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条件概率讲解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讲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讲
19
例4 一袋中有a个白球和b个红球. 现依次不放 回地从袋中取两球. 试求两次均取到白球的概 率. 解 记 Ai={第i次取到白球} (i=1,2), 要求P(A1A2). 显然 a a −1 P ( A1 ) = , P ( A2 | A1 ) = , a+b a + b −1 因此
a a −1 P ( A1 A2 ) = P ( A1 ) P ( A2 | A1 ) = a + b a + b −1
3
一般地, 对于A,B两个事件, P(A)>0, 在事件A发 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 记为P(B|A).
4
例1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 已知其中一个是 女孩, 问另一个也是女孩的概率是多少(假定 男生女生是等可能的)? 解 由题意, 样本空间为 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A表示事件"其中一个是女孩", B表示事件"两 个都是女孩", 则有 A={(男,女),(女,男),(女,女)} B={(女,女)} 由于事件A已经发生, 所以这时试验的所有可 能结果只有三种, 而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只 占其中的一种, 所以有P(B|A)=1/3.
8
条件概率意味着样本空间的压缩 或者可以认为是基本事件的减少而导致的试 验. 以事件A为条件的条件概率, 意味着在试 验中将A提升为必然事件.

概率论第三章第3,4节条件分布,独立性

概率论第三章第3,4节条件分布,独立性

F ( x, y ) F ( x, y ) lim 0 F ( y ) F ( y ) Y Y

目 录
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FX |Y ( x | y )
x

f ( u, y ) du, fY ( y)
§3条件分布
(
)
目 录
前一页
后一页
退 出
第三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又随机变量 Y 的边缘密度函数为
fY ( y ) 1 2 2 e
( y 2 )2
2 2 2
§3条件分布
(
1
y )
f ( x, y ) f X Y (x y ) fY ( y)
因此,对任意的 y,f Y ( y ) 0,
自然地引出如下定义:
P ( AB) P( A | B) P( B)
§3条件分布
定义:设( X ,Y ) 是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固定
的 j , 若P{Y= yj }>0, 则称
P{ X x i | Y y j }
P{ X x i , Y y j } P{Y y j }

1 f ( x, y) , x y x, f ( y | x ) 当0 x 1, Y | X 2x f X ( x) 其它。 0,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条件概率

设计者:___,___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选修2—3》(人教B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条件概率。概率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必备常识,也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知识。新课标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高中的概率内容分别在必修3和选修2—3中安排。必修3中的概率教学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了解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几何概型,重点是理解和应用古典概型。选修2—3的内容是在必修3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研究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条件概率就是其中的一节,它与古典概型密切相关,又影响着对事件独立性的理解。本节课时长为一小时。

条件概率有着比较实际的应用,课标要求重在理解概念,会求解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问题。条件概率中的两个事件是相互影响的,要带领学生弄清楚“事件A发生”、“事件A、B都

发生”和“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会求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条件概率问题。本节条件概率研究好了,对下一节事件的独立性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研究中,都接触过概率问题,特别是在高中必修3中已经研究了概率的概念、古典概型等问题,具备一定的概率基础。学生研究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就是对“条件”的理解,所以要帮助学生理解增加了“在……发生的条件下”对概率的影响,以及正确计算条件概率。

我设计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区里中等偏上的学生,学生的研究惯、基础较好,但主动性、思维灵活性欠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个实际问题引入,从两个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条件概率问题和解决条件概率的方法;

概率论与统计第三章第三节条件分布

概率论与统计第三章第三节条件分布

给定Y =yi 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函数为
F ( x | y j ) P( X xi | Y y j ) pi| j
xi x
xi x
给定X =xi 条件下Y 的条件分布函数为
F ( y | xi ) P(Y y j | X xi ) p j|i
yjy
yjy
若(X , Y) 是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对任意x, y 有P{ X=x }=0,
ey , y 0 ,
0 , y 0,
fX (x)
例2 设随机变量(X, Y) 的联合密度为
f
(
x,
y)
8 xy 2
,
0,
0 x y 1, 其他,
求条件密度f ( x | y)和f ( y | x)。
解:f X ( x)
f (x,
y)dy
1 x
2
8
xy
2
dy
0 ,
,
0 x 其他,
1,
8( x x3 ) / 3 0 x 1
条件分布的定义表明,二维离散随机变量(X, Y) 的联合分 布不但确定了其边缘分布,而且也确定了其条件分布;反过来
如果知道了(X, Y) 关于X 的边缘分布及X =xi条件下Y 的条件分 布(i =1,2,…), 则 (X, Y) 的联合分布pij (i、j =1,2,…) 亦被确定下来.

