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儿童网络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人格的调节效应沈彩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5 点量表( “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 是”) 上打分。该问卷还包含了一些人口学变量,包 括性别、年龄和年级等。本研究中信息获取、社会交 往、休闲 娱 乐 三 个 维 度 的 内 部 一 致 性 系 数 分 别 为 . 70、. 74 和 . 70。 2. 2. 2 伊利诺斯孤独问卷( ILQ)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性别和家庭收入可
图 1 网络活动的年级差异
显著预测儿童的孤独感。女孩的孤独感显著低于男
以性别、年级作为自变量,将信息获取、社交和 休闲娱乐等三类网络活动的参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 MANOVA 分析。结果显示,男孩和女孩对三类网络 活动的参 与 程 度 没 有 显 著 差 异 ( Wilk ’s λ = . 99, F( 3,602) = 2. 18,p > . 05) 。但不同年级的儿童对 这三类网络活动的参与程度有显著差异( Wilk’s λ = . 93,F ( 9,1468 ) = 5. 28,p < . 001 ) ( 图 1 ) 。
参照已有相关研究( Hamburger & Artzi,2003) 自编,考查儿童在过去三个月参与 3 大类 10 种网络 活动的频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 发 布的调查数据,这些网络活动在小学生网民中是普 及率最高的。它们分别是: ( 1) 信息获取: ①搜索与 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②搜索对我的生活有用的 信息和资料; ③浏览各种新闻和相关网页; ( 2) 社会 交往: ①网上聊天; ②收发电子邮件; ③写个人网页、 博客或微博; ( 3) 休闲娱乐: ①玩网络游戏; ②在线 看电影或视频; ③在线听音乐; ④在线看小说。儿童
孩,家庭收入较高的儿童孤独感较低,年龄对孤独感 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家庭收 入后,信息获取的预测效应显著,即上网从事信息获 取活动可显著预测较低的孤独感 ( β = - . 20,p < . 001) 。网络上的社会交往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对 儿童孤独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共线性诊断结果 表明自变量之间没有严重的共线性。
表 2 回归分析结果
预测变量
年龄 性别( 男: 1; 女: 2) 家庭收入 信息获取 社会交往 休闲娱乐 外向性 神经质 外向性 × 信息获取 神经质 × 信息获取 外向性 × 社会交往 神经质 × 社会交往 外向性 × 休闲娱乐 神经质 × 休闲娱乐 R2
使用 Curie 等 人 编 制 的 家 庭 富 足 量 表 ( FAS ) ( Currie et al. ,2008) 。该量表要求学生回答 4 个关 于家庭消费的问题( 如: “你家是否拥有一辆小汽车 或货车 / 卡车”) ,以测量家庭的富足程度。该量表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3 施测程序和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 如 Hamburger & Hayat,2011) 。 相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一些研究没
有充分考虑调节变量所起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 网络使用者的人格可能是重要的调节变量。目前形 成了两种 相 关 的 理 论 假 设。 一 种 是“富 者 愈 富 ”效 应( Kraut et al. ,2002) ,即那些能够有效使用社会资 源的人也会善于利用媒体中的各种资源,更能从新 的媒体技术中获益。例如,Kraut 等人 ( 2002) 研究 发现,上网时间能够预测外向者孤独感的下降,却预 测内向者 孤 独 感 的 上 升。 另 一 种 假 设 是“补 偿 ”效 应( Campbell,Cumming,& Hughes,2006) ,即互联网 对于那些不善使用社会资源的人更有帮助。互联网 上的交流无需面对面交流中的眼神接触,另外,互联 网的匿名性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安全地在网上自我 表露。互联网的这些特性都会使得那些社交退缩的 人更具控制感。有两个重要的人格变量可能与这种 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外向性和神经质。外向和低神 经质的人更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更擅长交际,而内向 和高神经质的人则更容易遭遇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 ( Hamburger,Weinapel,& Fox,2002) 。有关的研究 主要围绕这两个人格变量进行。
使用由 Asher 等人( 1984) 编制的用于 3 - 6 年 级 学 生 的 伊 利 诺 斯 孤 独 问 卷 ( Illinois Loneliness Questionnaire,ILQ)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 性系数为 . 93。 2. 2. 3 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 EPQ)
使用龚耀先等人修订的中文版艾森克儿童人格 问卷中的 E( 外向性) 和 N( 神经质) 两个分量表。本 研究中内 - 外向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 80,神 经质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 89。 2. 2. 4 家庭富足量表 ( FAS)
** p < . 01; * p < . 05
M 3. 24 2. 32 2. 91 18. 72 7. 00 1. 55
SD
1
2
3
4
5
6
. 94
—
1. 13
. 36 **
—
. 90
. 26 **
. 51 **
—
4. 25
. 21 **
. 11 **
. 10*
—
5. 60
- .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上网日渐成为了我国 青少年和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作为儿童 经常接触的信息媒体,互联网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 健康如孤独感等产生重要影响。在最近的一项由儿 童虚 拟 互 动 社 区 摩 尔 庄 园 发 起 的 在 线 调 查 中, 156737 名登录过该虚拟互动社区的儿童报告了自 己感到孤独的频率,其中报告“一直”、“经常”,以及 “有时”会觉得孤独的被调查者占了 37. 2% ( 杨玉 红,2012) 。对于在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的儿童来 说,上网已经成为了他们进行社交和娱乐的重要手 段,而孤 独 感 与 社 会 交 往、社 交 技 能 密 切 相 关。 因 此,经常上网可能会对儿童的孤独感产生重要的影 响。
