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喻伟强》

合集下载

耳穴疗法PPT课件

耳穴疗法PPT课件
㈠ 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
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 ~3次/日,贴压物3~7天取下,更换穴位,5次为 一疗程。隔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 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⑵ 治疗 根据病情、病程和患者的情况采取 适宜方法治疗。
⑶ 预防 保健按摩:对耳郭及耳根周围进行 弹、揉、拉、摩,直至发热。病前可先行“贴压” 。
★ 耳医学前程似锦。
该法在世界上普遍应用,“耳针”已改为“耳医 学”。加拿大中医药学会讲授128学时。
28
十、耳穴治疗方法
用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 投射区认真寻找阳性点或区,选下列治法。
7
符合全息医学理论 1985年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医学诠释了耳 郭为机体的全息元之一。 全息元—机体中既有相对固定的功能,又含 有机体全部信息的某一个局部或单元。 耳郭是目前最具诊断、治疗和预防价值的全 息元。 另外,头、面、眼、鼻、舌、手、足、长骨 等都属全息元。
8
耳医学专家-黄 丽 春 ★ 1937年出生,满族,主任医
师、教授、博导。 ★ 从事耳医学36年。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耳穴的奥秘。 ★ 曾任全军针灸专家组组长,美
国国际耳医学培训中心总裁。 总结了全球不同人种、病种耳 穴反应规律、治疗配方。 ★ 现任美国中西医结合自然医学 院和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

中医耳穴养生法—耳穴养生的作用

中医耳穴养生法—耳穴养生的作用

案例解读
耳穴养生的作用
1 说出耳穴养生的定义。 2 说出耳穴养生的作用。
思来自百度文库题
耳穴养生的作用
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通 过对耳穴的刺激,可激发经气, 调整阴阳,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 镇静止痛、调和气血、补肾健脾等诸多治疗保健的目的。
案例解读
中医辨证为心胆气虚型失眠,治以安神定志, 单取神门、心、胰、胆、脾、皮质下、额等穴位, 两耳交替使用,3天1换。2次之后自述晚间有困意, 3次后睡眠时间达5h以上,1个疗程结束后病人说 能恢复到正常睡眠状态提出终止治疗。1年后随访, 病人生活规律,睡眠正常,至今未复发。
耳穴养生
耳穴养生是采用短毫针或其它物品(如 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腧穴 或阳性反应点,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节 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耳穴养生的作用
耳穴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各部位及器官均在耳部有不同的对应点,即耳 穴。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 痛、变形、变色、结节、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
耳穴养生的作用
案例导入
案例
刘同学,女,21岁,2011年10月12日初诊,失眠2年多,因参加考试精 神过度紧张,用脑过度,症状加重遂来诊。过去间断使用镇静安眠药,开 始有效,后来剂量增加但效果减退,甚至彻夜不眠。听邻居说耳穴治疗失 眠效果好,特来求助耳穴治疗。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
• 直接观察法 • 压痛点探查法 • 电测定法
视诊规律总原则
先内到外,先上后下,先右后左,先脏腑后躯
干四肢,按耳廓解剖部位进行。
急性期色泽多发红,慢性期色白凹或隆,易擦
脱屑是炎症,磷状结核皮肤病,手术疤痕白条状或 月牙形,暗灰结节隆起见癌肿。
常用的耳穴选穴法
1. 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2. 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3. 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痛经、 月经不调。 • 三焦(外耳道口、屏间、脑、肺穴之间) :便秘 、 浮肿 • • • • •
耳垂
•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后下方、五区正中): 青光眼、假性近视、麦粒肿。 • 牙痛点1、2(一区的后下角、四区的中央):牙 痛、牙周炎、拔牙麻醉。 • 上颌、下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颞下 颌关节炎。 • 内耳(六区正中):耳鸣、听力减退。 • 扁桃体(八区正中) •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瘫
耳屏
• • • • • 外鼻(外侧面的中央):过敏性鼻炎。 咽喉(内壁上1/2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内鼻(内壁下1/2处) :鼻炎。 上屏尖(上部外侧缘):牙痛、斜视。 下屏尖(下部外侧缘):升压、抗过敏。

