC ′→)+12(OB ′→+OO ′→) =-12(a +b +c +b )+12(a +b +c +c )=12(c -b ). [B 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在B 1B 和D 1D 上,且BE =13BB 1,DF =23DD 1.若EF →=xAB →+yAD →+zAA 1→,则x +y +z =( )A .-1B .0 C.13 D.1解析:选 C.因为EF →=AF →-AE →=AD →+DF →-(AB →+BE →)=AD →+23DD 1→-AB →-13BB 1→=-AB →+AD →+13AA 1→,所以x =-1,y =1,z =13,所以x +y +z =13. 12.已知i ,j ,k 是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x 轴,y 轴,z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且向量p =i -3j +12k ,则p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1,-3,12 13.(选做题)(2018·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已知{e 1,e 2,e 3}为空间的一个基底,且OP →=2e 1-e 2+3e 3,OA →=e 1+2e 2-e 3,OB →=-3e 1+e 2+2e 3,OC →=e 1+e 2-e 3.(1)判断P ,A ,B ,C 四点是否共面;(2)能否以{OA →,OB →,OC →}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若能,试以这一基底表示OP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假设P ,A ,B ,C 四点共面,则存在实数x ,y ,z ,使OP →=xOA →+yOB →+zOC →,且x +y +z =1,即2e 1-e 2+3e 3=x (e 1+2e 2-e 3)+y (-3e 1+e 2+2e 3)+z (e 1+e 2-e 3).比较对应的系数,得到关于x ,y ,z 的方程组 ⎩⎪⎨⎪⎧x -3y +z =22x +y +z =-1,-x +2y -z =3解得⎩⎪⎨⎪⎧x =17y =-5z =-30,与x +y +z =1矛盾,故P ,A ,B ,C 四点不共面.(2)若OA →,OB →,OC →共面,则存在实数m ,n ,使OA →=mOB →+nOC →,同(1)可证,OA →,OB →,OC →不共面,因此{OA →,OB →,OC →}可以作为空间的一个基底,令OA →=a ,OB →=b ,OC →=c ,由e 1+2e 2-e 3=a ,-3e 1+e 2+2e 3=b ,e 1+e 2-e 3=c ,得⎩⎪⎨⎪⎧e 1=3a -b -5c e 2=a -c e 3=4a -b -7c,所以OP →=2e 1-e 2+3e 3=2(3a -b -5c )-(a -c )+3(4a -b -7c )=17a -5b -30c =17OA →-5OB →-30OC →.。
九年级数学下册专训巧求与圆有关的面积问题练习沪科版(2021年整理)
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下册专训巧求与圆有关的面积问题同步练习(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下册专训巧求与圆有关的面积问题同步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下册专训巧求与圆有关的面积问题同步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专训:巧求与圆有关的面积问题名师点金:求解与圆有关的面积时,有时候可以直接运用公式求出,但大多数都要通过转化后求其面积,常用的方法有:作差法、等积变形法、平移法、割补法等.根据图形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题,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作差法”求面积1.如图,在⊙O中,半径OA=6 cm,C是OB的中点,∠AOB=1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第1题)利用“等积变形法"求面积2.如图,E是半径为2 cm的⊙O的直径CD延长线上的一点,AB∥CD且AB=错误!CD,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导学号:31782104】(第2题)利用“平移法"求面积3.如图是两个半圆,O为大半圆的圆心,长为18的弦AB与直径CD平行且与小半圆相切,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多少?(第3题)利用“割补法”求面积4.如图,扇形OAB与扇形OCD的圆心角都是90°,连接AC,BD。
