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1 绪 论

合集下载

B737-土壤肥料学-绪论

B737-土壤肥料学-绪论
氏春秋》任地篇、《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 政全书》等
近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1930-1939,《中国土壤概要》
1958、1978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的 土壤资源特性和数量。
现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间
学术交流增多,国外一些先进的土壤研究成果与技术传 入我国,土壤学科的基础学科水平得以全面迅速提高, 我国土壤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确 认,到目前为止,土壤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的院士累计达17人
32.9
耕地与园地面积(hm2) 6.8 0.31 0.10 0.80 0.56 0.22
32.3
永久草地面积(hm2)
9.0 0.66 0.27 1.01 1.22 0.02
40.9
森林和林地面积(hm2)
0.84 0.13 1.11 4.15 0.09
15.5
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林业的基础
础—— 人类食物链基础(大量元素,微量 元素)(生物圈)
➢许多生物的直接栖息地:植物根/微植
物/土壤动物/微生物(主库) (生物圈)
➢地表水协调供应与净化:区域水资
源—生态平衡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壤 渗透/地表径流—调节大气降水再分配。无土无 河/地质历史/蒸发亦然。地下水、农业面源污染(水圈)
土壤

植物性生产
人类食物链基础(大量-微量元素)!
动物性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植物性生产的基础
1、水分库的作用 2、营养库的作用 3、提供空气条件 4、提供热量条件 5、其他环境条件和支撑作用
H2O
CO2 O2 热量Q
热量Q O2 N,P K…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理论课学时:36 学分:2实验课学时:18 学分:1一、课程的性质面向专业:农学、园艺、中药材、植保、草业、种子科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专业:生科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我国主要土壤的类型及分布,了解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二)了解国内外肥料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学习主要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及施用原则;掌握科学用肥和经济用肥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改革(一)总体设想本大纲遵循“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先进,适应科技发展;在编排体系上,第一章讲述土壤肥料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第二、三章着重讲解土壤物质组成和土壤的基本性质;第四章介绍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第五章简述农田生态与保护;第六章以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为主线,重点讲解作物对必需元素的吸收机理及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施肥的基本原理和施肥的技术,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七-九章分别介绍了土壤中的养分状况、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单质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第十章介绍了目前肥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复混肥料的基本概念及其生产工艺;第十一章介绍了有机肥料的腐熟原理及调控技术和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及合理施用。

(二)学时数理论教学与实验为一门课,讲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使用面向二十一世纪新教材。

