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2017

合集下载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小四)课程代码:16040703(16115402)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英文名称: URBAN SOC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学时:社会学、行政管理专业48学时,社会工作专业32学时学分:社会学、行政管理专业3学分,社会工作专业2学分适用对象:社会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文化产业管理考核方式:集中/分散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研究方法二、课程简介《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专业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城市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学科。

它起源于美国社会学研究,也是美国社会学的起源,在工业化后的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逐渐成为社会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社会学界第一个引入空间概念,注重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提倡在空间环境中考察人类社会的建构及内在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从人类生态学派到新城市社会学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

本课程重在介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及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议题。

Urban soc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ociology. It is also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human geograph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olog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so the origin of American sociology.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Sociology in 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 after industrialization.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pace first in the community of sociology,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 and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its internal problems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school of human ecology to the new urban social school,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Chines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urban sociology and the research topics of urban sociolog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理论学习,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二)一、课程说明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开课的意义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

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3)目的与任务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二、大纲本文第一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一些概念识记:1、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规模管理总的战略思想,它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2、城市性状态:人类聚居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模式。

3、沃思认为众多、居住密集和异质性是城市居民的三个基本特征,城市居民的其他社会心理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的特点均是由此决定的。

第二节: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识记:1、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过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化理论:城市社会学主要关注城市化过程以及城市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影响。

其中包括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城市化的类型和模式、城市化的影响等。

2. 社会差异理论:城市社会学研究社会差异以及城市中的社会分层现象。

通过研究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理解城市社会的结构和运作。

3. 社会网络理论:城市社会学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城市中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作用。

研究城市中的社交网络、职业网络和邻里关系等。

4. 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研究: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等。

研究城市中的文化产业、消费行为以及城市中形成的特定文化。

5. 城市政治与城市治理研究:城市社会学关注城市政治的组织结构和决策过程,研究城市中的政治权力分配、城市政府与市民的关系以及城市治理的方式和效果等。

6.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城市社会学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关注城市空间的分布、城市建筑的功能和意义,以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社会效应等。