第三节条件概率及相关公式

第三节条件概率及相关公式

练习1:
有甲乙两个袋子,甲袋中有两个白球, 个红 有甲乙两个袋子,甲袋中有两个白球,1个红 乙袋中有两个红球,一个白球. 球,乙袋中有两个红球,一个白球.这六个球手感 上不可区别.今从甲袋中任取一球放入乙袋, 上不可区别.今从甲袋中任取一球放入乙袋, 搅匀后再从乙袋中任取一球, 搅匀后再从乙袋中任取一球, 1)问此球是红球的概率? 问此球是红球的概率? 问此球是红球的概率 2)若已知取到一个红球,则从甲袋放入 乙袋的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 求P ( A ) 1)
求P ( A ) 和P ( A B ) .
2) 求 P ( A B )
A = {( 正,反 ) , (反,正 )}
Ω= Ω {( 正,正 ) , (反,反 ) , ( 正,反 ) , (反,正 )}
⇒ 2 1 P ( A) = = 4 2
B = {( 正,正 ) , ( 正,反 ) , (反,正 )}
设袋中有 个白球, 个红球, 例1 设袋中有3个白球,2个红球,现从袋中任 抽取两次, 意抽取两次, 每次取一个 取后不放回. 每次取一个,取后不放回. (1)已知第一次取到红球,求第二次也取到红球 已知第一次取到红球, 的概率; 的概率; (2)求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 (3)求两次均取到红球的概率 设A——第一次取到红球,B——第二次取到红球
从中连续取球四次,每次取一球,取后不放回.

2021版新高考数学:节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数学:节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含答案

A .12

B .512

C .14

D .16

B [因为两人加工成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

4、且相互独立、所以两个零件中恰好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P =23×14+13×34=5

12.]

3.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则在第1次抽到文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

A .12

B .25

C .35

D .34

D [根据题意、在第1次抽到文科题后、还剩4道题、其中有3道理科题;则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P =3

4、故选D.]

4.一批产品的二等品率为0.02、从这批产品中每次随机抽取一件、有放回地抽取100次、X 表示抽到的二等品的件数、则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________.

X ~B (100、0.02) [根据题意、X ~B (100、0.02).]

(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

考点1 条件概率

公式、得P(B|A)=P(AB)

P(A)

1

10

2

5

1

4.

法二(缩小样本空间法):事件A包括的基本事件:(1、3)、(1、5)、(3、5)、(2、4)共4个.

事件AB发生的结果只有(2、4)一种情形、即n(AB)=1.

故由古典概型概率P(B|A)=n(AB)

n(A)

1

4.]

2.(20xx·运城模拟)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

0.8、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

________.

0.72[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AB(发芽、又成活为幼苗).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P(B|A)=0.8、P(A)=0.9、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AB)=P(B|A)·P(A)=0.8×0.9=0.72、即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0.72.]

第10章 第3节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及条件概率 课件-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节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及条件概率 课件-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
C.9
2
D.3
解记A=“第一次摸出的是次品”, B=“第二次摸到的是正品”,由题意知,4


AB
15 2
P



4 2
4
6
4






P(A)=10=5,PAB=10×9=15, 则 P BA= PA = 2 =3.
5
(2)已知盒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5个黑球,它们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现需一
一等品,求取走的也是一等品的概率.