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wa r m n e e d l i n g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Ba c k — S h u P o i n t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u i r c u l a r t h e r a p y w h i l e t h e o t h e r 3 0 c a s e s i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t wo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c o mp a r e d a f t e r t w o t r e a t me n t c o u r s e s . Re s u l s: t T h e r e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
W OR L D C HI NE S E ME DI C I NE No v e mb e r . 2 0 1 3, Vo 1 . 8, N o . 1 1
温针灸背俞 穴结合耳穴疗 法治 疗失眠 3 O例 临床疗效观 察
谷婷 婷 钟 伟泉
(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 , 佛山, 5 2 8 0 0 0 )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三、耳郭表面解剖
1、耳轮 6、三角窝 2、耳舟
3、对耳轮上脚 5、对耳轮 4、对耳轮下脚 9、耳甲艇
10、耳甲腔
7、耳屏 8、对耳屏
11、耳垂
耳轮结节
Fra Baidu bibliotek屏上切迹
耳轮脚
屏轮切迹
屏间切迹 耳轮尾
四、耳穴的分布
耳穴分布规律好似子宫内倒 置的胎儿。
●耳垂—头面部 ●躯干—对耳轮 ●上肢—耳舟 ●下肢—对耳轮 上下脚 盆脏-三角窝 ●内脏 腹脏-耳甲艇 胸脏-耳甲腔
十、耳穴治疗方法
首先用耳穴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 在病变投射区认真寻找压痛点,再选下法进行治疗: ㈠ 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性、 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 人自行按摩2~3次/日,贴压物放置3~ 7天取下更换穴位,贴5次为一疗程。休 息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个 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五、耳郭的微细解剖
㈠、淋巴及血液循环丰富
上图 右图
淋巴结和淋巴管 动脉、静脉和神经
㈡、耳郭神经支配特点
◆躯体神经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在头、躯干
和四肢的投射区; ◆脑神经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 经的分支都分布在内脏的投射区; ◆几乎耳郭所有神经都到三角窝内。

耳穴护理防治便秘的研究进展

耳穴护理防治便秘的研究进展

它不是一个具体 的疾病 ,而是 多种疾病 的一个症状体现 ,在临床 30d。试 验组 患 者 取 主 穴 大 肠 、小 肠 、直肠 、神 门 、肺 、胃 ,配 穴 脾 、
较为常 r 儿,其 全球 总 体发 病 率平 均 为 16.0% ,且逐 年 增 高 。 肾 、内分泌 、三焦 ,使用磁珠 单耳贴压 ,双侧 耳廓交替 进行 ,5d_史
一 般女性多于男性 ,老年 多于青 、壮 年。据调 查显示 ,便 秘在 人 2.1 磁珠贴 压耳穴 磁珠 贴压耳 穴是 通过磁 场作用 于耳 穴来
群中的患病率高达 27% ,其 中就诊率仅 为 17.65% 。可见 ,便 秘 治疗疾病 的一种 方法 ,也称磁疗 ,磁 珠本身对 穴位有 刺激作用 ,
缩影 ,它作 为人体相 对独 立 的一个器 官与整 个人体 具有 生命信 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对 照组 患者常规饮食指导 ,适 当体育锻
息上 的对应关系 。因此 ,耳穴是机体信息 的反应点 与控制点 ,也 炼。治疗组患者采用 王不 留行子耳穴贴压 ,主穴取直肠下 段 、大
是脏 腑组 织生理病变变化 在耳廓 上 的反应点 ,通 过观察 耳廓 和 肠 、便秘点 、交感 、三焦 、皮质下 ;配 穴 :实 秘取 肺 、肝 ,虚秘 取脾 、
腑 均 有 密 切关 系 。 法 国 P Nogier博 士 提 出 形 如 胚 胎 的倒 置 耳 穴 增 强推动力 ,同时增加肠 道运动 ,从 而起 到润滑 肠道 、改善排便