教学手段: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0.5学时)第二节土壤和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0.5学时)(一)土壤肥力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二)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可持续农业中的我国土壤肥料学研究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8学时)第一节土壤矿物质与岩石的风化(2学时)(一)岩石的风化(二)土壤的形成因素(三)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四)土壤的机械组成第二节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3学时)(一)土壤生物(二)土壤有机质第三节土壤水分(1.5学时)(一)土壤水分的保持(二)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三)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四)土壤水分的能态(五)土壤水分的状况与作物生长第四节土壤空气(0.5学时)(一)土壤空气的组成(二)土壤通气性(三)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第五节土壤热量(0.5学时)(一)土壤热量来源与平衡(二)土壤的热特性(三)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第六节土壤水、气、热调节(0.5学时)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5学时)第一节土壤的孔性(0.5学时)第二节土壤的结构性(0.5学时)第三节土壤的耕性(0.5学时)第四节土壤氧化还原性(0.5学时)第五节土壤胶体(1学时)第六节土壤吸收性能(1学时)第七节土壤的酸碱性(1学时)(一)土壤酸性(二)土壤碱性(三)土壤酸碱反应与作物生长(四)土壤缓冲性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学时)第一节土壤的形成和分类(0.5学时)(一)土壤分类的依据(二)土壤分类学派第二节土壤的分布规律(0.5学时)第五章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3学时)第一节土壤质量与污染(0.5学时)(一)土壤质量的概念(二)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第二节土壤培肥(0.5学时)(一)我国土壤肥力的基本状况(二)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三)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第三节土壤圈与生态(1学时)(一)土壤圈的概念与功能(二)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第四节土壤退化与保护(1学时)(一)土壤退化的概念(二)主要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三)土壤退化与农业发展战略第六章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3学时)第一节植物必需营养元素(0.5学时)(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三)肥料三要素(四)必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0.5学时)(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二)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第三节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1学时)(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二)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第四节施肥的基本原理(0.5学时)(一)养分归还学说(二)最小养分律(三)报酬递减律第五节施肥技术(0.5学时)(一)施肥量的确定(二)植物营养期与施肥(三)施肥时期(或种类)与方法的确定第七章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3学时)第一节土壤氮素营养(0.5学时)(一)土壤氮素的含量与形态(二)土壤氮素转化及其有效性第二节作物的氮素营养(1.0学时)(一)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三)氮的吸收与利用(四)作物氮营养失调的形态表现第三节常用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5学时)(一)铵(氨)态氮肥(二)硝态氮肥与硝铵态氮肥(三)酰胺态氮肥(四)缓释态氮肥(五)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第八章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3学时)第一节土壤、植物磷素营养与化学磷肥(1.5学时)(一)土壤磷素营养(二)植物磷素营养(三)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第二节土壤、植物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1.5学时)(一)土壤钾营养(二)植物钾营养(三)常用化学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第九章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营养及中、微量元素肥料(2学时)第一节土壤与植物中的中量元素营养及中量元素肥料(1学时)(一)土壤中的硫、钙、镁素营养(二)植物体内硫、钙、镁元素的主要营养功能(三)硫、钙、镁肥的性质及其施用第二节土壤与植物中的微量元素营养及微量元素肥料(1学时)(一)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二)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三)微量元素肥料及其施用第十章复混肥料(2学时)第一节复混肥料概述(0.5学时)(一)复混肥料的概念第二节混合肥料的生产(1学时)(一)配方设计(二)肥料混合的原则(三)投料量的计算(四)成粒方法(五)工艺流程第三节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0.5学时)(一)因土施用(二)因植物施用(三)因养分形态施用(四)以基肥为主的施用(五)掌握合理的用量第十一章有机肥料(3学时)第一节发展有机肥料的意义(0.5学时)(一)有机肥料的作用(二)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关系第二节有机肥料腐熟原理与技术(1学时)(一)腐熟的目的(二)腐熟的过程及其调控技术第三节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1学时)(一)粪尿肥(二)秸秆类肥(三)绿肥(四)微生物菌剂(五)有机废弃物的利用第四节有机肥料的利用及其问题与对策(0.5学时)(一)有机肥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二)发展有机肥料的对策第十二章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2学时)第一节施肥与环境(1学时)(一)施肥与全球变暖(二)氮肥施用与环境(三)磷肥施用与环境第二节矿质营养与植物品质(0.5学时)(一)矿质营养与动植物体组成(二)矿质营养与植物矿质养分含量(三)矿质营养与植物体有机物品质第三节营养元素在土壤-植物-人类系统中的循环利用(0.5学时)(一)人体必需和有益营养元素(二)营养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循环与再利用(三)植物营养与人类健康五、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稀释水的测定(3学时)实验二土壤颗粒分析——比重计速测法(3学时)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3学时)实验四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3学时)实验五常用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3学时)实验六观看作物缺素症状幻灯片及有关合理施肥科研录像片(3学时)。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
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合于禾谷类作物。
02
03
04
05
06
粘质土壤主要特性:
粉粒大于30%
01
北方称为二合土;
02
性质介于粘土与砂土之间,是农业生产较为理想的土壤质地。
03
壤质土壤主要特性:
4、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 将砂质土、壤质土、粘质土基本肥力性状比较如下: (一)砂质土 农民称白土、白塘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它通气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少,耕性好,春天升温快,是暖性土。适种抗旱耐瘠作物,保证水源,及时灌溉,多施有机肥,少施勤施化肥,保证养分、水分供给。(轻、薄、暖) (二)粘质土 农民称红土、红淤土红泥头等,广泛分布于平原洼地、山间盆地、湖洼地区,南方分布较广。它的特性与砂土相反,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性强,养分含量高,土温比较稳定,但春天土温转暖慢是冷性土,耕性差。由于它肥劲稳、肥效长,因此适种粮食作物。 (重、壮、冷) (三)壤质土 农民称两合土、连合土,砂粒粘粒含量适中,集砂土粘土优点于一身,适种作物广,肥力较高。(柔、沃、温)
三、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
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质量分数,也称为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
01
02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及含量多少即土壤的颗粒组成不同,对土壤的肥力性质影响很大,在颗粒组成基本相似的土壤中,常常具有类似的肥力特征。因此土壤学家根据肥力特征相近与否,把土壤颗粒组成划分成若干组,每组为一个质地类别,这种分类办法就叫土壤质地分类。 现介绍3种常用的质地分类标准:
3、水解作用--最基本、最重要
4、氧化作用
2KalSi3O8 + CO2 + 2H2O H2Al2Si2O8 H2O + 2SiO2 + K2CO3 (正长石) (高岭石) (含水二氧化硅) (钾盐)