城市社会学通过以上的理论与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社会的本质、运作和发展规律,为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1(5分)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 √2(5分)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基本层面√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D)民风民俗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3(5分)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A)商业化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E)城市化 √4(5分)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A)采纳阶段√B)接触阶段√C)显现阶段√D)融合阶段√E)选择阶段√5(5分)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6(5分)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A)经济型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E)区域性 √7(5分)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A)权力的时限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 √8(5分)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E)社会性 √9(5分)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C)社会化的功能 √D)经济发展的功能E)社会融合的功能 √10(5分)流动人口在融入地的社会融入模式有哪些?A)选择型 √B)隔离型 √C)多元型 √D)融合型 √E)融入型 √11(5分)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A)社区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网络系统 √B)地域性居住单位 √C)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和地域性连带的社会组织单位 √D)社区经济基础E)社区意味着一种结构、一种意识和一种秩序 √12(5分)城市的特性包括:A)多样性 √B)法理性 √C)匿名性 √D)聚集性、信息性 √E)异质性 √13(5分)心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A)民风B)价值观念 √C)申美情趣 √D)民俗E)思维方式 √14(5分)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现行社会保障的法制不健全 √B)覆盖面太窄 √C)资金缺口大 √D)参保者的意识不健全E)整体缴费水平太高 √15(5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趋势主要有A)住宅郊区化与土地资源问题 √B)居住空间的分异与隔离 √C)特殊群体的住宅问题 √D)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E)弱势群体的住宅问题 √16(5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导致了下列哪些问题?A)社会生活被侵蚀 √B)生态环境破坏 √C)城市结构瓦解 √城市文化的功能D)城市公共服务滞后E)阶层分化隔离 √17(5分)文化资本具有哪些特性?A)不可转换性B)增值性 √C)主体的不可分割性 √D)社会延展性E)不可继承性 √18(5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A)政府政策动力机制 √B)工业化动力机制 √C)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 √D)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E)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 √19(5分)城市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趋势主要有A)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共存 √B)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存 √C)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共存 √D)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共存E)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共存 √20(5分)文化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A)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素 √B)精神文化要素 √C)语言和符号要素 √D)物质产品要素 √E)规范体系要素 √1(5分)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A)社会组织 √B)党政组织 √C)居民 √D)社区志愿者 √E)营利性组织 √4(5分)下列哪些属于城市文化的特征?A)辐射性和反辐射性 √B)开放性和兼容性 √C)集中性 √D)多元性 √E)法治性 √9(5分)城市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物态环境、经济发展 √B)城市文化设施 √C)时间维度 √D)空间特征 √E)制度与规章 √11(5分)文化融合的过程主要包括A)整合 √B)建设C)撞击 √D)接触 √E)筛选 √国际现代建筑学会于1933年发表的《雅典宪章》认定现代城市有哪些功能A)交通 √B)娱乐C)工作 √D)居住 √E)休憩 √20(5分)社区按照空间特征可以将社区分为:A)整体社区B)局部社区C)专能社区 √D)法定社区 √E)自然社区 √7(5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居住与就业地点的空间失配 √B)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 √C)开发商规划趋于商业化D)政府没有长远规划E)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税的问题一、多项选择题信息化给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主要包括:A)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增强B)影响的范围更加扩大C)给危机的救治带来极大的挑战D)危机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E)使事故得以扩散的途径增多4(5分)城市实地研究的方法主要有:A)参与法B)问询法C)跟踪法D)访谈法E) 城市实地研究观察法5(5分)社区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A)居民B)社会中介组织C)驻社区单位D)社区组织E)党政组织6(5分)根据城市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A)城市文化建设机制B)城市制度文化建设C)城市形象D)城市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E)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7(5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流派主要有:A)结构主义学派B)区位论学派C)行为学派D)社会生态学派E)景观学派8(5分)流动人口的()决定了流动人口在进入城镇地区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适应。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城市社会学中,存在着多种理论,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
理论:
1. 资源依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人们
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益的追求。

城市的规模和功能扩张是为
了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居民则在城市中获得资源和机会。

2. 人类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

城市的结构和动态是由人类活
动和环境条件共同塑造的。

3. 社会交往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中个人和群体之间的
互动和社会关系。

它研究人们在城市中如何相互依赖、互
动和形成社会网络。

4. 集体行动理论:这一理论研究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在城市中的发展和影响。

它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动员如何在城市中发生和推动。

5. 都市化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城市化进程对社会结构、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它关注城市发展和变革如何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6. 社会空间理论:这一理论关注城市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研究城市空间如何塑造社会关系、身份认同和权力结构。

这些理论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城市社会学课件

城市社会学课件

大河流域 农业文明
村庄 城市
最早的城市所以发源于这些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文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 而大河流域是最适合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地方。农业文明必然导致固定的村庄 出现,而村庄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超越村庄的组织形式和聚合中心的出现, 则最终导致城市的产生。
两河流域: 乌尔城、巴比伦城
尼罗河流域:底比斯城
2. 是否有大大超过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 造物,比如金字塔、超大型墓葬、大型 水利工程、巨大的城墙等。
3. 是否存在的明确的劳动分工,一定数量 的非农业人口,明显的社会等级或阶级。
4. 文字发明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
罗马城表现了罗马文化的精髓: 开放性的城市中心广场 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 规模巨大的排污明沟、输水渡槽以及筑路工程
古罗马时期的兵营城
古罗马城
中华帝国与都城
西方的古代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国的从西周(约公元前1100年)到南北朝这段时 期(公元500年),所经历的朝代有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 南北朝。
第一部分 城市与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第四章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第五章 城市社会学学派与发展脉络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什么是城市?
2万人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 是农村。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大城市”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 公元500年至1500年
第一节 欧洲商业文明与自治城市
城市从衰落到重新崛起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和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以及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已成为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

