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四塔
正定古城四塔简介
正定古城四塔简介如下:
四塔为国内罕见的中式建筑,属国内现存原状迁建的仅有的两座宋代砖塔之一。
分别是开元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广惠寺“无梁”之碑(罗汉碑)和须弥塔,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在广惠寺中,因其四角攒尖的塔刹形似“华表”,又采用了斜倚柱法等独特的砌筑技艺和造型风格,故名“华塔”。
华塔堪称是古建筑中斜倚柱法的杰作和创始人。
在造型上则更是变化多端,姿态优美,雕饰繁复,是体现佛教文化艺术难得的佳作。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城关天宁寺内,是正定“八大名刹”之一,这座古塔通体为青砖砌成,属于楼阁式塔。
因塔身凌空高耸,通体无木构挑檐,故称凌霄塔。
其风格典雅庄重,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须弥塔位于广惠寺中,四面砖砌,高三丈余。
外观与宋代式样,基座正面有拱门可登,上有小木屋以供人休息。
后来这座木构已经不存,仅存砖塔,通体磨砖对缝,十分坚固。
它不以佛教色彩著称于世,而以精美的建筑技艺和朴实的风格引人注目。
这四座古塔在正定县城内分处四个寺庙中,既体现了各自的佛教意义,又以各自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朴实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它们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和风格的优秀代表,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总之,正定古城四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正定古城四大塔介绍
正定古城四大塔介绍正定古城,那地界儿,真是个有年头、有故事的地方。
四大塔,就像四位老大哥,矗立在那儿,守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和记忆。
咱们今儿个,就挨个儿聊聊这四位“守护神”。
先说那凌霄塔,嘿,这名字听着就气派。
它啊,是正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跟个巨人似的,直插云霄。
塔身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就像咱们老百姓的脊梁,啥难事儿来了都不带怕的。
走进塔下,抬头一看,那密密麻麻的砖瓦,一块块都透着历史的沧桑,让人不禁感叹:这塔,得有年头了吧!再瞧瞧广惠寺的华塔,那叫一个精美绝伦。
这塔啊,就像是从古代画里走出来的似的,浑身都是戏。
你瞅瞅那上面的雕刻,有狮子、有莲花,还有各种各样的佛像,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这华塔啊,就像是正定古城的一颗明珠,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
接下来是开元寺的须弥塔,这塔啊,简单大方,透着一股子沉稳劲儿。
它不像凌霄塔那么高大,也不像华塔那么华丽,但它就像个老实的庄稼汉,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站在塔下,你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风飘散了。
最后是临济寺的澄灵塔,这塔啊,有股子神秘劲儿。
传说啊,这塔里面藏着高僧的舍利子,所以来这儿拜一拜的人特别多。
每次路过这儿,我都能看到有人手里拿着香烛,一脸虔诚地往里走。
这澄灵塔啊,就像是正定古城的一个精神寄托,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安宁和寄托。
四大塔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故事。
它们就像四位老朋友,一起见证了正定古城的兴衰变迁。
每次走在这古城里,看到这四座塔,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慨和敬畏。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美丽,更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一座正定城,半部佛教史。
一座正定城,半部佛教史。
前言隐藏着太多秘密的小小古城正定县,河北省石家庄市辖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倾斜平原、山前冲积扇的中上部,因“真正安定”之意得名名胜古迹:过去正定号称:三山、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金牌坊。
目前正定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在古城内,建议旅行者直接住到古城内,利用一天半的时间游览古城。
正定是一座具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据史料记载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春秋时期为鲜虞国,战国时期为中山国,赵灭中山后,遂归赵,秦时属恒山郡,汉初置东垣县,汉高帝十年(公元197年)代相陈造反,叛将赵利守东垣,次年,汉高帝刘邦率师攻克东垣,为表示从此天下真正太平,把东垣县改为真定,至今一千四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
第一天(5.19)古城游览:正定古城住宿价格相对贵一些,且不含早餐,早晨起来,7:40开始古城游览,小城不大,只好选择走路去隆兴寺。
1. 隆兴寺(门票50)正定县中山东路109号,位于古城的东侧,走到隆兴寺景区还没有到8:30。
刚好排队买票,扫码进入。
始建于隋朝,时称“龙藏寺”,唐朝改名为"龙兴寺",至宋朝时落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之后历经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间,形成了东、中、西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规制日益完善,达到鼎盛时期。
隆兴寺正门——宫殿式建筑天王殿。
敕建——皇帝口谕建设。
隆兴寺占地面积为85200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国后,多次拨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门(南门)外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内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龙泵牛亭,以及从崇因寺前来的毗卢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是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宋代结构风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价值最高。
[人文历史]民国初年的河北正定“四塔五寺”
[人文历史]民国初年的河北正定“四塔五寺”
今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均始建于隋唐时期。
历代所修建的众多寺庙、道观、佛塔等古建筑,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地震撼摇,战乱破坏等原因,有些已不复存在。
而那气势雄伟,最令人尊拜的隆兴寺内殿阁及广惠寺、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和四座宝塔、唐代钟楼、县文庙大成殿、风动碑,以及重建的《龙腾苑》、《赵云庙》等,至今仍屹立在县城之内,塔寺林立,相互映辉,向世人展示着正定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