(1)求证:AC=BD;(2)若OA=2 cm,OC=1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第4题)答案专训1.解:过点C作CD⊥AO,交AO的延长线于点D.∵OB=6 cm,C为OB的中点,∴OC=3 cm.∵∠AOB=120°,∴∠COD=60°。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不等式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A版必修5(含答案)
第三章 不等式学业质量标准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M =2a (a -2)+7,N =(a -2)(a -3),则有( A ) A .M >N B .M ≥N C .M <ND .M ≤N[解析] M -N =(2a 2-4a +7)-(a 2-5a +6) =a 2+a +1=(a +12)2+34>0,∴M >N .故选A .2.设集合A ={x |(x +1)(x -2)<0},集合B ={x |1<x <3},则A ∪B =( A ) A .{x |-1<x <3} B .{x |-1<x <1} C .{x |1<x <2}D .{x |2<x <3}[解析] A ={x |-1<x <2},B ={x |1<x <3}, ∴A ∪B ={x |-1<x <3},选A .3.(2018-2019学年度山东日照青山中学高二月考)若a >b >c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B ) A .1a -c >1b -cB .1a -c <1b -cC .ac >bcD .ac <bc[解析] ∵a >b >c ,∴a -c >b -c >0, ∴1a -c <1b -c,故选B . 4.不等式1x <12的解集是( D )A .(-∞,2)B .(2,+∞)C .(0,2)D .(-∞,0)∪(2,+∞)[解析] 因1x <12,得1x -12=2-x2x <0,即x (x -2)>0,解得x <0或x >2,故选D .5.不等式(x +5)(3-2x )≥6的解集是( D )A .⎩⎨⎧⎭⎬⎫x |x ≤-1,或x ≥92 B .⎩⎨⎧⎭⎬⎫x |-1≤x ≤92 C .⎩⎨⎧⎭⎬⎫x |x ≤-92或x ≥1D.⎩⎨⎧⎭⎬⎫x |-92≤x ≤1[解析] 解法一:取x =1检验,满足排除A ;取x =4检验,不满足排除B 、C ;∴选D . 解法二:原不等式化为:2x 2+7x -9≤0, 即(x -1)(2x +9)≤0,∴-92≤x ≤1,选D .6.(2018-2019学年度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2a >0在R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8)B .(1,8)C .(0,10)D .(1,10)[解析] 由题意得a 2-8a <0, ∴0<a <8,故选A .7.若关于x 的不等式2x 2-8x -4-a ≥0在1≤x ≤4内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a ≤-4 B .a ≥-4 C .a ≥-12D .a ≤-12[解析] ∵y =2x 2-8x -4(1≤x ≤4)在x =4时,取最大值-4,当a ≤-4时,2x 2-8x -4≥a 存在解.故选A . 8.(2018-2019学年度江西戈阳一中高二月考)设f (x )=e x,0<a <b ,若p =f (ab ),q =f (a +b2),r =f a f b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A .q =r <pB .p =r <qC .q =r >pD .p =r >q[解析] f (x )=e x是增函数, ∵0<a <b ,∴ab <a +b2,∴f (ab )<f (a +b2)∴p <q 又f (a +b2)=ea +b2=e ab,f a f b =e a ·e b =e a +b ,∴r =q ,故选C .9.不等式(x -2a )(x +1)(x -3)<0的解集为(-∞,-1)∪(3,4),则a 的值为( D ) A .-4 B .-2 C .4D .2[解析] 当2a =4时,用穿针引线法易知不等式的解集满足题意,∴a =2. 10.下列函数中,最小值是4的函数是( C ) A .y =x +4xB .y =sin x +4sin x(0<x <π)C .y =e x+4e -x(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D .y =log 3x +log x 81[解析] 当x <0时,y =x +4x≤-4,排除A ;∵0<x <π,∴0<sin x <1.y =sin x +4sin x ≥4.但sin x =4sin x无解,排除B ;e x >0,y =e x +4e -x ≥4.等号在e x=4ex 即e x=2时成立.∴x =ln 2,D 中,x >0且x ≠1,若0<x <1,则log 3x <0,log x 81<0,∴排除D . 