土壤肥料学课件-绪论-1

土壤肥料学课件-绪论-1

土壤潜在肥力(potential fertility): 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暂不能被 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
土壤的生产力
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 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 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
生产力与肥力的关系
土壤肥力是属性,土壤生产力是能力----人 南方、北方;不同的人
第三部分 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

早在夏代以前(公元前 2100 年前),人们就意识 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是很肥沃的,再加上杂草、 荆棘、小树等烧后的草木灰,土壤就更肥了。所 以,一旦地力衰退现象出现,他们就放弃旧地, 另选新地。


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1年)人 们体会到土壤经过一段时期休闲之后,仍然可以照 常生产。 在地里施入某些物质(灰、粪之类)之后,可以不 必通过休闲阶段,而能在原地上连续种植下去。
肥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化肥品种不够协调,一直以氮肥为主,磷、钾 及其他元素肥料比例较低,在今后尤其应加强钾素等化 肥的投入; (2)对化肥投入后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未给予高度重视。 (3)肥料的宏观分配不合理,肥料过多地投入到高产地 区,造成沿海各省、城郊、交通沿线、老商品粮基地施 肥过多,而边远地区肥料投入量远远不足; (4)肥料生产、销售、供应存在不稳定性,肥料的销售 与指导部门配合不佳,配方施肥、平衡施肥还有很大潜 力可挖。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时期, 铁制农具的出现,使黄河流域的开拓发展迅速, 并出现了灌溉农业,可以做到深耕、多耕、多锄, 及时因地生产,重视粪灌,生产力明显提高。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1年)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可谓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土壤肥料学绪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绪论课件

土壤肥料学主讲人:李志军研究员绪论第一章土壤矿物质第二章土壤有机质第三章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第四章土壤水第五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第六章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第七章土壤形成、分布和分类土壤肥料学第一篇第八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十二章植物中量元素营养与肥料第十一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第十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第九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第十六章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第十五章复混肥料第十四章有机肥料第十三章植物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土壤肥料学第二篇第十七章土壤管理第十八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第十九章土壤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篇土壤肥料学绪论绪论第一节土壤肥料的重要性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链环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枢纽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2.土壤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二、土壤是自然界中具有再生作用的自然资源1.世界土地资源状况2.我国土地资源状况三、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集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四、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和维持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肥料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而且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肥力,增加产量。

由此,肥料是植物的粮食,也是维持土地持续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二节土壤肥料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及基本组成(一)、土壤的概念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二)、土壤的组成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

1.土壤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

2.土壤液体是土壤水分,因溶解着多种养分物质,实际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

3.土壤气体是土壤孔隙的空气。

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

二、土壤肥力的概念1. 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 土壤肥力分类(1)据肥力来源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扬大农科土壤肥料学肥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扬大农科土壤肥料学肥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平衡吸收:同种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换言之,植物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

植物按比例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现象称为平衡吸收。

最小养分律 :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肥料:凡能向植物提供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物质的任何物质。

有机肥: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肥料的统称。

离子拮抗作用:指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基肥: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而施用的肥料,其着眼点为作物生长的全程,以有机肥料为主。