城市发展带来了独特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展开的。

一、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层级的组成和关系。

城市社会结构的特点包括人口密集、多样性和分工合作。

1. 人口密集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口密集是城市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

人口密集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2. 多样性城市中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这种多样性构成了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样性带来了文化冲突和社会融合等问题。

3. 分工合作城市社会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分工合作。

城市中的不同职业群体通过分工合作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

不同任务和角色在城市中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社会结构。

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人群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阶层发生变动的过程。

城市作为社会流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农村和其他城市的人口。

社会流动在城市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 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城市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地方,农村到城市的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这种流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人口结构,也影响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2. 社会阶层的流动城市社会结构中的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流动。

一方面,通过教育和职业发展等途径,人们可以从一个社会阶层向上流动;另一方面,经济不稳定和社会问题的困扰也可能导致人们向下流动。

三、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社会问题:1. 住房问题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有限,城市中普遍存在住房紧张问题。

住房问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权益,对城市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挑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对于新来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来说。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引言城市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和城市社会关系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全球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社会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探讨城市社会学对我们理解和改善城市社会的重要性。

一、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城市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社会功能复杂的居住地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城市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心。

2.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现象和城市内外的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城市如何塑造个体和社会、城市内的社会结构、城市居民的行为、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城市社会学可以提供对城市社会的深入理解。

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社会关系等信息,从而揭示城市社会的一些特征和规律。

2.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

通过亲自观察城市中的人群活动、社会组织、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情况,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更直观的数据,并且可以深入理解城市现象和城市社会的特点。

3. 访谈与深度访谈访谈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与城市居民、社会组织的代表或者城市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经历和想法,从而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和洞察。

三、城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城市社会学研究了城市化的动态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研究人员探讨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等问题,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城市社会结构与差距城市社会结构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关注城市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包括阶级差距、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亦称“都市社会学”。

研究城市社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城市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家庭、社区生活以及其他群体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主要涉及: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城市空间分布状态,城市社会结构与功能,城市社会组织,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城市社会问题,城乡差异和互赖关系,城市化,郊区化及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等。

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等人对它的创立和发展有过较大的贡献和影响。

城市生态学:亦称“城市区位学”,研究城市社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是城市社会学、人文生态学和人文地理学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模式、城市人口的分布、人类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现象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等。

其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合理规模,探索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适生态容量,提供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都有积极意义。

城市区位学:即“城市生态学”。

城市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具有区别于乡村的若干基本特征:非农业人口集中,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的综合体等等。

在这些基本特征中,大量的从事工业、金融、商业、文教、交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的集中,以及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是城市的本质特征,充分显示出在国家和地区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在城市的分类上,目前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划分标准:一是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城市。

在按人口规模进行分类时,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二是按城市的主导职能不同划分为政治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等。

三是按城市的作用范围不同划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

城市发展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增长过程。

是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的过程。

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城市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1绪论

城市社会学( 华中师范大学精品课程)01绪论

(三)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
1.资料收集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问卷 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与实验法. 问卷法是通过填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 一种方法.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有目的地谈话来收 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二)城市社会学研究方式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深入事件现场并在自然状态 下通过自身感官直接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对现存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 来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实验法是指将研究对象置于人为设计的条件控 制下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
(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城市社会 学研究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些学者专注 于非空间城市社会学研究;另一些学者则继 续把城市的空间形式作为城市社会学的主要 研究对象.
(四)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
1.我国城市社会学的早期探索 1.我国城市社会学的早期探索 城市社会学是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 最早有资料可查的是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 特莫(CGDittmer)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 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调查.
三,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社会学是一门涉及面宽,综合性强, 知识跨度大的学科.因此,对城市社会的研 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 城市社会学方法论,城市社会学研究方式, 城市社会学研究具体方法与技术.三者共同 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导科学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 或哲学,一般而言,方法论包含两个层次的 内容,一是指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哲学 方法;二是指进行本学科研究时所遵循的学 科方法. 从城市社会学学科本身来看,城市社会 学一直有两大方法论传统:其一是实证主义; 其二是人文主义.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概要。

