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总复习》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总复习》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a06ee9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6.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
2.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的综合计算。
3.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图形变换。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2. 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综合运用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进行计算。
3. 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图形变换•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形的旋转、平移等变换操作。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知识。
2.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1.复习四则运算–通过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用方法。
2.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的综合计算–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的实际运用。
3.图形的认识和变换–通过图形的展示和操作,让学生认识基本图形的性质,并进行图形的简单变换。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习成绩–综合考虑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
七、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2.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34917ec281e53a5802ffcc.png)
总复习第一课时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第二课时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第三课时总复习(三)教学目标: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第四课时总复习(四)教学目标:使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第五课时总复习(五)教学目标:1、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
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2、通过引导与交流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能独立地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进而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
教学难点:拓展思路。
后记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91aacdd36a32d72758131.png)
总复习教学教案【考点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共有15只蝴蝶,花蝴蝶有几只?【考点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
白兔有15只,灰兔有8只,灰兔比白兔少几只?【考点三】1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一个两位数的个位上是3,表示()个(),十位上是8,表示()个(),这个数读作(),写作()。
【考点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买3个排球需要多少钱?(2)买3个排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3)1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钱?【考点五】认识人民币。
1.填一填。
1个可以换_______个。
1张可以换_______张和______张。
1张可以换______张,还可以换______张。
2.逛商店。
(1)小明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一共用去多少钱?1元2角2元3元7元40 5645 43 43 5689 (2)9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物品?【考点六】找规律。
1.猜一猜下一个图形是什么,请你画出来。
__________。
————。
2.找规律,填数。
(1)95、90、85、( )、( )、70。
(2)【考点七】认识平面图形。
1.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 有( )个;有( )个; 有( )个;有( )个。
2.数一数,填一填。
图(1) 图(二)图(1)正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
图(2)长方形有( )个。
45 430 9 56 75 47【考点八】图形的拼组。
()号和()号()号和()号()号和()号【考点九】分类与整理。
1.把同类的物品圈起来。
2.把下列图形分类。
(1)(2)(3)(4)(5)(6)(7)教师手记授课教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af20d941ea76e59fa049d.png)
20XX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们在复习阶段也不会忘了设计教案。
下面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2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 72.3 考点分析:能够正确指出一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一)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名称。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平面图形来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操作感知:(一)折一折:1.长方形边的特征:(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2)学生交流汇报。
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
你有什么新发现?(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
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方形的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72.正方形边的特征:(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证明。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ab89f6d3b3567ec112d8a26.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洪志秋(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2~93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
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
回顾梳理:
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
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图。
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5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9e226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d.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5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数学目标。
2.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指导】1.在复前,根据平时研究情况,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复计划,以使复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3.全面复,突出重点。
本学期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这些知识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分类与整理”、“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课时安排】5课时1.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课时2.认识人民币1课时3.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1课时4.找规律1课时5.解决问题1课时知识结构】1.第1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93页第1题,练二十一的第1~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加、减法。
2.通过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研究惯。
重点难点】1.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导入】1.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学期在数与数的计算方面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这学期在数与数的计算方面我们研究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数与数的计算这方面的内容。
(出示课题)复讲授】1.复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bf2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0.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模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模板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己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5份打包)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5份打包)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e549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7.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5份打包)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计量单位(米、厘米、千克、克)、以及简单的空间与图形。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基础知识;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的认识(15分钟)(1)100以内数的读写: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巩固基础知识;(2)比较大小:通过实物演示、PPT展示,使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加减法运算: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运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
3. 几何图形(15分钟)(1)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征:通过实物展示、PPT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2)图形分类:引导学生对给定的图形进行分类,巩固图形的认识。
4. 计量单位(10分钟)(1)米、厘米: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掌握米、厘米的长度单位;(2)千克、克:通过称量物品,使学生掌握千克、克的重量单位。
