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_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合集下载

18.1.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8.1.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课题:第18章 18.1.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学习目标】1.我要敢于展示,勇于质疑、补充,体会在老师同学们面前表现的快乐性;2.我要记住并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3.我要会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提升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指导学习内容与过程【自研自探】阅读课本47-48页,完成知识点一。

【教师追问】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吗?可阅读课本48页的证明,比较一下两种方法。

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问题化):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看课本47-49页,回答问题。

(1)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一个三角形有条中位线。

2.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图3,点E、F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中点,求证:EF=21AB,EF//AB。

证明:(如图4)延长EF到G,使FG=EF∵点E、F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中点∴CE=AE,CF=BF∵EF=GF ∠EFC=∠GFB∴△≌△∴CE=BG ∠G=∠CEF∴BG= BG∥∴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EG= EG∥∵EF=GF=21EG∴EF=21AB EF∥AB由此可得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ABC层)如图5,点E、F、H分别是ABC∆三边上的中点,则有:(1)ABC∆的中位线有(2)HF// ,HF= = =21(3)HE// ,HE= = =21【教师点拨】连接AC或BD,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4)EF// ,EF= = =21合作探究二:(ABC层)1.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m,理由是.2.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和12cm ,则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是.三、拓展提升:(A层)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小结本节课我学习到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五、达标检测(另附)。