过磷酸钙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在溶解的过程中,溶液中的P/Ca不断变化的现象。

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叫做植物的营养期。

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从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要求的时期,叫做植物的阶段营养期。

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营养元素。

缺乏该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

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变碱的肥料。

截获:根系生长穿透土壤时,根组织与土壤溶液或土粒接触交换养分的过程。

营养失调:作物体内的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和出现生理障碍的现象。

.离子拮抗作用:介质中某种离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对另—种离子吸收或运转的作用。

有益元素:不是必需元素,但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或刺激作用的一类矿质元素的总称。

根际:受植物根吸收与分泌作用共同影响的土壤微域范围。

是植物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场所。

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应归还给土壤的论点。

激发效应:施入氮肥使土壤氮矿化作用增强的现象。

复合肥料:同时含有N、P、K肥料三要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最小养分律:植物的产量或生长量受环境中最缺少养分的制约,并随之增减而增减。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土壤学部分)第一章绪论1.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肥料: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2.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

2.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

5.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

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

6.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7.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

b. 掺砂掺粘、客土调剂:泥入砂,砂掺泥,以改良质地,改善耕性c.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下层砂土或粘淤土翻到表层使砂粘混合,改良土性d. 引洪放淤、引洪漫沙:利用洪水中泥沙改良土质e. 根据不同质地采用不同的耕作管理措施。

土壤肥料学通论知识点汇总

土壤肥料学通论知识点汇总

土壤肥料学通论整理(土壤学部分)第一章绪论1.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肥料:凡是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

分为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3.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根据肥力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四因素:空气、温度、养分、水分。

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土壤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土粒,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和可溶性物质)、气相(土壤空气)。

2.矿物:自然产生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中经化学变化,或由分解产物重新结合而成的矿物。

2.成土岩石: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按照其作用因素和风化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风化(温度作用、结冰作用以及水流和大风的磨蚀作用)、化学风化(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因素。

成土母质:岩石矿物经过风化破碎形成的疏松堆积物。

5.土壤的机械组成:据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是划分土壤质地的依据。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 百分率的组合,及其所表现的粘砂性质。

分为砂土类(透水性强、通气性好、热容量较小、养分少、松散易耕)、壤土类(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理想土壤)和粘土类(透水性差、通气性差、热容量较大、养分较丰富、宜耕期短)。

6.土粒分级: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

7.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a.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 绪论

土壤肥料学-第一章 绪论

土壤肥料学一点希望勤于思考和分析课程大纲简介总学时:72 学时讲课:54 学时实验:18 学时学分: 3.5教材:《土壤肥料学通论》野外实习:1天可利用资源可利用资源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本章重点内容)二、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概况及前景三、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二)土壤肥力(三)肥料(一) 土壤的基本概念人类对土壤最初的认识,是将它作为人类活动和居住的土地。

Solum(拉丁语,土地)坡地丘陵阶地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一)土壤的基本概念据土壤形成过程,可将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耕作土壤)。

自然土壤:通常指未经人工开垦的土壤。

农业土壤:指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其原有性质发生了变化的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二)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肥力受环境条件、土壤耕作、施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在生产上表现出来,而另一部分未表现出来。

从土壤肥力是否在生产上表现出来可分为:有效肥力: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

(又称经济肥力)潜在肥力:未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土壤肥力部分。

一、土壤与肥料的基本概念(三) 肥料第一章绪论二、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概况及前景Justus von Liebig解放后,我国土壤肥料学的发展迅速,1957年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肥料试验网的工作,1958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1984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并相继开展了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工作。

竺可桢(右三)、李庆逵(左一)等1957年在南方考察橡胶宜林地野外考察风餐露宿。

土壤肥料学绪论.ppt

土壤肥料学绪论.ppt

土壤肥料学的发展
肥料学的发展,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 出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对土壤学、植物生理学以及整个生物科学及农 业科学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化学 肥料的应用与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探 索,世界各国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经过研究, 提出了系统理论和实践技术。
土壤肥料学的任务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参考资料
1.黄昌勇,2000。《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 2. 熊顺贵,2001。《基础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朱祖祥主编.土壤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 4.侯光炯主编. 土壤学.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8 4. 5.陆欣·土壤肥料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5. 出版社,2002. 2. 6.浙江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7.毛知耘.肥料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土壤肥料学