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配伍篇

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配伍篇

神奇的耳穴疗法--穴位配伍篇

--已故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管遵信

教授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

(本段文字节取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年第1期,作者:汤晓云和姜云武)

管遵信老师堪称中国中医耳针学的先驱,其倾注几十年于耳穴研究,影响巨大,成果丰硕,然一代耳针大师4天前仙逝,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吾十余年前初试尝耳针,惊于其效,后闻管老之名,悉管老之学,感管老治学求真之不易!

今愿与诸学友同习、同求,感念管师之德、之学!

管遵信老师(1938-2020):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男,汉族,1938年3月生,山东省高密市人。自幼从父管正斋(国内外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云南省首批名中医,《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人之一)学习中医针灸。1 9 5 6 年经考试获得医师资格。1963年大学本科毕业。

•1973年发明“玉卫22型袖珍穴位探测仪”。

•1975年创办主编《玉溪医药资料》杂志。

•1984年发明了“耳穴染色法”,1985年“耳穴染色进行疾病诊断”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乙级奖,香港国际中医学院一等奖。

•1992年“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院一等奖。

•主编了《中国耳针学》,《常见病耳针疗法》,《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学》和《耳穴疗法》等专著12本。在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译文三篇(英,日,俄各一篇),在报纸上发表医学科普文章57篇。

•主持并起草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和中国针灸学会委托的《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

•1988年创办“中华耳针函授部”,在国内办过51期耳针、针灸、科研方法培训班,在加拿大主讲过4期耳针班。给加拿大中医药针灸学院讲学6年,每年一学期。为国内外培养针灸、耳针、科研方法人才300余人。

中医耳穴疗法

中医耳穴疗法

7、耳甲穴位

[ 部位 ] 在耳轮脚消失 处。 [ 主治 ] 胃痉挛、胃炎、 胃溃疡、消化不良、恶 心呕吐、前额痛、牙痛、 失眠。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 下方后部。 • [主治] 腰痛、耳鸣、 神经衰弱、肾盂肾炎、 遗尿、遗精、阳痿、 早泄、哮喘、月经不 调。(强壮保健穴)

• [部位]在耳甲艇的后 下部。 • [主治]胁痛,眩晕, • 经前期紧张症,月经 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眼病等。
中医耳穴疗法
耳穴的分布: 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
朝下,手脚朝上,脏腑和肢体器官的
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耳垂:相当于面部;
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对耳轮:相当于躯体;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耳舟:相当于上肢;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耳轮脚:相当于隔肌; 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头痛:
主穴:神 枕 颞 额 皮质下 颈椎 配穴:肝 肾 心 交感
荨麻疹: 主穴:肺 肾上腺 风溪 耳中 配穴:神门 脾 肝
痛经:
主穴:内生殖器 内分泌 神门 配穴:肝 肾 皮质下 交感
近视: 主穴:眼 肝 脾 肾 配穴:屏间前 屏间后
内耳眩晕症:
主穴:内耳 外耳 肾 肝 胰胆 脑干 配穴:枕 皮质下 神门 三焦

耳穴诊疗法

耳穴诊疗法
耳穴诊疗法
针灸科
耳的解剖名称
• 耳穴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 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 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因此,耳针疗法也可称为耳穴诊疗法。
一、耳廓表面解剖
二、耳穴形象分布
– 1、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 耳垂邻近。
– 2、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留。 •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阴道
炎、阳痿。 •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 颈:落枕。 •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常用的耳穴选穴法
1. 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2. 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3. 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4. 按临床经验选穴
相应部位、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按相应部位选穴 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穴,如齿痛配牙痛穴,
踝痛配踝关节穴等。 按经络理论选穴
1.同经选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如偏头痛, 其循行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耳穴以胆为主治疗。
• 牙痛点1、2(一区的后下角、四区的中央):牙 痛、牙周炎、拔牙麻醉。