13
练习
1.某电视台的夏日水上闯关节目一共有三关,第一关与第二关的过关率分别
2 3
为3,4.只有通过前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每一关都有两次闯关机会,且是否通
过每关相互独立.一选手参加该节目,则该选手能进入第三关的概率为 C
1
2
5
1
A.2
B.3
C.6
D.12
1 3 1 4 41
所以 P(B)=P(A 甲)P(B|A 甲)+P(A 乙)P(B|A 乙)=2×5+2×7=70,
41
因此随机取一只袋子,再从该袋中取一球,该球是红球的概率是70.
12
例4.一纸箱中原来装有10件产品,其中一等品5件,二等品3件,三等品2件,

条件概率说课稿

条件概率说课稿

《条件概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它自成体系,是数学中一个较独立的学科分支,与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在本章节的地位:《条件概率》(第一课时)是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为研究相互独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是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公式的推导及条件概率的计算;难点是条件概率的判断与计算;教学关键是数学建模.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条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归纳、类比的方法和建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根据这两年高考改卷的反馈信息,考生在概率题的书面表达上丢分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因此本节课还想达到:

表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严谨和简洁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会”的困难,

提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为了体现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分析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三个基本公式

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三个基本公式
§1.4 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三个基本公式
条件概率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同时又是计算概率 的重要工具.概率的三个基本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
和贝叶斯 (Bayes) 公式)都建立在条件概率的概念之上.本
节重要学习以下内容: 一、条件概率
二、乘法公式
三、全概率公式
四、贝叶斯(Bayes)公式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
注意 ① P(B) 表示“事件 B 发生”的概率,计算时,是
在整个样本空间 上考察事件 B 发生的概率;②而 P(B | A)
为已知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计算 时,实际上仅限于在事件 A 发生的范围内,来考察事件 B 的 概率.一般地, P(B | A) P(B) .
公式(1.5)和(1.6)都称为两个事件积的概率的乘法公式.这 两个乘法公式还可推广到有限个事件积的概率的情形:
设 A1, A2 , , An 是任意 n 个事件,且 P( A1A2 An ) 0 ,则 P( A1A2 An ) P( A1)P( A2 | A1)P( A3 | A1A2 ) . P( An | A1A2 An1)
算公式就是条件概率的定义.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4
§1.4 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三个基本公式
定义 1.3 设 A, B 是两个事件,且 P( A) 0 ,则称
P(B | A) P( AB) . P( A)

第3课次 古典几何概型、条件概率

第3课次 古典几何概型、条件概率

P( B)
累计 12 分钟
总结:在“样本点个数有限”且“每一个样本点等可能 发生”时,事件的概率就等于该事件所含样本点个数与 总样本点个数之比。 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称为古典 概型: (i) 试 验 的 样 本 空 间 是 个 有 限 集 , 不 妨 记 作 时间:4 分钟
{e1 , e2 ,, en } ;
P( A)
1 Ca (a b 1)! a . (a b)! a b
累计 32 分钟
注:此结果与 k 无关,即每次摸到红球的概率都是一样 的,它可以理解为抽签模型或抓阄模型,每人摸到利签 (红球)的概率相等,因此抽签(抓阄)不必争先恐后。 最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在应用古典概型时必须注意 “等可能性” 的条件。 “等 可能性”是一种假设,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去判断是否可以认为各基本事件或样本 点是等可能的。 2) 在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古典概率时,必须注意不要 重复计数,也不要遗漏。
P( A)
特点 累计 37 分钟
m( A) m()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点有无限多个; (2)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例 “相会问题” 时间 13 分钟 甲乙两人相约在 8 点至 8 点 30 分之间于某地见面, 先到者等待 20 分钟后可以离去,求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设 A={两人能会面},甲、乙分别在 8 点 x 分和 8 点 y 分到达,则: 0 x 30,0 y 30.

第三节 条件分布

第三节 条件分布

f ( x, y) 为例. 为例 定义的含义: 定义的含义 以 f X|Y ( x | y) = fY ( y)
P{X ≤ xY = y} = lim P{X ≤ x y < Y ≤ y + ε}
P{X ≤ x, y < Y ≤ y + ε} P{X ≤ x y < Y ≤ y + ε} = P{y < Y ≤ y + ε}
fY ( y +θ2ε )
fY ( y)
的概率密度是: 例3: 设(X,Y)的概率密度是 的概率密度是
概率论
e−x ye− y , 0 < x < ∞, 0 < y < ∞ f ( x, y) = y 0 , 其它 求: P{ X > 1 Y = y}
解: P{ X > 1 Y = y} =
∑P{ X = xi i =1