隆兴寺内诸多的铜铸佛像以及摩尼殿内色彩绚丽,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则彰显了这座古老寺院丰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尤以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为我国现存古代铜铸佛教造像中最高大者,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是古城正定灿烂历史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大佛寺大悲阁千手观音)
这组由日本摄影家山本讃七郎拍摄于民国初年的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河北正定大佛寺大悲阁中千手观音的破败影像。
(大佛寺大悲阁观音像
(大佛寺大悲阁东墙壁塑)
(大佛寺摩尼殿壁塑山中观音像)
(天宁寺凌霄塔)
(开元寺须弥塔)
(临济寺澄灵塔)
(广惠寺华塔)
今日之广惠寺华塔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正定古城四塔简介
正定古城四塔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正定古城四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这四座古塔分别为惠济塔、卧佛塔、药师塔和文峰塔,是正定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正定四宝”。
惠济塔始建于北魏普光三年(公元524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
塔身呈八角形,共七层,高57.8米,是中国古代砖塔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实心砖塔。
惠济塔因保存完好而备受关注,被誉为中国古代砖塔之冠。
卧佛塔始建于隋代,原名“卧佛寺”,建于西晋年间。
塔高38.2米,共九层,为实心砖塔。
因其外形酷似西方寺庙中的卧佛像而得名,是中国石塔的代表作之一。
药师塔始建于唐代,原名“广福寺塔”,始建于唐玄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塔高43.8米,共九层,是一座红砖石塔。
药师塔是药师佛的供奉之所,因此得名。
塔身各层都雕刻精美的佛像和浮雕,是中国古代砖塔中保存完好的典范之一。
正定古城四塔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各具特色,在宗教文化上也各执一端。
惠济塔作为佛塔,卧佛塔则供奉卧佛,药师塔供奉药师佛,文峰塔作为道塔,则供奉老子。
这四座古塔代表了佛教、道教等不同宗教文化在正定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成为正定地区的文化遗产和精神符号。
正定古城四塔作为石家庄市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古塔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展示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
走进这些古塔,仿佛可以感受到千年前的宗教氛围和历史风貌,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世俗社会的冲击下,正定古城四塔也曾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和破坏。
在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的努力下,这些古塔得以修复和保护,继续为后人传承。
正定古城四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见证了千年来中原地区的繁荣与兴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希望这些古塔能够被后人珍惜和保护,继续为人们传达古代文化的魅力。
第二篇示例:正定古城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距离石家庄市区约40公里。
河北正定城古塔(正定四塔)
河北正定城古塔(正定四塔)中华古塔通览·津冀卷之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福成中华编录正定古塔:今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均始建于隋唐时期。
这些塔向人们展示了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
其中澄灵塔位于城南部临济寺内。
据载,唐朝著名僧人义玄曾在寺中作主持,创建了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的临济宗。
义玄死后,弟子们修建了澄灵塔,藏其衣钵。
正定四塔全图广惠寺多宝塔(花塔)年代:唐贞元年间(785一805);形制、特点:楼阁式花塔;现状;良好广惠寺多宝塔又称华塔,位于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一805),在金、明、清皆有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
现存华塔为金代建筑。
(上图老照片为清末民初由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拍摄、收录于《震旦旧迹图汇》。
)华塔为楼阁式,造型独特,全由砖砌,塔身四层,主塔下三层为正八角形,从第三层开始塔身显著缩小,到第四层时外观已如同一圆锥体。
在一层四隅,各附建一座六角形亭状建筑环抱主塔,主次相依,高低错落。
主塔各正面辟拱形券门,从那里可以登临塔的第二、第三层。
我上了第二层塔,见其下有平座,上有斗拱檐瓦,各正面是门,另外几面从外面看均为假方格窗棂,内面则均为长方尖形砖砌佛龛,有的里面被供有小菩萨像。
上第三层看,其平座甚大,但塔身骤小,四正面依旧为方门,另外四面则斜棂假窗。
走出三层塔身,站在三层平座可以观景瞭望,除了近处的平房和远处的高楼,还能清楚的看到其它三座塔。
仰看三层塔的上部,八个角有八个雄劲有力的力士,像是共同发力,一道承托起第四层塔身。
而圆锥体样的四层塔壁上,通体沿八角八面的布局交叉塑有虎、豹、狮、象、佛、菩萨等,塑工非常精细,造型尤为逼真,虽然原有的彩绘已经剥落的只剩斑片状的残留,但并不影响华塔彰显着自身的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广惠寺内满是盛开的月季,各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着,在微风里摇曳着,鲜花簇拥下的古塔,更显出古朴而雄奇,华丽而生动,不论你怎么拍,它都是一幅画。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七十六座:河北正定须弥塔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七十六座:河北正定须弥塔
位于正定历史文化街区西侧的开元寺内,是河北正定古城的四塔之一。
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即公元公元540年,在隋开皇十年,即公元591年更名为“解慧寺”。
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该寺再次奉诏更名为“开元寺”。
此后直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彻底废毁,殿堂塌落,仅有钟楼和须弥塔留存。
而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上记载的并不详,所以不足凭信。