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

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

术语和定义
肠道热结证便秘 intestinal heat bind pattern of constipation 大便硬结难下,少腹疼痛,按之胀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 少津,脉数。
术语和定义
虚证 deficiency pattern 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 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侯。
操作要点
应按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见附录A)
操作要点
应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耳穴贴压的穴位、按压 频次、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见表1。
穴位作用
主穴
大肠、直肠:增强肠蠕动,下气通便。 便秘点:经验穴,润肠通便。 肺:主肃降,增大肠行气通滞,
疏导糟粕之效。 交感、皮质下:促进排便反射兴奋性,
术语和定义
耳穴贴压技术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echniq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用药丸、药籽、谷类等物品置于胶布上,贴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 操作方法。
术语和定义
实证 excess pattern 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 各种证侯。
耳穴放血法
耳穴放血部位以耳尖和耳轮放血居多,其它部位亦可。 放血的器具以一次性测血糖采血针居多,型号28G。 非医务人员可以配合自动采血笔使用,基本无痛。

耳穴疗法ppt

耳穴疗法ppt
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虚弱、太 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贴 耳穴点。
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 常,注意不可强刺激。
当过度疼痛时,会影响睡眠或导致头痛, 这时便应取下「王不留行子」。
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区患有湿疹、溃疡、 冻疮,不能采用耳穴疗法。
妊娠五个月前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耳穴疗法。
定位: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 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 脚”。
功能:对耳轮相当于人体的脊椎、下肢、臂部, 在此部按压,可促进躯体血液循环、防治颈、背、 腰、膝、小腿、脚跟、踝关节竣痛、骨质增生、脱 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并且有疏经活络,活 血止痛等功效。
耳穴定位
1、耳轮:包括:耳中、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肛门、耳尖、结节、轮1~轮4
定位: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 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 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 叫“耳轮尾”。
功能:按压整个耳轮边,可镇静消炎、提高免 疫功能、预防肝炎、高血压等,而且脚相当于人体 的消化系统、对便秘、腹胀、胃痛、安心灵神、失 眠、减肥及减少皱纹都有显著效果。 2、对耳轮:包括:趾、跟、踝、膝、髋、交感、 坐骨神经、腰骶椎、胸椎、颈椎、腹、胸、颈。
耳穴皮肤粗糙不平增厚或似皱褶。 丘疹:常见点状丘疹或水泡样丘疹。 脱屑:白色糠皮样或鳞状脱屑。 血管充盈:血管扩张、扭曲、网状、血管中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目录

•耳穴压豆疗法概述

•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

•常见疾病耳穴压豆治疗

•耳穴压豆疗法临床应用案例

•耳穴压豆疗法优势与局限性分析

•耳穴压豆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及前景展望

01耳穴压豆疗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耳穴压豆疗法是一种通过在耳廓上贴

压药豆,刺激耳穴,以达到治疗疾病

目的的中医疗法。

原理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耳廓与全身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历史与发展

历史

耳穴压豆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的记载。

发展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耳穴压豆疗法逐渐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体系。目前,该疗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

失眠、高血压、糖尿病、痛经等。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外伤等情况下不

宜使用;孕妇慎用;对胶布或药豆

过敏者禁用。

02耳穴压豆疗法操作技巧

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耳廓上的血管、皮纹、变形、变色等异常反应点进行定位。

观察法

按压法

电阻测定法

用探棒或火柴棒等物在耳穴区域轻轻按压,寻找压痛敏感点进行定位。

利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寻找电阻降低点进行定位。

03

02

01

耳穴定位方法

压豆材料选择及制备

材料选择

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等,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用。