11.(2016·全国卷Ⅰ理,8)若a >b >1,0<c <1,则( C ) A .a c<b cB .ab c <ba cC .a log b c <b log a cD .log a c <log b c[解析] 对于选项A ,考虑幂函数y =x c,因为c >0,所以y =x c为增函数,又a >b >1,所以a c>b c,A 错.对于选项B ,ab c<ba c⇔(b a)c<b a ,又y =(b a)x是减函数,所以B 错.对于选项D ,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知D 错,故选C .12.(2018-2019学年度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函数y =x 2+2x -1(x >1)的最小值是( A )A .23+2B .23-2C .2 3D .2[解析] y =x 2+2x -1=x -2+x -+3x -1=(x -1)+3x -1+2,∵x >1,∴(x -1)+3x -1+2≥2x -3x -+2=23+2,当且仅当x -1=3x -1,即(x -1)2=3,x -1=3,x =3+1时,等号成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不等式2x 2+2x -4≤12的解集为__[-3,1]__.[解析] 不等式2x 2+2x -4≤12化为2x 2+2x -4≤2-1,∴x 2+2x -4≤-1,∴x 2+2x -3≤0, ∴-3≤x ≤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1]. 14.函数y =a1-x(a >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mx +ny -1=0(m 、n >0)上,则1m +1n的最小值为__4__.[解析] 由题意知A (1,1),∴m +n =1, ∵m >0,n >0,∴1m +1n =(1m +1n )·1=(1m +1n )·(m +n )=n m +mn+2≥4.等号在n m =mn 时成立,由⎩⎪⎨⎪⎧m +n =1n m =mn,得m =n =12.∴1m +1n的最小值为4.15.若m 2x -1mx +1<0(m ≠0)对一切x ≥4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12)__.[解析] 依题意,对任意的x ∈[4,+∞),有f (x )=(mx +1)(m 2x -1)<0恒成立,结合图象分析可知⎩⎪⎨⎪⎧m <0-1m <41m 2<4,由此解得m <-12,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2).16.某校今年计划招聘女教师a 名,男教师b 名,若a 、b 满足不等式组⎩⎪⎨⎪⎧2a -b ≥5a -b ≤2a <7,设这所学校今年计划招聘教师最多x 名,则x =__13__.[解析] 由题意得x =a +b ,如图所示,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可行域,作直线l :b +a =0,平移直线l ,再由a ,b ∈N ,可知当a =6,b =7时,x 取最大值,∴x =a +b =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若函数f (x )=lg(8+2x -x 2)的定义域为M ,函数g (x )=1-2x -1的定义域为N ,求集合M 、N 、M ∩N .[解析] 由8+2x -x 2>0,即x 2-2x -8<0, ∴(x -4)(x +2)<0, ∴-2<x <4. ∴M ={x |-2<x <4}. 由1-2x -1≥0,得x -3x -1≥0, ∴x <1或x ≥3. ∴N ={x |x <1或x ≥3}.∴M ∩N ={x |-2<x <1或3≤x <4}.18.(本题满分12分)不等式(m 2-2m -3)x 2-(m -3)x -1<0对一切x ∈R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m 2-2m -3=0,得m =-1或m =3. 当m =3时,原不等式化为-1<0恒成立;当m =-1时,原不等式化为4x -1<0, ∴x <14,故m =-1不满足题意.当m 2-2m -3≠0时,由题意,得⎩⎪⎨⎪⎧m 2-2m -3<0Δ=[-m -2+m 2-2m -,即⎩⎪⎨⎪⎧-1<m <3-15<m <3,∴-15<m <3.综上可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5<m ≤3.19.(本题满分12分)(2018-2019学年度福建莆田一中高二月考)解关于x 的不等式m 2x 2+2mx -3<0(m ∈R ). [解析] 当m =0时,原不等式化为-3<0,∴x ∈R . 当m ≠0时,原不等式化为(mx -1)(mx +3)<0, ∵m 2>0,∴(x -1m )(x +3m)<0.当m >0时,-3m <x <1m ,当m <0时,1m<x <-3m.