根而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须弥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
之后在唐乾宁五年,即公元898年进行了重建,虽然,之后的历代都曾进行修缮,但却依然保持这唐代建筑特点。
该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
塔的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铎。
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名塔”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
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是一本书籍,通过对正定四塔和阳和楼的赏析和描述,展现了这些古代建筑的魅力和历史价值。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这些古老而壮丽的建筑所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我被正定四塔的壮丽和华丽所震撼。
这些建筑坐落在正定的街头巷尾,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白塔和黑塔。
白塔高大挺拔,白壁黛瓦,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古城的中心,其气势恢宏的外观令人惊叹。
黑塔则矮而粗壮,红墙之上镶嵌着黑色瓷砖,给人一种威严和神秘的感觉。
四塔之中还有两座建在钟楼之上的小塔,它们雕刻精美,充满细腻的艺术气息。
在书中的描写中,作者将四塔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介绍得非常详细,使我对这些古代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次,阳和楼的美丽和历史价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阳和楼位于正定中心,是一座四层高的建筑。
楼内保留着许多历史文物,如唐代的碑刻和明代的画作等。
在阅读完有关阳和楼的介绍之后,我深深地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阳和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与回族的建筑特色,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精湛和设计美感。
阳和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通过阅读《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我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些古代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瑰宝。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这些建筑的描绘和解读,展现了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古代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让我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通过对正定四塔和阳和楼的赏析,我还了解到了这些古代建筑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貌。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通过了解这些古代建筑的历史和背景,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的家乡正定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正定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正定县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是石家庄市市辖县,总面积46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83个行政村,总人口43.8万人。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48.97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是河北省综合实力较强的县份之一,“九五期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6位。
正定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自晋代到清末1500多年间,一直是郡、州、藩、府治所,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
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正定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1994年,正定被国务院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现存的37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始建于隋、扩建于宋的隆兴寺,有“京南第一名刹”之称,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2001年,正定县委、县政府依托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给予盛赞的燕赵南大街,投资5100万元,修缮了以长乐门为龙头的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全长1478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钟楼、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墙、梁氏宗祠、蕉林书屋等参差错落,堪称全国历史文物最密集的街道。
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带动和激活了沿街景点,再现了昔日“三关雄镇”的风采。
正定县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着力整顿市场秩序,改善投资环境,县域外商投资企业、国内经济合作企业、全民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迅猛发展。
这些年,正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我爱我的家乡正定。
正定的古寺古塔
龙源期刊网
正定的古寺古塔
作者:柴颖王瑜
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01期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古城,古时与北京、保定同为北方重镇,这里还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的故里。
作为我国古代北方佛教文化的重镇,正定县境内曾寺院林立。
据清光绪版《正定县志》载,县城内共有大小寺院46座。
正定四大名塔最著名,都是建于隋唐时期。
其中广惠寺初建于唐贞元年间,现在的寺内,其他建筑毁损殆尽,只余下这形制奇异的华塔,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