18.1.2三角形中位线

18.1.2三角形中位线

1、已知:如图E、F分别为AB、AC的中点, (1)若∠B=65°, 则∠AEF = 6。5°
(2)若BC =10cm,则EF = 5 ㎝。
A
(3)若EF =6cm, 则BC =12 cm。
E
F
B
C
2.图中有平行四边形吗? 中点
中点
中点
拓展应用
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 AD=DB,BE=EC,AF=FC.求证: AE、DF互相平分.
复习与回顾
1、三角形中线的定义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
边中点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中线。
2、画出△ABC中所有的中线
A
DE称做三 角 形的什么呢?
中点D
中点E
B
中点F
C
探究新知
1、你能给“三角形中位线”下一个定义吗?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
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A
2、三角形的中位线 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则有DE//BC,DE= EF= 1 BC
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 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两个结论: (1)表示位置关系------平行于第三边; (2)表示数量关系------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应用时要具体分析,需要哪一个就用哪一个。
D
A E
DE和边BC关系
B
C
位置关系:DE∥BC
数量关系: DE= 1 BC. 2
议一议
如图:在△ABC中,D是AB的中点,E
是AC的中点。
则有:DE∥BC,Biblioteka DE 1 BC 2A
分析:
延长DE到F,使EF=DE , 连接CF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武安市西苑中学数学组
一.复习导入
画出三角形里的中线?他们有什么性质? A
B
C
三角形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试着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 线?试猜想他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
1.形成猜想:
先研究三角形的一条中点线段DE,猜想发现: DE与三角形的边_____________有什么关系?
2.已知:如图,△ABC是锐角三角形,分别以AB,AC为边向 外侧作等边△ABM和等边△CAN。D,E,F分别是MB,BC,CN的 中点,连接DE,EF. 求证:DE=EF.
中点线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与第三边BC的关系: 位置关系:DE//BC 1 数量关系:DE= 2 BC
2.证明猜想:
(师友展示,师傅补充)
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 1 求证:DE//BC,且DE= 2 BC.
3.归纳结论:(识记:师傅提问师友)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 的一半。
五、拓展提高:
已知:点O是三角形ABC内任意一点,D、E、F、G 分别是OA,OB,BC,A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六、检测提升: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 的交点,点E是边CD的中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 1 且CF= 2 BC。 求证:四边形OCFE是平行四边形。
四.典型例题
1.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 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 AC=16. (1)求证:BN=DN; (2)求MN的长.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A
E
B AB、AC、BC 如图,在池塘外选一点 C ,连结 C 。 BB C。 D 。 连结AB、AC、BC,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D、E, 并且连结,如果测量出DE的长度为10米,也就 能知道AB的距离了。同学们知道AB是多少米吗? 为什么?
定理应用:
⑴定理为证明平行关系提供了新的工具; ⑵定理为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 或 1/2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方法点拨:
在处理问题时,要求同时出现三角形及中位线
①有中点连线而无三角形,要作辅助线产生三角形
②有三角形而无中别是 AB、 AC 练习1.如图,在△ABC中,D、E、 F分别是 AB 、的中点 AC、 BC的中点
③ 若AC=4cm,BC=6cm ,AB=8cm , 65 度,为什么? ①若∠ ADE=65°,则∠ B= 则△DEF的周长=______ 9cm 4 cm BC=8cm ,则 DE= ,为什么? E ②若 ④ 若△ ABC的周长为 24,△ DEF的周长是 _____ 12
。 A
E
B AB、AC、BC 如图,在池塘外选一点 C ,连结 C 。 BB C。 D 。 连结AB、AC、BC,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D、E, 并且连结,如果测量出DE的长度为10米,也就 能知道AB的距离了。同学们知道AB是多少米吗? 为什么?
例、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
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 1 BC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种判定平行 四边形的方法? 从角考虑
两组对角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的四 边形 从边考虑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是平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行四 边形 从对角线考虑 对角线互相平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则△ DEF的周长为 15 . A
D F
B
E
C
随堂即练
4.在△ABC中,E、F、G、H 分别为AC、CD、 BD、 AB的中点,若AD=3,BC=8,则四边形EFGH的周 长是 11 . A
E
H
D FG
C
B
随堂即练
5.如图,在△ABC中,AB=6cm,AC=10cm,AD平 分∠BAC,BD⊥AD 于点 D,BD的延长线交AC 于 点F,E为BC的中点,求DE的长.
AB=CD, AD=BC
AB∥CD, AD=BC
角:∠BAD=∠BCD,∠ABC=∠ADC
对角线:AO=CO,DO=BO
A
D
O
B
C
新课引入
思考 如图,有一块三角形蛋糕,准备平分给四个小朋 友,要求四人所分的形状大小相同,该怎样分呢?
我们探索平行四边形时,常常转化为三角形,利 用三角形的全等性质进行研究,今天我们一起来 利用平行四边形来探索三角形的某些问题吧.
D
E
B
F
C
问题2 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中位线是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中线是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新课讲解
问题3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
DE与BC有怎样的关系?
D
分 猜析想
B 两DE条与线BC段的的关关系系
A E C
位DE置∥关B系C D数E量?关12 B系C
问题4 度量一下你手中的三角形,看看是否有同 样的结论?并用文字表述这一结论.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18.1.2(3.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一.【知识要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二.【经典例题】1.如图3,D 、E 为△ABC 两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沿线段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F 处,若∠B=55°,则∠BDF= °.2.如图,点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点.若的面积为12,则的面积为 .3.如图,E ,F ,G ,H 分别为四边形ABCD 四边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予以证明。