讲授主要内容 1.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土壤是一种再生自然资源 3.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土壤与肥料概念及发展 5.土壤肥料学的任务及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
为了使绿色植物生产达到最大效果,土壤必须满足绿色植物吃得 饱(养分供应充分),喝得足(水分供应充分),住得好(空气流 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能伸展得开,机械支持牢固)。 农业生产包括植物生产(种植业)和动物生产(畜牧业)两大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土 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 壤肥力发生发展规律, 掌握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的技术措施,运用土壤 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结 合各地实际情况 ,学会 认土、评土、用土、改 土的方法和措施。 掌握主要化学肥料和有 机肥料的性质、作用以 及在土壤中的转化及施 用原则和技术,并结合 农业生产实际,掌握经 济用肥和科学施肥的原 理和方法。为人类提供 丰富、清洁、优质的有 机食品。

土壤肥料学绪论

土壤肥料学绪论

三、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有是:
1、与环境生态相结合,继续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2、 进行土壤普查和土壤普查成果应用 3、重点搞好中、低产田的利用改良 4、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滥占耕地
5、防止土壤侵蚀保持生态平衡
6、合理施肥,增辟肥源,调整氮、磷、钾比例
♣思考题:
♣1.什么叫土壤肥力、其四大因素是什么 ?
4、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 分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互相联系互 相制约的自然整体。土壤不只是农业生产的基本 资料,还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 利用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无一不影响整个生态环境 。
因此对土壤的利用不仅要根据国民经济和农 业生产发展的要求,结合考虑土壤本身的性质特点 ,还应从环境科学角度,考虑自然界中生态系统的 平衡问题,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 三废及农药和滥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防止水土流 失,防止由于土壤状况恶化而影响整个环境和生态 系统的协调。我们要为子孙“留一块绿地,留一片 蓝天”。
农业生产全过程包括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 (1)植物生产 (2)动物生产 (3)土壤管理 人类

植物 生产
动物生产
肥料
土壤
(二)土壤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枢纽 农业生产三环节 植物生产
土壤管理
动物生产
种植业
农业生产
绿色植物所必需生 活条件:日光、热量、 空气、水分和养分, 除日光、空气外,大 部分来自土壤。此外, 土壤还为植物提供了 根系伸展的空间和机 械支撑作用。

3、土壤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同于其 他资源,它在农业生产上发挥其资源作用是长期的,不 受时间限制。只要治之得宜,就能千古地力常新。 土壤又是珍贵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土壤是世代相 传的人类所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土壤虽能再生但也能破坏,世界范围内在土地资源 利用上出现的问题非常严重:(1)乱占土地 (2)土 壤侵蚀 (3)土壤沙化 (4)土壤盐碱化 (5)土壤污 染(6)土壤变质退化等,这些对土壤资源构成了严重 威胁。

土壤肥料学绪论部分

土壤肥料学绪论部分

2、土壤的本质特征— 具有肥力
肥力—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 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 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土壤肥力
• 自然肥力
• 人工肥力
• 有效肥力
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成土因素(气候、生 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形 成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工肥力:在人为因素(耕作、灌溉、施肥 及其他技术措施)影响作用下形成的肥力。
粮食供应压力加大
重视科技+土壤
3、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
土壤的其他作用
• 房屋建筑砖瓦,家用瓷器陶器的材料 • 铁路、公路、飞机场的基础 • 阻水、灭火、战场护体
总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 离不开土壤
第二节 土壤及其组成
1 土壤是什么?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 质、水、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具有肥 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 只有在肥力条件和外界环境条件都佳的情况下, 土壤生产力才能达到最佳。
3.土壤的基本物 质组成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 相物质组成的多相分散 的复杂体系。
1 矿物质
固体部分 2 有机质
由岩石风化而来,一般占土壤质量的95%以 上,占土壤容积的38%以上 由生物残体及腐败物质组成,一般占土壤质 量的5%左右,占土体容积的12%左右 一部分由大气层进入,主要有O2、N2等 另一部分由土壤内部产生,主要为CO2、水汽等
(3)土壤发生学派
俄罗斯学者B.B.道库恰耶夫(1846—1902)创 立了土壤发生学观点。 影响土壤发生和发育因素可概括为母质、气 候、生物、地形及时间等5个,提出了五大成 土因素学说;提出地球上土壤的分布具有地带 性规律,创立土壤地带性学说;对土壤分类提 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土壤肥料学(绪论)38页PPT