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六角形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梁思成先生说:“若由形制上看来,这华塔也许是海内孤例。
”
在明、清两代,广惠寺的香火极为兴盛,乾隆皇帝曾多次到寺拈香礼佛,临塔观景,并钦题额匾,曰“妙光演教”。
正定四塔广告文案
正定四塔广告文案
四塔广告文案:
踟蹰间,四塔高耸天际,巍峨屹立。
它们如磁石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蔚为壮观。
那是正定的标志,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标建筑。
四塔,代表着正定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凝聚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每一个塔尖都寄托着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座城市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我们的目光长远,我们要展望更远的未来。
正定四塔,如同四座守护神,庇佑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居民。
每一座塔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一座代表着智慧,一座代表着勇气,一座代表着希望,还有一座代表着繁荣。
这四座塔在一起,相互呼应,共同散发出正定人民的独特精神。
正定四塔犹如一束束璀璨的光芒,穿透层层迷雾,照亮前方的道路。
它们不仅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繁荣,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塔广告诚邀您来到正定,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在这里,您可以漫步于历史古街,感受千年文化的沉淀;您可以登上四塔的顶端,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您可以品尝地道的正定小吃,满足您的味蕾。
正定四塔是正定的灵魂,是我们的骄傲。
它们凝聚着我们每个
人的心血和努力。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会不断创新,迈向更大的舞台。
四塔广告,它不仅仅是一则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它让人们明白,正定并不只是一个名字,它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激情。
四塔广告,让我们一起见证正定的璀璨辉煌!。
盘点“大佛之城”正定的极品千年寺庙佛塔|正定|寺庙
盘点“大佛之城”正定的极品千年寺庙佛塔|正定|寺庙正定著名皇家寺庙——隆兴寺,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寺院,自肇建之初至清末一直倍受历代帝王的青睐,尤其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慈禧曾多次巡幸驻驾,拈香礼佛。
隆兴寺现存面积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天王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正定天宁寺始建于唐代,鼎盛时期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曾建有牌坊、天王殿、重门、前室、塔、后殿,是一座布局严谨、规模可观的寺院。
正定解放时,寺内的大部分建筑都已荡然无存,仅剩宝塔一座、重门一座,几通古碑和两株古树。
天宁寺内的凌霄塔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楼阁式塔,塔高40.98米,是正定最高的古建筑。
正定开元寺始建于东魏,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原名净观寺,隋朝改名解慧寺,唐开元年间玄宗诏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纪年为寺号,更名为开元寺。
现寺内存有天王殿、钟楼、须弥塔和法船殿遗址,东南隅是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的巨型赑屃,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正定广惠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寺院兴盛时期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和地藏殿。
几经变迁,现寺内仅存华塔一座。
华塔属于罕见的花塔类型,其特点是在塔的上半部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还可供人登塔远眺。
正定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始建于东魏,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寺内的澄灵塔是义玄禅师的舍利塔,塔高30.47米,是一座砖仿木构密檐式塔。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临济寺正式交由僧人管理,作为佛教场所向国内外开放。
每年的春夏两季,国内外许多信徒前来临济祖庭朝拜祖塔。
正定的名胜古迹介绍
正定的名胜古迹介绍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深远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拥有2700多年的建制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1600多年的建城史。
其名胜古迹众多,包括:- 九朝不断代的文物古迹:现有国保10处、省保5处,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以“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著称,是一座真正的“古建艺术宝库”。
- 隋龙藏寺碑:隋龙藏寺碑独具特色,灿若星辰的文物珍宝,使正定矗立起中华文明的鲜明地标。
- 开元寺唐代木构钟楼:开元寺唐代木构钟楼是隆兴寺宋代古建筑群的代表,也是正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隆兴寺宋代古建筑群:隆兴寺宋代古建筑群是正定的著名景点,包括大悲阁、戒坛、摩尼殿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四座古塔:正定有四座古塔,造型独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正定的名胜古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定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些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同时也为正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
赏析歌颂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读后感一、正定四塔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定四塔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古塔群,包括了铁塔、雄楚塔、署院塔和广惠寺塔。