{
}
Y = yj = 1
}
把一枚均匀硬币抛掷三次, 例1: 把一枚均匀硬币抛掷三次 为三次抛掷中正面出现的次数, 设 X为三次抛掷中正面出现的次数 为三次抛掷中正面出现的次数 为正面出现次数与反面出现次数之差的绝对值, 而 Y 为正面出现次数与反面出现次数之差的绝对值
n次射击 击中
击中
m 1 2 ………………. n-1 n
概率论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第1课时条件概率

(一)教学内容

条件概率,概率的乘法公式。

(二)教学目标

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乘法公式,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关系;能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条件概率的概念及计算,概率的乘法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对条件概率中“条件”的正确理解,条件概率与无条件概率的比较。(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

问题1:什么是并事件?

问题2:什么是交事件?

问题3:什么是事件互斥?

问题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

2.概念引入

问题1.某个班级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女生的人数及团员的人数如表所示,在班级里随机选一人做代表。

(1)选到男生的概率是多大?

(2)如果已知选到的是团员,那么选到的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大?

在问题(1)中随机选择一人作代表,则样本空间Ω包含45个等可能的样本点。用A表示事件“选到团员”,B表示事件“选到男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n(Ω)=45, n(A)=30, n(B)=25.根据古典概型知识可知选到男生的

概率P(B)=n(B)

n(Ω)=25

45

=5

9

.

对于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在选到团员的条件下,选到男生”的概率就是“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记为P(B|A)。此时相当于以A为样本空间来考虑B发生的概率,而在新的样本空间中事件B就是积事件AB,

包含了样本点数n(AB)=16。可通过表格直观表示。根据古典概型知识可知:

P(B|A)=n(AB)

n(A)=16

30

=8

15

问题2.假定生男孩和生女孩是等可能的,现考虑有两个小孩的家庭,随机选一个家庭,那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谢永钦)第1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谢永钦)第1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Pearson)曾进行过大量抛硬币的试验,其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实验者 德·摩根 蒲丰 K·皮尔逊
n 2048 4040 12000
k 1061 2048 6019
f 0.5181 0.5069 0.5016
K·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定义1.3
对于任意的事件A,B只有如下分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B

A B
AB

AB
A B

AB
A B

AB
A 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AB
B

A
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事件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A∪B,AB=BA (2)结合律(A∪B)∪C=A∪(B∪C)
(A∩B)∩C =A∩(B∩C)
不可能事件不含任何样本点,它就是空集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事件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0 A B
表示事件A包含于事件B或称事件B包含事件A,指事件A发生必然导 致事件B发生.
20 A B 表示事件A与事件B中至少有一个事件发生,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事
件B的和(并)事件,或记为A+B.

第三节 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分解

第三节  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分解

P
Ai Aj Ak
PAi P
Aj
PAk
1 i j k n
P
Ai1 Ai2 Aim
P Ai1 P Ai2 P( Ain ) 1 i1 i2 im n
P
A1
A2
An
P A1
P A2
P An
则 称 A1, A2, , An 这 n个 随 机 事 件 相 互 独 立 .
P( A)
P(A)>0
2)从加入条件后改变了的情况去算
例:B={掷出2点},A={掷出偶数点} 掷骰子
P(B|A)= 1 3
A发生后的 缩减样本空间 所含样本点总数
在缩减样本空间 中B所含样本点
个数
例2 设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年以上 的概率为0.8,活到25年以上的概率为0.4. 问现年20岁的这种动物,它能活到25岁以 上的概率是多少?
n个事件的相互独立,则有
1、P(A1 An ) P( A1 )P( An )
2、P( A1 A2 An ) 1 P( A1 A2An )
特别地,如果
1 P( A1)P( A2 )P( An )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条件概率 事件的独立性 本节要点: ▪ 条件概率 ▪ 乘法公式 ▪ 事件的独立性
一、条件概率
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若已知 出现的是奇数点,求点数大于1的概率。 解:设A={ 出现奇数点 }