由 10 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被试进行班级集 体测试。为了保证学生真实作答,整个施测过程没 有教师介入。被试在课间休息时间分两次集中填写 问卷,间隔时间约 2 小时。第一次填写网络行为调 查问卷和家庭富足量表,第二次填写 ILQ 和 EPQ。 根据 Podsakoff,Mackenzie,Lee 和 Podsakoff ( 2003) 的观点,这种时间间隔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共同方法 偏差。此外,采用 Harman 事后单因素检验,将 6 个 关键变量 的 所 有 项 目 进 行 未 旋 转 的 探 索 性 因 素 分 析。若只得到单个公因子或某个因子的解释力特别 大,则表明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得 到 6 个 公 因 子,且 第 一 个 公 因 子 解 释 的 变 异 只 有 18. 31% ,表明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并不严重, 研究结果没有受到严重干扰。
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 北京市两所普通小学 3 - 6 年级年龄在 8 - 13
岁之间的儿童 637 名,回收有效问卷 609 份,有效问 卷率为 95. 6% 。其中男孩 308 人( 占 50. 6% ) ,女孩 301 人( 占 49. 4% ) 。施测前,由研究助理告知被试 如果从未上过网,可不必参加此次调查。因此参加 本次调查的 637 名儿童全部为有过上网经验的儿 童。 2. 2 研究工具 2. 2. 1 网络行为调查问卷
但是,无论是有关上网对孤独感影响的研究,还 是有关人格在其中的作用的研究,大多关注总体的 上网时间对孤独感的影响。然而,互联网上活动的 质的不同也会影响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网络功能的 快速发展,儿童从事的网络活动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1) 发布的数据显示,我 国小学生经常从事的网络活动类型非常丰富。普及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0BSH024) 的资助。 ** 通讯作者: 刘儒德。E-mail: liurude@ 126. com
沈彩霞等: 儿童网络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人格的调节效应
1141
率最高的网络活动依次是: 网络游戏( 86. 7% ) 、搜索 引 擎 ( 77. 6% ) 、网 络 音 乐 ( 67. 7% ) 、即 时 通 信 ( 67. 2% ) 、博客应用 ( 62. 8% ) 、网络视频 ( 55. 0% ) 和网络新闻( 46. 2% ) 。人的心理特征是人所从事的 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据此,不同类型的网络活动 对使用者孤独感的影响自当不同,人格在其中的调 节作用也应当是不同的。这正是本研究试图加以验 证的假设。具体而言,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类型的网 络活动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并以人格作为调 节变量,检验不同类型的网络活动对儿童孤独感的 影响究竟是“富者 愈 富 ”效 应 还 是“补 偿 ”效 应。 先 前有关人格与互联网使用的研究多聚焦于外向性和 神经质这两个人格维度,虽然艾森克还提出了精神 质维度,但先前的关于互联网的研究均未将精神质 维度纳入到研究中。因此,本研究也主要关注外向 性和神经质在儿童网络活动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中 所起的作用。另外,由于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会影 响 儿 童 的 孤 独 感 ( Gunn, Duncan, & Maritato, 1997) ,本研究将儿童的家庭收入以及年龄和性别作 为控制变量加以处理。本研究对于了解互联网对儿 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合理引导儿童上网具有重要意 义。
Kraut 等人( 1998) 的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原本用 来增加人际联系的互联网反而减少了使用者的社会 卷入,增加了使用者的孤独感。他们把这称为“互联 网悖论”,并解释为: 上网占用了人们原本可能用于 社会交往的时间,而且通过网络建立和维系的关系 是肤浅的,用这种低质量的关系替代面对面交往中 的高质量的关系,会导致社会卷入程度的降低和孤 独感的增加。然而有批评者指出,网上建立的关系 并非都是低质量的。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 上经常有更多的自我表露,更容易建立亲密的关系。 而且上网 也 不 一 定 减 少 人 们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社 会 交 往,通过互联网人们更容易找到有共同爱好、观点的 同伴,从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减少孤独感
- . 21**
—
. 60
- . 29** - . 04
. 03
- . 51** . 48**
—
Scheffe 事后检验发现,信息获取活动随着年级逐渐
增长,到六年级略有回落,四、五年级显著高于三年
级( p < . 01; p < . 01) ; 社会交往活动随年级增长逐 年增多,五、六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 ( p < . 01; p < . 01) ; 而休闲娱乐活动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在 五年级出现一个低点,随后继续上升,四年级显著高 于三年级( p < . 01) 。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 著。 3. 2 网络活动与孤独感
1140
心理科学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36( 5) : 1140 - 1145
儿童网络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 ———人格的调节效应*
沈彩霞1 刘儒德**1 王 丹1
(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对 637 名 3 - 6 年级小学生施测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伊利诺斯孤独问卷、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和家庭富足量表,以探讨网 络行为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及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1) 儿童从事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类网络活动较多,参与社会交往类网 络活动较少。2) 网上信息获取活动显著预测儿童孤独感的降低。3) 在网上社会交往及休闲娱乐活动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中,人 格特征起到了调节作用。 关键词 网络活动 孤独感 人格
3 结果分析
3. 1 儿童网络活动偏好及性别和年级差异 表 1 列出了本研究中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
相关系数。由表 1 可知,小学 3 - 6 年级儿童主要从 事的网络活动是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方 面的活动相对较少。
1142
心理科学
表 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系数
变量 1. 信息获取 2. 社会交往 3. 休闲娱乐 4. 外向性 5. 神经质 6. 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