制备过程

将选好的压豆材料洗净晾干,用胶布剪成小块,将压豆材料粘

贴于胶布中央,备用。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清洁耳廓皮肤,寻找敏感点。

2. 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廓皮肤及压豆材料。

耳穴贴压减轻白内障phaco + iol术后疼痛的研究

耳穴贴压减轻白内障phaco + iol术后疼痛的研究
耳穴贴压法相对具有特异性,同时具备治疗作用,且无伤害及副作用,费用 较低,操作方便,因此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查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耳 穴疗法在替代疗法中使用及研究较为广泛,并涉及各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辅 助治疗作用 [4],但在白内障 PHACO+IOL 术后护理的研究,国内只有少数文献进 行报道,国外对此领域的研究为之更少 [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能缓解白内障 PHACO+IOL 术后疼痛的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用疾病康复。 1、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6-127-01
白内障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 浊。白内障居眼部致盲疾病之首。由于该病可以导致眼部晶状体变浑浊,故患病 后患者视力会逐渐下降,直至失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1]。2017 年,中 国老龄化人口(>65 岁)比例达 11.4%,65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 15831 万人。预 计 205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超过 4 亿。老年人是白内障的多发人群,在 60 到 89 岁的老年人中,白内障的发病率达 80%,9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 90% 以 上。PHACO+IOL 手术是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前术眼消毒液进入结 膜囊造成角膜上皮化学性损伤、术中器械对角膜上皮触碰导致上皮剥脱以及内眼 手术过程中前房粘弹剂使用不当,未预留足够手术操作空间导致器械对角膜引起 损伤而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已成为继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持续不断的疼痛可引起患者焦虑、紧张、 影响饮食、睡眠,造成生理功能紊乱 [2]。目前国内外对缓解白内障 PHACO+IOL 术 后疼痛方法有多种,如单纯药物治疗如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虽然镇痛效果明显, 但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其他还有局部冰袋冷敷法,而耳穴贴压目前还未有研 究。我国传统医学《灵枢 . 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是指分布在 耳廓上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特定区域。由于耳廓与人体 经络、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刺激耳穴可达到调节整体的作用,包括提高痛域 [3]。现 代医学夜证明耳廓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当人体某组织器官有病变时, 通过经络和神经体液反应到耳廓相应的穴位上,使耳廓痛域和皮肤电阻上升或下 降,当接通电源,用探测仪选择相应的穴位点的区域,有声光指示者为穴位点。由 于手术损伤,使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强度增加,时限延长。耳穴通过 压迫刺激,使机体增加了制造内啡肽的能力,从而作用于脑啡肽受体而达到镇痛 的目的,同时耳穴的刺激冲动传至相应中枢神经部位后,与疼痛部位传来的疼痛 相互作用,抵消或减弱了疼痛。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临床常用贴压法、毫针法、 埋针法。此外还可用艾灸、放血、穴位注射、皮肤针扣刺等方法。贴压法是在耳针 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 椭圆状的王不留行籽或特制的磁珠等,贴于 0.6×0.6 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 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的一种简易疗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腑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 -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耳部存在十二整经理课脉件 相应的路线
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 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 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整理课件
25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二)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 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 面瘫-胃经
腰痛-膀胱经
按现代医学 月经不调—内分泌
过敏性疾病-肾上腺
按临床经验
古埃及 妇女节育
整理课件
3
概述
耳针图的形成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
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 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
耳穴标准 《耳穴国际标准方案》
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 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
耳针体系 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
整理课件
4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湘潭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喻伟强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概述
定义 来源与发展
古籍记载 耳脉 《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 《灵枢五邪》 ……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 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针灸大成》 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
民间 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 国外 古希腊 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整理课件