5. 空间与图形(10分钟)(1)认识空间:引导学生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概念;(2)图形拼组:学生分组进行图形拼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100以内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图形的特征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数的认识:请写出一个比50大10的数和一个比80小20的数;2. 几何图形:请画出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3. 计量单位:请用米、厘米、千克、克分别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和重量;4. 空间与图形:请用纸板剪出一个正方形,并用剪刀沿着对角线剪开,观察剪开后的图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2e2e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7.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篇11、教学目标评论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情分析评论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
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重难点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 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评论一、导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二、练习1.第一关:填一填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请大家拿出题单,动手填一填。
汇报:谁上来填第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表扬(你很有条理)和他结果填的不一样请举手。
第4组:2个+15。
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91303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0.png)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121,122,123,124页上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1蓖ü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加减法计算方法整体认知结构。
3痹诟聪肮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教师:同学们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100以内的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12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做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并且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作以下的引导:教师:我们在计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想一想在减法计算中,也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吗?学生意识到也是要对齐相减的。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8 《总复习》教案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8 《总复习》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d8f0c0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4.png)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8 《总复习》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巩固记忆。
2.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已学过的知识点的复习。
2.适当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得到更多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课本及教辅材料。
2.彩色笔、计算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教学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点。
2.复习认识和书写数字。
3.复习数的比较大小。
4.复习长度的比较、直观认识长度。
5.复习简单的图形认识和分类。
第二部分:拓展练习
1.对于学生可能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帮助和引导。
2.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并掌握更多知识。
五、教学反思
1.教学重点是否突出,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重点知识。
2.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下节课如何调整教学方法。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布置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心得
1.通过复习和拓展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所提升,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更加清晰。
以上为《总复习》教案5的教学内容,希望本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9862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9.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1详细介绍: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安排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对于学生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教学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学生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教学设计示例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具、学具口算卡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26+3048+20---20--+328-92.连加、连减.52+30+757-30-555+30+675-40-872+10+786-20-7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二、学习新知.(一)教师谈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二)学习例1.1.出示例164+25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方法一.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方法二.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方法三.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方法四.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4.练一练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28+3734+3236+4237+2532+4654+3845+1915+65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三)学习例21.出示例258-26=72-49=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做.(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A.72-49=23B.72-49=23想:72-40=32想:72-50=2232-9=2322+1=23C.72-49=23D.72-49=23想:72-9=63想:12-9=363-40=2320+3=232.观察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3.练一练.36-20=52-10=34-23=98-76=36-24=52-18=90-25=42-39=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15+30+425+40+839-20-615+3425+4839-26(2)卡片练习24+1537+2683+1724+4244+3972+3624-1247-2950-3786-4485-37100-3354+2831-1856-3774-1676+2335+24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4.计算下面各题.(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5.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35+2462+1872-2575-2835+4028+5464+3072+1581-3772-1872-1527+15四、全课.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五、布置课外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34+1527-20---4564-1526+1781-6083-1975-2538-1939-20---1731-152.上面或下的纸条每移动一格,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差各是多少.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34=70400-()=320()+53=8687-()=50()+72=9063-()=17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164+25=89例272-49=23A想:60+20=80A想:72-40=324+5=932-9=2380+9=89B想:64+20=84B想:72-9=6384+5=8963-40=2328+37=6558-26=32想:28+7=35想:58-20=3835+30=6538-6=3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2d947dfad6195f302ba638.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mathematics general review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2、篇章2: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3、篇章3: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篇章1: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1、提高口算、竖式计算的能力,巩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图提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填写﹥﹤或﹦。
教学重点: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40+3045+769-5097-630+659+3653-884+791+524-98+3796-80二、提出问题后再列式计算:(1)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64-18=46(元)(2)铅笔盒比书包少多少钱?64-18=46(元)(3)铅笔盒和书包相差多少钱?64-18=46(元)(4)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三、用竖式计算:xxxxxxx+37-35+15-89----------------xxxxxxxxxxxxxx-59+27-48+28----------------xxxxxxx四、在○里填上﹦﹥或﹤34+29○29+3453-36○54-3649-37○49-3667+38○67+34第二课时复习内容:1、观察与测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66b5c219856a561253d36f87.png)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一20以内退位减法复目的:1.复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 以内退位减法.2.通复合加、减法含解析用的数量关系,正确行算.3.培养学生初步解析、合概括等能力,展他初步的学能力。
授课准:件、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物投影授课方法:精多复程:一、复算法。
1.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算的 ?生所欲言后,必然他答案,小出方法:想加算减、破十法、十几减 9 几加 1,十几减 8 几加 2,十几减 7 几加 3 ⋯⋯ 2.完成《学法大野》 P49“回与梳理” 。
二、复减法表。
1.出示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
(板)随意指一道式,生熟回答。
2.完成《学法大野》P49 第一、二。
三、复加、减法用。
完成《学法大野》P49 第三、四。
四、堂。