综上所述,当m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 当m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m ,1m );当m <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m,-3m).20.(本题满分12分)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摩托车的投入成本为1万元/辆,出厂价为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 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 (0<x <1),则出厂价相应的提高比例为0.75x ,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6x .已知年利润=(出厂价-投入成本)×年销售量.(1)写出本年度预计的年利润y 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的关系式;(2)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问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应在什么范围内? [解析] (1)依题意得y =[1.2×(1+0.75x )-1×(1+x )]×1 000×(1+0.6x )(0<x <1). 整理,得:y =-60x 2+20x +200(0<x <1). ∴本年度年利润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的关系式为y =-60x 2+20x +200(0<x <1).(2)要保证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当且仅当⎩⎪⎨⎪⎧y --0<x <1,即⎩⎪⎨⎪⎧-60x 2+20x >00<x <1,解得:0<x <13,所以为保证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 应满足0<x <13.21.(本题满分12分)若a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axx -2>1 . [解析] 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x x -2>1⇔a -x +2x -2>0 ⇔[(a -1)x +2](x -2)>0. ∵a <1,∴a -1<0. ∴化为(x -21-a )(x -2)<0,当0<a <1时,21-a >2,∴不等式的解为2<x <21-a ;当a <0时,1-a >1, ∴21-a<2, ∴不等式解为21-a<x <2,∴当0<a <1时,不等式解集为⎩⎨⎧⎭⎬⎫x |2<x <21-a ;当a <0时,不等式解集为⎩⎨⎧⎭⎬⎫x |21-a <x <2;当a =0时,解集为∅.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m +1)x 2+2(2m +1)x +1-3m =0的两根为x 1、x 2,若x 1<1<x 2<3,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 设f (x )=(m +1)x 2+2(2m +1)x +1-3m ,显然m +1≠0. (1)当m +1>0时,可画简图:则⎩⎪⎨⎪⎧ m +1>0ff,即⎩⎪⎨⎪⎧ m >-1m <-2m >-89,不等式组无解.(2)当m +1<0时,可画简图:则⎩⎪⎨⎪⎧m +1<0ff,即⎩⎪⎨⎪⎧m <-1m >-2m <-89.得-2<m <-1.由(1)、(2)知m 的取值范围是(-2,-1).。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2等式的性质同步练
3.1.2 等式的性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A.若﹣3x=5,则x=﹣B.若,则2x+3(x﹣1)=1C.若5x﹣6=2x+8,则5x+2x=8+6 D.若3(x+1)﹣2x=1,则3x+3﹣2x=12.如果x=5是关于x的方程x+m=﹣3的解,那么m的值是()A.﹣40 B.4 C.﹣4 D.﹣23.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1),(2)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得图(3)中的天平也保持平衡,那么在右盘中应该放“■”的个数为()A.6个B.5个C.4个D.3个4.下列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其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a=b,那么a+5=b+5 B.