劳动分工的核心因素是道德密度的上升,即“社会容量的扩大”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是实现分工的决定性原因。

一个社会道德密度的上升往往是通过城市化而展现出来的。

(1)聚落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2)防御设施(3)市场(4)自己的法庭及法律(5)团体性格及与此相关的(6)有部分的自律性和自主性惯、行为方面的变化相联系的生活模式和行为,它通常被看作城市的后果之一。

(1)社区包含在一群个体之间形成的有浓厚感情基础的关系网络中这种关系是相互交叉、相互加强的。

(2)社区要求对一套共享的价值观、规范和意义具有忠实感。

(3)社区应该具有高水平的回应能力。

结构的主要变革,通常是民众动员与要求的结果。

当这些运动造成都市结构变迁时,称之为都市社会运动。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对社区生活的掌控及对集体消费的需求。

性通过促进合作行为能够提高社会的改革。

供给,或者九十“国家为中介的消费过程”。

,隋炀帝时改称“里”,唐时又称“坊”。

因此,唐人诗文中常可见到“里”“坊”并用的情形。

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产生的主要背景当然是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但是,直接的原因是城市旧的住宅体制的变革。

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中的住宅一直是采取与工作单位直接挂钩的分配制度,住宅的产权归单位,居住者个人只是住宅的租户。

与此相应,住宅物业方面的管理、维护以及服务也是产权所有者负责解决。

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住宅分配制度开始改革,改革主要思路是停止分配,将住宅市场化。

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进入商品居市场购买住房,从而出现了住宅私有者群体。

所有权决定管理权,业主作为住宅和公摊面积的所有权者以及物业服务的付费者,理所应当地也是物业所有权人和物业管理的主人。

自然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来代替自己的利益。

1.街居制:完全是一种国家对整个社会包括社区进行统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内,“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和政府“包办一切”,且凌驾于一切社会组织之上,控制了全社会的所有资源,对所有的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全面插手。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

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

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

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

(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1、系统分析法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

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

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城市社会学考试重点

1、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社会整体,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关系等。

2、城市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具体归纳为四个相关联的板块:1)关于城市居民或城市人的研究;2)关于城市社区研究;3)关于城市社会体系研究;4)关于城市社会发展研究。

其方向是围绕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1)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空间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群体、组织的区位结构问题;2)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邻里、种族、阶级等人类群体的结合和冲突。

3、初级群体: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基本特征:1)成员有限 2)在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中自然形成的。

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的组织。

3)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5)成员难以替代。

6)群体整合程度高。

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的手段。

主要依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给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形成条件:1)交往各方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较小;2)互动持续久,接触时间长;3)交往各方活动空间相近。

功能:1)承担着人的社会化任务;2)满足人们的感情需要;3)维持社会的稳。

积极意义:1)初级群体的衰弱,使人们得以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地组织起来,促进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程度的整合,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有效地从事各项活动。

2)初级群体的衰弱,扩大了个人生活空间,增加了社会的有机联系。

3)初级社会群体的衰弱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地依靠正式的规章制度,降低了私人关系和感情联系的原则,更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