第3节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第3节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
5
例2 设袋中有7个黑球,3个白球, 不放回摸取两次, 如果已知第一次摸到白球,求第二次也摸到白球的 概率. 若改为放回摸取,结果如何? 解 设A,B分别表示第一、二次摸到白球,则
不放回: P(B | A) 2 . 9
放回: P(B | A) 3 . 10
6
例3 人寿保险公司常常需要知道存活到某一个年龄 段的人在下一年仍然存活的概率.根据统计资料可 知,某城市的人由出生活到50岁的概率为0.90718, 存活到51岁的概率为0.90135。问现在已经50岁的人, 能够活到51岁的概率是多少?
2
古典概型中条件概率的计算
设试验E的基本事件总数为n ,且所有基本事件
的概率都相等,即样本空间 由n个等可能的样本
点组成,事件A的基本事件数为m个,事件AB的基本 事件数为k个,则条件概率
P(B | A)
P( AB)

k/n

k
P( A) m / n m
故条件概率P(B|A)是在缩减后的样本空间中讨论.
并由此推出条件概率的其他来自百度文库质:
P(B)
(4) P(Φ | B) 0;
P(B) P( AB) P(B)
(5) P( A | B) 1 P( A | B) ;
1 P(A| B)
(6) P( A1 A2 | B) P( A1 | B) P( A2 | B) P( A1 A2 | B)

高中数学 第2章 概率 2.3.1 条件概率讲义 苏教版选修2-3-苏教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第2章 概率 2.3.1 条件概率讲义 苏教版选修2-3-苏教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

2.3.1 条件概率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重点)

2.利用条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通过条件概率的学习,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1.条件概率

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的条件概率,记为P (A |B ).若A ,B 互斥,则P (A |B )=P (B |A )=0.

2.条件概率公式

(1)一般地,若P (B )>0,则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条件概率是P (A |B )=P (AB )

P (B )

. (2)乘法公式:P (AB )=P (A |B )P (B ). 思考1:P (A |B )=P (B |A )成立吗?

[提示] 不一定成立.一般情况下P (A |B )≠P (B |A ),只有P (A )=P (B )时才有P (A |B )=

P (B |A ).

思考2:若P (A )≠0,则P (A ∩B )=P (B |A )·P (A ),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 正确.由P (B |A )=

P (A ∩B )

P (A )

得P (A ∩B )=P (B |A )·P (A ).

1.把一枚骰子连续抛掷两次,已知在第一次抛出的是偶数点的情况下,第二次抛出的也是偶数点的概率为( )