如果a=b,那么a﹣=b﹣C.如果ac=bc,那么a=b D.如果=,那么a=b5.下列运用等式性质正确的是()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a=b,那么=C.如果=,那么a=b D.如果a=3,那么a2=3a26.已知等式a=b,c为任意有理数,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c=b﹣c B.a+c=b+c C.﹣ac=﹣bc D.7.若x=1是方程2x+m﹣6=0的解,则m的值是()A.﹣4 B.4 C.﹣8 D.88.若方程2x+a﹣14=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10 B.7 C.18 D.﹣189.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4x﹣3=3x+2变形得:4x﹣3x=﹣2+3B.3x=2变形得:x=C.2(3x﹣2)=3(x+1)变形得:6x﹣2=3x+3D. x﹣1=x+3变形得:4x﹣6=3x+1810.下列方程:(1)2x﹣1=x﹣7,(2)x=x﹣1,(3)2(x+5)=﹣4﹣x,(4)x=x﹣2.其中解为x=﹣6的方程的个数为()A.4 B.3 C.2 D.111.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x+a=y+a B.x﹣a=y﹣a C.ax=ay D. =12.下面是一个被墨水污染过的方程:2x﹣=x﹣,答案显示此方程的解是x=,被墨水遮盖的是一个常数,则这个常数是()A.2 B.﹣2 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13.有下列等式:①由a=b,得5﹣2a=5﹣2b;②由a=b,得ac=bc;③由a=b,得;④由,得3a=2b;⑤由a2=b2,得a=b.其中正确的是.14.若x=2是关于x的方程x+a=﹣1的解,则a的值为15.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一元一次方程:(1)未知数的系数﹣2;(2)方程的解是,则这样的方程可写为.16.用“●”“■”“▲”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若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那么“?”处应放“■”个.17.若x=﹣2是方程3x+4=+a的解,则a xx+= .18.如果a,b为常数,关于x的方程不论k取何值时,它的解总是﹣1,则a b= .19.已知y=﹣(t﹣1)是方程2y﹣4=3(y﹣2 )的解,那么t的值应该是.20.若x=0是方程xxx﹣a=xxx+4的解,则代数式﹣a2﹣a+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21.当取什么整数时,方程2kx﹣6=(k+2)x的解x的值是正整数?22.已知:x=5是方程ax﹣8=20+a的解,求a.23.已知关于x的方程3(x﹣1)=3m﹣6与2x﹣5=﹣1的解互为相反数,求(m+)3的值.24.(1)已知x=5是关于x的方程ax﹣8=20+a的解,求a的值.(2)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3a﹣6的解与方程2x+3=﹣1的解互为倒数,求a xx的值.(3)小丽在解关于x的方程2x=ax﹣21时,出现了一个失误:“在将ax移到方程的左边时,忘记了变号.”结果她得到方程的解为x=﹣3,求a的值和原方程的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解:A、若﹣3x=5,则x=﹣,错误;B、若,则2x+3(x﹣1)=6,错误;C、若5x﹣6=2x+8,则5x﹣2x=8+6,错误;D、若3(x+1)﹣2x=1,则3x+3﹣2x=1,正确;故选:D.2.解:把x=5代入方程,得×5+m=﹣3,解得m=﹣4.故选:C.3.解:根据图示可得,2×○=△+□(1),○+□=△(2),由(1),(2)可得,○=2□,△=3□,∴○+△=2□+3□=5□,故选:B.4.解:(C)若c=0时,此时a不一定等于b,故选:C.5.解:A、如果a=b,那么a+c=b+c,故此选项错误;B、如果a=b,那么=(c≠0),故此选项错误;C、如果=,那么a=b,正确;D、如果a=3,那么a2=3a,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6.解:A、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减c,即可得到a﹣c=b﹣c;B、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c,即可得到a+c=b+c;C、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c,即可得到﹣ac=﹣bc;D、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除以c时,应加条件c≠0,所以D错误;故选:D.7.