1.口算: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2.直接写得数:12-8 14-6 12-3 16-913-611-9 12-4 13-9 14-814-514-7 11-8 15-6 1l-712-716-8 13-5 1l-3 18-913-83.比大小:15—7○12—4 16—9○ 13—8五、,我复了哪些知?大家有什么收?第二100以内数的成、写法复目的:1.通复使生数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
2.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 以内的数,掌握IOO 以内数的序次,会比较大小。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灵便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授课准备:课件、计数器、实物投影仪授课方法:精讲多练复习过程:一、揭穿课题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 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法。
(板书课题)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1.填空题:(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 )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 3,十位上的数是 5,这个数是 (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4)100里有 ()位数, 1在() 位上.2.指名按要求数数:(1)从 27 起,一个一个数到 43.(2)从 60 起,十个十个数到 lOO.(3)从 48 起,两个两个数到 60.(4)从 35 起,五个五个数到 65.(5) 从 92 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三、复习 lOO 以内数的读写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de25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4.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具准备: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实物投影仪。
重点难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数,初步体会估数)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
今天我们看谁会思考、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
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两人玩豆子。
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看谁猜得最接近。
活动结束时,我就站在这儿,你就马上停止了。
(教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二、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师生互动活动。
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
(教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1)学生猜,教师不做评价。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3)交流数的方法。
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教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1)小组内数豆子。
(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
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
(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行适时指导。
(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教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三、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一)同桌两人玩豆子。
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体量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教案人教新课标版[5篇范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教案人教新课标版[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ba9f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e.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教案人教新课标版[5篇范例]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三)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整理和复习三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教学要求: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教学过程:一、口算12-712-412-314-816-96+813-614-5(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二、计算17-8-39+4-611-6+75+9-85+4+68+7-9(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比一比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2)12-713-811-615-9四、看图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2)指名说图意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五、用数学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1)学生讨论(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教学过程:一、听算15-813-512-615-79+811-714-614-816-718-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二、用数学1、电脑出示P24:4(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2、电脑出示P25:6(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三、观察与思考独立完成P25:5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三者间的联系)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要求: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共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e4877fee2bd960591c67772.png)
教材目录1认识图形(二)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分类与整理4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找规律8总复习第八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知识版块要点梳理具体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有“点数法”“平十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破十法”“想加算减”两种方法比较简便。
解决比较多少的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可用减法计算。
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可用画图法来分析问题。
解决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中的多余条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数的组成1.在数位顺序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
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个、十、百之间的关系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几十几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数的读写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比较数的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一定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看高位,高位相同依次往下看,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
用估测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用“多一些”“少一些”表示两数相差很少,用“多得多”“少得多”表示两数相差很多。
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几个几个地数,能把一个数分成几份,它里面就有几个这个数。
(续表)知识版块要点梳理具体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①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②把两个数的十位数字相加减,再在结果后面添一个0。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一位数,结果再同整十数相加。
进位加法:①把一位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这个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同另一个数相加;②先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将两个一位数相加,最后再同整十数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想加算减、破十法、十几减9几加1,十几减8几加2,十几减7几加3 ……
2.完成《学法大视野》P49“回顾与梳理”。
二、复习减法表。
1.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板书课题)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
2.完成《学法大视野》P49第一、二题。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完成《学法大视野》P49第三、四题。
四、课堂练习。
1. 口算题: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直接写得数: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法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法。
(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 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
(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 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第93页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
3.课堂练习:第95页1、2、3题。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加减。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学法大视野》P53第一题
说一说怎样算:
2.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二、复习加减两步计算。
1. 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2.《学法大视野》P53第二题
3.课本第95页第5、6题补充完整。
三、解决问题:《学法大视野》P54第五、六题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2.(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4)1元2角=()角 15角=()元()角
3. 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 课本第96页第10题。
2. 《学法大视野》P55、56第一至四题
三、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图形分类统计
复习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
(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一起完成统计表。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3、《学法大视野》P56第五题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