这些古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见证了我国古代历史、宗教和建筑的发展。
其中,铁塔更是被誉为“古北塔冠绝一时”,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正定四塔的建筑风格、结构和雕刻艺术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阳和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阳和楼作为我国传统古建筑的代表之一,与正定四塔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融合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阳和楼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其精美的雕刻和装饰更是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阳和楼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宗教神话也为这座建筑增添了更多的文化价值。
三、对于赏析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赏析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它们不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承载了我国古代社会、宗教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赏析,我更加热爱和珍惜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更深刻地了解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博大。
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工匠们对于建筑的认真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他们在建筑中注入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使得正定四塔及阳和楼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我国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总结回顾:通过对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赏析,我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深厚内涵和博大精神。
它们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定四塔及阳和楼的赏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我国古代建筑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中,我对这些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正定渊源:1、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古称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
2、正定历史上有很多称谓,除常山、真定外,还有安乐垒、恒州、镇州、中山、东垣等。
3、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平定正定一代叛乱后,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取“真正安定”之意。
4、清朝因避雍正皇帝名讳,改“真定”为“正定”。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4子)5、历史上乾隆皇帝七临正定。
6、正定是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是第三批被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1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7、正定县于2011年12月13日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县城”称号。
文化古迹:8、正定古城六大文化品牌是京外名刹之首、佛教临济祖庭、三国子龙故里、世界冠军摇篮、元曲创生中心、红楼文化经典。
9、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正定留下了丰富多姿的文物古迹,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
10、“三山不见、九桥不流”指的是什么?三山不见:中山、常山、恒山是三个正定的古称谓,正定地处平原,称山不见山,因此有了“三山不见”的说法。
九桥不流:正定府文庙、县文庙、隆兴寺前各有三路石拱桥,这些石桥都是寺庙的附属建筑,桥下有泮池,池中的水并不流动,因此又有“九桥不流”的说法。
11、民间俗称的“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九楼指的是阳和楼及四座城门楼、四座城角楼。
阳和楼是“九楼”之首。
12、正定四塔: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
其中最高大的是天宁寺凌霄塔。
广惠寺多宝塔又叫华塔。
13、古塔的主要构造分为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
14、正定八大寺:隆兴寺、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崇因寺、洪济寺、15、正定历史上“九楼四塔八大寺”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至今仅余“四塔六寺”。
16、我县有隆兴寺、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县文庙大成殿、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开元寺、府文庙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其中5处是佛教建筑。
古城正定——精选推荐
古城正定,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至今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额,正定是三国名将赵子龙的家乡,也是曹雪芹先祖曹彬的故里。
渊源流长的历史,给古城留下了瑰玮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名胜古迹,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著称。
虽经历代王朝变迁,风雨剥蚀,古城内仍有隆兴寺、临济寺、开元塔、凌霄塔、华塔、古文庙、古城墙,赵云庙、清代民居、家祠等众多文物古迹。
其中著名的隆兴寺,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公元586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寺内有21点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为北宋开宝四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代铜铸佛像。
寺内还有石桥、天王殿、弥陀殿、毗卢殿等十余座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