4.如图,点P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BD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BC ,∠CBD=45°,∠ADB=105°,探究EF 与P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D E F ,,ABC △ABC △DEF△5.如图,∠ACB=∠BCD=90°,AC=BC,点E在BC上,CD=CE,点P,M,N分别为AB,AD,BE 的中点,试探究:PM与PN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6.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8,AD=6,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A.8B.7C.6D.57.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连接DC,点M,P,F分别为DE,DC,BC的中点,△ADE可以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AB=10,则△PMF的面积S的变化范围是.三.【题库】【A】1.在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是边CD的中点,且AB=6,BC=10,则OE=______________.2.如图,要测量的A、C两点被池塘隔开,李师傅在AC外任选一点B,连接BA和BC,分别取BA和BC的中点E、F,量得E、F两点间的距离等于23米,则A、C两点间的距离= .3.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 ,连结AC 和BC,并分别找出AC 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 A.B两点的距离是,依据是.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若AC+BD=24厘米,△OAB的周长是18厘米,则EF= 厘米.【B】1.如图,在△ABC中,AB=5,AC=3,AD是角平分线,AE是中线,过点C作CG⊥AD于点F,AB CDO E交AB 于点G ,连接EF ,则线段EF 的长为 .3.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BF 平分∠ABC ,交DE 于点F ,若BC=6,则DF 的长是( ) A. 2 B. 3 C.25D. 4 4.已知:三角形的各边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求连结各边中点所成三角形的周长_____. 5. 如图,ABCD 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CD 的中点,BD=12,则△DOE 的周长为 .【C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AD ,CD=12AB ,点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则△AEF 与多边形BCDFE 的面积之比为 ( ) A .17B .16C .15D .142.如图,在矩形ABCD 中,P 、Q 分别是BC 、DC 上的点,E 、F 分别是AP 、PQ 的中点.BC =12,第24题图FE DCBADQ =5,在点P 从B 移动到C (点Q 不动)的过程中,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最大值是13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最小值是6.5C. 线段EF 的长始终是6.5D. 线段EF 的长先增大再减小,且6.5≤EF ≤13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AD ,∠C =60°,∠ABD =30°AE ⊥BD 于点E ,F 是CD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①,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4cm ,E ,F ,G 分别是AB ,AA 1,AD 的中点,截面EFG 将这个正方体切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如图②),则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4.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的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于点E ,F ,现给出一下四个结论:①AE =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 四边形AEPF=,④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始终有EF =AP (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是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D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对角线AC , ∠CAD 的平分线AF 交CD 于点F ,∠ACD 平分线CG 交AD 于点G, AF.CG 交于点O,点E 为BC 上一点,且 ∠BAE=∠GCD, (12分) (1)如图1,若△ACD 是等边三角形,OC=2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2)如图2,若△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D=90O, ,求证:CE + 2 OF = AC:2.(绵阳2018年第18题)如图,在△ABC 中,3=AC ,4=BC ,若AC ,BC 边上的中线BE ,垂直相交于O 点,则=AB __________。

人教版八下数学 18.1.2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人教版八下数学 18.1.2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10.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70°,BE平分∠ABC且交AD于点E,
DF∥BE且交BC于点F. 求∠1的大小.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70°,∴∠ADC=∠ABC=70°,
∴AD∥BC,∵BE平分∠ABC交AD于E,
∴∠ABE=∠EBC=70°÷2=35°,
2
A
D
E
B
C
状元成才路
拓展延伸
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C、AB 上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点O,试探究BO与OD 的大小关系.(提示:分别取OB、OC的中点M、N)
解:OB=2OD, 如图,取OB、OC的中点M、 N,连接EM、MN、ND.∵E、D 分别为△ABC的中点,
状元成才路
解:∵ 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OC=
1 2
AC,OD=
1 2
BD),
且和为36,
∴OC+OD=
1 2
(AC+BD)=
1 ×36=18,
2
又∵ ABCD的对边相等,∴DC=AB=11,
∴△OCD的周长=OC+OD+CD=18+11=29.
答:△OCD的周长为29.
状元成才路
4.如图,在 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 上,且AF=CE.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EFD和EBCF 都是平行四边形.
∴AD=∥ EF,EF=∥ BC, ∴AD=∥ 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状元成才路
7.如图,直线l1∥l2,△ABC与△DBC的面
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画出一些与△ABC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2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2第2课时《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一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学会运用中位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学习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图形的对称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知能力较弱,对几何图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能熟练运用中位线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运用中位线解决几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2.运用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位线的运用。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模型、直尺、圆规等教具。

2.设计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中位线,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它与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直尺、圆规等工具,自己动手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找出它的中位线,并验证中位线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中位线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中位线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

18.1.2+第2课时+中位线定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8.1.2+第2课时+中位线定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是 对角线相互平分
,是通过作辅助线构
造出来的.
一组(2)对说边平明行四且相边等形 DBCF 是 平 行 四 边 形 的 理 由