解:根据题意,得2×1+m﹣6=0,即﹣4+m=0,解得m=4.故选:B.8.解:把x=﹣2代入方程2x+a﹣14=0得:﹣4+a﹣14=0,解得:a=18,故选:C.9.解:A、4x﹣3=3x+2变形得:4x﹣3x=2+3,错误;B、3x=2变形得:x=,正确;C、2(3x﹣2)=3(x+1)变形得:6x﹣4=3x+3,错误;D、3x﹣1=x+3变形得:18x﹣6=3x+18,错误;故选:B.10.解:(1)2x﹣1=x﹣7,把x=﹣6代入,可得﹣12﹣1=﹣6﹣7,所以x=﹣6是方程的解;(2)x=x﹣1,把x=﹣6代入,可得﹣3=﹣2﹣1,所以x=﹣6是方程的解;(3)2(x+5)=﹣4﹣x,把x=﹣6代入,可得﹣2≠﹣4+6,所以x=﹣6不是方程的解;(4)x=x﹣2.把x=﹣6代入,可得﹣4≠﹣6﹣2,所以x=﹣6不是方程的解;故选:C.11.解:A、等式x=y的两边同时加上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B、等式x=y的两边同时减去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C、等式x=y的两边同时乘以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D、当a=0时,、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12.解:设被墨水遮盖的常数是a,根据题意得:﹣=﹣a,解得:a=﹣2.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3.解:①由a=b,得5﹣2a=5﹣2b,正确;②由a=b,得ac=bc,正确;③由a=b(c≠0),得=,不正确;④由,得3a=2b,正确;⑤由a2=b2,得a=b或a=﹣b,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4.解:把x=2代入方程x+a=﹣1得:1+a=﹣1,解得:a=﹣2,故答案为:﹣215.解:根据题意可知:﹣2x+=0故答案为:﹣2x+=0(答案不唯一)16.解:设“●”“■”“▲”分别为x、y、z,由图可知,2x=y+z①,x+y=z②,②两边都加上y得,x+2y=y+z③,由①③得,2x=x+2y,∴x=2y,代入②得,z=3y,∵x+z=2y+3y=5y,∴“?”处应放“■”5个.故答案为:5.17.解:把x=﹣2代入,得3×(﹣2)+4=+a,解得a=﹣1,所以a xx+=(﹣1)xx+=2.故答案是:2.18.解:把x=﹣1代入得:整理,得(b﹣2)k﹣2a﹣2=0,∵无论k取何值时,它的根总是﹣1,∴b﹣2=0,﹣2a﹣2=0,解得:b=2,a=﹣1.∴a b=(﹣1)2=1故答案为:1.19.解:将y=﹣(t﹣1)=1﹣t代入方程,得:2(1﹣t)﹣4=3(1﹣t﹣2),解得:t=﹣1,故答案为:﹣1.20.解:把x=0代入方程xxx﹣a=xxx+4得﹣a=4,解得a=﹣4,所以﹣a2﹣a+2=﹣16+4+2=﹣1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共4小题)21.解:由原方程,得(2k﹣k﹣2)x=6,即(k﹣2)x=6,∵方程的解是正整数,则k﹣2=1或2或3或6.解得:k=3或4或5或8.即k取3或4或5时或8,方程2kx﹣6=(k+2)x的解x的值是正整数.22.解:把x=5代入方程ax﹣8=20+a得:5a﹣8=20+a,解得:a=7.23.解:解方程2x﹣5=﹣1得:x=2,∵关于x的方程3(x﹣1)=3m﹣6与2x﹣5=﹣1的解互为相反数,∴把x=﹣2代入方程3(x﹣1)=3m﹣6得:m=﹣1,∴(m+)3=﹣.24.解:(1)把x=5代入方程ax﹣8=20+a,得5a﹣8=20+a,解得a=7.(2)由方程2x+3=﹣1解得x=﹣2,因此由题意可知方程2(x﹣1)=﹣3a﹣6的解为,代入可得﹣3a﹣6=﹣3,解得a=﹣1,∴a xx=﹣1.(3)根据题意知:小丽移项后所得方程为2x+ax=﹣21,将x=﹣3代入这个方程可得:﹣6﹣3a=﹣21,解得a=5.所以原方程为2x=5x﹣21,解得x=7.综上,a=5,原方程的解为x=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九)[第三章 1 圆]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能确定圆的是( )A.以已知点O为圆心B.以点O为圆心,2 cm长为半径C.以1 cm长为半径D.经过已知点A,且半径为2 cm2.下列说法:(1)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2)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3)等弧能够重合;(4)半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其中正确的有( )链接听课例1归纳总结A.1个 B.2个 C.3个 D.4个图K-19-13.如图K-19-1,在⊙O中,弦的条数是( )A.2B.3C.4D.以上均不正确4.