隆兴寺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被誉为河北“四宝”。
正定古城内四座宝塔古朴典雅,风格迥异,与隆兴寺相互映衬,充分显示出古城风貌。
广慧寺华塔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金刚宝塔与花塔巧妙结合的结晶;开元寺塔的须弥塔与钟楼相对应,唐代巨钟驰名中外,有“南塞山、北开元”的美誉,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
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临济寺及澄灵塔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祖庭。
正定古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历来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
有西汉南越王赵佗、三国的常胜将军赵云、宋代名臣范仲淹、元代文学家苏天爵、元曲四家之一的白朴等正定古城已有1600多年历史。
东晋时土筑,北周时石砌,唐代重新扩建为土城,明朝扩建后改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
现存正定城墙是明代遗存,城垣残存8106米。
正定城垣最宏伟壮观的当数四座城门,东曰迎旭,后改为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正定天宁寺凌霄塔
寻访时间:2019年3月22日那日当我站在正定南城墙上,向北遥望城中四塔之时,不由颇动情怀。
这两日抽空整理了一些旧照,找到了去年在天宁寺凌霄塔时所摄的照片,今日乃更新此一篇。
图1:正定四塔中凌霄塔之方位去年早春的一日,我们在参观完正定县文庙大成殿后,开车沿常山东路、镇州南街过来,误打误撞把车停到了凌霄塔后面(北侧)的一个小区里。
塔之西侧算是个小公园,亭台水榭俱全而道路连通,遂循此步行至南面正门而入。
四塔中,华塔、须弥塔、澄灵塔俱在燕赵大街左右,唯有凌霄塔略偏东北。
我已数不清少时去过大佛寺几多次,每次也必会路过凌霄塔,但走到塔下细细参观,这还真是有且仅有的一回。
图2:从西侧远观凌霄塔图3:重建的天宁寺山门据《正定县志》载,天宁寺始建于唐代,曾是一座宏大的庙宇,为正定八大寺之一。
然到了近代,仅余凌霄塔及塔下小院,近百年间,孤塔的影像倒是有些留存。
天宁寺毁于何时,目前不得而知,有种说法是在民国初年,但此说应不确切,因早在1902年,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来正定考察时便已是如此了。
近年因发展旅游之故,在中山东路北侧立起了山门,辟出一片广场,“天宁禅寺”也随之恢复。
但这个“寺”吧,却显得很清奇,既无殿也无佛,进入寺门穿过一进院落,那便是凌霄塔之塔院了。
塔院门口的石狮,显得憨态可掬,据说是元代之物。
图4: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天宁禅寺”匾额图5:塔院门与石狮凌霄塔素有木塔之俗称,这是因其四层以上有木构。
不过仅凭肉眼仰视观摩,上层越来越密,视野着实有限,除了每层的檐角之外,很难再感受出什么“木意”来。
与应县木塔那般正宗的相比,它显然不是一路东西,实为“砖木混合造”(梁思成先生语)的密檐楼阁式塔,恐怕还是砖多木少来着。
另据建筑方面的文献记载,在塔室内四层以上有一个木中心柱用以支撑,让塔“稳得一批”,这种建筑结构在国内已极罕见。
凌霄塔原可登临,然而如今塔门紧锁,想进去一窥“木塔”堂奥已不可能,这或许也是大多国保古塔目前的普遍状况吧。
正 定
2塔。华塔由主塔和 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 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 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 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 斗拱。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 制斗拱,北侧辟一券门。二三层均设平座。 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门外,还在各侧面雕以斜 棂假窗、方形佛龛。第三层平座甚大,而塔 身显著缩小,檐上拐角处均雕力士像,以承 托塔身的第四层。第四层平面略呈圆形,外 观如同一圆锥体。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 塔的精华所在,其高度约占全塔通高的三分 之一。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 以八面八角垂线为中心,交错彩塑菩萨、力 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题 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 其中,尤以动物造型最为逼真,凶猛的狮子、 傈悍的大象、欲跃的青蛙,无不生动传神, 活灵活现。第四层周身如同一组雕塑艺术群, 五光十色、光绝夺目。该层上端以砖刻制斗 拱橡子、披子,上覆八角亭式塔檐,再上则 冠以八角攒尖形塔刹。
4、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 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 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 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 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 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 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 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 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 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 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 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 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 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 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 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河北正定古城旅游景点介绍
河北正定古城旅游景点介绍位于石家庄市区以北15公里处,始建于北周。
厚重的历史积淀,可以让人轻易地在此抓住时间的尾巴。
正定古城素来享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
城内的隆兴寺更号称“京外名刹之首”,寺中的千手观音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美的观音”。
景点信息地址:石家庄市区以北15公里处门票:隆兴寺30元、荣国府15元、赵云庙20元、开元寺10元、广惠寺华塔10元、临济寺澄灵塔5元、天宁寺凌霄塔5元。
交通:石家庄火车站对面的柏林大厦有中巴直达正定,车费3元,车程约40分钟;北京南站有4459次列车直达正定,车程约需4个半小时。
自驾车从六里桥走京石高速公路到大瓦窑桥出高速,沿107国道前行,经保定、定州直达正定古城。