土壤肥料学(绪论)38页PPT

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1、土壤与地球其他圈层构成人类居住的环境
土壤圈(Pedosphere):
在地球表面构成不连续的极薄 的圈层,具有自组织特性的土 壤系统。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 物和地球组成的一部分。
水圈
土壤圈
二、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2、土壤圈层于各圈层交汇处,进行着物质 与能量交换
最活跃、最富生命力 生物←→非生物
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植物生活5因素:光、热、空气、水、养料 支撑植物 动物生产 设施农业不能大规模生产
一、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2、土壤是制定各项农业技术措施的基础
施肥
排灌
作物
防治病虫
农机具
一、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3、衣食住行和社会发展要依赖土壤
绿地 工程 娱乐 废物的净化 …
1、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紧缺,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 人口增加,建设等每年减少耕地700~1000万亩。 • 我国占世界耕地7%,养活世界人口近25% 。
人均土壤资源少 耕地1.4亩/人,世均4.8亩/人,居世界113位 林地1.8亩/人,世均11.9亩/人,居世界118位 草地3.9亩/人,世均9.2亩/人,居世界83位
土壤学家和农学家传统地把土壤定义为:发育于 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 层。
第一节 土壤的概念
1、土壤的范围 地球陆地表面疏松层、浅水域腐疏松层。 厚度几cm ~ 2-3m 上侧边缘清楚,下部界限模糊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如月球土壤)
2、各行业部门对土壤的认识
地质:岩石的风化物 化学:贮存化学元素的场所 工程:建筑材料资源和地基、环境条件 卫生:影响健康的环境因子(地方病) 环保:处理垃圾的天然工厂,净化系统 经济:财富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计划产量养分需求总量
计划产量指标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数量
土壤供肥量
无肥料区作物产量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量
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 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 率。
有两种测定方法:
示踪法和差值法
计划施 肥用量
=
计划产量所 需养分总量
肥料的养 分含量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3学时) 第二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3学时) 第三章 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2学时) 第四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养及化学钾肥(1学时) 第五章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 微量元素肥料(1学时) 第六章 复混肥料(1学时) 第七章 有机肥料(1学时)
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
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 含量最小的有效性因子制约的规 律。
报酬递减律:
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 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
施肥技术包 括三个环节
施肥量确定 施肥时间 施肥方法
施肥量确 定依据:
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63.8
穗粒数
0.14 2.3 17.1
籽粒数/g.m2
0.03 1.0 14.0
1.溶液的组成
不同溶液组成叶片吸收速度不同 KCl>KNO3 >KH2PO4 尿素>其它N肥
2.溶液浓度及pH
在不引起伤害的前提下养分进入叶 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
大量元素 0.2~2%
微量元素 0.01~0.2%
微 量 元 素 的 有 效 性
5
6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遵循“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先进,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兴趣。

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土壤肥料学通论》是大农学专业如农学、植保、园艺等的基础学科,是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核心课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修完本课程既能掌握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又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达到广而不浅、深而不僵的目的。

学生修完本课程,可系统了解土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理解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国内外肥料的发展趋势;掌握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熟练运用科学施肥原理指导农民测土施肥;从而综合运用于我国农田土壤的生态与保护,为协调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提供新思路。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壤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习题要点:土壤在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地位第二节土壤与土壤肥力1. 土壤2.土壤肥力习题要点: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经济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土壤生产力、四大肥力要素第三节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2.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习题要点:土壤圈概念及其与其他圈层的相互联系第三节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1. 土壤学科发展概况2.土壤学科体系的划分3.土壤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内容习题要点: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土壤发生学派的主要观点;土壤科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土壤肥力四因素、土壤生产力、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中的地位,理解土壤圈和土壤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土壤的最基本特征以及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和基本生产资料,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三个环节组成。