已知条件
,是根据之
前构造出来的平行四边形ADCF的性质并结合
得到
(3)由平行四边形DBCF的性质,又能得到DF 平行且等于 BC,
而DE=12DF.
归纳总结 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
第2课时 中位线定理
1.知道中位线的概念. 2.理解中位线定理,会用中位线定理寻找线段间的位置关系 与数量关系. ◎重点:中位线定理. ◎难点:中位线在复杂图形中的应用.
预习导学
我们在之前学习过三角形的特殊线段,其中有高线、中线、 角平分线.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三角形中另外一条重要的特殊 线段——中位线,以及中位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 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3.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连接BE,过点C 作CF∥BE,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若EF=3,求DE的长.
解:∵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BC,DE=12BC,∴EF∥BC. ∵CF∥BE, ∴四边形BCFE为平行四边形, ∴BC=EF=3, ∴DE=12BC=32.
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12BC,DE∥BC,∴∠DEB=∠EBC. ∵BE是∠ABC的平分线,∴∠DBE=∠EBC, ∴∠DEB=∠DBE, ∴DE=DB=12AB,∴AB=BC,∴△ABC是等腰三角形.
(2)由(1)得DE=12BC=5,DF=12AB=4,∴EF=DE-DF=1. (3)当点F在线段DE上时,由(2)得,EF=12(BC-AB); 当点F在线段DE的延长线上时,EF=12(AB-BC).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说课稿-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18.1.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说课稿-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18.1.2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课稿-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在学习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直角三角形的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垂心、重心等重要定理。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指: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且相互平分。

这个点被称为三角形的质心。

质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殊点,它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

在本课时中,通过引入中位线的概念,我们将学习这个重要的定理,并在解题中掌握应用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3.能够应用中位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和应用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中位线定理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数学下册》;2.粉笔、黑板、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首先,我会通过提问和回顾的方式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定理,例如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和垂心的概念。

2. 引入新知接着,我会引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中位线的概念: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然后,我会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具有什么特点。

3. 学习新知在学生对中位线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会向他们介绍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交于一点且相互平分。

这个点被称为三角形的质心。

然后,我会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位线定理的含义和特点。

4. 探究与实践接下来,我会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以加深他们对中位线定理的理解。

