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五单元《吨的认识》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吨的认识》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吨的概念,知道吨是质量单位,与千克、克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进行吨与千克、克的单位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吨的概念
2. 吨与千克、克的单位换算
3. 吨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吨的概念及其与千克、克的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吨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吨的概念、单位换算方法及应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吨的概念。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a.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
b. 引出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a. 讲解吨的概念,强调吨是质量单位,与千克、克之间的关系。
b. 讲解吨与千克、克的单位换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换算过程。
c.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吨的概念。
3. 练习巩固
a.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b. 讲解练习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学习
a.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吨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b. 强调吨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
a.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倍数的认识》优质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 念。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 直观模型的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 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导入
你能准确说出每幅图中有几个几吗?
( 3 )个2
( 2 )个3
探究新知
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兔子在做什么 有几种萝卜? 呢?
2根
红萝卜有几个2根?
3个6根2根
我们说 的根数是 的3倍。
5根
圈一圈,
有( 2 )个5根,
是Biblioteka Baidu
的( 2 )倍。
的根数
2.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 4 )个5根, 一共是( 20 )根。
小结: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就可以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
【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研讨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 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 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下课了!
•你的收获感有多大,我的满足感就有多强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案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周长的概念;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周长的概念;
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内容
周长的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模型;
计算器或纸笔。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周长的概念;
新课讲解:讲解周长的定义,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其周长;
巩固练习: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归纳小结: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强调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策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单元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案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景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解决问题(1)教案
第2课时
解决问题(1)
课时
内容
教材第51页例2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通过画图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3.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能够分析数量关系,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倍,了解了倍的含义,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这部分知识。(课件出示)
教学提示: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经验能够很准确地完成题目。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利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找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设计意图:利用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深刻地掌握什么是“倍”,利用已有知识基础进行迁移新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
1.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
(1)观察主题图,明确问题。
师:大扫除开始了,请同学们看看从题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学情预设】学生能准确找出参与各项劳动的人数。例如: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提出能够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的加、减法的问题。可让学生当场解答。
预设2:提出有关“倍”的问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三年级数学教案 倍的认识-国赛一等奖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感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以两数的关系引出“倍”。
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曾准备享用美味可口的萝卜呢?可是它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想知道各种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你们能帮它们解决吗?
生: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个。白萝卜比胡萝卜多8个,比红萝卜多6个……。
师:你们真棒!轻松的帮小兔子解决难题。其实,两个数量之间除了比多、比少这样的相差关系外,还有一种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基于份数感知倍的意义
1、出示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引导学生边圈边说出: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圈一个圈),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圈3个圈)。我们就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3倍。
2、那么白萝卜和胡萝卜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圈
一个圈),白萝卜有这样的5份(圈5个圈)。那么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你能说说5倍的意思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结: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二)、沟通几个几建构倍的数学意义
1、改变胡萝卜的数量
师:如果小兔子又拔来了1根胡萝卜,(课件演示),现在红萝卜的数量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1.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
的建立。
2.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其印象,验证操作结果,也便于比较。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汇总6篇)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汇总6篇)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第1篇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时间:累计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概念,学会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倍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课型:新授
方法: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第一排
有几个女生?第二排有几个3?
我们就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二、授新
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1)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
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几个2根?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2)白萝卜一共有几根?
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几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 2.巩固“倍”的概念。教材
P50-“做一做”第2题。
1 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计论交流。
(3)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4)班内汇报并谈谈是怎样计算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时、分、秒》
学校:北关小学
姓名:黄莹莉
联系电话:
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还能识别钟面上的整时刚过或不到整时的时间,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可利用的资源。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秒。认识秒以后让学生把时、分、秒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灵活的换算时分秒。运用学生自身的实际让他们自己体验一分钟到底有多久一小时到底有多久由于1小时的时间比较长,一节课的时间还不足1小时,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分”来体验“时”。另外,认识钟面上的非整时时刻以及时间的计算,需要综合应用时和分的知识。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在数学课上三年级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数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需驾驭的技能,作为三年级数学老师你会写三年级数学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希望你喜爱。
#503856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
教学背景:
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相识》这一课时,的确感到有点头疼。因为我始终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打算把要学的学问点都有讲得特别透彻、到位。但结果,在上课时,很多学生都觉得很简洁,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细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但是不让他们插嘴,用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纵了!
后来,我停止了埋怨,起先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提倡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
一、嬉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主动地思索(进入了状态)。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爱好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
二、自主探究,体验分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加减法运算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
2.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
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具准备:
1. 数字卡片。
2. 加法和减法示例题卡片。
3. 实际问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解释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利用数字卡片展示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强调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对齐。
2. 利用示例题卡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3.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法的规律,并进行小结。
三、练习(2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的加法运算练习。
2. 检查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
四、讲解(15分钟)
1. 讲解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强调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对齐。
2. 利用示例题卡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减法运算。
3.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减法的规律,并进行小结。
五、练习(2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的减法运算练习。
2. 检查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正。
六、拓展应用(10分钟)
1. 利用实际问题卡片,提供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加减法问题。
2.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
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教案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教学例2)
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
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小结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小结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体
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厘米和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了解角的分类;学习乘法口诀,掌握表内乘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其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认识厘米和米;掌握乘法口诀,运用乘法解决问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其特征和性质。
2. 教学难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区分;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复习旧知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 新课: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题:针对全体学生,巩固基本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以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境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
多少”的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
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
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的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1、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2、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4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
4个8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
算呢?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
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
获?
四、作业设计。
1、摆一个正五边形用()根火柴,摆6个这样
的正五边形用多少根火柴呢?
2、莉莉的奶奶养了9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3
倍,莉莉的奶奶养了多少只鸡?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一
2. 填一填。
(1)18里面有( )个6,18是6的( )倍。
(2)24里面有( )个8,24是8的( )倍。
(3)48里面有( )个6,48是6的( )倍。
(4)25里面有( )个5,25是5的( )倍。
3.小小神算手。
第六课时综合练习二
4. 画一画,填一填。☆☆☆☆
△的个数是☆的2倍,请在横线上画出△。口○口=口
5. 解决问题。
(1)鞋子的价钱是帽子的几倍?口○口=口
(2)操场上跳绳的有5人,踢足球的人数是跳绳的人数的6倍,踢足球的有多少人?口○口=口(人)
6. 明明今年4岁,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7倍。
(1)今年妈妈多少岁?
(2)再过2年,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
第七课时综合练习三
五、计算。
1、竖式计算,要求验算的请写出验算。
(1)375+168= (2)709-425= (3)376+589 = 验算:验算:验算:
(4)603-497= (5)436+573= (6)503-286=
(7)272-157= (8)806-318= (9)396+454=
2、文字题。
(1)244比700少多少?
(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
(3)被减数是300,减数是79,差是多少?
六、应用题: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56人,这两个年级大约多少人?实有多少人?
2、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工程队挖水渠,第一周挖了61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8米,第二周挖了多少米?两周一共挖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单元小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