消极意义:1)人们感情需求的难度加大,增加了初级群体的不安定因素。

现代社会,社会组织为成员提供成就需要的同时,却难以保证成员感情需要的满足。

城市社会学第一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城市社会学第一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长安城有西内苑、东内苑与禁苑三苑,皆在城
北,是皇室的园林游赏与狩猎区。由于禁苑地处龙 首原高地,外有苑墙,内有禁军,成为守卫长安城 的战略要地。
洛阳城的城市生态结构是随着城市功能分化而逐步发
展。漕渠桥,南抵通远市。自此桥之东,皆天下之舟船所
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若西京
之崇仁坊。漕船的聚集致使漕渠沿岸诸坊的商业繁荣起来,
中国古代按规划建造的城市所体现的中轴 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渊源有二:
一为中国传统的内向庭院式低层建筑群 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轴线突出主要 建筑物的布局手法;
二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反映封建统治阶级 意图的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
唐长安城
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 的太极宫居中央,东部为太子的东宫,西部为宫女 的掖庭宫,南部为内侍省。南面有三个门,正中承 天门,南临横街。皇帝御承天门,称为“外朝”, 太极殿为接见群臣的“中朝”,太极殿北的两仪殿, 是皇帝和少数大臣议政的“内朝”,两仪殿两侧是 皇帝的寝宫。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认为,社区的本 质特征是:
(1)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
(2)那些人口生活在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中。
城市社会学
五、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城市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 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农业社会——古代城市(规划)
民容忍意识较强。
城市社会学
四、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 会群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 有一定的地理区域,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 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

城市社会学(顺序版)

城市社会学(顺序版)

城市社会学【页码】(顺序版,不全,仅供参考!!)1、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1】2、各个学者的各种观点、著作书名(自己总结)。

(芝加哥学派、伯吉斯、沃斯、帕克、麦肯齐、滕尼斯、涂尔干、韦伯等等)3、完全的城市社区(韦伯):指出城市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

【9】4、“新城市社会学”主要有三大理论流派,即以卡斯特为代表人物的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以哈维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以帕尔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学派。

【12】5、城市社会学一直有两大方法论传统:其一是实证主义;其二是反实证主义,或称人文主义。

【选择填空】【16】6、城市的起源:【名词】【25】(1)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的需要,氏族首领或统治者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修筑墙垣、藩篱以防御别的部落、氏族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

(2)私有制说: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私有制出现和发展的结果。

(3)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4)集市说: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经常化,导致居民和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出现了城市。

(5)地利说:用地形状况、山川形势、自然资源条件来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7、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37】(1)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2)城市分布的区域范围扩张。

(3)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

(4)城市的发展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集中和贫富差别的日益扩大,加剧了城乡对立和贫富分化。

8、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39】(1)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不平衡。

(2)城市结构发生变化。

(3)城市功能趋向动态性、综合性。

(4)城市问题日趋严重。

9、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具体答】【42】(1)国际化。

(2)集群化。

(3)分散化。

(4)生态化。

(5)人本化。

(6)知识化。

10、城市的区位优势:【73】(1)交通的便利程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1、城市社会学定义:研究人类群体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学,而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称之为城市社会学。

2、城市社会学提出的过程: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的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科学的大体设想。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孔德正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

经过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大革命,西欧结束了中世纪时期长达几百年的沉睡状态,经济和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带来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了。

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他们急切地要求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为什么?从学术发展的背景来看,在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下,自然科学曾长期被窒息,而欧洲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科学的繁荣。

在这期间,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力学、气象学、生物学等都开始发展起来。

到孔德的时代,许多自然科学的学科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些不能不给社会思想家以深刻的启示。

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可以取得如此成绩,那么用来研究社会又会怎么样呢?因此,孔德在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

正是孔德提出的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立论,为以后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社会学在中国的叫什么:最早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他于1891年在广州兴里万木草堂建立“长兴学舍”,该学舍的教学大纲中设有“经世之学”的学科。

在“经世之学”学科中有政治学、群学等课程。

所谓“群学”就是社会学。

群学的“群”字,是从我国古代哲学《荀子》中引来的。

《荀子》中说,“人生不能无群”,人之所以贵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这在清朝末年有鼓舞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意思。

继康有为之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著作《群学肄言》,一时风行海内。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一、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告形成和发展规律,世界各地区的城市化过程。

2、城市环境。

主要指城市的自然环境,如地域水源气候:绿地、自然资源等,也包括城市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区位形成的过程、城市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城市土地的利用状况等。

有些社会学家将对城市环境的研究称为城市生态学或城市区位学。

3、城市的社会结构。

主要指城市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阶级和阶层结构等。

城市社会学还探讨影响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

4、城市社会组织。

城市社会组织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经济类、行政类、文化类、政治类、社区类、家庭类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