22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血管变化 充盈、扩张、网状等 心脑血管疾病、炎证
脱 屑 皮肤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 内分泌紊乱
整理课件
23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2、触诊法
触摸法 隆起、凹陷、结节 压痛法 + ++ +++
3、电测定法
整理课件
24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4、#染色法 5、#耳─心(脉)反射诊断
整理课件
17
10-肾
部位 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耳甲10区
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腰/耳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整理课件
18
11-内分泌(屏间)
部位 屏间切迹内 耳甲腔前下方 耳甲18区
主治 月经病、更年期、 座疮、甲状腺等疾病
整理课件
19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八)耳垂穴位 9区8穴 (九)耳背穴位 5区6穴 (十)耳根穴位 3穴
Biblioteka Baidu(2)组织化学层次:
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正常时不存在)/过氧化氢 酶活性存在-提示处于杀菌解毒等防御状态
(3)组织化学元素:
Zn.Fe.Ca上升 K、Mg下降
整理课件
31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 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穴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 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 经痛等;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 炎、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 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 、神经衰弱、癔症等:过敏与变态反 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 性结肠炎、荨麻疹等。
整理课件
12
(四)三角窝穴位 5区5穴
5)神门
部位 三角窝后1/3上部 三角窝4区
主治 炎症疼痛 失眠/高血压 癫痫/戒断综合症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整理课件
13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五)耳屏穴位 4区9穴 6-肾上腺下屏尖
部位 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2区后缘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6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三)针灸方法
1、毫针刺法
消毒/针具/体位
操作要点 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
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单双侧
针刺反应
运动功能障碍者可活动肢体
整理课件
27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穴位注射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扭伤/急性炎症-耳尖
整理课件
28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 预防晕针 禁忌病症 习惯性流产/严重心脏疾病
整理课件
29
刺法灸法小结
毫针刺法
刺激经脉穴位--调气
电针
穴位注射
灸法
皮内针-------刺激皮部---------调气
皮肤针-------刺激皮部、浮络---调气血
14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六)对耳屏穴位 4区8穴
7-皮质下(脑)
部位 对耳屏内侧面 对耳屏4区
主治 神经精神障碍 各种慢性病
整理课件
15
(七)耳甲穴位
8-心
部位 耳甲腔正中凹陷中 耳甲15区
主治 心/舌/神/脉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整理课件
16
9-胃
部位 耳轮脚消失处 耳甲4区
主治 胃/牙/前额/肌肉
整理课件
20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望诊法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中白边红 慢性病急性发作 灰色(淡暗) 陈旧性损伤、肿瘤
整理课件
21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变形 隆起、结节、条索、凹陷 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
丘疹 红色、白色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
耳垂、对耳屏 耳舟
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对耳轮
与内脏对应的穴位
耳甲
(消化系统特点)
整理课件
8
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
(一)耳轮穴位
12区 11穴
1)耳中(膈)
部位 耳轮脚
耳轮1区
主治 呃逆、呕吐 皮肤病 血证
整理课件
9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2)耳尖
部位 耳郭向前对折的尖端 耳轮6/7区交界
主治 发热、高血压、眼病、 肝阳上亢诸症
整理课件
10
(二)耳舟穴位 6区6穴
3)风溪
部位 耳舟内 1、2区之间 主治 风证(皮肤病、外感、
眩晕、过敏性鼻炎等)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整理课件
11
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
4)交感下脚端
部位 耳轮内缘与
对耳轮下脚交界处
对耳轮6区前端
主治 内脏疼痛 (心/胃/胆/肾) 精神紧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三棱针-------刺激络脉---------调血
火罐---------刺激皮部/络脉/经筋---调血为主
头针------------微针系统
耳针------ -----微针系统
整理课件
30
脏腑患病时相应耳穴变化
(1)组织细胞层次:
角化层变薄-电阻 生长层棘层增生变厚-结节隆起丘疹样物 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5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
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耳屏
对耳屏
整理课件
6
三角窝 耳舟 屏上切迹 屏间切迹 轮屏切迹 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 耳垂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整理课件
7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 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
耳穴分布规律
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