已知⊙O的半径为5 cm,P是⊙O外一点,则OP的长可能是( )A.3 cm B.4 cmC.5 cm D.6 cm5.在⊙O中,圆心角∠AOB=90°,点O到弦AB的距离为4,则⊙O的直径为( ) A.4 2 B.8 2C.24 D.166.⊙O的半径为5,圆心O的坐标为(0,0),点P的坐标为(4,2),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A.点P在⊙O内B.点P在⊙O上C.点P在⊙O外D.点P在⊙O上或⊙O外二、填空题7.圆O的半径为3 cm,则圆O中最长的弦的长度为________.8.如图K-19-2,CD是⊙O的直径,∠EOD=84°,AE交⊙O于点B,且AB=OC,则∠A的度数是________.图K -19-29.如图K -19-3,点A ,D ,G ,M 在半圆O 上,四边形ABOC ,DEOF ,HMNO 均为矩形,设BC =a ,EF =b ,HN =c ,则a ,b ,c 三者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图K -19-310.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实数为3,点B 表示的实数为a ,⊙A 的半径为2,若点B 在⊙A 内,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11.⊙O 1与⊙O 2的半径分别是r 1,r 2,且r 1和r 2是方程x 2-ax +14=0的两个根,若⊙O 1与⊙O 2是等圆,则a 2019的值为________.12.如图K -19-4,在数轴上,半径为1的⊙O 从原点O 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原点右侧距原点7个单位长度处有一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________秒后,点P 在⊙O 上.图K -19-4三、解答题13.如图K -19-5,一片草地上有两点A ,B ,AB =6 m ,在点A 处拴了一头牛,拴牛的绳子长5 m ,在点B 处拴了一只羊,拴羊的绳子长3 m ,请画出牛和羊都可以吃到草的区域.链接听课例3归纳总结图K -19-514.如图K -19-6所示,BD ,CE 都是△ABC 的高,求证:B ,C ,D ,E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图K -19-615.如图K -19-7,OA ,OB 为⊙O 的半径,C ,D 分别为OA ,OB 的中点.求证:∠A =∠B.图K-19-716.如图K-19-8,在△ABC中,∠C=90°,BC=3 cm,AC=4 cm.(1)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B,点A,C及AB的中点E与⊙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以点A为圆心,R为半径画⊙A,若B,C,E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应满足什么条件呢?链接听课例2归纳总结图K-19-817.在Rt△ABC中,∠ACB=90°,BC=8 cm,AB=10 cm,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以AC为直径作⊙O,P为CD的中点,点C,P,D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8.距工厂大门正北方向200米处的柱子上拴着一只大狼狗,狼狗的活动范围是以10米长为半径的圆的内部(包括边界),一个小偷从大门向正北方向走了182米,发现前面有狗,就沿北偏西30°的方向跑去,想避开狼狗过去偷东西,小偷能避开狼狗吗?探究题如图K-19-9,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将△ACD沿对角线AC翻折后,点D恰好与边AB的中点M重合.(1)点C是否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请说明理由;(2)当AB=4时,求此梯形的面积.图K-19-9详解详析【课时作业】[课堂达标]1.[答案] B2.[解析] B (1)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错误;(2)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正确;(3)等弧能够重合,正确;(4)半径是圆中最长的弦,错误.故选B.3.[解析] C 在⊙O中,弦有AB,DB,CB,CD,共4条.故选C.4.[解析] D ∵P是⊙O外一点,∴OP>5 cm,∴OP的长可能是6 cm.5.[解析] B 如图,过点O作OC⊥,垂足为,∵∠AOB=90°,OA=OB,∴∠A=∠AOC=45°,∴OC=AC.∵OC=4,∴AC=4,∴OA=4 2,∴⊙O的直径为8 2.故选B.6.