诸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许多不同的网络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城市社会的发展。

城市社会学着重研究城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5、城市生活方式。

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以及影响城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等。

6、城市社会心理。

城市社会学非常重视城市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家庭社会学主要特点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概括起来主要有:①农村区位结构研究。

包括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在农村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心地区对农村区位布局的影响。

②农村社会结构研究。

这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农村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家庭经营是许多农村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对家庭和以家庭为核心的农村群体结构的研究,在农村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农村社区体系研究。

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村社区,各社区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社区体系。

农村社区体系研究主要包括村庄、村镇和集镇的特点和作用,村际联系和社区格局等方面。

④从农村的角度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的条件与方式。

⑤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

旨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学2017一、多项选择题1(5分)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B)治理是一个过程√•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E)治理是协调√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基本层面√•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D)民风民俗•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3(5分)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A)商业化•B)信息化√•C)全球化√•D)知识化•E)城市化√4(5分)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A)采纳阶段√•B)接触阶段√•C)显现阶段√•D)融合阶段√•E)选择阶段√5(5分)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6(5分)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A)经济型•B)时代性√•C)民族性√•D)社会性•E)区域性√7(5分)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A)权力的时限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D)服务的对象不同•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A)两面性√•B)紧迫性√•C)不确定性√•D)高风险性•E)社会性√9(5分)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A)娱乐休闲的功能√•B)社会规范的功能√•C)社会化的功能√•D)经济发展的功能•E)社会融合的功能√10(5分)流动人口在融入地的社会融入模式有哪些?•A)选择型√•B)隔离型√•C)多元型√•D)融合型√•E)融入型√11(5分)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A)社区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网络系统√•B)地域性居住单位√•C)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和地域性连带的社会组织单位√•D)社区经济基础•E)社区意味着一种结构、一种意识和一种秩序√12(5分)城市的特性包括:•A)多样性√•B)法理性√•C)匿名性√•D)聚集性、信息性√•E)异质性√13(5分)心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A)民风•B)价值观念√•C)申美情趣√•D)民俗•E)思维方式√14(5分)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现行社会保障的法制不健全√•B)覆盖面太窄√•C)资金缺口大√•D)参保者的意识不健全•E)整体缴费水平太高√15(5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趋势主要有•A)住宅郊区化与土地资源问题√•B)居住空间的分异与隔离√•C)特殊群体的住宅问题√•D)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微观机制•E)弱势群体的住宅问题√16(5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导致了下列哪些问题?•A)社会生活被侵蚀√•B)生态环境破坏√•C)城市结构瓦解√城市文化的功能•D)城市公共服务滞后•E)阶层分化隔离√17(5分)文化资本具有哪些特性?•A)不可转换性•B)增值性√•C)主体的不可分割性√•D)社会延展性•E)不可继承性√18(5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A)政府政策动力机制√•B)工业化动力机制√•C)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D)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E)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19(5分)城市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趋势主要有•A)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共存√•B)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共存√•C)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共存√•D)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共存•E)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共存√20(5分)文化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A)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素√•B)精神文化要素√•C)语言和符号要素√•D)物质产品要素√•E)规范体系要素√1(5分)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A)社会组织√•B)党政组织√•C)居民√•D)社区志愿者√•E)营利性组织√4(5分)下列哪些属于城市文化的特征?•A)辐射性和反辐射性√•B)开放性和兼容性√•C)集中性√•D)多元性√•E)法治性√9(5分)城市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物态环境、经济发展√•B)城市文化设施√•C)时间维度√•D)空间特征√•E)制度与规章√11(5分)文化融合的过程主要包括•A)整合√•B)建设•C)撞击√•D)接触√•E)筛选√16(5分)国际现代建筑学会于1933年发表的《雅典宪章》认定现代城市有哪些功能•A)交通√•B)娱乐•C)工作√•D)居住√•E)休憩√20(5分)社区按照空间特征可以将社区分为:•A)整体社区•B)局部社区•C)专能社区√•D)法定社区√•E)自然社区√7(5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居住与就业地点的空间失配√•B)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C)开发商规划趋于商业化•D)政府没有长远规划•E)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税的问题一、多项选择题3(5分)信息化给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主要包括:•A)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增强•B)影响的范围更加扩大•C)给危机的救治带来极大的挑战•D)危机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E)使事故得以扩散的途径增多4(5分)城市实地研究的方法主要有:•A)参与法•B)问询法•C)跟踪法•D)访谈法•E) 城市实地研究观察法5(5分)社区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A)居民•B)社会中介组织•C)驻社区单位•D)社区组织•E)党政组织6(5分)根据城市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A)城市文化建设机制•B)城市制度文化建设•C)城市形象•D)城市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E)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7(5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流派主要有:•A)结构主义学派•B)区位论学派•C)行为学派•D)社会生态学派•E)景观学派8(5分)流动人口的()决定了流动人口在进入城镇地区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适应。