例如,我会给出一个三角形ABC,要求学生利用中位线定理推导出三角形ABC 的解析式坐标,然后用计算机绘制该三角形,并验证中位线相交于一点且相互平分的结论。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变式:如图,在四边形
AOBC中,D、E、F、G、 分别是AO、0B、BC、CA G 的中点,四边形DEFG是 什么四边形?为什么?
F O D E E B
结论: 顺次连结四边
A 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D O
(全效47页第15题)
(全效45页例2)
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a, BE∥AC,DE交AC的延长线于F点,交BE于E点. (1)求证:DF=FE; (2)若AC=2CF,∠ADC=60°,AC⊥DC, 求BE的长.
例1:已知: D、E、F分别为△ABC的边AB、
AC、BC的中点。
A D B F E
(3)若△ABC的面积是 20,则 △DEF的面是 5 ,
△DEF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 1/4 。
C
(4)连结AF,则AF是△ABC的 中线 ,AF与DE的 互相平分 关系是_______ 结论:(1)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周长是原三角 形周长的一半,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 (2)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
回忆:三角形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 点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中线。
两个中点D、 E的连线段DE叫 什么呢?
中点 D
A
E中点
顶点 B
C顶点
先看图,再认真思考答问题: 1、你能给“三角形中位线”下一个定义吗?
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答:三条。 3、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中点 D 答:中位线是连结三角 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中线是连结一个顶点和 B 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F
; 。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活动四:画一画
画一个三角形,并画出它所有的中位线和中线。 A D B E F C
思考: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有什么区别?
A
概念对比
D E D
A
中线DC
中位线DE
B C B C
不同之处:
三角形中位线 中点——中点 三角形中线 顶点——中点
活动五:观察猜想
在△ABC中,中位线DE和边BC什么关系?
A D B
新城中学 赵娟
情景
去年五一放假,小 徐去外面游玩,发现一 大水塘,于是小徐拿一 根皮尺去测量这水塘两 点 A 、 B 之间的距离, 可当他将皮尺的一端系 在 A 处时发现皮尺太短 了,拉不到 B 处,怎样 才能既 测 出 AB 间的 距 离又快捷方便呢?小徐 没辙了,聪明的你有办 法解小徐的难题吗?
BC=10cm, 则△DEF的周长= 12 cm
E
C
练习1-(2)延 伸:
B D A F 3
图2
1 、三 角 形的中位线把 三角形分成几个小三角形? 2、这四个三角形有什么 关系? 3 、每个小三角形周长 C 与原三角形周长有什么关 系? 4、每个小三角形面积与 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4 5
E
练习3:
A B
活动一:做一做
将一张三角形硬纸片剪成两部分 , 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
活动二:想一想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说说你的 理由。
F
活动三:获取新知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 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点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
A
D
E
∴DE是△ABC的中位线
B
F
C
思考: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AD、 BC上截取EF=MN,连接EM、FN,EM和 FN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A
E
F
D
B
M
N
C
(1)如图,S BC AE CD AF (2)同底(等底)同高(等高)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F
A E D F
A
D
B
C
E
B
C
练习: 1、如图,AB ∥ DC,ED ∥ BC,AE ∥ BD, 那么图中和△AB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个. A. 1 B. 2 C. 3 D. 4
A E
C
5
10 O C
D
D B F
1、已知,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是 中位线,求证:AD与EF互相平分
A
E
F
B
D
C
练习: 6、如图,已知E为□ABCD中DC延长线上的 一 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 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 OF . A D 求证:AB=2OF.
D
C
E
B
挑战自我:
4.已知:如图,△ABC是锐角三角形。分别
以AB,AC为边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M和等边
三角形CAN。D,E,F分别是MB,BC,CN的中点,
连结DE,EF。 求证:DE=EF
M A D F
B N
E
C
练习: 3、如图,O是□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 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 点.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
C
D
E
F
B
7、如下图:在Rt △ ABC中, ∠A=90°,D、E、F分别是各边 中点, AB=6cm,AC=8cm,则 △DEF的周长= 12 cm。 B D A F C
E
3、如图, A 、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 选一点C,连接AC和BC,怎样测出A、B两 点的实际距离?根据是什么? A D
1.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 2.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3. 在三角形中给出一边的中点时,通常要转化 为中位线来解题.
4.线段的倍分要转化为相等问题来解决.
定理应用
已知: 在四边形ABCD中,AD=BC,P 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DC的中点,N是 AB的中点.求证∠PMN=∠PNM.
(第 4 题)
BC、CA的中点,以这些点为顶点,你能 在图中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A D B
三条中位线把原三角形 分成了几个小三角形? 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F E C
2.如图, A 、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 一点C,连接AC和BC,怎样测出A、B两点 的实际距离?根据是什么? A
C
B
2、填空题 (1)△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5cm BC=10cm,则DE=______.
O G B F C
E
例2、求证: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E、F、G、H分别是四 边形ABCD中AB、 BC、 CD、DA的中点。 A 求证:EFGH是平行四边形。
E G F C
H
D
B
挑战自我
A E
H
D
G
F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E、F、G、H分别是AB、BC、 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A
B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回顾与联想:
(1) AB∥CD, BC∥AD (2) AB=CD,BC=AD (3) AB∥CD,AB=CD (4) ∠A= ∠C , ∠ B=∠ D (5) AO=OC, BO=OD
A O B C D
□ ABCD
如图,l1 // l2 , 线段 AB//CD//EF, 且 点 A 、 C 、 E 在 l1 上, B 、 D 、 F 在 l2 上,则 AB 、 CD、EF的长短相等吗?为什么?
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1.把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
2.线段的倍分问题可转化为相等问题来解决.
数学方法: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发现过程用到 画图、测量、猜想、验证、证明等数学方法
现有一张三角形纸片,你能通过裁剪,将它拼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问题1:需要把三角形剪成几块? 问题2:如何将剪开的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 F C
O A E B
练习: 4、如图, AC是□ABCD的一条对角线, BM⊥AC, ND⊥AC,垂足分别是M、N . 求证: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
A M
D
B
N
C
练习: 5、如图,在□ABCD中,延长AD到F,使 DF=AD,连结BF交CD于点E . 求证:点E平分CD与BF.
F
D
E
C
E C A
l1
F
D
B
l2
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一条直线上的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 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E C A
l1
它与点与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 联系与区别
F
D
B
l2
如图,l1 // l2 ,点A、C、E在l1上,线段AB、 CD 、EF都垂直与 l2 ,垂足分别为 B、D 、F,则 AB、CD、EF的长短相等吗?为什么?
1.如图1,在Rt△ABC中,∠ACB=90°,点D,F 分别为AC,BC的中点,CE是斜 C 边的中线,如果DF=3cm, D F 则CE=_______cm。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斜边的一半。 A E B
图1
2.已知如图2,BD、CE分别是 △ABC的外 角 平分线,过点A作AF⊥BD,AG ⊥CE,垂 足分别是F、G,连结FG,延长AF、AG,与 直线BC相交,求证: A
B
F
D
C
例1、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 1 的中点,求证DE∥BC且DE= BC 2DE=BC
证明:如 图,延 长DE 到 F,使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EF=DE ,连 结CF. ∵ DE=EF 、 ∠ AED=∠CEF 、 D AE=EC∴△ADE ≌ △CFE ∴AD=FC 、∠A=∠ECF ∴AB∥FC B 又AD=DB ∴BD∥ CF且 BD =CF 所以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DF∥BC,DF=BC 即DE∥BC 1 1 又∵
A D B E F C
练习: 6、如图,已知E为□ABCD中DC延长线上的 一 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 BD于点F、G,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 OF . A D 求证:AB=2OF.
O G B F C
E
A D B E
巩固新知
平行于 第三边,并 1.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 等于 第三边的____________ 一半 且______