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直接作为粮食或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

农业生产的废弃物,通过耕作归还土壤,继续进入土壤物质循环之中,更新土壤有机质,维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性能。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因此还能给提供大部分生命必需元素。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主要是通过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就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植物生产还是动物生产,都是离不开土壤这个基地的。

土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型资源,因为土壤的形成和更新速度非常缓慢,而土壤质量的破坏却可能是极为迅速的。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是全人类的一项迫切而又长远的历史任务。

1.1土壤和肥料的概念土壤(Soil)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陆地表面”说明土壤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则是土壤这一物质客体的基本必要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说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结层”指其物理状态之疏松多孔,明显有别于坚硬固结的岩石等。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矿物彻底分解成为可溶性物质。

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进程,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质创造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

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这一概念涉及到土壤学的各个分支。

狭义的土壤肥力的概念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表明,土壤养分和水分对评价土壤肥力是重要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土壤肥力状况。

土壤肥力因素至少应包括养分、水分、空气和温度四个方面,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

根据肥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将之分为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和人为肥力(anthropogenic fertility)。

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也就是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

纯粹的自然肥力只有在原始林地和未开垦的荒地上才能见到。

由耕作、施肥、灌排、改土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的土壤肥力称为人为肥力。

人为肥力是在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

农业土壤(又称为耕作土壤、耕种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就其发生而论可以区分,但极难分出各自的权重。

在农业生产上,土壤肥力受到环境条件、土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点等的限制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来。

我们把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称为土壤有效肥力(effective fertility),又称为经济肥力(economic fertility),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暂不能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称为潜在肥力(potential fertility),土壤潜在肥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

土壤的植物生产性能还可以用土壤生产力(soil productivity) 即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加以描述。

土壤生产力高低除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外,还受到环境条件及植物本身因素的影响。

土壤肥力仅仅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之一,要提高土壤生产力,既要重视土壤肥力的研究,也要研究土壤—植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凡能够直接提供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fertilizer)。

肥料又可分成有机肥料(organic manure)和化学肥料(chemical fertilizer),前者养分释放速度较慢,但肥效较长且兼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相当于医学上的“中药”;而后者养分释放速度快,但肥效时间短,植物可直接吸收,相当于医学上的“西药”。

肥料可以直接施用于植物体,如叶面喷施、根饲等;更多的则是将肥料施入土壤后被植物吸收利用。

1.2土壤和肥料学发展概况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认土、评土、用土、改土和对肥料积造、保护与施用的经验。

早在夏代以前(公元前2100年前),人们就意识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是很肥沃的,再加上杂草、荆棘、小树等烧后的草木灰,土壤就更肥了。

所以,一旦地力衰退现象出现,他们就放弃旧地,另选新地。

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1年)前后将近一千五百年,农业生产上放任自然方式的经营中开始出现了人工干预,人们回到多年以前在“撂荒”地上再行生产。

通过这一措施,人们体会到土壤经过一段时期休闲之后,仍然可以照常生产。

而且还逐步发现,在地里施入某些物质(灰、粪之类)之后,可以不必通过休闲阶段,而能在原地上连续种植下去。

《诗经》里的“菑”(开垦一年的土地)、“新”(开垦后第二年的土地)和“畲”(开垦后第三年的土地),正是其遗迹的反映。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时期,铁制农具的出现,使黄河流域的开拓发展迅速,并出现了灌溉农业,可以做到深耕、多耕、多锄,及时因地生产,重视粪灌,生产力明显提高。