A.1

B.12

C.13

D.1

4

B [设事件A :第一次抛出的是偶数点;事件B :第二次抛出的是偶数点,则P (B |A )=P (A ∩B )P (A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般概率是条件概率的特例:
P
B
|
P B P
P
B;
3)条件概率 PB | A的频率近似:n 次试验中事件 AB 出现的次数nAB
除以
A
出现的次数 n A ,
nAB nA
接近于条件概率
PB
|
A
2.性质:如果 P A 0,则有
1)对任一事件 B, PB | A 0;
2) P | A 1;
3)设 B1, B2, , Bn , 两两不相容,则有
解(用排列法)(1)设 A={第一人中奖},B={第二人中奖}
则 P A 3 , P AB
100
A32 A2
100
32 100 99
1 1650
所以
PB
|
A
P AB P A
1/1650 3 / 100
2 99
0.0202.
(2) P A
3 ,PB
100
3 A919 A2
100
3 100
0.03
1
1 2
1
7 10
1
9 10
3.
200
例:袋中有一个白球及一个黑球,一次次地从袋中取球,如果取出
白球,则除把白球放回外,再加进一个白球直至取出黑球为止,求
取了 n 次都没有取到黑球概率.
解:记 Ai {第 i 次取得白球} i=1,2…n. A={取了 n 次都没有取到黑球}
则 A A1A2 An
P A1 P H1 P A1 | H1 PH2 P A1 | H2
1 40 1 30 7 2 50 2 50 10
P A1A2 P H1 P A1A2 | H1 P H2 P A1A2 | H2
P
A1A2 | H1
40 10 A520
8 49
P
A1A2 | H2
例:设某光学仪器厂制造的透镜,第一次落下时打破的概率为 1 ,若
2
第一次落下未打破,第二次落下时打破的概率为 7 ,若前两次落下
10
未打破,第三次落下打破的概率为 9 ,试求透镜落下三次而未打破
10
的概率.
解:令 Ai {透镜第 i 次落下未打破},i=1,2,3
则 p P A1A2 A3 P A1 P A2 | A1 PP3 | A1A2
所以 P A P A1 P A2 | A1
P An | A1A2
An1
1 2
2 3
n 1.
n 1 n 1
2.全概率公式(将无条件概率条件化) 定理:设 B1, B2, Bn 是样本空间 的一个划分
(即 BiBj (i j),i, j 1,2 n, B1 B2 Bn )
PBi 0, I 1,2 n
30 20 A520
12 49
所以P
A1 A2
1 8 1 12 10 2 49 2 49 49
所以P
A2 | A1
10 / 49 100 7 /10 343
思考:有人说有公式
P A2 | A1 P H1 P A2 | A1 | H1 P H2 P A2 | A1 | H2
P B 3 1 , P B | A nAB 2
62
nA 3
而PB |
A
nAB / n nA / n
2/6 3/6
P AB . P A
1.
定义:设
A,B
为两个事件,且 P
A
0,称 PB
|
A
P AB 为 P A
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注:1)条件概率计算时也常常直接计算不用公式;
解:设 Hi={取到第i 袋} (i=1,2) Ai ={第 i 次取出的是白球} (i=1,2)
P
Hi
1 2
,
i
Leabharlann Baidu1,
2
(1) P A1 PH1 P A1 | H1 PH2 P A2 | H2
1 10 1 20 3 2 50 2 50 10
(2)
P
A2
|
A1
P A1A2 P A1
A 是任一事件,则有
P A PB1 P A | B1 PB2 P A | B2 PBn P A | Bn .
证:因为 A AB1 AB2 ABn
所以 P A P AB1 P AB2 P ABn
P B1 P A | B1 PB2 P A | B2 PBn P A | Bn .
P
i1
Bi
|
A
i1
P Bi
|
A.
其它性质仍满足如:
P | A 0;
PB | A 1 PB | A;
P B1 B2 | A PB1 | A PB2 | A PB1B2 | A等.
例:有 100 张彩票,其中有 3 张可中奖,有两人各买一张 (1) 已知第一人中奖,求第二人中奖的概率; (2) 不知第一人是否中奖,分别求第一人与第二人中奖的概率.
第 3 节.条件概率
本节重点是条件概率定义及计算,有些事件虽然它的概率不 易直接计算,但容易求出它在各种情况下条件概率,于是设法由这 事件的诸条件概率求这事件概率.
一. 条件概率: 引例 1(古典概型分析):
投掷一枚骰子,设 A={出奇数点},B={出质数点},求 PB, PB | A.
解: 1,2,3,4,5,6, B 2,3,5, A 1,3,5
由(1),(2)知 PB | A PB, P A PB.
二.关于条件概率的三个重要公式: 1. 乘法公式:
设 P A 0,则 P AB P A PB | A.
证:…
推广:当 P A1A2 An1 0时有 P A1A2 An P A1 P A2 | A1 P A3 | A1A2 P An | A1A2 An1 .
所以
P
A2
|
A1
1 2
10 49
1 2
20 49
15 49
对吗?为什么?
注:1)本公式可理解为知因索果,即知道引起事件发生的各种原
因 Bi 的 P Bi 以及在各种原因 Bi 发生情况下事件 A 的概率,求事件 A 的
全概率. 2)“全部”概率被分成许多部分之和,故称为全概率公式;
3)公式意义为:事件 A 的概率等于事件 A 在各种条件下概率的加 权平均,这些条件是事件 A 的划分;
n
4)只要 BiBj 且 Bi A定理也成立. i1
例 1.设有两袋大小相同的球,每袋各装 50 个,第一袋有白球 10
个,第二袋有白球 20 个,其余为黑球,现从两袋中随机取出一袋,再从
该袋中先,后取出两球
(1)求先取出的一球是白球的概率;
(2)已知第一次取出的是黑球,求第二次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