景点地图景点相关资料正定古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线。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教育名城,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其中,有“京南第一古刹”之称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寺内21.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是全国最高的立式铜佛,与唐代建筑华塔、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以及五代遗物文庙大成殿,堪称中华文物之精粹。
正定是一座具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据史料记载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春秋时期为鲜虞国,战国时期为中山国,赵灭中山后,遂归赵,秦时属恒山郡,汉初置东垣县,汉高帝十年(公元197年)代相陈造反,叛将赵利守东垣,次年,汉高帝刘邦率师攻克东垣,为表示从此天下真正太平,把东垣县改为真定,至今一千四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
正定的红色历史
正定的红色历史有关正定的历史文化正定正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石家庄北约40公里。
正定有4座风格不同的石塔,值得一游。
木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又名天宁寺凌霄塔,也称木塔。
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宋、明、清均有修葺。
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塔内有阶梯可攀登至顶,眺望正定全境。
塔顶、塔刹和第九级于1965年邢台地震时受波及倒塌,八级以下仍保存完整,其建筑结构与建筑艺术特点仍清晰可见。
青塔,坐落在正定城内东南角,又名监济寺澄灵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
此塔有一番来历: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
到宋代传入日本。
唐咸通七年(866)义玄去世,翌年佛教徒在正定城内东南选地建塔葬之,遂移临济寺建于此,寺早毁,青塔在金大定年间重修。
现仍以此寺为临济宗发祥地,信徒众多。
青塔高33米,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
日本佛教界朋友近年来常到该塔朝拜。
华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南门里,又名广惠寺多宝塔。
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一805),金、明、清皆有修葺。
塔高45米,下面三层为正八角形。
第四层为圆锥体,下面八个角各有一力士承托,塔壁塑有人物、虎、豹、狮、象等,造型独特,塑工精细。
砖塔,坐落在正定城内西南街,又名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唐乾宁五年(898)重修,现仍保留唐塔的特征。
砖塔呈方形,高48米,塔分九级,塔的初层四角各有石刻力士承托,力士肌肉丰满、栩栩如生。
塔的下层正门上写"须弥峭立"四字。
砖塔东面有一古钟楼,内有一巨大铜钟,据说钟楼大钟响时,方圆几十里都可听见。
此塔和有名的西安大雁塔有相似之处。
有关正定的历史文化正定正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石家庄北约40公里。
正定有4座风格不同的石塔,值得一游。
木塔,坐落在正定城内,又名天宁寺凌霄塔,也称木塔。
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宋、明、清均有修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定四塔
今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均始建于隋唐时期。
一、天宁寺凌霄塔
位于正定县城内大众街坐落在正定城内天宁寺,也称木塔。
始建于唐咸通初年(公元860年)。
宋、明、清均有修葺。
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
塔身从上到下,各层高度递减。
塔内有阶梯可攀登1、2、3层,4
层以上有中心柱,用放射状角梁与塔身连接。
从外部看,塔身下3层为砖磨斗拱。
第4层以上斗拱和飞檐均为木构,各角悬挂风铎,四面有门。
顶部原有铁铸枣核状的塔刹。
塔身往上,每层高度递减,每层收分递加,外观稳重而挺秀。
这种下砖上木并有直贯5层的塔心柱的高层古塔结构,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可是,1966年邢台地震时塔刹和顶部被震掉,古老的塔身也遭损坏。
现在的木塔是其后重建的,高度减为40米,结构也不尽同于原塔,但仍是一座宏伟的高塔。
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位于城内天宁寺,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
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
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
清光绪元年刊《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
当时寺院规模宏大,轴线分明,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凌霄塔、后殿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晨钟暮鼓,香火鼎盛。
直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天宁寺还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正殿五间,前承抱厦三楹,殿后浮图九级(即凌霄塔),高插云际,屹然,为一郡之观,与须弥、澄灵、多宝诸塔相辉映”。
民国初年,寺院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共九层,为典型的密檐楼阁式,其平面呈八角形,高60米,1966年邢台地震时塔刹和顶部被震掉,古老的塔身也遭损坏。
现在的木塔是其后重建的,高度减为40米,结构也不尽同于
原塔,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
塔身一至四层为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为木结构。
在结构形式上,塔身下三层与以上各层也迥然两样。
下三层除塔檐的椽飞为木制外,其他诸如斗拱、角柱均为砖仿木结构。
二至四层各层由外出冰盘檐构成的狭窄平座也均为砖仿木结构。
冰盘檐结构形式美观大方,自然得体,在现存塔中极为罕见。
每层正面各辟拱形门或直棂窗。
四至九层每面分为三间,斗拱、檐飞皆为木制。
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杀,从而形成抛物线外廓,给人以轻盈挺秀、稳重柔和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这样的结构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
这也是古代修建木塔常用的方法,然而,保存下来的实例并不多,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存在这样一种结构方式”。
凌霄塔外观好似高层楼阁,每层均设门、窗,塔内逐层设置楼梯,可以登临远眺。
由第一层进东、西、南三门可至塔心室。
进北门沿阶梯可登临顶层,纵览古城壮丽景色。