D F
FG=1/2(AB+BC+AC)
H H
E G B C
K
思考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 CA的中点分别是E、F、G,AD是高。求 证: ∠EDG= ∠EFG。 分析:EF是△ABC的中位线 1 EF AC A 2 DG是Rt△ADC斜边上的中线 1 DG AC 2 E G ∴EF=DG 你还想到了什么?
2.如图:在△ABC中,DE是中 位线。 C (1)若∠ADE=60°,则∠B= 60° ; (2)若BC=8cm,则DE= 4 cm.
(3)DE +BC=12cm,则BC=8cm —— 3.若等腰△ABC的周长是 40cm,AB=AC=14cm,则中位线DE 6cm =———
D
4.如图, MN 为△ABC 的中位线,若 ∠ABC =61°则∠AMN = , 61° 若MN =12 ,则BC = 24 .
(2) △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A=50°, ∠B=70°,则∠AED=_____. 60°
A D
B
A 50° 60°E D
5 10
(1)
E
C
B
70°
(2)
60° C
练1 在△ABC中,D、E分别是AB,AC 的中点,已知DE=3cm,则BC= 6 cm.
A D B E C B E A F C D
∵AE=EB AD=DC
1 ∴ DE∥BC, DE= BC. 2
E
D
B
C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A
几何语言:
E
D
B
C
用 途
∵DE是△ABC的中位线 (或AD=BD,AE=CE) 1 DE// BC 2
① 证明平行问题
② 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两倍或一半
巩固练习:
1.如图,点D、E、F分别是△ABC的边AB、
A
E C
B
位置关系: 平行
DE和边BC关系
数量关系:DE是BC的一半
命题的证明
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 1 点,求证DE∥BC且DE= BC A
2
证明:延长DE到F,使EF=DE, 连接FC、DC、AF。 ∵AE=EC,又EF=DE
D
E
F
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
∴CF DA, ∴ CF BD ∴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DE 1 ∴DF BC 又DE= DF, 12 ∴DE∥BC,且DE= BC 2
B
1 BC 2
定义:
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A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D E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 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