•A)收入水平•B)社会政策与经济制度•C)流入地居民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和行为•D)流入地的宏观背景•E)社会经济特征及思维观念9(5分)所有的儿童福利服务都是应该是免费的,这是国家最应该投资的领域。

•A)正确10(5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是由哪些主题建构起来的?•A)同心圆•B)集体消费√•C)都市社会运动√•D)对城市的权利√•E)空间的生产√11(5分)芝加哥学派主要采用了()来描述社会群体在城市的空间分布。

•A)民族•B)生命周期•C)种族•D)阶层•E)阶级12(5分)开发商的哪些行为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问题是有影响的?•A)征收高额税收•B)人为的STP策略√•C)价格合谋策略√•D)加大对空间资源的占有√•E)囤积土地√13(5分)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包容甚广的概念,它与中国的“社会保障”的外延有本质不同。

•A)基本相同•B)错误14(5分)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民政福利和职工福利两大部分的内容。

•A)解放初期•B)错误15(5分)城市文化的结构的要素主要包括:•A)文化设施、产品•B)制度与规章•C)舞物态环境•D)时间维度•E)空间特征16(5分)孔德认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实证社会前进的因素包括:•A)民族性•B)气候•C)道德价值•D)人口•E)死亡一、多项选择题1(5分)风险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A)风险的信息化•B)风险的人化√•C)风险的普遍性√•D)风险的物化•E)风险的制度化√2(5分)我国的城市公共危机主要分为:•A)公共政治事件•B)自然灾害•C)社会安全事件•D)事故灾难•E)公共卫生事件4(5分)芝加哥学派主要采用了()来描述社会群体在城市的空间分布。

•A)民族•B)阶级•C)种族•D)阶层•E)生命周期5(5分)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包容甚广的概念,它与中国的“社会保障”的外延有本质不同。

•A)错误•B)基本相同12(5分)美国的城市化是内生型的而不是外激型的。

•A)错误•B)是外激型而不是内生型的16(5分)基层自然社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居住区•B)居住小区•C)居民大院•D)居住生活单元•E)里弄17(5分)美国城市化的发展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

•A)200年•B)错误18(5分)流动人口的()决定了流动人口在进入城镇地区后,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适应。

•A)社会政策与经济制度•B)流入地的宏观背景•C)收入水平•D)社会经济特征及思维观念•E)流入地居民对待外来人口的态度和行为19(5分)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代表着:•A)一种危机管理的整合流程√•B)一种危机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C)一种危机管理的组织体制√•D)一种危机管理的哲学和理念√•E)一种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20(5分)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带有表面性、短暂性、局部性和匿名性,这导致了人们的势利和世故,以及社会流动的减少。

•A)社会流动的增加•B)错误城市的社区建设起源于:•A)慈善活动√•B)政府救助•C)民间援助行为√•D)社会福利救助活动√•E)扶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