因其是古时正定的制高点,此处的胜景自然免不了引发文人墨客的诗兴,清代文人谢庭芝就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
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
凌霄塔自清早期重修后近三百年间一直未进行过维修,到我
国解放时已残破不堪,尤其是经过1966年邢台地震后,毁坏更甚,塔刹坠毁。
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
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198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予以重修,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于1982年进行了落架重修。
二、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砖塔、方塔。
位于正定城内常胜街,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 (公元540年)。
塔有9级,高53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中空;四壁用青砖垒砌,内部用木材牵拉,使之更加牢固,底层四角均有唐代风格伪天主力土小石刻像,每层正面辟门,底层为石圈门。
第一层门楣上雕二龙戏珠,每层四角悬挂风铃。
塔身基本完好,造型古朴,颇具唐塔特征。
塔东有一古钟楼,内
有一巨大铜钟,敲响大钟时。
方圆几十里都可以听到、此塔是我国结构和外构最为简洁和单纯的高层古塔。
三、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
位于正定县历史文化街区东侧。
始建于唐贞元年间 (公元785—805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
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40.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
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制
斗拱,北侧辟一券门。
二三层均设平座。
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门外,还在各侧面雕以斜棂假窗、方形佛龛。
第三层平座甚大,而塔身显著缩小,檐上拐角处均雕力士像,以承托塔身的第四层。
第四层平面略呈圆形,外观如同一圆锥体。
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华所在,其高度约占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
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以八面八角垂线为中心,交错彩塑菩萨、力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题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
其中,尤以动物造型最为逼真,凶猛的狮子、剽悍的大象、欲跃的青蛙,无不生动传神,活灵活现。
第四层周身如同一组雕塑艺术群,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该层上端以砖刻制斗拱、椽、枋等,上覆八角亭式塔檐,再上则冠以八角攒尖形塔刹。
塔身一至三层设置阶梯,酷暑季节,游人登临第三层平座,顿觉凉风习习。
清乾隆帝曾先后两次来此拈香礼佛,临塔观景,并乘兴挥毫,题额作诗。
广惠寺因有华塔又称华塔寺。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
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
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广惠寺华塔因其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朴而雄奇,华丽而生动,不仅是我国华塔中最优美的代表,也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定华塔是我国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四、临济寺澄灵塔
临济寺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灵塔举高33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
塔下为宽广的八角形石砌台基,台基之上设须弥座,其束腰部分雕饰极其富丽的奇花异鸟图案,其上为仿木构砖雕斗拱、平座、栏杆;再上即砖制三层仰莲以承托塔身。
塔身第一层甚高。
正面设对开式拱形假门,侧面饰花棂假窗。
转角处作圆形倚住。
塔身的八层檐相距甚近,给入以重檐密布之感。
从整体看,除第一层掾飞和各层角梁为木制外,
其余各层檐下斗拱和平座栏杆均系砖仿木构。
塔顶以砖雕刻的刹座,以铁铸的相轮、仰月、宝珠,增加了佛塔的庄重。
澄灵塔设计精巧。
造型美观,雕饰富丽,结构富于变化,堪为密檐塔中的佳作。
但由于年深岁久,早已残破不堪。
因此,于1985年予以大修,各层瓦顶、残破的斗拱、砖雕、铜镜等均一一修缮,焕然新姿。
临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临济院在城东南二里许的临济村创立。
晚唐时禅师义玄驻锡此院并创立临济宗,四方信徒纷纷来此参师求学,极盛一时。
义玄,唐代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
为探求佛教真谛,云游天下、参学诸家。
曾受法于洪州黄蘖山高僧希运,精研佛教经律。
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归乡里,抵河北镇州城(今正定),主持临济院,不仅将江南广为流行的禅宗传播到北国,而且以北方人豪迈勇猛的气质,阐发禅宗新义,为禅宗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他学识渊博,禅风峻峭,光收徒众,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号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产禅宗五大支派之一(这五大派分别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临济宗和曹洞宗。
后来,临济宗成为禅宗的主流,临济宗,又分成了杨岐派和黄龙派两大支派)。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义玄逝寂,懿宗赐溢“慧照掸师”。
众弟子在城内东南隅建衣钵塔葬之,名曰“澄灵塔”。
随后,临济院迁至该处,更名临济寺。
金大定年间(l161一 l189年)重修。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帧加封义玄为“真常惠照禅师”。
同时,寺
院奉旨在塔第一层正面圆拱形门楣上端镶嵌篆书“唐临济惠照澄灵塔”石匾。
宋代以后,禅宗中的两大支派临济宗与曹洞宗特别昌盛,并传人的本尤其临济宗在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此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因此。
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
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该寺于1984年由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佛教团体。
1986年以后,先后重建了大雄宝殿、法乳堂、传灯堂以及山门殿等建筑,使之成为正定名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