[解析]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P2=16+4=20,r2=25,因为20<25,故点P在⊙O内.7.[答案] 6 cm8.[答案] 28°[解析] 由AB=OC,得AB=OB,所以∠A=∠AOB.由BO=EO,得∠BEO=∠EBO.由∠EBO 是△ABO的外角,得∠EBO=∠A+∠AOB=2∠A,所以∠BEO=∠EBO=2∠A.由∠EOD是△AOE 的外角,得∠A+∠AEO=∠EOD,即∠A+2∠A=84°,所以∠A=28°.故答案为28°.9.[答案] a=b=c[解析] 连接OM,OD,OA.∵点A,D,M在半圆O上,∴OM=OD=OA.∵四边形ABOC,DEOF,HMNO均为矩形,∴OM=HN,OD=EF,OA=BC,∴BC=EF=HN,即a=b=c.10.[答案] 1<a<5[解析] ∵⊙A的半径为2,若点B在⊙A内,则AB<2.∵点A表示的实数为3,∴1<a<5.11.[答案] 1[解析] ∵⊙O 1与⊙O 2是等圆,∴r 1=r 2.∵r 1和r 2是方程x 2-ax +14=0的两个根,∴r 1·r 2=14,r 1+r 2=a ,∴r 1=r 2=12,a =1,∴a 2019=12019=1. 12.[答案] 2或83[解析] 设x 秒后点P 在圆O 上.∵圆O 从原点O 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在原点右侧距原点7个单位长度处有一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第一次点P 在圆O 上时,(2+1)x =7-1,解得x =2;当第二次点P 在圆O 上时,(2+1)x =7+1,解得x =83.故答案为2或83.13.解: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5 m ,3 m 长为半径作圆,两圆的公共部分即为所求,如图中的阴影部分(含边界).14.证明: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F ,连接DF ,EF . ∵BD ,CE 是△ABC 的高,∴△BCD 和△BCE 都是直角三角形,∴DF ,EF 分别为Rt △BCD 和Rt △BCE 斜边上的中线, ∴DF =EF =BF =CF ,∴B ,C ,D ,E 四点在以点F 为圆心,12BC 长为半径的圆上.15.证明:∵OA =OB ,C ,D 分别为OA ,OB 的中点,∴OD =OC . 又∵∠O =∠O ,∴△AOD ≌△BOC ,∴∠A =∠B .16.解:(1)∵∠C =90°,∴AB 2=AC 2+BC 2, ∴AB =5 cm.∵⊙B 的半径BC =3 cm ,∴AB >BC , ∴点A 在⊙B 外.∵BC 为⊙B 的半径,∴点C 在⊙B 上. ∵AB =5 cm ,E 是AB 的中点,∴BE =12AB =52 cm <3 cm ,∴点E 在⊙B 内.(2)52cm <R <5 cm. 17.[解析] 先求出点C ,P ,D 与圆心O 的距离,再与半径OA (或OC )相比较. 解: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C =8 cm ,AB =10 cm ,∴AC =AB 2-BC 2=6 cm ,∴OC =12AC =12×6=3(cm).连接OP .∵P 为CD 的中点,OA =OC , ∴OP 是△ACD 的中位线, ∴OP =12AD =14AB =2.5 cm.∵⊙O 的半径r =OC =3 cm , ∴点C 在⊙O 上,点P 在⊙O 内. 连接OD .∵D 为AB 的中点,∴OD =12BC =12×8=4(cm)>3 cm ,∴点D 在⊙O 外.18.解:如图,设柱子的位置为点O ,小偷在A 处拐弯,沿AC 方向跑,则OA =200-182=18(米),过点O 作OC ⊥AC ,垂足为C .在Rt △AOC 中,∠A =30°,∴OC =12OA =9米<10米,∴点C 在⊙O 内,即小偷的行走路线在狼狗的活动范围内,∴小偷不能避开狼狗. [素养提升][解析] (1)只要说明MC =MA =MB 即可. (2)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可求.解:(1)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 理由:连接MD .∵AB ∥CD ,∴∠DCA =∠BAC . 又∵∠DAC =∠BAC ,∴∠DAC =∠DCA ,∴AD =CD . 又∵AD =MA ,∴CD =MA ,∴四边形AMCD 是平行四边形, ∴MC =AD .同理MD =BC . ∵AD =BC ,∴MC =MD =BC =AD =MA =MB , ∴点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2)由(1)得△AMD 是等边三角形,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则AE =1,由勾股定理,得DE =22-12=3,∴梯形ABCD 的面积=12×(2+4)×3=3 3.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