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及全文翻译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3)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完整版)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子思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译文:上天赋予人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人即人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自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人性自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片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子非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人性;发尽人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生、养育万物 ;能助天地化育万物 ,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东西 - “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方,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抒发出来而又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地生长、发育。
第二章原文: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做到‘中庸’;小人相反,做不到‘中庸' 。
君子能做到中庸,是因为君子时刻都能做得恰如其分 ,既‘不超过’又不‘不足’;小人则相反,做不到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事无所顾忌。
”第三章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了吧!百姓之中很久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3)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第三章【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
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
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
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以下是《中庸》全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个意思是:保持中立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生活不会偏离和改变它的目标和主张。
这是一种持续成功的方式。
孔子曾说:“中庸是一种美德。
中庸是最重要的。
人民生机勃勃已经很久了。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种含义:中间是指善的含义和平庸的相同用法,即中间用法的含义。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有技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也意味着人们应该坚守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自己的位置。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立是世界的根基【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你可以马上离开,但你不能离开道。
因此,一个绅士的谨慎比他看到的要多,他的恐惧比他听到的要多。
不看隐藏,不显示微(3)。
因此,一个绅士应该谨慎对待自己的独立性。
幸福、愤怒、悲伤和喜悦的缺失被称为(4);头发和一切都在中间部分(5),称为和。
世界上的人也是世界的根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1)命运:天赋。
朱子解释说:“天堂与殷和杨和五个元素一起转化为万物,而齐则形成,而理性也赋予严和命令。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 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就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与。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与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与,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译文】人得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得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就是不可以片刻离开得,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就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得人在没有人瞧见得地方也就是谨慎得,在没有人听见得地方也就是有所戒惧得。
越就是隐蔽得地越就是明显,越就是细微得地方越就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得人在一人独处得时候也就是谨慎得。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得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与”。
“中”,就是人人都有得本性;“与”,就是大家遵循得原则,达到“中与”得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原文及译文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原文】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2章)【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就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就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中庸》原文及译文3:最高得道德标准【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就是最高得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4章)【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得原因,我知道了:聪明得人自以为就是,认识过了头;愚蠢得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得原因,我知道了:贤能得人做得太过分:不贤得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全文及翻译赏析
中庸全文及翻译赏析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译文孔子说:“这个道路大概不行了!”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XXX 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XXX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XXX后裔子XXX,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XXX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XXX、XXX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XXX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先天。
XXX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先天)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中庸》以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1』天数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以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惧怕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来源出于天,而不可以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以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假如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可以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可以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头,用此中于民。
其斯认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圈套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可以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以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代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注释
中庸全文原文及翻译注释《中庸》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中庸》翻译:大学之道,就在于明确高尚的德性,亲近民众,追求至善,而能够达到这样境地的关键是知道止境,明确止点。
明确止点后,才能有目标地定下方针;定下方针之后,才可能真正保持平静;安宁下来之后,才能够考虑周全;周全之后,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收益。
一切事物都有本末,所有事件都有开端和结尾,只有明确先后之序,才能走上近路。
先秦时期的众多君主想要在天下建立明明德的形象,首先得治理好国家;而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收拾家庭;家庭收拾妥当之后,接着要修身养性;身体修养养好之后,就该调整内心前往诚实光明的方向;内心真诚光明之后,发扬才能到达至高境界,达到至高境界后,就应该投身于追寻真理的实践之中,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更高的开发。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各种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只有认知更深刻,才能真心实意地修身养性;只有修身养性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从内心得到彻底的净化和升华;通过净化和升华,个人品性得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家庭秩序井然,国家才能和谐、和平,天下才能够安定。
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任何人只要以修身为本,从而奠定稳固的基础,就能使乱糟糟的局面变得井然有序,而底蕴不深的人,反之。
这就是“知道本质”的真正含义,同时也是认识“本质”的最高境界。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中庸全文翻译
中庸》原文及译文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 ),性之谓道(2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 );发而皆中节(5 ),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 ,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 ,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二章【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 ),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3 )也。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
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 第三章原文】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注释】①鲜:少,不多。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第四章【原文】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 )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及翻译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
(4)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原文: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译文第一章:天命(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
(4)、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原文: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全文+翻译+注释
儒家文化的《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也可子 第 庸;均曰 九 不白也, 章 可刃;「 能,爵天 也可禄下 。蹈,国 」也可家
;辞,
弗善 失, 之则
也 : 择
子 曰 ,
第 八 章
矣拳乎 「
。 」
拳 服 膺
中 庸 ,
回 之 为
, 而
得 一
人
《中庸》
矫道塞强强『 者厌『 君报『 而强『 『 第
。,焉哉哉5 居,4 子无3 强与2 1 十
命 之 , 自 天 申 之 。 』 」
宜 人 。 受 禄 于 天 。 保 佑
乐 君 , 宪 宪 令 德 , 宜 民
『 4 』 「 诗 曰 , 『 嘉
培因『 之其3 ,材』 倾而「 者笃故 覆焉天 之。之 。故生 」栽物
」至;矫矫』 之北』 居道』 与,』 』 章
死强。。故 。方衽 之,「 ?北子 子
不哉国中君 」之金 。南寞 」方曰 路
变矫有立子 强革 」方柔 之, 问
;。道而和 也, 之以 强「 强
强国,不而 。死 强教 与南 。
哉
无不 变
倚不 ;流
而而 强不
也, 。不
,方 抑之
;
《中庸》
不中 悔庸 :。
『 3 』
弗而 能行 已,
『 2 』
焉隐 :, 吾行
『 1 』
第 十 一
唯遁 圣世 者不 能见
「 君 子 依
矣半 。涂 」而
废
「 君 子 遵
弗怪 为, 之後 矣世
子 曰 , 「
章
之 。
知 而
乎
: 吾
道
。有 」述
素
」
《中庸》
中庸全文及翻译40518
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
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探(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
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 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 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 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 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 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 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 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 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 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 5.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 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 征询别是天 如果 那么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
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6.子路问「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3』「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1』君子之道,费而隐。
『2』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3』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
」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第十三章『1』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
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3』「忠怒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4』「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感尽。
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胡不慥慥尔。
」第十四章『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2』素富贵,行乎富贵;数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八而不自得焉。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4』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辛。
『5』子曰,「射有似乎君子。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第十五章『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2』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3』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第十六章『1』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3』「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4』「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5』「夫微之显。
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十七章『1』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2』「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3』「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4』「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5』「故大德者必受命。
」第十八章『1』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
父作之,子述之。
」『2』「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
壹戎衣,而有天下。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
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
」『3』「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
追王大、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第十九章『1』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2』「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3』「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4』「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达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
」『5』「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6』「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第二十章『1』哀公问政。
『2』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3』「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蒲卢也。
」『4』「故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6』「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7』「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8』「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9』「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0』子曰,「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11』「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12』「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13』「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14』「齐明盛服,非体不动: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15』「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1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17』「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18』「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21』「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
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右第二十一章。
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
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二十三章其次致曲。
曲能友诚。
诚则形。
形则著。
著则明。
明则动。
动则变。
变则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诚如神。
第二十五章『1』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2』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第二十六章『1』故至诚无息。
『2』不息则久,久则徵。
『3』徵则悠远。
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
『4』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
『5』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悠久,无疆。
『6』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8』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10』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纯亦不已。
第二十七章『1』大哉圣人之道!『2』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3』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4』待其人而後行。
『5』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