《管子·地员篇》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文献。

它将平原地区土壤分为五种(渎田悉徙、赤垆、黄堂、斥埴、黑埴),将平原以外的土壤分为三等十八级,并分别记述了各种土壤所适宜生长的植物、草木等等。

《尚书·禹贡篇》记述了九州土壤,并根据其肥沃度订赋税,分为三等九级。

《周礼·职方氏》之《地官司徒下》还记述了以各种不同的动物粪肥施于不同土壤的“土化之法”,以恢复和提高地力。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1年)的七、八百年之间,出现了西汉的《汜胜之书》、东汉的《四民月令》和后魏的《齐民要术》等农书。

尤其是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全书约十一、二万字,正文部分有十卷、九十二篇,内容丰富多彩,可谓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公元581年—1911年)以来,对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则有了更明确的分类和更详细的归纳总结,出现了诸如《四时纂要》、《耒耜经》、《陈旉农书》、《农政全书》、沈氏《农书》、张氏《补农书》以及《农桑经》、《马首农言》、《农言著实》、《山居琐言》、《农说》、《知本提纲》等一大批农书,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肥料学乃至大农学的实践思想、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晚近一个世纪以来,欧、美近代的土壤肥料科学,逐步传入我国,对我国土壤肥料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Liebig,1803-1873)为代表的农业化学派,从化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与植物营养,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

在当时,这种观点推翻了由泰伊尔提出的植物靠吸收腐殖质而生长的错误腐殖质学说,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得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从此,化肥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然而,李比希的学说片面地认为土壤是单纯的养分贮藏库,矿质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只要施用矿质肥料把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就能保持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抛弃了有机肥的施用及各种生物因素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19世纪下半叶,以德国地质学家法鲁(Fallou, 1882)为代表的农业地质学派,从地质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提出了“土壤矿质淋溶学说”。

虽然他们也累积了一些自然土壤形成的资料,但是片面地认为土壤是岩石矿物的风化碎屑,土壤中可溶性矿物质在风化作用下不断淋溶损失,土壤肥力不可避免地要逐渐下降。

19世纪下半叶(1870),以俄罗斯的道库恰耶夫(Dokuchaev,1846-1903)为代表,从土壤进化观点出发,创建了土壤发生学派,认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从而推动了土壤的形成与分类的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土壤学家威廉斯建立了土壤的生物学观点,提出了土壤生物—有机体和土壤肥沃度的新概念。

之后,英国洛桑试验站的腊赛尔(Russel)又提出“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的概念。

在我国,土壤肥料学已有80多年历史,1910年以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和西北农学院的农艺化学系建立了土壤学科。

1930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了土壤研究室,1931年在广东农业厅成立土壤调查所,这些均为土壤肥料科学的创建奠定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实践方法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壤肥料科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步,土壤肥料工作队伍也得到迅猛发展。

早在1953年,党和政府就提出了“以农家肥料为主、商品肥料为辅”的肥料工作方针,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各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地力监测工作基础上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肥料试验网工作。

这对指导化肥生产与分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958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普查面积近3亿公顷(其中耕地0.9亿公顷),编绘了“四图一志”(农业土壤图、土壤肥力概图、土壤改良概图、土壤利用概图、农业土壤志),为我国有计划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4年,《全国化肥使用座谈会总结提纲》中提出:“合理用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和化肥相结合”。

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在应用航片或卫片编绘土壤图方面,其发展速度是国外少有的。

八十年代初在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次全国肥料试验网工作。

根据八十年代我国化肥试验网数据,化肥在粮食作物增产份额中占40~56%,在棉花上为46.8%。

化肥施用量(折纯养分量)由建国初期0.6万吨提高到1995年的3595万吨,每公顷平均使用化肥量达到378kg。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

从肥料结构上来看,上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靠的是有机肥,有机肥料提供的养分比重占95%以上,化肥的比重很少;6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80%,化肥的比重占20%左右;70、8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60~70%,化肥比重占30%~40%;进入90年代,有机肥料的比重只占40%,而化肥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从肥料中养分元素含量结构变化看,50年代使用的化肥几乎是单一的氮肥,60年代开始使用磷肥,70年代末才开始使用钾肥。

对1995年化肥结构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氮(N): 磷(P): 钾(K)的比例大约为1:0.14:0.09,磷钾使用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