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为制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针对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生活情况、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实地走访则是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情况。

三、调查结果1. 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14岁,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绝大多数父母在城市打工。

2.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实地走访发现,留守儿童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多数居住在农村简陋的房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良好的卫生条件。

此外,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缺少关爱和照顾,经常缺乏必需的生活用品和饮食营养。

3.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及时照看和指导孩子的学习,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其次,学校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有些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4.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孤独、焦虑、自卑等。

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农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等多个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1. 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增加学校师资力量,改善学校设施条件。

2.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

3. 加大社会关爱力度,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

五、调查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家乡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2.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探讨其生活和成长环境,以及对其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

问卷涵盖了留守儿童家庭背景、生活状况、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儿童本人、父母和相关村民。

4. 调查结果- 家庭背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是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父母、其他亲属或邻居照看。

- 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饮食不规律,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缺乏家庭陪伴。

- 教育状况:留守儿童学习资源有限,教育质量较低,辍学率较高。

- 心理健康: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自卑等,缺乏安全感和亲情关爱。

5. 影响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困境。

-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 家庭关系:父母外出务工对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造成冲击。

- 社会支持缺乏:缺乏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和支持。

6. 对策建议- 政府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保护的投入。

- 家庭关怀: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增加留守儿童对家庭成员的亲情关爱。

- 村级组织:加强村级组织的支持和监督,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资源。

-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企业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

7.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改善生活条件、加强家庭关怀,才能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2019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19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19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那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一)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xx年6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

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4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调查发现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对此,我有以下建议:一、家庭方面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

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

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

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

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300字“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

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

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

二是上辈监护。

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

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

三是同辈监护。

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

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

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监护缺失。

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

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

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

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

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

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

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

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

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

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019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

2019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

2019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彩范文【五篇】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那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

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留守儿童实习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实习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实习调查报告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2000万,占全国未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心理、教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一行三人组成实习调查小组,于2019年7月至8月,对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的一所农村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调查。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以合江县某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6-12岁。

通过对学校师生、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以及当地村民的访谈,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教育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生活状况: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母在外务工。

生活条件较差,部分孩子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与祖辈、亲戚或邻居生活在一起,家庭关爱和教育不足,部分孩子出现行为偏差。

2. 教育情况:留守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但由于家庭原因,部分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较差。

学校师资力量有限,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此外,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同学关系紧张。

3. 心理状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调查发现,部分孩子存在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症状。

此外,留守儿童在面对困境时,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容易走上歧途。

四、建议及措施1. 家庭关爱:父母应尽量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定期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

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2. 教育支持:学校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2019留守儿童调查报告5篇

2019留守儿童调查报告5篇

2019留守儿童调查报告5篇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那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全国妇联2019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中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2019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19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019年度最新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五篇

2019年度最新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五篇

2019年度最新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五篇近 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那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一)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近 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 :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一是学习条件落后。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较弱。

由于留守生无法享受到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他们的学习条件和机会相对较差,导致他们在学业上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是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父母的长期离家工作,留守生的亲情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这种缺失给留守生的心理和情绪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他们的学习动力下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三是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留守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抑郁等。

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和关注,而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如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等。

同时,由于留守生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较弱,面临更多的生活和健康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首先,政府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此外,学校和教师需要关注留守生的特殊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提供更多的集体活动和社交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社交能力。

最后,社会各界也需要关注农村留守生的问题,参与到解决留守生问题的活动中来。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留守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关怀;媒体可以加强对留守生问题的关注,提高社会对留守生问题的认知度。

总之,农村“留守生”面临着较差的学习条件、学习动力不足和身心健康问题突出等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生活,政府、学校、教师、父母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顺利成长。

2019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2019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篇_调查报告_

2019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篇为全面了解**县**镇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近年来,镇妇联联合镇中心小学对我校施教区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状况做了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

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7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

其中85%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有6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5%被托付给亲友。

因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

因此,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所缺失。

1.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6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教育乃至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2. 性格发展不健全。

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3. 学习成绩一般。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019全国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9全国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全国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

下面有我们整理的全国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序言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X大社会支持的力度。

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

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

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

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

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
- 1 -。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农村“留守生”学习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一、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祖辈或亲戚照料,父母很少回家探望的儿童。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就是留守生。

留守生存在的问题在农村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特进行了调查,并撰写该报告。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农村某小学的留守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学习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关于生活情况的调查。

问卷共计24道问题,调查对象为40名留守生。

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记录于调查报告中。

三、调查结果1. 学习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50%的留守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有30%的留守生表示学习认真努力,其余20%的留守生缺乏学习动力。

40%的留守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购买辅助教材和参加培训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此外,30%的留守生由于缺乏家庭监督,容易受到课外娱乐的干扰,影响学习时间和效果。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生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生的生活情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70%的留守生每天放学后没有人陪伴,需要自己独自完成作业和生活起居,使得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60%的留守生面临着缺乏营养的饮食问题,长期以来缺乏膳食均衡,导致体质较弱。

此外,40%的留守生因为无人照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而且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家庭安全成为一大隐患。

四、问题分析1. 学习问题留守生的学习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经济困难和缺乏家庭监督等。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乏坚持学习的动力。

同时,留守生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购买辅助教材和参加培训班,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此外,缺乏家庭监督也容易使留守生受到课外娱乐的干扰,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留守儿童学业简要情况汇报

留守儿童学业简要情况汇报

留守儿童学业简要情况汇报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儿童长时间留在农村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通常面临着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和缺乏关爱,同时也存在着学业上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汇报。

首先,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普遍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部分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独自在家,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环境,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同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也缺乏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因为心理问题而影响到学习,甚至出现辍学的情况。

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首先,我们建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注,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或者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相信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美好的未来。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情况,共同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篇一:小学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外出谋生,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班主任都谈及到留守孩子难管理,管不好,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我带着这一问题深入走访了车辆厂小学和崇仁小学,了解到有60%的家庭都有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长期与自已的子女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更不会主动联系了解学校教师,有的老师甚至无从了解到学生父母的联系方式。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希望老师们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1、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

也不重视或很难与学校及老师配合沟通教育。

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

占5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62%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

2、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

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3、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8%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8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6%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

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2、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5.6%。

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4、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5、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去年火石坝社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附近的水库中溺水身亡,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家庭教育方面:一是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

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

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

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

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2、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

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三是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篇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有2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0%,这一比例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会更高些,达到50%甚至70%。

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

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

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认为,建立留守儿童问题长效保障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燃眉之急。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我们“法苑之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举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襄城行”这次短短的十三天的调查活动,使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查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

我们团队通过对周围几个村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2.4%,有66.2%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4.2%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

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2、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其中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39.8%。

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4、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5、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在采访一谭姓村民时我们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吃水的大水缸中溺水身亡,孩子的奶奶由于伤心过度农药自杀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1、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

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